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冬雪如锦-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维桢似是终于看不下去顾炜和俞氏为难了,试探般的轻柔的对骑马走在马车旁边的顾信道。

    “大丫头,休要胡说!”

    顾信尚未回答,顾炜已经喝道。

    “你不要担心我们,回去好好过你的日子就行了,我们手里还有一点银钱,先去租个宅子,宅子不用多好,只要够住就行,等以后找到了营生,再谈其他。”

    顾炜见此情况,只得强笑道。

    “祖父,我们那那么十来两银子了,能租什么样的宅子,况且宅子租好之后,我们吃什么喝什么,马上就冬天了,我们还没有冬衣,这些又该如何?”

    顾琛一听到顾炜的安排,立刻提出质疑。

    “琛哥儿,你一个小辈,多什么嘴,一切听你祖父安排。”

    顾邦辰喝道,他是知晓事情轻重的,他们能够回京城,说到底是因为宋知墨,而宋知墨为何这般做,还不是因为顾冬雪,顾冬雪和顾信一向姐弟情深,若是他们为难顾信,难保宋知墨不会再出手对付他们。

    他宁愿在京城讨饭,也是不愿再去南焱之地那等地方了。

    “我们有手有脚,总不会饿死的,在南焱之地那等地方都能好好的活下来,现在回到京城了,我们定是也能够好好过日子的。”

    说这话的是顾邦正。

    “爹,既然我们回来了,四弟总不能还住在外面吧,总要回来和我们一起住的。”

    说这话的是自从进京后,很少发言的顾良安。

    顾良安此话一出,顾邦正便是一愣,他下意识的便想反驳,他并不想让顾信和他们一起住,现在他们这种情况,以后的生活条件和状况可想而知不会太好,三餐不继,饥寒交迫甚至都是有可能的。

    顾信好不容易可以过的好一些,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不想将亲生儿子拖到他们这个火坑里来。

    可是他知晓顾良安说的有道理,没道理顾家人回来了,还将顾信放在别人那里。

    这个问题若是没人提出,就这般让顾信糊里糊涂的先住在庆幸伯府倒也没什么关系,可是顾良安提出来了,这事自然不好就这般糊弄过去的。

    顾邦正一时有些不好下决定。

    “是啊,三叔,我们都回来了,四弟总要和我们一起住的,这寄人篱下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

    顾琛接腔道。

    顾信皱了皱小眉头,他并没有立刻反驳顾良安和顾琛的话。

    宋知墨赞赏的看了顾信一眼。

    他现在就等着听顾炜和顾邦文顾邦辰顾邦正三人是如何说了。

    “安哥儿,琛哥儿,休要胡言,庆幸伯爷照顾信哥儿这般长时间,你们不说感谢人家,反而如此不分好坏,不懂感恩,如此心性,哪里是我们顾家人的作为?

    等安顿下来之后,你们给我去跪祖宗牌位!”

    顾炜沉声喝道。

    顾琛一愣,就看向顾邦辰,顾邦辰却没有看他,而是对顾炜赔罪,道是自己没有教好儿子。

    又对宋知墨道:“世子,是你二哥不会说话,他也只是心疼信哥儿这些年没有长辈陪在身边,急切之下才说错话的,还请你见谅!”

    宋知墨点点头道:“信哥儿已经拜了义父为师,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信哥儿住在自己的师父家中,算不得寄人篱下。”

    宋知墨这话一出,众人又是一愣。

    顾良安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只是还没等他说出来,就听到宋知墨道:“到了。”

    到了?到哪里了?

    俞来峰忙看了看周围,这就是桂花胡同,而不是离桂花胡同不远的建安伯府门前。

    难道顾家还有一门亲戚住在桂花胡同?他怎么不知道。

    顾家人更是愣住了。

    桂花胡同的环境很不错,里面居住的人看起来都是些比较富裕的人家。

    “世子,请问这是何处?”

    顾邦辰不愧是顾家官做到最大的人,他最先问道,声音神色都还算镇定。

    他心里隐隐有个猜测,却也不那么肯定。

    毕竟他们以前对顾冬雪委实不算太好。

    他哪里知晓,宋知墨之所以对他们这般照顾,也无非是因为顾冬雪,顾冬雪的娘家总不能一直是罪臣的身份,这样她以后无论是出门交际,还是在候府里,总是有一样是不如意的。

    而他,并不想她不如意。

    只不过,他所能给顾家的也就是这些了。

    “这是我父亲名下的宅子,岳父大人就先住在这里吧。”

    宋知墨对顾邦正施了一礼道。

    宋知墨此话一出,人精一般的顾家人哪里还不能明白他的意思。

    这宅子是宋府的,给顾邦正住,是看在顾冬雪的面子上。

    至于顾家其他人,则就像顾琛之前说顾信的那般,算是“寄人篱下”了。

    即便顾家人想要挺直腰杆子不住宋府的宅子,可是如今他们囊中羞涩,只能忍着满心的不自在住了进去。

    宅子很大,住是足够了,当然和以前的定康候府是不能比的,但是顾家所有人都已经很满足了。

    宋知墨又留了一会儿,向他们介绍了一下宅子的情况,便带着顾信回去了。

    回去之前,他事先声明,因为顾冬雪身体不便,最近长公主不让她出门,在孩子满月之前,应该都是不能来看他们的,还请他们见谅。

    顾家人连忙表示不会怪她的,顾炜还道:“等她大嫂二嫂她们到了京城之后,让她们去看她。”

    宋知墨回府后,顾冬雪便追着问顾家的情况。

    其实她对顾家的感情,到现在,她自己都说不清了。

    现在她的日子过的顺遂舒坦,以前的那些似乎已经渐渐忘了,或者说是不在意了。

    只是她也明白,对于顾家,她做到该做的便行了,若是做的太多,难保他们不会食髓知味,得寸进尺。

    反正顾家人有手有脚,即使没了爵位,没了官位,难道就不能凭着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

    “你放心,顾家还是有聪明人的。”

    宋知墨知晓她在担心什么,便将今天和顾家人相处时的情况和她说了一遍。

    “他们未必是真心……”

    “只要他们心里明白就行了,至于真心不真心,我们就无需要求了。”

    宋知墨道:“且我看岳父倒是还行,以后……信哥儿大了,无论是科举,还是从戎,能够撑起门户了,我们自然要多帮着一点。”

    顾冬雪听他这般说,自然很感动,“谢谢你,孩子他爸!”

    她靠在他怀里,颇为感性的道。

    “爹……爹爹……”

    宋知墨正准备将顾冬雪揽进怀里,虽然不能做什么,但是偷几个香吻,厮磨亲热一番还是可以的,外面就传来一个嫩嫩的小奶音,咯咯笑着喊“爹爹”。

    屋子里刚刚升起的的旖旎气氛顿时一消而散。

    宋知墨和顾冬雪对视了一眼,相视而笑,各自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满足、欢喜、无奈。

    已经一岁多的明宝刚刚学会说话不久,现在最喜欢说的话就是“爹爹、娘亲、祖母、祖父、舅舅”之类的,有时不用看到人,只要听到有人提起了他们,就自顾自的扯着嫩嫩的带着奶音的小嗓子喊了起来。

    她现在就是听到丫鬟说“世子爷回来了”,聪明的小丫头,快速的在脑子里就将“世子爷”三个字换算了过来,知晓这是在说自己爹爹回来了,便闹着要来看看爹爹,乳娘和丫鬟们自然奈她不得,便带着明宝过来寻她的爹爹了。

 番外七:明星小公子

    长宁十九年第一场雪下了三天三夜,积雪已经深达成人的膝盖了,即便是长公主,也不免忧心忡忡起来。

    “这般大的雪若是再继续下个一夜,城里不知又有多少房屋受不住,又不知有多少百姓要挨饿受寒。”

    今年顾冬雪自然还是像去年一样,和京城的贵夫人们联手一起施粥布衣,只不过她现在月份太大,行动不便,也只是发号施令,具体事情则是由青芽素露她们去做。

    长公主见因为自己所说的话,让儿媳妇也跟着忧心忡忡起来,不由的有些后悔,她如今正是紧要的时候,心情自然是不能受一点不好的影响。

    因此忙拉住她的手安慰道:“你不要担心,救灾的事朝廷早有安排,即便这般大雪再下个几天,也是有办法解决的。

    你现在就好好养着,在屋里走动走动,好好的将孩子生下来就行了。”

    顾冬雪知道长公主的意思,她也有自知之明,自己就是再担心,又有何用。

    如此,还不如放宽心,保持一个好心情,平平安安的生下孩子。

    等宋知墨从卫所赶了回来,长公主便回了正院。

    这近一年来,他们一家一直住在公主府,只有安成候和宋知墨会定时回去向宋老夫人请安。

    自宋谦祥和赵氏干净利落的被流放宁西卫后,不知宋老夫人是不是忽然就想通了,明白自己的长子并不是她原先以为的那般顾及兄弟之情,顾及母子之情,顾及宋家的名声。

    或者她是怕再不顾及兄弟情义的宋谦和,会因为宋谦祥和赵氏的事,迁怒到二房的几个孩子身上。

    对待大房的态度忽然之间就软和了许多。

    用长公主的话说,那就是宋老夫人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她心里清楚的明白宋谦祥和赵氏已经被流放,是再不可能回转的,既如此,在现实情况下,若是她还为此事纠缠不休,对二房不但丝毫没有好处,反而很有可能再次惹怒宋谦和与长公主。

    不但连累了二房的几个孩子,宋谦和若是向宁西卫那些武官稍微透露一下,自己很不满宋谦祥这个弟弟,仅仅流放,并不能平息他的怒火,那么宋谦祥和赵氏在宁西卫的日子几乎可想而知了。

    兼于以上种种考虑,宋老夫人妥协了。

    她对大房的态度很温和,体恤孙媳妇怀孕的辛苦,免了她的请安。

    不得不说宋老夫人很聪明,很识时务。

    “起码你现在不需要挺着肚子,在这般大雪中去候府请安了。”

    她的妥协让长公主很满意,她是公主之尊,自然可以不向宋老夫人请安,可是顾冬雪却是她的孙媳,若是宋老夫人坚持,别说顾冬雪只是怀孕了,即便是她生了大病,也是要去请安的。

    当然,若是宋老夫人果真这般做了,长公主自有办法对付她。

    但是如今这般,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毕竟无论如何,宋老夫人总是宋谦和的亲娘,能够这般和平的相处着,便很好了。

    因为京城连续几日的大雪,宋知墨很忙,长公主担心顾冬雪,白日里便亲自过来陪着她,每天晚上等到宋知墨回来后,她才会离开。

    宋知墨顶着风雪回来,又将长公主送去了正院,这才脱下大氅,阿豆连忙奉了热茶。

    “来,到这边坐。”顾冬雪本准备到炕桌的另一边坐下,却被宋知墨扶着坐到了他身边。

    他握住她的手,轻柔的问道:“今天怎么样?”

    “除了又长胖了一点,其它的都还好。”

    顾冬雪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道。

    宋知墨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伸手去搂她的腰,笑道:“我看看长胖了多少,一寸?两寸?三寸?”

    顾冬雪去拍他的手,气道:“胖了一丈,行了吧?”

    宋知墨见她瞪着自己,忙讨饶哄道:“没胖,没胖,还很苗条。”

    顾冬雪故意为难他,“有多苗条?”

    “嗯,”宋知墨果真认真的想了起来,他四处看了看,看到窗棂外飘飘洒洒的大雪,忽然福至心灵般的道:“像闪电一样苗条!”

    顾冬雪一听,愣了一下,继而噗嗤一声笑,嗔道:“亏你想的出来。”

    “爹爹,娘亲……”

    忽的,床上传来明宝嫩嫩的小奶音,还拖了长音,听在人耳中,不禁让人觉的心都化了。

    “哎呀,姐儿醒了!”阿豆忙道,就走过去,准备服侍明宝起来。

    宋知墨一边站起来,一边道:“她怎么现在才醒?”

    顾冬雪知晓他的意思,无奈道:“今天下午睡的迟了,夜里该要睡不着了。”

    她有些烦恼。

    那厢,阿豆走过去的时候,明宝已经挣扎着小身体,自己坐了起来。

    她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还未完全清醒,口里还嘟嘟囔囔的道:“爹爹,娘亲,明宝也……要面条,像闪电……的面条!”

    顾冬雪和宋知墨走到床边,恰巧就听到还迷迷糊糊的女儿说了这么一句让人啼笑皆非的话。

    “你要像闪电一样的面条,明天去找你祖母要,让祖母吩咐厨娘做。”

    宋知墨一本正经的道。

    “祖母……像闪电的面条?”明宝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小脸上是和宋知墨如出一辙的一本正经。

    简直萌化了,偏偏宋知墨还一本正经的点头确定道:“嗯,你祖母有。”

    “看明天母亲不训你?”顾冬雪嗔道。

    “母亲只会去逼着厨娘做出像闪电一样的面条。”

    宋知墨笑看着她,眼中有狡计得逞的促狭。

    顾冬雪被他的笑容晃了晃眼,半晌才转过目光,佯装无奈的咳了一声,“反正一切都是你说的,明天母亲若是问起来,我都推到你身上。”

    漫天大雪中,一家三口,哦,不,是一家四口,还有肚子中的一个,在屋里吃着点心,喝着茶,逗着趣,说着话,温馨祥和。

    半夜的时候,顾冬雪觉的肚子一紧一紧的,她伸手摸了摸腹部,发现腹部一阵一阵的发硬。

    她有生明宝的经验,又从稳婆那里听过一些生产的知识,知道自己这是发动了。

    只不过现在疼的频率还很慢,两次发紧疼痛的间隔时间也还挺长的,她也尚能忍受,她便准备等会再喊人。

    不料,旁边的宋知墨已经醒了。

    “怎么了?不舒服?”

    前一个问句还带着几分惺忪,后一个问句就完全清醒了。

    “嗯,肚子有些疼,应该是要生了。”

    既然他已经醒了,顾冬雪也不准备再忍着了。

    宋知墨立马坐了起来,一边起来,一边喊着丫鬟,让她们去请稳婆过来。

    稳婆早就在公主府住下了,不一会儿就来了。

    没过一会儿,整个公主府都似乎都清醒了,闹哄哄的。

    安成候和长公主自然也急急忙忙的起来了。

    在大雪初歇,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产房的时候,宋家大房的嫡长孙出世了。

    一声嘹亮的啼哭,证明宋小公子来到了这个世上。

    “你看他这么早就睁了眼睛,眼睛亮的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不如就跟着明宝的乳名来,叫明星如何?”

    宋知墨问顾冬雪,嫡长孙的大名自然是由祖父宋谦和起,这小名宋知墨这个做父亲的自然要抢过来。

    顾冬雪顺着宋知墨的话,看向儿子的眼睛,果然晶亮有神的很,她点点头,“好,就叫明星。”

 番外八:顾其溱

    明星小公子的洗三礼办的很热闹,不仅各公卿世家的女眷都来参加了,京城的众多京官家眷也都带了贺礼上门。

    皇上、太后、皇后、太子以及太子妃皆有赏赐下来。

    明星小公子的外家顾家也来人了。

    男宾们在外院由宋谦和宋谦枫宋知墨宋知砚等人招待,女眷们则由长公主和三夫人朱氏招待。

    要说的是,一直跟着夫婿在外地的静安郡主也紧赶慢赶回来了,正巧能够参加小明星的洗三礼。

    顾家女眷们刚刚回到京城不久,俞氏带着吴氏、刘氏、杜氏、陈氏也一起来了。

    顾维桢、顾怀香、顾良玉、顾莲心、顾其溱以及顾其仪,等顾家姐妹也陆续到来。

    相比于明宝的洗三礼,小明星的洗三礼要热闹许多。

    吉时一到,长公主率先往澡盆里扔了一锭二两的金锭子,其他夫人们也纷纷解囊。

    稳婆高兴的不行,手上的动作更是不停,小明星却“哇哇”大哭,声音洪亮。

    “小公子的声音恐怕能够传到外院了。”

    康国公夫人笑道。

    “可不是嘛?这小家伙长的漂亮又壮实,以后长大了,必定成就非凡。”

    兵部左侍郎夫人郝夫人也笑着道。

    “是啊,看小公子这劲头,哪里像才刚刚出生三天的孩子,满月的孩子怕也只得这般。”

    有人奉承道。

    长公主有孙万事足,对于别人的奉承和恭维一概接受。

    “大姐姐,我记得你家的程哥儿也有一岁了,长的如何?”

    在众人纷纷夸赞小明星的时候,顾其溱凑到顾维桢身边,颇为关心般的问道。

    顾维桢笑道:“今天不方便,等过两天我邀请六妹妹去府里作客。”

    “好啊。”顾其溱欣然应允。

    旁边的顾其仪却深深的看了顾其溱一眼。

    一直在和众位来观礼的夫人们套着近乎说着话的顾良玉,就像长了四只耳朵一样,不仅和身边的几位夫人聊的热火朝天的,还能分出心神来听顾维桢和顾其溱等姐妹的对话。

    只见她悄悄凑到顾其仪耳边,似笑非笑的道:“七妹妹,我劝你回去还是宋姨娘说一声吧,六妹妹她……似乎太过异想天开了,到最后……哼……我猜她不但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会将自己的一辈子也赔进去。

    大姐姐……可不是看起来那般温良端庄和善。

    况且刘家已经倒了。”

    顾良玉说完后,也不看顾其仪的反应,便又转过头去和她搭上话的几位夫人们聊天。

    顾其仪听了顾良玉的话,倒是微微一怔,她见顾良玉没有任何变化的脸色,就就像方才那番话并不是出自她的口一般,不禁抿了抿唇,只不过到底也没有再问什么。

    自从明星小公子出生以后,明宝的注意力几乎已经全部转向弟弟了。

    小明星似乎也特别喜欢姐姐,即便是不高兴的时候,姐姐一来,便笑的和朵花儿一样。

    顾冬雪欣慰的同时,也和宋知墨说笑道:“唉,辛辛苦苦生下他们两个,他们却不是和我最好。”

    宋知墨笑道:“你这吃醋的范围又扩大了啊,现在已经从我这里扩展到儿子和闺女那里了,那以后他们若是嫁了人,或是娶了媳妇,你可如何是好?”

    “哼,”顾冬雪嗔道:“也不知前几天,是谁和我说,以后的女婿他必定要全方位的考察,人品相貌家世缺一不可,要从他出生开始查起,要确保他在自己面前没有丝毫隐瞒,否则休想娶明宝。”

    宋知墨振振有词,“我这并不是吃醋,我这是为闺女负责。”

    “那我问你,这世上可有十全十美的人?”

    宋知墨一愣,继而立刻道:“如何没有?你面前不就是一个?”

    那神态,那语气,甚为理直气壮理所当然,让顾冬雪觉的自己若是对他的话有所怀疑,简直就是自己心思不正,贬低了他。

    “我竟无言以对!”顾冬雪喃喃的道。

    “我就当你承认了。”宋知墨非常脸大的道。

    自从与他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顾冬雪发现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生活化,或许她以前还觉的他是个比较完美的存在,可是越是在一起生活,反而觉的他离完美越来越远。

    只不过如此,她却觉的自己越发的安心,因为自己的丈夫,是如此的真实,她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会越来越确定,他便是自己一生的良人。

    在明星小公子百日的时候,顾其溱再次上门贺喜,只不过仅仅三个多月的功夫,她便换了一个身份。

    不是宁北卫六品千户陈元宝的夫人,而成了兵部郎中莫恒的妻子莫夫人。

    莫恒进京后,并没有进入卫所,而是走了关系,进了兵部。

    也不知他和顾其溱是如何凑到一起的,顾其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和陈元宝和离了,并迅速嫁给了莫恒。

    对此,顾冬雪只觉的自己无话可说。

    顾莲心却道:“莫恒一个从来未娶妻的六品京官愿意娶她一个二嫁的女子,还不是看在五妹妹你的份上。”

    顾冬雪其实知晓顾莲心说的有道理,只不过她和顾其溱是姐妹,这是事实。

    莫恒知晓此事,他并没有上门求证顾冬雪和顾其溱的姐妹关系,对此,顾冬雪自然也不会上门特意解释。

    最多以后对于莫恒和顾其溱的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罢了。

    “只不过,我们不说,那莫恒以后要是打着我们的名声,为自己谋利,我们又如何能阻止,难道到处和别人解释我和顾其溱关系很差,虽然是姐妹,却不及陌生人?”

    顾冬雪和宋知墨说起此事时,到底意难平。

    “以前我也听说过莫恒,都说他待人冷冷的,我还想着这样的人,定是个正直坦荡的人,却没想到,那张冷面也只是他伪装的一层皮而已,为了趋炎附势,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能牺牲。”

    顾冬雪越说越觉的生气,她不想让顾其溱占自己一点便宜。

    只是如今顾家已经被赦免,皇上虽然没有将爵位还给顾家,但是看顾家回京后还算安分,并没有四处向以前的亲戚们求援,而是自己出去讨生活,自给自足。

    最后,皇上赐了顾邦正一个挂名闲职,只领俸禄没有实差,顾邦正的腿瘸了,也做不了实差了,又将原先顾家的产业赐还一半,如此,若是子孙争气,一两代之内,便又能带着顾家再登上一个台阶。

    因为有了顾家,顾冬雪和顾其溱这姐妹关系是无论如何也是断不了的。

    “莫恒只是为了自救罢了,只不过他的办法并不能救下自己。”

    宋知墨道。

    顾冬雪不明白他的话,宋知墨倒也没有解释,只道:“过段时间你就知晓了。”

 番外九:清算

    直到长宁二十年的冬天,时隔一年之久,顾冬雪才终于明白了宋知墨为何会说莫恒之所以会娶顾其溱,是为了自救。

    也是后来顾冬雪才知晓顾其溱能够嫁给莫恒,虽然与他们在从北地到京城路途中的相处有关,但是这其中也不乏顾维桢的功劳。

    知道了顾维桢在这中间起了作用之后,顾冬雪心中便大致明白了顾其溱的这场姻缘,必定是有蹊跷的。

    按理说,顾其溱也是个精明的人,一般人很难算计到她,只不过她在面对莫恒这般一个年轻俊秀又很有前途的未来夫婿人选时,下意识的忽略了顾维桢的为人。

    长宁二十年冬天,有御史储靖弹劾御史大夫杨培之二子杨其英窝藏逆贼,意图谋逆。

    一时朝堂再次风起云涌,又有不少朝臣牵涉其中。

    原来逊王之前蓄养的私兵以及死士,当初虽然大部分落网,普通兵士被重新收编,将领则几乎被斩杀。

    但是其中有一支较为精锐的小队,在朝廷兵士前来镇压收编之时,趁乱逃脱。

    此事,太子殿下和宋知墨一直是知晓的。

    只不过那支小队的人,个个武艺不凡,从南焱之地逃走之后,如泥牛如入海,难以寻找。

    所以直到长宁二十年的冬天,他们才查到原来那一队人马竟然分别投靠了宁南卫和析州卫所,并且以新兵身份成了卫所中的普通兵士。

    而藏于析州卫所那些逊王的余孽,如今竟然全部都在杨其英手下,且个个委以重任。

    如此情况,若说是巧合,或者说杨其英纯粹是被人陷害的,是很难说的过去的。

    弹劾杨家的御史自是杨培的死对头,他既然弹劾了,自然是连证据都准备的齐齐全全的,想要将杨家一锤定死的。

    皇上自然是震怒,看到折子后,立刻便派锦衣卫前去查探此事。

    与此同时,肖衍被派去协助锦衣卫指挥同知查案。

    肖衍知晓这次是他们肖家戴罪立功的机会。

    虽然自从先太子中毒一事真相大白之后,肖家二房便被皇上夺了官位,接下来,皇上并没有其他的处罚下来。

    肖衍明白,虽然说先太子中毒之事,的确是由二房提供的雪芽茶引起的,但是此事二房也只是被人当了枪使,他们犯了大错,但是并不是存心的。

    且无论如何,肖家还是太子的外家,即便为了太子殿下,皇上也不好将二房人全部治罪,否则外人则要揣测皇上对太子是否存有不满之心了。

    但是皇上可以什么都不做,肖家却不能。

    因此,肖二老爷及肖家二房的男人们被夺了官位之后,等待他们的则是被逐出肖家宗族的命运。

    被皇上太子厌恶痛恨,又被逐出宗族的肖家二房,他们以后的命运,几乎可想而知。

    肖衍知晓,即便二房被逐出肖家宗祠,他们承恩候府在皇上太子那里的印象也早已不同于以往了。

    即便是皇后娘娘,肖家是她的娘家,肖老夫人是她的亲生母亲,这都是事实。

    可是先太子却是她的亲生儿子,赋予众望,并疼爱了二十多年的儿子,皇后娘娘心里的那道坎恐怕也是不容易过的。

    所以,肖衍明白,他这次带护龙卫兵士,随锦衣卫南下收剿逆贼,是他的一次机会,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无论如何,这次的任务他都要完成,并且完成的完完美美。

    锦衣卫的凶名和能力,再加上肖衍所带护龙卫的全力以赴,破釜沉舟。

    终于,在长宁二十年的冬天,逊王一脉留下的最得力的余孽被清剿,锦衣卫指挥同知并肖衍,呈上了一本厚厚的奏折。

    这便是他们这次南下清剿逊王余孽的大致经过,并牵涉到其中的官员名单。

    而在这份名单中,赫然就有林英俊和莫恒的大名。

    也是直到现在才知晓,原来莫恒早便是逊王的人了,他与原苍城卫所邢方的长子邢别山一武一商,一个在卫所为逊王做事,一个在外做生意,为逊王挣大笔银钱。

    对于莫恒和邢别山所做之事,原苍城卫所指挥使邢方是一直被蒙在鼓里的。

    这时候,大家也方才反应过来,当年那场关于以兵扮匪抢劫过路商队的案件,完全是由邢别山和莫恒联手做出的,邢方倒是确实不知情。

    只是无论如何,那邢别山是邢方的长子,莫恒是他的手下,他教子不严御下无方以及玩忽职守的罪名是逃脱不了的。

    因此,皇上并没有赦免邢家,邢家众男丁,除了邢别山之外仍要待在南焱之地服刑。

    至于邢别山,被追加了斩刑。

    御史大夫杨培一家,除了罪首杨其英被判斩刑,其余人等也全部流放,莫恒斩刑,莫家其余人等流放,至于林英俊,因为在这次事件中,他并不是主谋,只是从犯,倒是并没有丢命,而是和林家其他人一起被流放至宁西卫。

    顾维桢顾其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