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凰台_怀愫-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善有点吃惊,她离开业州的时候还在娘的肚子里,这人怎么会知道她,她又笑了一笑:“我姓叶,叫叶凝,你应该叫我一声叶姨。”
  卫善对家里旧事一无所知,大人们不提,哥哥又记不真切,可她看这女子待她很有亲近之意,便也点头叫她:“叶姨。”
  叶凝笑起来,她不笑的时候看着很是年轻,一笑便显得有些年纪了,眼角细纹皱起,两人就在院子里头说话,听见竹门一声响动。
  魏人杰和青霜都站在门外,先看见来人是什么模样,两个齐齐张大了嘴,卫善这才看见那人坐在竹椅子上,椅子上还装了两个竹轮,上面的人就靠着竹轮在挪动。
  那人生得面白眼黑,面目比小叔叔看着还更俊秀些,可那双眼睛却黯淡无光,耳朵一动,侧身问道:“阿凝,是谁来了?”


第97章 眇目
  这管声音极为嘶哑; 这么个面目俊秀,举止温文的人,却有这么难听的声音; 破风箱抽拉似的; 他虽把声音压得极低,卫善还是怔了一怔。
  她没想到林先生竟是个盲眼断腿的人; 面上掩饰不住惊异之色; 抬眼去看叶凝; 叶凝却没看向她; 满面关切快步走到林先生身边去,满面温柔意太:“你怎么出来了; 是不是饿了?”
  叶先生虽然目盲; 举动却很文雅,却是卫善见过最俊秀儒雅的盲眼人; 止不住上前两步; 心口跳上两下; 难道他断腿瞎眼; 会跟当年业州城破有关?
  到他出来; 这才看见门前该是台阶的地方铺了一块竹板; 方便他那张竹椅子从上面推下来,叶凝几步走到他身边,把他从屋檐廊下推到院中,语意带笑:“你来猜猜是谁。”
  院中那个石头凿出来的灶头正蒸腊鱼米饭,竹笼顶上冒出团团白气; 带着腊鱼香味,那竹笼一动,叶凝把他推到石桌前,掀开竹笼,舀出鱼来。
  林先生许久不答,到鱼摆上了石桌,才问:“她长得像她爹还是像她娘?”
  叶凝仔仔细细打量了卫善一回,越看她就越是目有慈意,从眼睛眉毛看到一点粉唇,品度了一会儿道:“都有些像,当真像谁,更像曲姐姐。”
  林先生依旧不语,沉吟得会儿,似乎有些失望,他目不能视,却招手让卫善上前去,听见卫善果然上来两步,对她微笑:“你还没满十三岁罢。”
  卫善听两人言谈间,跟父亲母亲是极亲厚的,心里难免生出些亲近之意,往前两步,脆生应他:“我已经十三岁啦。”
  小叔前来,连门都没进过,还当这位林先生是很怪癖难缠的人,没想到他很好说话,难道就只恼了叔叔一个不成?
  林先生听了手指头点一点,脸上显出点凄然神色,点一点头:“你不足月就落了地。”张开手要抓她,卫善被他握住了手腕,两根手指搭在腕上,隔一会儿才他才点点头:“身子倒很壮实,你姑姑养你很精心了。”
  卫善从没听过家里还跟林先生走动,听卫管事的口吻也是到了业州之后才访得这位旧交的,可他一句一句说的笃定,倒似亲眼见过一般。
  “我姑姑待我很好。”卫善声音娇嫩,一听便是娇生惯养的姑娘,林先生笑一笑,不提卫敬容如何,转而问道:“那你姑父待你好不好?”
  卫善自进了门,被他猜中身份,他脸上便一直只看见笑意,提到正元帝时却敛去笑意,原来就嘶哑的声音就更低沉了。
  不论有没有魏人杰在,卫善也只能说正元帝待她极好,待卫家也极好,她顿得一顿,立时接口:“姑父待我也极好,封了我当公主。”
  林先生人虽残疾却一直坐得极端正,背挺得直直的,并没有窝在椅中,是以人虽残疾,却没有萎靡之态,虽然嗓子不好,谈吐清晰,语态温文,可他听见正元帝封了卫善当公主,人竟往椅背上靠一靠,露出一点不屑笑意来。
  卫善一直盯着他瞧,虽是稍纵即逝,却也落在眼里,她知道一点旧事,只怕林先生在卫家当幕僚的时候,正元帝还在父亲当亲卫,这才心中不屑。
  叶凝见这两人说话,自己转身往石炉中添柴,柴火一旺,差点儿燎着头发,青霜在院外笑嘻嘻的道:“我来帮你生火罢。”
  她从小跟着上官娘子住在田庄上,这些事都是自己干的,卫善不会魏人杰不会,那几个宫人也都不会升火看灶,只有青霜会。
  叶凝冲她点点头,魏人杰还呆呆站着,卫善伸手点点他:“你去取酒菜来。”看他立时转身,还添了一句:“让他们自行在山中消遣,别往这儿来。”
  想让魏人杰也自己去消遣的,却不知道要怎么把他支走,别人也还罢了,魏人杰却不能命令,抬头看见他身上背着箭囊,灵机一动:“魏人杰,你能不能去打几只山鸡野兔子来,我看这山里也没有大东西,有山鸡也很好。”
  魏人杰就是心里没有卫善,也还有颗十分滚烫的胜心起,如今又有了卫善,看她一眼,必要打个獐子回来,把手一挥,蹬蹬就下了石阶。
  卫善把那两壶梨花白摆到桌上,拍开一壶,倒在杯中,想敬一敬林先生,最好能再探知一些业州旧事:“既是父亲旧友,我来送酒倒也不算叨扰。”
  谁知道叶凝笑起来:“这可不是他爱喝的,这是我爱喝的,他不吃酒,只喝茶。”说着把另一碟腊鱼也端出来,魏人杰的酒菜都送到了,却没有好茶。
  眼看两人过的是极简朴的清贫,院里还晒了干菇,叶凝切了干菇扔在饭上,笑着对她们道:“不知有客来,饭蒸少了。”
  魏人杰匆匆送了食盒上来,卫善提过铺在石桌上,她是公主之尊,做这些却一点不悦的神气也没有,一碟碟小菜取出来,里头还有醉蟹,这会儿螃蟹初肥,吃的就是才脱壳三回的六月黄,满满的膏黄都浸足了花雕酒,才取出来,叶凝便笑:“是该到河里人捞蟹了。”
  魏人杰不在,卫善分明知道林先生看不见,却对他道:“那一个是卫家的武婢。”意思此间已无外人,他若有什么想问想说的,尽可以说。
  林先生却没开口,他双眼已盲,腿脚又坏了,心里早已经不存什么治国报复,听见卫善这么说笑一笑,别人吃菜,他手里只有一个碗,碗里放着一把勺子。
  叶凝把鱼肉切得细细的,拌在饭里,加上山菇,香味扑鼻,这么个长相俊秀的人,似小儿拌饭那样,慢慢吞吞把这碗饭吃了。
  青霜一向爱说爱笑,见着什么脸上怎么也掩不住的,这会儿却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手脚都不妄动,拿着一双竹筷子,只往自家食盒里挟菜。
  卫善几次挑起话头,林先生也没有一句多的话,几人饭都吃了一半儿,魏人杰拎着两只山鸡,两只野兔子回来的,这山上果然没有大东西,却不肯认输,对卫善道:“这山上没什么大东西,咱们该去密林里打。”
  山下就是农田,山间也有住户,大东西要往深山里才要,他孤身一个真遇见了,也围不住。叶凝收过去,把竹筐倒扣,扣住兔子,跟着又把山鸡倒挂起来:“这下便可三五日不出门了。”
  魏大呆子来了,就是有事也不能问,林先生本也不待说,把饭吃完了,问卫善会不会下棋,魏人杰手里捧着饭碗,看他眼盲腿断,想不出来他要怎么下棋。
  叶凝收拾了碗筷笑起来:“她才多大,怎么陪你下棋。”这两个一个做事,一个出神,随口说出棋盘上几个格子来,卫善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下盲棋。
  魏人杰在船上是学过下棋的,还钻在里头出不来,一听见他们随口你来我往,心里先还记得数,倒还能记住黑白,再过十步,一片模糊,这两个还能对答,一点都没含混。
  魏人杰目瞪口呆之际,卫善把在思量,这两个看着也不是脾气古怪的人,非但不古怪,人还很和气,跟她说话请她用饭,也肯谈两句旧人,怎么偏偏这样恼了小叔。
  她目色微动,就见青霜一直都乖乖立着,眼睛盯在林先生的脸上,面上少有的凝重神情,卫善忽然想起,上官娘子的夫家也姓林,是父亲的副将。
  就是叔叔不说,上官娘子总能知道些旧事,打定主意回去问她,冲青霜招招手,给了她一颗好玫瑰糖,青霜弯弯眼睛,神情依旧肃穆。
  天色将晚时,山色烟气升腾,叫龙王山也就是因着此地山虽不高,可每到清晨日暮就云山雾罩的,都说这是龙王进出,这才起雾。
  卫善不能久留,叶凝送她出去,送到山道边,眼前身边无人了,抚摸她的头发:“旧事便不要再问了,此时天下已定,局势再难翻盘,又何况徒若烦忧呢?”
  卫善闻言生意,抿唇道:“只怕卫家忘得了旧事,有人却还记得,不求翻盘也得求自保。”
  叶凝一向拿她当小姑娘看待,神态天真,人又貌美,不意竟会说出此等言语,怔得一刻就见卫善冲她摆摆手:“下回再来看您。”
  依旧骑在马上快马回城,耽搁一天连田庄都没能去,魏人杰脑子里糊糊涂涂全是一张四方大棋盘,上头密密麻麻落着黑白子,都骑到城门口了,这才想起来,那野鸡和兔子都是专打给卫善的,兔子只伤了腿,还是活的。
  家里妹妹半点见不得这些,打到的兔子便要养起来,他还以为卫善也会想这么玩,结果她看也没看那兔子一眼,马匹慢下来,张张口,又觉得自己这样太小气了,那先生瞎了眼没了腿,说不准就是打仗打的,过得这么清贫,自己怎么也没脸去讨要两山鸡。
  马匹进城慢了下来,卫善缓行到家中,吩咐青霜:“把你师傅请来。”就是卫善不说,青霜也要去的,上官娘子匆匆过来,一看见卫善便道:“那人生得什么模样?”
  她一向持重守礼,见着卫善总要行礼,此时却连行礼也顾不得了,语意激动,神色里满含期待,卫善把林先生的相貌说了,又说他会下棋,上官娘子面上喜色淡下去,轻道:“那是拙夫的兄弟。”
  林家兄弟一个习文一个习武,投到业州,称得上是卫敬禹的左膀右臂,竟不知这么多年,他还活着,卫善想问的不是林家兄弟当年如何,她要问的是为什么会恼小叔。
  上官娘子情知瞒不过去,抬眼看看卫善,叹了一声:“想必二弟是恼恨当年国公爷救援不及,这才满城覆灭。”


第98章 亡魂
  当年如何各人嘴里说的都有出入; 卫敬尧自罪自责,年轻的时候就好酒,后来出了事,喝起酒来更不要命; 他这样馋酒; 领兵的时候却一滴酒都不肯沾,就连正元帝犒赏三军,他也绝不吃酒; 只在家里喝个烂醉。
  这辈子卫善还没见他吃得这样,上辈子却是见过的; 喝得人事不省,到哪儿都得有人看着; 就怕他失足跌到池子里。
  卫敬禹派秦正业攻青州,当时青州城里已轮换了几股势力; 若不是占下青州丛寿荣有吞并业州并州营州三地的贼心; 卫敬禹也不会出兵。
  秦正业顺利拿下青州,跟着又吞并了青州城外几处小县; 以青州作了据点,向外扩张势力。卫敬尧被派去驻守营州,营州靠得青州更近些,但比青州要小上许多; 三座州府之间互为助守,一城有难,另两城派援军来。
  业州青州之间相隔不过四五百里的路程; 若兵临城下,骑兵先至,步兵后至,紧急行军三日开外便可到达救援,以此守望相助,扛过李从仪的大军,却被周师良攻下了。
  卫善不知小叔是什么地方延误了战机,只听说青州城当时守得也极艰难,周师良人更多,来势更猛,接连吃下吴州邢州一路杀到商桥。
  吴州宋仙师与卫敬禹之间早有君子协定,互能商贸,绝不互相干涉,若有强敌,自要相助。吴州在业州之前,中原两只大虎攻来,要杀到业州就得先吞下吴州。
  吴州失守,青州营州也已不远,当时业州城里的兵丁便派出一万多人马,助吴州守城,谁知营州又被围攻,来报信求援的,先去了青州,再来的州业,当此情形不能不救,卫敬禹弟弟父亲都在营州,又派出一万多人去。
  业州城也并非没有兵丁,建了这样厚的城墙,又架机弩又挖河道,闸楼两边都是射孔,瓮城一开都能扫灭小半敌人,不出城迎战光是守城守上三四个月也绝非难事。
  周师良的人攻过两回城,伐下周围树木造攻城楼,来势极猛,可业州城却没撼动半分,他的攻城梯架起来,一排五六个兵丁爬上去,上头就架起木栅栏来,这些人上不来,又被推下城去,城下尸首堆叠如山,那些攻城梯也被尽数烧毁。
  当时林参将被派到营州,人人都道业州城能守得住,谁知却偏偏没有守住,后来再问便是城中被人潜了进来,可怎么潜进来的却没人知道了。
  卫善小脸雪白,手指头紧紧绞在一起,墙那么高,闸楼里处处都是兵丁,怎么能被人摸上墙来,她望着上官娘子,上官娘子摇一摇头:“逃出来的都是多民人,只知道城里乱起来,到处都有人放火,人人口里传的都不一样。”
  这些民人还当业州城破了,还破得悄无声息,夜里急慌慌上街要逃,自己就先乱上一回,城中一乱,虽立时平息,也给了人可趁之机。
  后来便是苦战,周师良竟跳过青州直取业州,除了卫敬禹的名声更响亮之外,业州城里兵丁派出去一半,是三城之中兵力最少的。
  “那……那姑父没来吗?”卫善听得脸色煞白,嚅嚅问着上官娘子。
  上官娘子看她一眼:“来了,来的晚了。”四五百里日夜兼程两三日便到了,何况周师良大军进攻,也一样围了青州,他打退敌人再出来,用了八天。
  卫善掌心潮了一片,战事她不懂得,也无从懂得,可却听吴副将说过,秦昭赶赴云州,大军八日行进一千二百里,骑马有马走的还更快些,四五百里路程,纵有敌人拖着,也不该行得这么慢。
  上官娘子的丈夫就从营州赶回来救援时,在城外战死的,她为人严肃不苟言笑,两道眉间刻痕尤深,此时露出苦意,摇一摇头:“公主纵是把亡魂招来,一一问个清楚,又能如何呢?”
  卫敬尧知道林先生竟肯给卫善开门,还留她吃了一顿饭,冲她点点头:“那善儿就多去看看他,他是大哥的好朋友。”
  林家两个兄弟,一个是属下,一个却是朋友,卫善料想亲爹恐怕少有门户之见,想想也是,若有门户之见,也不会收下秦正业,教他识字了。
  卫善不愿意去戳叔叔的痛楚,他援手不及心里痛悔万分,何必再往他心上扎刀,上辈子他就没有一刻开怀过,走过去道:“我看他日子过得清贫,既是跟爹一道殊死作战的,他腿脚不便又目不视物,是不是接进府来……”
  卫敬尧原本好端端坐着,听见林文镜目不能视物,手里握着的杯子一下子被他捏碎了,虎口鲜血混着酒液一道流下来,卫善轻声一叫,卫敬尧人已经在门外了。
  外边天色已晚,此时出城,回来时城门已经关了,卫敬尧急急出去,卫善告诉了卫平,卫平也骑马去追,叔侄两个一夜都没回来。
  第二天天亮了,两人才回到家中,卫敬尧抱着坛子吃得烂醉,还是卫平把他背到床上,卫善头都来不及梳,一把乌黑发丝用个金环扣住,拉着卫平的袖子:“你见着林先生了?他怎么说的?”
  卫平摸摸鼻子,小叔叔站在门边,林先生只说了一句话:“我早说过你年轻浮躁,优柔寡断,空有侠心没有将才,不能当大任,他偏偏不肯信我。”
  卫善还待去龙王山,怎么也要把林先生请出来,可连着几天都没寻着功夫,只派人不停往龙王山去送东西,多是日用之的,送些米面送些菜蔬再担些柴,凡是她送去的东西,叶凝都收下了。
  永安公主到了业州的消息吹风似的传遍了全城,卫敬尧回来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传了出去,便似停靠在几个港口时一般,官员富户又一涌而上,送了许多东西来。
  珊瑚盆景宝石珠玉,什么稀罕就拿什么奉上来,都说是孝敬公主的,卫管事每日不停与这些人打交道,卫善看他一个忙不过来,干脆让椿龄也去,她这一路见得多了,胆子也大起来,侍女里就只有她识字最多,隔着屏风看一看,也认一认人。
  金银珠宝也不稀罕了,再富丽也比不上大夏的内库,椿龄很快进来回报,竟有人送了两对儿绿毛越鸟来,问公主这东西收不收,收下来又要往哪儿放。
  卫家是养了两只越鸟的,卫平在云州的时候收罗了来,运到京城就只余下一对儿,这人竟能拿出两对鸟来,说是重金购来专为了献给公主的。
  越鸟在业州只怕只有这两对,除了送鸟,还送了一个养鸟的仆人,卫家的那一对儿就一直养着,越鸟羽毛富贵炫烂,可也不过就是普通禽鸟,看见这鸟儿就想起内库里赐下的那条裙衫。
  卫善想了一回,把那两对越鸟和仆人都送到船上,珊瑚玉树的宝石盆景也挑出来些,把这些东西一并送到京城去,说是业州民人奉给陛下和太后的,既是送给正元帝的,那怎么奢华都不过分了。
  正元帝其实是喜欢这些东西的,譬如他最喜欢的宫室是珠镜殿,里头装饰奢华,纱帘垂珠是雨珠落在镜面上,平日里也不知说了几回,若能再有一座离皇城更近的离宫就好,也不光是全为了腿疾。
  可国家还有大仗要打,这些年来修的工事也多是通运河通道路,宫阙不敢说,青丝宫还有一半儿荒废着,修甘露殿还可以算是为了体统,再兴建宫室,大臣们是怎么也不会赞同的。
  赵太后和正元帝这对母子也有相像之处,只一个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大不了跟儿子哭一哭闹一闹,而正元帝的约束要强得多,一个想青史留名的袁礼贤就足够他头疼的。
  姑姑上一回有孕,赵太后就不住给她添堵,怀了秦昰已经艰难,这会儿按下了杨云翘,也不能让赵太后再给姑姑气受。
  卫善收拾了礼物送上京去,里头还有几样针线,东西送到京城,已经进了九月末,天气凉爽起来,一众宫眷也早早搬回了皇城,正元帝确是高兴的,眉眼却淡:“这个善儿,很胡闹。”
  他当上皇帝已经十来年,越是日子久就越是难捉摸,口里说不好的,未必心里就真的恼了,王忠把头一点:“公主在外都不忘记孝敬陛下,真是孝顺。”
  这些东西正元帝也不过看一看,随手就把这些全给了皇后,卫敬容见那信上分明写着献给太后,挑出一大半来,把这些金银珠玉送去了宜春殿。
  徐昭仪眼看就要生产,卫敬容自己也身子沉重,秦昱的伤早已经养好,正元帝一回宫中来,他便长跪在紫宸殿玉阶下,痛哭伏首,不住高声为自己分辨,声明绝非故意祸害乔昭仪。
  哭到声音嘶哑,人都直不起来,喉咙口吐出一口血沫来,正元帝这才饶了他,让医官抬他下去,又让王忠到珠镜殿里传下口谕,说希望齐王往后制怒克己,悌孝友爱,不再恣行妄为。
  秦昱伏在地上对着紫宸殿方位磕头,眼泪早已经哭干,一日未尽水米,萎靡困顿,唯唯应声:“儿子绝不敢负父皇教导。”
  这样方才解了禁足,杨妃摸了金银赏给王忠,王忠怎么也不敢受:“是咱家份内事,不敢受赠。”原来他往珠镜殿来,却没这样小心。
  杨云翘受了冷落,连容色都大不如前,原来那付天真的神气收去了大半,竟还懂得跟王忠陪小心,两人才说了两句,林一贯进来道:“徐娘娘发动了。”


第99章 妃位
  王忠闻言“哎哟”一声; 装模作样掐掐指头,面带凝色:“这可不足月份呢。”
  杨云翘便没听清第一句,也已经听清了第二句; 她先还想着是卫敬容; 跟着便知是徐昭仪,先是心底一颤; 跟着又欢喜起来。
  她们母子二人才刚解禁; 徐昭仪月份不足就发动生产同他们再无干系; 算一算才刚八月有余; 若是早产,能不能保得住也不一定。
  谁知林一贯跟着便接了一句:“太医说是已经落了盆。”
  阖宫里人人都知徐妃这一胎只要生下来; 不论男女都能升到妃位; 先时不过还未生产,先在昭仪位上呆着而已; 徐娘娘从来都得皇后的喜爱; 若不是贵妃位只有一个; 说不准会抬她到贵妃位。
  皇后虽也疼爱杨妃; 可这些日子; 却有好几桩事办的让她失望; 倒也依旧为她求情,关也关得够了,难得宫中中秋大宴,竟无贵妃在侧么?
  她解禁倒比秦昱还更早些,可卫敬容一旦流露出了对她失望的态度; 关于杨云翘那些不仁不慈的事便在宫里流传。
  卫敬容倒不是故意装作不知,总是等流言传扬起来,她再把这些胡乱传话揪出来责罚,原来她身上没有身孕,便拿要给乔徐两位肚里孩子积德的名头轻罚这些宫人,等她自己有孕,越加不苛责了,让训导尚宫把人提下去罚洗衣扫地,连板子也不上了。
  她如此宽和,正元帝便全算在她肚里的孩子身上,看她从来不信佛道的,在丹凤宫中竟供起观音玉像来,日日都去上一柱清香。
  卫敬容本来就养气功夫极好,对着赵太后这样胡搅蛮缠的都能温声柔语,因着有孕,对宫人宽和那也并非悖理之事,正元帝还从库里挑出一块白如截肪质地温润的羊脂白玉,命匠人雕了观音像来,让她供在佛堂中。
  谁知便是这尊观音又惹出一桩闲气来,那玉凝脂白,这样大的一块已经极为难得,又请高僧念过《观世音解厄经》,雕得阔耳慈目,通身璎珞衣饰无一不精,赵太后听说了,便闹起来,想把这座观音像要到自己佛堂中,埋怨儿子有这等好事竟不想着她。
  皇后得了这样的奇物,自是宫中人人知道的,正元帝不知从哪儿听来,这话是杨云翘传到赵太后的耳朵里的,把那玉像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说只看一眼便似听得佛音。
  赵太后在儿子耳朵前念了两三回,她讨要东西从来是光明正大,对儿媳妇抠门,对娘家倒很大方,妈有夸耀的心思在,恩义侯夫人又却是会哭,连恩义侯也知道怎么拍这个妹妹的马屁,多念些原来的苦楚,把死了的老子娘再拎出来哭一回,说若能活到今日,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风光。
  正元帝最不耐烦听舅家事,再怎么也忘不了当年微时对赵家这几个亲戚还要低声下气,虽知道亲娘趁着中秋节赐下许多东西去,也只当作看不见。
  可这菩萨是他特意着人雕的,何况赵太后不是没有,她的屋里不知供了多少菩萨,回乡时一路更不知收了多少金银珠玉,妻子把进献上来的东西分给她一半,她倒好意思伸手要这尊菩萨。
  到第三回 ,卫敬容“悄没声”的着人把菩萨抬到宜春殿去了,卫敬容哪里真会计较这些小事,侄女送回来的东西里头就有一座水晶观音,晶莹剔透,衣描金边,供在小佛龛上,就在靠墙床柜上,一睁眼就能看得见。
  杨云翘挑唆,赵太后胡闹,卫敬容倒似让着两个小儿,把这事给抹了去,可正元帝的气却没消,他是几桩事夹杂在一起,旧事未消又添新债,太子生母陈皇后家被参贪墨,让他对儿子感同身受,父子俩都有个扶不起来的舅家。
  对着卫敬容便道:“你待她一向甚厚,便是昱儿犯了那样的错,你也时时着人探望关切,原来只看她一派天真,哪知道她竟还有这样的心。”究竟是与不是,也无人查问过,也无须查问,传的人多了,不是她做的也是她做的。
  卫敬容笑一笑:“她还小呢,见着新奇玩意儿多说两句也是有的。”杨云翘将要过三十岁整生日,哪里还能再说她小,宫妃个个都比她小些,却一个个都比她懂事,知道皇后辛苦,多有帮衬,只有她不能帮手便罢,偏偏还要弄些事出来,越发见弃。
  林一贯才把信报给王忠,便见杨妃俏脸色变,先喜后嗔,美人嗔怒欢喜都别有妙处,可她对着两个太监,喜怒都无用处,王忠告罪一声,告退出去,丹凤宫想必也已经得着信了,数着日子怎么也还没到,怎么提前就先了。
  好在宫里早已经预备了产室乳母,徐昭仪这一胎身子极沉,她自个儿丰腴,肚里的孩子更有劲头,天天在肚里头翻腾,脚踢手打,她自己都笑:“这么有劲儿,别是个女将军。”
  卫敬容笑起来:“又胡说,我看是个小子,只他哥哥们这么能干,等他能骑马引弓了,天下也尽归大业,就给他娘打些狐狸獐子罢了。”
  不意真的急着出来,徐昭仪在丹凤宫请安,说了几句笑话,徐昭仪一笑便破了水,赶紧预备起来,又报到紫宸殿去。
  正元帝五十岁上又有了第四个孩子,自然关切,可他再关切自己也不会来,派了王忠去盯着,若是落了地,赶紧报给他知道。
  乔昭仪符美人几个也都等在宫门外,卫敬容已经显怀,穿了一件松身石榴红宫装坐着辇来了,徐昭仪宫里的紫芝红药赶紧出来迎她。
  杨妃不在,乔昭仪便是里头份位最高的,扶住了卫敬容的胳膊:“娘娘怎么不歇着,若有了信儿早早叫人报过去便罢了。”
  卫敬容捏一捏她的手:“她头回生产,月份又不足,心里必然害怕。”嘴上一面说,人已经往里去了,紫芝掀开帘子,引她进去。
  徐昭仪人倒还精神,才刚破水,这会儿吃着光禄寺送上来的吃食,还能躺坐着,见到卫敬容来了,欠身行礼,被卫敬容拦住,看她精神尚好,问她有什么想吃的,又许诺她:“许你娘进宫来看你。”
  徐昭仪就是京城人氏,旁人都是选上来的,只她还有一个娘家在京城,徐家又是读书人家,徐昭仪还有兄弟姐妹,她一个人在宫里,家人都得恩泽,听见亲娘能进宫,越发要行礼:“谢娘娘恩典。”
  王忠把卫敬容坐镇拾翠殿的消息后给正元帝,正元帝正在议政,听见了便道:“赶紧让她回丹凤宫里歇着去。”
  劝了两回,卫敬容这才离开,又把事儿托给乔昭仪:“阿乔老成,若有不妥当的且得赶紧报上来。”这两个原就在徐昭仪宫中住着,两人要好,徐昭仪也从来不许宫人嚼舌头,只说是小姐妹亲昵,如今徐昭仪生产,自然要尽心。
  徐昭仪平日城仔细将养,太医说走就每日不间断的走上一回,身子虽沉,精神倒好,还有力气在里头谢恩,卫敬容会到辇上,靠着软垫,这么一来一回已经疲倦,叹得一声:“到底是她年轻呢。”
  徐昭仪先还撑得住,还能吩咐紫芝别慢怠了宜春殿派来的人,赵太后自己也要来,得看着她的孙子降生,好歹把人劝了回去,这番倒看得出卫敬容因何抬举起她来,躺在床上还能事事想得周到仔细。
  人早就从主殿抬到产室去了,屋子里处处都用细布塞了缝儿,京城民人的习俗是将要生产的时候把埋一双筷子到地下去,且得用父亲用的筷子,正元帝的筷子是不成了,徐昭仪就让小丫头把自己用的筷子给埋到地下去,讨一个好口彩。
  疼了一日一夜,参汤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