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醍醐梦-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让皇后说出这样的话,柳依依的心不由腾地跳了一下,又想到文庄皇后那两个大宫女了。如果那两个大宫女真成了杜太后的人,那文庄皇后,只怕也不是死于产难,而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死。
    柳依依的脸色一下变的煞白,李姑姑不由拉一下柳依依的袖子:“娘娘叫你想主意呢,你在想什么?”
    “我只是突然想起,听人说,当日文庄皇后薨逝,陛下震怒,凡服侍的人都倒了霉,唯独文庄皇后的两个大宫女,毫发无损被送出宫了。”柳依依情急慌乱之中,只能假托别人的口说出这个事实。
    文庄皇后?朱皇后悠悠叹了一口气,对这位前任,朱皇后了解的不深,当然朱皇后也没问过皇帝。这会儿柳依依说的,正好和王淑妃说的能对上。
    除朱皇后和懵懂不知的吴娟之外,别人的脸都煞白,柳依依暗示了一个大秘密,文庄皇后的死因绝不像别人说的那样简单。
    真和杜太后有关的话,杜太后能杀死一个皇后,当然也能杀死朱皇后,难怪朱皇后会那样说。李姑姑一醒悟过来就对朱皇后叫了一声:“娘娘。”
    朱皇后微笑:“所以我说,以后,咱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了。”
    众人再次跪下,再次承诺。朱皇后微笑着望向宁寿宫的方向,虽然不知道杜太后杀死文庄皇后的原因是什么,但这一次,朱皇后绝不能让同样的事再次发生。
    “回宫之后,朱氏和几个人关在殿内,说了很久?”杜太后的手轻轻敲着棋盘,仿佛在想该走哪一步。
    对面的王尚宫应是,接着眉头微皱:“老娘娘,现在原先不一样了,昭阳宫中,几乎寻不到人愿意……”
    杜太后捻起棋子,轻轻放在一角,对王尚宫道:“一个昭阳宫,还没什么可怕。仙游宫那里……”
    “娘娘,王淑妃她毕竟是新进淑妃。”王尚宫提醒杜太后,杜太后冷笑:“一个不肯心甘情愿按我的命令走的人,只有一个下场。”
    王尚宫低头看向棋盘,杜太后把一枚棋子放在一个死角。王尚宫会意:“那娘娘要……”
    “自然是让陛下去办这件事,我一个老人家,只该含饴弄孙,哪里需要再帮儿子操心这些事。”杜太后语气平静淡定。王尚宫起身应是,杜太后低头看着棋盘,唇边有笑。
    一个宫女走进:“老娘娘,荣明太妃,往昭阳宫去了。”
    “去就去吧,她翻不起什么浪花。”杜太后闲闲说着,又下了一枚棋。


☆、第65章 伤心
????“娘娘既这样猜想,何不去和陛下说?”荣明太妃来到昭阳宫,很快就见到朱皇后,朱皇后又命奶娘把孩子抱来,逗弄了一会儿。
????两人说了会儿闲话,朱皇后这才单刀直入,把下午的猜想告诉了荣明太妃,荣明太妃手里端着一盏酸梅汤,这酸梅汤冰镇过,夏日喝了,最是爽口解暑,荣明太妃却没有喝酸梅汤,只瞧着朱皇后说了这么一句。
    朱皇后露出笑:“太妃又来寻我的不是了!”
    荣明太妃把酸梅汤放下,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娘娘说笑话了,娘娘母仪天下,这天下,还有谁敢寻娘娘的不是?”
    “这天下,能寻我不是的人不少。”朱皇后瞧着荣明太妃,语气真挚:“太妃,我晓得您心中,对老娘娘早有芥蒂。”
    “娘娘您说错了。”荣明太妃眼波一转,仿佛还是昔日那双能颠倒众生的眸子:“我对杜氏,不是心有芥蒂,而是,我恨不得她去死,她恨不得我早亡。”
    荣明太妃的话透着刻骨的恨,这让朱皇后有些被吓到,荣明太妃转向朱皇后,对她微笑:“你是皇后,已经生了皇子,是这皇朝最高贵的女人,可你,不过才十九岁。”
    “太妃说的是,我要和太妃学的,多着呢。”朱皇后的态度让荣明太妃又笑了:“可是,报酬呢?娘娘,无缘无故,我总不能为娘娘做这些事。”
    “太后之位我给不了你,也应不了你,甚至,无空大师也不能还俗。”开口提报酬就好办的多,朱皇后的话并没让荣明太妃失望,当天离开了那个位置,就永远没有机会再登上这个位置了。
    “那么,娘娘以为……”荣明太妃的话被朱皇后打断:“可是,能杀了杜氏,对太妃来说,岂不就是报酬?”
    朱皇后的话让荣明太妃笑了:“娘娘果真聪明伶俐,比起来,我真是不如。”
    “太 妃这话错了,我并不是聪明伶俐,不过是听了些别人的话罢了。”朱皇后的姿态放的很低,这让荣明太妃瞧着朱皇后,再次微笑:“既然娘娘已经说了这么多,那 么,我就求一个报酬,我们吴家,当日被杜氏所迫,子弟全都辞官。此后参加科举,无一能中,我只求娘娘,秋闱之时,我吴家子弟,得中举人。”
    “好!”朱皇后答的很爽快,荣明太妃勾起笑容:“那娘娘想听什么呢?”
    “杜氏的性情,手段,等等等等。我想太妃在外清修时候,已经把这些,想了很多遍了。”朱皇后的话让荣明太妃唇边露出一抹自嘲的笑:“什么清修,不过是被放逐。若不是我儿子也出了家,杜氏又是个最爱脸面的人,这会儿我和我儿子,墓上的草,都已老高了。”
    说着荣明太妃端起那放了半天的酸梅汤,一口喝下。酸梅汤放的久了,已经不那么沁心冰凉了。荣明太妃指一指盏:“当日,当日,我若能早一些发现杜氏性情,也许……”
    也许两人遭遇就完全易地而处了。朱皇后静静地看着荣明太妃,荣明太妃已经摇头一笑:“我忘情了,娘娘面前,我不该说这样的话。”
    “不妨,人总要能忘情才好。”朱皇后已经吩咐一边服侍的柳依依:“给太妃重新倒盏酸梅汤来。”
    柳依依应是,上前来给荣明太妃倒酸梅汤。荣明太妃轻轻地叩着碗边:“娘娘身边这个宫女不错。”
    柳依依羞涩一笑,退到朱皇后身边侍立,朱皇后笑了:“宫里这么多的人,但能贴心的,并不多。”
    “所 以,对贴心的人,就要用人不疑,也要护着她们,当日|我就犯了这两个错。”荣明太妃摇头,仿佛在追忆昔日时光,那时候心里是有不满的,自己生了皇长子,地 位又高,怎么也该成为皇后,而不是居于人下,也不会被人随便挑了两句,就把自己的心腹寻机赶出,让身边人从此对自己寒心,甚至归依杜氏。
    想着荣明太妃瞧向朱皇后:“秦贵妃的那个宫女,被赶走的,是不是娘娘?”
    朱皇后摇头:“林莞在秦贵妃身边,比被赶走对我来说要好的多,想来,是那位和秦贵妃说了什么。”
    “这倒是她惯用的手段,只是手段用多了,连自己人都防备起来了。”荣明太妃冷笑一声,接着摇头:“不,或者说,她就没把秦贵妃当自己人,可笑秦贵妃还为她忠心耿耿。”
    朱皇后不愿过多地谈论秦贵妃,摆手道:“不提她了,她也……”
    荣明太妃提起秦贵妃的时候,柳依依的心在那扑通扑通乱跳,真巴不得她们继续说下去,不,最好就是商量了,如何把秦贵妃……
    见朱皇后不愿意提起秦贵妃,柳依依牙一咬,状似无意地开口:“娘娘,说起来,奴曾听说,秦贵妃刚一进宫就很得老娘娘赏识。”
    “依依,有件事我有些奇怪。”朱皇后坐正身子看向柳依依:“你说,你和秦贵妃,在你进宫前她也不认得你,为何有那么几次,她见了你就失态,甚至惊慌失措?”
    “奴也不晓得为何如此呢。”柳依依的唇微微撅起,接着就道:“正因如此,奴才暗地里留心,央求了几位姐姐,问了问秦贵妃的一些琐事,想从中寻出理由来,但怎么都寻不到。”
    “娘娘您也别问这孩子了,我觉得,只怕是秦贵妃做多了亏心事,夜里也害怕。”荣明太妃接着摇头:“毕竟不是人人都像杜氏一样,做了那么多的亏心事,她夜里,照样也睡的香。”
    “太妃说的是。”柳依依急忙借这个理由把话插开:“奴上回听林莞姐姐偶然说起一句,说秦贵妃夜夜不得安眠,就算大年初一出去礼佛,给什么周婕妤做了道场,也不过稍好一些。”
    “我已经知道了,周婕妤的死,是当初秦贵妃在陛下面前进了谗言。”朱皇后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如同重锤敲在柳依依心上,尽管柳依依肯定秦贵妃和周婕妤的死有关,可当真相被揭开时候,柳依依发现,自己的双手还是禁不住发抖,甚至脸色都变的苍白。
    “依 依,你怎么了?”朱皇后见柳依依的眼圈都红了,急忙叫了她一声。柳依依回神过来忙对朱皇后请罪:“娘娘恕罪,奴只是曾听王淑妃说过,秦贵妃和那位周婕妤, 情同姐妹,可这会儿又听娘娘说,那位周婕妤,竟是因为秦贵妃在陛下面前进了谗言,才被陛下赐死。就觉着人的心怎么可以这么坏呢,不由为那位周婕妤伤心。”
    朱皇后见柳依依在那淌眼抹泪的,对柳依依摇头:“你这孩子,幸亏是在我这里,要在别处,这样七情上脸,实在是……”
    柳依依拿出帕子擦了擦眼里的泪就对朱皇后跪下:“娘娘恕罪。”
    虽然知道自己该平静一些,但柳依依的伤悲一阵接一阵,这是从后宫那个小屋子里醒来之后,柳依依第一次可以在别人面前,为周婕妤哭。
    朱皇后只觉得柳依依实在孩子气的很,竟然可以为一个从没见过,只听过几次的人哭的这样伤心。
    荣明太妃惊讶地看着柳依依,这样的真情表露,在这个宫里面,是很少见的。
    “好了,吴娟,把依依带下去,好好地安慰你的姐妹。”朱皇后自持身份,自然是不能安慰柳依依的,摇头唤来吴娟。
    吴娟走过来一瞧,见柳依依跪在地上哭的十分伤心,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但还是上前扶起柳依依对朱皇后行礼告退。
    柳依依用帕子捂住脸,被吴娟半扶半抱,送回屋里。柳依依还是哭个不停,这泪是从心里流出,这泪,也许久没有这样痛痛快快地流了。
    吴娟连问柳依依数声,柳依依的哭声没有停止,吴娟无奈地把柳依依扶到床上躺着,让她哭个痛快。
    手帕哭湿了三四块,柳依依总算坐起身,吴娟瞧着柳依依那肿的像个桃儿一样的眼睛,摇头叹气:“依依,你到底怎么了,竟然在皇后娘娘面前这样哭,你难道不知道,今儿亏的娘娘高兴,如果娘娘不高兴,这会儿你的小命都没了。”
    柳依依哽咽一下,吴娟给柳依依端来茶,柳依依接过茶,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完,才把茶杯递给吴娟,用拿过一块帕子擦了脸上的泪痕:“我也不晓得,就是心里难受。”
    吴娟叹气,把柳依依的肩搂过来:“就是为了那个周婕妤?也真是奇了怪了,你和她也没见过,就只有听人说过几次,怎么你会为她如此伤心?”
    “不晓得是为什么,许是缘分吧。”柳依依含糊说了这么一句,吴娟的眉头皱的更紧:“也许吧。依依,你下回可不许这样了,你不晓得,我刚才听到你的哭声,吓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娘娘要是不高兴,治你一个不敬之罪,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我晓得。”柳依依吸吸鼻子,吴娟伸手捏下柳依依的鼻子:“既然晓得,就要照做,不要让我惦记着你。依依,我可记得我们说过的话,若你被陛下宠幸了,得了宠,那我是要跟着你,去服侍你的。”
    这样的情意让柳依依的鼻子一酸,差点又掉下泪来,但柳依依这回努力控制住了:“胡说,做一个小妃子的贴身宫女,哪有做皇后娘娘的宫女来的风光?”
    吴娟歪头一笑:“可是,若我不跟了你去,护着你,谁知道你会被谁欺负,会不会被谁骗。依依,出宫之前,我都会护着你的。”吴娟的真挚让柳依依心中的伤心烟消云散,她把手放进吴娟手心:“那我,也会护着你的。”


☆、第66章 内情
????吴娟对柳依依微笑,柳依依看着吴娟那双清澈的眼,在这深宫之中,但愿吴娟的这双眸子,能永远这样清澈透明。
????门被从外面推开,秦素的小脑袋探进来,往里面瞧了瞧,这才跳着走进屋子,在柳依依面前歪着脑袋仔细地瞧。
    “瞧什么呢?”柳依依用手掩住眼,秦素已经坐在柳依依身边,伸手捏一下柳依依的脸:“就是瞧你呢,这眼肿的像桃似的,轻秀姐姐让我代她来瞧瞧你。”
    没想到整个昭阳宫都晓得了,柳依依这下改掩住脸:“不过就是伤心了一下,你们这会儿还这样调侃我。”
    “什么调侃?”秦素掩口一笑:“都不晓得你为什么哭,个个都在那猜。轻秀姐姐还想,是不是你身体不适,哭出来的。”
    秦素说着就把柳依依的手给拉下来,瞧着柳依依那红彤彤的脸:“不过这会儿瞧起来,只怕不是身体不适,就是……”
    “好了,素素,你就别再说依依了,瞧依依这脸,都快能煮鸡蛋了。”吴娟瞧一眼柳依依,语带调侃,柳依依的脸上又飞起红霞,伸手去推吴娟一下。
    吴娟差点跌倒,站起身就去抓柳依依的腋下,秦素也来帮忙,三个人打闹一会儿,柳依依心中的伤心烟消云散,秦贵妃,你的好日子,大概也没多久了。
    “这个柳依依,难道说真和周婕妤,有点什么关系不成?”柳依依红肿着眼睛从朱皇后跟前退出的事,很快杜太后就知道了,而内情,杜太后也轻而易举地从寿康宫那边晓得了。
    杜 太后的话让王尚宫微笑:“老娘娘什么时候,也这样疑神疑鬼了?柳依依和周婕妤,怎么会有什么关系呢?一个是京城人士,从小生长在深宅大院里。另一个是江南 人士,在上京之前,就没离开过家乡半步。就算真有什么神鬼之说,柳依依入宫之时,周婕妤已经没了三四个月,这样多的道场做下来,周婕妤的那缕幽魂,早不晓 得去哪了。”
    杜太后微笑:“是啊,真要有什么鬼神之说,最该来寻我的,不就是……”
    “老娘娘,恕臣直言,以后这些话,还是不要说的好。”王尚宫当然晓得杜太后要提起的人是谁,这个人,绝不能用这样的口气被提起。
    杜太后垂下眼微笑,真要有什么神鬼,那也该是先帝。那碗先帝喝下后变的昏沉的药,接着就是一张张打湿了的手帕,覆住了先帝的口鼻。那时的情形,杜太后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连他的挣扎都记得很清楚。
    先帝的手,先是动了一下,接着就开始挣扎,可他在睡梦之中,怎么挣扎都没有办法挣脱。外面帐子的水滴声一点点传进来。回首这件事,杜太后自己都惊讶,为何那个时候,毫无畏惧?
    甚至,没有半点感情在里面?这个男子,是她的夫君,是让她成为皇后的人。或许有过害怕,但从没有过后悔。
    毕竟那时候,先帝不死,死的人,或许就是自己。
    毒妇、毒妇,我要废了你,当时先帝重伤躺在床上,口中喃喃的,竟是要废黜自己。真是笑话啊!先帝难道忘了,他当时身边,只有自己可以近身服侍了?
    恭懿贵妃,从没想过她在先帝心中,会有如此重要的位置,重要到在她死去八年之后,知道了她的真正死因,先帝依旧暴跳如雷,威胁要废黜皇后。
    先帝他不知道,能杀死他身边最宠爱的贵妃,又怎么不敢杀死了他?十七年了,整整十七年了,若要寻仇,也该是先帝附体前来寻仇才是。
    杜太后睁开眼,假设先帝真要附体来寻仇,那自己不介意,再一次把那个前来寻仇的人,杀了。
    王尚宫看到杜太后眼里的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是自己的主人,从来都心思缜密,从来都不会判断失误。
    “老娘娘。”殿门外突然响起一个有些急促的声音,接着一个宫女匆匆走进,面色还有些惊慌,对杜太后来不及参拜她就匆匆地道:“老娘娘,方才荣明太妃,下令把寿康宫内,服侍她的数人,都绑起来,说要把他们活活打死。”
    宫人犯了错,自有宫正司前来处置,荣明太妃不会不懂这个道理,怎么会把宫人们都绑起来,要活活打死?
    杜太后还在惊讶,王尚宫已经道:“此事,该去禀告皇后娘娘才是。”
    荣明太妃这是蔑视掌宫的朱皇后尊严的事情,那宫女已经对王尚宫:“尚宫,荣明太妃下令绑起来的人,都是……”
    “由她去罢。”杜太后淡淡地说了这句,王尚宫和那宫女都吓到了,看向杜太后齐齐叫了一声老娘娘。
    “她这是做给我瞧呢。”杜太后的语气平静,但掩不住内心的那丝怒气,这件事,管也好,不管也罢,都是两难,既然如此,就丢给朱皇后去管。至于那些人,想法寻到他们家人,给以补偿,就可。
    “老娘娘!”宫女本该出去,但宫女并没出去而是跪在杜太后面前:“求老娘娘说一句话,里面有奴的亲妹妹,奴和奴妹妹,从小相依为命,一起进的宫,奴,奴,奴……”
    宫女已经哭出声,杜太后惊讶地看向王尚宫,王尚宫在杜太后耳边轻声说了一句。杜太后叹气:“这件事,我不好插手。你们还有一个哥哥,也在京城。今年秋闱,他该赴试,”
    这是杜太后做出的承诺,用一条命,换他们家兄长得中举人的承诺。宫女知道自己该谢恩,可那是自己的亲妹妹,是想着一起出宫,一起嫁人,到那时,一定要嫁在附近,从此可以不用再过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
    宫女用手捂住嘴,努力地不让自己哭出声,但那颤抖的身子,怎么都无法说服别人。杜太后的眉已经皱起,王尚宫急忙道:“这孩子,还不赶紧给老娘娘谢恩?”
    宫女伏在地上,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是怎么从口中发出的:“多谢老娘娘恩典。”
    杜太后这才点头,王尚宫对宫女道:“快起来吧,下去整理一下,别让人瞧出来。”宫女应是,给杜太后又磕一个头这才站起身。
    起身出去之时,宫女瞧着杜太后,杜太后面上的笑容依旧慈和,可这慈和在宫女眼中,是那样的狰狞,一条人命,不,不是一条,而是好几条人命,瞧在杜太后和王尚宫眼中,是那样轻描淡写,比蚂蚁也好不了多少。
    寿康宫中,已经哭声一片,死到临头。宫人们也忘记了宫规的可怕,那长久被宫规所压抑的情感,这会儿全都爆发出来。
    玉秀站在荣明太妃身边,身上冷汗淋淋。王莺、玉巧、小全子……叫的出名叫不出名的那些,都在这里,被捆在院子里,哀哀哭泣,但没有一个和荣明太妃求饶不死的。
    不,还是有的。王莺哭了一会儿,望向荣明太妃:“太妃、太妃,我不晓得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让太妃这样对我,求太妃饶我一命,从此之后,太妃叫我去做什么,我都不敢推辞。”
    荣明太妃手里端着一杯茶,唇边含着一抹冷笑,仿佛宫人们的哭泣哀求,全都没发生一样。
    刘太妃匆匆走进,见状上前:“姐姐这是怎么了?他们要不好,你和宫正司说了,要打要罚都可以,怎么不经……”
    荣明太妃冷冷地看向刘太妃一语不发。
    刘太妃的眉皱进:“难道姐姐认为,我说的不对吗?”
    “是啊。你就不能称呼我为姐姐。”荣明太妃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瞧着刘太妃,语气之中,全是揶揄。
    刘太妃抬头看着荣明太妃,虽然知道荣明太妃和杜太后之间的往事,可在刘太妃瞧来,那些都是陈年旧事,况且胜负已定,何必又去翻起来?
    “他们的命,从来都不是我关心的事。”荣明太妃的眼,缓缓扫过那些捆在那的宫人,语气依旧平静,仿佛说的并不是人命关天的事,而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
    “在 这后宫之中,从来都不允许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事发生。今日如此行事,不过是想告诉你们,有些道理,不是你们不懂,就认为那些道理都不存在。”荣明太妃的眼转 向刘太妃:“刘氏,你此刻来为他们求情,我晓得,也是卖别人的好。可这些事,原本就和你没有关系。你好好地过你的日子,闲暇时候和人斗斗牌,赏赏花,再不 成,还能把你女儿招进宫来说话,又何必来寻这样的是非?”
    刘太妃自从被皇帝尊为太妃,已经很久没有人敢这样不客气地对她说话,又这样直接地指出她的想法,刘太妃的脸不由微红:“荣明太妃,怎么说这也是数条人命,难道你不怕……”
    “我怕什么?我的儿子,在佛前念经参禅,我在宫外,清修了十多年。”荣明太妃眼里明白写着对刘太妃的不屑:“你以为,我会因为贪恋宫中的好日子,而对人摇尾乞怜,你以为,我是这样的人吗?”
    “荣明太妃,那个人是妻,是太后,而我们,只是……”刘太妃的话被荣明太妃打断:“不用你再提醒我。可是,我也不怕说一句实话,纵然对她摇尾乞怜,我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得到消息的朱皇后带了人赶过来,正好听到荣明太妃的这句,朱皇后不由停下脚步,看向荣明太妃,荣明太妃对杜太后的怨恨,果真如此入骨。
    柳依依已经瞧见被捆在那哭个不停的王莺,想起王莺曾经的趾高气扬,柳依依不由叹息。


☆、第67章 破例
????此刻虽近傍晚,太阳已将落山,被晒了一天的院子暑气蒸腾。王莺觉得自己的眼泪都哭干了,但一点用都没有。
    难道说今天就要丧命在这里?这不是刚进宫时候王莺所想到的,那时候姑姑们都说,王莺生的俊俏,又会察言观色,假以时日,定会飞上枝头。王莺也一直认为自己会有这么一天的。甚至在寿康宫里,受大宫女们惩罚时候,王莺想的都是,这是对自己的磨练。
    皇后驾到的声音让王莺抬起头,也许,这是一个转机,或许皇后能劝住荣明太妃,不管是受什么惩罚,只要保住命就好。
    王莺往高处看去,被簇拥住往这边走来的是皇后,皇后身边,好像还有两个看起来有些眼熟的宫女。
    是她们,是吴娟和柳依依,这两个进了昭阳宫的人,这两个本该……王莺不暇去他想,挣扎着想站起身往皇后这边冲去:“求娘娘救命,娘娘仁慈,娘娘救命。”
    王莺的突然站起往朱皇后这边冲去的举动吓坏了周围的人。吴女官使一个眼色,两个内侍已经上前一左一右把王莺往原来那边推去,王莺还要挣扎,手已经被捆住,嘴巴也塞进了手帕,不能动,也不能说话。
    朱皇后一点也没受这个影响,已经走到荣明太妃面前,对荣明太妃微笑:“太妃今儿为了什么,动这么大气,若有什么不好,也只该交给宫正司,太妃如此,难免……”
    “娘娘信不信我?”荣明太妃并没直接回答,这让朱皇后微微一愣就笑了:“我自然是信太妃的。”
    “那娘娘信不信杀鸡儆猴?”荣明太妃再次追问,朱皇后这次没有回答,只对荣明太妃微笑,旁边的刘太妃听的额头有汗冒出,杀鸡儆猴,原来是因为这个,那么,谁是猴?
    这猴当然不会是杜太后了,刘太妃的眼,缓缓扫向围绕在朱皇后和荣明太妃身边的侍从。也许,这猴,就在他们中间。
    荣明太妃转而对刘太妃微笑:“刘妹妹,这会儿,你还有什么别的话说?”
    “荣明太妃你要做什么事,按说我们也不该管,只是宫内,毕竟有宫内的规矩。”刘太妃到这个时候,已经后悔来这么一趟,但既然荣明太妃问到自己头上,那也只有强撑着答上一句。
    宫内的规矩?荣明太妃唇边现出一抹冷笑,接着这抹笑就消失。荣明太妃已经转身对朱皇后恭敬地道:“按了宫规,娘娘是可以破例的。”
    宫规,所不能约束者,皇帝皇后太后三人。这三人,犹以皇后是实际掌宫人,更可破例。
    朱皇后明白荣明太妃话里的意思,深吸一口气刚要说话,身后已经响起一个急促的声音:“娘娘,臣等来迟,还请娘娘按了以往规矩,把这犯了错的众人,带回宫正司,严加拷问,再行惩处。”
    这是宫正司的楚宫正,她今年五十来岁,和荣明太妃年岁差不多,但因为常年严肃,眉间有深深的一道印记,瞧着比荣明太妃还要大上几岁。
    除了楚宫正,宫正司两位司正也来了,还带来手下,防备不时之需。朱皇后命楚宫正站起身:“起来罢。我自然知道这宫中,是宫正司掌管刑罚。”
    楚宫正听得这话,微微松一口气,就听朱皇后话锋一变:“只是这宫中,是可以破例的。”
    楚宫正的神色顿时变了,接着朱皇后对楚宫正含笑:“今儿荣明太妃这样举动,定然是有原因的。既然如此,破例一次,又如何?”
    “娘娘,按了……”楚宫正上前一步,还要继续争辩。朱皇后唇边的笑容突然消失,沉声唤道:“秋司正!”
    秋司正虽感奇怪还是上前恭敬:“娘娘唤臣,所为何事?”
    “宫女不听皇后命令,该做何惩处?”朱皇后的问题问的很奇怪,但秋司正还是老实回答:“若有职务者,自当免职,再则重责,再则……”
    楚宫正的神色渐渐变了,她看向朱皇后,手已经不自觉握紧。
    “宫正,掌一宫宫女内侍刑罚,自当是这宫中,最明白规矩的人,楚宫正,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朱皇后的语气冰冷,楚宫正已经给朱皇后跪下:“娘娘的意思,臣很明白,只是娘娘,身为臣者,有劝谏之责,娘娘是可以开例的,但娘娘一旦开例,万一以后……”
    “楚宫正是认为,我,一个皇后,不明是非,不懂道理,任何阿猫阿狗都可以求我开例?”朱皇后的语气和方才没有任何变化,楚宫正的额头已经冒出汗无法再回答。
    朱皇后瞧着楚宫正:“念你初犯,仅免去职务。秋司正……”秋司正听到朱皇后这话,急忙上前跪下:“臣在。”
    “我今日为荣明太妃破例,楚宫正既然不愿意,你就接了楚宫正的宫正之职。”朱皇后的语气轻描淡写,秋司正一颗心都激动的要跳出来了,对朱皇后恭敬行礼:“是,臣定会尽忠职守,为娘娘分忧。”
    “那么,你们可以回去了,我今日,为荣明太妃破例。”朱皇后语气不轻不重,正好每个在场的人都能听见。
    秋司正应是起身,还去扶了一把楚前宫正:“起来罢。”楚前宫正跪在那里面色苍白,听到朱皇后的话突然又抬头:“娘娘,臣掌宫正司几近二十年,从没出过差错,娘娘如此,臣不服。”
    “不服也是平常事,只是,你不服也没什么用。此地是后宫,并非朝堂。”朱皇后的语气还是那样轻描淡写,对秋司正使个眼色,秋司正已经示意跟来的人上前把楚前宫正带走。
    朱皇后瞧向宫正司的背影,在这宫中,哪有和皇帝皇后说理的事情?楚宫正,侍奉杜太后太久,已经忘了,在这宫中,掌宫的人是皇后而不是杜太后。
    “既如此,太妃还请继续,我就告辞了。”既然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