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逸"史-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话,入耳的是难听的粗话,谁没有气?
“我的爷啊!你们终于到了啊!”丁维峡惊喜欢叫,忙道:“快!快!莫连长!开炮啊!”他边赔不是,边哀求。
“炮兵连奉命赶到,炮兵连上尉连长莫谊豪,请丁师长指示!”莫谊豪一个标准的军礼。
“莫连长!你不要搞这些花架子了,你赶快给我开炮啊!”丁维峡急道。
“丁师长!你别急啊!战士们正在调试,一会儿就好。”莫谊豪不知情况,他当然不急了。
“走!带我看看去!”丁维峡拖着莫谊豪往外走。
“报告!火炮已调试完毕,请长官指示!”一个中尉跑近报告。
“马上开炮!”丁维峡迫不及待。
“目标:北城,开炮!”莫谊豪接着用术语命令。
嘭嘭嘭??????接连不断地炮声来,人民军的火炮首先射向北半截胡同与南半截胡同清军阻击阵地,跟着第104团一营发起冲锋,此时,时间是上午九时,谢志坚部新式清军防线土崩瓦解,第104团冲入北城。
中午时分,第35师师长丁维峡率103团跟随第104团之后进入北城,而原第35师在西城的阵地则由从后面跟上的第36师的第108团与107团接替。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像第105团那样的事情,第九军军参谋长孙山义来到第35师师部,协调其与后面第36师部队的衔接问题,他与丁维峡商议,鉴于第105团在北城战役中遭遇敌军合围,损失颇重,决定让第105团撤出战斗,让第36师的第108团接替其向北京城突入的任务。
三个主力团冲入北城,集于北城的清军一部分逃得比兔子还快,缩了回去,主要是多格林部八旗军火器营;一部分被歼灭,主要是担任切割任务的谢志坚部清军;还有一部分投降,主要是先农坛清军,因为他们四处受敌,无路可逃。
随着西城与北城清军的崩溃,待到太阳下山之时,经过一番巷战,中城、南城与东城全部落入人民军手。第九军各部继续向前推进,天断黑时分,第35师攻至宣武门下,第34师攻至正阳门下,第33师攻至崇文门下,第九军接近了北京城的核心部分。人民军其它各部的进攻各有进展,特别是负责西面进攻的第一军第4师攻至阜成门下,并与北京中心情报站潜伏在城内的内应部队通过烟雾信号,接上了头,并约定了一起行动时间。
攻打北京城的第三天,清晨的晨雾还未消散,北京护城河还笼罩在朦胧之中,北京城四周的枪声又密集响起,在这几天的激战中,西、北、东三路进攻的人民军无甚进展,惟一取得的值得安慰的战绩便是在北京护城河上架起了无数座浮桥,彻底顺通了人民军登城部队的道路,不会再像前两天攻城时那样出现攻城部队前后不继的情况。按计划人民军少量轻型火炮适当炮击之后,人民军开始攻城,由于晨雾弥漫,炮击效果并不理想,但各指挥部顾不了那么多,一声令下,各路突击队如利箭般射向北京城,很快过了护城河,搭上登楼梯后,残酷的血战又一次展开。
北京西面阜成门是第4师负责主攻的地方,第4师第12团的突击队几次强行登城均被打退下来,时间已过去一个小时,与城内潜伏部队约定打开城门的时间也已过去十分钟,可阜成门依然没有一点动静,第4师师长霍图图举着望远镜不由担心起来:“会不会出事了?”稍等了片刻,他把望远镜递给身后的警卫,恨恨道:“没有内应,我们照样也要把阜成门拿下来,走!到前面去看看!”
“师长!快看!快看!城门打开了!”右臂中了箭伤的师侦察连连长程学仁欢叫,他因伤既没有再去一线执行作战任务,但也不愿转到后方去休养,于是便留在了师部,陪着霍图图,幸好箭上无毒,他的伤并无大碍,拔出箭后,便没事了。
“欧!”霍图图倏然停下脚步,重又拿过望远镜了望。“好!令第12团持续不断地加强城墙两侧的进攻,第11团突进城中,作预备队的第10团跟上;另,向军部通报我师情况!”他不歇气下达命令,接着又道:“走!我们进城去!”
第11团没有遇到抵抗,遇到的却是手臂扎红布的欢迎部队。第11团分组三股,一股与内应部队正面阻挡清军对阜成门的争夺,另两股一左一右从城门两侧的登城台阶攻上城楼。
城门被攻破,清军兵败如山倒,在城楼上抵抗的清军要么向其它城门处退去,要么跪地投降,要么爬在地上装死装伤。第4师其它部队接连不断涌入城中,然后向北京纵深推进。尽管沿途已经构筑好的防御工事很多,但是出乎意料,清军都未留下兵力把守,第4师迅速肃清阜成门周边清军的微弱抵抗后,开始重点向南面的西便门与宣武门发展,此后,第一军的第3师也从阜成门进入北京城中。
接报阜成门被攻破,北京事务大帅营大帅僧格林沁亲王平生第一次惊得瑟瑟发抖,他不知道人民军会怎样对待他,屠杀两万多筑路工的罪行,已令根据地人民对他充满了刻骨铭心的仇恨,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城外隐蔽在城北的三万蒙古骑兵了。
怎么京城保卫战已打了近四天了,三万蒙古骑兵还不发动呢?
第二百五十章 触摸皇宫
中午时分,北京城激烈的战斗一直没有停歇过,人民军战士每人携带有可供连续两天作战的干粮,他们胡乱地往嘴里塞入一些干粮,干涩地咀嚼一下,连水都来不及喝一点,便又被催命鬼似的长官们命令争夺新的据点去了。人民军就是这样凑合着应付人体的新陈代谢,而清军是怎样的就不知道了,想来,在这么攸关生命的激烈的战斗中,谁要想坐下来舒舒服服吃上一口馍,或是扯下裤腰带抖抖爽爽地撒上一泡尿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清除城墙上的清军比较容易,清军与拥有优势火力的人民军对冲,无疑就如送死,一左一右沿北京城城墙挺进的人民军不到两个小时,分别占领了西直门与西便门,两城门被打开,人民军第1师从西直门涌入,而第2师则从西便门涌入。第一军军指挥部随即前移至西地口胡同,就挨在清镶蓝旗营房不到三十米处,镶蓝旗营房早被人民军第35师拿下,此处正作为人民军的后勤补给站被征用。
第一军军长杨元典根据战斗的进程,及时作出新的调整,他不贪功,不急于求成,这与第十二军的军长朱宜松正好相反。“令各师巩固已占领阵地,在没有接到军部命令前,不得向北京城纵深发展;第1师由西直门沿城墙向左,折向东攻,夺取德胜门,协助北面进攻的第三军进城;第4师沿城墙向右,折向东攻,夺取宣武门,协助南面进攻的第九军进城;第3师守住阜成门,并做好进攻正红旗区的准备;第2师守住西便门,并做好进攻镶红旗区的准备。”杨元典进到西地口胡同新指挥部,立马发出最新的作战命令。
杨元典这一番不急不躁的布置,一个小时之后,方知道是多么的英明啊!正当人民军各部顺利占领各城门,几乎未遭抵抗便轻松地攻占各预定目标之时,变故发生了。在北京城西面,也就是人民军第一军原驻守的地方,突然出现一阵阵翻卷上天的尘烟,一阵阵急促的密密麻麻的马蹄声,不知哪冒出的无数蒙古骑兵汹涌而来,他们叫喊着,挥着马刀,拉着弯弓,像一阵巨风席卷整个大地。首先遭到攻击的是第一军的炮兵阵地,蒙古骑兵从背后掩杀过来,第一军分立左右两块块阵的几百门各式火炮,均遭到蒙古骑兵的疯狂冲击,不是手无寸铁,而是手握重铁的人民军炮兵部队猝不及防,既来不及调转炮头,也来不及开炮,为了保命,四散而逃,大部分躲入了民宅中,少部分跑得慢的,成了待宰的羔羊。
这三万骑兵由僧格林沁的三员猛将之一的忽突将军统领,本来,忽突部一直隐藏在北京城城北,而第一集团军司令部也一直怀疑这股蒙古骑兵隐于此方向,便令在北面担任佯攻任务的第三军至少调派一个师的兵力负责监视此股蒙古骑兵的动向,然而,比僧格林沁亲王另两员虎将更讲智谋的忽突将军令五千蒙古骑兵扮着主力成功蒙骗了负责监视他们动向的人民军第11师,把第11师向东北引离了十里,待第11师警觉地发现情况不对时,却为时已晚矣!由忽突本人亲率的二万多骑骑兵,已成功利用这十里的间隙,向南突进了人民军的外围警戒线。人民军在外围的哨兵大多被潜入的忽突的亲卫兵偷偷干掉,一些没被发现的暗哨,要么来不及示警,要么示警了,却没有用了,飞驰而来的骑兵太快,那容人民军做好准备?
忽突把突入的蒙古骑兵分成三路,一路解决人民军外围部队,一路冲向阜成门,一路冲向西便门。解决人民军外围部队的蒙古骑兵最为顺利,因为人民军留在城外警戒的部队并不多,除了所有的炮兵部队外,此次第一军炮兵部队士兵损失惨重,幸好,那些火炮大多还完好无损地留在阵地上,蒙古骑兵没有时间搬走,也没有时间破坏。但更为幸运的则是孤伶伶留在城外以为是最安全的大后方的门头沟李庄的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未被蒙古骑兵发现,不然,在几千蒙古骑兵的暴风骤雨般的攻击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治下纵是有千军万马也没人来得及拯救他们。
而与之相反,另两路蒙古骑兵的攻击则被碰得头破血流了,冲击阜成门的那一路自不用说,虽然阜成门城门大开,可用骑兵去撞雄伟高峨的北京城墙无疑就是送死,七千蒙古骑兵除了从阜成门一阵风似地冲进去,又一阵风似的冲出来后,什么也做不了,只是前一阵风与后一阵风的大小却完全不同了,后一阵风比前一阵风小了许多,人民军站在城墙上,躲在房屋楼宇里射击,就像在打移动靶练习一样,七千蒙古骑兵,再次从城中冲出时,仅剩下四成不到。
第三路冲击西便门的八千蒙古骑兵,由忽突亲自指挥,这是担任这次攻击任务的主力部队。突如其来的忽突部在开始那一会儿,就若秋风扫落叶般,席卷整个北京城西便门外的平原区,接到警报的人民军仓促应战,让过忽突部第一波雷霆般强劲的冲势之后,第一军军长杨元典从西地口胡同军指挥部跑至西便门,并登上西便门城楼,看清楚形势后,沉稳地指挥军属特种兵营登上城楼,实施精准打;然后命人打开城门,令第2师第6团二营出城列成方阵,以引诱蒙古骑兵的第二次冲击;又令第2师的第4团与第5团及第6团其它部隐伏在西便门两侧的民房中,待蒙古骑兵冲进来时,伏击之。
忽突不知是计,见人民军人数太少,才区区五百人不到,以为人民军大部队已深入城中了,便大手一挥,几千骑兵呼啸着冲向二营方阵。二营远距离射击一阵子之后,见势不妙,故作惊慌地逃向城中,并故意放慢脚步,好像来不及关上城门般,让蒙古骑兵顺势追着进了城。蒙古骑兵鱼贯而入,沿着空空的大街,横冲直撞,可刚还在四处逃窜的人民军忽然不见了,接着传来一声大吼,噼哩啪啦的枪声响起,蒙古骑兵人马坠地,倒满了一整条长街。后面的骑兵还在不断往里涌,而里面的骑兵却驱马急着往外逃,顿时,西便门城门口处,挤满了混乱的骑兵队伍,城楼上的人民军战士很随意地扔下一颗手榴弹,便能炸倒下一大片;或是闭上眼任意的射上一粒子弹,便是一个蒙古骑兵去了西天。
在远处观战的忽突大急,他驱马催促两千未动的骑兵前往救援,这时,城楼上蛰伏已久的第一军军属特种兵营的士兵动了,他们依托有利位置,狙击手们实施精确打击。对付骑兵的方法,一般是先射马,后射人,而特种兵们个个都是神枪手,精确射击是他们的必修科目,他们自恃绝技,却是直接射人,只见二千多飞奔而来的蒙古骑兵,接连不断地有人栽下马来,等冲至城墙三十米时,仅剩下一千人不到了。
忽突惊出冷汗,城楼上的枪声并不密集,却有如此大的杀伤力,这是从未有过的事啊!他痛心地望着自己的士兵一茬一茬地倒下,心已胆战,再也不敢向前冲,马上下令鸣金撤退。残剩蒙古骑兵又如潮水般退去,退时,忽突悲愤含恨的抽出一支利箭射向城楼,利箭强劲有力,直飞向了望楼,“嗖”地一声,从杨元典耳边划过,“噔”地一声插入其背后的木墙上。
杨元典不以为然地一动不动,而身旁的参谋警卫们则不然了,他们惊出一身冷汗,再也不敢让杨元典呆在上面,不管杨元典怎么反对,他们还是把他强行拉下了城楼。
此次,忽突部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三万骑兵最后能撤回去的不到一半,此后,蒙古骑兵再也没有在长城以南出现过,他们只能游荡在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血的教训让他们明白,只有草原才是任他们逍遥的战场。
但此次蒙古骑兵的突击,也让第一集团军惊出一身冷汗,第一集团军司令部里的人还在后怕不已,不知不觉中他们已在鬼门关游逛了一回回来了。如果不是蒙古骑兵未发现集团军司令部的存在,那么人民军有史以来阵亡的最将领中,便要添上许多人的名字了;如果不是第一军军长杨元典的沉稳,那么人民军攻入北京城不仅功亏一篑,而且第一军还将遭受灭顶之灾,后果不堪设想啊!对此,人民军第一集团军政治部对于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第三军军长潘攀予以记大功处分,而对于负有直接指挥责任的第三军第11师师长龙清川则给予撤职处分。
蒙古骑兵从西面对人民军第一军的攻击,并没有影响到其它三面各路人民军的攻城,仅在南面第九军的预备队——第36师见西隔壁西便门附近的第一军第2师出现一点困难,调遣一个团火速增援外,其它各部依然按部就班地继续进行攻城战而未作丝毫停顿。等来如风,去也如风的蒙古骑兵碰得头破血流地败退回去后,人民军其它三面的进攻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北京城各大城门均被攻破。此时,已是夜幕降临时分,人民军停止了向北京城纵深的进攻,而清军知夺回城门无望,也懒得再进行自杀性地反攻,于是,北京战役的第四天晚上,北京城终于难得地出现了一段宁静的时光。
黑夜的宁静并不能代表交战双方将士们的心灵宁静,在双方的决策指挥所里,双方的指战员们都在紧张地积极策划明日的战事。清廷北京事务大帅营大厅偏房里一片漆黑,僧格林沁亲王不准亲卫兵们点灯,他孤独地坐在偏房里,任由大厅里的幕僚们在面红耳赤地争执,在得知最后的希望——城外三万蒙古骑兵的攻击以失败而告终后,他知道他们的末日就要到了,任何的抗抵都是无力的,都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
同时,在人民军联合指挥部里,却是灯火通明,大家商议决定,明早打响对北京城的巷战,以四个军的特种兵营为主,实施特种战,一间房一间房、一条弄子一条弄子、一个胡同一个胡同、一条大街一条大街、一个区一个区一步步地蚕食,争取两日内拿下全城!
吴命陵最后宣布:“林主席已在来北京的路上了,他特许所有参战部队可以在解放北京城的第二天,列队由东到西从朝阳门入,穿过北京城,再从阜成门出,进行盛大的入城仪式!”
联合指挥部里顿时掌声、欢呼声雷动,一向沉稳、喜怒哀乐少现于色的众高级将领们,难得地露出少年般地天真性情。
“这可太好了!”
“这可是破天翻头一遭啊!”
“下面的将士们会兴奋得翻天!”
“我要找件好衣裳,整整齐齐,威威武武地进城!”
“林主席什么时候能到北京城?”还是胡野林功底深厚,不为物喜,不为己悲。
大家安静下来,这才想到这么隆重的仪式,怎能没有林主席参加呢?他们齐望向吴命陵。
吴命陵明白大家的意思,他接着传达林逸的指示:“林主席吩咐,他能在三天之内赶到,便与大家同欢庆,与普天下百姓同乐!如果三天之他不能赶到,大家也不需等他,进城仪式照常进行!”
众将领露出遗憾,多么渴望林逸能准时赶到啊!
吴命陵瞅一眼大家,低头轻叹一声:“林主席说了一句话:胜利属于你们,属于全体人民军将士,荣誉也应属于你们,我只是一个个体,有没有我参加并不重要!”
大家感慨万千,这是多么大的胸怀啊!
第五天清晨,休整一夜之后,人民军各部重新开始进攻,此次是展开全面的巷战,昨日建立奇勋的第4师首先出动,从镶蓝旗西角的宾客马馆开始攻入镶蓝旗西区,第4师第12团慢慢沿着太平湖悄然运动到湖北部,猛烈的射击刚停,冲在最前面的一营冲入中街,殊料清军的抵抗竟异常微弱,与昨日西城的战斗几乎是天壤之别,清军很快退往南北走向的茄子胡同中,一营迅疾衔尾急追,一个小时后,一营在二营的配合下,攻下茄子胡同。然后,第35师沿注入太平湖的流河两岸前进,把镶蓝旗西区分成两半,第12团负责进攻北半部,第11团负责进攻南半部,第10团居中策应。他们进展神速,黄昏时,攻下平郡王府与驯象所之后,基本占领了镶蓝旗西区,他们与北面进攻镶红旗的第2师和东面进攻镶蓝旗中区的第35师连成了一片。
但是从东面朝阳门进城,向正白旗区进攻的第十二军第48师的进展却不那么顺利了,因为该师进攻地域地形相当复杂,到处是弄子胡同、房屋和粮仓,还有清军与西洋雇佣军在重兵把守,他们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战斗,作战意志非常坚强,人民军常常是一条弄子刚刚夺下,西洋雇佣军凶猛的反冲击就接踵而至,立足未稳的人民军还没屁股坐热就被赶了出来,战斗就是这样一进一退反复拉锯争夺。
为了支援第48师的进攻,第十二军军长朱宜松令待命的军属特种兵营紧急赶往支援,但特种兵营刚到达东烧酒胡同,便与从恒亲王府出来的一股清军相遇,幸亏特种兵身手不凡,战斗队形完整,他们相互掩护,强大的火力瞬息间便把这股清军冲散。头痛的散星巷战开始了,虽然特种兵战士训练有素,但清军地形熟悉,特种兵渐也有了伤亡。得到军属特种兵营支援的第48师进展却开始快起来,很快突破西洋雇佣军设于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富新仓四大粮仓的防御,攻入到恒亲王府的背部,随即,争夺恒亲王府的战斗激烈展开。
打下恒亲王府后,第48师与军属特种兵营不作停留,继续西进,攻打怡亲王府。怡亲王载垣虽已被解全职,但还是获准跟随咸丰皇帝北逃盛京,因此,怡亲王府主人已离去,但因此地理位置的特殊,内部地形的复杂和建设结构的坚固,被清军作为一个重要的据点固守着。
怡亲王府血战持续整一个下午,日落后,第48师148团二营与特种兵营一连终把已破烂不堪的怡亲王府拿下。
人民军第十二军军长朱宜松认为第48师和南面的第47师已分别突破了北京城东面的正白旗区与镶白旗区,加上有军情部北京中心情报站情报员的报告清军正在向城中心的紫禁城撤退,因此命令各部连夜攻击。南面的人民军第九军军长周宁涛则根据己方进攻正蓝旗的第33师所遭受的猛烈反冲击,认为关于清军退却的报告值得怀疑,而且他的第九军担任主攻,连续作战,已极度疲劳,加上根据满清民族的特点,参与防守京城的许多士兵都是满清一族的精锐部队,他们必定会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人,所以反对准备不充分的夜战,以避免夜战的混乱和无谓的损失。但是第十二军军长朱宜松却坚持要求发起夜战,周宁涛无奈,只得命令在东部进攻的第33师与第34师给予配合,连夜继续进攻,不过他特别提醒两师师长,一定要紧密协调,千万不要为了抢功而贸然突击,进攻路线要选择易于识别的道路,要加强进攻前的火力准备等细节。
第33师的先锋部队第99团刚开始推进,就遭到了一支约1000人的清军部队的反冲锋,在昭思寺清军占据有利地形,火炮、火器、弓箭均射来,如雨点般落下的各种致命物在漆黑的夜间根本无法看清落点,第99团被压得抬不起头,动不了身,在此处,第99团被拖延三个小时,根本无法接近裕亲王府。
在镶蓝族东区进攻的第34师从子夜时分开始攻击,进攻才开始了二十分钟,就遭到有约五千人的清军反击,此处是清廷办事衙门所在地,集中有兵部、工部、礼部、吏部、户部、宗人户、钦天监、翰林院等衙门,第34师被迫把分散进攻的各团集中起来,一步一停留地前进,在镶蓝旗中区作战的第九军军属特种兵营被调过来增援第34师的进攻。战斗持续很长时间,后来发现,此处参与反击的清军绝不止只是五千人,至少有二万人以上,第34师的步枪、机枪不停地进行拦阻射击,连续射击一直持续两个多小时,其间只要枪声一停,清军就冲了上来,迫使人民军射击不能间断,以至于士兵们开始警告:“再这样连续不断地打下去,枪管都要爆了!子弹都要没了!”可是,射击一停清军借着夜色,沿着各种建筑物边缘,发起冲锋,拼命想接近人民军,以期与人民军发生贴身战,人民军士兵又是叫苦不迭,赶紧开枪阻击,一直到清晨5时30分,清军的攻势才减弱下来。此时,整个镶蓝旗东区衙门办事重地,躺满了清兵的尸体,至少有上万具以上。
在北京城东面进攻镶白旗的第十二军第47师同样也遭到了清军的猛烈反击,尽管镶白旗区胡同弄子众多,但是清军士兵熟悉地形,其中许多八旗兵便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利用夜色,东弯西拐很快突入人民军经过一整天占领下来的区域,南部贤良寺附近的第47师第141团击退了清军的攻击,但是守在北部法华持附近的第47师第140团却被赶出了阵地,第47师第139团三营赶来增援后;两股人民军集中一起,激战三个小时,才于天亮前,重又夺回法华寺。
由第十二军军长朱宜松倡导的夜战,虽歼灭大量敌人,却一整夜未能前进半步,人民军各夜战部队大多遭遇到清军的有利反击,只有进攻正白旗的第48师没有遇到敌军的反击,因为担任此处防守的西洋雇佣军五千人,遭到人民军重点打击,损失大半,已无战斗力。
天亮后,各个方向的人民军再次发起攻击,昨晚夜战的第48师被46师接替,第47师被第45师接替,第34师与第33师固守原地不动,而第九军的预备队第36师则在两师占区域的基础上,向城中心挺进。人民军越往城中心紫禁城进攻,则遭受到清军的抵抗越强,进展又缓慢起来。
一天苦战,终于还是在第六天的天黑之前,人民军各部都接近了皇宫紫禁城。
第二百五十一章 入城仪式
除皇宫——紫禁城外,整个北京城均落入人民军手,然而北京城已占区的战斗还在持续。人民军各部队越往紫禁城逼近,街垒就越多,各种明暗据点,各种明暗炮台,使人民军每消灭一个据点几乎都需要一小时,人民军第4师从北京城西南面的镶蓝旗区开始就是这样步步向紫禁城进逼的,他们中午12时占领大理寺,下午3时占领刑部,下午5时占领太常寺都察院,如此缓缓前进。而在东面接替第48师进攻的第46师的进展却很迅速,上午夺取愉亲王府后,下午仅用了三个小时便攻占了同和亲王府和和敬公主府。人民军每占领一个地方,都会插旗帜,以示区别。
攻城的第七天早上,除东面的第46师、北面的第12师、西面的第2师及南面的第4师与第35师五个师团团包围紫禁城外,人民军其它部队经过一夜又一上午的清理,于中午11时,终于肃清了北京城城内各地的零星抵抗。人民军联合作战指挥部跟着搬进城中,他们将暂时代理对北京城管理的政府职能,目前还只能实施严厉的军管。
清军在紫禁城的防御,并不是很坚固,整个北京城都丢了,区区紫禁城又能熬多久呢?防守北京城的清军大部分要么已被歼,要么化装成了老百姓,要么投降了人民军。为了防止城中清军残剩溃退部队全都退往紫禁城,增加最后攻打紫禁城的难度,致使紫禁城可能遭受巨大破坏,人民军在昨天的巷战阶段,大胆实施穿插,一些部队爬楼翻墙先一步到达紫禁城附近各胡同,封锁了大多数退往紫禁城的通道。因此,最后能退入紫禁城的清军不到一万人,加上原有的一些守兵,守军兵力最多不过一万二千余人,当然里面还有一些被咸丰皇帝遗弃的嫔妃、宫女、太监等。
在人民军开始肃清北京城城内其它各地清军残余的零星抵抗的同时,团团围困紫禁城的五个人民军师也开始了对紫禁区的最后攻占,他们首先实施政治攻心战,派出许多政工干部喊话,并用箭射入无数的劝降信,可紫禁城内的清军皆是一些满族顽固分子,他们对人民军的善意不予理睬。
限定的时间过后,人民军无奈地向紫禁城发起攻击,出乎清军的意料,人民军发起攻击的主攻方向不是南面的正门,而是北面的背部与东面的侧翼,以人民军第12师和人民军第46师为主,他们在紫禁城那红红的围城上撞开无数个大洞,然后鱼贯而入。第46师攻向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而第12师攻向内廷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紫禁城并不大,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里内拥挤了近万人,人民军每前进一步,都需射杀无数死不投降的顽固分子。攻打紫禁城前,各部队接到联合作战指挥部的命令,里面禁用手榴弹,就是这样,拥有绝对火器优势的人民军还是仅用了三个小时,便解决了里面所有的敌人,约有五千余人被人民军俘虏,其余全部死亡,整个紫禁城里到处躺满的尸体,插足之处,皆难下脚,其中包括许多被逼而死的宫女、太监、嫔妃们。清廷的顶梁柱——一代名将僧格林沁亲王自杀在太和殿中。
占领全城之后,人民军将举行入城仪式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攻下北京城最后的“堡垒”——紫禁城的当天,人民军联合指挥部从第一集团军与第三集团军政冶部各抽调大批政工干部组建了北京临时管理委员会,由第三集团军政委施南宽中将担任临时管理委员会主任。
施南宽主任上任后的第一件重要事便是筹备人民军的入城仪式,为了搞好入城式,临时管理委员会中的人民军政工干部们先在地图上研究、选择入城式游行路线,并事先在即定路线中实地勘察。由于联合作战指挥部早已指定入城队伍是从东面的朝阳门入城,然后东西贯穿整个北京城后,再从西面的阜成门出城,他们便沿着此一路线选择所要经过的大道,施南宽的意思是,入城队伍最好从紫禁城正门经过,于是,实地勘察的政工干部们又在几个拐点做了缜密的考虑。北京城枪声停息还没有一天,勘察路线时,大街上空荡荡的,行人极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