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冬雪如锦-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基本上没有出过府门,虽然其他府上有举办各种宴会,可是没有长辈带着,她一个刚刚从望青城那等北边苦寒之地回来的候府庶支姑娘,又有谁重视,会给她另行下帖子呢?

    因为对京城的陌生,她实在推测不出这兵部尚书张大人家与定康候府有没有关系,张家被抄家流放,与一个月后的定康候府的倾家之祸到底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呢?

    “张家是因为什么获罪的,大柱哥有没有打听到?”顾冬雪又问道。

    “奴婢大哥听市井传言说是因为张大人在做兵部尚书期间,贪污军饷,收受贿赂,吞占良民土地,纵孙行凶等等罗列了一大堆罪名,说是皇上念及张大人年老体弱,已是风烛残年,才饶了他一命,让他带着家中一众老小流放北寒之地。”

    上一世直到她死在流放途中,对于定康候府获罪的具体原因都是一知半解,只是记得当初圣旨上说的是定康候顾炜玩忽职守,以致酿成大错,罪不可恕,可是顾冬雪知道这事必定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两年前她的祖父定康候顾炜就因病在正四品鸿胪寺卿的位置上告了老,现在的定康候,除了挂个侯爵外,并没有任任何实职。

    如此,皇上的圣旨却说的是定康候玩忽职守,酿成大错,这既无官职,如何来的玩忽职守?当时顾家男丁全部被发配南焱之地,而妇孺则被流放望青城,顾冬雪虽然在路上听了二夫人刘氏和侯夫人俞氏说了几句关于获罪之事的话,可是顾炜已死,顾家所有的男人又不在,任是俞氏和刘氏素日里再厉害,朝堂上的事她们也只是一知半解,根本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只觉得是天子一怒,她们哪怕无罪,也能被冤枉个莫须有的罪名,可是真的是莫须有吗?恐怕未必,若是莫须有的罪名,皇上完全可以用一个更接近的罪名来定顾家的罪,而不是用一个众人一听便觉得古怪的罪名,用玩忽职守来定一个根本没有实职的侯爷的罪,这不恰恰给人留下怀疑吗?

    而顾冬雪也并不相信如今的长宁帝是一个胡乱给臣子安插罪名的昏君,因为事实摆在面前,长宁帝登基十五年以来,大宁朝可以说是逐步走向繁华盛世,这与大宁朝现在的皇上长宁帝可以说有很大的关系,而顾冬雪在望青城都听说过,关于市井民间称赞长宁帝是一代明君的传言,这样一位圣君,他为何要去构陷一个既不手握重权的权臣,又无法威胁到他帝位,更与皇家没有任何关系的定康候府,若说皇上想要削除世袭罔替的爵位,可是他第一个动手的也万万不应该是顾家,顾家享有的既不是最高的爵位,也不是最低的,且顾家人又一向安分守己,按照正常思路来说,皇上若想拿人开刀,这类人应该是放在最后的,头一拨的一般是那种或是出头冒尖,或是子孙太不成器的,而顾家都不是。

    “姑娘,姑娘!”耳边传来绿蔓的声音,顾冬雪这才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嗯,怎么了?”

    绿蔓道:“大哥听市井中传言说,那张大人一家明日就要全家被流放望青城了,与我们走的是一条道,您说到时我们会不会碰到他们啊?”

    顾冬雪微微一愣,“这么快?”今日下午才下旨抄家拿人,明日就流放,这么说,那张尚书一家连审讯都免了,就直接被流放,如此说来,应该是证据确凿,罪名已定,皇上连辩解的机会也不给了。

    “是啊,外边人都说那张尚书一家都不是好相与的,就不说张尚书本人了,他是大官,一般人也见不到他,但是他有个二孙子,是惯会欺男霸女的,且听说还极有眼色,懂得趋吉避凶,这些年来他的那些恶性只针对于普通百姓,却从来没有惹到什么权贵人物,所以才平安的度过了这么多年,这次却不知为何会被皇上发现了,还直接判了张家全家流放望青城,对于这一点,外边很多人都说皇上做的好。”

    绿蔓一边说着她大哥程大柱打听出来的一些小道消息,一边猜测着他们明日会不会遇到张尚书一行人。

    而顾冬雪却在想着前世这个时候,她父亲顾邦正是独自上路的,那时的父亲应该也知道张家的事,只是不知父亲知不知这其中的内情,而张家到底与不久之后顾家的那场大祸有没有关系,顾冬雪即使想破了脑袋,在基础信息不够的情况下,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的,而顾邦正,虽然他为官十几载,却一直在望青城那等苦寒之地做官,想必对京城的形势,以及定康候府的事情了解的也不多。

    第二日,辰正,北风已至,吹的更加凛冽了,定康候顾家西侧门大开,一辆辆马车从中驶了出来,坐在马车中的顾冬雪眼见着马车的车轱辘驶出了顾家大门,方微微松了口气,她放下撩开的帘子,看着马车中小几上摆着的茶水各色点心,以及她和顾信手中的手炉,还有身上穿的袄裙,心中就又放松了许多。

    这第一步她终是走了,且成功走了出来,接下来的大势她无法控制,更加无法阻止,她只能让她和顾信过的好一点,更好一点而已。

    “姐姐,你怎么了,在看什么,是不是忘带了什么东西。”顾信见顾冬雪的眼睛在马车中四处逡巡,不禁问道。

 第十九章:出城

    顾冬雪伸手摸了摸顾信的头,笑道:“没有忘带什么东西,我们现在回去就好。”

    “姐姐也想回去吗?”顾信有些欢喜的问道,“我还以为姐姐不想回去呢。”

    顾冬雪疑惑,“为何会这样问?我昨日里不是都和你说了吗?”她前世的时候的确是千般万般的不愿意回去,甚至连装病这一招都使上了,为的只不过是那一桩注定要成为泡影的亲事,可是在她回来后仅仅一天的时间,她已经和顾信明确表示过了自己是想要回望青城的,她不知顾信为何还会如此问,难道他认为她昨日只是因为情势所逼才不得不如此的?

    顾信小心翼翼的瞄了顾冬雪一眼,见她神色自然,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才道:“昨天我听到绿枝和珊瑚在说话,她们说姐姐根本不想回望青城,只是祖母和二伯母……”

    顾信又看了顾冬雪一眼,后面的话却是吭吭哧哧的说不出来,顾冬雪安抚般的看了他一眼,语气温和的道:“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

    顾信见顾冬雪如此,像是受到了鼓励一般,一口气将自己听到的内容说了出来,“她们说是因为祖母和二伯母不喜欢姐姐,不想姐姐留在京城,所以才让姐姐离开候府的,还说姐姐以前说的那门亲事早就不成了,说马家早就看不上姐姐了,以姐姐的身份才学容貌也配不上马家大公子,说只有大姐姐和马家大公子才是天赐良缘。”

    顾信一口气说完这么多,说完之后却有些惴惴,他倒不是怕顾冬雪生气朝他发火,他虽然只有五岁,可是两岁时便失了亲娘,亲爹虽然也是疼爱他的,可是他也只不过是他顾邦正众多子女中的一人,那疼爱也只是像那镜中花水中月,随意被哪位哥哥姐姐一争,那疼爱便能时刻转移走,即使是哪位姨娘通房的一扯,也能将他亲爹顾邦正的注意力转移过去。

    这样一个小小的人儿,除了与自己的亲姐姐相依为命,与他真心的也只有时刻看顾着他的杨妈妈和绿草绿蔓两个丫鬟了,过早的独立,使得顾信有同龄孩子没有的早熟,他以五岁的稚龄已能明白的听出绿枝和珊瑚那话不但不是好话,对于姑娘家而言,那番话太不怀好意。

    “姑娘,”一直在马车中服侍的绿草听了顾信的话,脸涨的通红,“绿枝那个死蹄子,竟然在背后这样议论姑娘,回去之后定不能饶她!”

    珊瑚是顾良玉的丫鬟,现在还留在定康候府,即使绿草将她恨得牙痒痒,也拿她没办法,所以她只能咬牙切齿的说不能饶了绿枝,因为绿枝跟着她们一起回望青城了,现在就在后面下人坐的马车中。

    顾冬雪见顾信和绿草都是一副气鼓鼓的模样,顾信还道:“昨日我听到了绿枝和珊瑚的话后,就想好好教训绿枝一下,可是我想了想,觉的还是要将这件事告诉姐姐,免得打草惊蛇。”

    顾冬雪见顾信小小的人儿一本正经的坐在那里,说着“免得打草惊蛇”这种严肃的话,觉的甚是有趣,不由的扑哧笑出了声,她这一声笑却是将顾信和绿草笑糊涂了,他们小心翼翼的观察着顾冬雪,唯恐她是因为太过生气而气糊涂了,否则她现在为何还能笑得出来?

    顾冬雪见他二人的神色,哪里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笑着安抚道:“这次我们回望青城,有很多事要做,而且必须尽快做,至于绿枝,并不需要我们去处理,以后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后面的一句话顾冬雪说的有些含糊,绿草还想问为何要这么轻易的放过绿枝那死蹄子,可是又听到了顾冬雪说回去之后有很多事要做,不仅忍不住问是什么事?

    顾冬雪道:“绿草,我这时候无比庆幸你、绿蔓、杨妈妈还有大柱哥,你们的身契都在我手上,既不在候府,也不在管家的孟氏和宋氏手中,这样便好办了许多。”

    “姑娘,您说的奴婢还是听不懂。”绿草满脸疑惑,顾信也是一脸懵懂,不知道他姐姐这是在说什么,怎么前一句后一句像是没什么关联一样,难道还是因为他太小了,所以才听不懂如此深奥的话语?

    “出城了。”外面有声音说道。

    顾冬雪将帘子掀起一角,往外看去,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抬头间看到了巍峨的北城门,自此出去,他们便会一路向北,一直走到大宁朝最北边的那个最大的城市——望青城,在京城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的市井小民,在他们的眼中,望青城就代表这两个字,苦和寒。

    但是对于顾冬雪他们这些在望青城生活了近十年的官员家眷而言,望青城的日子自由放松,不过顾冬雪心中无比的明白,她比谁都清楚,她之所以觉的望青城的生活还不错,那是因为她那十年,是作为一位五品同知的嫡女生活在望青城,而一旦她作为官员女儿的这个身份不存在了,而是作为犯官家眷被流放,那么望青城在她面前显现出来的也许就是苦寒。

    马车“哒哒”的使出了北城门,将那繁华的京城甩在了身后,顾冬雪微微回头,人群仍然熙熙攘攘,有进城的,有出城的,有牵着骡子骑着马的,有挑着担子挎着篮子的,有穿着锦缎绫罗的,有一身荆钗粗布的,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或是热闹的或是安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而顾冬雪却觉的眼眶有些湿湿的,小时候的那一次离开京城,她已然记不清了,在她的记忆中,除了这一次,那便是被流放时离开京城的那一次。

    那一次她也是这样,带着脚镣回头看了一眼城门,却被身后的差役抽了一鞭子,可是那一次她并没有能够活着回到京城,而这一次,她坐在舒适温暖的马车中,再一次看向城门,心中却仍然迷茫,也许同样的,她无法再回到这个大宁朝最繁华的京城,无法回到故乡,是的,虽然她在望青城生活了十年,可是她无比清楚的明白,她生于京城,长于京城,虽在稚弱之年就离开了京城,可是京城却是她心中认定的故乡,她的母亲在这里出生,她的父亲也在这里出生。

 第二十章:碰上

    一出京城,顾冬雪觉的冷了许多,恰在这时,一阵北风吹来,顾冬雪撩着帘子的手觉的一阵刺寒。

    “姑娘,快放下帘子吧,怎么这眼见着天像是阴了下来,也冷了许多。”绿草说着便帮着顾冬雪将放下的帘子拉好,口中一边念叨着,“今天才十月十九,不会要下雪了吧?”

    顾冬雪却是知道前世的时候,京城的确还没有下雪,却是在顾邦正离开的第三天,她在定康候府中听说京城以北的封城、苍城,以及连苍山一带,都下起了雪,当时她还很担心顾邦正的安危,毕竟雪中赶路,要困难许多,危险许多,而若是雪越下越大,困在途中,甚至在途中发生意外也不是不可能的。

    本来众人都以为离下雪起码应该还有半个月的时间,那时他们离望青城不会太远了,可是谁知道这刚刚出京城,天色就阴沉沉的,且阴冷的厉害。

    而顾冬雪虽然知道她们后日应该能够赶到通城,通城离京城不远,那时那里顶多冷一些,不会下雪,但是再过个两三日,当他们到达封城之时,那时恐怕就要在雪中赶路了,可是即便如此,顾冬雪也觉的尚好,起码比前世带着脚镣在雪地中一步一步拖行要好上许多,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感。

    这一天走的还算顺利,只是在晚上投宿的时候遇到了一拨人,因为已经冬日,昼短夜长,太阳落山的早,一日并不能走多长的路,第一天他们并没有走多远,也没有赶到离京城最近的驿站,所以只能在一个叫做雾山镇的小镇住一晚,小镇不大,但是也有三家客栈,只是其他两家客栈都不大,根本不能容下他们这一行主子加下人共十多人,所以他们便到了位于小镇最繁华的街道,找到一家叫做迎京客的客栈,顾冬雪看着客栈门前随着冬风飘荡着的上书“迎京客”三个大字的布幡,心道这个名字起的倒是讨巧,无论是从京城离开的,还是从北方往京城去的,都很适合用这三个字。

    顾邦正身边的长随柳金先进了客栈,在掌柜那里定了三间上房,准备再定七间下房,这次跟着他们父子三人的总共有十四名下人,两人一间,也要七间。

    只是那掌柜的一脸为难,“这位爷,小店下房已住满了,只上房还剩有五间。”那掌柜的小心答道,他看这长随的穿着举止,就知道这来者必定不是什么普通的客商,而很有可能是京城中大户人家出行路过此地,因此他话说的既恭敬又小心,就怕不经意间得罪了人。

    柳金微微皱了眉头,“这是怎么回事?”

    柳金知道像雾山镇这样的镇子,离京城只有一天的路程,一般镇子本地附近的人在镇上投宿的很少,大多数都是或从京城离开的,或是前往京城的客商旅人前来投宿,就像这家客栈用“迎京客”来作为客栈的名字一样,这也代表着一种事实。

    一般无论是前往京城的,还是离开京城的,这些人一般都不是那等穷苦之人,大部分都是住上房的,像这样小镇中的客栈上房,住一晚也只需要五十文铜钱左右,并不像京城那些大客栈,动辄几两银子一晚,如此竟然所有的下房都住满了,上房却还剩五间,这不是太令人奇怪了吗?

    那掌柜的听柳金如此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眼神朝着柳金身后瞟了瞟,柳金一进客栈便直奔掌柜所在的柜台,倒是并没有往客栈大堂看去,这时候见掌柜的神色有些古怪,似乎又不好多言的模样,他的目光便也随着掌柜的眼神朝自己身后看去,这一看,他心中便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去了这么久?房间定好了吗?”坐在马车中的顾邦正听到柳金出来的声音,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柳金便将客栈掌柜说的客房情况跟顾邦正禀报了,并将自己在客栈大堂中看到的告诉了顾邦正,“有二十多个差役在那里吃菜喝酒,最里面的两桌挤挤挨挨的坐了一群穿着褴褛的人,小的没看清楚他们的长相,但是小的往桌下瞄了一眼,发现那些人都带着脚镣,桌上放的菜也很粗陋,只有硬馒头和咸菜,所以小的想是不是他们家?不是说他们家今日就出城,被押往望青城吗?”

    顾邦正也想起了今日有犯官及家眷被流放望青城,且那犯官并不是普通的小官,而是一品大员兵部尚书张通张大人,顾邦正本来想要避开的,他与张通并不熟悉,但是张家和顾家同是京城大户,两家平日往来虽然不算很密切,可是一般的红白喜事两家的确是有人情往来的,顾邦正虽然离开京城十年了,可是不说在十年之前他就认识张通,也去过张家,只这次顾府候夫人俞氏过六十寿辰,张通就亲自过来喝了寿酒。

    可是偏偏在第二日,张家就被下旨抄了家,仅仅一日的功夫,本来算得上平起平坐的两家,顾家甚至还要仰望张家,现在却是天壤之别,一家仍是坐拥成群奴仆侍候的达官显贵,一家却已然沦为阶下囚,从此只有一个身份,那便是犯官和犯官家眷,是连下人都不如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顾邦正并不愿意与张家人碰面,他觉的自己不知该用什么态度面对张家众人,太过客气,不妥,张家毕竟是犯官,太过冷淡甚至不理不睬,也不妥,会让人觉的他太过凉薄,太过势利。

    “柳金,你去其他两家客栈看一看,有没有剩余的房间了?”想了想,顾邦正吩咐道。

    柳金领命而去,顾冬雪坐在车上,见车队停在“迎京客”客栈门前,却不见顾邦正下车,也没有人来通知他们下车,顾冬雪第一个想法便是客栈没有房间了,这在出行投宿时是最常遇到的问题,这事情顾邦正会想办法解决的,因此顾冬雪坐在车上没有动,只准备等着便好。

 第二十一章:蹊跷

    而这一边,京城定康候府中,顾大姑娘顾维桢坐在候府二夫人刘氏的身边,笑意盈盈的问道:“娘,你让祖母去马家说了吗?”

    刘氏却眉头微蹙,似乎有些心神不宁。

    见到刘氏半晌没有说话,顾维桢的神色有些紧张,“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祖母没有去马家吗?还是……还是马家不同意?”

    顾维桢一连抛出好几个问题,可是刘氏却像在想着心事一样,并没有回答她,这让顾维桢更加担心了,她想到打马游街那一日,那个身材颀长风度翩翩的身影,他端坐在马上,面容俊秀,眼神专注的盯着前方,对街道两旁的那些挥着手绢荷包的少女们,没有投去任何一个眼神,对于两侧酒楼中那些身份高贵面含羞涩的贵女们,也没有施以丝毫注意力,因为有他,已经年近中年的状元郎显得逊色了许多,完全被他的风采压下,长得像个武夫的探花郎就更加不能与之比拟。

    可是却正因为他对于那些女子的毫不关注,才让顾维桢为之心动,打马游街过后,她心心念念的便是他,她想要这样一个对其他任何女子都不假以辞色,只对自己温柔似水体贴柔情的男子做自己的夫君。

    她想,她若是嫁了她,他便一定是一个会给予自己这天下最体贴的夫君,让自己做这天下最幸福的娘子,无论是身份高贵的高门女子,还是柔弱惹人怜爱的小户女子,在他眼中,这个世上只有她一个女子。

    从此,她,顾维桢,定康候府的大姑娘,便下定了决心,此生要么不嫁人,要嫁便嫁他,至于他与顾冬雪那丫头早有了口头婚约那又算的了什么大事,顾冬雪那丫头,三叔的长女,定康候府的庶枝,又在望青城那等苦寒之地长了十年,这样的身份,这样的教养,又是那样的容貌才情,怎么配得上他!

    她相信,只要不是傻子,他应该知道怎么选,在这一点上,顾维桢从来不怀疑,她对自己太自信了,顾冬雪那丫头与自己根本没有可比性。

    若说这京城中有没有比她身份高贵,比她容貌才情更甚一筹的女子,马文涛的身份学识也是配得上的,这自然是有的。

    可是谁让马大人曾经与他们家三房口头定过那样一门亲事呢,如今要想解除这门亲事,只有他们定康候府自己出面,只有定康侯府侯夫人亲自说出解除婚约的事,马家才有可能在这桩退亲中名声不受损害,才不会被人谴责背信弃义,而他们家的确可以出面主动解除三房和马大公子的亲事,但是她,顾家的大姑娘则要与马大公子重新建立婚约。

    这件事,在顾维桢心中几乎是认定的,她并不觉得这中间有什么特别的困难,最为困难的地方也顶多是他们家是女方,祖母不好主动开口提起她和马大公子之间的亲事而已。

    只是祖母一向会说话,她相信这样的事,祖母做起来应该不难,为了不显的那么的主动,今日母亲并没有去,只有祖母带着大嫂去的马家。

    刘氏刚才被俞氏喊去了安居院,顾维桢满心兴奋的等在刘氏的院子中,见到刘氏回来,她早已心急如焚,虽然她私以为这件事十拿九稳,可是一日没有见到实实在在的婚书,一日她便不能安心,她是绝对不会做第二个顾冬雪的。

    “娘,难道祖母真的没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倒是说啊。”见刘氏一直蹙着眉,没有回答她的话,顾维桢实在不耐烦了,又兼着担心事情有变,不由的便伸手推了推刘氏的胳膊。

    刘氏正陷在自己的思绪中,被顾维桢这么忽的一推,猛然回过神来,却并不像之前那样嗔怪的看着顾维桢,满眼都是宠爱,而是忽然发起怒来,“你这丫头,哪有半点女儿家的矜持,你那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这亲事是你一个姑娘家该问的吗,这要是被外人知道了,你爹爹的脸往哪里放,我们定康候府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刘氏这噼里啪啦的一顿训斥简直将顾维桢训的云里雾里,更兼羞恼不已,长这么大,她何尝被母亲如此不留情面的训斥过,且顾维桢朝着屋中看了看,屋中还立了几个刘氏的心腹丫鬟,其中听泉听到刘氏的训斥,满脸都是惨白之色,忙领着其他丫鬟急速的退了下去,可是即便如此,她们也都听到了,顾维桢不仅心中过不去,这面上也很难过的去。

    她忽的站起了身,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眼睛瞪得大大的,却已然盈满了泪水,“娘,你这是想要逼着女儿去死吗?”

    见到顾维桢如此,刘氏才惊觉自己刚才到底说了些什么话,她忙一手将顾维桢拉到身边再次坐下,“桢姐儿,是娘不好,娘说错话了,你不要怪娘。”

    一边哄一边拿着帕子给顾维桢拭着眼泪,而顾维桢经过这短短的时间,已经从刚才被刘氏劈头盖脸的一顿说教中醒过了神,刘氏一向宠爱她这个唯一的女儿,对她别说像刚才那样不留情面的训斥了,平日里就算大声说话也不曾有的,今日如此,必定是出了什么事,超过了她的承受能力,才会如此的。

    想到这里,即使顾维桢一向心思深沉,城府颇深,可是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十七岁的未出阁的姑娘家,刘氏的阅历经验都比她要深厚许多,什么事能够让刘氏如此失态呢。

    “娘,到底出了什么事?祖母和你说了什么?”顾维桢急着问道。

    刘氏想了一下,也不知这事到底该不该告诉顾维桢,顾维桢见此,又劝道:“娘,我已经这么大了,你将事情告诉我,我们一起想办法,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说不得就让我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呢。”

    刘氏暗自叹了一口气,她知道女儿这话纯粹是安慰她的,但是她还是将从俞氏那里得到的消息告诉了顾维桢。

    “你祖母带着秉哥儿媳妇今日一大早便去了马家,准备去和马家谈解除他们家大公子和五丫头的那桩亲事,只是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你祖母的马车到了马府外,马府的门房伸头看了一眼,竟然没有迎出来,秉哥儿媳妇便让跟车的婆子前去门房,以为那门房是没有看出来你祖母她们的身份,故准备让婆子去说一声,谁知那马府门房听说是我们定康侯府的候夫人到访,不仅一脸尴尬,且说话还磕磕绊绊的,说什么他们家夫人不在,让你祖母她们改天再去。”

 第二十二章:疑惑

    听到刘氏这话,顾维桢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这是怎么说的,帖子不是前几日就送到了吗?当时马夫人并没有说她今日不在家啊?”

    “可不是如此!”刘氏也紧皱着眉头,“当时你祖母和秉哥儿媳妇也是这样想的,便让百灵下车对那门房道,我们侯夫人找他们家夫人有重要的事,是关于他们家和我们家三房的事,让那门房进去看看,他们夫人回来了没有。”

    “后来呢,他们让祖母进去了吗?”顾维桢问道。

    刘氏沉着脸道:“那门人一听是我们家三房和他们家之间的事,就像已经听明白了一样,立刻便换了一副客气的嘴脸,让你祖母和秉哥儿媳妇在门口等着,他自己则马不停蹄的跑回了府内,要向他的主子禀报。”

    顾维桢听到刘氏这一番话,不可置信的问道:“难道他们就那样将祖母和大嫂放在门外等着?”

    也不怪顾维桢不敢相信马家的做派,京城的大户人家,关系错综复杂,多多少少有些礼尚往来,即便关系再疏远的人家,只要是正经主子拜访,不是派的小厮婆子等下人,顾着面子都会将人迎进家中,然后再做计较。

    顾候夫人和顾家大少奶奶,坐的马车上有定康候府的标志,婆子也上前说明了顾候夫人的身份,且顾家早在前几日便已经送了帖子去马家,言明今日上门拜访,当时马家可并没有说什么推拒的话,这也就不存在马家门人没有认出顾候夫人的身份一说,既然马家门人对顾候夫人的身份是清楚的,还敢将一位候夫人拦在门外,这种事情顾维桢不相信是一个下人私自做出来的。

    不是下人擅自做主,那么就是主人吩咐下来的,下人照令行事,可是马家为何要如此做?顾维桢一时之间心里乱糟糟的,什么也想不出来,只得按捺住那股烦躁,问刘氏,“娘,那最后祖母和大嫂被请进去了吗?”

    刘氏的脸色仍然很难看,不过还是点头道:“马家门人将你祖母和大嫂请进去了,不过她们连马夫人的正院都没去,直接被领到了外院的待客室,马夫人在那里见的你祖母和秉哥儿媳妇,只僵着一张脸,连笑也没笑一下,客气话也没说几句,就更别提解释一下他们府门人的不当行径了,只开门见山的问你祖母是不是为三房和他们家大公子的那桩事来的,不等你祖母应答,那马夫人却道,若是你祖母她们今日不上门,她近日也会将她约出来,将那桩荒唐的亲事解决了。”

    顾维桢眉头微蹙,即便她没有到场,听刘氏如此说马夫人的行径,也越来越觉的蹊跷了,即便马家现在再看不上三房,可是三房毕竟是定康候府的一房,且现在去与她交涉这件事的是定康候夫人,再怎么说,马夫人也不该将话说的这么绝对,这么的不留情面,这不是在下三房的脸,而是在下整个定康候府的脸,顾维桢以前在各种宴会上也见过马夫人几次,知道这位大理寺卿的夫人虽然很是势利了一些,可是却不是个喜欢口出狂言的人,且不说定康候府是世袭罔替的侯爵,仅仅凭着她的父亲顾邦辰,也是三品大员,并不比马大人的官职低,如此,那马夫人为何还会如此行事,这件事背后肯定有很大的古怪。

    刘氏见顾维桢陷入了沉思,想着反正也说了,便索性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