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缘]重生反攻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宝钗不欲回答,齐宝钏却败了兴致,转头扬声道:
  “在这里呢!真是的,玩儿的一点儿都不尽兴。”
  最后的话确实小声咕努了,齐宝钗心不在焉的笑笑,齐宝钏拉着她就往回走,齐宝钗转头望路的另一头看去,隐隐似是有人过来,她心中一转,脚下故意一绊,扑在了齐宝钏的身上。
  “呀,小心点儿!”
  齐宝钏吓了一跳,忙扶住了齐宝钗。
  齐宝钗赶忙站稳了,道:
  “三姐姐,你没事儿吧?”
  “我倒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事儿呢。”齐宝钏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见她没大碍方才放心道:“走路看着点儿,不要扭到脚了。”
  “好。”齐宝钗笑笑,“咱们快走吧,刘妈妈快过来了。”
  齐宝钗拉着齐宝钏快步往前走去,齐宝钏没有注意到,自己腰上压裙用的汉白玉的玉佩不见了。
  一抹艳红躺在草丛里格外的显眼,一身粗布衣裳的王安平快走几步将东西捡起来,待看清楚那件东西,忽然就觉得有些烫手。
  “这是什么?”
  何安一身青色锦袍,虽然算不上华贵,却也比王安平的衣服好上不止一丁点儿,这两个人站在一起有一种莫名的违和感。
  更让人有违和感的,是两人身后的另一个人,此人一身云雁江牙纹缂丝袍子,腰间的腰带上缀了一对碧玉扣,腰间挂着一对宝蓝马踏飞燕荷包,一个鹅卵石样子的光洁和田籽玉,籽玉上打了墨绿色的五福络子。另一边是一副金五事用银链子挂在腰上。
  此人是威远侯的嫡长子薛承嗣。
  薛承嗣上前瞄了一眼王安平手上的玉佩,笑道:
  “安平有福了。”
  “这话如何解释?”
  王安平不明白。
  何安眼睛盯着玉佩上的一角,道:
  “上面有姑娘家的名讳,看着玉质上乘,定是富贵人家的女子所遗。而最近只有齐丞相家里的小姐要来护国寺做法事,这上面又刻着‘齐氏宝钏’想来必是齐丞相的三小姐了。安平兄若是能够把这玉佩还回去,说不得可以攀上齐丞相。”
  何安一向消息灵通,连薛承嗣都面露佩服之色,道:
  “牧之说的对,安平可以一试。”
  何安字牧之,是冠礼上父亲给取的字。
  薛承嗣字景怡。而王安平,因着是孤儿,这辈子别说生日了,连冠礼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什么字了。
  王安平没好气的白了何安一眼,随手将玉佩扔给了他:
  “你要去你去!我不去!”
  王安平紧了紧背上一大捆柴,迈步往前走。
  何安虽然想要抓住这次机会,可是这东西又不是自己捡到的,他上前去将玉佩塞到王安平的衣服里:
  “你捡到的东西自然要你去还了。”
  ***
  “小姐,你的玉佩呢?”
  找到了人,刘妈妈自然要上下检查一下人有没有事,这一检查不要紧,发现齐宝钏的玉佩竟然不见了!
  那是齐宝钏出生的时候齐允专门请人雕刻的,一直被齐柳氏视为宝贝的挂在齐宝钏的身上,今天怎么不见了?单单是玉佩也好,偏生上面还有齐宝钏的名讳,若是被人捡到了,传出去说齐家小姐与人私定终身,齐宝钏这辈子就完了!
  刘妈妈顾不得责怪两人私自跑出来就赶紧派人往来时路上找去了。
  “我们回去吧。”
  齐宝钏有些不耐烦。
  齐宝钗却拉住了齐宝钏,道:
  “是我不好,拉了三姐姐出来,才让三姐姐把玉佩给掉了,不如三姐姐先回去,我去找找?”
  “那我跟你留下来吧。”
  也是齐宝钏自己好玩儿,来的时候已经说好了要跟齐宝钗出去玩儿的,怎么能将责任推出去呢?
  刘妈妈带着人沿着齐宝钗和齐宝钏过来的路找回去,走没多远就看到了王安平三人,对于这三人怎么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刘妈妈很是奇怪,她正要开口问三人有没有见过玉佩,眼睛就被王安平腰上的东西吸引住了。
  ****
  不知道为什么,从小黑屋贴上来就不分段落了,真是郁闷啊,包子那篇文完全没有这样啊~~真是奇怪~

第十六章 偷窃
更新时间2012…10…1 20:02:46  字数:2069

 刘妈妈心思急转,看看衣衫破烂的王安平,再看看衣着华贵的何安薛承嗣,最后一咬牙冲了上去伸手拽下了王安平掖在腰里的玉佩:
  “好啊!你个偷儿!竟敢偷我们家小姐的玉佩!”
  王安平被这突然的控诉震的转不过弯来,何安上前一步拱拱手道:
  “这位妈妈,这玉佩是我们王兄弟捡到的,何来偷这一说?事关他人清誉,还请妈妈慎言。”
  刘妈妈瞪着王安平,道:
  “这是我们小姐的贴身物件,若不是偷的,如何会在他的手里?难不成……”
  刘妈妈突然闭了嘴,薛承嗣忽然一笑,道:
  “也可能是你们小姐送给我们王兄弟的啊。”
  “住嘴!不许污蔑我们小姐!我带你去见官!”
  刘妈妈说着就上前去拽王安平的胳膊,他们家老爷是丞相,定有法子让这个王安平俯首认罪。
  王安平往后退了一步闪开刘妈妈伸过来的手,神色严肃道:
  “我说过这东西是捡的就是捡的!跟你去见官我也不怕!”
  刘妈妈神情变了一下,看了看王安平身后的两人,一瞬间有些怕了。
  齐宝钗拉着齐宝钏过来有一会儿了,王安平绷着脸一脸严肃的样子让齐宝钏的心砰乱跳,她扯了一把齐宝钗,道:
  “咱们出去吧。”
  齐宝钗摇摇头:
  “再看看。”
  何安觉得有些不妥,道:
  “她是齐丞相家里的人。”
  王安平将柴火卸了下来,抻平了衣角,道:
  “素闻齐丞相忠君爱国,是不可多得的好官,他定不会给我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何兄,薛兄,麻烦你们将柴送到寺里,不要耽误了寺里做饭。”
  何安无奈的转头看向薛承嗣,后者摇摇头:
  “他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
  何安叹口气,眼睁睁的看着两名家丁上前要押着王安平走,他下意识的往林子里撇了一眼,一株树木后面露出一抹青色的衣角让他心头一喜:
  “慢着!”
  王安平认定自己没有错,自是不肯让人押着自己,在两名家丁上前之时冷声道:
  “我自己会走!”
  何安和王安平两个一前一后的开口,刘妈妈不敢对何安如何,却讥讽的看了一眼王安平:
  “你还有何话要说?”
  王安平道:
  “一,我没有偷东西,你不能派人押着我。二,在顺天府尹审判之前我仍是无罪之身,你也没有理由押我下山。”
  何安眼底浮上莫名的笑意,上前一步将王安平拉到自己身后,道:
  “这位妈妈,你说是王兄弟偷了你们小姐的玉佩是吗?你刚才也说了,这玉佩是贴身物件,你们小姐戴着从不离身的,若是要偷,这从哪儿偷呢?”
  何安一副苦苦思索的样子,刘妈妈的额头上却冒出了冷汗,刚才只顾着要保全小姐的名声,却没想到竟然会毁了小姐的名声!
  齐宝钗在树后瞪了一眼何安,碍事的东西!她拉着齐宝钏跑了出去,在众人身前五步处站定,盈盈屈膝道:
  “小女子见过几位公子,我家妈妈见到三姐姐的贴身玉佩在别的男子身上,一时慌乱,为了维护三姐姐的名誉对几位公子有所冒犯,还望勿怪。”
  一句话四两拨千斤的让刘妈妈从污蔑他人偷窃的恶劣行为成了忠心护主的不得已而为之,这让薛承嗣多看了齐宝钗一眼,刘妈妈也对齐宝钗心存感激。
  一只注意着周围动静的齐宝钗垂眸而笑,反手拉了一下齐宝钏,道:
  “这是我三姐姐,这位公子捡到的玉佩便是三姐姐所掉。因着我们姐妹不当心为公子带来了麻烦,望公子恕罪。”
  齐宝钗对着王安平又是屈膝一礼,自从一出现就低垂着头的齐宝钏偷偷抬头看了一眼王安平,唇角含笑道:
  “多谢这位公子,请问这位公子姓甚名谁,待小女子回去之后定会禀明家父重谢公子。”
  “不必了。”
  王安平目光一冷,他对这千金小姐还真的不是多喜欢,又矫情又自以为是。他是习武之人,刚才这两个远远的过来躲在树后面偷看都被他看在眼里,若是她们早些出面,他也就不用受此侮辱,这时候出来只是怕场面收拾不了了吧?
  齐宝钏初时的羞涩褪去,看到王安平坚决拒绝,对他的好感又增一分:
  “公子还是不要推拒了,我家父可以为公子安排一个好生计。”
  “不必了。”
  王安平看他们没有让开的意思,索性紧了紧背上的柴火打算绕过她们。
  齐宝钏快走几步堵住王安平的路,抬头目光清澈的看着他:
  “为什么?”
  王安平强忍心中怒火,这个自以为是的千金小姐!
  何安生怕好友的脾气惹恼了齐宝钏,往前走了两步,笑道:
  “王兄弟是有功名在身的,已然是童生了,今年就要下场考秀才,三年后便可参加乡试,他有大好的功名前途,为何要拜在丞相门下?”
  在何安看来,齐宝钏也不过可以给王安平安排当门客,可是这由闺阁小姐介绍过去的,丞相会重视吗?说不得怕王安平打自家小姐的注意反而打压王安平呢,还不如一步一步考科举来的实在。
  王安平在一旁不说话,似是默认了何安的话。
  齐宝钗看齐宝钏没话说了,轻笑一声上前道:
  “童生都是有资格免费入县学学习的,不知公子在哪家县学进学?又不知为何公子今日没有去进学?”
  齐宝钗的话让王安平有些难堪,京都附近的乡镇都有县学,而更高一级的州学就在紫荆山脚下,府学在京都,紧邻国子监。
  童生是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免费上学念书的,而京都里面的童生门可以免费在附近的县学上学,有钱人家便会让子女在县学挂名,然后请了先生在家教学,日后参加县学考试合格者为秀才,可以进入州学学习,州学合格后便是举人老爷,举人可在府学念书。
  而举人当中的优秀学子可进入国子监。
  何安在一旁替王安平解释道:
  “王兄弟家庭贫寒,可是不曾拉下一天的功课,今日学里休息,所以王兄弟上山砍柴赚些零用。学里虽然免费,只是笔墨纸砚也是一项不小的抛费。”
  

第十七章 亲事
更新时间2012…10…2 23:49:52  字数:2086

 齐宝钗扭头对齐宝钏狡黠一笑,齐宝钏笑容灿烂道:
  “原来你还是童生啊!这样好了,我这里有些银子,你拿去买书本去吧。”
  齐宝钏说着就解下了腰里的荷包递了过去,齐宝钗心里翻个白眼,真笨!
  王安平的脸色倏地变了,冷冷道:
  “不用。”
  那一双眼睛刀子似的在齐宝钏脸上狠狠的刮过,齐宝钏愣住了,任由王安平绕过自己往护国寺走去。
  何安看了齐宝钗一眼,这话题就这么七绕八绕的被这丫头给绕成这了,他们家下人随意攀诬他人偷窃就此不了了之了,事关三小姐的清誉,也跟着不了了之。
  何安摇摇头,快步跟上了王安平。
  薛承嗣深深的看了王宝钗一眼,迈步追上何安:
  “你摇头做什么?”
  何安笑道:
  “挺聪明一个姑娘,可惜了,是个庶出。”
  “你又知道了?”
  薛承嗣对这个好友对京都各府情况如数家珍的本事是深感佩服的。
  何安背着手得意笑着,心中却暗叹惋惜,走路几步,又回头对薛承嗣道:
  “若是景怡有兴趣,这样的女子抬回去为你红袖添香也未尝不可。”
  齐宝钗虽然是丞相齐允的庶女,按说身份也算高贵,只是齐允祖上并不显赫,只能算是小康之家,直到齐允中了探花之后方才好过一些。齐柳氏便是齐允中了探花之后娶的当地一名道台之女。
  齐允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以不到四十之龄当上了宰相也算得上是“年少有为”了。
  这样人家的女儿就算是庶女,嫁给朝堂之上大部分人家为当家主母也不算辱没了男方家的身份。
  只是这薛承嗣却是武穆侯之子,而且还是嫡长子,武穆侯的父亲是老将军,据闻以前是仁宗皇帝的七弟端王爷的手下,后来辅佐了宣宗皇帝得以武穆侯这一封号。
  武穆侯封号得三代世袭,三代之后便要降爵承袭了。
  如今薛承嗣是武穆侯的第三代传人,就算还没请封世子,这武穆侯之位却是跑不掉了,这样尊贵的身份,一个丞相家的庶女又岂是可以高攀的上的?
  是以何安说的是“抬回去”而不是“娶回去”差一个字,这可就天差地别了。
  娶是要娶妻,要三书六礼正正经经吹吹打打的娶回家去当当家主母的。
  抬,便是小妾了,只一顶青呢小轿从旁门抬回去,大喜之日连大红的衣服都不能穿不说,还不能够大宴宾客,即便是齐柳氏这样好面子的人为丈夫纳妾而举办的宴会,也是托了某个女儿的生辰的名义。
  哦,对了,妾,也是不配说什么大喜之日的话的。
  只能算是,好日子吧。
  何安的打趣薛承嗣并为放在心上,可是有人却把薛承嗣放在了心上。
  齐宝钗直到看不到薛承嗣的背影了,方才收回目光看向刘妈妈,屈膝笑道:
  “对不住了,因着我一时痛快让妈妈受委屈了。”
  “不妨事,不妨事。”
  刘妈妈侧身避过了齐宝钗的礼,将手里的玉佩给齐宝钏挂上:
  “小姐可要小心了,这可是贴身的物件,弄丢了麻烦就大了。”
  齐宝钏垂下眼,看着手里的荷包颇为委屈,什么丢了麻烦就大了?她倒是巴不得麻烦大些呢。
  齐宝钗看着齐宝钏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松了一口气,上前去碰碰她的手,道:
  “三姐姐,咱们回吧,妹妹饿了呢。”
  齐宝钏回过神来,点了下头,让刘妈妈带着人远远的缀在她们身后,自己拉了齐宝钗的手,低声道:
  “你说他是不是生气了?”
  “谁呀?”
  齐宝钗眨眨眼睛,问。
  齐宝钏的脸微微泛红,道:
  “就是那个他啊!”
  “你小声点儿,”齐宝钗转头看了一眼刘妈妈,见她们距离有十来步远方才放心道:“你是说刚才那位公子?”
  “是。”齐宝钏赶紧点头,又问:“他是不是生气了?”
  齐宝钗失笑道:
  “我怎么知道?”
  前方的草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齐宝钗咦了一声,转头叫了人过去看看,小丫头跑过去不一会儿就拿了一本书过来,整本书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丝褶皱,只是封皮的颜色有些暗淡褪色了,边也卷了起来,还有一些毛茬。倒是装订书的线还是崭新崭新的,想来是翻得烂了,所以重新装订了。
  只是这线也不是专门装订书籍所用的浆洗过的韧性极好的用丝绵麻混纺的线,而是极为普通的棉线,但也是浆过了,虽然韧性也好,却经不起时常翻阅。
  齐宝钏一把接过了书,眼睛亮晶晶的道:
  “方才那位公子是童生呢,你看这本书会不会是他的?上山砍柴还带着书,真是时时刻刻都不忘记要奋发向上。”
  齐宝钏的小脸上带着憧憬,怕是早就将那名公子当做是张生,而将自己当做是崔莺莺了。
  齐宝钗在一旁适时的泼了一盆冷水:
  “三姐姐,咱们才十岁呢,想这些是不是远了点儿?”
  齐宝钏白了她一眼,看看一旁的小丫头,道:
  “你到后面去。”
  “是。”
  小丫头屈膝应了,快步回到刘妈妈身后跟着刘妈妈一起走。
  齐宝钏拉着齐宝钗快走几步,低声道:
  “大姐姐十三就定亲了,二姐姐更早,十一便定下了亲事,我们今年都十岁了,若是不计划着些,难道真的要嫁给未见过一面的男子?”
  这个……
  齐宝钗脑子里闪过薛承嗣俊逸修长的身形,点了头:
  “姐姐说的在理,只是……”
  “只是什么?”
  齐宝钏摩挲着那本书,忍不住翻了开来,并没有注意齐宝钗的脸色。
  齐宝钗笑了笑,反而凑上去问道:
  “找到了什么?”
  竟是不再提刚才的事了。
  齐宝钏的心思也没在那上面,闻言指着书皮上两个行楷小字,笑道:
  “这上面写了‘何安’二字,莫不是那位公子唤作何安?”
  齐宝钗心中一跳,她自是知道何安是何许人也,只是此时能够在齐宝钏面前说出来吗?
  她眸子微闪,笑道:
  “刚才可是有三个人呢,也不一定就是那位公子掉的,也许是别人呢?这山上来来往往的人也多,也或许不是他们三人掉的呢?这京里的人刘妈妈或许熟悉一些,不如问问刘妈妈?”
  

第十八章 何安
更新时间2012…10…3 23:38:57  字数:2087

 齐宝钏眼睛一亮,转身拎起裙摆跑回去拉住了刘妈妈对着其他人挥挥手,道:
  “我跟刘妈妈说话,你们远点儿!”
  丫头小厮们只得往后退了几步,齐宝钗转身等着齐宝钏和刘妈妈走上前来,伸手挽了刘妈妈另一只胳膊。
  刘妈妈有些受宠若惊道:
  “三小姐有话只管吩咐奴婢。”
  齐宝钏笑眯眯的拿着书指着封皮上的两个小字,问道:
  “妈妈可知他是谁?”
  刘妈妈不识字,怎能认得?齐宝钗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刘妈妈可知何安何公子这个人?”
  “何安?”刘妈妈皱着眉头想了想,“似乎在哪儿听过。”
  这话便是说这本书不是那个捡到玉佩的公子的了,刘妈妈有印象的人断不会是出来砍柴的贫家公子。
  齐宝钗看了齐宝钏一眼,见她神情沮丧,便对她鼓励的笑笑,然后低头道:
  “刘妈妈是母亲身边最得力的人这京城里哪家的事情不是如数家珍?刘妈妈这是想框我们姐妹给您打酒喝呢吧?这可是在寺里,等下山了,宝钗亲自整治一桌酒席请您吃酒。”
  几句话把刘妈妈捧的都快飞起来了,这人要是心情好了,记性也就跟着好了起来,刘妈妈一拍手,笑道:
  “怪到有些熟悉呢,这个何安呐,他的父亲是宣宗年间的一员大将,当年被封为镇国将军来着,任职江东的都司一职,今上即位之后对宣宗年间的将军们颇为忌惮,镇国将军又被属下带累失了圣宠丢了官职,却幸保住了镇国将军这个散阶,这一个将军不带兵了,也就没有了权势,这镇国将军府如今只剩下一个空壳子罢了。前几年的时候,你二姐姐说亲,还有人提过镇国将军的公子何安呢,说是年少有为,只是……”
  刘妈妈顿了一顿,笑道:
  “咱们这样的人家,怎么能把嫡女许配给一个那样的人家去?夫人就推辞了。这去岁,镇国将军就因旧疾复发去了,剩下孤儿寡母的这日子便更加艰难了,夫人听闻还有些庆幸,幸亏没跟他们家结亲,若不然,二小姐嫁过去就要挑起一家子的生计,岂不艰难?”
  “话也不能这么说,”许是爱屋及乌了,齐宝钏对那位公子身边的人也有了好感,不许人说他们的不是,“谁家还没有个三灾八难的时候?这何公子既然早几年就被称得上是年少有为,那么日后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做人,可不能只看眼下。”
  齐宝钏言论倒是让齐宝钗有些刮目相看了,暗自点头的同时笑道:
  “刘妈妈别多心,三姐姐一向心直口快了些,这话您可别跟母亲说,不然母亲可要责罚三姐姐的。”
  是啊,闺阁小姐私下里议论外男不说,还直言母亲的不是,回去可得家法伺候了。
  齐宝钏想明白了惊出一身冷汗,齐柳氏对他们姐妹几个很是宽容,只是最容不得他们的第一个便是背地里言说长辈的不是,第二个便是议论外男。
  齐宝钏常常背地里找些话本看,这齐柳氏是知道的,看也就看了,跟姐妹讨论话本齐柳氏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可是真的要具体谈到某个男人身上,齐柳氏定不会饶了她的。
  “刘妈妈,您不会说的吧?”
  齐宝钏拉着刘妈妈的手一脸的后怕。
  齐宝钗连忙摘下腰里的荷包往刘妈妈手里塞:
  “刘妈妈,您担待着些,三姐姐真不是有意的。”
  齐宝钗的用度虽然从没有被克扣过,可是跟齐宝钏的东西来比的话还是要差一些的,这内院毕竟是齐柳氏掌管着,对外齐宝钗的一应用度穿着跟三个嫡出的姐姐是比肩的,可是背地里还是差了那么一截子。
  例如两人素日里用的簪子,虽然都是金镶宝石的分心,可是齐宝钗的虽然华贵,却少了几分精巧,而齐宝钏三姐妹的,俱都是花丝的簪子,工艺复杂不说,做工还精细。
  再比如胭脂,齐宝钗的是外头买的上等胭脂,三姐妹的却是自家庄子出产的花朵由专人研制而成,成色香气是外头卖的不能比的。
  齐宝钏自是知道齐宝钗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至少在刘妈妈来说还看不上,连忙就摘下了自己头上花丝蝴蝶衔蓝宝的步摇。
  这的步摇齐宝钗也有一只,只不过那蝴蝶不是由花丝堆砌而成,而是用金箔打造而成,戴在头上明晃晃的,走动间蝴蝶翅膀一颤一颤的异常美丽,出去做客的时候引起不少闺阁小姐们羡慕的眼光。
  只是那蝴蝶不要和齐宝钏这个相比而言就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这花丝工艺在前朝只有宫里的匠人才做的出来,后来前朝覆灭,一些匠人趁乱逃出来也将这花丝工艺带了出来,一直小小的蝴蝶,却需要细如发丝的金丝缠绕堆砌而成,镂空的蝴蝶轻盈欲飞,那口衔的也不是金链子,而是金丝拧成的具有弹性的叫做弹簧的东西,走动间底下的缀着的蓝宝一晃一晃在阳光的照耀下晃的人眼花。
  这样一支簪子,外头的卖价是五十两银子一支,放在谁家里不是宝贝一样的存放?大小姐齐宝钰也就只一套花丝头面做压箱底的陪嫁,二小姐齐宝铃也会有一套这样的陪嫁,偏生三小姐齐宝钏这花丝首饰多,这不,还舍得拿出来打赏人呢。
  “刘妈妈,这个就拿去给您的女儿添箱用吧,您在母亲面前就不帮我瞒下吧。”
  齐宝钏把步摇塞到刘妈妈手里,那宝石跟着金弹簧一晃一晃的擦着刘妈妈的手被,格外的冰凉舒服。
  刘妈妈犹豫了一下,便掩住袖子接了,笑道:
  “那老奴就带姑娘谢过三小姐了,我们姑娘两个月后出嫁,还希望三小姐赏个脸过去吃杯酒。”
  “一定一定!”
  齐宝钏的头点的跟小鸡吃米似的。
  齐宝钗在一旁看的心疼不已,那么好看的簪子。
  而且回头去吃喜酒还能空手去不成?这个傻子定会拿了上好的首饰过去给人添箱。
  齐宝钗咬着唇瞪了齐宝钏一眼,在她抬头看过来的时候连忙换上了笑脸,道:
  “三姐姐饿了吧?这边进去就是厨房了,隔壁就是饭堂,不如我们进去吃?”
  

第十九章 打得什么主意
更新时间2012…10…4 20:03:05  字数:2041

 饭堂人多杂乱的,齐宝钏怎么愿意去?张口想反驳之时却发现齐宝钗对着自己挤眼,齐宝钏低头看到自己手上的书,心中明白过来,挽着刘妈妈的手就是一阵摇:
  “妈妈,这一大早的出来到现在都没歇口气儿呢,我也饿得走不动路了,咱们就去饭堂里将就一下如何?”
  刘妈妈本不欲答应,可是一来她也累了,二来怀里那花丝衔蓝宝蝴蝶步摇在怀里还没捂热乎,便点了头:
  “那奴婢让人去准备一下,怎么也得跟别人隔开不是?”
  齐宝钏虽然不乐意跟人隔开,可也知道可以去饭堂用饭已经很不错了,便不再得寸进尺。
  齐宝钗却是知道,这寺里又哪儿有屏风或者帐子给你隔开?她只一径低头笑着扶了刘妈妈进了饭堂。
  因着到饭时了,这饭堂里的人不少,却又因为不是正点儿,所以人也不算很多,饭堂里面的位置起码空着一半以上。
  刘妈妈指挥着丫鬟小厮们去角落里选了位置,并将左右临近的桌子都占了,又遣了人回去送信,让人过来用饭。
  齐宝钗和齐宝钏两人被丫鬟家丁们围在了角落的一桌,不等饭菜上来,两人的丫鬟果子石榴带着漱洗物事过来了,伺候着两人洗漱后端上了茶。
  齐宝钗看了一眼放在桌角的书,对刘妈妈笑道:
  “妈妈也辛苦一天了,就不必在这边伺候了,去那边坐着用饭吧。”
  跟主子在一起虽然体面,可到底不自在,这两个小姐又不是刘妈妈的正经主子,再加上刘妈妈是伺候夫人的,确实不适合伺候两位小姐用饭,她便应了,行礼后跟着丫鬟们坐到了一起。
  碍事的人走了,齐宝钗将书拿了过来,扫了一眼书名,却是《尚书正义》,齐宝钏见状,道:
  “这书有什么好看的?也值得你如此看?”
  齐宝钗翻开书页,指着内页里朱笔旁注的两种不同字体道:
  “三姐姐请看,这字写得圆滑丰润,骨力遒劲,正和书皮上头的字是一个人所书。而这一种,铁画银钩锋芒毕露,想必是那位捡到玉佩的公子所注。”
  “是吗?”齐宝钏眼睛一亮,忙将书拿了过去,看了半响,不由懊恼:“我只看得出这两种字体不同,哪里来的圆润丰滑?铁画银钩?”
  齐宝钗轻轻一笑,端起茶碗来轻轻抿了一口,道:
  “这位何安何公子定是临的颜真卿的书法,而另一位,则是临的王羲之的草书。是以何公子的字透着一股子飘逸,而另一位的字透着一股子锋利。”
  其实字体的意境如何端看写的人心静如何,就算是何安去写草书,也定没有草书那种行云流水之感,同样,若是王安平写颜体,也定是力透纸背的刚猛,而无颜体那丰腴雄浑之感。
  只是齐宝钏如何又懂得这些?只觉得齐宝钗说的有理,忙不迭的点头后,眼睛亮晶晶的问:
  “如此说来这位公子定是喜欢王羲之的字了?”
  齐宝钗反问道:
  “你觉得呢?”
  齐宝钏眼睛直愣愣的,神思一阵恍惚。
  不一会儿,僧人端了饭菜过来,很简单的四菜一汤一粥,汤的名字很美“珍珠翡翠白玉汤”,其实不过是白菜豆腐。
  碧玉红花,便是汤菠菜,菠菜根红缨缨的被雕成了漂亮的花朵。
  银丝脆柳,便是土豆丝和青椒丝,这护国寺的厨子刀工一流,这切的丝真真的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
  凉拌三丝,便是白萝卜,胡萝卜和青萝卜,三色的萝卜装在白瓷盘子里格外喜人。
  最后一个,却是一道素肉菜,是用面筋做的红烧肉,叫做“一丈红尘”,面筋炖的酥烂,一口咬下去又弹弹的,那汤汁也不知是用什么熬的,竟然有几分肉味儿。
  齐宝钗看着那花花绿绿的饭食心情便格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