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紫玉梦华-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紫芝被他打趣得哭笑不得,却又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赌气似的坐回到树下的石头上,用书遮住了脸,闷闷地不理他。须臾,四周忽然安静了下来,她拿开书卷抬头去看,只见那少年已经向公主的居处走去,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淡淡的怅然。
目光追随着他清颀俊朗的身影,无限眷恋。而他似乎也有所察觉,还未走远就忽然停下脚步,回身微笑着看她,然后又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她不觉莞尔,也对他做了一个同样的手势,四目相对的瞬间,心中忽有一股异常强大的力量涌起,温暖而坚定。
☆、第38章 凯风
翠微殿内,太华公主李灵曦正百无聊赖地斜倚在软榻上,与几位年岁相仿的小宫女掷金钱为戏,一见兄长进门,便眉开眼笑地跳起来迎了上去,牵着他的衣袖娇嗔道:“二十一哥,你怎么今天才过来看我?你和十八哥都不来,我一个人在宫里都快闷死了……”
灵曦自幼就不得生母武惠妃的欢心,童年颇为寂寞,如今虽已近及笄之年,却仍对这两位疼爱她的同母兄长十分依恋。李琦笑吟吟地撩袍坐下,道:“十八哥对储君之位志在必得,最近着实忙得很,连家中最宠爱的几位美人都冷落在一旁,更别说是你了。”
灵曦笑着将手中金钱随意一抛,都赏给了身边随侍的宫女,须臾,又似蓦地想起什么,微微蹙起秀眉道:“可是……二十一哥,我听宫中有人说,父皇似乎是打算立三哥为太子……这应该是谣传吧?”
“忠王?”李琦轻笑了一声,眼中的冷锐锋芒不易察觉地一闪而过,“咱们费尽心思才扳倒了太子,怎能让他白白捡了便宜?”
“三哥这个人我不太熟,只不过,我每次见到他都觉得……嗯,该怎么说呢……”灵曦顿了顿,似乎是在措辞,“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想,但是,心里就是有那么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他这个人,很危险……就像是一只在黑暗中等待觅食的狼。”
“你也看出来了?”惊异于她异常敏锐的直觉,李琦赞赏地颔首微笑,“别看忠王平日里不声不响,实际上可是个城府极深的阴险人物,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拉拢到了如今风头正盛的宰相牛仙客。牛仙客出身寒微,一向对李林甫惟命是从,这次李相公率群臣上表奏请立十八哥为太子,他居然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带着手下那帮亲信装模作样地保持中立。”
灵曦对朝中之事不甚了解,闻言只是一笑:“那又如何?牛相公只是保持中立而已,又并非表明了立场要全力支持三哥。再说了,连我都看得出来,父皇明显是更喜欢十八哥一些。”
“与李相公相比,牛仙客的势力简直不值一提。关键,是在于父皇的态度。”李琦叹了口气,眸中竟隐隐现出一丝忧虑之色,“事后,牛仙客被擢升为正二品侍中,一跃而成了门下省的最高长官,又加封豳国公。而且,太子被废已半年有余,父皇却始终没正式下诏立十八哥为储……这个态度,就很值得群臣去玩味啊。”
灵曦懵懂地眨了眨眼睛,似在思索,却终究只是沉默。毕竟,她只是个久居深宫的十四岁少女,纵然冰雪聪明,又如何能将朝堂之上波诡云谲的政争完全参透呢?李琦亦不再多说,良久,才轻叹一声:“如果阿娘还在……是不是一切就都会变得顺利许多?”
二人皆黯然无语。武惠妃薨逝后,皇帝李隆基虽伤心不已,后宫中却也渐渐颇多新宠,除了新册封的刘淑仪之外,又有数十名年轻貌美的良家子被选入宫中侍驾。其中一女名唤江采蘋者最为得宠,入宫后即被册为才人,不久又晋封为正二品婉仪,与此时权倾六宫的淑仪刘澈平分秋色。帝王坐拥后宫三千,最不缺少的就是新鲜娇艳的美丽女子,昔日的浓情蜜意犹如过眼云烟,那个曾为李隆基诞育七位子女的爱妃,如今在他心中,恐怕只剩下了“贞顺皇后武氏”这样一个冷冰冰的称号吧?
忽然想起那个悲伤的夜晚——明知夫君正在与别的女人共享鱼水之欢,病榻上垂死的武惠妃,却仍在思念着那个让她付出青春深爱一生的男人。只此一事,李琦就永远无法原谅他的皇帝父亲,尽管他自己很清楚,对于君王来说这根本算不上是薄幸。沉默半晌,他才强抑住心中酸楚,叹息般地轻唤了一声:“灵曦……”
灵曦抬头看他,清澈的眸子里依稀有经年累积下来的深深落寞,与她十四岁的美丽韶华显得格格不入。她淡淡一笑,以一种远超实际年龄的忧伤语气,对他说:“二十一哥,你知道么?我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亲口问问阿娘,问问她……为什么就那么不喜欢我?”
“灵曦,不是这样的。”李琦怜惜地轻抚她的手背,温言安慰道,“其实,阿娘一直都觉得有愧于你,只是她性情太过骄傲,不肯当面告诉你罢了……她临终前的那晚,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关于你的。”
灵曦心中一动,忙问:“阿娘说了什么?”
李琦道:“阿娘说,这些年她做了太多错事,在我们这几个孩子里,她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
仿佛一滴冷雨坠入镜湖,击起几圈涟漪。原来,阿娘还是在意她的……灵曦眸中波光微漾,却硬生生地咬住了唇,转首看向别处,许久,才又问他:“如果,我能让父皇时常忆起他与阿娘的旧情,那么……十八哥的胜算是不是就会大一些?”
李琦轻轻颔首,问她:“你想怎么做?”
灵曦笑而不答,只是抬手揉了揉自己渐趋潮湿的眼角,广袖遮住半边面庞时,纤指轻轻一动,悄无声息地拭去了脸上的一抹水痕。
次日傍晚,灵曦即向父皇李隆基请旨,自请度为女冠出宫修道,为亡母贞顺皇后武氏荐福。大唐开国以来就奉道教为尊,贵族女子出家为女冠渐成风尚,皇室公主曾在道观中修行过的也大有人在,例如高宗皇帝与则天武后之女太平公主,今上李隆基之妹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等。彼时,婉仪江采蘋正侍奉在君王之侧,闻言不禁笑赞道:“久闻太华公主美丽娴雅、聪慧过人,不想竟又这般仁孝。陛下与贞顺皇后有这样的好女儿,当真是令人羡慕。”
“朕这二十九个女儿里,唯独灵曦最得朕心。”李隆基微笑着一牵灵曦的手,示意她在自己身边坐下,随口问了几句她近日的饮食起居,末了略顿一顿,又叹息道,“朕知道,你母亲是个偏心的人,一直冷落你,让你从小就受了不少委屈……如今你竟能有这番孝心,朕深感欣慰。”
灵曦微微低首,浅笑道:“前几日先生授课时讲到了《诗经》,我独爱《凯风》中的这几句:‘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阿娘在的时候,我总是跟她怄气,连话都不曾好好说过几句,如今她走了,我这才慢慢想起她的好……我常听宫中年长的女官说,父皇幼年时便事母至孝,后来皇祖母虽早逝,父皇却始终不曾忘却哀思。皇祖母若在天有灵,一定会觉得很欢喜的……女儿看在眼中,便也想效法父皇,为阿娘尽一份孝心。”
说到最后,她声音中已微带哽咽,眼眶里几滴清泪晶莹闪烁,将坠未坠。江采蘋饶有兴味地看着她,只当这位聪明伶俐的公主是在皇帝面前做戏,为了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目的。眼泪,并非每一次都是源于真情流露。然而,李隆基却真的被女儿勾起了一抹哀伤的柔情,目光悠悠地落在窗外缀满晚霞的天空中,神色黯然,良久无言。
他的母亲昭成太后窦氏,早在长寿二年还是太子侧妃的时候,就被女官团儿诬陷,在洛阳宫中以莫须有的“谋逆”罪名,与太子妃刘氏一起,被女皇武则天下旨残忍地杖杀。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八岁的小男孩儿,一个人站在暮霭沉沉的东宫庭院中,望着天边绚烂至极的如血晚霞,满心期待地等着母亲归来。他想要亲口告诉母亲,自己今天很听话,又跟着先生多背了三篇《诗经》,其中最喜欢的一首叫做《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然而,自那一天起,他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直到女帝武瞾退位,中宗、睿宗相继临朝,当他自己也已铲除一切阻碍君临天下之时,童年时的隐痛依旧如影随形。后来,几十年的漫漫人生中,也只有那个明艳妩媚的武惠妃曾给过他一些安慰吧……而现在,连她也已经离他而去。
纵然手握天下权柄、坐拥万里江山,而这样寂寥的人生,又该何以为继?
……
宦官高力士侍立在侧,似乎隐约猜出皇帝心中所想,不禁关切地唤了一声:“陛下……”
仿佛听见有人在心底叹了口气,李隆基缓缓收起思绪,语气平静如常:“高将军,你这就去传朕的旨意,命工部派人在城外选一处静谧的地方,为太华公主修建道观。待明年春天,公主行过笄礼后再入观清修,为亡母贞顺皇后武氏荐福,以彰显皇室子女之孝……对了,督建道观一事,就交给寿王去办吧。”
☆、第39章 惊鸿
麟德殿中乐声袅袅,江采蘋轻舒广袖在皇帝面前翩翩起舞,仙袂乍飘,荷衣飞动,光艳陆离的霓裳在满室灯火辉煌中飘若春云。入宫短短数月,这位年方十八岁的美娇娘再次获得晋封,因她喜爱梅花,李隆基特赐号为“梅妃”,一应礼秩等同于正一品三妃,一时风光无限。然而,作为后宫中品级最高的嫔妃,江采蘋除了君王的万千宠爱之外,却并未得到任何实权,这让她颇感郁闷。
掌管六宫诸事的依旧是刘淑仪,尽管她对皇帝甚少有刻意逢迎之举,也并不热衷于与江采蘋等一众后宫女子争宠,但她在宫中的地位却始终稳如磐石,无人能撼动半分。今日正值中秋佳节,李隆基在麟德殿中大摆家宴,与妃嫔宫眷、宗室亲族等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乐伎们轻敲檀板,款按银筝,舞池中的梅妃江采蘋献上一曲“惊鸿舞”,身姿轻盈曼妙宛若九天飞仙,明眸顾盼,巧笑嫣然。
歌舞升平中,一袭浅绯色华裳的淑仪刘澈端坐于皇帝身畔,也不多言,只是以静默的姿态游离于此间繁华,半垂着眼帘若有所思。须臾,见李隆基心情大悦,她这才适时地含笑赞了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江妹妹舞姿之美,竟不似人间所有。”
殿内众男子皆凝神屏息,专注地看那一袭霓裳纷飞飘舞,美人莲步乍移时,溢满惊艳的眼波便随之轻轻摇荡。大殿一隅,唯有忠王李玙心不在焉地喝着闷酒,容色萧索,微露醉意,时而抬头去看不远处谈笑风生的寿王、盛王两兄弟,目光中隐隐露出一抹怨毒。
张嫣嫣陪侍在侧,见状不禁担忧地伸手一牵他的衣袖,柔声劝道:“殿下别再喝了,不管怎样,都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我心里烦着呢。”李玙不耐地打断她的话,仰头将杯中琼浆一饮而尽,然后又拿起酒壶斟了一杯,苦笑道,“嫣嫣,我真的很累……你说,我现在除了借酒消愁,还能做什么?”
张嫣嫣善解人意地一叹,轻声道:“我也没想到,那太华公主年纪虽小,心眼儿却颇多,竟真能想出办法来助寿王一臂之力。说到底,他不过就是奉旨督建一座道观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哼,那群朝臣惯会溜须拍马,偏偏又扯上什么‘勤俭’、‘仁孝’,听着就叫人恶心。”
李玙不屑地嗤笑一声,也压低了声音说:“可惜啊,父皇偏偏就吃这一套,如今群臣纷纷上表,寿王入主东宫竟成了众望所归。咱们这两年费尽心机……唉,算是白忙了一场。”
“那倒未必。”张嫣嫣秀眉一挑,声音始终巧妙地控制在只有二人能听见的范围内,“常言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寿王如今风头太盛,迟早会有得意忘形的时候。依我看,殿下不妨再耐心等一等……毕竟,皇帝的心意最难猜,也最易变。”
“等?”李玙轻笑,随即施施然地站起身来,“我有些醉了,先出去醒醒酒。”
张嫣嫣一敛裙裾,忙要起身跟上。坐在另一侧的忠王妃韦珍被冷落许久,早已忍无可忍,此时更是阴沉着脸,以袖掩口轻咳了一声,冷冷道:“张孺人,你好生在这里歇着吧。殿下要出去走走,自然有我来陪侍。”
“是。”张嫣嫣也不敢顶撞,只得讪讪坐下。
韦珍心中得意,以胜利的姿态傲慢地冷睨了她一眼,又对李玙殷勤道:“殿下不妨先去雪柳阁歇歇,我去叫人取杯醒酒汤来。”
“不必了。”李玙却忽觉心中一阵烦躁,不想再理会妻妾们的刻意温存,于是,扬手止住了想要跟过来的妻子与几位侍女,“你们都留在这里。我累了,想一个人静一静。”
暮色渐浓,天空中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滴答,滴答,一串串水珠坠落在庭院深处繁茂的花叶间,隐隐送来几缕清甜的桂花香。见管事的女官不在,麟德殿外伺候的宫人们大都溜到偏殿的阁子里吃点心去了。紫芝站在殿外的长廊里,偷偷从怀中取出那本《春秋左氏传》,借着廊檐下昏黄的灯光,惜时如金地认真读了起来。
明天,她就要去内文学馆参加女官考试了,心中难免有几分小小的紧张,但更多的却是对于未来命运转折的期待。有了官衔,她就能堂堂正正地去求见宦官高力士,请他设法救回她的家人。更重要的是,如果几年之后,她也能努力坐上曾经尚宫大人那样的高位,那么……自己离那个尊贵的少年皇子就会更近一些了吧?灯影摇曳下,小姑娘捧着书抿嘴儿笑了,哪怕只是这样想一想,心里也觉得很甜很甜呢。
身侧传来清晰的脚步声,紫芝心中一慌,忙又把书悄悄塞回到怀中,规规矩矩地垂手侍立。偷偷抬眼看去,只见一紫袍青年从麟德殿中缓步走出,容貌虽称不上十分英俊,举手投足间却自有一种天潢贵胄的气派,让人不敢直视。自从调去翠微殿服侍太华公主,紫芝渐渐也能认得出一些常在宫中走动的亲王显贵,此时略一思索,便想起眼前之人正是皇帝的第三子忠王李玙。
紫芝忙躬身施礼,见他身后并无其他宫人随侍,便又取来一把纸伞恭恭敬敬地递上。李玙并未正眼看她,只是自顾自地撑开纸伞向前走去,随口吩咐道:“掌灯,去雪柳阁。”
麟德殿附近建有几间宫室,可供亲王们平日入宫朝拜、饮宴时休息所用,这雪柳阁便是李玙在宫中的小憩之所。紫芝提着一盏宫灯在前引路,待二人行至雪柳阁门前时,便停下脚步恭声道:“殿下请进。若没有别的吩咐,奴婢就告退了。”
“嗯。”李玙淡淡应着,推门时略一低头,却发现自己的袍角处被雨水溅上了几点污泥,便又回身唤她,“你也进来,服侍我更衣。”
阁中漆黑一片,显然此时并没有其他可供差遣的宫人。紫芝略一迟疑,还是顺从地跟着他走了进去,取来火折点亮案上铜灯,然后低着头默默侍立于房间一角,不言不语,也再无任何动作。
李玙一撩袍裾坐在软榻上,见房门仍然半敞着,便有些不耐烦地蹙了蹙眉,道:“你还愣着干什么?先把门关上,再去内室的箱子里取一套新衣衫来。”
“是。”紫芝轻声答应着,双腿却僵硬得根本迈不出一步。房中只有他们两个人,十五年来,她从未与陌生男子这样独处过,更别说,还要亲手服侍他宽衣解带……少女心中愈发忐忑,无措地轻轻咬着嘴唇,踌躇了半晌,终于鼓足勇气试探着开口:“奴婢粗手笨脚的,只怕服侍不好殿下,不如……奴婢去唤殿下身边的人……”
微微感觉到酒后的眩晕,李玙以手扶额,不悦地问:“怎么,你不愿意服侍我?”
“不是不是。”紫芝连忙摇头解释,“奴婢只是……太华公主还在麟德殿,奴婢只是担心……担心公主有事吩咐……”
“太华公主?”李玙冷笑,也不知怎么,一听到这四个字,寿王那春风得意的笑容就又浮现在眼前,心底不禁腾地燃起一团怒火,“我明白了……你是他们的人,所以才这样厌憎我,是么?”
紫芝更加不知所措,语无伦次地解释道:“不是的,奴婢哪里敢厌憎……不是不是……殿下误会了……”
李玙霍地站起身来,优哉游哉地走到她面前,用两根手指轻轻勾起她的下巴,意外地发现这女孩儿的容颜竟如此姣好,眉黛弯弯,肤光胜雪,娇嫩得就如同新生的春柳一般。紫芝很厌恶他这样的举动,却又不敢太过激烈地反抗,只得微微侧头,试图摆脱他手指的掌控,目光闪烁间,一张细嫩白皙的小脸涨得通红。
见她这般羞怯模样,李玙终于意识到她是在担心什么,不禁觉得有些好笑。他从来都不缺侍寝的女子,适才也并未打算要对她做什么,只是……太华公主身边一个卑贱的小小宫女,竟也敢这样明目张胆地厌憎他、拒绝他、反抗他么?心头的怒火熊熊燃烧,愈演愈烈,刹那间就化成一阵邪恶的渴望——他想把这枝嫩柳攀折。
“既然不是,那你就留下来。”凝眸许久,李玙终于蓦地放开她,缓缓踱到门前将房门拴好,然后浅笑着转身,一字一句地对她说。
紫芝身子一僵,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两步,恐惧霎时如潮水般席卷心头。只见李玙步步逼近,用手指着她浅粉色的裙裳,冷冷吩咐道:“宽衣!”
他依然凝视着她,映着幽幽烛火,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闪烁着奇异的光,情。欲与仇恨,如冰与火一般在他的眼睛里扭曲燃烧。紫芝被他看得打了个寒战,恐惧到极致时,脑海中竟有许多零散的记忆碎片如云影般掠过。她想起了另一个少年,在那花香四溢的春晨,他如何将刚刚采撷的玉兰蔽于广袖之下,明亮的笑容中带着几分邪气的温柔,故意逗她:“紫芝,这里可偏僻的很哪,你就不怕……不怕我对你……嗯?”
她知道,面前的忠王李玙绝不是在与她开玩笑。当然,她也能够想象,自己即将面临的会是怎样粗暴的侵略、怎样不堪的屈辱……强权之下,卑微的她永远无力反抗。无路可逃时,她终于不堪重负地屈膝跪倒,痛哭哀求道:“不要……不要啊……忠王殿下,您就饶了奴婢吧……”
对于女人,李玙从来都不会有丝毫怜悯,而且,她的抵抗已经完全激起了他的征服欲。借着酒劲,他一把就拎起了这身量纤纤的小女孩儿,毫不温柔地将她摔在软榻上。紫芝泪流满面,仍在拼命地挣扎呼喊,徒劳地想要推开他解衣的手。然而,此时的她如此孤立无援,哪怕用尽全身力量,又如何能阻挡那一声声清脆的裂帛之音,飘散在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声中……
☆、第40章 雪柳
趁王妃韦珍不曾察觉,张嫣嫣一个人悄悄溜出麟德殿,深吸了一口秋雨中溢满桂花香的清凉空气,听夜风带着细雨,淅淅沥沥地打在手中的油纸伞上。心中的委屈与愤懑渐渐平息,她忽然发觉,其实自己很厌恶现在的这种生活,尤其是在那个趾高气昂的愚蠢女人面前,哪怕多待一刻她都会觉得窒息。
漫步在寂寥无人的庭院中,抬头望去,只见黯淡浓密的云层把墨色的夜空映衬得更加晦暗。不知道醉酒后的李玙去了哪里,她也无心去寻,只是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试图把韦珍那张可憎的高傲面孔从脑海中驱散。这是一个注定不完美的、没有月亮的中秋夜,张嫣嫣心绪纷乱,行走时脚下不小心一滑,就“哎呦”一声摔倒在了满是积水的花。径上。
隔着几层衣衫,膝盖触地时依然被坚硬的碎石块碰得生疼,她忍不住低低呻。吟了一声,发觉脚踝似乎也有些扭伤了,几番挣扎却仍未能站起身来。更不幸的是,手中的纸伞也在摔倒时随着惯性飞落到远处的草丛中,雨水大滴大滴地坠落在她身上,片刻就浸湿了衣裙。正自沮丧间,却忽有一把伞在她头顶撑起一小片晴空,然后听到一个陌生而悦耳的男声问她:“你没事吧?”
温和而略显低沉的、少年人的声音,让她觉得亲切。
“哦,没事。”张嫣嫣下意识地回答,强忍着疼,抬起头对那人感激地笑了笑。然而,待她看清眼前之人的面容时,目光中便隐隐多了几分惊讶与戒备。
她当然认得他——今上李隆基最宠爱的第二十一子、夫君李玙的异母弟盛王李琦。在她与李玙的密谋中,这位心思深沉、行事狠辣的少年皇子无疑是一个极为强劲的对手,也是除了寿王之外,他们必须设法除去的另一个潜在威胁。不过,她更加讶异地发现,与李玙口中形容的冷酷亲王不同,面前的少年眉目清朗,神情友善,一双墨玉色的眸子冷定而清澈,如朝露,似春水,澄净得仿佛不曾沾染到半分宫廷的血腥与尘埃。
自幼浸染在宫廷权谋中的人,怎么会有如此明朗而洁净的气质呢?
李琦却并不认识这位娇娆美艳的少妇,只从衣饰上猜出她必是某位亲王颇有身份的侧室,于是温文有礼地俯身向她伸出一只手,道:“这位夫人,我扶你起来吧。”
“嗯……多谢。”张嫣嫣声音很轻,指尖触到他温暖有力的手掌时,一张俏脸竟不经意地红了红,起初的戒备亦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淡去。
她甫一站起,就见自己的裙裳上淋淋漓漓地沾满了泥水,仪容十分不整,于是愈发觉得尴尬。李琦却恍若未见,只是淡淡地说:“你要去哪里?不如……我先去帮你叫几个侍女来吧?”
“不……不用麻烦了。”张嫣嫣脱口说道,全然没察觉自己的声音竟已失去了往日里的从容平静,“我……只是想去雪柳阁换身衣裳,很近的。”
话一出口她就有些后悔,盛王是何其精明的一个人,听到“雪柳阁”三个字,难道还猜不出她就是忠王李玙的家眷么?然而,李琦却似并不介意,甚至还将手中的伞向她那边挪了挪,微笑道:“总不能淋着雨吧?走,我送你。”
那笑容极清极浅,流转在他年轻俊朗的脸庞上,却明亮如清晨时喷薄而出的璀璨朝阳,金色的光线瞬间驱散了寒秋夜雨的阴暗,明净得没有一丝阴霾。张嫣嫣本能地想要拒绝,然而只一恍惚,却又下意识地开口道:“那……多谢你了。”
由他撑起的那一小片晴空开始缓缓移动,而她也故意没有说破彼此的身份,只是这样默默与他并肩行走在秋雨中,一路无话。他与李玙,虽是兄弟却完全不同呢,张嫣嫣想。李玙看似随和,实则心硬如铁,就算笑起来的时候那双眼睛也显得阴恻恻的。而身边这如临风玉树般的美少年,他的笑容,却如阳光般灿烂。
目光再度瞥向他清颀挺拔的身影,张嫣嫣的心蓦地轻颤了一下,仿佛冥冥中有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她心底那根看不见的弦。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恍惚间,就有些贪恋这片刻的宁静与温馨。
雪柳阁并不远,须臾,张嫣嫣就望见了那窗子中幽暗的灯光,待走到近前时,却忽听里面传来女孩儿惊惧的哭喊声:“不要……不要啊……忠王殿下,您就饶了奴婢吧……我求求您……不要啊……”
随后便是一阵清脆的裂帛声起,伴随着男人欲。火焚身时特有的粗重喘息声。意识到里面正在发生什么,张嫣嫣顿时羞得面红耳赤,尴尬而无奈地看了身边的美少年一眼,涩声道:“我……还是先回麟德殿吧。”
李琦却没有理会她,只是凝神听着里面那女孩儿绝望的哭喊声,一双英挺的剑眉微微蹙起。那声音是如此熟悉……他再无暇多想,随手把伞塞给满面愕然的张嫣嫣,冒着雨几步冲到檐下用力敲门,大声问道:“紫芝,是你在里面吗?”
没有人回答,唯有女孩儿惊恐的尖叫声几乎要刺破他的耳膜。门是在里面反锁的,他推了几下,便再无耐心地用力一脚踢开。只见幽暗的房间内一灯如豆,榻上的女孩儿被衣衫不整的李玙压在身下,犹自拼命挣扎着,身上被剥得只剩下一件小衣,粉嫩的肌肤暴露在溢满邪欲的目光下,无助而悲哀。
心像是被什么狠狠扎了一下,李琦止步于洞开的房门前,只冷冷地说:“三哥,放开她。”
那声音不大,却犹如一盆冷水浇在头顶。李玙心中烈烈燃烧的欲。火霎时熄灭,又羞又窘,手上撕扯小衣的动作骤然一停,却仍牢牢地将紫芝按在自己身下。
李琦深吸了口气,似是在竭力克制随时都会爆发的怒火,一字一句地说:“我再说一遍,三哥,请你放开她。”
李玙坐在榻边,故作从容地理了理自己凌乱的衣衫,沉默对峙片刻,忽然冷笑着对他斥道:“你给我出去!我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了?”
“三哥的事我自然管不着,但她的事,我今天是管定了。”毫不理会兄长的恼羞成怒,李琦稳步走到他面前负手站定,放缓了语气道,“她既然不情愿,三哥又何苦勉强呢?三哥若需要侍寝的女子,我自会在家中挑选十名娇媚柔婉的美婢,明日亲自到三哥府上谢罪,但是她……”
“若是我要定了她,你又能如何?”李玙挑衅般地打断他的话,再度与他对视时,目光中不无讶异,仿佛是在打量着一个陌生人。如此不计后果地维护一个小宫女,可不像是他盛王能做出来的事。
“我能如何?”李琦淡淡一笑,眼神却依旧如刀锋般闪烁着雪亮的寒光,“我这人是个急性子,为了护她周全,或许会不得已做出一些偏激的事。三哥是聪明人,如果不怕有其他严重后果,也可以试一试。”
张嫣嫣始终站在门外廊檐下的阴影中,隔着青碧色的窗纱,仔细倾听屋内二人的交谈。见李玙终于一摔房门拂袖而去,她忙闪身躲入暗处,望向夫君渐行渐远的熟悉背影时,那目光中分明有一丝无法掩藏的鄙夷。
紫芝早已默默穿好了衣裳,瑟缩着呆坐在榻边一角,满面泪痕,却不再如适才那般放声哭泣。那衣裳被李玙撕扯得支离破碎,如今穿在身上竟不能蔽体,裂缝处隐约可见她白皙柔嫩的肌肤,提醒着她刚刚险些经历的屈辱。她真的是吓坏了,就连听到天边骤然响起的闷雷,也不自觉地哆嗦了一下,然后安静地埋首于膝上,依旧不言不语,唯有双肩微微轻颤。
她那么瘦,蜷缩在那里就只剩下一点点,单薄得让人心生怜惜。李琦凝视着她,忽然想起去年那个细雪飘飞的午后,大病初愈的她独自坐在翠微殿的石阶上发呆,鼻尖冻得发红,一双小手都缩在了衣袖里,明明是哭了,却还倔强地不肯承认。她那么纯洁可爱,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