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冬雪如锦-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说不定不用我们动手,长公主就会先忍不住动手的。”

    肖二老太爷颇为得意的道。

    肖二老夫人则仍然不是很相信这个太过巧合的推断,没有立即说话。

    肖依然则问出了心里的疑问,“祖父,既然秦大人是长公主之子,为何长公主不立即认他,反而像现在这样,故弄玄虚?”

    肖依然这个问题,肖二老太爷无法回答,最后只得道:“别急,先看看再说,是最好,不是的话,也不用担心,总会有办法的。”

    肖家人在谈论今天秦家发生的事,同时安成候府也在谈论,安成候府二爷,安成候的二弟,此时正被二夫人拉进房里,说着今天长公主去秦府的事。

    “你说长公主今天怎么好好的去参加了一个五品官孩子的洗三礼?”

    宋二夫人觉的长公主今天的行为很令人费解。

    宋二爷不在意的道:“公主想做什么,连大哥都管不了,哪里是我们能管的。”

    宋二夫人提醒道:“那秦叙可是个孤儿。”

    宋二爷一听这话,立即坐直了身体,“不是说是平国公府二爷秦松林的儿子吗?不管是领养的,还是外室所养,总是入了秦家族谱的。”

    “你这是以前的老黄历了,平国公府早已将那秦叙移出族谱了,他现在算不得平国公府的人了,听说今天秦家那小闺女的洗三礼,平国公府的夫人少夫人们都没有去,只派下人去送了贺礼。”

    宋二夫人说着,睨了宋二爷一眼,“我说你也多上上心,侯爷和长公主一直没有立世子的意思,也不过继,不会还真存着收个养子的事吧?到时你们这宋家的爵位可就轮到没有血脉的旁人手里了。”

    “怎么可能?这事他们想也不要想,我宋家的爵位只能我宋家人继承。”宋二爷激动道。

    宋二夫人没好气的道:“一说起这个你就生气,只是生气有什么用,人家可是长公主,有皇上做靠山,她还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宋二爷争辩道:“你以为我没有想办法,这些年,我什么办法都想了,可是大哥就是不松口,我甚至隐晦的提出可以将知玉过继给大哥,就这样,大哥也不愿。”

    宋二爷有些颓然,“本也不用着急,等大哥老了死了,这爵位还不是落在知玉头上。”

    宋二夫人却没有宋二爷的乐观,“你别忘了,三房还有个宋知砚。”

    “知玉是大哥,既是嫡又是长,这爵位怎么也落不到知砚身上的。”

    宋二夫人撇了撇嘴道:“三房若是没有那个心,我们送知玉去宁北卫的时候,他们怎么也跟着将宋知砚给送了过去。”

    宋二夫人这话让宋二爷有片刻的沉默,“老三应该不会……”

    “什么不会啊?知人知面不知心,我看我们还是将知玉从宁北卫招回来,到时不但没有讨得你大哥的好,反而让知玉吃了没用的苦。”

    宋二爷和宋二夫人当初狠下心将宋知玉送去北地卫所,就是因为安成候是武将,最看重能在卫所中吃苦的男儿,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男子最是不屑。

    宋知玉从小也练过武,只是实在没有天分,也不勤奋,因此虽然安成候没了亲生儿子,对这个侄儿也没有多看重。

    宋二老爷想着这些日子儿子去了宁北卫,长兄也没有多问,当初长兄去宁北卫,知玉过去拜见,知玉后来来信说大伯对他态度很冷淡,宋二爷便知道这步棋似乎也没有走对。

    只是他不能刚刚将儿子送过去,立刻又召回来,这样不但不能获得好印象,反而会让兄长以为知玉是吃不了苦才待了那么短时间就回来了。

    想要的目的没有达到,却很有可能让原先的印象又落了一大截。

    因此,宋二爷才让儿子在宁北卫又坚持了这么长时间。

    现在看来,的确是时候让儿子回来了。

    “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此时,平国公府内,平国公秦松柏正指着邓氏训道。

    邓氏小声嘟囔道:“你现在知道训我,当时我说只让下人送礼过去,我们自己不过去的时候,你不也是同意的吗?还有,你自己不是也没过去吗?”

 五百六十三章:道明

    秦松柏瞪了邓氏一眼,“我不去,你不能不去,你就算不去,让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去露个面也行,结果你竟然让下人去送个礼就完了,这不是特意落二弟的面子吗?”

    邓氏没有说话,可是她可并不认为自己错了。

    之前自己这样提议的时候,秦松柏虽然没有赞成,却也没有反对。

    现在听闻皇上赏了东西,太子殿下和长公主殿下都亲自去了,这才埋怨自己,有什么用,迟了。

    “好了,明天你亲自去一趟,就说今天你病了,两个儿媳孝顺,在家里侍疾,才没能参加洗三礼的,记住,多带些东西过去。”

    秦松柏想了想,交代道。

    邓氏不甘的愤愤道:“家里的一半家财都成了你嫡母的陪嫁,现在我们还要去给他们送礼,也不知老二一家会不会吃撑了!”

    秦松柏不耐烦的瞪了邓氏一眼,“你说这些气话有什么用,现在那秦叙得了皇上和太子的青睐,以后少不得有用到的地方,关系不能弄的太僵。”

    其实邓氏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初将秦叙赶出秦氏族谱,本是想着能得到秦松林的家财,没想到秦松林看起来是个清高的,实则都是装的,虚伪的紧,不声不响便将平国公府的家财变成了他母亲的嫁妆。

    他们真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邓氏对秦松林和秦叙简直恨极了。

    现在让她去登门送礼,她怎么甘心。

    邓氏却不知,此时她的大儿媳妇正在向她的长子埋怨她。

    “我本就想着今天亲自过去一趟的,只是娘她……唉,也不怪娘,她也是气不过。”

    秦敬看着薛氏温婉的面容,不禁握了她的手,“是我错怪你了,只是我虽然身为平国公世子,但是我们府上早已不如当年,我这个世子听着是好听,在朝中却也只能谋个无足轻重的小官。

    那秦叙既然能得皇上和太子的垂青,以后我们说不定能借力,我只是可惜了这个机会,本来是多好的机会啊!唉……”

    薛氏听着秦敬长一声短一声的叹气,很想说你们秦家都是一样,一样的目光短浅。

    只是这话她不能说,想当初,她也不是没有劝阻吗?

    秦家这一天发生的事,不知打乱了多少人的心绪,又不知有多少人在猜测着这其中的原因。

    而顾冬雪本人,就不仅仅是打乱心绪那么简单了。

    当秦叙从头至尾一五一十的将事情全部都告诉她之后,她自己当初是什么反应,什么心情,事后已经记不清了。

    当时只记得脑子炸了一下,而后是一片空白,在那片空白的时间段内,她到底是想了些什么事后记不住了,还是根本什么都没想,她无从得知。

    “冬雪?”是手上的一片温热将她从那片空白中拉出来的。

    她怔怔的看向秦叙,她想自己当时的脸色必定很不好看,只是她顾不得脸色了,即使抱着一线希望,她还是沙哑着嗓音问道:“你说的是真的?没有弄错?”

    秦叙道:“按照当年宋知墨丢失之后的轨迹来看,我便是宋知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世事无绝对,或许这其中有什么变数也说不定。

    且宋知墨背上有一片青竹胎记,后来虽然被那张道削去了,但是背上的胎记会不会再长出来谁也说不准,我背上并没有什么青竹胎记,这一点尚未能证实。”

    “可是……可是你背上有伤疤。”顾冬雪道,她几乎已经肯定秦叙便是长公主之子宋知墨,秦叙之所以这样说,只不过是安慰她罢了。

    秦叙背上的疤痕她在新婚时便注意到了,当时秦叙说是小时候弄伤的,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这一点其实也是能对的上的。

    至于胎记能不能再长出来,背上那么严重的疤痕,即使长了出来,也是看不清的。

    “放心,”秦叙将她的手握的更紧一点,“我的身份如何,对我们的一家的生活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你是我的妻子,闺女是我们二人的闺女,爹仍然是我爹,以后最多多了一对爹娘,你多了一对公婆,多些应付,其它的仍然一如现在。”

    能吗?顾冬雪在心底发问,只是她并没有问出来。

    不过现在似乎除了坚持“能”,或者将“不能”变为“能”,自己似乎无路可走。

    发现这一点,顾冬雪反而觉的轻松许多。

    她看向秦叙担忧的眸子,柔声问道:“爷,你要求将事情瞒了两个多月,皇上和公主侯爷就没有意见?”

    秦叙想了一下道:“你看皇上赏了那么多东西,长公主又亲自过来,还将费嬷嬷和项嬷嬷送了过来,起码他们的态度不是那么的强硬,而且对我,他们应该是有心的,如此,我在他们面前便有话语权。”

    只有在皇上和长公主面前有了话语权,秦叙才有信心保证自己一家人的完好无缺。

    “况且,我利用的不仅仅是亲情,还有《卫寅兵书》和自身的优势。

    有时候实力比情分更重要,即使是父母对子女,舅舅对外甥的这般极为亲厚的亲情。”

    “少爷,少夫人,”二人正说着,兰晓进来禀报道:“钱三来报,说是长公主府来人了,老爷让少爷过去一趟。”

    顾冬雪看向秦叙,秦叙安抚的一笑,“我过去一下,你不要多想,休息一会儿,或者和闺女玩一会儿,你看闺女醒了好一会儿,知道我们说事呢,都没有吵闹,这么乖,你哄哄她。”

    顾冬雪朝旁边的女儿看去,见女儿果然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乱转。

    顾冬雪不由的心生怜爱,索性将心里的那些担忧都放到一边,开始逗起女儿来。

    青芽走了进来,刚才秦叙和顾冬雪说话时,将她们都遣了出去。

    她自也能感到府里今天发生的事不同寻常,刚才秦叙特意将她们都遣了出去,她知道必定发生了大事,现在也不敢多问。

    “少夫人,魏姑娘之前派丫鬟过来了,说今天人太多,她不方便过来,明天再过来看大姑娘。”

    顾冬雪今天没看到魏敏,便明白了她仍然没有完全放开心结。

    她自也明白,既然称之为心结,便没有那么容易解开的。

    秦叙回来的很快,回来的时候秦大姑娘刚刚吃了奶,正昏昏欲睡,被他回来的动静弄的又清醒了。

    秦叙只好认命的抱起女儿开始哄起来,好不容易将秦大姑娘哄的睡着了,这才和顾冬雪说起长公主派人来的用意。

 第五百六十四章:明宝

    “长公主和安成侯爷派人来问,现在可不可以向世人宣告我的身份了?”

    秦叙说着,眼神询问般的看向顾冬雪。

    他这意思是……

    “长公主府的人还没走?”顾冬雪问道。

    秦叙点头,“他们还没得到答案,怎么会走?”

    也就是特意回来问自己了。

    顾冬雪深吸一口气,秦叙为她已经推迟了两个月,长公主和安成侯爷更是迟了两个月才能认丢了十八年的儿子。

    虽然秦叙从来没有说过自己为何要求推迟将自己的身份大白天下的时间,但是顾冬雪心里明白他是为了自己。

    他是怕自己身怀六甲时受不了这个刺激,怕自己胡思乱想伤了身体。

    现在长公主府这么晚还派人来询问,便说明长公主已经等不得了。

    如此,于情于理,她都不能反对,也不应该反对。

    更重要的是,即使她反对,秦叙也反对,以长公主今天的不请自来来看,她很有可能单方面便将事情宣告天下了。

    到时他们不但反对无效,还处处被动,实在得不偿失。

    顾冬雪睨了秦叙一眼,嗔道:“你心里明白应该怎么做,还回来问我?就会糊弄我?”

    秦叙笑道:“我不是糊弄你,而是讨好你。”

    “讨好?”顾冬雪不是很相信的眨了眨眼,“你不久之后就要成为长公主和安成候的独子,皇上的亲外甥了,还需要讨好我?”

    秦叙见她还有心情调侃自己,微微放了心,也与她开起玩笑来。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要讨好你啊,我怕你不要我了,嫌弃我身边麻烦太多。”

    秦叙嬉笑着道,语气委屈。

    顾冬雪即使知道他是故意的,可是听他用委屈的神色说着委屈的话,还是忍不住心软了。

    “我哪里敢嫌弃你啊!”她小声嘟囔道,那句“我是怕你嫌弃我”终归没有说出口。

    秦叙让人去和长公主府来人传了话。

    一夜除了秦大姑娘醒了两次,把了尿,喂了奶,很平静的过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顾信就过来了。

    昨天洗三礼的时候,他跟着秦叙在外院待客,家里来了想也没想到的贵客,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幼年失去父母的庇护,和长姐相依为命,心里就一直抱着要快快长大为姐姐撑腰的念想,这个念想即使在顾冬雪嫁给秦叙之后也并没有减弱。

    所以顾信年龄虽小,心智倒是比一般同龄的孩子成熟些许。

    昨天散席后,他便准备过来看顾冬雪的,想着要问一问长公主的事,却被许妈妈劝住了。

    “少爷回去肯定也要和少夫人说这件事的,信少爷你现在过去,岂不是打扰了少爷少夫人说话。”

    顾信想了想,还是听取了许妈妈的建议。

    所以今天一大早,他照例练完武之后,便赶来了良辰院。

    顾信过来的时候,顾冬雪和秦叙正在吃早膳。

    见到顾信急匆匆的赶来,顾冬雪笑道:“你吃早膳了没?”

    顾信摇摇头,他平日里都是练完武再吃早膳的,今天因为心里存着事,哪里顾得上吃早膳。

    秦叙见顾信略显担忧的神色,在见到顾冬雪笑盈盈的时候,放松了许多,便对他招了招手,道:“过来一起吃。”

    顾信也没有推辞,见到姐姐和姐夫都和往常一样,他心里因为昨日之事而升起的担忧便去了一半,一大早练了半个时辰的武,出了大力,早已饥肠辘辘,这一放松下来,自然就觉的更饿了。

    青芽忙让小丫鬟去厨房又提了早膳过来,顾信便一边吃着早膳,一边逗弄着已经醒来被秦叙抱在怀里的秦大姑娘。

    即使秦大姑娘大多数时候都是不理他的,顾信也不气馁,仍是乐此不疲的逗着。

    “对了,姐夫,我大外甥女叫什么名字?”

    顾信问道。

    这个问题可是让秦叙难住了,早在得知顾冬雪怀孕开始,秦叙便想了一连串的名字,有男有女。

    只是秦大姑娘一出世,秦叙便觉的那些名字统统配不上自己的宝贝闺女了,全部给否决了。

    现在听到顾信提起这件事,便道:“大名先不急,先唤小名吧。”

    “那小名是什么?”顾信又问道。

    小名也还没起呢。

    只是这话秦叙自然不好说出口的,福至心灵般的,他道:“小名就叫明宝。”

    “明宝?有何缘故?”顾信不解。

    顾冬雪也好奇,小声念了几次,明宝,明宝,其实还不错。

    秦叙道:“人都说掌上明珠,明宝便是我们的掌上明珠,心中珍宝,各取其一,便唤明宝,你觉的如何?”

    这最后一句话自然是问顾冬雪的。

    这个名字蕴含了秦叙对女儿的拳拳父爱,顾冬雪又怎么可能反对。

    她便笑着和睁着一双乌黑大眼睛盯着自己看的明宝道:“你看,你爹爹多么喜欢你啊!”

    明宝似乎明白了娘亲的话,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

    顾冬雪一愣,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正一边喝着粥一边和明宝逗弄的顾信已经叫道:“明宝笑了,她肯定是听懂了,知道姐夫很喜欢很喜欢她。”

    顾信说着,自己先乐的笑了起来,夸道:“明宝真聪明,这么小就懂我们说的话了,不愧是我外甥女。”

    顾冬雪失笑,秦叙弹了顾信额头一下,笑道:“我还说不愧是我闺女呢。”

    顾信对秦叙这不痛不痒的一弹根本不在意,嘟哝道:“那还不是我外甥女吗?”

    顾冬雪见他二人在那里争论闺女和外甥女的事,忍不住对顾信道:“你还不快点吃,还要去学堂呢。”

    顾信一听,对秦叙怀里的明宝扮了一个鬼脸,加快速度吃完早膳,和秦叙顾冬雪说了一声,和急匆匆的来一样急匆匆的走了。

    直到看到学堂大门的时候,顾信才忽然想起,他今早没吃早膳就跑到良辰院的初衷是想问问昨天家里发生的事,却没料到一打岔,又因为明宝起名字的事,给忘了一干二净。

    顾信懊恼的拍了拍额头,这才无奈的走进了学堂。

    “你今天不去卫所?”顾冬雪见秦叙吃过早膳,也不急着离开,明宝睡着之后,他将她放到床上,便拿起一本书准备看,似乎今天不准备出门的模样,便问道。

    “昨天长公主府来人和我说,侯爷准我一天假,让我今天在家里待着。”

 第五百六十五章:态度

    “侯爷让你今天留在家里?”顾冬雪问道,心里却在想着安成候这样做的用意。

    “少爷,少夫人,平国公夫人、平国公世子夫人和二少夫人过来了。”

    顾冬雪还没理清安成候和长公主到底是何意,兰晓进来禀报道。

    顾冬雪一愣,昨天平国公府只让下人送了贺礼过来,顾冬雪也能猜到他们的心思,不外乎是因为没有算计到秦松林的家财,心里愤恨,故意落秦松林的面子罢了。

    “她们怎么现在过来了?”顾冬雪蹙眉,其实她心里明白,平国公府女眷为何昨天不愿意来,今天却意外上门,不外乎是因为昨天的那几位重客贵客。

    不过人既然来了,无论是看在秦松林的面子上,还是因为她们的身份,顾冬雪都是不能将她们拒之门外的。

    顾冬雪朝秦叙看去,秦叙点点头,她便吩咐道:“快去请进来。”

    秦叙站起身,对顾冬雪道:“我先去书房,她们若是说话不中听,你便说累了,不要生气。”

    若仅仅是平国公夫人一人,秦叙自是要留下的,但是薛氏和周蓉都来了,他自然不方便再留在屋里的。

    顾冬雪知道他不放心,笑道:“我们现在又不求着她们,我动什么气,反倒是她们……我想这次她们也不会说什么不中听的话。”

    秦叙点头,“这样最好。”

    又看了看睡着的明宝,提醒道:“再过两刻钟左右,明宝应该就要醒了,让乳娘抱她,你身体还未恢复,不要太过劳累。”

    “知道了。”顾冬雪很顺从的点点头,她发现自从明宝出生后,秦叙的话便多了起来,不是闺女便是自己,这是个好现象,她要多鼓励才行。

    因此对他的交代,只要是对她们好的,她一般都会答应的。

    至于能不能做到,自然是不敢保证的。

    秦叙似乎很满意她的顺从,嘴角噙着一丝笑,大步离开了房间。

    他去的并不是外院的书房,而是设在良辰院的小书房。

    刚刚走到小书房门口,就见兰晓兰琼领着邓氏薛氏周蓉三人进来了。

    碍于秦松林,秦叙对邓氏拱了拱手,算是行了个礼。

    薛氏和周蓉连忙屈了屈膝。

    秦叙点点头,便进了书房。

    周蓉见着一身湖蓝色直裰的高大身影消失在书房的门后,不禁咬了咬唇。

    邓氏并没有发现二儿媳妇的异常,她心里在想着一会进去该怎么说,才最有用。

    薛氏则是看了周蓉好几眼,只不过周蓉陷在自己的情绪中,并没有发现。

    薛氏嘴角牵起一个弧度,她想到了自从过年后,老太爷和国公爷对邓氏多有不满,老太爷甚至有让自己这个世子夫人主持中馈的意思,想要剥夺邓氏手中执掌内宅的权利。

    邓氏知道老太爷有这个意思之后,对自己是处处找茬挑刺,动辄便是立规矩,难听的话说了一箩筐。

    反而对以前很看不上的周蓉和蔼了许多。

    薛氏自然知道邓氏的意思,无非打压一个便要拉起一个,不能让她们两个儿媳妇抱成团。

    对此,薛氏倒觉的很正常,毕竟邓氏一向不是个慈善的人,做她这么多年的儿媳妇,她自是了解的。

    只是周蓉,她即使做不到为自己开脱说些好话,也不应该火上浇油。

    薛氏看着周蓉变的低落的情绪,微微一笑。

    早有丫鬟为三人掀开了帘子,邓氏和薛氏带着一脸的笑走进去,只有周蓉,还没有从刚才低落的情绪中缓过来。

    薛氏笑着低声提醒道:“二弟妹,我们是来贺喜的,你这脸色有些不好看,被人误会了可不好,到时娘的一番苦心又要白费了。”

    薛氏的声音虽小,邓氏和走在她们身边的贴身丫鬟却是听到的,邓氏回头看了周蓉一眼,周蓉还来不及将自己一脸的不甘愤恨变成满面的笑容。

    “你这是做什么?”邓氏喝道:“你是来奔丧的?”

    不知怎么的,虽然是教训儿媳妇的话,但是当“奔丧”两个字从自己口中说出,说出的地点又是秦府内院,邓氏心里出现短暂的奇异的快感。

    因此,在周蓉扯着嘴角露出一个僵硬难看的笑时,邓氏并没有再训斥,而是轻轻的放过了。

    她们婆媳之间的官司顾冬雪自然是不知的。

    她就看到邓氏三人噙着满面笑容走了进来,只是那笑太过浮夸,难免让人觉的虚假。

    顾冬雪自是明白她们不可能真心贺喜的,倒也不在意她们笑的有多虚假,只招呼道:“国公夫人,世子夫人,二少夫人。”

    挨次唤了一遍,让丫鬟端茶倒水上点心。

    “唉,这人老了,身体就不行了,伯母一接到你生了的消息就想立刻过来看你还有姐儿的。

    只不过你敬大嫂子说那时你刚刚分娩,人肯定累的很,家里又忙乱,就说我们过来你们反而要招待我们,没的不能帮忙还要添乱,我这才打消了主意,便准备洗三礼那天再过来。

    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前个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寒,头疼的紧,昨天稍好一些,倒想撑着过来,只是转念一想,姐儿太小,你身子又正弱着,也不知我这风寒过不过人,若是过了你们母女,这可是我的罪过了,因此便没能赶上趟。

    你敬大嫂子和敞二嫂子一向又是个孝顺的,见我病倒了,便一步也不离的跟在身边侍疾,自也没能过来,今天好不容易痊愈了,这不急赶慢赶的一大早就跑了过来,叙哥儿媳妇可不要见怪。”

    邓氏一坐下,便长篇累牍的说了这么一番话,中间不带停顿的,就像一停顿,就忘了下面的话一样。

    顾冬雪哪里不知道这是她早就想好的借口,因知道她是什么人,知道平国公府和他们家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倒也不在意,只笑着点头道:“国公夫人这是说的哪里话,我岂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强求生了病的人一定要上门贺喜,岂不是强人所难。”

    又看向薛氏和周蓉道:“世子夫人和二少夫人实在是孝顺,我敬着还来不及呢,哪里又会怪罪?”

    因为秦叙已经算不得平国公府的人了,邓氏便以伯母自称,而用“敬大嫂子敞二嫂子”来替顾冬雪称呼薛氏和邓氏,这样的称呼无形中便拉近了两家的关系,可是顾冬雪却很客套的称呼她们“国公夫人世子夫人二少夫人”,态度生疏而客套。

    这让邓氏心里很不舒服,只是她心里明白现在不是摆脸色的时候,倒也按捺下来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改口

    因此,邓氏强笑道:“我就知道叙哥儿媳妇最是明理懂事的,不像……”

    邓氏顿了一下,她本准备按着以前的习惯,贬低自己儿媳妇来捧高别人,只是话尚未出口,她便想到自己刚刚才夸过两个儿媳妇孝顺,现在又说她们二人不明理,岂不打自己的脸。

    因此,便转了话头,道:“和你敬大嫂子敞二嫂子一样,都是懂事明理的。”

    顾冬雪笑道:“国公夫人谬赞了,我哪里比得两位少夫人?”

    “比得比得,自然是比得的。”薛氏笑着搭腔道,“说起来,是我和二弟媳没有福气,我们哪里见过皇家威仪,还是妹妹有福气,不仅得了圣上的赏赐,太子殿下和长公主殿下更是亲自来贺喜,实在让我们羡慕的很,却也是我们求也求不来的。”

    薛氏成功的将话题转到昨天太子和长公主到来的事上,邓氏难得的给了薛氏赞赏的一眼,只不过薛氏不知道是没有注意到,还是注意到了不想回应。

    反正,薛氏对邓氏难得一见的赞扬视而不见,邓氏僵了一下,到底忍了下来。

    周蓉借着喝茶的动作掩饰了嘴角的笑意。

    这次顾冬雪倒看清她们婆媳之间的眉眼官司了。

    她不动声色,只笑着应道:“是皇上、太子殿下、长公主殿下厚爱,我们心里也是感激惶恐的紧。”

    薛氏见顾冬雪嘴紧的很,一句不肯多说,便朝周蓉看去。

    意思是该她了,邓氏也朝周蓉看去。

    周蓉道:“这凡事总讲个因由,也不知你们家哪里入了皇上太子殿下和长公主殿下的眼,看在我们两家的渊源上,总该说上一说的,这也算报答一下二叔的养育之恩。”

    周蓉的话说的阴阳怪气的,顾冬雪不禁好笑,不知周蓉哪里来的信心,用这种语气与自己说话,自己还会将自家是怎样得皇家青睐的因由告诉她们。

    “我一个内宅妇人,哪里知道什么原因,左不过是相公太过出色,这才得了皇上太子殿下和长公主殿下的看重。”

    顾冬雪四两拨千斤,反正多夸夸秦叙,她是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的。

    她没有心理负担,这话倒让邓氏薛氏心里不舒坦起来,她们认为顾冬雪这是隐晦的指明平国公府之所以无法得到皇家看重,是因为家里的男人太平庸。

    这让她们心里怎么舒坦的起来。

    反而是周蓉,虽然她不喜欢顾冬雪,倒觉的她这话有几分道理。

    “叙哥儿媳妇,你这话也太张扬了些,哪有这样说话的,看来家里没个婆婆管着就是不行,我看……”

    “谁说她没有婆婆了?”邓氏的话被一个威严的声音打断了。

    她一愣,就想喝骂,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打断她的话,平国公府的男人再平庸,那也是一等国公府,她是一等国公夫人,这是谁也不能小觑的。

    邓氏回头瞪过去,就见内室的帘子被从外面撩了起来。

    没有丫鬟通报,就有人进来了,是谁这么没规矩,这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