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春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阮嬷嬷,阮嬷嬷,快些来,阿俏来葵水了……”崔九嚷嚷道。
  ……哥,您的声音能小一点么……
  等贺知春沐浴更衣出来,崔九赶忙迎上去,硬是将她搀扶到了床边,让她躺了下来。
  然后后怕的拍了拍胸脯,“某就说你今日怎么怪怪的,原来是来葵水了。阿俏来葵水疼不疼?要不要叫太医来瞧上一瞧?”
  见贺知春窘得不行,崔九又轻声说道:“那郑明珠再举世无双,又同你我有何关系。某只想要阿俏一人罢了。”
  崔九说着,同情的端了一碗红糖鸡蛋水,递给了贺知春。
  可怜的阿俏,定是来了葵水,想起自己不能生的事,怕某要纳妾了。阿俏才十三岁,今日才做大人,他比她年长,怎么能恼她呢,要不得要不得!
  崔九想了想,又补充道:“某不该恼你。实在是某从来都没有把那郑明珠放在眼里,这才不觉得她有什么值得某同阿俏交代的啊!”


第274章 杨姜的秘密
  贺知春不得不承认,她被崔九取悦了,同时心中又是羞又是恼,莫不真是来了葵水,才这么一副小女儿态。
  任她郑明珠再举世无双,同你我又有何干系?
  只这么一句,贺知春便觉得心中满满了。
  “哪里就有你说的那么严重了,可没见因为这个叫太医的。说起来我有一个想法,你看可不可行。英国公不是写了医经么,你说我阿爹写本农书何如?”
  “咱们大庆,鼓励行商,但到底是以农为本。如今的寒门学子,多半也是举全家之力,苦读数年,连那田地都没有摸过,照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像我阿爹这样,真正种过田的,那是少之又少。长此以往,怎么能当真指望他们通农桑之事呢?”
  崔九沉吟了一会儿,“这的确是个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但是切莫心急。待到农闲之事,可以让人去采风,听各地老农说农经。不然的话,容易让人觉得有闭门造车之嫌,反而给阿爹招惹非议。”
  贺知春点了点头,“确是……”
  贺知春得话还没有说完,就感觉自己的小腹一暖,她红着脸往周围一看,只见木槿和云霞守在门口,压根儿没有往这里看。
  “快把你的手拿开……”贺知春羞愤的说道。
  崔九勾了勾嘴角,“不拿。某的手暖着呢,给你暖肚子。”
  “现在又不是冬日,热得要命了,还需要暖?”
  “那说好了,今年冬日某给你暖。”
  谁跟你说好了!臭不要脸的!
  两人正闹着,就又听到门房上来报,说是大理寺有人送了一封信过来。
  贺知春有些诧异,今晨她还去大理寺请诸君共饮,才见过了,怎么会有人送信呢?莫不是颜惟清?
  她接过打开一看,顿时脑子一嗡。
  崔九见她脸色不好,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贺知春把信递给了崔九,“是张仵作写的。说他发现了杨姜身上,有乌头蛇的印记,特意画了下来给我辨认,同之前那个案子里姚娘子身上的一模一样。”
  崔九将那信纸一搁,“那杨姜还没有死呢,怎么张仵作就能瞧见了?”
  圣人才判了他死刑,但是并没有立即处决,还关在大理寺的监牢中。
  张仵作又不是牢头,还有去窥私的癖好?
  贺知春有些无语,崔九也想得太多了吧,张仵作这人是有些奇怪的做法,能在堪比十八层地狱一般惊悚的各种死状图下,大口吃肉的人,怎么会是个善茬儿!有那么一个两个鲜为人知的嗜好,也是正常的啊!
  “杨姜还没有死!杨姜还没有死!这可是咱们第一次见到的,还活着的有乌头蛇印记的人。走,崔九,咱们去审他。”
  她不能审人,但是崔九可以啊!
  崔九也是说做就做之人,让贺知春换回了李十五的男装不说,还非要给他戴上兜帽。捂得严严实实的。
  “九哥,你有没有觉得,我大概会热出痱子来?”
  崔九给贺知春拢了拢衣襟,“你没有去过大理寺的地牢吧,那里阴冷潮湿得很。再说马车上有冰盆,不热。”
  这是来葵水,不是坐月子啊大哥……
  两人趁着尚未天黑,快速的去了大理寺,那守门的狱卒见是崔九,笑眯眯的问道:“崔御史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崔九扔给他一串铜子儿,“给兄弟们买酒喝。不就是那杨姜么,某来确认一下,看还有什么漏网之鱼没有。这厮在荆州,可把某得罪狠了。”
  狱卒嘿嘿一笑,接了银钱,“多谢了。您随意,兄弟们就在外间,有事情招呼一声。这种国之蛀虫,最可恶了。”
  反正一个要死之人,不管怎么被折磨,那也是无人管的事。
  崔九领着贺知春往地牢里走。
  刚一进去,贺知春便忍不住屏住了呼吸,这里当真是阴冷得很,带着一股子霉味和骚味。
  崔九嫌恶的捂了捂嘴,拿出一个香囊递给了贺知春,“阿俏闻着这个。仔细着脚下,小心有硕鼠跑过。”
  大理寺最近应当没有什么案子,地牢里关着的大部分都是他们从荆州带回来的那帮人,而杨姜则被单独的关在最里头的一间。
  两人一露面,里头的人便发狂的吼叫起来。
  崔九懒的理会,直接带着贺知春去了最里头的一间。
  杨姜那厮披头散发的,穿着白色的囚衣,正躺在一张棉被之上,翘着二郎腿儿,不知晓在想着什么。
  看到崔九同贺知春,斜了斜眼:“某该说的都说了,你们还来做什么?给某送断头饭么?”
  他说完,又看了贺知春一眼,补充道:“你们姓李的,可真是阴险又狡诈。你这么缺德,小心命不长。”
  贺知春淡淡的回道:“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反正命比你长。你背后站着谁?就是乌头蛇。”
  杨姜抖着的二郎腿一僵,坐了起来,“原来你们想知道这个。有一个条件,某的孙子杨昊,可否不让他流放,他年纪太小,走不到黔州,就死了。”
  崔九用手指敲了敲栅栏,“长安到黔州,路的确是很远。是以要看你说得多,还是说得少了。说得少,那某只能保证他活着出长安城,说的某满意了,某保他活着到黔州。”
  杨姜想要反驳,却被崔九打断了,“现在你没有本钱同某谈条件。身上有乌头蛇的人,并非只有你一个,在这朝堂之中,一抓一大把。”
  崔九试探着说道,细细的观察着杨姜的神色。
  见他叹了一口气,却并没有反驳,也没有任何诧异,心中暗道不好,猜中了,朝堂之中真的有许多这样的人。
  “说吧。”
  “你的话可靠吗?你们两个在荆州可是把某骗得很惨啊,小人之言不可信。”
  崔九无所谓的笑了笑,“你不想说就算了。那你的小儿子会怎么样,某可管不着了。”
  杨姜一愣,“都说崔御史厉害得很,果然是,你竟然连杨昊是我儿子,不是我孙子都知晓。”
  “这乌头蛇的势力,名字就叫乌。乌就是黑色的虚影,我们胸口那纹身,也不是蛇,而是蛇影。某受过那位郎君的恩惠,是以不能说出他的名字。”


第275章 乌蛇势力是啥
  杨姜说着,颇有些怀念的敲了敲自己的右腿。
  “郎君的代号是乌蛇。如今的大庆号称是太平盛世,但真的就有那么好么?圣人大约是已经忘记了,他屁股下的位置,先是从我杨氏手中夺的,然后再从自己的亲兄长那儿夺的。你虽然是一个小娘子,但真是同你爹一样会演!诡计多端!”
  “乌,就是太阳下的暗影。这个势力一开始,人很少,大多数都是被乌蛇救过的人,大家心中都有怨愤,但又希望凭借一己之力,让大庆更加清明。说是势力,乌蛇却从来都没有要求过什么过分的事情。”
  “可是最近两年,乌里的人越来越多,某不知晓乌蛇要干什么。”杨姜说着,顿了顿。
  过了一会儿,又接着说道:“某不知晓乌蛇要干什么,但是以前有听过同他亲近的人提起过,乌蛇有血海深仇在身,好似同他女儿有关,具体的某也不清楚。”
  他说着,还一边观察着崔九的表情,好似看他是否满意。
  崔九点了点头,“乌里头的人,如何相互联系?”
  杨姜揉了揉眉心,站起身来,好似有些焦虑的踱起步子来,“若是乌蛇有事需要帮忙,会送信上门,相关的人,自然就认识了。如今的乌某不敢保证,但是以前的乌,当真没有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
  杨姜说着,自嘲的笑了笑,“某贪财但并没有什么野心,与乌并非是一路人,最近几年也几乎毫无联系了。是以,某知晓的,也就这么多事。”
  见崔九不说话,杨姜期待的看着他,“你可以兑现承诺么?保杨昊平安到黔州?”
  “好。把你胸口的黑蛇,给某一观。”
  杨姜毫不犹豫的拉开衣襟,果然露出了一条黑色的蛇状纹身。
  贺知春瞥了一下崔九,崔九点了点头,两人便离开了大理寺地牢。
  等他二人一走,王闻林便从另外一侧走了出来,鄙视的看着杨姜,“你的脑子都被狗吃掉了么……”
  杨姜却是冷着脸,将衣襟紧了紧,“你就不担心,某告诉他们,是你让某这样说的。什么乌七八糟的……也就是你,相信那个乌蛇没有什么要求。没有要求,为何要这么大的势力,明明所图甚大。”
  “最好他图的是李氏江山,那我杨家也能出了一口恶气。”
  王闻林阴沉着脸,“管好你的嘴。不然某不光让杨昊死。从此之后死磕你杨家,你们干不干净,自己个清楚。被大理寺和御史台同时盯上了,灭族之日不远。”
  杨姜看王闻林周身杀气颇重,知晓他并非是说着玩儿的。
  “某知晓了。你答应某的事,不要忘记了。”
  王闻林甩了甩衣袖,“你当全天下,都是你那样的小人么?好好的上路吧。”
  王闻林说着,从地牢里走了出来。
  他没有看到的是,在大理寺门外的一棵大树之上,崔九和贺知春正站在那里,紧盯着地牢的出口。
  落霞的余晖,照在王闻林的脸上,让他那粗壮的轮廓,也显得柔和了不少。
  他乌黑有些坚硬的头发,脸上的络腮胡子,被红光映衬成了暖暖的金色。
  王闻林伸出手来,遮了遮眼睛,然后毫不犹豫的朝着自己所在的那间屋子里走去。
  张仵作正蹲在地上,毫无形象的不知道的看着什么,见到王闻林来了,跟着他一道儿进屋去了。
  ……
  贺知春同崔九上了马车,元魁和薛贵一左一右的坐在马车前头,保护着贺知春。
  “之前颜惟清同我说,我是女儿身的事,是王少卿说出去的,我还不信。他明明是一个大义凛然的好人才是,他来大理寺这么些年,破案无数,为许多人洗刷了冤屈。”
  崔九见贺知春有些失望,拍了拍她的手,“这个世上,那里有什么纯粹的好人或者坏人。就算王闻林才是乌里的一员,那也不代表他就是坏人。他这不就接着杨姜的口,把他能说的事情,都告诉我们了么?”
  “就拿你阿爹来说,在你眼中,他肯定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好人;可是在知秋眼中,说不定他是一个恶人呢。若人人都说好,那这人不是伪君子,便是圣人。”
  贺知春心中也明白,但王闻林教导过她,她当真不希望,王闻林是乌里头的人。
  这个势力实在太大了,已经将手伸向了圣人,还有他们兄妹,是不能留的。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杨姜是在说假话的呢?”贺知春问道。
  “从张仵作给你送信,某就觉得有些奇怪了,这是一种直觉。你今日刚刚才搬去公主府,信就送到这里来了。杨姜的话里头,有四个破绽。”
  “首先,他乌以前是都是对大庆有怨恨又有期待的青年,但他是什么人?他是前朝遗少,他贪了多少你也瞧见了,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他并不符合乌的条件,这个势力若真如他说的,大约是看不上他的。”
  “其次,他说某不知晓乌蛇要干什么的时候,停顿了一下,然后又重复说了一遍。通常而言,若是说自己个的事情,并不会如此,他分明是在背书,然后忘词了。那时候某就确信,真正说这些话的人,并非是他。”
  “再次,他说最近几年已经远离势力,又说乌里头的人,都是凭着乌蛇的信联系。这句话漏洞太大,若真如此,他又怎么会知晓乌最近加了许多人进来,乌蛇还做了不好的事?”
  “当然,最大的破绽就是,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巧合?从你遇到乌头蛇开始,每一件事都能同这个扯上关系,不是太不正常了么?之前在长安城就罢了,可咱们是千里迢迢的去了荆州啊?乌蛇势力再大,不至于连这个也能够安排吧?”
  贺知春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崔九,不亏是她未来的夫君,就是厉害!
  她想着,接着说道:“若这个人是王闻林,就解释得通了。”
  “王闻林可能没有撒谎,他远离了乌。但是他在大理寺,知道乌蛇谋杀圣人,还有红衣小娘子杀人案……所以他知晓乌蛇已经变了。而知道这两个案子都同乌蛇有关的人,并不算太多,杨姜是肯定不可能知道的。”
  “他这样大费周章的告诉我们,无非是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误导我们,二是乌蛇对他有恩,但已经与他背道而驰,他不愿意对圣人不忠,也不想对乌蛇不义,所以用这种方式来提点我们。”


第276章 别出心裁
  “我倾向于后者。假定王闻林没有说谎。那么当年被乌蛇咬死的柳云佩,应该并非是柳家的女儿。是她的母亲与乌蛇所生。乌蛇一开始应该是想要报仇,所以他放蛇来咬我,让我同太子翻脸。”
  “太子倒了之后,他又想要杀死圣人,使连环计让魏王失去圣人的信任,同时做下了李思文案,让魏王失去左膀右臂。他这样做,是削弱魏王,让晋王有一争之力。”
  “我甚至怀疑,那个红衣女子连环杀人案,乃是他故意暴露出来的,不然的话,最后姚娘子杀小黄莺,为什么要先给她送信,这简直是送线索给大理寺。为的就是增加我的势力,让我也加入到争斗中来。不可否认,因为这个案子,我在大理寺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这是想让我们几兄妹如同养蛇王蛊一般自相残杀,然后留下最后一人,被他消灭或者是当做傀儡驯服么?”
  贺知春想着,不由得脊背发凉,这个人的报复当真是别出心裁……
  崔九一把将贺知春搂进了自己的怀中,摸了摸她的脑袋,“阿俏别怕,有某在呢。”
  贺知春见他那猪手又不老实的放到了她的腰间,简直无语。
  你的脑袋里装的都是颜料么?
  说这么严肃的事情,居然还想着吃豆腐!
  崔九耳根子红红,手却半点不肯撒开,淡然的说道:“阿俏说得很对。这个人能救下王闻林,还能够让莱国公相信他,对朝堂局势了如指掌,肯定是身居高位之人。”
  “咱们可以一一排查,看有哪些能耐人在柳云佩出生之前的那段时间,去了河东。”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王闻林说乌最近两年增加了许多人,乌蛇行事开始频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在他的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变化,刺激到了他。阿俏你来说说看,大胆的想。”
  贺知春推了推崔九,纹丝不动,索性也不挣扎了。
  “乌蛇病了,老了,时日无多了,所以加快报仇的脚步?”
  “有另外一股势力直接并入了进来,乌蛇说话并不如以前那么管用了,所以乌的行为开始异于从前。”
  “三年前,知秋回了长安城,大家都以为是天宝回来了,这事儿刺激到了他。比如说他的女儿一咬就死,我李天宝怎么杀都杀不死,他生气了?”
  ……
  崔九听得又好笑,又心酸,“有某在,日后再也不会有人敢到阿俏眼前晃悠了。阿俏阿俏,要不某今年就娶你过门吧。”
  贺知春还没有答话,崔九又自己摇了摇头。
  “不行不行,某暂时不能娶你。不然的话,你就直接是崔家妇,不是李家女,基本无一争的可能性了。”
  正在这个时候,马车已经到了公主府门口,崔九先行跳下了马车,然后再将贺知春扶了下来。
  他们对于乌的了解越来越多,虽然还是找不出背后那个人是谁,但起码有了一些线索了。”
  正在这时候,暮钟声响起,崔九无奈只能告辞了,他自己是御史,总不能带头犯夜,让李思文难做吧。
  “阿俏,那某先回去了,明日再来看你,你早些歇着。”
  贺知春点点头,突然又想到了在荆州时打听到的,柳云佩的奶嬷嬷,随着一个叫做柳金花的小娘子,嫁到长安城来了。
  “咱们分头打探下,那个叫柳金花的小娘子,到底嫁去哪家了。”
  崔九应了一声,这时候公主府的门房已经将崔九的马牵了出来。
  崔九脚一蹬,帅气的翻身上了马,策马而去。
  等进了门,薛贵才犹犹豫豫的挠了挠后脑勺,问道:“贵主可是要打听名叫柳金花的妇人?”
  贺知春惊讶的回过头去,“你认识她?”
  “内子就叫柳金花,出身河东柳氏旁支,但是不知晓,是不是贵主要找的那一位。”
  擦!什么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就是!
  “你明儿个带你娘子过来,还有她身边的那个嬷嬷,我有事相询。”
  薛贵搓了搓手背,“贵主,某听说英国公日后要带你去攒军功,是真的么?到时候你带某一块儿去吧!”
  贺知春笑了,这薛贵当真是个机灵人,“我若是能去,就带你去。你若是个有将才的人,我这个小小的公主府,也不会困住你。”
  薛贵大喜过望。
  天知晓他们从军中调出来,突然之间成为了贺知春得护卫,那是几多欢喜几多愁。
  一些只想当闲人会觉得,当公主的护卫好啊,不用打仗就在长安混吃混喝的,再美好不过了;而且天宝公主很得宠,他们也经常在圣人眼前晃悠,说不定哪一天就有了大造化。
  但是薛贵不同,他可是发誓要当将军,保家卫国才去投军的。
  怎么可以一辈子当个驾马车,举着华丽的剑,来给公主充门面的人呢?
  现在贺知春大大方方的说了,若是他有本事,日后可以走,他反倒又不好意思起来,觉得自己不够仗义。
  他这样想着,红了脸,结结巴巴的喊了一声,“贵……贵主。”
  贺知春跟着崔斗学了好几年观人之术,哪里瞧不出薛贵心中所想,笑了笑,“他日你飞黄腾达,可别忘记了我是你的伯乐。”
  薛贵猛的点起头来。
  贺知春回到了屋子里,却觉得腰酸腿软起来,小腹也是涨涨的。
  阮嬷嬷给她倒了一盏红枣茶,她饮过了之后,方才觉得好了许多。
  “阮嬷嬷,你明日在咱们公主府的门口,竖一告示,就说我重金求纺织车的改良方法,寻求粮食高产良种,寻新式的农具。但凡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益的,或者是什么新鲜实用的东西,一旦采纳,先赏银五贯,买方子的价格另外算。”
  “再誊写一份,让元魁明日一早送给我二哥去,在贺家所有铺子门口都贴,包括外地的。”
  阮嬷嬷不明所以,“贵主怎么想到这个上头去了,可是要开什么新铺子赚钱么?”
  不怪阮嬷嬷这样想,贺知礼和贺知春能够把生意做得如此大,不可能光凭两个人的脑袋,这从旁人手中都不知道买了多少方子了。
  贺知春摇了摇头,“我的钱已经一辈子都花不完了,这次去荆州,百姓生存当真是不容易。我大庆地大物博,通常有许多奇思妙想只在一地流通,旁的地方的人都不知晓。”
  “我手里头各地都有铺子,又有银钱,不过是帮忙让大家伙儿都得到实惠罢了。”
  阮嬷嬷心中欢喜,“圣人知晓肯定夸赞贵主有皇后当年风范。”
  贺知春笑而不语。
  阮嬷嬷一拍脑袋,又拿起桌案上的一则帖子说道:“对门的房公府上夫人卢氏,明日寿辰。咱们原本并无往来,但如今是对门,所以对面新补了帖子过来。贵主这是头次以公主的身份去长者的宴会,可不能松懈了。”
  贺知春无奈的笑了笑,还是当李十五好啊,天天去大理寺多美妙,现在恢复女儿身,就要天天去各种宴会,脸都要笑僵了。


第277章 房府寿宴
  翌日一大早,薛贵便领着柳金花连同一位姓周的老嬷嬷进了公主府。
  贺知春微微的打量了一下,只见那柳金花穿着枣红色起白色花儿的襦裙,裙子并非是新的,却干干净净的。
  头上也梳得一丝不苟的,斜着插着几只银簪子。
  她身旁的周嬷嬷,头发已经发白,背微微的有些驼。
  两人对着贺知春行了礼,便有些拘谨地跪坐在蒲团上。
  贺知春还没说话,那柳金花就面色愧色的说道:“夫君不知贵主是要问周嬷嬷之前伺候的云佩姐姐的事,周嬷嬷她前两年就不记事了。因为她对我有教养之恩,是以也就在我这儿养老了。”
  想来是她们之前在外间等候的时候,阮嬷嬷上前去与周嬷嬷说话了。
  她们当年一道儿在府邸之中,也算是老熟人了。
  贺知春打量了一下周嬷嬷,果然见她看上去有些懵懵懂懂的,非是寻常人的神色。
  “周嬷嬷忘事,是突然的,还是患了病?那时间可见过什么人?”
  柳金花一愣,想了想,“也算不得突然,之前好好的,两年前开始就经常忘事,到现在几乎已经只认得我了。见过什么人?让我想想。”
  贺知春有些失望,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柳金花绞尽脑汁的回忆着,毕竟之前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两年过去,该有的记忆都生疏得差不多了。
  “记不得了。不过周嬷嬷的家人早早就去了,应当没有什么人来看过她。”
  贺知春端起茶盏儿喝了一口,周嬷嬷是两年前还是忘事的,这一点让她很在意,毕竟黑蛇也是从两年前开始行事作风大变的。
  周嬷嬷是柳云佩的奶嬷嬷,当时就同肖氏住在一个院子中,很有可能见过黑蛇,知晓他是什么人,所以被迫的开始忘事了。
  “周嬷嬷有没有跟你提过柳云佩呢?”
  柳金花点了点头,“只提过一次。就是吴王去封地出城那日,周嬷嬷说云佩姐姐的孩儿死了,杨妃的孩儿却这么大了。我当时好奇的问,不过周嬷嬷不说。旁的事情,她是一句都没有提过。”
  这里头竟然还有杨妃的事?!
  贺知春见问不出什么来了,也只好作罢,送了一些绢布首饰之类的赏赐给了柳金花。
  薛贵来接人的时候,颇为不好意思,“让贵主失望了。”
  贺知春笑了笑,“你尽心办差便是,我也就是这么一问,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之前说的,去军中的事,还是作数的。有本事的人,都能出人头地的。”
  薛贵裂开嘴乐呵起来,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他就怕耽误了贺知春得事,被迁怒了。
  好在贵主并非这样的人,薛贵想着,心中对贺知春得好感又多了好几份,越发的用心起来。
  待这事儿了了,也差不多是去房公府上贺寿的时候了。
  房公一门显贵,长子取妻京兆名门贵女杜氏,次子尚了高阳公主,长女嫁给了圣人的弟弟韩王为妃,次女嫁给了莱州刺史,是这长安城一等一的勋贵门庭。
  更为难得的是,房家家风清正,整个后院只有夫人卢氏一个,在这长安城中,是非常多贵女想要嫁的人家。
  木槿麻利的给贺知春梳好了发髻,照旧簪的是珠花,她如今不过是十三岁,正是初长成的年纪,戴珠花是再合适不过了。
  没有戴臂钏,手腕上戴着的是崔九亲手刻了三个圈儿的玉镯。
  因为是去贺寿,不能穿得太素净了,贺知春便穿了一条海棠红长裙,手中拿着一个小猫扑蝶的团扇。
  虽然房家就是在对面,但万万没有步行过去的道理。
  贺知春有些无奈的坐了马车,领着阮嬷嬷还有青梨一道儿进了房府。
  寿宴设在后花园之中,这房公乃是文人,与贺知春公主府富丽堂皇的感觉不同,这里颇为清幽雅致,几乎是十步一景。弯弯曲曲的回廊建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小风一吹让人沉醉。
  那迎客的主家共有二人,左边站着的是穿着宝蓝色襦裙的世子夫人杜氏,她脸蛋儿圆圆的,看上颇为和善。
  而她右边站在的,则是一脸傲色的高阳。
  高阳见贺知春来了,赶忙冲着她招手,“天宝来了,你快来快来。”
  她的声音娇滴滴的,又十分的大,一下子众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看的贺知春颇为不自在。
  圣人的公主,都是这么嚣张拨扈,不看人办事的么……这么一对比,她简直是难得的没有长歪。
  贺知春走上前去,让青梨递上了寿礼,又同杜氏寒暄了几句。
  这才小声的问高阳道:“阿姐你不是有孕么,怎么还在这里站着?”
  高阳翻了个白眼儿,神色古怪的看着贺知春,“你不知晓?”
  她说着凑到了贺知春耳旁,“我才嫁人多久啊,哪里忍得住,一不小心,孩子就小月了,把你姐夫吓了个半死。太医说我年纪太小,怀得不稳。”
  贺知春整个人都快石化了……
  姐姐我才十三岁,还是个黄花大闺女,你为啥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同我说这个!
  根本就不想听好吗?
  高阳完全没有感觉到,还是叽叽喳喳不停的说着让人脸红心跳的事,牢牢的抓着贺知春的手,让她完全走不脱。
  贺知春无奈的回头一看,顿时乐了,救星来了啊,这不是她日思夜想的晋王一家子么?
  她同晋王又要开始比谁脸皮厚了啊!
  贺知春心中高兴,脆生生的喊了一句,“九哥,九嫂。”
  晋王看着她一脸灿烂,笑眯眯的看了过来,“天宝回来了,让九哥好好看看清减了没有!你去了荆州,九哥那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就怕你出了什么事!”
  擦!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晋王的脸皮起码厚了一尺有余!竟然学会恶心人了!
  你若是真担忧我,还能去寺里会知秋,欢欢喜喜的纳妾!亏你有脸说啊!
  贺知春怎么能让晋王一个人得意,走到了晋王跟前,歪了歪头,“九哥有心了,这才多久不见,你都瘦得跟我差不多了。我在岳州,也很担心哥哥们啊。咦,我小九嫂换人了啊!”


第278章 踩人上位
  晋王妃差点脱口而出,瘦了还跟你差不多,那他之前得胖成啥样子啊!
  晋王妃身侧站着的那个穿着葱绿色襦裙的小娘子,不是贺知秋又是哪一个?
  贺知秋眼眶一红,“阿……”
  贺知春却是瞧都没有瞧她,又转身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