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陛下心中有个白月光-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在以前,林惜香还不会多想,但现如今林惜香却知道董寄瑶才名在外并非偶然。
周氏继续道,“诗会就是在就在七天之后,听说去的都是京城的才子佳人,还是由董寄瑶主办。”
林惜香接着道,“这个诗会,恐怕会请我去主持?”
若是董寄瑶请林惜香参加,那便是托大了,但要恭恭敬敬的请林惜香主持,当个评审,那还算合适。
但这评审哪是好当的,京城是大盛朝的都城,汇聚了天下才子,又正逢科举盛事在即,无数才名远扬的才子恐怕都会去那诗会。
林惜香作为评审,既要出口成章,又要点出诗句的优劣,这恐怕比参与评比更难些。
若是董家真的邀她做评审,怕是给她设套才是。
林惜香跟周氏对视一眼,眼中都看出对方的想法,董家恐怕是来者不善。
只要在这诗会上董寄瑶稳稳的压林惜香一头,恐怕就会满京城皆知。
这诗会不能去,先不说林惜香学识如何,若是董家有意针对,就算是李清照再世,说不定也会被刁难住。
毕竟林惜香只有一人,那董家定然早就做过功课,周围的看客又有许多董家的子弟。
这样的鸿门宴说什么都不能去。
只是需在董家请她之前,让诗会这事彻底没戏。
林惜香勾勾唇,问向周氏:“外面是不是传言董家姐妹感情不错?”
周氏点头。
林惜香就知道,董寄瑶想要踩着她跟淑妃上位,为了顾全名声,必然说跟淑妃关系不错。
既然这样,那董寄瑶的好妹妹若是出了大事,那她还能如愿办这诗会吗?
林惜香跟周氏商议过后,转而问道:“翰儿最近在国子监如何?听说这次科举他跟几个兄弟们,要一起参加?”
周氏提到儿子,脸上不由浮现笑意:“是啊,现在已经在准备了,国子监的夫子也说他也该去试试,不过翰儿估计考不上,有个年岁大些的子弟倒是有望。”
林亦翰在国子监里也算用功,再加上有皇后表弟这个身份在,也没人敢欺负,陛下对皇后的态度就决定了国子监众人对林亦翰的态度,林家的子弟们自然是同样的待遇。
这也是周氏对林惜香愈发尽心的原因。
周氏喜滋滋的,看她的样子,估计林家那个子弟,这次考试竟然有些十拿九稳的样子。
林惜香也有些印象,那个子弟也不过二十多的年龄,若能考上进士,就是他们林家多年以来头一个能做官的。
有林惜香在,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这是林家的机遇,也是子弟们的机遇。
林惜香点头,这样的结果让她有些满意,开口道:“让他们专心备考即可,旁的事不用多想。”
林惜香跟周氏说着话,菱角送来今日递到宫里的帖子,京城各家大小喜丧事,都会给宫里递帖子,也不是期望宫中真的会去人,多是向皇后禀告一声,也只有特意请的,才会让嘱咐宫人多说几句。
“娘娘,董太师家的孙女董寄瑶求见,想请娘娘做她诗社的评审,这会董寄瑶小姐跟董家大夫人正在宫门外候着。”
菱角上前,递上来诗社的请帖,请帖设计的雅致,上面的字也娟秀大方,落款自然是董寄瑶的名字。
林惜香跟周氏看着帖子沉默片刻。
林惜香轻笑出声:“这董家,真的把我当傻子了。”
“去请董大夫人跟董寄瑶进来,正好我三伯母也在,一起说说话。”林惜香让菱角下去。
周氏皱眉:“是不是我最近打听董家的消息,被她们家知道了?”
林惜香稍微想想点头道:“不是三伯母的错,董家在京城时间已久,认识的人自然比你要广,让他们知道就知道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董家还有蹦跶的余地,且看他五年十年,以后未必有这样的面子。
现在的董家比她要慌,林惜香可以拖下去,反正淑妃等人放在宫中也是多口饭吃的事,但董家的声势一天不如一天,先要着急的自然是董家。
花厅里林惜香稳坐在上位,周氏占着了林惜香一句三伯母的称谓,也稳坐在旁边。
就见一端庄的妇人带着穿妃色襦裙的妙龄女子缓缓走了进来。
妇人穿着正青色马面裙,端庄大气,脸上的妆容恰到好处,妃色襦裙女子生的貌美如花,比之妇人的端庄,更多了几分秀丽,看着便是钟鸣鼎食之家才能养出来的小姐。
若是刚从扬州回来的林惜香,说不定还真被董寄瑶给比了下去,但如今也是当了大半年皇后的人,见识气质比之之前更是生生拔高了许多。
林惜香今日原本只是见周氏,穿的简单,只是玄色金边的宫装,松软的青丝上带了颗斗大的东珠,只用金丝简单缠绕,斜斜的戴在发上,拇指大小的珍珠在如脂般细腻的手腕上绕了几圈,简单又漂亮的很。
东珠是只有皇后才能佩戴的饰物,更别说这样浑圆漂亮的珠子更是世间罕见,但这一个物件就压过了董寄瑶所有的首饰,至于手上的普通珍珠虽不起眼,但二十多颗差不多大小的珠子也是十分难得。
林惜香无意跟别人比这些东西,不过几个首饰,自她到皇宫里,再新奇珍贵的物件都是成箱的送过来,如今见董寄瑶的目光似乎在她头上的东珠上,林惜香笑了,招手让董寄瑶前来。
董寄瑶其实也不过是短短一瞬的眼神,林惜香要不是看的仔细,恐怕也要错过。
“这就是淑妃的姐姐吧,长的也是漂亮,如今多大了,可曾说了人家?”最后一句林惜香问的是董大夫人。
董大夫人没想到刚进门,女儿就如此失态,看什么不好,偏偏看皇后头上的东珠。
董寄瑶看董大夫人一眼,沉稳道:“娘娘谬赞,臣女过了年就十九了。”
“小女自幼在家娇惯,家中也想多留两年,并未许配人家。”董大夫人笑的端庄,处处带着风度。
林惜香笑笑,将手下的珍珠褪下来放到董寄瑶的手上,“本宫瞧你进来便看着珍珠,想必是喜欢,这串珠子就送与你,是个小玩意儿,不当回事。”
董寄瑶勉强笑笑,她若想要珠子,虽说不如皇后这样简单,但也不是得不来,怎么刚进花厅就看着东珠晃了眼,真是失策。
几人这一交锋,林惜香已经稳稳占了上风。
董大夫人见此,只能直接说明来意:“小女去年身子一直不爽利,今年大好了,便想着把她之前玩闹办的诗会再捡起来,她脸皮薄想请娘娘去做个评审,但又不好意思自己来,只能让臣妇跟着,想跟娘娘讨个脸面。”
玩闹办的诗会,能成京城首屈一指的盛会,也真的难为董寄瑶了,但就林惜香跟董寄瑶的照面,见她也并非真正灵动之人,想必也是董家给出的主意。
“你们递上来的帖子本宫也看了,别的不说寄瑶倒是写了一手好字。”林惜香笑着道,却不说答应,也并未拒绝。
董大夫人没想到一个乡下来的庶女,竟然这样滑不溜手,根本不接她的话,只能继续道:“诗会虽不大,但也是请了京城内外各方英才,若是他们听说娘娘能到,定然都欢欣鼓舞的很呢。”
一计不成,董大夫人又拿众人来压她,林惜香原本不打算去这什么诗会,跟周氏对视一眼,这会改了主意。
董大夫人携董寄瑶来宫中请皇后去做诗会评选这事,定然会传出去,若是这时候再拒绝,难免落人话柄,林惜香敛下眉眼,微微思索,这才张口,“这样的盛事,本宫去凑一凑热闹也好。”
见林惜香同意,董大夫人心中暗笑,这诗会是她女儿成名的机会,也是林惜香皇后之名受损之时。
林惜香好笑的看着董大夫人,慢慢道:“淑妃也是董家的女儿,这次诗会本宫就破例带着淑妃同去吧。”
果然,听到淑妃的名字,董大夫人跟董寄瑶皆是一愣,不都说皇后要把淑妃她们赶出皇宫吗?这又是怎么回事?
爱你们,感谢支持。
第68章
一到春时,京城大小诗会花会数不胜数,各处美景游人如织,若说最风雅的,自然是董家嫡长女董寄瑶所办的诗会。
每年的命题不同,或写小令,或吟诗词,不知多少书生佳人,早早在家想了好词佳句,想在诗会上一鸣惊人。
但今年的情形又有不同,听说尊贵的皇后娘娘也要前来。
虽说皇后娘娘是庶女出身,但深得陛下宠爱,入宫不到半年,陛下日日都歇在她那。
听说皇后生的国色天香,京城不少人都在猜皇后娘娘到底生的多好看,能让英明神武的陛下这样神魂颠倒。
皇后的父亲是先皇时期才名远扬的朝臣林元文,这也让众人对皇后多了些好感。
无数人期待皇后露面后,能受到赏识。
董家从宫中回来之后,把诗会的声势越造越大,几乎把林惜香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简直是把林惜香架起来,若是皇后出现后,并未有想象中的美貌跟才华,只怕会让众人失望。
林惜香没想到董家竟然这样阴狠,就连公孙夫人杨氏都递了消息过来,提醒林惜香要小心,自然杨氏的信没那么直白,但意思是那个意思。
但想也是公孙里让杨氏帮忙传的消息,不然以杨氏的脾气,又怎么会跟林惜香联系。
林惜香心底一暖,竟然不知公孙里还在帮她,默默记下这个人情。
云台有山,其山有云,云雾相间,山柏傲然。
董寄瑶的诗会就在城郊云台山脚下而设,云台山之上,松柏环绕,雾气飘然,远看仿若仙境一般。
诗会设在这里,还没开始,便已经有些清雅之气。
林惜香乘着凤车鸾架缓缓前来,浅绿色宫装的春芝扶着林惜香缓缓下车。
身后跟着的皆是容貌清秀,大方得体的绿裙宫人,看着便清新的很。
林惜香今日并未穿的隆重,她过了年也不过十七八岁,正是如花的年纪,近来清瘦些,细腰更是显得盈盈一握。
因是诗会,穿了宽袍大袖的月白色衣袍,袖子上用同色丝线绣了碎珠流苏,走动可见其星火闪烁,又不会太过夺目。
林惜香一张小脸微微抬起,明明是倨傲的动作,却因她尊贵的身份,只让众人觉得理所应当,更是忍不住想,这样的女子,怪不得能得到陛下的万千宠爱。
她生来,便应该是被人捧在心尖上的人。
跟在她身后的淑妃,虽用了脂粉,但怎么看都有些憔悴,跟林惜香一前一后,竟然是被众人无视了。
林惜香自然是最后到场的,几乎吸引了全部人的目光,当她走进来的时候,便是这个诗会最闪耀的人。
众人慌忙行礼,大胆些的抬头看过去,宽大的衣袍随着微风轻轻摆动,仿若风中的仙子一般,林惜香嘴角的笑容淡而清澈,声音柔和婉转:“都起吧,既然是诗会,就不该拘些俗礼。”
一句话让众人心生好感,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起来。
林惜香笑着继续道:“诸位都是我们大盛朝的才子佳人,皆是大盛的栋梁之才,今日若是在诗会拔得头筹的,赏徽州好墨一块,狼毫竹王笔一只,书圣王羲之的字帖一份。”
说完这话,林惜香往高台走去,这个诗会有她在,自然是以她为尊。
留下惊愕后狂喜的众人小声惊呼,王羲之的字帖!他们从来没觉得这样的东西能离他们这样近,这会本来懒得跟小辈们争抢的读书人们,也按捺不住了。
别说能得到字帖了,只是看一看摸一摸,便是极大的运气了。
林惜香来之前并未打算拿什么贵重的奖赏,毕竟她的重头戏并非在诗文上。
但祁景乾总怕她受什么委屈,从库房中挑出一本字帖出来,让她带去诗会。
这个字帖一出,整个诗会上只有夸赞林惜香的份。
林惜香没指望送个字帖就让诗会上别有用心的人不会故意找事,但总能拉会一部人的好感。
皇后也到了诗会,诗会上的气氛显然比刚刚更好了些。
董寄瑶捧着诗走了过来,刚要递给皇后,被春芝跟菱角拦下:“董小姐还是把诗文给奴婢吧。”
皇后身边的人,纵然是朝中大员在此也要给些脸面,董寄瑶只能把手里的纸张递给菱角。
这纸张皆是在场众人做的诗词,就连淑妃也凑了个热闹,写了一首放在其中,这会都等着皇后娘娘一一看过,好来点评。
此时的淑妃也多是想看林惜香笑话,她就不信小官家的庶女,还真能学富五车不成?
董寄瑶原本是想在林惜香身边站着,也好让人将她二人联系起来,毕竟一个是小官家的庶女,如今成了皇后,另一个是大家族嫡长女,还未婚配。
若是能两相对比,董寄瑶再出口成章富有才学,恐怕在场的人心里都会有计较。
董家不怕林惜香如今的身份比董寄瑶高,只要能稳稳的压林惜香一头,那这次诗会就办的值了。
林惜香淡淡的看过去,目光扫过董大夫人的面容,总让董大夫人觉得有些嘲讽。
可再看过去,林惜香还是淡淡的笑着,让周围人给她念诗。
刚念两首,从人群后面走出一个浅黄色衣衫的女子,胡妙清脸上带笑走到春芝身边,想要拜见皇后娘娘。
林惜香招手让她过去,胡妙清背对着他人,朝林惜香微微点头,这下林惜香更放心了。
胡妙清走到林惜香身旁,凑巧看见林惜香手里的诗词,吓得后退一步,不小心撞翻了桌上的砚台,一块好砚就那么磕到地面上,引得诗会上众人都看了过去。
“对不起,真是对不起,臣女就是见到这字迹实在眼熟。”胡妙清咬着唇,眼中马上涌上热泪。
林惜香皱眉,将手里的纸张拿起来:“这字迹如何眼熟了?”
胡妙清愣愣的看着纸上的字,还是不答。
不少人都看了过来,在场的几乎都知道,胡家先是被调了官职,胡家的长女胡妙珍去了宫里一趟,转头就说要在家带发修行,特意在胡家开辟出一间屋子,吃斋念佛,就连婚事也推迟了。
想也是在宫中遇到了什么,触怒了皇后娘娘。
如今看胡妙清主动来跟皇后娘娘结交的态度,只怕也是想要交好皇后,好给她姐姐胡妙珍求情。
只是这时,怎么这样奇怪?
胡妙清眼睛闪了闪,抿着嘴道:“想必是我看错了。”
只是这话实在是心虚,在场的众人没一个信的。
但没人敢接这个话,若那诗词真的有问题,此时揭露出去,便会直接毁了董家小姐董寄瑶的诗会,在场的大部分人还不敢这样触董家的眉头。
胡妙清似乎也是这么觉得,满脸藏着心事的样子,朝众人道歉,这让董寄瑶更憋屈了,可她也不敢问胡妙清到底有什么事。
别人不敢,有个人却是敢的。
人群里走出一个白衣男子,身如松柏,脸上带着笑意,在场人的却不会轻视他年轻的样貌,反而有礼的很。
公孙里像是疑惑,声音却温和有礼:“胡姑娘有话便说就是,今日有皇后娘娘在此,若是有什么委屈,大可直接说出来。”
诗会上的人早就心痒难耐,到底是有什么事,能让胡家小姐这个模样。
董家根本没想到,还没轮到他们发难,已经有人想要毁了这次诗会。
林惜香听祁景乾说过她爹死因的猜测之后,心里的一团火就没有熄灭过,若说之前她只是觉得后宫的争斗就放在后宫。
就算那次落水,也有一半的原因是她自找的,已经想好会给淑妃,给孙昭仪,给容嫔体面。
若是态度好些的,送些嫁妆也未尝不可。
但牵扯到她的父亲,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祁景乾不会无端端的那样猜测,林惜香知道祁景乾那人,不是有七八分的把握,他不会对她说出来。
因为一直以来祁景乾都是想保护她,并不想因为之前的仇恨而蒙蔽了她的眼睛。
但祁景乾就是说了,这表明董家真的跟她有不共戴天之仇,祁景乾说出来,也就是让她不用留情面。
祁景乾知道这仇是要她亲眼看着报,才能痛快。
若是真的出了事,还有祁景乾在她的身后。
所以林惜香怎么会怕,她只恨给董家的羞辱来的不够痛快。
果然如之前所讲,胡妙清跪了下来,头抵着地面,已经泣不成声:“皇后娘娘,这字迹便是哄骗我姐姐写那出樊楼戏文之人的!”
胡妙清话音刚落,只见淑妃身形一晃,不可置信的看过去,想过皇后会知道真相,但也没想到是当着满京城才子佳人的面,直接揭穿。
胡家这么当众说出来,对他们家到底有什么好的!
在场的众人大惊,樊楼戏文?跟皇后有关的戏文,也就是当初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戏。
这场戏,跟林惜香还有公孙里都有关系。
此刻两个人竟然都在场,这下让众人炸开了锅。
谁料胡妙清的重点竟然不在这里,反而说道:“娘娘可能不止,当初写樊楼的戏文,有人写了个别样的结局。”
多数人都是听过那出戏的,如今听说竟然还有别的结局?
胡妙清跪着道:“有人说,那周胜仙就该落水而死,让她在清清白白的水里死了,这才能洗掉她私会郎君的罪名。”
这说完不止,胡妙清又道:“娘娘,敢问,您在戏文刚出来的时候是落水了吗?”
林惜香瞳孔微缩,虽未说话,但已经表明了确实有落水的事,就算林惜香没表示,京城许多人也是知道皇后当初落水极其凶险的事。
也就是说,背后写戏文的人,不仅给戏文里面的周胜仙编了结局,竟然也给皇后设了局!
林惜香见众人脑补的差不多,这才低着头,装作极其震惊,心里却在想。
只当你们会无中生有,颠倒黑白吗?我也会!
爱你们,感谢支持。
第69章
胡妙清的话震的人头皮发麻,不由得往深处想。
之前就有人说皇后娘娘落水不是意外,当时陛下更是处置了和家的侄女宁美人,原本好好的妃子不过一个早上就成了美人。
就有人猜测是宁妃设计陷害皇后娘娘。
但现在胡妙清的话竟然是将矛头指向淑妃?
见淑妃大惊失色,让人忍不住怀疑。
难道是从戏文到落水,都是淑妃的计谋,只是祸水东引,把这事栽赃陷害到宁美人头上?
这样算来,竟然满宫中,除了淑妃之外,其余的人竟然或多或少的都遭了祸事。
容嫔跟宁美人搬去偏僻的景阳宫,孙昭仪自缢未遂。
人人都以为是皇后善妒,把三位妃子逼成这副模样,但现在想来竟然有些蹊跷。
皇后本就深受圣宠,无端端的做这些事岂不是让她名声受损,没看容嫔已经被皇后从景阳宫接走了吗?
众人不由得冷汗直冒,看向淑妃的眼神都变了。
在场的小姐公子们也有和家的人,跟宁美人是亲戚关系,这时候不自觉的站到淑妃的对立面,虎视眈眈的瞪着淑妃。
一时间诗会上竟然隐隐分为三派。
以和家为主的武将天然站在皇后身边,董家为首的文官家眷则替淑妃开脱,还有一部分则是静默不语,但此时的不表态已经是偏向皇后了。
林惜香满意的笑了笑,目光平和的看向董大夫人,意思已经非常明显,这不是你们董家想看到的吗?
林惜香开口:“今日是董家的诗会,不该扰大家的雅兴,胡二小姐若是有话要说,那待诗会结束后,咱们再细聊。”
董家的心刚放下,就听胡妙清哭着道:“娘娘你给董家颜面,但这董家要故意给您难看啊!”
此话一出,诗会上的人大惊,有些是惊诧胡妙清的话,另一些则是做贼心虚,他们确实接到了董家的指示,必要在诗会上写些生僻的典故跟文字,好让皇后当场出丑,但这些典故董家嫡长女已经做好功课,只要皇后有一个答不出,董寄瑶便能压皇后一头。
董寄瑶也是后退两步,她印象里并未找胡家人商议,这胡妙清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母亲又找胡家讲的?好让胡家刁难皇后,变成她出风头?
林惜香看着众人的脸色,皱眉道:“口说无凭,胡二小姐若是说了假话,挑拨本宫跟董家的关系,那本宫定会重重责罚。”
不等胡妙清说话,公孙里已经上前一步:“臣也听说了些谣言,这会听胡二小姐也提起这事,竟然是跟臣听到的不谋而合。”
要让胡妙清拿证据,胡妙清自然是拿不出来的,林惜香让胡妙清当众这么说,自然是诈董家,好让董家自乱阵脚。
证据则是在公孙里身上。
“臣当时只是听说几个书生奉命在诗会上做文章,好让皇后娘娘点评,借此抨击娘娘,臣当时便呵斥他们,只是没想到这竟然是有计划的?”
说完,公孙里让人把那三个书生带上来,书生们面带恐慌,早就吓得腿软。
胡妙清接着道:“这倒是奇怪了,诗会之前也有人怂恿我把诗词拿给娘娘看,还让我姐姐替我写些生冷的典故,一并拿给娘娘。”
胡妙清的姐姐胡妙珍在京城也算有名的才女,只是她如今在家修行,自然不能到场。
这其中的深意其他的人都不敢想。
不管是怂恿贵女们找皇后的麻烦,还是书生们私下的口舌之争,竟然都是要在董家的诗会上找皇后的麻烦。
坐在上位的林惜香眉头微微蹙起,神色有些疑惑,但看的出修养极好,只是扫了众人一眼,大方得体,任诗会上哪一个女子都不能保证,在知道董家可能故意设圈套的时候,能保证的这样优雅冷静。
此时不少人明白了,为何林惜香能坐稳皇后的位置,她林惜香确实值得。
林惜香淡淡看了淑妃一眼,笑着道:“无端的猜测就留到诗会后再说,不管如何,云台山的诗会是京城盛事,不管是谁举办,不论有何内情,今日诸位来这里的目的是为着诗词。”
说着,林惜香站起来,举起手中的果酒:“我大盛朝文人辈出,或诗词华丽,或清越婉转,或气势磅礴,不管何种流派都有其韵味雅致,以诗词寄情,以文字为托,这才是诗会的目的所在。”
“也望诸位不忘初心,莫要辜负了这山河风光,为后人留下笔墨香味。”林惜香顿了顿,“其他的事,本宫并未放在心上,夸大一句,只愿本宫如这云台山的松柏一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说完,林惜香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台下众人这才醒过神,高呼皇后娘娘千岁,皇后娘娘大义。
若是此时皇后借机发难,恐怕直接可将淑妃拉下,但这诗会必然也毁了。
既然是诗会,自然有真正醉心文字之人,皇后宁愿压下那些恩恩怨怨,就为还学子们一片净土,这等气魄,实在是并非寻常女子所有。
眼看董家为董寄瑶搭的台子,却让林惜香唱了大戏。
董大夫人刚想上前说话,但也知道现在不是什么好时机,如今要揪着不放,那真的是他们董家没理了。
经了这事,哪还有人再敢上前找皇后点评诗词,生怕被扣上董家跟淑妃同党的罪名。
林惜香自然乐的清净,淑妃跟董家则是忐忑不安,知道诗会结束,这事定然不能善了。
林惜香看看胡妙清,胡妙清狡诈一笑,跟公孙里走到角落里,将林惜香的计划跟公孙里和盘托出。
“胡二小姐倒是大胆,就一点也不怕董家?”
诗会刚开始,胡妙清主动找到公孙里,让他帮忙做一出戏,公孙里本就厌恶董家,当时的谣言也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如今能报复回去,公孙里自然乐意的很。
只是没想到胡妙清看着年龄小,但胆子却是大的很,刚刚跟他一唱一和,硬生生把萧董家架起来。
胡妙清没发现公孙里眼中的笑意,认真答道:“董家哄骗我姐姐做了错事,若是我能补偿一二,皇后娘娘人那么好,一定会看在我的情面上,饶了我姐姐的。”
没想到胡妙清的勇气是来自对姐姐的一片赤诚,为了姐姐才这样做。
公孙里眼中闪过欣赏:“皇后娘娘十分大度,若是真的情有可原,她不会追着不放。”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达成共识,都觉得林惜香是个明事理,讲道理的好皇后。
林惜香的计划不算复杂,她让胡妙清跟公孙里先一步将董家的目的挑明,让萧董家下不来台。
再大度的站出来,暂时不追究这事。
但只是暂时不追究,刚刚的闹剧若是心中无愧的人,肯定没什么异常,林惜香让公孙里跟胡妙清这么一诈,就是震震心怀鬼胎的人。
只要对方慌了,自然好拿到把柄。
胡妙珍所说的什么证据,公孙里推出来的书生,都是假的。
林惜香将空手套白狼这一招用的活灵活现。
“皇后娘娘真是聪明,接下来只要看好诗会上谁异常即可。”胡妙清已然变成林惜香的追随者,一口一个夸赞。
公孙里见胡妙清有趣的很,跟着点头,有个不起眼的婢女递过来一张纸条。
打开一看,是一份名单,这份名单上名字,都是由春芝她们从董寄瑶递上来的诗词一一摘抄下来。
想必董家的人必然就在其中。
短短一会,竟然已经把心怀鬼胎的人缩小了范围,这下公孙里就更好找表情异样的人谈话了。
公孙里侧着身把名单给胡妙清看了看。
胡妙清惊喜道:“女子分给我,男子归你,咱们看看,谁能先找出破绽。”
公孙里挑眉,把纸条递给胡妙清:“名字我都已经记下,这张单子,给你用吧。”
显然公孙里已经接受胡妙清的挑战,更恶劣的要压她一头,说什么名字都记下了。
胡妙清跺跺脚,谁说京城贵公子公孙里温和的,分明坏的很。
两人分头行动,各有各的方法。
林惜香已经稳坐在台上,乐的清闲吃茶,见身边的淑妃神色慌张,低声道:“你说说,若是真出了事,董家是会保你,还是保董寄瑶?”
不用淑妃回答,林惜香了然的朝淑妃笑笑。
保淑妃还是保董寄瑶?
两人对这个答案都是了然于胸。
董家自然是想要清清白白的嫡长女,就算进宫不成,也有高门可以嫁,怎么会保淑妃这个弃子。
淑妃看着底下跟人交际的董寄瑶,京城人都说董寄瑶大方端庄,富有才学。
但只有董家少数人知道,董寄瑶就是个木讷性子,又被父母养的没有头脑。
她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写诗词不好,没关系,他们有大把的幕僚,书画不好也没关系,只要董寄瑶能画一副差不多的,就能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至于什么宴会,什么游园,董寄瑶只要安安静静的坐着,丫鬟婆子管家,就把事情办得妥当。
名声荣耀,都是她董家嫡长女的。
因为董家需要这样一个拿得出手,并且能艳压京城贵女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