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草芳菲[榜推]-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一身大红色喜庆衣衫的孝端长公主便由庞氏扶着出来了。
众人齐齐的给她行礼,口中喊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吉祥话。
长公主笑得十分的慈和,口中不停的称谢。
随后众人纷纷送上寿礼,元府自然也是送了的,只不过是一整块红珊瑚雕成的五福捧寿,并其他几样金玉饰物,不贵重但是也不寒酸。元府向来不会随意与谁亲近,只要能保持与公主府关系不错便足够了,不盼着与公主府关系更进一步。
长公主对元府送的寿礼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却对元青菲姐妹三个多看了几眼,笑着称赞元府的水土养出来的小姐都水灵娇美。
倒是有不少权贵之家,送了贵重且极其有意蕴的寿礼,比如定兴伯府送的寿礼竟是一只驯化的极为乖巧懂事的小猴儿,那小猴儿手里捧了一只与它模样极为相像的赤金打造的小猴儿,猴子的眼睛是用贵重的红宝石做成的,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更重要的是,长公主是属猴的。
这下连元青菲与元若仪也看的直了眼。
众人更是惊叹不已,长公主亦是极为高兴,当即便赏了定兴伯府两位小姐一人一套做工精致繁复的赤金头面,引得旁的小姐们羡慕嫉妒不已。
女眷们送了礼,很快便又有男人们来送礼——有些人家没有女主人,或者女主人无法来吃宴,那就只能让男子来送礼。
比如说,北安郡王府。
北安郡王妃一向病的只剩半口气儿,从不出门应酬,这在整个京城都不是什么秘密。众人本以为她不来寿宴,但是最起码会让儿媳来。
京中的人大都只见过沈楚涵的“惊鸿一瞥”,知道她身姿“高大挺拔”,没有见过她的真正模样。北安郡王妃实在觉着这个儿媳拿不出手去,而且连半点儿礼教也无,就算来了宴席也徒增笑话,不如直接让陆征来送礼体面。
陆征如今就算是已经成了亲,也依旧是众人眼中的好女婿人选。毕竟他的正妻虽然出身不错,但是只看背影便知道她不会很讨人喜欢,家中有适龄的庶女嫁过去,日后等着陆征承了郡王的爵位,那也会是个体面的侧妃,若是再早早的生下个一男半女的,下半辈子就有着落了。
陆征一身深青色蜀锦长袍,皮肤白皙,五官英俊,斯文儒雅,虽然瞧着有些体弱,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他的气度。
厅中已经有无数少女芳心暗动,偷偷的拿眼睛瞄他。
元明莲也一直都在看陆征,只不过,以她的高傲和不知天高地厚,是绝对不屑于去给人家做小的。
陆征过后,陆续又有男子送了贺礼进来。过了半个时辰,众人正以为所有送礼的都已经送过了,底下却有人来报,说是三皇子带着两位公主给长公主送礼来了。
长公主登时大喜,连声说着“快请进来”。
很快,三皇子便带着两位公主进来了。
三皇子模样跟江夫人有三分相像,容貌英俊,身姿挺拔,穿了一身淡黄色袍服,衣裳瞧着十分普通,连个多余的花纹都没有,但是穿在他身上,硬生生的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华贵气度。他举手投足间,都是一种让人忍不住要臣服的尊贵气息,厅中的女子,心跳猛地都加快了一倍,连行礼都有些不稳当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自信
跟在三皇子身后的,是两位十四五岁大小的肌肤莹白如玉,衣饰华美的女子。
二人都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儿,通身亦是散发出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贵气,却并不张狂。元青菲见了,也不禁在心里赞叹。
众人自然是要先向这三位身份尊贵的半大孩子行礼,随后三皇子才带着两位公主给长公主祝寿送寿礼。
长公主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儿,忙亲自拉了两位公主做在她左右两侧。
厅中俱是一群女眷,三皇子不便久留,说了几句话,将太后、皇上送的礼带到了,便笑着离开去前厅了。
不知怎么的,元青菲看到三皇子身上,那块代表皇室子嗣的刻着“陆微”二字的玉佩,脑海中便浮现出陆徵的名字,还有他那双深棕色寒星一般的眸子、棱角分明的英俊五官。
陆徵跟陆微容貌并不相像,但是身高相差无几,只是陆徵因为常年习武,身形要更健硕一些。
元青菲发觉,自己竟然不知不觉的、能够清晰的在脑海中勾勒出陆徵的容貌和身形。
她觉着自己一定是疯了,怎么看见谁,都觉着像陆徵!
方才见到陆征的时候,她的脑海中就已经闪过陆徵的身影了,但是那次极为短暂,这次却根本无法控制的又想起了他的眼睛。
元青菲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将目光放在了两位美貌的公主身上。
众人多数都不曾见过两位公主,长公主心情极好的向众人介绍。
元青菲总算知道,圆脸大眼睛的那位是锦华公主,生母是当今的皇后,瓜子脸单眼皮儿的是锦云公主,生母是已经过世的秦妃。二人似乎因为出宫了,极为兴奋,拉着长公主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瞧着不像是那种很有心机的女子。
因此。众人倒也没有因为两位公主来了而拘谨,皆是用有些奇异的目光打量二人。
元青菲几人也都有些好奇的看着两位公主,过了一会儿,却见锦华公主不知低声问了长公主什么。长公主的眼睛便瞄向了元青菲这边,紧接着,两位公主也瞄向了她们这一桌,二人眼神在元青菲姐妹三人身上转了转,最终却把目光齐齐的落在了元青菲身上。
元青菲被看的有些莫名其妙,她根本就不认识这两位公主,两位公主似乎也没有理由关注她吧?
不过,她身份普通,自然是不能跟公主对视的,因此她只是看了一眼。便微微垂下头,恭敬却又显得不卑不亢。
元若仪能感受到两位公主是看元青菲的,元明莲却觉着两位公主是看她的,对她青睐有加,一时间下巴抬得更高了。
吃过宴席。有些路远的、身份较低的人便已经向长公主辞别,留下的,俱是京中有头有脸的夫人太太以及同样来借此机会寻亲事的小姐。
众人簇拥着长公主及两位金枝玉叶的公主,一同去了湖边听戏。
诸位小姐们对此多半并不热心的,但是为了能在长公主面前、在长辈们面前留下个好印象,多数都安安静静的坐在后排听着。
四月的风虽然是暖的,但是依旧带着冷意的。
庞氏不敢让长公主久坐。给她加了件披风后,仅仅唱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让人停了。
长公主知道媳妇是心疼她,但是她到底还是没有尽兴,众多喜爱听戏的贵妇们也没有听够。
长公主身边的两位公主瞧出了她的意犹未尽,锦华公主笑了笑,用全场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口齿清晰的道:“姑母,您要是没有尽兴,我倒是有个好法子,您要不要试一试?”
长公主知道锦华一向聪慧,而且琴棋书画皆通。还以为她是要露一手,不由笑着道:“什么好法子?”
锦华公主没有说话,眼睛却看向了离着长公主极近的元府众人,她的眼神太过明显,以至于亭子里的人也都跟着她看向了元府众人,等着锦华公主开口。
元青菲忽然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她从锦华公主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挑衅。
她不认识锦华公主啊,更没有得罪过她!
锦华公主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才笑着道:“我听说,元府有位姿容出众气质出尘的小姐,极擅音律,琴艺超绝,不知今日可否有幸一睹这位小姐的风采!”
明明是问句,却是笃信的语气。
众人哗然。
锦华公主琴棋书画皆通,但是,她最擅长的,正是音律,传闻她三岁起便能抚琴,十岁时便已经因为琴艺而名满整个京都,如今她已经是笈笄之年,琴艺更是登峰造极了。
她今日竟然这样夸赞另外一位女子的琴艺卓绝,脸上明明白白的写着自信与骄傲,还有一种淡淡的嘲讽和不屑——这是锦华公主自出现以来,第一次露出这种神情方才她一直都是端庄高贵的神色,但是并没有瞧不起谁。
很明显,元府的小姐犯了她的忌讳,让她心生不快了。
元老夫人人老成精,一眼就看穿了锦华公主的挑衅。
她不由的皱眉看向自己的三个孙女。
能称得上是姿容出众气质出尘的,似乎只有元青菲,但是她何时学过琴艺?元府中琴艺最好的,应该是元若仪了,但是……她自己也要承认,元若仪相貌平平,气质顶多只能算端庄娴静,离着“出尘”还有些距离。元明莲她连考虑都不用考虑,只怕她连“宫商角徵羽”都分不清楚。
元若仪也皱眉,她知道锦华公主说的一定是元青菲,方才吃宴席的时候,锦华公主便已经深深的看过元青菲一次了。
元青菲什么时候把公主给得罪了?
她轻轻的在元青菲耳边道:“你不要逞强,我来。”
锦华公主这样挑衅,事关元府的尊严,关乎元府百年书香门第的荣耀,她们绝不可以出丑。
她知道元青菲根本就不曾摸过琴,哪里像锦华公主说的那般“极擅音律,琴艺超绝”,锦华公主摆明了是想让元青菲难堪。反正锦华公主方才也没说明是元府哪一位小姐,只说姿容出众,她就厚着脸皮出众一回好了,想来以她的公主之尊,也不会太过为难她们。
元青菲刚开始听锦华公主说话时,心里便是“咯噔”一声。
她的琴艺,只有陆徵知道深浅,旁人并不知晓。她心里本就有鬼,听了锦华的话,难免会心虚,她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暴露了呢。
但是很快她就反应过来了,锦华公主应该并不清楚她的琴艺到底如何,陆徵绝对不会闲着没事,去锦华公主面前闲言碎语的说,元府有位小姐弹琴很好。
元青菲虽然不知道锦华公主对她的敌意由何而来,但是此刻却不是退缩和犹豫的时候。
她见元若仪愿意替她出头,心中一阵感动。
她朝元老夫人露出一个淡淡的,自信的笑容,又低声对元若仪道:“放心,若论琴艺,我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元若仪诧异的抬眼看向元青菲,她还是第一次听到元青菲说这样有些狂妄自大的话,平日里元青菲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只是针线要出色一些,但是她也总说自己的女红马马虎虎。今日竟然被锦华公主一刺激,显露出了与她的性格截然不同的气势来。
元明莲就坐在二人旁边,自然也听到了元青菲的话,她比元若仪还要愕然,以为元青菲疯了,低声耻笑道:“自寻死路!”
元青菲站起身,目光淡然而平静的看向锦华公主,不卑不亢的道:“元八承蒙公主抬爱,不敢当的‘姿容出众气质出尘’,公主金枝玉叶,方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女。不过,若是说到琴技,我倒是能抚上一两曲,若是长公主与二位公主不嫌粗陋,我就献丑了。”
众人听了不由的俱是倒吸一口凉气。
她们都听出来了,元青菲话虽然说的极为客气,但是却饱含着巨大的自信,而且她身上的气质、脸上的神情,无一不在向众人诉说着她的自信——她只否认了公主说的容貌和气质,却没有否认“琴艺超绝”!
而众人此时见到元青菲,其实心里都已经在赞叹她的姿容出众了,但是她自己却没觉着容貌姣好,反而觉着自己琴艺不错。
若是照这样推理,她的琴艺该是什么样子的!
锦华公主显然也没想到元青菲竟然敢有这样的自信。
她心中冷笑一声,脸上却依旧是端庄高贵,笑着朝长公主道:“姑母,您瞧,咱们有耳福了!”
一旁的锦云公主一脸看好戏的神情,也跟着凑热闹:“这回我们可是跟着三姐沾光了呢!”
长公主早就听出锦华的意思了,她根本就是想要借着机会为难那位元府的八小姐,但是她只当什么也不知道,由着锦华的性子去闹。而且,事情发展到这会儿,她也起了兴致,想要看一看那位气质独特叫人难忘的元八小姐,琴艺到底如何。瞧着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的自信,不像是个狂妄的,倒像是真的有几分真才实学的。
但是,跟锦华比……
她肯定是不如的。
第二百四十六章 卓绝
古琴很快便拿了上来,摆在了原先唱戏的高台上。
元青菲在元老夫人众人担忧的眼神中,脚步坚定、神情平静的,走向高台。
亭中的众人,什么样的目光都有,羡慕,嫉妒,惊诧,愕然,不屑,嘲讽……
元青菲却统统都视而不见。
她的神情虽然平静,但是内心却激动的微微发颤。
不是因为紧张,更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过于兴奋。
四年了,她都没有碰过琴了。
哦,不,勉强算是碰过一回。
在她前世的最后八年里,琴,已经融入了她的生命,成了她最为依赖的一部分。
她习惯了每日轻轻拨动琴弦,流淌出动听的声音,一日不抚琴,一日便会觉着空落落的。
一直朝夕相伴的亲密伙伴,猛然有一日不能触碰了,这种孤寂与空落,常人根本无法体会。
但是,她的身份决定了她不能轻易显露自己的琴艺——在外人看来,她并没有学过琴。
今日,有人逼她要显露自己的才华,她只能半推半就的应了。
这确实关乎元府的声誉,但是,元青菲能答应的这样痛快,其实归根结底是有私心的。
她对琴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她渴望能够再一次抚琴。
刚开始学琴,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但是时间久了,对琴的追求已经成为了她人生最大的奋斗目标。
除了琴,她曾经一无所有。
元青菲坐在琴前,恍惚中似乎回到了前世,台下坐着的都是质疑她的观众,曾经没有人看好没有半点音乐基础的她,所有人都觉着老师破格录取她进音乐学院,是个天大的笑话。
她看着锦华公主眼中不屑的神情,缓缓的低下头。
她轻轻的闭了闭眼。让自己的心境变得平和——这对她来说一点也不难,她曾经这样做过上千次了。
她的神情变得无喜无悲。
但是却并没有伸手抚琴,而是又站起身,走下高台。就着湖里的水净了手,随后用帕子擦干,才又回到台上。
台下的人越发的愕然而不屑:装模作样!
元青菲重新坐好,这才看向案上的琴。
这把琴是常见的伏羲式的,琴面用的是最适宜制琴的杉木,整个琴身呈现出一种光泽厚重的金黄色,散发出一股杉木特有的清香。以杉木制成的古琴,通常会发音刚劲清亮而厚,余韵悠长。
琴不经五百年,其纹不断。
而这把琴的琴面上有着明显的流水断。不仅让琴身更加淳美,而且会让琴音声音更加松透古雅,音色纯正。
这些独有的断纹证明,这把琴年代久远,是难得一见的古琴好琴。
琴弦以上好的蚕丝制成。坚韧而发音韵长味厚、苍古圆润,音柔而意刚。
元青菲有些爱不释手的轻轻拨了一下琴弦,听着它发出清越淳厚的声音,不由的在心中赞叹:好琴!
她动作熟练的调了调音,发现这把古琴的音很准,几乎不需要调整,可见这把琴平日里是有人用的。否则音准会比较差。
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底下的众人便瞧出了不同。
元青菲给人的感觉本就是有些空灵,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今日穿了一身艳丽的桃红色衣衫,本来是已经掩盖了她的出尘,但是此时。她一坐在琴前,随意的几次手指翻飞,却立即让她的那种空灵又显现了出来。
她端坐着高台上,似乎已经与周围融为了一体,那么的自然而然。仿佛她已经经过千百次的锤炼,成了那把琴的一部分。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元青菲调音的一瞬间,底下的众人都立即看出,她一定是会抚琴的,而且琴技不错。
元青菲之所以气质独特,其实主要归功于她前世常年练琴,而且是废寝忘食的练琴。
锦华公主虽然从小便开始练琴,但是她今年也就是十五岁而已,三四岁开始学琴,那时候什么也不懂,手指根本就用不上力气,而且她是锦衣玉食的公主,谁会逼着她不要命的练琴?
她真正练琴学琴的时间,只怕连元青菲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元青菲不仅刻苦,而且有天分,更重要的是,她有一群优秀的古琴导师,在她的学琴生涯中,这些导师给她提供了无数的经验和知识,让她少走了许多弯路。
更何况,她学习的曲目,都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才流传下来的精华,她的起点就比这里所有的人都要高,对古琴和曲子的领悟也不是这里的人能够比拟的。
练琴时,首先要做的便是平心静气,抚平自己心中的浮躁,初学琴时,练琴是一件十分枯燥损耗心力的事,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与琴、与曲融为一体。长达八年的勤学苦练,潜心静气,才造就了元青菲如今迥异于常人的脱俗气质。
元青菲的手摸到了琴,就如抚摸到了自己的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当真是恍若隔世。
她选了首旋律轻快、意趣盎然的《碧涧流泉》。
这不是一首最适合祝寿的曲子,但是却是十分应景儿的曲子。
元青菲的手指纤长细嫩,如青葱般雪白柔滑,她抚过半透明的琴弦,双手仿若无骨,却又似乎坚定有力。
起初,她因为已经很久没有碰琴,略微有些生疏,但是很快她就找到了那种久违的感觉,并且沉浸其中。
清越的琴声徐徐响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充盈到了公主府的每个角落里。
距离女眷所在的凉亭不远处,是驸马爷带着一众男人们听戏的凉亭,原本还是十分热闹的亭子里,此时也被琴声所摄,变得寂静无声。
琴声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荡人肺腑,撼人心魄……
山林幽涧,一派碧绿,流泉泠泠,嘈嘈切切。
在那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之间,爆发出一股股清澈的泉水,涓涓细流,时急时缓。
下头坐着的众人,一时间仿佛置身于山高林密、云气氤氲的幽谷,空谷回声愈显山林的幽深。水声若隐若现,悬泉瀑布由远及近,或幽咽婉转,或飞流激湍。
徜徉其间,情飞志扬,心旷神怡。
似乎过了许久,似乎又只有一瞬。
琴音逐渐恢复了平静,似是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宁静而悠远。
一曲即终时,尾声泛音清脆明亮,寥寥数音,却让人觉得余音缭绕,意韵无穷。
曲终,人未散,繁华依旧,却空寂无声。
整个天地,忽然间都黯然失色,只余高台上那个桃红色的纤瘦清美的身影。
豆蔻年华的她,眉若远黛,朱唇若丹,莹白的肌肤欺霜赛雪,柔滑墨玉般的青丝在微风中拂动,衣角微微扬起,飘然若仙。
公主府里那些层层叠叠、芬芳妍丽的繁花,在花丛穿梭的美丽的蝴蝶,都成了那个身影的陪衬。
元青菲依旧平静的走下高台,依旧是那种风淡云轻的不卑不亢。
众人尚沉浸在彻入人心的美妙乐境中,无法回神。
只有琴艺也已经达到了较高境界的锦华公主,渐渐回过神来。
她满目震惊的看着元青菲,惊诧于她琴技的超绝,更震撼于她琴曲中饱含的情感和意境。只听琴音,绝对不会想到抚琴之人是个尚未及笄的少女,更无法想象她怎么能描绘出,那样宏大壮观犹如身临其境一般的空谷幽泉的景象。
锦华公主三岁起便开始学琴,至今已有十二个年头。
但是,与元青菲的琴艺一比,锦华公主觉着,自己的琴艺尚且只是刚刚学会蹒跚起步的孩童!
可是,元青菲才多大?
十三?还是十四?她又是从几岁开始学琴?
琴艺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收发自如,让人身临其境,甚至直到现在,众人尚且沉浸在她的琴音意境中。
这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可是,事实就摆在锦华公主的眼前,由不得她不相信。
锦华公主脸上的神情有些复杂,她一直都觉着自己就像元青菲说的那样,是真真正正的天之骄女。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她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十分的苛刻,虽然锦衣玉食,没有任何的忧愁,但是她从来都不曾懈怠过,她在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
所有人都夸赞她的琴艺极高,连教她的琴师都一直赞不绝口,而且说“我已经没什么能教给公主的了”。
她为此沾沾自喜了好长时间,以为她的琴艺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她今日有些一反常态的挑衅般的逼元青菲出来抚琴,只是因为别人一句玩笑话一时兴起,左右不过是小女子心中的某种不服气而已。
没想到,她今日还真是歪打正着了,当然,也打了她自己的脸。
锦华公主刚要开口,就听一个有些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男子的声音道:“意绵绵,心有相思弦。指纤纤,衷曲复牵连。”
众人一惊,终于回过神来。
等到众人看清来人,不禁又是一惊。
一大群女眷赶紧起身,而后纷纷低头屈膝行礼:“王爷金安!”除了长公主,连锦华锦云两位公主亦是跟着行礼。
来人正是大封唯一的亲王,当今圣上的胞弟,惠宁王。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克星
元青菲看着眼前与陆徵几乎一模一样的脸,愣了片刻,才给惠宁王行礼。
等她再抬头时,就看到一双与陆徵同样是深棕色的眼眸,正饶有兴致的盯着她看。
只不过,惠宁王的眼神与陆徵不同,陆徵的眼睛里永远都带着冷意,容易让人不寒而栗。而惠宁王的眼睛里,却是透出一种放荡不羁,透出一种随性。
惠宁王在整个京城都是声名狼藉,他的周围,忽的空出一大片地方来,那些世家小姐纷纷不动声色的往自己母亲或是祖母身后躲。
只有元青菲因为才从高台上下来,尚未走到元老夫人身边,因此无处可躲。
元青菲也没有想要躲。
陆徵的容貌跟惠宁王的太像太像,以至于元青菲下意识的觉着惠宁王有些可靠。
脑海中一冒出这样的想法,元青菲就被自己吓了一跳。
惠宁王只怕是全京城最不可靠的人,她竟然会觉着他可靠!
是她无往而不利的直觉出了问题,还是因为她已经信任陆徵到了骨子里。
她忽然想到惠宁王方才一来时说的一句“意绵绵,心有相思弦”。
难道,她的琴声里有思念?!
元青菲心里微颤,却硬生生的压住某种情绪,平静的又朝惠宁王微微屈膝:“见过王爷,王爷千岁。”
没想到惠宁王连理都不理她,一脸气愤的朝着周围的女子怒声吼道:“本王是吃人的洪水猛兽不成?!一个个都跑那么老远!都给本王滚过来,让本王好好挑挑,看看有没有那会唱曲儿的!”
他不开口还好,这一开口,直接将一种女眷吓得魂飞魄散,不但不敢往前,反而又后退了几步。
他可不就是洪水猛兽吗,谁离得近了下一刻便是要遭殃的呀!
长公主和锦华锦云公主神色万分尴尬。觉着简直被惠宁王丢尽了脸面。但是三人没有一个敢开口劝说的,惠宁王可是连太后、皇帝的面子都不给,而且身为一国之母的皇后,曾经都挨过惠宁王唾沫横飞的谩骂。事后他该怎么嚣张还是怎么嚣张,连半句道歉的话也没有,皇帝也没有嫌他不敬长嫂,反而依旧与他十分亲近。
惠宁王混起来简直就是六亲不认,她们三个弱女子哪敢在这个时候去触他的霉头!
“本王风流倜傥,英俊非凡,哪个女子见了不爱?你们都躲个屁呀!瞧瞧,瞧瞧,一个个生的歪瓜裂枣的,穿的都吐了吧唧的。白瞎了那些上好的金玉镯子!”惠宁王将一种女眷扫了一圈儿,不屑的道:“嘁!就你们这副要模样没模样,要身段没身段,要气质没气质的村妇模样,本王能看得上?谁稀罕哪!”
惠宁王唾沫星子四溅的狠狠的将众女子数落了一通。似乎心情舒畅了一些。
他一转身,发现元青菲还站在原地,并没有后退吓走。
他立即换了一副笑容,拿出了自己亲王的尊贵气度,居高临下的道:“小姑娘,你好像,并不怕我呀?”
元青菲此时也十分疑惑。自己对惠宁王确实没有畏惧之心,甚至也没有厌恶之心。
难道是爱屋及乌?
呸呸呸!
她这是在想什么呢!哪里有什么爱,哪里有什么屋!
不过,元青菲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惠宁王风流成性,跋扈霸道。但是最起码,她并未从他身上感受到恶意。
她相信自己的直觉。
“王爷为人和善,何来惧怕之说?”元青菲微垂着头,声音平静的道。她的语气透出一种淡淡的真诚,让人一听便知道她说的是真心话。并没有敷衍惠宁王。
惠宁王登时哈哈大笑,手舞足蹈的跑到长公主面前,大声道:“皇姐,你听到了没,人家夸本王和善呢!哈哈哈,对,本王最和善不过了!真是有眼光哪!”
长公主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来,看了一眼静立不动的元青菲,勉强应道:“有眼光!”
惠宁王又手舞足蹈的跑回元青菲身旁,摸着下巴想了想,道:“本王瞧着你琴艺不错,我府上还缺个抚琴的,要不你……”
“父王!”
惠宁王的话尚未说完,就被一个冰冷彻骨的声音打断了。
众人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整个大封,居然还有敢打断惠宁王说话的人!
而且似乎态度极其冷漠!
所有人都等着惠宁王发飙,而后破口大骂。
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惠宁王有发飙的迹象,反而表情好像有些讪讪的,像是一个做了什么坏事的孩子,不小心被家里的大人发现了,心虚而又紧张。
众人尽皆愕然诧异,一瞬间有一种被雷给劈了的不真实感。
纵横整个京城,强取豪夺、诬陷忠良、贪淫好色、骄横跋扈、无恶不作的惠宁王,居然也有害怕的人?!
他不是连皇帝和太后都不怕的吗?
等等,方才那人叫他“父王”?!
众人立即都伸长了脖子,往声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