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落农家-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环珍虽说是续弦,但能下嫁当朝王爷,她自然也是名门望族之女。
可是为了萧启,这位沐王妃,竟然真的跪在了萧景睿的面前,不顾自己的身份和面子,掷地有声的磕起了头。
哪怕丫环婆子,上前拼命的拦着,可楚环珍看似柔弱,却是个外柔内刚的人,丝毫不为所动,显然萧景睿今天若不放过萧启,她就不打算起身了。
第210章 王妃楚氏
可是楚环珍到是一心想去守护萧启,但在瞧这孩子,从地上倔强的爬起来后。
因为眼瞧楚环珍挡在身前,拦住了去路,萧启竟然伸手直接推了楚环珍一下,望着这位继母因为在难跪稳,跌坐在地的样子。
这孩子不但笑出声来,更是毫不领情的冲楚环珍,扮着鬼脸说道:
“叫你又在父王面前装好人,平日父王不在的时候,怎么不见你这么关心我呢,楚氏收起你这副假惺惺的嘴脸,本世子可不会被你骗了的。”
本来身为嫡妃,下跪磕头不断,就已经够颜面尽失了。
现在萧启不领情,还说楚环珍是装腔作势,一时间这位沐王妃跌坐在地,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起身也不是,继续跪着又会被视若别有用心。
顿时她就这般楞在了偏厅内,那失魂落魄的模样,甚至连厅内的下人,有的都别过头去,偷偷的笑话起她来了。
就在楚环珍,无地之容,恨不得寻个地缝钻进去的时候,却不料一双素手,上前挽住了她的手臂。
对于身陷无助之中的楚环珍,此刻若有人肯拉她一把,将这尴尬缓解掉,那真是无异于雪中送炭了。
可等到她抬头间,瞧见这上前挽扶的人,竟然是李青穗时,她不禁再次愣住,没想到出手给她解围的,竟然会是此女。
毕竟萧景睿出门在外,也是要有下人跟着随行伺候的,所以他在红枫县,与李青穗关系过密的事情,就被传回了府中。
这一传十,十传百,不但现在闹得人尽皆知,而且传来传去,这内容还走了样。
如今的李青穗,在沐王府一众人的眼中,莫名其妙的已经变成了萧景睿的外室,甚至传言有板有眼的还说,她俩生了个女儿,起名叫做如意。
向来在王府里,看惯姬妾如何使手段,耍心机博得恩宠的楚环珍,她自然想不明白,自己出丑,这位被养在外面,萧景睿的新宠,不是应该高兴的在旁看戏嘛,怎么反倒跑来帮她解围了。
而看着楚环珍,那瞧向她错愕不已的眼神,此刻手臂还是有些难受的李青穗,她是真没力气将这位沐王妃拉起来,因此只得苦笑一声说道:
“民女李青穗,给沐王妃见礼请安了,这地上凉,王妃您还是赶紧起身吧。”
被青穗这一提醒,楚环珍才如梦方醒的赶紧点点头,同时她也很和善的连忙相谢道:
“真是有劳姑娘亲自过来扶我了,本妃听王爷不止一次提起过四姑娘你了。如今咱们姐妹总算得以见面,妹妹到是个善解人意的敦厚性子,难怪王爷对你如此上心。”
站在一旁提着萧启衣领子,以防这孩子溜走的萧景睿。
一听楚环珍竟然用性格敦厚去形容李青穗,他不禁就是一阵咳嗽。
想到李青穗怎么一次次,同他讨价还价的谈条件,还有逼的当朝亲王萧景宏,都数次吃瘪的事情。
萧景睿不禁无奈的上下打量了李青穗几眼。只能感叹这位四姑娘还真是能装,如今这副温婉含笑的模样,可不就是瞧着人畜无害。
但只要真和这位打过交道,那就会知道,李青穗不但狡黠如狐,还是只长着利爪和尖牙,吃肉喝血的小狐狸,绝对不是个好对付的主儿。
可是对于李青穗,此刻已经认为,她性格敦厚的楚环珍,才一站起身,就赶紧相求道:
“好妹妹,我瞧得出来,王爷定能听进去你的规劝。所以算我求你了成嘛,启儿年纪还小,而且他是沐王府的世子,真打出个好歹可如何是好。”
虽然被楚环珍,一声声的唤做妹妹,青穗怎么听,怎么都觉得别扭。
可人家沐王妃都放下身段,以姐妹相称了,李青穗也不能推脱,否则岂非不知好歹了。
“王妃请放心,一切都是误会,我会同王爷说清楚的。您快先坐吧,适才膝盖可有伤到,这王府里的大夫正巧都在这,还是叫他们看看最为妥当。”
能在王府里做大夫的,这医术自然不一般。
适才李青穗肩膀还疼的厉害,可是吃了两颗药,又被揉了几下后,这会虽用不上力气,但确实不那么疼了。
等到扶着楚环珍坐下后,青穗就笑眯眯的看向萧景睿,直接上手将萧启这孩子的衣领子,从这位冷面王爷的手里给扯出来后。
李青穗接着笑容可掬,连忙解释道:
“王爷都是误会,刚刚小世子是看我等的太闷了,所以才表演打弹弓给我看的。结果这事情也是巧了,弹弓没表演好,直接打在我肩膀上了,如意这孩子年纪又小,意外还是存心伤人,她委实也没分清楚,这就直接一头撞了过去。王爷您瞧我现在不都没事了嘛,世子还小,慢慢教导就是了,别动不动就跪祠堂,要么就用鸡毛掸子狠抽的,好好的孩子瞧这小脸哭的都快赶上小花猫了,真吓出个好歹来,到时心疼的,还不是您这位生身父王。”
李青穗这个受伤的,都亲自出来为萧启求情了,萧景睿若是再执意去打,就显得过于不近人情了。
将鸡毛掸子往旁边下人的手中一递,萧景睿虽然不准备动手责打了,但还是冷着脸呵斥道:
“启儿还不去祠堂跪着,今天是你母妃,还有四姑娘纷纷为你求情。但若是叫为父知道,你下次再敢顽劣伤人,那本王必要新账旧账同你一并算清,到时你可别怪为父要重重的严惩你了,赶紧跪安吧,省的在这里继续惊扰客人。”
萧启是顽劣,但他不过才十岁,萧景睿手握鸡毛掸子的严厉模样,也是将这孩子给吓哭了的。
可这个萧启小世子,到是一副倔强脾气,此刻将眼泪一抹,有些埋怨的看了萧景睿好几眼,这才小声嘟囔道:
“这些女人,全都是狐媚子,可是父王你却为了她们,在也不将我生母放在心里了。有本事你就打死我算了,这样我就能和母妃在天上团聚,也不用日日无依无靠的受人欺凌。”
萧启话一说完,很是埋怨的再次看了萧景睿一眼,就立刻蹬蹬蹬的跑出了偏厅。
第211章 爱慕成痴
萧启这没有悔意,反倒更加无礼的态度,气的萧景睿,险些没追出去,真往他身上招呼几下鸡毛掸子。
万幸是李青穗眼明手快,先将萧景睿的手腕,隔着袍袖给扯住了。
接着她强行拉着萧景睿坐下,而后将自己一口没喝的茶,赶紧也端到这位沐王爷的面前,好气又好笑的说道:
“这才半月多没见吧,王爷这火气真是长了不少,您在青穗的眼中,那可一向都是稳重睿智,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可如今倒好,不过是个孩子,瞧王爷你还置气起来没完了,这真是叫我都快认不出来您了。”
李青穗的一番话,不但成功劝住萧景睿,更是叫一旁陪坐着的楚环珍,看得眼睛都不禁瞪大了,双眸里全是震惊之色。
毕竟萧景睿的性子,有多说一不二,严肃不容人质疑,楚环珍作为对方的王妃,自然是心里清楚的。
可是在瞧瞧李青穗刚刚那是什么态度,她竟然敢打趣萧景睿,而在瞧这位王爷,竟然不生气,还端起茶真喝了两口。
想到最近王府盛传,萧景睿如何在外面,恩宠一个农家女,本来这话楚环珍是不信的。
毕竟萧景睿什么身份,区区山野女子,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举止再无礼些,岂能入得了当朝王爷的眼。
可是如今楚环珍见到李青穗后,她才发现,是自己大错特错了。
这所谓的农家女,那一颦一笑,不但进退有度,而且与萧景睿,谈笑自若间的端庄气度,甚至比起她这位正经百八的嫡王妃,还要更显稳重端庄。
一时间楚环珍这心里,真是感情复杂的很,一方面她很感谢青穗的解围,叫萧启这孩子免了一顿皮肉之苦。
可同时作为萧景睿的嫡王妃,看着自己的夫君,如此能将李青穗的话听进去,试想她这心里能是滋味嘛。
若是李青穗知道楚环珍此刻心里的想法,她非大喊几声冤枉不可。
毕竟她和萧景睿,那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两人除了正事上会有交集,平日哪里还有联系。
两人少了儿女情长,全是利益上的你来我往,互相合作的同时,彼此又都提防一二。
所以时间长了,加上也熟悉了,她这态度不卑不亢习惯了,在外人看来,一个女子和萧景睿谈笑风生的简直是大胆。
可别忘了,李青穗现在也算富甲一方的女商人,她和沐王府已经是联手合作的关系,在萧景睿面前,自然不可能像他那些姬妾似得,卑微侍奉,说句话都要小心翼翼。
更何况她和萧景逸之间的事情,这位沐王爷都是知情人,外室一说那简直是无中生有。
至于萧景睿喝了两口茶,被亲生儿子,气到失态的情绪,这才从新稳定下来。
结果一抬眼,萧景睿就瞧见,楚环珍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紧紧盯着李青穗看呢。
到底做了近十年的夫妻了,楚环珍心里在想什么,萧景睿岂会猜不出来。
这亲生儿子才闹过一场,萧景睿可不想自己的王妃,在做出吃醋耍小性子,针对李青穗的事情出来。
否则李青穗真在他府邸里出个闪失,这要是被萧景逸这个小活祖宗知道,非和他这个兄长翻脸不可。
所以萧景睿不禁又烦躁起来,将茶杯向着桌上重重的一放,语带责备的说道:
“慈母多败儿,既然王妃适才拦着本王,那你平日里就该将启儿管教好,瞧瞧他那顽劣的样子,哪里有个王府世子的样子。从小看到大,十岁的孩子就敢说出,要用弩箭伤人的话,将来若是长大了这还得了,岂非要变成纨绔子弟。启儿生母过世的早,当初我将你迎娶进王府时就说的清清楚楚,这孩子是我的嫡长子,你若无法将他视若己出的看待,用心的去循循善诱,那这沐王府嫡妃的身份你便不配来坐。十年过去,你看看这孩子被你管教成什么样子了,而十年前本王这番话,到现在仍旧作数,楚氏你好好回去想想吧,反思一下自己,说不定你就知道,将来要如何教导启儿了。”
被萧景睿如此一番训斥,还是当着李青穗这个外人,以及偏厅里所有奴才的面,楚环珍眼圈不禁都红了,更是在没脸继续待下去。
站起身匆匆向着萧景睿行了跪安礼,她就用锦帕掩面,轻声啜泣的离开了。
望着楚环珍的背影,青穗不禁叹了口气。
她前世贵为王妃那会,这楚环珍说起来,与她还是妯娌关系呢。
可是萧景睿每次回帝都,无论是给皇帝祝寿,还是除夕宫宴,这位沐王妃却都被留在定州城,所以李青穗这也是第一次瞧见楚环珍的真容。
而萧景睿夫妻不睦,这在皇室都不是秘密了,只因为谁都知道,这位沐王爷心心念念的,是他已故的那位,来自民间的结发妻子沈氏。
至于现在这位沐王妃,她是大梁号称第一书香世家,楚氏一门的掌上明珠。
也不知道楚环珍待字闺中时,怎么就对萧景睿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了。
凭着楚家出了两位相爷,三位尚书,还有大大小小无数官衔的三百年书香大族的底蕴,这上门求亲的世家子弟,那是都快把门槛给踩平了。
可偏偏楚环珍,满腹经纶,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可素有大梁第一才女之称的她,却硬生生将自己熬成了二十多岁,都未出阁的老姑娘,而她所求的,竟然是宁愿入沐王府为妾。
书香门第,最重颜面,楚环珍是嫡出之女,就算是给王爷为妾,楚氏一门也觉得,那是给祖宗的脸上抹黑呢。
因此这一耗,直至沈落夕难产离世,沐王妃的位置空悬下来,楚环珍的痴情就连皇帝都给惊动了,这才亲自下旨,将她许配给萧景睿做了续弦的王妃。
如此也算圆了楚环珍多年所求,更是顾全了楚氏一门的颜面。
可这个结果看似皆大欢喜,但对于还沉浸在丧妻之痛里的萧景睿来讲,楚环珍这个强塞进他府邸里的续弦妻,自然叫他觉得抵触,甚至是感到厌恶。
想到这里,青穗不禁叹口气,觉得这位楚王妃,好好的一个大家闺秀,本来会有段相夫教子的美满婚缘。
可如今倒好,萧景睿对她当着众人的面就训斥不休,可见对方这十年来的日子,可一点都不好过。
第212章 万亩良田
李青穗这有感而发的一声叹息,那是因为,上辈子同为王妃之尊的她,何尝不是以绝望自尽收场。
所以李青穗,同情楚环珍,是发自真心的,觉得她的日子不容易。
可是坐在一旁的萧景睿,看着青穗对着楚环珍背影,这番唉声叹气的模样,他眉头微微一皱说道:
“自己的肩膀都被伤了,还有心思去同情别人,四姑娘你还是赶紧坐好,说说你此行的来意吧,至于我王府内的事情,想来你应该不至于也想插手吧。”
萧景睿特别不喜欢,刚刚李青穗叹气的样子,这会叫他觉得自己,像欺负了楚环珍的负心人似得,所以这语气难免也有些不好听了。
但李青穗经历的坎坷太多了,抗挫能力那不是一般的强,所以从来不会因为几句话,就轻易的哭天抹泪。
哪怕听出萧景睿言语里的不悦,但她却神情自若的坐回到椅子上,笑眯眯的说道:
“瞧王爷这话说的,您的家事,青穗我区区一介乡野女子,哪里敢指手画脚呢。只是都身为女人,看着王妃落泪而去,我就想到自己,昔日在李家时,受了委屈何尝不是这般默默垂泪,一时心里百感交集罢了。”
李青穗这话,看似自怜自艾,一句都没替楚环珍说话。
可她昔日是什么身份,那可是李家的童养媳。
她拿自己去和楚环珍比,这不就是在暗喻,这位沐王妃的处境,和个落难的童养媳都没区别,萧景睿心机善谋,这其中的意思,他岂会揣摩不出来。
若是旁人替楚环珍说话讲情,只会叫萧景睿觉得,他这位续弦妻在人前博取同情,只会心里更觉厌恶。
可偏偏李青穗的话,说的很有技巧,而且对她也不知为何,萧景睿都觉得自己的耐性,是越来越好了。
想到楚环珍刚刚,那强忍着眼泪,终究没能忍住,小声啜泣离开的一幕。
其实萧景睿也知道,萧启顽劣,对这个继母更是很抵触,不是楚环珍不肯教,是这孩子根本就不听她的话。
没来由的,萧景睿第一次觉得,他对楚环珍的态度,似乎确实太严苛了。
想了想后,他不禁将王府管事的宁安叫到近前,沉声嘱咐道:
“最近番邦国使节团前来定州,到也给本王送了很多他们本国的糕点吃食,一会给王妃送去两盒,在将丹霞使者送来王府的两匹霞光锦,全都给王妃送过去。告诉她今晚,本王会去她那里用膳,陪她好好说会话,启儿顽劣本王也有责任,教导这孩子的事情,咱们夫妻间商允着来。”
宁安将萧景睿的话,一一记下后,就赶紧躬身去办了。
等到萧景睿又将偏厅内,无关紧要的人,全都屏退出去后,就立刻谈起了正事:
“昨日入夜后,接到四姑娘你的亲笔书信,上面写着你希望得到本王的引荐,去与诸国使者见面。本王虽大概知道你的心思了,可信上到底寥寥数语,说的不够明白,四姑娘你究竟要同这些番邦小国做什么生意,此事还是先同本王言明比较好。毕竟这些使节团,那都是为了皇帝的寿辰而来,若有冲撞,那就显得我大梁太过失礼了。”
既然想叫萧景睿引荐,李青穗自然要把事情,同这位王爷说清楚,所以就见她一笑讲道:
“王爷不是想叫我取代孟家,彻底斩断明亲王在定州的这个钱袋子嘛。所以这段时间我也没敢耽搁,和孟家几番周旋之下,也算小有收获,如今弄到手几千亩的良田。可是同孟家比起来,我到底根基太弱了,因此想要彻底对付孟家,我必须另辟蹊径才成。所以我就想着,能否用粮食换取丹霞国的锦缎,还有金光国的黄金,到时拿回来做成金饰。毕竟具我所知,孟家有三样生意是他们的门面,分别是粮食,布匹,还有金饰。”
眼见萧景睿听的暗暗点头,李青穗喝了口茶,神色间充满筹谋的继续说道:
“粮食虽说朝廷对价格是有把控,但商人手中的粮食,若不肯卖,朝廷对此也没有辙,总不能闯进家门,逼着人家卖粮。如此一来,孟家坐拥良田无数,都不用多久的时间,区区十日孟府的粮铺若不出售一粒粮食,这定州非要大乱不可。所以这一点若遏制不住孟府,那还何谈取而代之,恐怕就是王爷您亲自出面,都未必敢乱动孟吉安。”
李青穗这话,说的确实是个实际问题,否则孟府都被萧景睿视若眼中钉了,要是那么容易就能除去,他也不会容许孟吉安,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仍旧异常活跃的蹦跶碍眼。
“如此看来,四姑娘步步为营,收拢良田在手,确实很有必要。本王记得,紧挨丹霞国的边疆处,其实也有肥沃的土地,只是因为百姓不喜在那定居,觉得相邻番邦之地,若起了战事就会无家可归。你若是有魄力,那里成千上万亩的田地,本王可叫官府,以低于市面一半的价格卖给你。毕竟在那放着,迟早也要变成荒凉之地,还不如叫你买去种粮食,而定州府衙也能有笔不菲的银子入账,这也算双方都有益处的事情。”
李青穗正为田地的事情发愁呢,毕竟她想尽一切办法,才从孟家弄来千亩的田地。
可是和孟吉安,坐拥几万亩的良田一比,实在是没有抗衡牵制的能力。
因此萧景睿的话,不禁叫李青穗喜出望外,她赶紧笑着说道:
“冒些风险到无妨,毕竟我知道,越大的利益,常常都会伴随着更大的风险。更何况我本来就要与丹霞国淡一桩生意,到时关系相处的融洽了,我在两国邻邦处置办些田地,想来丹霞国不会出手为难。”
萧景睿望着,青穗那充满自信的神情,他不禁会心一笑道:
“我就知道,四姑娘你比寻常男子还要有魄力。当年这紧挨着丹霞国的万亩良田,孟家不是没有动心,可孟吉安最终还是没胆量给收入囊中,却不料今日竟成了李青穗你用来克制孟府的利器,说起来还真是有趣。昨日你在信里,就提及最想见得,乃是丹霞国使者。因此本王一早就将人请来了王府,我现在就带着你去书房引荐一二,至于生意谈不谈得成,那就要看四姑娘你的本事了。”
第213章 丹霞使臣
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萧景睿肯引荐她去见丹霞使者,这已经是帮了大忙了,能不能谈成生意,李青穗自然清楚,这事可不能在麻烦沐王府出面了。
毕竟萧景睿可是位王爷,与番邦国私交密切,那是会遭人非议的。
所以这次见面,萧景睿都把地点选在了,较为私密的书房,而不是用来接待贵客的正堂,可见在此事上,他并不愿叫更多的人知道。
等到迈步进了书房,李青穗就瞧见,一个身穿红缎官服,脚踏绒料白官靴,面容颇为端正的女子,正坐在椅子上,气度从容的饮茶呢。
既然要和丹霞国接触,李青穗事先,自然要多做了解。
而且前生她贵为王妃,每年都要入宫赴宴,丹霞国使节团,她也不止看见过一回了。
说起这丹霞国,最为奇特之处,就是她们国家以女子为尊,受女皇的统治,所有在朝为官的,基本全是女子,男子为官,也多是地方小吏,算是诸子百国间,传统风俗极为另类的国度。
所以瞧见丹霞国的使者,竟然是个女子,李青穗对此并未露出任何失态的神色,反倒笑着迎上前去,主动见礼的说道:
“在下李青穗,见过使臣大人,不知这位女官如何称呼,在丹霞又官居何职,劳烦告知一二,也省的我唐突了大人。”
这一身红缎官服的丹霞使臣,因为在她们自己的国家时,就是女子之间商允国事,因此她并不大习惯,同男子打交道。
若非萧景睿贵为王爷,对于商贾来找丹霞国谈生意的事情,这位使臣并不感兴趣,甚至都不打算前来。
可大梁国王爷的面子,那自然是不能驳的,可这位使臣,如今眼见前来同她谈生意的,竟然也是个女子。
加上李青穗举止得体,不卑不亢的,正事还未开谈,这位使臣对她已经颇有好感。
就见使臣甚至亲自站起身来,客气的回了一礼,更是露出笑容的说道
“本官苏瑾英,见过姑娘了,在下也是没有想到,在大梁竟然也能看见女人经商做生意。毕竟具我所知,除了咱们丹霞国之外,别处的女子,那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伺候相公,生儿育女外,若稍微想做出点名堂来,就会被说成不守本分,甚至因为还要被休出家门。可若这世上没有女人,光靠男子他自己生得出孩子,繁衍得了后代嘛。因此男人女人,本就一样重要,凭什么我们女子就要比男人矮上一等,受他们的欺负,姑娘你说本官这话讲得可对。”
丹霞国崇拜女娲大神,因此女子为尊之下,这位苏大人,自然是瞧不惯,女子忍气吞声的事情了。
而对于丹霞国这些女官们,那一谈及男女之事上,就颇为愤慨的举止,萧景睿年年都要接待这些使臣,所以到也见怪不怪了。
不过他唯恐,李青穗再被苏瑾英,这惊世骇俗的话给吓到,到时在失了态。
因此他忙示意众人落座,而后笑着互相引荐道:
“青穗,这位苏大人,是丹霞国的护国女将军,武功卓越,乃当世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
接着萧景睿又一指向李青穗,对这位苏将军介绍道:
“这位是我定州城,屈指一数的女商人李青穗,人称四姑娘。而本王与四姑娘颇为熟悉,因此今日才做回引荐人。至于生意谈什么,最后又是否能谈妥,那就是你们二位的事情了,本王都不会参与其中。”
别看苏瑾英是个武将,但能被派来作为使臣,那自然头脑也是不简单的,否则应对能力太差,到时在诸多使者间,丢的可是丹霞国的脸面。
所以苏瑾英刚刚甚至都在想,要不要给萧景睿些面子,这生意无论感不感兴趣,姑且都与李青穗做上几笔买卖,也算给了沐王府面子。
可如今一听萧景睿这意思,明显是想避嫌的不参与其中。
这下苏瑾英到也没了顾忌,别看她刚刚对李青穗确实赞许有加,觉得能在大梁,遇到她这么一位女商人,真是给女子争光提气了。
可是一码归一码,涉及到利益上的事情,这位女将军也不含糊,单刀直入的说道:
“四姑娘,虽说你是沐王爷引荐来的,但本将军还是要善意的提醒一句,若是你的生意不足以引起我丹霞国,女皇陛下的兴趣,那你也无需在开口同我谈下去了。毕竟生意太小,你最多也就适合同我国的那些商贾们,彼此互通往来,我如今代表的可是丹霞国的朝廷,并且本将军不近人情,但芝麻绿豆的小事,确实入不得我的眼。”
还未开口谈生意呢,这位苏将军就把话,说的如此不留余地了。
不过青穗也不气馁,神情未变,含笑间说道:
“苏将军不愧是武将出身,虽为女子,但这快人快语,干净利落的做事方式,还真是叫人觉得眼前一亮。既然将军直奔主题,那青穗也不绕弯子,我既然要和贵国做生意,那事先自然也有所了解。具我所知,丹霞的女子,那天生都是极好的绣娘,你们盛产的霞光锦,除了昂贵的丝绸能媲美外,就在也寻不得如此美丽的布匹了。可是女子在要强,天生体力上与男人的差距,那也是很难弥补的。毕竟不是每个女子,都能像将军般练就一身好武艺。所以丹霞国的田地,虽有耕种,但劳动力却不强,所以你们很稀缺粮食,而我李青穗的手中,正好有大量的白米能给你们。不知将军听到这里,接下来的生意,可有兴趣谈下去了。”
本来兴趣缺缺,实在不觉得李青穗一个地方的商贾,能给丹霞国带来什么好处的苏瑾英。
她刚刚话说的那般不近人情,就是想着赶紧应付走李青穗,不想将时间浪费在无用功上。
可当听见粮食两个字的时候,苏瑾英的眼睛不禁就是一亮,更是立刻看向李青穗说道:
“四姑娘真要与我丹霞做粮食上的生意,那本将军还真是求之不得的很那。不瞒你说,我丹霞地广人稀,而且女子比男子要多的多,而人人都知纺织霞光锦,那可比种地来的赚钱,并且无需日晒雨淋,久而久之这田地就更无人肯去开垦了。哪怕女皇陛下,颁发了很多扶持的旨意,也根本就不见效果。所以粮食的生意,无论大小,我丹霞都是欢迎之至。可本将军若没记错,这定州最大的田粮商贾是孟吉安吧,若是四姑娘的手中,能有与孟府一样多的粮食,那你可真是解了我丹霞的燃眉之急了。”
第214章 色彩斑斓
青穗确实知道丹霞国,粮食颇为的稀缺。
但瞧着苏瑾英这热切的态度,她这才意识到,丹霞国粮食之匮乏,甚至比她想的还要严重。
而苏瑾英话一说完,就暗自后悔不已,毕竟做生意讲究个你来我往,表现的过于迫切想得到粮食,只会叫自己处于下风,所以她连忙又说道:
“其实我丹霞也并非不能自给自足,只是因为今年遭了蝗灾,所以田地里这才颗粒无收的。其实往年前来的使臣,大多都是礼部官员,这次会派本将军来给贵国陛下贺寿,一是为表重视,二来也是希望商允下,关于粮食救济的问题,看看大梁能否先拨给我们丹霞些粮食,我们可以用金银,甚至是霞光锦做交换,此事还望睿王爷,务必相帮美言几句,我苏瑾英在此先谢过您了。”
苏瑾英这话,说的可颇为语带双关,一来她确实承认丹霞急需粮食,可同时也是在提醒李青穗,千万别漫天要价,因为她们只是今年遭了蝗灾而已,并且还能向梁国皇帝求援,若是价格过于昂贵,这生意可是谈不成了。
李青穗七窍的心思,自然听得出苏瑾英话里的意思,可她做生意,向来讲究互赢,漫天要价的一锤子买卖,她也不太感兴趣。
“苏将军你请放心,我并非是要趁着丹霞蝗灾之际,落井下石,狠敲上你们一笔。而且不瞒您说,我如今手里种着稻子的田地不过两千五百亩,根本也没能力,解你丹霞举国粮食匮乏的问题。但是人要为长远做打算,今年是蝗灾,明年,后年我也盼着丹霞风调雨顺,可若真在出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