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春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糯点了点头,“好看,衬你。”
贺知春见状,也将自己给李恬的添妆递给了她。
“阿恬看看我这份,祝你同姐夫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李恬抬头看了贺知春一眼,打开那盒子的一瞬间,屋子几乎都亮堂了一些。
这里头是一件十分华丽的新娘喜服,那缎子光滑得如同流水一般,散发出一种丝绸特有的莹润光泽,一看就不是凡品。并没有绣十分繁杂的花,朵朵都恰到好处,像极了李恬这个人。
与之配套的头面首饰也都整整齐齐的按着小格子摆放好了,样式质朴大气,平日里出息宴会,也是很好的压阵首饰。
李恬眼眶一热,捶了贺知春一拳,“阿俏你真是的,有这婚服不早些送来。嫂嫂硬逼着我自己个绣,你看看,手都戳破了好多洞……你这个好看,到时候穿你这个,那我这些苦不是白受了……”
贺知春差点儿没有被她打得吐血,姐姐你轻一点啊!
“之前一直选不到合适的布料,便没有同你说,当真是绣娘才赶工做好的。”
李恬心中暖暖的,高糯和贺知春之所以送她名贵的首饰,应当是被李思文的贫穷给吓到了,想要给她备一些日后好去婆家挣脸面的。
但是她家好歹也是英国公府呀,当真有那么穷么?李恬想着,有些底气不足,她的嫁妆都是嫂嫂一手准备的,她是初次嫁人,也没有经验,不知晓好不好。
李恬想着,见婢女们已经将地上的首饰都收拾好了,摆了摆手,“你们都下去吧。”
她说着,看了看门口,那张逍遥椅已经空荡荡的,杜怀恭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然不见了。
李恬将头靠在了贺知春的肩膀上,“阿俏,我日后会同杜怀恭好好的过的。”
贺知春同高糯不约而同的拍了拍她的手,“如此甚好。”
李恬笑了笑,“其实你小的时候,我有见过你,那时候你四哥经常抱着你来,跟着我阿爹习武。他的力气还没有我大,又不能吃苦,日头一大就躲到树下去看书。我阿爹一点都不喜欢他。”
她说着,眨了眨眼睛,“我一开始也不喜欢他,我不喜欢怂蛋。可后来,你丢了之后,你四哥像是疯了一样,才一个月就又黑又瘦了,为了学功夫,几乎是天天睡在我阿爹的榻边。”
“我阿爹还是不喜欢他,可是我从那时候开始,就习惯了一直看着他,看着他文武双全,看着他娶妻生子。”
“但是你回来之后,我却突然明白了我阿爹为何不喜欢他了。因为那个拼命的他,不是真的他,他只是想要为了你报仇;现在他才是真的他,他其实就是一个喜欢坐在树下看一整日书的胖子。”
贺知春噗呲一下笑出了声。
李恬释怀了就好,杜怀恭兴许才是她命定的良人。
第304章 给您送钱啦
三人又说了会私房话儿。
李恬便将贺知春同高糯给的添妆,单独的放进了一个小木箱子里。高糯眼尖的拿起一个小册子,甩了甩,“这是什么,新出的话本子么?”
李恬的脸一下子爆红了起来,“是我嫂子给的,让大婚前夜看的。”
高糯像是拿到了烫手的山芋一般,快速的将那册子又扔了回去。
李恬咳了咳,四下里看了看,见嬷嬷什么的都不在附近,低声说道:“其实我已经偷偷看过了,啧啧,太奇葩了。”
高糯一下子激起了好奇心,“要不咱们三个一起看看吧?”
贺知春的脸也有些红,她上辈子看过了,但是没有用过。
三人像是拿着什么有恶疾的东西一般,翻了翻,小册子很薄,不一会儿就翻完了。
“其实一点都不好看嘛。”高糯咳了咳,“等我出嫁的时候,我阿娘也会给我准备,到时候咱们再一起看。我一直都好奇,是不是所有的这种小册子,都长一个模样,这到底都是谁画的啊!”
贺知春也不知晓。
一下子,三人像是心中有鬼似的,不停的看着门口,生怕有人推门进来,直到李恬重新将箱子锁好了,三人才对视一笑。
高糯赶忙说起了旁的话题,“我忍到现在都没有问,她那头上戴着的簪子,莫非真是你家的元宵?这种番猫儿虽然金贵,但是长安城中也是有好几只的,我反正是瞧不出来。”
贺知春点了点头,“崔九之前同我说过,元宵有一阵子毛掉得厉害,他爱洁如命,哪里受得了到处是猫毛,那会儿就把元宵给他娘养着了。想来郑明珠曾经瞧见过吧。”
高糯翻了个白眼儿,“还真够可以的,那她日后还戴着招摇过市的,岂不是让人心生联想。”
贺知春沉思了片刻,眼睛一亮,“嘿嘿,待我回去,照着元宵画她十个八个花样子,让银楼里出一整套,还可以做团扇绣罗裙。连彩瓷盘子都能烧,哎呀,拖她的福,我们家元宵要成为京师名猫了。”
看到时候,郑明珠还怎么四处里暗示她同崔九关系亲密。
高糯一听,哈哈笑了起来,拍了拍贺知春的肩膀,“先说好了,你可先给我留上一套,下次我去给你打她的脸去。”
贺知春点了点头,“都有都有,我光是这么一说,都已经想出一大堆的花样子了。我二哥又得乐了。”
提到贺知礼,高糯脸微微有些红,赶忙岔开了话题,“我听我爹说,你被参了,怎么样了?可有我能够帮得上忙的?”
贺知春点了点头,“当然有,圣人今日让我们三兄妹在长安城附近的各选了一个县来治理,以半年为期。到时候少不得让你们帮忙。”
高糯惊讶的捂住了嘴,指着贺知春结结巴巴的说道:“阿俏你……阿俏你这是要当……当官了啊!”
她的母亲也是公主,自然当年老和尚批命之时也在场,家中还因为这个事情,争论了很久要不要同贺家结亲,最后还是他祖父高廉拍了板的。
阿俏若是争赢了,那岂不是我的小姑子是皇帝,想想都要上天啊!说不定她也能混个女阁老当当的。
贺知春见高糯面色有异,完全不知道她已经飘了,“阿糯,阿糯!”
高糯回过神来,认真的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包在我身上了。”
贺知春有些无语,什么就包在你身上了?
“阿恬,伯父在哪儿,我寻他有要事相商呢。”
英国公下了朝,早早的便回府了,这会儿贺知春正想寻她。
李恬站起身来,“应当是在演武场,我阿爹平日里除了扎针,就练武一个爱好了。咱们一道儿过去,屋子里也怪憋闷的。”
扎针……还是很想学英国公的这一手神技啊,可惜了。
姐妹三人一道儿去了演武场,果然不但英国公,李大郎李震,还有李思文,魏王,崔九都在这里。
崔九正拿着一把长剑同李震战得真酣呢。
贺知春径直的朝着英国公走去,笑得一脸的灿烂,对着英国公行了礼,“伯父今日在朝堂之上,多谢了。我这里有个赚钱的大好事呢,不知道你想不想听?”
英国公眯着狐狸眼儿,“你想要卖新出的土布给府军制衣?你应该知晓的吧,咱们府军都是自带军衣的,某也无能为力。”
贺知春笑了笑,“伯父所言甚是。但是圣人平定四方,惟剩辽东,这仗一旦打起来不是一日两日之事。辽东严寒,若是能够用上新的棉衣棉被……岂不善哉?我前不久开了家布行,里头就制军衣,但凡是您手下的壮士去买,都能便宜上一成。”
“您先别着急着拒绝,我那军衣用的是最新的土布,是新的样式,保证个个穿了都孔武有力……也不用你强制兄弟去买,您提一嘴便是了。每卖出去一套成衣,都给您回扣。”
英国公咳了咳,“某在你眼中就这么缺钱花?你不晓得吧,思文给阿恬添妆,添了一个铺面,一个田庄呢。”
我儿子也已经有钱了,不是昨日的吴下阿蒙了。
贺知春点了点头,压低声音说道:“当然知道了,因为那个铺子和田庄,是我同崔九塞给他的,他是哥哥,总不能也拿根簪子给妹妹添妆吧。”
英国公有些心梗,这个孽子,当真是把老子的脸都丢光了。不过心中又感叹,李思文命不错,交了崔九这么个好兄弟。
“你若是担心拿回扣说出去有碍名声,没关系,我都替您打算好了。我开的这个布行,赚的银钱,都是用来做善事的,您让阿恬也一道儿来,到时候这块的收入,都算在给她的分红里头,我们两是好姐妹,一道儿做买卖赚了钱分,谁还能挑出错来?”
“再说了,圣人若是要打辽东,最有可能的是走水陆两路进发,您行陆路没得跑了。至于水路,我估摸着应当会选张亮。到时候大军开拔,您的军队个个精神抖擞,穿着一样的衣衫,谁不赞你一个治军有方?”
“先头里也说了,我这布行赚的钱,都是要做善事的,等到您大军出征之时,我给您准备一些金疮药,烈焰酒,还有止血用的白叠布条儿……”
英国公心中大动,你都考虑得面面俱到了,某还能说啥?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给某银子花啊!
英国公到底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你为何如此做?有何求?”
贺知春嘿嘿一笑,“伯父英明。您之前说的带我去攒军功还作数不?到时候大军出征,带上我和我的人一道儿吧,不超过五十人。”
第305章 怪人
英国公放心了,拍了拍贺知春的肩膀,“你小小年纪的,像了谁?”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到时候某肯定带上你。某知晓,你这样做,是为了思文和阿恬着想,伯父岂是那不懂感恩之人。上次思文的事情,就多亏了你了。你放心吧,这事儿某会放在心上的。”
贺知春松了一口气,她需要有军权在手,起码要在军中有人,英国公是她最容易争取到的盟友。
因为李思文和李恬的关系,英国公本来就很偏爱于她。
而看他将李恬养的跟儿郎一般就知晓,英国公比起其他人,更容易接受女主天下。
她手底下的那些人,薛贵和元魁都很不错,若是能够带到战场上去积累军功,她日后也有自己的嫡系了。
更何况,英国公手底下那么些人,每人来她的铺子里买一套衣服,嘿嘿……
她的小杨村压根儿不愁银子花。
晋王想斗得过她?先回娘胎里喝几年奶吧!
府军是有永业田的,多半都是富户,买布衣又不是买甲,花不了多少钱,上哪里买不是买呢?
贺知春同英国公商议完了,崔九同李震的比试也结束了。
李震性子敦厚老实,是以他下手也是如此,不够心狠利落;而崔九尤其擅长剑走偏锋,寻找破绽致命一击。
这到底不是生死搏斗,两人打了个平手。
崔九小跑到贺知春跟前,笑眯眯的问道:“阿俏,你说某生的那个恶疾好不好?”
贺知春笑着白了他一眼,“生恶疾怎么好?还是啥疾都不要有的好。”
干得好,回家加月钱!
崔九心满意足了,看阿俏多关心他,连他随口咒自己一下,阿俏都会心疼!
英国公看着他那样子就不耐烦,这得给某那个孽子,造成多大的伤害啊,双目都要失明了。
英国公府还要忙着李恬后日出嫁的事情,贺知春几日也不便多留,说话间就告辞了出来。
三人一道儿往天宝公主府走去。
这次同晋王一战至关重要,他们三个臭皮匠得在一块儿想想对策才是。想着想着,又找人去寻了贺知礼过来。
这一想便想到了天亮。
魏王同崔九一大早就出门上朝去了,贺知春睡不着,索性一口气画了十来张元宵的花样子才罢手。
然后用过朝食,等城门开了,方才在薛贵元魁等人的保护之下,同贺知礼一道儿上了马车,朝着长塘县县衙飞驰而去。
自打入秋之后,这长安城周遭便甚少下雨了,地上积累了厚厚的一层土灰儿。
马蹄飞过,溅起一地的灰尘,后头的人,几乎都看不见前路。
贺知礼坐在马车中呸呸了两下,说道:“等某年纪大了之后,还是要回到岳州去的,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冬日不冷夏日不热,比在这长安城吃灰好多了。”
贺知春笑了笑,“二哥怕是忘记了,以前岳州穷得时候,一下雨出门,那泥巴坨坨的黏在脚上,都走不动道儿。也就是后来,都铺了青石板路,才好了些。”
岳州的乡村里到处都是作坊,各种货物经流岳州港,发往大庆各地,甚至是去到番邦,自然要交通便利。
不然路若是坑坑洼洼颠簸不平的话,那些金贵的瓷器,还不都给磕破了。
不过贺知春完全能够体会贺知礼的心情,上辈子她住在清河崔家的金窝银窝里,却从来都没有停止思念过岳州的草窝窝。
马车跑得快,因为是长安城附近的县城,比荆州那地儿的要小了许多,说是县,其实只管着两个小镇,每个镇下头又设了三个小村庄。
小杨村便是其中之一。
等到了县衙们口一瞧,贺知春几乎以为自己个跑错了地方,这都什么时辰啊,这县衙大门还是关得紧紧的呢!
贺知春提前打听过了,这里的明府姓卢,出身范阳,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
周围的乡民们哪里见过贺知礼这么好看的小郎君,纷纷一个吆喝一个的前来围观,贺知礼这些年早就习惯如此了,也不怕被人看杀了去。
他微微一笑,寻了个大婶问道:“敢问此地的卢明府去哪里了?”
大婶脸一红,揪了揪手中提溜着的大公鸡的毛,“今儿逢五,卢明府应该去后塘山渡天劫去了!”
啥玩意?贺知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还渡天劫,他咋不说他白日飞升去了呢?
简直是脑壳进水了吧,这种人竟然能当明府,而不是去了天虚省,这么神神叨叨的,应该同她的师父邓康王乃是天生一对才是!
贺知礼的笑容一如既往,“那么这我们什么时候能寻到卢明府呢?”
大婶又揪掉了大公鸡的一根毛,掰着手指头数了数,“我们长塘县的人都知晓,每个逢一卢明府会在衙中断事。逢五要渡天劫,其他的日子他要炼丹。若是有急事,去后塘山寻他便是了。”
大婶说着,看了贺知春身后孔武有力的元魁和薛贵一眼,警惕道:“你们该不是从长安来抓卢明府的人吧?他可是个好人。”
贺知春越发的想去见这位卢明府了,这位大兄弟,一个月只办三四日正事,其他的时候全休息,既然还被夸奖是好人!
她应该好好学习一番,日后当了皇帝,一个月只上三四日朝,还被夸奖是有道明君,多么美好啊!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贺知春同贺知礼在众人的指引之下,直奔后塘山。
这后塘山说起来就是贺知春选中的长塘县以及魏王选中的长平县交汇的地方,这山不算高,而且山顶很平坦,正是他们想要建书院的地方。
贺知春还同魏王约好了,先各自的去见了明府,然后再来后塘山汇合。
一行人上了山顶,贺知春四下里一寻,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只见一个穿着道士服的男子,正盘坐在一块大青石上,手中还举着一把大铁剑,仰头望天。
贺知春也仰头看了看天,今日天气甚好,简直是万里碧空无云,怎么可能有雷,没有雷算什么渡天劫。
呸呸呸,她都被带歪了,这天底下哪里有什么得道飞升渡天劫之事,都是假的啊!
第306章 文曲星气
贺知春咳了咳,“敢问可是卢明府?”
那人头都没有回过来,“死人了?”
“没有。”
“失火了?”
“没有。”
“那你来干啥,没得影响某修道。”
贺知春有些恼,“卢明府可收到朝廷文书,说天宝公主将来长塘县襄理政务?”
卢县令叹了口气,将剑一收,“听说了。你想做啥就做啥吧,要钱没有,要人的话,你去县衙里找肖县丞,他是本地人士,对这里知根知底的。”
贺知春原本就不指望他,现在知晓他如此散漫不作为,更加觉得卢县令派不上用场了。
“多谢了。请问卢明府,这后塘山是有主之地,还是归府衙所有?”
卢县令这下子回答得很快,“是某个人所有。”
她错了,卢县令有大用啊!
贺知春脑子转得飞快,她同魏王每人都只有五千贯,后头还要修建书院,请名师,若是这山也要花钱,那就有些捉襟见肘啊!
“卢明府可是准备在这后塘山修道飞升?这地儿左有青砖古墙,乃是左有守财小青龙,右有连片小山,乃是右有除煞小白虎,天有彩霞似彩凤,地有长青不老松,乃是有灵之地,可惜了……”
贺知礼嘴角直抽抽,现在阿俏那神棍的话是张口就来啊,说的都是些啥玩意啊!
贺知春心中也在打鼓,老道士可当真是一点风水异术都没有交过她,但是没有办法,她要从卢县令这里骗来一座不要钱的山啊!
卢县令明显眼前一亮,“原来贵主也是同道中人,卢某也是这样瞧的。天宝公主,天宝公主……崔道长可是您的师祖?某已经听说过道友大发神威之事了。小道惭愧,只修得皮毛而已。”
贺知春松了口气,忽悠有用,这卢县令同她一样,是个半吊子嘛!
卢县令一想起之前贺知春说道话,着急了起来,“道友说,可惜了……可惜什么呢?还请指点迷津。”
贺知春晃了晃脑袋,“此地有天之气,地之气,青龙白虎祥瑞之气,可惜差了点人气。”
卢县令只觉得恍恍惚惚,不愧是名师出高徒,他就看不出来。
“何为人气,道友的意思是,某这山顶人太少了,得让附近的百姓们迁过来?还是说应该建一座道观,供奉三清祖师,这样有了人的香火气。”
贺知春摇了摇头,“非也非也。祖师乃是仙气,人岂能同他老人家相提并论?我这里说的人气,乃是文曲之气。”
“确实如此,三清祖师莫怪。文曲之气?你的意思是说,让状元郎都来这里住?这实在是太难了。”
贺知春正了正色,“修道之事,本来就是逆天而为,怎么能够怕难呢?只不过那些状元郎都乃是国之大材,不可能长期住在这里,所以你可以退而求其次,让未来的状元郎住在这里。”
“我观此地适合盖书院,定然能够人杰地灵,出状元之才。等人气积累得与前四种气均衡之时,便是此地成仙府之时,道友到时候便能大成了。”
卢县令双目含泪,对着贺知春行了个大礼,“多谢道友指点。某一直不得入门之法,今日听君一席话胜修十年道。”
贺知春有些心虚,哎呀,你年纪也不小了,咋还哭了呢……这样让我很不好意思忽悠你啊!
她本来想着,若是日后卢县令一直不能飞升,她就说人气积累得还不够,大约到你孙子辈就可以了,也算是造福后人了。可你这么单纯,我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啊……
卢县令擦了擦眼泪,“这建书院容易,要寻来名师却是难。没有名师指点,又怎么可能出现状元郎呢?”
贺知春咳了咳,“你知晓吧,这次圣人让我兄妹三人各自襄理一个县,魏王便在长平县。魏王修书,往来无白丁。咱们不如请他一道儿来盖书院。”
“建书院乃是大好事,我也可以帮忙出点力,我的书法师父乃是著名的书法大师褚登善,我的贺家哥哥便是状元郎,也可以邀请他们来助你一臂之力,只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卢县令大喜过望,“你且请说。”
贺知春清了清嗓子,“我也有心向道,是以希望能够在此山之上,留我一个洞府。”
卢县令点了点头,“这是自然的。大道无私,这人杰之气,不能沾染了世俗之气。某这地方,日后便是天道书院了。”
贺知春觉得越发的惭愧……
她一定会给卢县令请功的,等她当了皇帝,让他去天虚省,一心向道……不,过一阵子就请老道士来给他传道受业解惑。
卢县令自觉有了方向,又回到那块大青石上打坐去了。
贺知礼见状悄悄的耳语道,“阿俏不用先同他签个契约么?万一他反悔了如何是好?”
贺知春摇了摇头,“我让他拿自己的山建书院,已经是小人行径,十分不光明磊落了。实在不能继续下去了,若是他反悔,咱们就另外寻别的地方吧。说起来我都有些后悔这样了。”
她说着,又走到卢县令跟前行了一个大礼,“卢道友,其实我一早想要在这里建书院了,但是又怕你不愿意让出这块地……”
卢县令回过头来看了贺知春一眼,“某知晓,不然的话,你不会一上来就问这块地是谁的了。但是某觉得你说得十分有道理,这里的确是已有先天之气,但是缺乏后天人气。”
“某虽然一心向道,但并非是不通庶务之人。盖书院乃是千秋功德的大好事。某出了地,也是积攒功德的大好事,道友不必放在心上,钱财乃是身外之物,这周围的地,都是某的。某都便宜租给百姓们种了。”
“某无儿也无女的,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您这是大智若愚啊,难怪大婶说你是大好人,你就是一个好地主啊!
“如此我也就安心了。多谢卢县令了,咱们这个书院,就如你所言,叫做天道书院。你的屋子和修道的地方,都会给留出来,无生人随意打扰。”
卢县令笑了笑,又闭着眼睛打坐去了。
贺知春看了他一眼,下了山,让元魁去通知魏王,自己个则同贺知礼一道儿快马加鞭的朝着小杨村奔去。
第307章 晋王觉得好残酷
贺知春一路飞奔直取小杨村,才到村口,就见到了急得团团转的里正杨老丈。
薛贵并非初次前来,一见杨老丈在此候着,便停了马车,“老丈,何以在此等候?”
杨老丈摸了把额头上的汗,颤颤巍巍的说道:“贵主,晋王来了,正在咱们的纺织作坊里头坐着呢。”
说起这事儿,杨老丈便心有余悸。
今儿一早,他照旧里牵着那头老牛在村中巡视,却听见一阵马蹄声,一个小郎君大马金刀的朝着村口奔来,身后还跟着老大一队人马,一看便是来者不善。
杨老丈于那扬尘之中定睛一看,好家伙,完全看不出是哪个,一脸的灰。
那小郎君颤颤巍巍的下了马,呸呸了两口,吐出了一嘴的泥。
杨老丈于心不忍,拿出自己的水葫芦递了过去,“要喝水不?敢问郎君来此作何事?”
那小郎君一把夺过水葫芦,倒在了自己的帕子之上,然后抹了抹脸,露出了白皙的面孔。
杨老丈一瞧,肝颤儿!这不是晋王么?难不成来找他秋后算账来了?
当初他可是帮助贺余在殿前证实晋王拿天宝公主挡剑的。
晋王看着和善,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内里是不是烂掉了呢?你看连自己的亲妹子都不放过。
杨老丈想着,拔腿就跑,连老牛都不要了。
晋王莫名其妙,心中火气冲天,不愧是天宝选的地儿,穷山恶水出刁民。
问个路而已,你跑个啥?
杨老丈一辈子就见过那么几个大人物,自然是铭记于心,片刻不能忘;但是晋王贵人多忘事,谁还记得兀那放牛翁。
晋王翻身上了马,直接朝着杨老丈追去,杨老丈吓得魂都要没了,“你你你,你要做什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我我,我不怕你!”
晋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当你是西施呢?某还能强抢了你?一张老菊花皮子。
“听闻天宝公主在你们村里头弄了个作坊,带寡人去瞧上一瞧。”
杨老丈惊魂未定,原来不是来找他的。
他哪里敢违逆晋王,领着他便去了贺知春的纺织作坊。
然后来这里蹲守着,就生怕王见王,神仙打架,殃及了他小小的杨家村。
……
贺知春闻言安抚道:“杨老丈莫要怕,我们都是读书人,做不出那一言不合就干架的事儿。待我去会会他,看他有何事。”
贺知春想都想得到晋王来做什么。
晋王大约是听人说了,她提前来这里开了作坊,认为她作弊抢占先机,前来兴师问罪来了。
圣人选的这三个县是有深意的,因为这三个县那是毫无特色,一贫如洗。
晋王大约带着一股子雄心壮志跑了去,结果被一盆水浇了个透心凉。
就是贺知春初次来,见了那府军兄弟,不也感慨大庆竟然还有穷得连条裤子都穿不起的人。
薛贵听贺知春言语,将那杨老丈拉到了马车前头坐着,一路朝着作坊走去。
村子里的路十分的宽阔,但却并不平坦,此刻就不下雨,已经积累了厚厚的灰,马车驶过,全是车轱辘印儿。
两旁都种着一些桑树还有桂树,此刻正是金桂飘香的时候,那浓腻的甜香直往鼻子里惯。
贺知春下了马车,也没有戴幂幕,直接朝着那院子中走去,贺知礼安排的作坊管事见二人来了,赶忙行礼,“非要进来看,拦都拦不住,某怕强行阻拦,让村中人受了伤,便请进去奉茶了。”
贺知春点了点头,“无妨,反正咱们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一进门,就见晋王一个人独坐在一条窄窄的长条凳上,面色极其阴沉。
贺知春挑了挑眉,快步走了上前,“九哥怎么来了。这下头的人,不知晓你的屁股被狗咬掉了一块肉,给你坐了这么个条凳,当真是太不懂事了。”
她说着,朝着那管事一看,“还不给我九哥搬个大椅子来,记得在下头多垫几层软垫。”
晋王气得牙痒痒,这个两面三刀的李天宝,出了长安城,连兄友弟恭都懒得装了!
“天宝,你这样做不厚道吧?你可没有同阿爹说,你在小杨村还有产业。之前咱们可是说好了的,每人五千贯。你这织机人手,可算在那五千贯里头?看你这仓中,早就屯了不少布了,这也算?”
贺知春微微一笑,“我当是什么事!这点三瓜两枣的,也值得九哥你来一趟?我就问你,你在长郡县没有田庄地产之类的?不能吧?”
晋王摇了摇头,“某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买什么地?”
贺知春同情的看了晋王一眼,“哎,不怪你。我小嫂嫂那么多,个个都要穿金戴银的,你没有钱也合理。当时房公说我不许带自己的钱来,只能带五千贯。我这个人,守信得很,的确只带了五千贯。”
“至于产业……哎……你要是在长安城附近找到出一个县,我没有产业的,算我输!没办法,我二哥最大的癖好就是赚钱之后,然后买呀买,一日不买,他睡不着觉儿!”
贺知礼一听,忙在一旁证实的点了点头。
晋王气呼呼的站了起身,他就不该来,来了也是自取其辱。
他实在是被他选的那个长郡县给吓住了,苍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