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冬雪如锦-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刘家无论如何也是尚书府,是他们家现在高攀不上的,即使如此,人家也安排了宅子,对于刘家没有派主人来接只派了几个下人来接的行为,林夫人也只得接受。

    更重要的是,林夫人虽然性格不讨喜,人也有些偏执,但是她并不是个蠢人,她心里清楚的明白他们一家能够上京,林英俊能够调进京城任职,还有以后他们家要在京城立足,林老爷爷想要继续做生意挣钱,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刘府帮忙,所以现在并不是他们挑刘府理的时候。

    林夫人点点头,“好,将我们从望青城带来的土产带上,再在京城买上一些礼物,明天你们早点过去。”

    顾维桢见林夫人没有表示任何不满,倒是暗自松了口气。

    虽然她并不惧林夫人的脸色,但是她好歹是林英俊的亲娘,若是一个劲的为难自己,或者发泄不满,她总需要费神去安抚的,现在这样再好不过。

    来贵带着林家一行人进了京城北城门,引着他们在京城中穿街走巷,林家一行人,除了顾维桢自己,每个人都被京城的繁华吸引住了。

    无论是丫鬟还是小厮,一路上惊叹声不绝于耳,甚至变得更加缩手缩脚的了,这是很多小地方人在见到世面之后的惯常反应,京城本地人一见这些人的神态,便能发现这是外地人进京了。

    林英俊虽然也看的很认真,可是家里人的反应他却没有忽视,再一看走在前方领路,自信满满的来贵等人,林英俊既觉得尴尬难堪,心里却更有一种不甘的斗志,将来总有一天,他府里的下人也能趾高气扬的走在这京城的大街上,只需自称一声“小的是林府的下人”,便能让很多普通百姓仰望和敬畏。

    这所有人中,唯一不在状态的恐怕只有汤明惠了。

    连宅子都是刘府准备的,那这林家以后恐怕真的无她母女立足之地了。

    在马车嘚嘚声中,在汤明惠的愁思中,在林英俊的壮志酬筹中,在顾维桢的不满猜忌中,马车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终于进了一条较为宽敞的胡同内。

    “表姑爷,这是双桃胡同,大少爷为你们安排的宅子就在这胡同里,你看,这胡同宽阔,马车进出很方便,里面的人家也都是小富之家,家里多少都有下人服侍的。”

    一进双桃胡同,来贵便为林英俊介绍这里的情况。

    走到胡同中间的时候,来贵指了其中一座青瓦朱门的宅子,对林英俊道:“就是这一座了。”

    林英俊一见这宅子,就满意的不行,他和同骑马的林老爷互看了一眼,二人都在各自的眼中看到了惊讶之色。

    他们父子二人虽然没来过京城,可是也并不是什么毫无见识的人,都说京城物价高,宅邸价格更高,不仅高,而且难寻,即使有银子也不一定能买到好宅子,京城可以说是寸土寸金。

    他们原先想着,刘家帮他们准备的宅子,能够比得上望青城普通人家住的小院就不错了,毕竟刘尚书虽然是一品尚书,但是一向以清廉著称,也没听说刘家有子弟在做生意,即便不缺银子,但是也应该不是很有钱的人家。

    刘家自己住的宅子还是官宅,却送给他们这样一座好宅子,即使没有进去,只看这里的环境,和这座崭新的似乎刚刚修整过的宅邸外墙,林家父子就知道这做宅子所费不菲。

    似乎猜到了林家父子的想法,来贵似乎无意的说道:“表姑娘是我们老爷老夫人的心头肉,她受了那么多苦,以前是没办法,现在既然表姑娘回了京城,老爷老夫人自然想要给她最好的,这宅子是自从确定表姑娘要上京时,家里就开始准备的,重新休整了一遍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大少爷亲手操办的。”

    来贵这一解释,林家父子都明白了。

    看来刘尚书是真的心疼喜爱顾维桢这个外孙女。

    来贵拿出钥匙,打开大门,大门一打开,林英俊的第一感觉是大气轩朗,这宅子比他们在望青城的宅子还要好。

    顾维桢在看到这宅子的时候,之前因为刘家只派了下人来接她的那点不快猜忌顿时消失不见了。

    她就知道外祖父和外祖母不会薄待她的,她微微一笑,现在的她,在所有林家人面前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功臣感觉。

    汤明惠的心更沉了沉,她抱紧了怀中的女儿,觉得全身都有些发冷,若不是怀中女儿小小肉肉的身体源源不断的散发着热度,温暖了她的心,她会以为自己一刻也无法在这里待下去,她只想离开这个并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可是理智告诉她,她只能忍着心中越来越强烈的冷意,继续往前走。

    将林家人安置妥当,来贵便以要回去复命为由,先行告辞了。

    来贵回到刘府,自然先向刘府老夫人尚氏回禀了林家一家到京的事,并将怎样迎接,又怎么安排林家人的事详细的告诉了老夫人。

    只不过来贵并没有特意说明给林家人住的宅子的具体位置,只说是之前大少爷安排好的。

 第四百三十七章:回禀

    刘老夫人坐在上首,正跟着屋里的妈妈大丫鬟们打着牌,身边围坐了几个姑娘,皆是刘府尚未出嫁的小姐们。

    她们纷纷为刘老夫人出着主意,这个说“祖母,出这一张”,那个说“祖母,出那一张”,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在听到来贵的禀报之后,刘老夫人连眼皮都没有抬,只淡淡的应了一声,“知道了,你去吧!”

    “祖母,是桢表姐回来了吗?”

    听到来贵和刘老夫人的对话,坐在刘老夫人身边帮刘老夫人看牌的刘三姑娘目光闪了闪,笑着问道。

    刘老夫人看着手中的牌,听到刘三姑娘的问话,点了点头,淡淡的道:“嗯,她和夫家人一起上京了,今天刚刚到。”

    刘三姑娘笑道:“太好了,我也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桢表姐了,本来还以为没有机会见到表姐了,没想到还能在家里见到她,真是意外之喜!”

    刘三姑娘笑着道,让人听起来,她便是发自内心的表示欢喜。

    刘四姑娘奇怪的看了堂姐一眼,她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三姐姐可并不喜欢桢表姐,说不喜欢都算轻的了,应该说是相当厌恶的。

    如今怎么这么一副期待桢表姐到来的模样。

    刘老夫人看了刘三姑娘一眼,她自是知道刘三姑娘和顾维桢之间并不对付,要说起来,三孙女比外孙女小上两岁,外孙女每次来的时候,也总喜欢和二孙女一起,并不怎么和三孙女一起玩,也不知她就怎么看不惯外孙女。

    而刘老夫人可不会单纯的认为刘三姑娘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她是真心想要见到顾维桢的。

    无非是知道顾维桢做了妾,如今落魄了,想看笑话罢了。

    这若是放在以前,刘三姑娘如此对待顾维桢,刘老夫人肯定是不高兴的。

    可是现在,顾家没了,顾维桢做了七品小官的妾室,于刘老夫人来说,这个外孙女是废了,以后只能仰刘家的鼻息过活,她的价值自然比不上已经许给高门为媳刘三姑娘。

    刘三姑娘自己也是个精明的,若是以前,她自不会这么明晃晃的将对顾维桢的嘲笑表现出来,那是给自己找麻烦,可是今时不同往日,自己怎么说顾维桢,祖母都不会说什么的,毕竟候府嫡出大小姐已经成了往事。

    来贵从刘老夫人的住处出来,并没有回到自己当差的地方,而是直接穿过刘府曲折蜿蜒的回廊,去了刘大公子所住的院落。

    “柳絮姑娘,烦请帮小的向大公子通报一声,就说小的事办妥了,回来向大公子回话。”

    来贵进了院落,对出来见他的大丫鬟柳絮讨好的笑着。

    柳絮眼中厉光一闪而逝,瞬间又恢复成了温和,来贵忍不住揉了揉眼睛,他很怀疑自己刚才是看错了。

    “表小姐已经回京了?”柳絮笑问。

    来贵点点头,“嗯,上午就到了,我将他们一家带到大少爷安排好的宅子中住下,这才回来的。”

    “表小姐没一起过来?”柳絮又问道。

    来贵以为柳絮是在替大少爷问的,毕竟她是大少爷身边的第一大丫鬟,大少爷的很多事都是由她打理的,因此他毫不隐瞒,也觉的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来贵摇头道:“表小姐刚刚到京,尚没有安置好,让我回来禀报府里的主子,明天上午她会和表姑爷一起过来给老爷老夫人大爷二爷三爷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请安的。”

    “表姑爷?”柳絮轻轻牵起嘴角,露出一个似有若无的微笑。

    来贵以为柳絮在问林英俊的身份,他笑道:“林表姑爷以前在宁北卫任六品千户,现在调到京城了,在护龙卫任七品……”

    “这个我知道。”

    柳絮笑着打断了来贵的话,“我只是有些奇怪,也不知是不是我听错了,我好像记得表姑娘是做妾的?这事是真的吗?若不是真的,看我不罚那些乱传消息的小丫头,竟然这么败坏表姑娘的名声。”

    来贵这下明白柳絮的意思了,原来柳絮存着是这份心思啊,反正与他没有什么关系,来贵也不得罪人,他点头道:“是真的,我还看到林姑爷的正室夫人了,还有他们的嫡长女,都一起过来了。”

    柳絮满意的点点头,“原来并不是假消息啊,你等着,我现在就去向少爷通传。”

    说着,柳絮便转进了屋。

    候在院子里的来贵撮了撮牙,看着柳絮那婀娜的身姿,再一想到表姑娘那端庄美丽的容貌,觉的大少爷这心思恐难实现,都是男人,虽然那个是主子,他是下人,可是男人的那一点心思,谁还能不知道。

    只不过这府里,大少爷总归是嫡长孙,以后大半家财都要落到大少爷手中,他若想以后日子过的舒坦,现在自然要多卖力,只是光会卖力还不行,有时还需要做别人所不能做不敢做之事,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少爷心里留下一个位置。

    来贵觉的自己在这府里没有背景,要想出人头地,靠的便是聪明和有前瞻性。

    “发什么呆呢?”

    一个声音打断了来贵的思绪,他忙抬头看去,只见柳絮已经站在他面前了,他忙笑道:“哦,没什么。”

    柳絮也不耐烦再与他磨叽,只道:“少爷让你进去,进来吧。”

    来贵忙跟在柳絮的身后进了屋。

    刘家大少爷刘江波正坐在书桌前,他长的也算俊美,因为自小便养尊处优,从未受过苦,自有一副富贵人家才能养出的矜贵之气。

    只是刘江波对自己最不满意的便是身高,他在身高上随了刘大夫人,刘大夫人身材娇小,他虽然比身为女子的母亲要稍稍高一些,但是委实算不上高大挺拔。

    所以对于刘江波而言,他最喜欢的便是能坐着绝不站着,他是极懂得扬长避短的。

    “大少爷!”来贵一进屋,忙向刘江波行礼。

    刘江波手一抬,“好了,不用多礼,我让你办的事可办好了?”

    “一切都妥了,表小姐很满意。”来贵忙回道。

    “嗯。”刘江波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桢儿……她怎么样?”

    怎么样?来贵为难了,这么个笼统的问题他该怎么回答。

 第四百三十八章:拜访

    不过来贵一向是个机灵的,“表小姐看起来气色很好,一直笑盈盈的,还赏了小的一两银子,还让小的回来向大少爷道谢,说是让大少爷费心了。”

    其实后面这句话是林英俊说的,可是来贵心里明白自家这位少爷的心思,自然万万不敢在他面前提起林英俊的。

    刘江波的眉头松了又紧,紧了又松,见来贵始终没有说到自己想听的地方,便有些生气,“真是个榆木疙瘩!”

    刘江波在心里没好气的想着。

    旁边的柳絮自然看出刘江波的心思,不过她可不会提醒来贵,纯粹给自己找堵呢。

    来贵一看刘江波的神色,心里便暗叫不好,可是他真的猜不透这位大少爷的心思啊。

    刘江波似乎也看出了自己若是不提醒,就是说到天黑,这奴才也说不到他的心上,只得开口问道:“对于我没有亲自去接,她……就没说点什么?”

    刘江波说完,便紧盯着来贵,想从他面上看出答案。

    无奈来贵一听他这话,立刻便垂了头,“回大少爷,当时因为林家人都在,表姑娘似乎有话想与小的说,只是实在找不到机会,小的想表姑娘明天便要过来了,就……就……”

    “你这个笨蛋,没机会你不能找机会啊?”

    刘江波恨不得敲几下来贵的脑袋,看看能不能把他这个榆木疙瘩的脑袋敲的聪明一点。

    来贵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他自然知道大少爷想听什么话,可是无奈表姑娘真的什么也没说,他总不能编瞎话吧,又不敢实话实说,只得这样似是而非的提了一嘴。

    只是话一出口,他便想着自己这话肯定会让大少爷骂一通的,毕竟机会没有可以找啊,自己没有找就是自己的错。

    “是小的愚笨,小的愚笨,没办好差事。”

    来贵也不推卸责任,忙跪下认错。

    刘江波想着以后说不定还要他来办事跑腿,现在罚他,以后办事不出力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毕竟现在他的人手都被母亲派人看住了,想找个替自己办事的人还是很困难的。

    因此只是挥了挥手道:“行了,念你初次犯错,就不罚你了,下去吧!”

    不管心里怎么想,来贵还是千恩万谢的退了下去。

    顾冬雪路过苍城的时候,本想去看看裴贤的,只是这次一起出行的还有另外几家人,顾冬雪不好耽误别人的行程,便将这心思按捺住了。

    秦叙看出他的心思,笑道:“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我们不如就在苍城歇一晚,明天一大早再走,否则今天出城的话,可能晚上就要露宿了,正巧爹似乎也有事要办。”

    他的提议得到了管峰的赞同,他和秦叙的假期很宽裕,并不需要赶时间。

    而其他几家也都不是有急事才上京的,更何况他们跟着秦家一起走,本来就为了寻求庇护的,对人有所求,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同意秦叙的决定。

    如果反对,说不定人家直接来一句,“你们着急就先走吧!”

    这样可既得罪了人,自己还会失了庇护,也就违背了他们要跟着一起上京的初衷了。

    顾冬雪见大家都同意,立刻让青芽和兰晓去黄家送帖子,最好能见到裴贤,问一下她下午上门拜访可还方便。

    若是黄家是裴贤当家,顾冬雪自然不需要这么麻烦,关键是黄家由裴贤的婆婆当家,且听上次裴贤的口气,黄夫人似乎很看重大儿媳妇,对裴贤反而一直淡淡的,如此,顾冬雪就更不好贸然上门了。

    按照正常礼数来说,她应该要提前两天送帖子的,只不过她这不是情况特殊吗?

    黄家离他们所住的客栈并不远,没到一个时辰,青芽和兰晓就回来了。

    “怎么样?见到黄二少夫人了吗?”顾冬雪急着问道。

    青芽点点头,“见到了,黄二少夫人听到少夫人要去看她,很高兴,本来想着自己亲自来接的,只不过好像顾忌什么,又没来了,只是一个劲的让奴婢们回来告诉少夫人,早些去,她在家里等着,想和少夫人多说会话。”

    顾冬雪点头,让青芽和兰晓去拿上她准备好的礼物,又和秦叙说了一声,就准备坐马车去黄家。

    秦叙也跟着站起来,在顾冬雪疑惑的目光中,他道:“苍城你不熟,我送你过去。”

    “可是我进去了,你怎么办?”顾冬雪有些犹豫,她总不能让秦叙在马车外等着吧。

    秦叙笑道:“爹也准备去拜访一下黄大人,他们以前就认识,我跟着爹。”

    听秦叙这样说,顾冬雪忙点点头,“好啊。”

    秦叙见她因为他终于有人可跟而不用孤零零的等在外面而放松下来的神色,不由的有些想笑,他牵起她的手道:“走吧!”

    直到出了客栈,他们才知道原来并不仅仅是他们要去黄家,袁韬和夏石仁因为和同是举人的黄家大少爷一起参加过文会,这次既然路过苍城,便准备也顺便去拜见一下。

    怎么说,那也是知府家的公子,现在多走动一下,多一分交情,以后说不定就多条路子。

    他们二人是举人,上京是为了考进士,可是上京赶考的举子不计其数,每届科考能中进士的只是所有举子中极少的一部分,他们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考中。

    若是考不中,自然可以接着考,但是考了一辈子不中的举子更是大有人在。

    举人也可以做官的,只是做不到主官,做副手也是不错的,这时就要看人脉和关系了。

    如黄家这样的人家,若是黄大少爷想要凭举人的身份入仕,还是很容易的,只是黄大公子年纪并不大,自然想要更进一步。

    对于袁韬和夏石仁来说能考中进士自然千好万好,但若是考不中,他们便要想办法谋个差事了,他们没有厚实的家财能供他们一直无止境的考下去。

    可以说,黄大公子的身份,对他们很有帮助。

    二人自然也准备了厚礼,一起跟着去了黄家。

    今天正巧是休沐日,黄知府并没有上衙,他接到秦松林的帖子后,立刻便去了内宅,见了黄夫人就吩咐道:“你让厨房准备一下,下午有贵客到来,到时我们招待晚饭。

    对了,上次邢家大少爷送来的海鲜不是还没用吗?这次就全做了吧,还有今年得的那点子雪芽,也让丫鬟拿出来沏上,我要招待贵客。”

 第四百三十九章:谈论

    黄夫人景氏被黄知府这一连串的吩咐弄的有些反应不过来。

    黄知府见自己说完后,夫人并没有回应,只一言不发的看着自己,颇为不耐烦的问道:“你听到我的话了?还不去让人吩咐厨房做海鲜,那海鲜我们北方人很少食用,厨娘若是不会做,让她们去邢家问问,他们家老大做生意天南地北的跑,经常吃这些东西,他们家的厨子肯定会做这些。”

    黄夫人这下终于回过神来了,她忙问道:“老爷,到底是谁来了?”

    黄知府道:“是宁北卫的秦军师。”

    黄夫人一愣,继而不解的道:“不过是一个五品军师罢了,老爷为何如此重视?这算是什么贵客,他品阶还没有老爷高呢!”

    黄知府就知道景氏要说这话,他摆摆手道:“你知道什么?那秦松林可不仅仅只是个普通的军师,从亲家那里得的消息,那位可是平国公府的二爷,老平国公唯一的嫡子,他这次回京就是为了应老平国公的要求,回去看望老父的。”

    平国公为一等公,世袭罔替,虽然近些年其声势早已不如当年,在京中的热度自然不如安成候承恩候府,但是对于黄知府这样一个北地的普通四品知府来说,平国公府仍然是他无法高攀的上的权贵阶层。

    如今,这样一个大好机会摆在他面前,几乎不用他自己去争取,秦松林竟然要主动上门拜访,这对于黄知府来说,自然能多热情便多热情。

    黄夫人自然也知道平国公府当年的那段往事,庶长子承爵,嫡子远走他乡,不知所踪,在那些不知其真实情况的人眼里,老平国公恐怕是典型的宠庶灭嫡。

    但是于黄家这等官宦人家眼里,他们却知道即便老平国公宠庶灭嫡,将爵位传给庶长子,皇上和礼部也不可能轻易同意的。

    既然爵位最后仍然落到了庶长子头上,这其中便必有原因,他们听到的众多因由中最有可能的便是是平国公的嫡子自己主动放弃了爵位。

    这个理由虽然有些失真,毕竟只要不是傻子,谁愿意放弃一个国公爷的爵位。

    只是平国公府情况有所不同,不说老平国公那唯一的嫡子据说性格不羁,极爱四处游玩,不喜受拘束,只说庶长子比嫡子年长许多,早早的被立为了世子,这样的平国公府,由庶长子承爵,虽然也令人疑惑,但是仔细一想,却并不太突兀。

    “平国公府的那位二爷竟然在宁北卫做了军师,那他成亲了没有?”景氏毕竟是女人,免不了有很多女人的通病,一问便问了她最感兴趣的问题。

    怕黄知府嫌她多事,她又解释道:“传言都说那位二爷在外娶妻生子了,他的家眷若一起来了,我怎么也得出面招待吧。”

    苍城虽然和望青城离得近,两城的官员也多有交集,但是且不说秦松林隶属宁北卫,在卫所中虽然做着文职,但是却算不得文官,而黄知府是实打实的文官。

    而且黄夫人还是内宅女眷,苍城卫所里的各位大人的家庭情况她尚且不清楚,就更别提离苍城有一两天路程的宁北卫所内的武官了。

    黄知府听她说的有道理,倒是并没有不耐烦,而是回道:“秦军师并未成亲,但是养了个儿子。”

    黄夫人冲口而出,“没有成亲哪来的儿子?”

    话一出口,她又立刻反应过来,“是妾室生的,或者外室养的?”

    说着,她不由的撇了撇嘴,颇为讽刺的道:“也难怪老平国公不将爵位传给他,看来就是个没规矩的,没成亲,就让妾室生了儿子,以后还有哪个正经人家的闺女愿意嫁给他。”

    黄知府瞪了景氏一眼,“你乱说什么,那秦军师都已经四十多了,养个儿子怎么了?况且我听说他那儿子并不是亲生的,似乎是领养的。”

    “什么?”黄夫人更惊讶了,比刚才听到秦松林没有成亲却有了儿子更加惊讶,惊讶过后,便问道:“那他那儿子是谁家的,他的亲生父母是谁?”

    黄知府摇头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亲家也没和我细说,不过我听他那语气,秦军师的儿子似乎是他捡来的孤儿。”

    “竟然是孤儿!”黄夫人感叹道:“那位秦少爷可真是有大福气,本来是一无所有的孤儿,不仅被五品军师捡回了家,当做儿子养,现在养父又摇身一变成了京城一等国公家的二爷,他这身份自然也水涨船高,可真是好运道啊!”

    黄夫人说着,又摇摇头,“也不知秦家会不会认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

    黄知府听黄夫人在那又是感叹,又似乎有几分看笑话的模样,有些不耐烦的道:“你快将你这看热闹的心思收起来,秦家不认?不认才是傻子。”

    在黄夫人惊讶的目光中,黄知府道:“你知道去年包括宁都卫护龙卫在一起的六家卫所比武的事吧?”

    黄夫人点点头,“那事闹那么大,连安成候和承恩候府世子都过来了,我自然有所耳闻。”

    她们这些夫人在一起也不仅仅只谈衣裳首饰的,也经常会谈一些外面发生的新奇事,热闹事。

    “我还听说邢家那位莽夫一样的老二在比武时可是给邢指挥使丢了大脸呢?”

    黄夫人虽然按捺着,可是仍然没有掩饰住语气中的幸灾乐祸。

    她和邢夫人熟识,也经常在一起说话,互相上门拜访作客,外人都觉的她俩关系不错,可是只要和她们在一起多坐几次,就能发现她们二人的确是喜欢凑在一起说话,两人也从始至终笑盈盈的,可是那话可是句句都有深意,你含着刀子,我揣着剪子的,不是互相嘲讽,便是各自攀比,比衣裳比首饰,比丈夫比子女,反正能比的都要比。

    黄夫人因为邢家老二的事,可是笑话了邢夫人好一阵。

    黄知府瞥了她一眼,“就知道打听这些没用的,你知道那次比武的魁首是谁?”

    黄夫人立刻接道:“这个我自然知道,魁首是宁北卫一位姓秦的小将,这事谁不知道啊,直接打败了宁都卫和护龙卫的高手,连肖世子也成了他手下败将,这位秦小将可谓一战成名,现在北地普通百姓恐怕都知道宁北卫出了一位十分了不得的高手了。”

 第四百四十章:互吹

    黄知府耐着性子等黄夫人说完,问道:“那你知道这位秦小将是谁吗?”

    黄夫人毫不犹豫张口就来,“自然是宁北卫的……”

    话一出口,她便察觉到不对,问道:“莫非那位秦小将就是秦军师的养子?”

    “你说呢?”黄知府反问。

    “这秦军师不愧是出自平国公府的贵人,这眼光也是不同凡响,领养儿子,也找了个这么厉害的。”

    黄夫人叹道。

    黄知府简直被她说的啼笑皆非,自己这位夫人,说她性子不好,可是也好哄,说她性子好,可是有时委实不太聪明。

    大儿媳就是摸到了夫人的脉,所以得了她的青眼,二儿媳心思没有大儿媳细腻,不会哄人,二儿子也没有大儿子有出息,能够给夫人挣脸,所以老二一家在妻子面前就要短三分。

    心里这样想着,黄知府就交代道:“之前是不是有人送帖子给二儿媳妇?”

    那帖子虽然不是送给黄夫人的,但是黄夫人和黄大少夫人管着内宅,帖子要送到裴贤手里,黄夫人不可能不知道。

    黄夫人知道黄知府既然这样问了,必定有原因,因此倒也没有追问,而是直接点头道:“是啊,说是老二媳妇的闺中好友,正巧路过苍城,所以想来看一看老二媳妇。”

    “你没有为难人家吧?”黄知府顺口就问了出来,话一出口,他就知道自己这话问的不妥,他知道妻子即便不喜欢二儿媳妇,也不会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更不会下客人的面子。

    果然,黄知府话音一落,黄夫人就气道:“老爷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有那么不知事吗?那来送帖子的只是两个小丫鬟,我心眼得多小,才会去为难两个小丫鬟。”

    黄夫人越说,越觉的委屈,原来自己在丈夫心中,就是这样一个不顾体面的人。

    “好了,好了,我不就那么一说吗?”

    黄知府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安抚妻子道:“那要上门来看二儿媳妇的夫人正是秦小将的妻子,秦家少夫人。

    我这不是怕你不知道实情,冷落了人家吗?那秦小将现在不仅仅是六家卫所比武的魁首,而且太子初立,他也成了太子的心腹,你说,这样的人物,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家眷,我们自然必须要好好招待,务必不能出差错的。”

    “那秦小将在宁北卫当差,太子远在京城,他又怎么能成了太子的心腹?”

    黄夫人疑惑,她倒不是怀疑丈夫的话,而只是纯粹的想不通。

    黄知府知道自己的妻子有时颇为固执,要想她不坏事,就要和她说清楚,因此便将木成林隐瞒身份在宁北卫做了几年普通的末等武官,与秦叙交好,又被秦叙带人一路上披荆斩棘的护送回京的事告诉了黄夫人。

    这些事随着太子的登基早已不是秘密,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