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旺夫小农女-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465章 想知道吗
明朗预料得没有错,只过了两日,圣旨就到了新川府衙,皇帝体恤百姓疾苦,得知百姓竟然自己动手修建堤坝,皇帝心里十分痛心,所以拨款修建堤坝。
但是朝廷也的确是没钱了,拨款已经是掏空了国库,要是今年夏天堤坝还没修好,却发了大水,朝廷就没办法开仓放粮了。
圣旨上就是这么说的,且不管皇帝到底是不是痛心,国库是不是真的没钱了,但是他只要拨款下来,这就是好事。
韩渊接到圣旨,当即跪下,朝着京城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
拨款修建堤坝,利国利民的大事,皇帝总算是点头了。
许如玥是晚上才知道的这件事,当即就说,“皇帝实在是太过分了,原本这里的堤坝就应该修建,现在可倒好,拨款倒是拨款了,但是却说夏天发了大水不开仓放粮。”
“要是真的发大水了,他要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不成?”
真是想着就觉得生气,当皇帝当成这样,到底有没有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
明朗喝着茶,微微一笑,“天下万民,就算是饿死了几个又算得了什么?”
许如玥瞪着眼,明朗拉了拉她的手,“我是说皇帝,对他来说是这样,你瞪着我做什么?”
“就是生气。”许如玥哼了声。
明朗笑笑,“这样已经很好了,修建堤坝才是大事,至于粮食的事,就得自己想想办法,好在今年已经种了水稻,到时候早些收,收成可能会差一些,但是总比颗粒无收要好。”
许如玥点头,“对,地里的水稻早些收,另外,我还得给林掌柜去封信,让他帮着收粮食,虽然不知道今年到底会不会发大水,但是总要提前做准备的,对不对?”
“嗯,就是这样。”明朗也赞同她的做法,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这事儿还是不能太大张旗鼓了,皇帝想要的结果就是我爹手足无措,要是知道提前就做好了准备,恐怕还有后招。”
许如玥皱眉,有个问题她已经问过一遍了,但是现在还想再问一次,“你到底怎么惹着皇帝了,他为什么对韩家有这么深的仇恨?”
要说是因为韩家父子锋芒太盛,皇帝忌惮,那也不是不可能,可是都已经这么久了,为什么还是这样?
之前明朗还是韩彻的时候,皇帝就一直都把他往死里逼,甚至一直败坏他的名声,为了这个多少人无辜地丢了性命,现在他“死”了,皇帝却还是不愿放过。
韩大将军都已经到新川这里来了,按理来说不会再对京城造成什么威胁,谁知道皇帝却还是步步紧逼,这要是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哪至于这样?
之前许如玥问的时候,明朗并没有回答她,只说到了时候,她自己就该知道了。
本来在心里跟自己说好了的,之后不要再问这个问题,既然明朗不愿意告诉她,那一定是有原因的,谁知道今日竟然问出来了,也是话赶话,她根本就没有细想。
本来想添一句,不想说就算了,结果明朗看着她,很是认真的问,“真的想知道吗?”
第1466章 身世(大章)
真的想知道吗?
想,当然想。
许如玥在心里思索了一下这件事的利弊,既然明朗这么问了,那就是准备告诉她了吗?
她想要知道,一直以来她告诉自己,不要去打听明朗以前的事,那是因为她知道这是自己的相公,如果他有秘密,自己也可以承受,只要她自己相信他是好人。
可要是对方愿意对她坦白,那为什么要拒绝呢?
许如玥立马点头,“相公,如果可以告诉我,你便告诉我,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能够接受。”
明朗微微一笑,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发。
“如果我告诉你,我爹是前朝太子,你相信吗?”
许如玥闻言,并没有觉得惊讶,那是因为还没有回过神来,脑海里转了转,她顿时瞪大了眼睛,“爹他是太子,那为什么……”
明朗摇了摇头,“不是现在的爹,是我的亲爹,我的生父。”
“生父?”
许如玥下意识地握紧的手,她知道了为什么明朗一直以来都没有向她坦白这件事,原来是这样的。
……
前朝皇帝有七个儿子,这七个儿子个个让皇帝甚是满意,从小带在身边悉心教导,也没有对谁偏心的说法。
七个儿子出自不同的母亲,小的时候心里没有权谋,只是孩童般的天真,所以七兄弟能够快快乐乐的在一起长大。
他们都可以和父皇一起住在寝宫里,彼此之间也没有隔阂。
可是随着他们渐渐长大,身边的谋臣越来越多,兄弟之间的情分也就渐渐淡了。
到了一定的年纪,皇帝总是要立下太子的,毕竟皇帝一年一年在衰老,孩子们一年一年的在长大。
多年以来的相处,皇帝认准的便是三儿子,这人便是明朗的生父。
三皇子性情虽然温顺,但做事并不扭扭捏捏,该果决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可他也不是处处狠绝之人,并不暴虐,而且通晓史书,对治国大事也有自己的见解,从他十岁开始,皇帝就在偷偷训练他,认准了这是太子,以后皇位的继承者。
不过三皇子并不是皇后所出,也就不是嫡子,年龄也不是最大的,要是他当太子,朝中必定有人反对,就是后宫也不会消停的。
向来储君是立贤不立长,但是这嫡子要是被比过去了,还是会有人反对的。
皇帝的四儿子是皇后所出,六儿子也是皇后所出,这两个孩子虽然也同样优秀,但是比起三皇子来还是差了不少,做事情的各方面来说都不是那么让皇帝满意。
为了江山社稷着想,皇帝心中定下的储君便是三皇子了,等到三皇子十五岁的时候,皇帝便在文武百官的劝说之下,将他立为储君,从那以后,七兄弟之间的感情再也不复从前。
当几个人都是一样的身份时,当然就能快乐的长大,彼此之间心照不宣,没有隔阂。
可要是有一个人的身份变得不同了,那所有的一切也都将变得不同,七个皇子瞬间分成两派,还包括宗室里面的孩子。
其中一派当然就是站在三皇子身边的,称为太子党,另外一派也就是和四皇子,六皇子一边的,他们认为嫡子理应做皇帝。
三皇子虽然被立为太子,但是依旧勤奋刻苦,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对付自己的两个弟弟,可当自己的弟弟不停的挑战威胁,他也不能坐视不理,要不然怎么当得起储君的称号?
就是因为这样,两派之间不停的争斗,皇帝虽然知晓这一切,可这都是他的儿子,尽管叫到身边来狠狠地训斥过,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的时候,父皇训斥几句,心里就会很难过,把话记住,以后再也不犯。
现在不管他怎么训斥,孩子们心里始终是不服气的。
不过好在皇帝并不是没有能耐的,几十年在位,几个孩子也不敢蹦跶得太厉害,死死的将他们压住了。
虽然已经立下了太子,可是皇帝也没有停止观察,到底这几个儿子哪一个才适合做皇帝,并不是立了太子,以后皇位就会传给这一个。
四皇子,六皇子知道自己还是有机会的,不停的努力,可是始终达不到让皇帝心里满意的程度,主要是因为前面已经有一个太子立在那里,而三皇子很优秀。
就这样,两派之间明里暗里的争斗了十来年,皇帝到了迷离之际,这时候皇位还传给太子了。
但是四皇子六皇子怎么可能轻易的放过这个机会,一旦太子登上了皇位,他们可就完全没有机会了,而且先前争斗得那样厉害,一旦让太子得逞,那他们还有命可以活吗?
在皇帝重病期间,四皇子,六皇子就联合自己的谋臣,以及母家的势力暗中谋划,争夺皇位。
皇帝驾崩那一日,太子在身边陪着,几个亲近的权臣也亲耳听到了皇帝是要把皇位传给太子,正要出了大殿宣读圣旨,谁知道宫门外燃起火光。
四皇子,六皇子集结手中的兵马,在皇帝还没有咽气之前,就已经在宫外大肆屠杀。
太子宫中所有的家眷,包括仆人,以及太子党其他同党,谋臣,家中全都被血洗。
四皇子,六皇子,这一次是发了狠,想要断了太子的后路。
太子的后路都被断了,就算是他得到皇位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立马这个皇位就能到他的手中来,宫外解决之后,宫中传来钟声,皇帝驾崩,举国同悲。
四皇子领着兵马,立马向宫中进发,禁卫军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一路杀到了太子跟前,像是疯了一般夺了太子的性命,朝中的几个权臣也通通被杀。
可以说那时候的四皇子的确是疯了,被皇位给刺激得疯了,他这么做,根本就没有想过之后的后果,他只是想要皇位,想要做皇帝,只要自己成为天下的主宰,就算是他做了这些,又有人谁敢说什么呢?
前一刻还宁静的皇宫中,顿时硝烟弥漫,充满了血腥味,那一夜不知到底死了多少人,流出来的血大概都能够把长江给染红了吧。
太子府中的家眷一个不剩,全都被杀,太子的几个孩子是四皇子亲手杀的,让他们跪在院子里,一刀一个的砍了头,就算那是自己的亲侄子,四皇子也毫不手软,这可是男孩子,留着他们长大,那就是祸患,总有一日会将皇位再抢回去的。
而为了彻底一些,就算是女孩子,他们也没有手软。
就在兵变的前一日,太子妃产下了一名女婴,四皇子得知之后,将那名女婴在襁褓中直接掐死,一个不留。
之后四皇子当然如愿坐上了皇位,朝中只要有敢非议他的人,立马砍头。
刚刚当上皇帝的四皇子,可以说是相当残暴,朝中不少的权臣谋臣都被他灭族,太子党几乎没有人留下,而就是因为这样,朝中少了人出主意,江山社稷在他的残暴之下,变得摇摇欲坠。
不过他好歹是在先皇身边待过那么多年的,先皇对他的教导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在残暴之下还是有一些理智的。
只是因为朝中的臣子变得少了,新被他提拔的一些臣子,能力自然不如以前在位的,一时之间情况好转不起来,动摇了国之根本。
要不是因为当初皇帝的残暴,现在朝中怎么会是这样的境况?
国库空虚,那倒也是真的,只是不如他说的空虚得那么厉害罢了,可要是当初皇帝没有做那些糟心事,现在也许就是国泰民安,一片祥和。
哪里还会有新川这样可怜的地方呢,新川百姓日复一日的过着这样的日子,也不是皇帝不想管,只是因为以前元气大伤,他实在是一时之间顾虑不到那么多。
再加上本来也能力有限,当今皇帝的资质原本就不适合做皇帝,要是做一名王爷,踏踏实实的,这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不会少,跟在皇帝身边出谋划策,将江山社稷打理得更好,那不是最好的吗?
可是他偏偏不这样想,被权势冲昏头的时候,谁还能想到那么多呢?
坐上皇位之后,皇帝将自己的亲兄弟全都杀了,除了当初的太子党,就算是自己这边的,也一个没有留下。
他自己的亲弟弟,六皇子,当初虽然没有直接杀了,可是后来查处了一起贪污案,他弟弟涉嫌,借着那个由头,六皇子也被砍了头。
大概是怕砍头的时候六皇子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在砍头之前,六皇子竟然直接被割了舌头。
皇帝的残暴之处其实很多,但是现在为什么没有人敢议论呢?就是因为当初这样的暴政,敢站出来反对他的,全都被杀了头。
剩下的就算是胆子再大,自己不怕死,也得为着妻儿考虑吧,渐渐的,也就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了,日复一日,谁还记得当年发生的事?
皇帝,也就这样坐稳了皇位,甚至得到天下万民的敬仰爱戴。
他很享受这一切,可能自己心里都忘记了自己当初做过一些什么事,大概也觉得自己是一名仁君吧,可以将天下治理得很好。
听完了这个故事,许如玥很久都没有说话,明朗也陷入了沉思当中。
她看着明朗,一时之间没有忍心打断他,过了好久才轻声的问他,”相公,既然当初太子府上的孩子都被杀了,那你为什么……还活着?”
明朗看他,然后微微一笑,“还记得刚刚我跟你说的太子妃生下的那名女婴吗?”
许如玥赶紧点头,心里思索着,不会那女婴就是他吧?
“其实太子妃生下的是龙凤胎,不止一名女婴,还有一名男婴,具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不太明白,不过想来应该是当初还是四皇子的皇帝身边的侍卫可怜太子一家吧,报上去的只有女婴。”
“而接生婆也一口咬定,生下的是一个女孩儿,四皇子当初并没有怀疑,直接将那个女婴残忍杀害,而我就这样躲过了一劫,被韩大将军冒险抱走。”
“当时正好韩夫人也生下了一名男孩儿,不过出生几日便得了急病离世,韩大将军怕自己的夫人伤心,同时也想为我找一处容身之所,思虑再三,打算将我留在府中,当成他的儿子养大。”
说完这些话,明朗回头看着许如玥,“这就是一直以来没有告诉你的秘密,娘子,现在所有的一切我都已经告诉了你,你会怕吗?”
许如玥本来听得愣愣的,但是一听他这话,立马摇了头,伸手抓着他的大手,很是坚定地告诉他,“相公,我早就告诉过你,跟在你的身边,不管发生什么危险的事,我都不会害怕,只要有你在。”
明朗反手将她的手握紧,“傻丫头,你要是现在反悔了还来得及,将来势必要再起纷争,如果我赢了,那便是最好,可要是我输了,你也跟着一起遭殃,明白吗?”
许如玥摇头,看着他说,“相公,我们两个孩子都有了,现在你让我反悔,难道我带着孩子一个人生活吗?我可不想一个人把孩子养大,初阳那么调皮,没有爹爹管教,以后得上房揭瓦了。”
“你不是一直都嚷嚷着要把我赶出家门,自己带着初阳过日子吗?还要给初阳找后爹,现在我让你走了,你倒是不乐意了。”明朗笑着说。
这话许如玥说过不止一遍,每次他们斗嘴,许如玥都会这么说
一听这话,许如玥立马捏着他的嘴,瞪着他说,“你明知道我是说气话的,还拿出来说。”
她凑上去,主动在明朗的唇上亲了一下,“相公,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我都要在你身边,你别想着把我推开。”
明朗点头,将她搂在怀里,“好。”
以前他真的想过,以后要是有危险,让人把他们送走,就算是自己失败了,也不能让心爱之人有危险。
可是后来的相处让他改变了主意,这么好的一个丫头,他怎么舍得把她推开呢?将来就算是死,他们也要死在一起。
许如玥靠在明朗的怀里,好一会儿才问他,“相公,皇帝现在竟然这么恨韩家,难道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吗?”
明朗点头,“对,发生过的事,不管怎么隐藏都是有痕迹的,就像是皇帝一样,他当初做的那些残暴的事,尽管在极力隐藏,可是依然有人知道,在私下还是会议论,不是吗?”
“对于我的身世来说也是一样,尽管韩大将军当初是悄悄把我抱回了府中,没有人知道,知道韩家大少爷已经离世的几个仆人也被他送离了京城,可就算是这样,还是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皇帝开始疑心。”
“大概是因为我眉眼之间跟他有一些相似,不由得就让他想起了以前的事,心里一旦开始怀疑,就会开始查。”
“可事情已经过去了多年,皇帝就算是皇帝,也查不到太多的线索,可是他心中的疑虑却始终在那里。”
“随着我渐渐长大,长相和我爹越来越相似,皇帝自然是不甘心的,就算是找不到证据,他也认定了我就是前朝太子的遗孤,可我的身份是韩家大少爷,他不能明目张胆的对我做什么。”
“镇国将军平定边关叛乱,功不可没,皇帝要是对韩家大少爷做了什么,必定会让朝臣寒心,让天下万民寒心,这样的事他不会做,所以……”
说到这里,他也就没有说了,许如玥立马把话接过来,“所以,他安排了韩家大少爷克妻的传闻,这些都是他的杰作,对不对?”
明朗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伸手捻起她的一缕头发,“对,我娘子可真是聪明,他就是想用这样的办法败坏我的名声,让我就算是公布了身份,也会受到百姓质疑。”
“同时,我没办法娶妻生子,也就没有后代,只要等到我死了,这世上就真的没有人和他争抢皇位,明白吗?”
许如玥啧啧了声,“真是好狠的心肠,那你之前受伤也是他的杰作?”
“这些年来,为了远离朝廷的纷争,暗中部署,不让皇帝起疑心,我一直表现出一种云淡风轻的做派,时不时的就离京出外游玩,皇帝派来的杀手从来就没有少过。”
“我身边也不乏保护的人,可是总要时不时受些伤,让皇帝放心才对。”
许如玥隔着衣裳,摸了摸明朗的腰,“腰上的这些伤,就是那么来的?”
“对。”明朗笑了笑,见她担心,赶紧说,“都是一些小伤,我有分寸,不会让自己伤到要害的,要不然现在怎么还会在你面前呢?”
“咱们做了几年夫妻,难道你不知道我的身子到底如何?”明朗摸了摸她的脸,“别担心了。”
许如玥一头扎进他的怀里,紧紧的抱住他,在他衣裳上擦了擦眼泪,“相公,你答应我,以后不要让自己再受伤了好不好?我心疼。”
“好。”明朗低头在她发顶落下一吻。
第1467章 西瓜丰收
许如玥今日知道了这件事的内幕,还真是惊呆了,她从来就没有想过明朗竟然是这样的身份,那既然如此,抢夺皇位也就是合情合理了。
心里的话也不用多说,反正每一步都走好,结果总不会太差,她应该相信明朗。
新川的笋,许如玥通过那种种方法卖出去了,现在就得让老百姓多上山去砍笋,回去晒成笋干才行,要不然原料也供应不上。
还是从陈伯所在的村子开始入手,之前从山上砍回来的笋真的卖到了钱,村里的村民现在都十分信任陈伯夫妻两个,他们一说还要继续收笋干,村民都高兴坏了,争先恐后的拿来陈家卖。
大家都是一个想法,没想到这漫山遍野都是,不值钱的东西,竟然还能卖到银子呢,而且还不便宜,一斤笋干能卖到二十五文钱。
他们都不知道这样的好事到底能维持多久,所以争先恐后的来卖,生怕来晚了之后陈伯就不收笋干了。
这一次收起来可就比之前快多了,陈伯夫妻两个都忙不过来了,地里的活都干不了。
有村民问他,“老陈啊,这笋干到底是咋回事儿啊?你买这么多回来,真是拿去做买卖的,这东西有人买吗?”
陈伯还记得许如玥的话,不能把她给供出来了,也是啊,人家大户人家的夫人,哪里能出来抛头露面的,要是想做点买卖,肯定得瞒着。
所以他笑了笑,“这东西吧,到底能不能挣到钱,其实我也不知道,就是我大弟到外头去听人说的能挣钱,所以把他这些年挣来的银子全都拿出来买笋干了,就想贩出去做点儿小买卖。”
“哎哟,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那可得悠着点儿,都不知道挣不挣钱还这么忙活,到时候一场空,银子也没有了,自己还累得不轻,那咋办啊?”
陈伯夫妻在村里的人缘还是很好的,他们待人和善,跟谁都不结仇,大家自然也会念着他们的好,这会儿听他这么说,就有人替他担心了。
陈伯只好打着哈哈糊弄过去,“没事儿没事儿,大弟还年轻,吃点儿亏也长记性,这事儿他要是不做啊,以后总想着,你们说是不是?”
“大家就别替我们想了,有笋干就拿过来卖吧,咱们乡下种地,粮食也不容易卖出去,好不容易有个挣钱的事儿,当然得抓紧机会。”
一听这话,大家也就不说什么了,纷纷把家里的笋干拿过来卖,每天都有人朝陈家跑,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先前用来堆笋干的那间屋子都已经堆了好几麻袋了。
新川天气炎热,阳光充足,晒笋干也特别的快,所以才有这么多。
刘氏还念叨呢,“老头子,已经收了这么多了,你说那丫头到底知不知道过来收啊,要是直放在咱们这儿,堆不下了该怎么办?咱们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哪里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去通知她过来。”
陈伯叹了口气,这事儿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主要是先前许如玥给他的银子,现在已经花得差不多了,要是继续收下去,他不知道从哪里拿银子出来啊,也不能平白无故的就跟大家说不收了。
老两口正是着急的时候呢,许如玥就派人过来了,把他们收下来的笋干全部给拉走,同时又给了陈伯二十两银子,让他继续收。
“陈伯,我家夫人说了,不只是村里的,就是邻村的也能收,现在有需要,当然是越多越好,可是收的时候也得把把关才行,那些晒得不太干等就不能收。”
银子是个好东西,以前这些村民不知道笋干能挣来银子,当然不感兴趣,现在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挣钱,自己心里能不着急吗?
这种时候肯定会有人以次充好,笋干还没有晒干就拿过来卖,那样可不成,在运输的途中就能发霉了。
这一点陈伯和刘氏也想到了,他们赶紧点点头,“哎,你告诉那丫头,我们知道的,一直都看得很认真呢。”
乡下传消息还是很快的,没几日功夫,其他村子里的也就知道了。
之前他们其实也听说了,只是那时候想着这是人家村里的事儿,跟自己可没什么关系,就是屁颠儿屁颠儿的把笋干给拿去了,人家也不一定要呢。
结果现在才知道,人家是收的,只要送上门去通通收下。
那还等什么等啊,挣钱的机会来之不易,男女老少都背着背篓上山去砍竹笋了。
也没过多久的功夫,去陈家卖笋干的就越来越多,许如玥只能让人隔几日又去一次。
而在其他的地方,许如玥做的那几道菜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竹笋大家是认识的,也知道这东西能吃,可是味道并不好,也就是因为这样,这几道菜才颠覆了他们对竹笋的想象。
大家对店里卖的那些笋干和肉酱非常感兴趣,很多人都愿意买回去尝试一下,价钱也并不贵。
这样一来,名声也渐渐的传开了,传得越来越广。
新川这边产的笋干越来越多,但是卖出去的速度却没有那么快,渐渐的,笋干的价格就要开始往下压。
要是一直按着之前的价格收,新川的百姓就跟疯了一样的上山砍竹笋,这样一来,山上的竹子迟早要被他们给破坏,而且笋干也会积压,之后就不新鲜了,得不偿失。
价格开始降低之后,百姓心里就打鼓了,看来这劲头过去了啊,还是老老实实种地吧。
卖笋干的人少了,笋干供不应求,那之后价格就会再次上涨。
就这样不停的调控,最后达到一种平衡,新川的笋干被更多的人知道,而这个生意也就算是做成了。
竹荪也一样,但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认识竹荪,并且竹荪的产量不如竹笋,所以还是保持在供应不上的状态,价格一直都很高。
新川的百姓这时候都还没意识到,靠着那片竹山,他们挣来了不少的银子,而这些东西是他们以前忽略了的,根本就没有想过。
六月里,新川的作坊也建起来了,刘家建起了作坊,就要开始生产香水。
与此同时,地里的西瓜也开始成熟了,去年让老百姓也种了不少的西瓜,答应了他们要帮着贩卖出去,不能食言。
而许如玥手里还有上千亩的果园,不少也是种了西瓜的,今年天气不错,看样子是要大丰收的。
许如玥在高兴的同时又紧张起来,因为到了夏天,就意味着可能要发洪水了。
她还特意坐着马车出去看了看,这时候地里的水稻还是青色的,稻穗已经结好,但是并不饱满,现在要是发大水,那可真是颗粒无收。
这种时候,叹气是没有用的,祈祷也没有用,可是却能给人心理安慰,老天爷可开开眼吧,不能这样对新川的百姓。
今年很是关键,要是发了大水,就更是让百姓坚信新川不能种水稻的传言,少了这一项收入,新川要到哪年哪月才能真的富裕起来呢?守着这么好的条件不知道利用,简直让人心疼。
地里的西瓜熟了,林掌柜亲自带着人到新川这边来视察,然后买走了第一批西瓜。
这些西瓜当然不全是运去京城的,京城就算是大一个很大的地方,但是也没那么多人能吃得下这么多的西瓜。
而且许如玥的想法是要让他帮着把西瓜往别的地方销,所以这里只有一半是要送去京城,其他的就送去别的地方。
新川天气炎热,西瓜也就比别的地方成熟得要快,这时候把西瓜拉过去卖,正是能卖一个好价钱的时候。
今年林掌柜也是砸了不少的本钱,看看他带来的车马队伍就知道了,他也就是安华镇一家水果铺子的掌柜,能有多少积蓄呢?今年怕是借了银子在做买卖吧,许如玥也挺佩服他这份魄力的。
与其说是胆子大,不如说他是自信,相信这桩买卖会让他赚到钱,现在就算是负了债,之后也能赚回来。
第一批西瓜是从百姓手里收的,现在西瓜成熟了,百姓的心里正打鼓呢,生怕这些瓜烂在地里,生怕衙门骗人,当然要先安抚他们。
至于许如玥田庄里的西瓜,特意比别人晚种了一些时候,刚刚能赶得上林掌柜让人回来拉第二次。
百姓真的从瓜地里赚到了银子,别提多高兴了。
有些人往年也是种了西瓜的,拿到镇上去卖也卖不到几个钱,今年给的价钱比他们平时卖的可要高多了,而且还是一次性买走那么多。
卖了西瓜的老百姓脸上乐开了花,而其他当初没有相信这件事的人,现在可是后悔得不行,没想到啊,竟然真的能挣钱,早知道该种的。
六月中旬之后,许如玥越来越紧张了,生怕开始下暴雨,一旦下暴雨,就很容易发洪水,这时候堤坝还没有修建好,起码得年底去了,发了大水可就全完了。
地里的庄稼都还没成熟呢,现在就算是要割,也收不到粮食。
第1468章 发洪水
当初决定让老百姓种水稻的时候,明明就是想好了的,早一点下种,就算是要发洪水,也能让百姓提前收割水稻。
一直按着这个想法在实行,可真的到了这时候,许如玥才明白,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