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春事-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的目的,一来是对我父亲的报复,羞辱我们崔氏;二来是想着让这个奸细在大庆收集消息。贺孺人凭借一个平民的身份都能进晋王府当孺人,同萧家嫡女平起平坐……若是骗了我崔氏嫡女的位置……”
  崔九的话没有说完,知秋都特意被贬到感业寺了,这辈子已经是常伴青灯古佛的命运。
  怎么突然就成了贺孺人了呢?
  要不就是贺知秋同高句丽的人联系上了,要从晋王身边弄消息,要不就是晋王别有用心啊!
  晋王简直怒火滔天,你这是信口胡诌,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
  贺知春一听,顿时急眼了,“九哥,你快好好想想,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吧?我不久将去高句丽……”
  啧啧,大家不由得都想起了这个事儿,谁让天宝公主去高句丽的,晋王啊!
  说个屁!就让她把个小红花贴你袖子上,还害得某自己被狗咬了!你们两个一唱一和的!
  晋王正要反驳,就听到一旁的知秋又哭又笑起来,“我是知秋,不对……我是天宝,还不对,那我是崔韵?哈哈,不是,我是高句丽奸细!我还是知秋,我是知秋……”
  她说着,一把抓了晋王的衣领,“你说,你说我是谁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我才不要当平康芳的贱种,我不是……”
  从希望到绝望的不止崔夫人一个,还有知秋。
  贺知春看着,在心中叹了一口气,你不是知秋,她的妹妹知秋,上辈子在十二岁的时候,已经死了。这辈子,在她对贺家人出手的时候开始,也已经死了。
  晋王妃瞧着,咬了咬嘴唇,“大王,知秋妹妹怕是已经疯了。”
  晋王顿了顿,“是的,她已经疯了。”


第342章 上辈子的事
  贺知春看了一脸淡然的晋王妃一眼,这位生得一副贤惠大方的模样,当真也是一个狠角色。
  一句话就让知秋疯了。
  至于是她是不是疯了,又有什么关系?晋王府里怎么能够有一个疑似高句丽奸细的女人。
  她若是不疯,就要抓到大理寺去审问,她在晋王府里待了那么久,多少知晓一些不该知晓的事情,若是都倒豆子一般的说了出来……
  孙弗同王闻林的本事,晋王妃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所以知秋必须疯,或许过不了两日,晋王妃坐在花间饮茶,知秋身边的嬷嬷来报:贺孺人不小心掉进井中淹死了,老奴没有来得及抓住她。
  晋王妃拨了拨指甲:“到底跟了大王一场,将她一口薄棺吧。”
  贺知春最后看了知秋一眼,她还在喃喃自语着,似乎压根儿没有注意到即将到来的危机。
  她曾经以为自己同知秋,便是一叶双生,是会相互扶持一辈子的,可是春便是春,秋便是秋,中间永远隔着冬夏,原本就并非一路之人。
  发生了这样的乌龙,不光是圣人不开心,崔将军的一张脸更是黑得像是锅底一样,看着晋王嗖嗖的放冷箭,“圣人,内子身子不适,还请容臣一家子先行告辞。”
  圣人心虚的看了悲痛得站都站不稳的崔夫人,狠狠地瞪了晋王一眼,死孩子看你惹的祸,又让爹背锅。
  等崔家人都走了,宫中的大臣们个个都是高手,一转眼又都恢复了笑颜,好似之前发生的尴尬一幕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大殿中央的舞婢们舞着水袖好不婀娜。
  圣人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将他提前好准备的新年贺词挑了一些自觉精彩绝伦的说了出来,众人很给脸的啪啪啪鼓掌……这场宫宴便算得上是结束了。
  贺知春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尬完了。
  崇文殿里头烧的暖烘烘的,贺知春一进去,便像是被吸石吸住了一样,钻进了被炉里。
  木槿仿佛早就料到了如此,走上前来替她拆掉了厚重的发髻,去掉了那些烦人的金簪。
  今日是年节,是要守岁的。
  被炉之上,满当当的放着糖果点心,甚至还有红彤彤的蜜桔。
  贺知春将脸趴在被炉上,笑道:“嬷嬷,我饿了,想吃溏心蛋。”
  阮嬷嬷笑了笑,“老奴给贵主煮去,正好有酒酿。贵主先歇息一会儿。”
  等阮嬷嬷走了之后,贺知春的思绪一下子就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两行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流到了被炉上,不一会儿,就被烤干了。
  上辈子的洞房花烛夜,崔九便是看到了她身上的红色圆点儿,以为她是崔韵……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事吧。
  她闭上眼睛,仔细的回忆起来。
  上辈子知秋十二岁那年便死了,那时候崔九的小叔父早就离了岳州。
  崔九在岳州一无亲二无故,突然折返,不合常理。应当是那时候,魏王已经发现了贺余收养了天宝之事,所以让他去岳州接天宝。
  当然同这辈子一样,一开始大家都被骗住了,以为戴着玉佩的知秋是天宝。
  崔九来了岳州,发现自己来晚了,那时候知秋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医了。
  对了,是松子糖。
  上辈子的时候,知秋吃了曾夫子给的松子糖,曾夫子是太子的人,她比魏王更早一步的寻到了知秋,然后用松子糖害死了她。
  正是这次崔九来岳州,他们两人才产生了情愫。知秋早夭之后,崔九便回长安城寻魏王复命去了,然后彻底的打垮崔大郎,接掌了崔氏,为了求娶她,将家中闹了个天翻地覆。
  那时候长安城中,有多少小娘子嘲笑她,讨厌她,就有多少小娘子羡慕她。
  羡慕崔九为了堂堂正正的娶她,做了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
  那时候的崔夫人应该十分的厌恶她吧,因为崔宇便是心悦了比他身份要低微的人,而崔九又是,只不过崔九比崔宇有担当多了,他不纳她为妾,喜欢一个人,就是要娶她。不娶何撩?
  而崔宇同意他们的亲事,应当是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吧,崔家最能够理解崔九心情的人,就是他。
  贺知春不由得回想起了当初二人的新婚之夜。
  一开始都好好的,直到她褪却了嫁衣,崔九才脸色大变的跑了出去,翌日一早便快马加鞭的去了长安。
  她当时十分的不理解,怎么一夜之间就全都变了呢?明明那时候,崔九对她也像是捧在手心中的宝一样,他的确是心悦她的,两辈子都是。
  崔九应当是发现了她身上的红色胎记,以为她是崔韵,便去求证了。
  知秋已经死无对证,贺余同圣人都想瞒着她的身世,让她安稳的过一辈子,作为一个公主,嫁去崔家当宗妇,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亲事了。
  因此崔九怎么查,都只会查出她是贺余从平康坊抱回来的小娘子。
  再一深入一查,就会查到今日晋王发现的事情,她是被人扔到平康坊的,就在崔韵失踪之后,而且身上还有红色胎记,她不是崔韵,谁是崔韵?
  那时候,可压根儿没有人会跳出来说,知秋身上也有红色胎记,两人都是刺青之类的话。
  崔九一定就是这样查错了,所以才失魂落魄的回了清河,再也不敢碰她一根手指头。
  而崔夫人也从不喜欢她,变成了将她看作亲生女儿一般疼爱,府里头什么东西都由着她挑选,她亲自教导她如何为人处世,该如何在下人面前立威。
  甚至连来了葵水,也都小心谨慎的让人给她煮红糖水。
  她同崔九成亲之后,崔将军也没有戍边了,而是同崔夫人一道儿同她一起住在了清河。
  崔九在长安城做官,他们却陪着她一道儿住在清河。
  上辈子想不明白的事情,现在是彻底的想明白了。
  他们大约是从心底里觉得自己亏欠了崔韵,所以一直在弥补着她。那时候她跟着贺余住在岳州,当真是吃了很多苦头,哪里如这辈子养尊处优。在崔夫人眼中,大概比她的女婢过得还要清苦吧。
  至于崔九为什么不给她放妻书,然后两人再行婚嫁……
  世家好脸面,很少会有人和离,更不用说,她同崔九的婚事,当时在崔家人看来,就是极大的丑闻,只能捂住了。
  崔九之前喜欢她喜欢得那么高调,如今说和离就和离,其中没有猫腻谁信呢?
  崔九没有同她圆房的那些年里,虽然崔家的人都偷偷的看她的笑话,觉得她飞上枝头都变不成凤凰,但是大多数的人都还是觉得,崔九八成是有什么隐疾,不然的话,为何十年都是孑然一身,身边连只母蚊子都没有呢?


第343章 十多个崔韵排排站
  贺知春觉得,大约之所以崔九让人知晓他们没有圆房的事,一来是新婚那夜实在是遭受了太大的打击,听洞房的亲友太多,实在是掩盖不住;二来,也是为二人日后留下最后一条退路。
  也因为他们是崔九和阿俏啊,两辈子都无法分开的崔九和阿俏。
  阿俏嫁不得旁人了,崔九也无法再娶他人。
  他们成亲十年,她若是不端着宗妇的架子,私底下还是对人揣着善意俏皮的阿俏;而崔九则在那十年里,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像崔宇一样的黑面神了。
  崔家人从来都没有跟她提过崔韵的事情,因为已经有一个崔九因为这事备受折磨,快要垮掉了,又何必再添一个她。她无法想象,那时候的崔九见到她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只要一想,眼泪就止不住的想要流下来,手心像是有上百只蚂蚁在爬一样,酸涩难耐。
  这当真是命运的捉弄。
  “贵主醒醒,可是梦魇了。嬷嬷给你煮了酒酿蛋了,还在里头放了元宵,你尝一尝。”
  贺知春揉了揉眼睛,看着面前和蔼可亲的阮嬷嬷,一把抱住了她的腰,将自己的脸贴在了阮嬷嬷的肚子上,“嬷嬷,见到你真好。”
  真好,上天还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这辈子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站在她面前的,上辈子压根儿没有出现过的阮嬷嬷就是最好的证明。
  阮嬷嬷摸了摸她的脑袋,有些心疼的说道:“你这孩子,还撒起娇来了,都是大人了。快些吃吧,莫要凉了,吃完了早些去歇着,小孩子守什么岁,没得长不高。等明儿一早,嬷嬷再叫你起来去给圣人贺新年。”
  贺知春听着暖暖的,阮嬷嬷真是的,一会儿说她是大人了,一会儿又当她是个孩子。
  “嗯,都听嬷嬷的。嬷嬷等咱们回公主府了,让人烤一只全羊,供奉三清祖师。”
  阮嬷嬷点了点头,“是该如此,承蒙三清祖师庇佑,贵主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贺知春吃完了酒酿蛋,沐浴更衣之后往床榻上一躺,便瞧见了一个红色的锦袋,打开一看,里头放着九个吉祥如意的小金元宝,底部都歪歪扭扭的刻了三个圆圈。
  贺知春会心一笑,抱着那锦袋沉沉的睡了过去。
  翌日乃是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拜先祖,不走亲戚。贺知春索性也没有出宫,往各宫各院都走了一圈儿,搜刮了一篮子的压岁钱。
  到了韦贵妃宫中的时候,却是被鄙视了一通,要点脸好吗?你都富可敌国了,还来收刮我们?
  但是韦贵妃说归说,出手却是最大方的,给了贺知春一袋子金豆子,里头还塞着一个她祖传的秘方……
  贺知春则只给了衡山以及来拜年的子侄们压岁钱。
  正月初二一大早儿,诸位公主姐妹们都回娘家来了,又是吃吃喝喝的不得脱身。
  直到正月初三了,贺知春才出了宫门。
  “去崔府吧。也不知晓崔夫人可好些了,于情于理,也当去探望一番才是。”
  薛贵应了一声,驾着马车便朝着崔府走去,快到之时,却陡然停下了。
  云霞一见,立马问道:“还没有到呢,怎么就停了?”
  “贵主,前头的路堵住了。密密麻麻的站了好多人,不知晓发生了何事。”
  贺知春皱了皱眉,“给我戴上幂幕,咱们走下去看看。”
  一下车贺知春就傻眼了,这简直就是人山人海啊!
  所以崔府今天白给钱么?你们不去走亲戚拜年的,都跑这儿来做甚?
  薛贵等人护着贺知春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打听,“这崔府出了啥子事?要发银钱么?”
  其中一个穿着红绸元宝袍子的男子晃了晃脑袋,“哈哈,你从哪个犄角嘎达里出来的,这事儿可当真是奇了,比话本子里的事情还要好看呐!”
  “听说了吗?崔家当年走丢了一个小娘子,身上有红色的圆点儿胎记,我滴个娘啊,一大早这府门口来了十多个花枝招展的小娘子,都说是丢的那一个呀!”
  啥玩意?十多个崔韵排排站!贺知春突然觉得自己胸口凉凉的,她决定等回去了便找人重新纹一个东西,盖住那个红点儿,不然的话,实在是太膈应人了……
  因为贺知春有侍卫护送,不少人也觉得她怕是了不得的人物,有见她初三登门,八成是同崔家有亲,“嘿,一会儿你若是出来,给咱们讲讲呗,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啊!”
  那人说着,还跟了上来,露出了神秘的贱笑,“啧啧,你不晓得,那些小娘子大多数都是平康坊里出来的,其中有一个某还见过呢……”
  贺知春皱了皱眉头,若这人说的是真的,那崔家人八成要被气死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将这事儿透露了出去,都是晋王惹的祸。
  贺知春到了门口,那门房一瞧见薛贵,赶忙开了门让贺知春进去,那门一打开的瞬间,不少人都踮起脚尖,死命的往里头张望着,还有好事者爬到了树上,像个猴子一般跳起来看。
  这些人该不会都是崔九得罪过的人吧……
  不然的话,长安城的纨绔公子哥们,你们是有多闲啊……过年不在家待着,都跑人家家里来看戏……
  那门房见贺知春进了门,也是啪的一声把门给关上了,狠狠的拴上了门栓,然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贵主里头请,这简直是一团乱,门都快挤破了,墙都要被压垮了。”
  贺知春一进主院,看到院子中站着的那十多个千姿百态的小娘子,顿时头皮发麻,有一种后悔进门的冲动。
  我的天啊!竟然是真的,有这么多人登门来说自己的是崔韵……
  崔九铁青着脸站在崔将军身旁,崔夫人不见踪影,多半是卧床不起了。
  崔将军站在那里,目光如炬,看到贺知春来了,行礼道:“贵主。”
  贺知春硬着头皮走了过去,“我来探望崔夫人,可好些了?”
  崔将军点了点头,“无妨。贵主来得正好,家母回了清河,崔九母亲又病了,一会儿劳烦贵主帮忙验看一下那些人的胎记。”
  崔九见贺知春来了,对着她扯出了一个笑容,咬牙切齿的道:“某现在就去把晋王按着打一顿!这些人,肯定一个都不是阿韵。”


第344章 女人的报复心
  崔宇一听,呵斥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君是君,臣是臣,见了贵主你都得行礼。你是御史,这些事情你自己不明白么?”
  贺知春有些发憷,崔宇是严父,崔九性子又跳脱,两人一见面就是天雷勾地火,一次比一次厉害。
  上辈子都是她居中调解,这辈子倒还是第一次。
  崔九刚要说话,看到贺知春制止的眼神,气呼呼的把头别到一边去了,声音有些沙哑的说道:“阿俏,晋王是在是欺人太甚了,这些女子都是平康坊的花娘,阿韵怎么可能……晋王分明是要故意羞辱崔家。”
  后面的话,他都说不出口了,他同崔韵相处不多,但是一想到她如今不知晓在哪里受苦,心中便难过不已。
  崔宇的声音有些干涩,“和晋王没有什么干系,这些人也不是他叫来的。”
  贺知春也觉得是如此。
  晋王如今生怕同高句丽奸细扯上了关系,擦屁股都来不及,怎么还会故意找了十多个花娘来激怒崔家,除非他的脑袋进水了。
  而且这些花娘若不是当真从小就有那个红色胎记,也不敢拿着新纹的来崔府送死。
  崔家是何等门第,若是认真起来,晋王都要吃大亏,何况是小小的花娘。
  崔九也是关心则乱。
  一冷静下来想了想,“父亲的意思是,有可能当年高句丽的那些人,不光是放了知秋一个人在平康坊?”
  贺知春整个人都不好了,崔将军你当年到底是挖了他们祖坟,还是杀了他爹啊,能想出这招的人也真够奇葩的,纯粹是想恶心死人啊!
  按照今日来的“崔韵”的数量,那人估摸着包括知秋在内,放了一二十个女幼童在平康坊,都纹了那个红点儿。
  你预想一下,崔家那么多子弟,总归有贪花好色的,一个不小心……简直是惊天大丑闻。
  这一招纯粹是广撒网,捕不着鱼,那也能羞辱你。
  “崔九说的很有道理。应当是这样的,这也就解释了我阿爹当年在平康坊为何一下子就抱到了一个有胎记的孩子。”
  因为人数多了,崔韵又同贺知春是差不多的年纪,因此贺余就算是没有抱回知秋,也有很大的几率抱回一个别的有红点的孩子。
  后面的一切还是会继续发生。
  那么,这里头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崔韵呢?
  贺知春心中一沉,“那咱们现在要先去验看一下吗,有了结果,也好让崔夫人安心。”
  崔九点了点头。
  贺知春去了一旁的偏厅里,看着站成了一排的小娘子们,颇有一种大王选妃的微妙之感。
  崔家的婢女用托盘端了之前配置好的药水,排着队一个个的看她们的胎记。
  贺知春瞧着脸一会儿红一会紫的,太不公平了,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凭什么你们都跟里头塞了馒头似的!
  阮嬷嬷瞧她的眼色,忍不住咳了咳,“贵主莫要担心,你想想长乐和城阳就行了。”
  贺知春一想,顿时绝望了,皇后你给女儿们留的遗产实在是太贫瘠了啊,她认真的看了一眼阮嬷嬷,“韦贵妃的秘方真的有效吗?”
  阮嬷嬷忍俊不禁,微微的点了点头。
  贺知春这才松了口气,此时婢女们已经验看完最后一个人了,没有一个是崔韵。
  屋子里好几个花娘都痛哭出声。
  贺知春摇了摇头,走出去们,崔将军和崔九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她,“都不是。”
  崔将军长舒了一口气,“当年阿韵被抓走了之后,某其实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让府中的人去四处搜查,某自己也去找,并且与敌人短兵相接了,可还是没有把阿韵救回来。”
  “为什么从来没有听你提过这事?你谁抓走了阿韵?”
  正在这个时候,在屋子里歇着的崔夫人,披头散发的冲了出来,一把抓住了崔将军的袖子。
  “没有救回来,有什么好提的呢。是苏坤的妻子姜素媛绑走阿韵。当时某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抓了她的儿子苏渊要跟她换阿韵。岂料苏渊年纪虽小,胆识不凡,自己跑掉了,姜素媛当晚便送来了阿韵的血衣……”
  贺知春叹了口气,难怪崔宇当时认定崔韵已经死了,你要杀人家夫君不说,还抓了她儿子,此仇简直不共戴天。
  而且这种羞辱人的事情,的确是内宅女子容易想出来的手段。
  “那阿韵在哪里,咱们去问问姜素媛不就可以了么?”贺知春提议道。
  崔将军摇了摇头,苦笑道:“贵主将要出使高句丽,就没有听说过高句丽现在的王太后姓什么?”
  擦!不会吧!
  这个姜素媛是牛人啊!她夫君死了,她还能嫁给高句丽王,然后当上太后?
  不光如此,她的儿子苏渊把持着高句丽的军政大权。
  崔将军看出了她的疑惑,“姜素媛有高句丽第一美人之称,十分擅长玩弄权术,当时苏坤也是权倾朝野。苏坤死了之后,她立马就嫁了当时的高句丽王,斗倒了当时的皇后,成为了后宫霸主。”
  “不过她只有苏渊一个儿子,她弄死了高句丽王,然后扶持了一个宫女所生的李戴为王,李戴年纪小并未亲政。都是姜素媛垂帘听政。”
  贺知春已经被惊呆了,就应该让那些老顽固瞧瞧,我这么聪明伶俐和善可亲,你们还不同意我当皇太女,那是逼迫我去高句丽向姜素媛靠拢啊!
  贺知春想了想,认真的说道:“不用担心,咱们把高句丽灭掉了,俘虏了姜素媛,不怕她不说。”
  崔将军有点无语,请问你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自信心是从哪里来的?高句丽这么容易灭,那他这么些年都在干什么,喝西北风玩儿吗?
  你这毛病是跟你爹学的吧,他老人家一直以为自己是战神,攻无不克!
  他还没有说话,崔九就点了点头,“阿俏说得有道理!父亲你打仗,总是太耿直,从来不骗人,那样不行啊!兵不厌诈,说不定我和阿俏就能行呢?不过仗不知道啥时候打得起来,阿韵的事情,去了高句丽,总能够寻到蛛丝马迹。”
  贺知春顿时明白了,你是想先去忽悠姜素媛?这个有难度啊!


第345章 奇怪的阿俏
  崔将军只在心中默默感慨了一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年轻人就会纸上谈兵,便懒得同崔九和贺知春说话了。
  “那些花娘呢?总不能让她们就这样回了平康坊吧?”贺知春问道,这事儿到底是崔家的事,她不好随意拿主意。
  她们身上可都有着红色的胎记呢,瞧着都让人十分的不舒服。
  崔夫人叹了口气,“都是可怜人。这事儿小九同阿俏莫要插手了。我让身边的嬷嬷去处理。给她们些银钱,让她们纹个旁的东西盖住吧,然后愿意赎身变良籍的,便帮她们赎身吧。”
  贺知春心知她觉得这些小娘子,都是受到了崔家的拖累才进了平康坊,“您还是让人将她们登记在册,交由大理寺监管吧。将军驻守辽东,这些小娘子身份不明……”
  崔将军一愣,“贵主说的有道理。”
  这些人当真是不好沾,谁知晓当初姜素媛是哪里弄来的这些人,众口铄金,被有心人抓了把柄说崔将军通敌叛国,那就惨了。
  崔夫人点了点头,大庆与高句丽离大战不远了,小心一点总是没有错的。
  贺知春探望了崔夫人,便看向崔九,她今日来崔家,其实主要还是想来见崔九的。
  她的心情十分的复杂,崔九上辈子并没有背叛她,没有背叛承诺。至于那个孩子,她不觉得那样的崔九,会同旁的女子生了一个孩子。只是不知晓,他是从哪里抱回来的。
  只是她很有耐心,只要等,那个孩子照旧还是会出生,到了上辈子那个时间她再找,便一定能够找到他。
  她心中最大的那个结已经解开了,当真是如释重负。
  崔九见贺知春瞧着他愣神,赶忙开口说道:“儿先送阿俏回公主府去了。”
  崔将军“嗯”了一声,“再等等吧,如今外头人还太多了。你带贵主到花园子里逛逛。”
  崔家种了许多花儿,红梅绿萼应有尽有,如今府中的人大多数都回清河过年祭祖去了。府中也就只有崔九一家三个主人,园子里十分的清净。
  贺知春站在梅花丛中,看着崔九。
  崔九耳根子一红,“阿俏你作甚这样看某,今日总觉得你怪怪的?阮嬷嬷可把某给你的压岁钱,塞到了你的枕边了?某知晓某生得好,你也不用这样吧……怪难为情的!”
  若是往日,贺知春肯定要怼回去,臭不要脸!
  可是今日她当真是心中满满的,“是很好看呢,一辈子都看不够,所以要看两辈子。”
  崔九唰的一下脸红了,低下头去闻了闻,“没有饮酒啊,怎么说出来的话都让人醉了。”
  崔九愣了一会儿,反应过来,他怎么感觉自己被阿俏调戏了,话说这种事情,不应该是他来做的么?
  崔九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他说着,牵起了贺知春的手说道:“你们请阮嬷嬷去饮茶吧,某同阿俏两个人走一走。”
  阮嬷嬷简直就是护犊子的老母鸡啊,有她在,崔九觉得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实力。
  阮嬷嬷一见,咳了咳。
  贺知春如今正是被灌了**汤的时候,满心欢喜,哪里还听得见嬷嬷的咳嗽声,点了点头,“嬷嬷放心吧,我们就在院子里走走。”
  看到阮嬷嬷走远了,崔九便从树枝上折了一枝梅花,转过身来插在了贺知春的鬓间,不等贺知春说话,又悄悄的拉起了她的手,在花丛中散起步来。
  他当真没有骗阮嬷嬷,两人真的只是走一走而已。
  甚至连话都没有说,崔九的嘴中细细的哼着小曲儿。
  “阿俏某吹笛给你听吧。”
  贺知春点了点,“好。”
  崔九说着,一把搂住了贺知春的腰,在她的惊呼声中,带着她一道儿上了房顶。
  然后从腰间抽出玉笛,开始吹了起来。
  ……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崔九打了个喷嚏,搓了搓冻得红彤彤的鼻头,讪讪的说道:“阿俏,咱们下去喝杯热茶吧!”
  实在是太冷了啊!
  一时之间忘记了如今还是正月里,那屋顶上毫无半点遮挡物,北风呼呼的吹,跟刀片儿似的。
  他刚上来的时候还不觉得,吹着吹着听到自己的笛声在颤抖,再一感觉,原来是嘴冻得在抖!
  再吹要岔气了啊!
  崔九没有吹岔气,贺知春心中已经笑岔气了。
  她扯了扯自己的兜帽,看着崔九冻得乌青的嘴,强忍着哈哈大笑的冲动,认真的说道:“吹得很好听,我很喜欢。”
  崔九别了别头,带着贺知春飞了下去,想要伸手去牵她,又想到自己的手冰冷刺骨,便缩了回来。
  才缩到一半,就被一个柔弱无骨的小手抓住了。
  崔九眯了眯眼睛,阿俏今日果然很奇怪啊!
  好像比昨日又更喜欢他一些了!唉,没办法,他就是这么有魅力。崔九想着,头都抬高了几分。
  贺知春没有想这么多,她只是觉得,他们两个人能够手拉手这么走下去,当真是老天爷的赏赐了,这在上辈子,就是一个奢望啊。
  “倘若知秋就是阿韵,然后她利用崔家人对她的愧疚,逼迫你同我退亲,那你会怎么办呢?”贺知春见崔九不说话,开口问道。
  崔九摇了摇头,“晋王说她是阿韵的时候,某也想过了这个问题。就算找到了真正的阿韵,某也只会将她当做妹妹来疼爱,但不会无条件的妥协;为了其他人毁掉自己的人生,阿俏觉得某是佛祖么?”
  崔九当然不是,她也不是。
  “咱们等天气暖和了,一起去辽东,把阿韵找回来吧。”贺知春说道。
  崔九点了点头,“说到这个事儿,某肯定是要同你一道儿去的,你得想想,到时候带一些什么人去。某建议你让李恬的夫君也一道儿去,他会说很多番邦语言,而且身手也很好。”
  贺知春顿时明白了崔九的用意,崔九让她选他去,一来是能够让他攒功劳,二来因为若是李恬的夫君也去了高句丽,那英国公还有杜家人,才会越发卖力的敦促圣人早日出征辽东。
  这样子贺知春的安全才多了几分,不然的话,万一对方也使用拖字诀,让圣人迟迟不发兵,那贺知春在辽东可就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