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子妃她有点怂-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人手忙脚乱,掐人中的掐人中,拍背的拍背,揉心口的揉心口,急得团团转。
  金兰一行人靠近,提灯的灯光映在她脸上,照出她秀美的面容,月夜下一身大红鹤氅,风吹衣袂翻飞,雪肤花貌,姿若仙姝。
  年轻宫人搂着妇人,呆呆地望着她。
  “是不是吃了什么吐了多久了”金兰看一眼妇人,皱眉问。
  宫人年纪小,看起来才十三四岁的模样,愣愣地回过神,满脸惊惶,哭得浑身发抖“娘娘刚才还好好的,就喝了碗汤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吐了”另外几名宫人也跟着哭了起来。
  小满环顾一周,看到供案上放了只青瓷碗,走过去端起来闻了闻,走到金兰身边“没有毒。”
  金兰点点头,不是中毒就好,低头看妇人,妇人蓬头垢面,脸色苍白,下巴、衣襟、身上都是她自己呕吐出来的汤汁,喉咙里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手脚不停痉挛抽搐,像打摆子一样。她靠近了些,示意宫人拨开妇人脸上的乱发,仔细看妇人的唇色,妇人脸上爬满细汗,双唇微微发青。
  她眉头轻蹙,问宫人“你们娘娘喝的是什么汤”
  宫人抖如筛糠“奴婢们不晓得,娘娘的汤不是我们熬的”
  瓷碗里还残留了一点药渣,小满喝了一口,忍着恶心嗅了嗅妇人吐出来的酸水,道“熟地、白术、牛膝、当归还有八角金盘,紫石英小的只能尝出这些”
  金兰听了,心中一动,回头扫一眼供案上憨态可掬的摩睺罗“我知道她喝的是什么”
  转头吩咐宫人,“铁锈水盐水糖水这三样都可以,最好是铁锈水和糖水,快去寻了来。”
  她刚才已经打发人去请女医了,不过天色已晚,夜深露重,不知道女医什么时候才能过来。只能先催吐。
  宫人应喏,四散开来,不一会儿一名宫人捧了一罐铁锈水、一罐糖水冲上露台。小满接了银匙,示意宫人扶着妇人,一匙一匙喂妇人服用,让她咽下去。妇人喉间咕咕响动,哇的一声,把腹中汤汁全吐了出来。
  小满接着喂,妇人又吐了三回,慢慢地没什么东西可吐了,躺在宫人怀里直喘气,手脚不再痉挛,脸色也好了些。
  宫人喜极而泣,恨不能给金兰磕头她们还以为今天没命活了  金兰看妇人面色一点一点恢复,留下两个宫人照看“送娘娘回宫你们娘娘是哪个宫里的”
  宫人还来不及回答,远处遽然传来一阵喧哗响动,脚步声杂乱,一群人朝这边走了过来,一片浮动的辉煌灯火由远及近。十几个锦衣卫率先奔上露台,气势汹汹,面目狰狞。打头的男人一身绯红锦袍,面如冠玉,一双狭长的凤目,月光下双眸冰冷如寒冰,阴戾凶悍,宛如带领族群狩猎的头狼。
  两人对视了一刹那,罗云瑾脸上闪过一抹惊愕,紧紧握着弯刀刀柄的手松开了,霎时间,身上气势尽敛。
  金兰怔住。
  气氛肃杀,刀光闪烁,露台上的宫人瑟瑟发抖。
  其他锦衣卫紧跟在罗云瑾身后,手持弯刀,如狼似虎,直扑向金兰几人,小满飞快上前,挡在金兰身前。
  罗云瑾抬起手,沉声道“退下。”
  锦衣卫一愣,面面相觑,诧异地刹住脚步。
  罗云瑾眉头紧皱,低声问“太子妃殿下怎么会在这里”
  金兰看他一眼,他长相俊美,嗓音却粗哑难听,她镇定自若地道“路过而已。”
  罗云瑾回头扫一眼露台下“待会儿殿下先别开口殿下无须紧张,我不会害你。”说最后几个字的时候,语气仿佛有几分柔和。
  金兰已经猜出地上那个妇人的身份了,心里暗道自己运气不好,带着小满几人退开了几步。
  罗云瑾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等她察觉到他的注视抬起头往这边看过来时,他立刻收回视线,转身盘问宫人。
  辉煌的灯火爬上了台阶,身穿常服的嘉平帝在内官的簇拥中快步走上露台,看到躺在宫人怀中、面色煞白的妇人,脸色一变“繁儿”
  宫人跪地磕头。
  嘉平帝看也不看那些宫人一眼,直扑到郑贵妃身前,扑面的酸臭味让他不由得掩鼻。他抱住昏昏沉沉的郑贵妃,怒道“怎么回事贵妃怎么会深夜来这个地方伺候她的人呢怎么一个都没瞧见贵妃怎么会呕吐她吃了什么”
  年轻宫人惊恐万状,支支吾吾,一句都答不上来。
  嘉平帝怒火更炽“你们是怎么服侍贵妃的”
  宫人瑟瑟发抖。
  嘉平帝什么都问不出来,气得额前青筋暴跳,一名太监走到他身边,指了指金兰站着的方向,声音尖利“万岁,您看,这不是太子妃殿下么”
  金兰嘴角抽了抽,这太监一看就不是好人。
  嘉平帝皱眉看向金兰,帝王之怒,让人不寒而栗,在场诸人大气不敢出一声。
  金兰定定神,正想开口说话,罗云瑾上前一步,不动声色地挡住了嘉平帝的视线,躬身代她解释“陛下,郑娘娘刚才喝了碗药汤,突然呕吐,太子妃从仁寿宫回来,途经此处,听见这边响动,过来查看,太子妃已经喂郑娘娘服用了解毒汤水,娘娘已无大碍。”
  嘉平帝神色缓和下来,他没见过太子妃,不过常听周太后和宫里妃嫔夸太子妃谦和仁善,刚才是他想多了。
  这时,跪在地上的宫人终于找回神智,哭着磕头谢罪“多亏太子妃殿下来得及时娘娘已经把药汤全吐出来了奴婢没有照料好娘娘,罪该万死,求陛下恕罪”
  嘉平帝一脸不耐烦,挥手示意太监将哭嚎的宫人拖下去,又示意金兰上前,问她“你喂贵妃喝了什么贵妃因何呕吐”
  金兰不慌不忙地走上前,眉眼低垂,小声道“圣上恕罪请圣上屏退闲杂人等。”
  嘉平帝眼神闪烁了一下,心里有了数,眼神示意罗云瑾。
  罗云瑾会意,走到金兰面前,目光落在她鬓边的珍珠发箍上,她喜欢簪茉莉花围,云鬓丰艳,发丝间总有淡淡的花香,夜色里这丝幽香格外旖旎。
  金兰低着头,只能看到一双皂靴,她没有抬头,小声说了几个字。
  罗云瑾神色不变,转身回到嘉平帝身边,附耳低语了几句。
  嘉平帝叹了口气,“回昭德宫。”
  宫人七手八脚忙乱起来,将郑贵妃抱下露台,送到轿辇上,嘉平帝跟在一旁,下了露台,宫人上前通报“陛下,王女医来了,是太子妃派人去请的。”
  嘉平帝这回彻底放下了对金兰的怀疑,颔首道“让女医去昭德宫候着。”
  金兰下了露台,默默缀在后面。
  嘉平帝回头看了一眼,夜色浓稠,太子妃身边只有两簇摇曳的灯火,太子妃是儿媳,不是儿子,刚才当众怀疑小姑娘,似乎不妥,而且太子妃刚才毫无芥蒂地救了郑贵妃,这孩子果然和太后说的一样忠厚。他侧头对罗云瑾道“送太子妃回宫。”
  罗云瑾眼帘撩起,答应一声。
  金兰头皮发麻。
  月光洒下万丈清辉,落在地上,恍如霜雪,时不时有夜鸟被惊起,呱呱叫着从暗影中飞出,振翅掠过宫墙。
  金兰一言不发。
  罗云瑾一声不吭。
  宫人和太监噤若寒蝉。
  金兰目不斜视地往前走,眼风扫都不扫一下罗云瑾,心里期盼着赶紧回东宫。罗云瑾似乎知道她不想看到他,跟在她身后几尺远的地方,走得很慢。
  这么一路尴尬沉默着进了丽园门,眼看可以打发罗云瑾回去复命,金兰刚刚松口气,却听前方传来杜岩惊喜的声音,顿时一个激灵,犹如一盆雪水当头浇下,从头凉到脚。
  几点灯火靠近,杜岩提着灯走在最前面,隔得老远就笑嘻嘻地道“殿下总算回来了千岁爷担心您走夜路害怕,亲自来接您了。”
  他话音刚落,朱瑄从幽暗树影中缓步踱出,走到金兰面前,脸上神情平静。
  金兰立刻加快脚步。
  朱瑄握住她的肩膀,低头看她,撩开她鬓边的几缕发丝,柔声道“走慢些,别摔着了。”
  金兰笑了笑,拉住他的手,轻轻摇晃“回去吧。”
  朱瑄低头,单手帮她系好鹤氅的衣带,问“冷不冷”
  金兰摇摇头,抱着朱瑄的胳膊“我们回去。”
  罗云瑾就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他们,朱瑄明明看到了,却看都不看罗云瑾一眼,气氛太诡异了,她一刻都不想多待,只想赶紧回东宫。
  朱瑄淡淡地道“好,回去。”
  金兰压低声音和朱瑄说了刚才的事“我以为是哪宫的娘娘在拜月,没想到居然是郑贵妃。”
  她知道郑贵妃比嘉平帝年长,但只远远见过,刚才那个妇人蓬头垢面的,吐得浑身都是秽物,而且身边只带了几个十三四岁的宫人,她根本没把妇人和每次出行浓妆艳抹、前呼后拥、排场阔绰的郑贵妃联想到一起。
  朱瑄问“她喝的是什么药汤”
  金兰说“是求子汤八角金盘是药,也是毒,其他几味药材可能也相克,喝少点没事,喝多了会中毒我以前见过别人喝这种求子汤。”
  祝氏当年为了生儿子求医拜佛,四处搜罗生子妙方,亲戚也时常上门推荐所谓的神医家传秘方,正院永远萦绕着一种古怪的、让人透不过气的药味。有一回祝氏喝了汤药后上吐下泻,不停打摆子,和郑贵妃刚才的情状几乎一模一样,当时乔姐她们就是喂祝氏喝铁锈水和糖水,然后请大夫给祝氏开药方子慢慢调养。
  供奉摩睺罗有求子之意,妇人在露台上设供案,一身素衣,四名宫人也穿了祭服,香炉有焚烧的痕迹,加上那碗汤药,金兰小的时候见过很多次,一看就知道妇人那是在求子。
  金兰面露担忧之色“圣上突然来了”
  朱瑄握紧她的手“没事。”
  金兰瞥一眼身后,小满、杜岩几人紧紧跟着,罗云瑾和他的属下已经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
  清辉遍洒,夜风徐来,他挺拔的身影渐渐融入无边的夜色中。
  回到寝殿,金兰躺在枕上,问朱瑄“我刚才是不是不该救郑贵妃”
  虽然郑贵妃不是杀害朱瑄生母的真凶,但郑贵妃这些年不断怂恿嘉平帝废太子,和东宫势如水火。
  朱瑄笑了笑,揉揉金兰的头发“你不救郑贵妃,她也不过是多受两天罪。正好皇上撞见你救治贵妃,昭德宫欠你一份情,你没做错什么。”
  金兰长舒一口气。也对,她救了嘉平帝心爱的宠妃,给嘉平帝留了一个好印象,有助于稳固朱瑄的地位,不算坏事。
  确实不算坏事,第二天嘉平帝就命人赏赐东宫。王女医给郑贵妃请过脉案以后,说幸好金兰及时催吐,否则郑贵妃就伤及肺腑了。嘉平帝很意外他以为金兰认识郑贵妃,赏赐一波接一波送到东宫,嘉平帝还当众夸金兰敦厚。
  敦厚的金兰心想要是早知道露台上的人是郑贵妃,她绝不会靠近,立刻掉头就跑。
  如金兰所料的那样,郑贵妃不想落人耻笑,所以背着人求子。嘉平帝为了保全郑贵妃的脸面,没有对外公布郑贵妃喝下的是什么汤药。于是流言蜚语越传越离谱,有人说郑贵妃被宫女下了毒,有人说下毒的是惨死妃嫔们的鬼魂,郑贵妃这是遭了报应昭德宫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之上,这回郑贵妃大吐特吐,宫人乐不可支,奔走相告,谣言总是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两天,金兰不计前嫌救了郑贵妃的事已经传遍整个后宫。
  薛娘娘恨铁不成钢,对沈选侍几人道“太子妃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心地实在太好了何必救那一位呢”
  众人点头赞同。
  连周太后都没有多想,认为金兰纯粹是出于好心才救郑贵妃的,并没有因此对她心生芥蒂。
  金兰我真的只是路过而已


第57章 多嘴的下场
  昭德宫。
  郑贵妃吃了药,躺在枕上,鬓发松散,面容憔悴。
  宫人们捧着攒盒围绕在床榻边,嘉平帝挑了一只葵花银碟子递给郑贵妃,郑贵妃摇摇手,推开了碟子。
  郑贵妃冷淡地道“我累了陛下明天再来罢。”
  宫人们冷汗涔涔,低下了头。
  前些天郑贵妃和嘉平帝大吵一架,嘉平帝来昭德宫的次数明显比以往少,宫中很快传出郑贵妃即将失宠的流言,宫里伺候的人惶惶不安,郑贵妃却泰然自若。乞巧那晚嘉平帝来昭德宫探望郑贵妃,扑了个空,郑贵妃瞒着所有人去了御花园。嘉平帝听说,急得声音都变了调,立刻带着锦衣卫找了过去,把喝了求子汤吐得浑身都是秽物的郑贵妃带了回来。
  宫人看到郑贵妃浑身酸臭的狼狈之态,心中一凉完了,嘉平帝看到郑贵妃的丑态,昭德宫圣眷不再。
  出乎众人的意料,嘉平帝并没有表露出对郑贵妃的嫌弃,反而因为愧疚一连几天都宿在昭德宫照顾郑贵妃。宫人们欢天喜地,悄悄放下了心。
  不曾想郑贵妃却和嘉平帝使起了性子,每天冷着一张脸,生怕吓不走嘉平帝。
  嘉平帝天天对着郑贵妃的冷脸,确实有几分吃不消了,见她面色比先前好了许多,叹口气,道“你好好将养,朕明天再来。”
  宫人心中哀叹,目送嘉平帝大踏步走了出去。
  宫女还没放下帘子,郑贵妃坐了起来,靠在枕上,抓起一把瓜珀塞进嘴里嚼,屏退宫人,只留下心腹内官,问他“本宫拜月求子的事是不是传扬出去了”
  内官忙摇头“回娘娘,爷爷已经嘱咐过太医院,药方都是直接从乾清宫送去药房的,仁寿宫那边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郑贵妃冷笑了一声,眉头一皱,问“那晚本宫好像看到一个穿鹤氅的小姑娘生得眉清目秀、珠圆玉润的,圆圆脸,大眼睛,看着很和善,是哪个宫里的妃子”
  内官低头道“娘娘是东宫太子妃。”
  郑贵妃脸色一变。
  她喝了求子汤之后突然觉得腹中剧痛,就像有把刀在肚子里面翻搅一样,她疼得死去活来,胆汁都吐光了,浑身抽搐,昏昏沉沉间看到一个明眸皓齿的小姑娘蹲在身前看自己。当时她心神恍惚,还以为是菩萨显灵了。
  原来是东宫太子妃。
  救她的人居然是朱瑄娶的媳妇,那个乡野地方出来的村丫头。
  郑贵妃嗤笑。
  怪道朱瑄宠太子妃宠得跟什么似的,果然标致,不仅标致,还傻气,居然出手救她,就不怕是她设下的陷阱么真是单纯,朱瑄阴柔诡谲,怎么会喜欢这样的姑娘  郑贵妃不无恶意地想象了一下太子得知他千挑万选的太子妃救了她,一定气得半死吧说不定小夫妻俩还大吵了一架。
  她越想越觉得快意,压根就没想到金兰没有认出自己她可是宠冠后宫的郑贵妃,太子妃肯定躲在暗处观察过她,怎么可能不认识她  内官见郑贵妃气色好了点,趁机劝解“娘娘别再喝那些东西了女医说那些方子药物相克”郑贵妃年纪大了,受孕的机会微乎其微,之前又小产过,何必再一碗接一碗的服用求子汤还不如收服赵王、德王、庆王这几位已经长大的皇子。
  一句话还没说完,郑贵妃拉下了脸,面色阴沉如水。
  内官心里长叹一声,识相地闭了嘴。
  郑贵妃中毒之后憔悴不堪,却依然荣宠不衰,宫中妃嫔恨得咬牙切齿。很快,宫中的风气又陡然一变,宫妃们转而热烈地讨论起另外一桩新闻。
  嘉平帝命锦衣卫逮捕了一位文书房秉笔太监。
  有人弹劾秉笔太监罗织罪名,勒索京中富商,并在督建为周太后大寿所建的佛寺时中饱私囊、以次充好,还令家人占中淮盐十万引这些不过是寻常,得宠的大太监哪个没有朝盐引伸手的但秉笔太监欲壑难填,并不满足于此,他居然把主意打到了公主身上。本朝公主下嫁,历来由礼仪房从民间挑选家世清白的富室子弟为驸马。秉笔太监在选驸马时收受贿赂,明知驸马身患残疾,还是促成了驸马和公主的婚事。公主婚后知道驸马身体残缺,为时已晚周太后不可能允许公主和离。公主生母早逝,无人替她做主,求宫人进宫诉说委屈,都被秉笔太监的人拦下了。
  这一次弹劾秉笔太监的人把驸马是残疾的事捅了出来,事情传到仁寿宫,周太后大怒,派人去驸马家中查看,驸马果然是个瘸子。周太后忿然作色,要求嘉平帝严惩太监。
  嘉平帝虽然不疼爱公主,但是秉笔太监连他女儿的婚事都如此敷衍,动了真火,立刻下令绑了太监。
  秉笔太监落到锦衣卫手里,下场可想而知。审问他的人正好是罗云瑾,当晚罗云瑾就将一份血迹斑斑的口供上报给嘉平帝,秉笔太监一夜之间多出几十条罪状,每一条都是欺君重罪,而且他还攀咬出了司礼监的其他内官,其中就包括掌印太监钱兴。
  钱兴得宠多年,圣眷犹在,即使他联合秉笔太监勒索地方官的证据确凿,嘉平帝还是赦免了他,没有治他的罪,只训斥了几句。
  其他人没有这个好运气,要么被逮捕,要么被发落到内官监,要么被赶出大内。秉笔太监的落马牵一发而动全身,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牵扯进去的人也越来越多。朝中文官闻风而动,摩拳擦掌,兴奋地连夜撰写弹劾太监的奏疏,此时不落井下石,岂不是错失良机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不甘心锦衣卫独占鳌头,也纷纷插一脚,翻出之前被秉笔太监压下的旧案。甚至连各地镇守太监、按察使也都卷入其中,纷纷上疏自辩或是状告太监。
  一时之间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不断掀起轩然大波,钱兴不得不壮士断腕,眼睁睁看着自己培养多年的心腹一个个被连根拔起,不敢出手施救。
  最后嘉平帝担心文官的势头压过司礼监,怕到时候不好收场,授意罗云瑾迅速结案,匆匆了结了案子。
  秉笔太监不久自绝于诏狱中,尸首被扔去乱葬岗,草草葬了。
  一场波云诡谲的动荡之后,嘉平帝命罗云瑾督十二团营兼总神机营,掌御用监,兼提督尚衣、尚膳、内官诸监,甜食诸房、南海子事,赐蟒衣、玉带,准许在宫中骑马、乘轿。
  钱兴暂时失势,但是罗云瑾迅速崛起,司礼监并没有伤筋动骨。嘉平帝信任那名秉笔太监的时候,秉笔太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御史早就掌握他贪污受贿的证据,却只能怀揣奏疏绝望自杀,而嘉平帝动怒之后,不过是轻飘飘一句吩咐,此前风头无两的秉笔太监转眼间就跌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忍受不了严刑拷打吊死了自己。
  文官额手称庆,以为内阁大臣可以借此机会压制司礼监,朱瑄却知道这只不过是司礼监内部的权力更迭而已。
  他坐在书阁中,合上刑部送来的案卷。
  罗云瑾下手倒是利落,想来上夹棍、剥皮、断脊、刺心、琵琶这些酷刑都用了一遍,秉笔太监连当年任少监时偷盗了多少财物都一笔一笔供了出来。
  摛藻阁。
  小满手里捧着剔红攒盒,一脸笑容地转过屏风,“殿下,您听说了吗”
  金兰站在书案前,正低头练字,头也不抬地问“什么”
  “真是恶人有恶报”小满卷起袖子筛茶,“杨安畏罪自尽了”
  金兰提笔写了个瑄字,退后一步左右端详,问“哪个杨安”
  小满咬牙切齿地道“就是那天夜里想害您的杨安啊您救了郑贵妃,万岁爷爷来的时候,他在那儿不阴不阳地说话,一看就没安好心杨安是左司直郎杨寅的靠山,现在杨安倒霉了,看杨寅以后还怎么向万岁进谗言中伤千岁爷”
  当晚没有出什么大事,东宫还得了嘉平帝的赏赐,不过小满几人还是受了罚。金兰没有认出郑贵妃,这没什么,他们这些跟随的人居然也没认出来,那就是他们的罪过了。因为这事,小满恨不能撕了杨安的嘴,得知杨安获罪下狱,他比谁都高兴。
  金兰想起来了,那晚嘉平帝正在气头上,一个声音尖利、身着太监服色的人突然指了指她,告诉嘉平帝她也在场,如果郑贵妃有什么好歹,那个太监一定会想办法把罪责安在她头上。
  杨安死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个给公主乱点鸳鸯谱的秉笔太监就是那晚想陷害她的那个内官  薛娘娘说这次司礼监内斗,内官监搅得一团浆糊一样,满朝文武都在看热闹。宫里的人私底下说杨安下狱是罗云瑾下的手,掌印太监钱兴为此大发雷霆,发誓和罗云瑾势不两立,两人彻底撕破脸皮了。
  杨安只是多了一句嘴而已居然这么快就被罗云瑾收拾了。
  金兰微微蹙眉,站着出了一会儿神,心中五味杂陈,手中的笔迟迟没有放下,墨汁沿着笔尖淌下,滴落在织锦地毯上。
  当时嘉平帝以为郑贵妃出了什么事,锦衣卫凶神恶煞,直接扑了过来,罗云瑾认出她,站在她跟前,不许锦衣卫冲撞她,对她说“我不会害你。”
  语气很轻柔,有点小心翼翼的意思,想安慰她,又怕她厌恶。
  杨安意有所指,他立刻上前替她解释,那时杨安的神情很错愕,可能想不到他会主动站出来为她解围,他下手除掉杨安,会不会还有这个考虑怕杨安看出什么  都瞒着她,真是一个比一个可恶。
  金兰心头纷乱,让小满换了张地毯,继续练字。
  她让小满换了张地毯,继续练字。
  朱瑄的生辰快到了,这是第一次给他过生日,不知道送他什么才好他看起来清心寡欲的,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喜好,上次送他的那个摩睺罗他好像很喜欢,可是没见他拿出来摆放金兰边写字边思考,笔下的字清秀端正,匀称流畅。
  不觉到了傍晚,一轮明月浮上柳梢,晚风拂过重重殿宇,送来檐铃清脆悦耳的叮当声,瓦蓝苍穹中的寒星一点一点浮了上来。
  金兰身披鹤氅,在内官的簇拥中回寝殿,路过庭院的时候,发现杜岩和扫墨躲在花窗后面说话,一看到她,两人立刻止住了话头,挤出笑脸,上前奉承。
  “出了什么事”
  杜岩和扫墨连连摇头“没什么事小的们在说闲话呢。”
  说闲话用得着这么严肃两个人都眉头紧皱、心事重重的样子。
  金兰没有多问。
  朱瑄这些天忙着和东宫属臣一起草拟一份治河奏疏,需要整理历年治河工程的档案,还要督促库藏,常常忙到很晚。今天他又打发人回寝殿说晚膳就在书阁那边用,让金兰自己先睡。
  她一个人用完膳,爬上了床,靠坐在枕上看书,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朱瑄回来的时候没有吵醒她,洗漱毕,示意宫人移走灯烛,摸黑掀开床帐,在她身边躺下,侧着身子看她。
  金兰醒来的时候,朱瑄还保持着侧对着她的姿势睡着,没脱外袍,发网也没取下,就这么睡在她盖的锦被上,一只手轻轻搭在她的肩膀旁边。
  她眉头紧皱也不怕着凉了又不是暑天夏夜明明身体不好,还这么不当心。她坐起身,抖开床脚的另一床锦被,轻轻盖在朱瑄身上。他睡得很沉,没有被吵醒,感觉到锦被的温度,还往里头缩了一下。
  金兰忍不住笑了笑,觉得这个时候的朱瑄有点可爱。
  她低头亲了一下他的脸,躺下继续睡。
  翌日早上,金兰被热醒了,床帐低垂,光线暗沉,朱瑄搂着她,她低头,发现自己的衣襟松开了。他发现她醒了,抬起头,从背后扣住她的手腕,低笑“我弄醒你了”
  金兰满面通红,朱瑄紧紧按住她的手,低头继续。


第58章 骑马
  钱兴贵为司礼监品秩最尊的掌印太监,权势滔天,孝子贤孙遍布京师。
  这天他怒气冲冲地出了宫,径直去了明智坊的干儿子家。
  干儿子恭敬地奉上茶果,见他目光阴鸷,问“老先生因何事动怒”朝中内阁大臣被尊称为老先生,钱兴自诩内相,位比内阁元辅,孝子贤孙平时都称他为老先生。
  钱兴怒道“罗云瑾近来太猖狂了”
  干儿子轻蔑一笑,道“罗云瑾不过是个教坊司出身的罪奴罢了,老先生完全不用把他放在眼里,别看他现在风光得意,以他那眼高于顶、孤傲清高的性情,早晚栽跟头内官监就没一个服他的”
  钱兴冷笑“这人向来看不起内官,真真是身为下贱,心比天高内书堂出身又怎么样咱家也是内书堂学出来的教咱家的老师还是那年的新科进士他以为圣贤书读多了,世人就不把他当阉人看了,痴人说梦一样都是内官,他从来不叫万岁爷爷,不叫太子千岁爷,和文官一样只称圣上、陛下、太子殿下,他以为他摆出那副不和内官同流合污的做派,文官就会把他当自己人了没有根的东西,还想要体面他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
  干儿子谄笑着附和“可不是内官监的人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每天独来独往,看不起我们这些人,都是给人当家奴的,谁比谁高贵呀”
  罗云瑾是从教坊司拨到宫里当差的,扫了一年的院子才被皇太子推荐去内书堂读书。他天资聪颖,基础扎实,举止言行一点都不像谄媚阴柔的宦官,反倒像是儒生,内书堂的老师大喜过望,悉心培养,当众将一本文官编纂的专门记录宦官善恶事迹的书赠予他,希望他能通晓大义,出淤泥而不染,做一个忠于皇帝、但绝不会引诱皇帝耽于享乐、而且能和外朝文官保持思想一致的近侍。罗云瑾学识出众,相貌俊美,置身一群宦官中间,就是鹤立鸡群,很快引起嘉平帝的注意,将他提拔至文书房。
  文书房的内官很排斥罗云瑾。民间百姓称呼尊长为“爷爷”“爹爹”,宦官也这么叫皇帝,因为他们是皇帝的家奴,他们只忠于皇帝,罗云瑾却从不这么称呼嘉平帝。宦官和文官起冲突,他两不相帮。文官骂他是阉狗,宦官也骂他,觉得他瞧不起阉人,更偏向文官。后来罗云瑾被派去督军,众人以为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京师,没想到他因祸得福,居然立下了战功,狠狠打了一次文官的脸。嘉平帝大喜,给了他调军之权,他此后扈从征伐,勇战沙场,扶摇直上。回了文书房以后直接调去司礼监,升任太监。
  文能和前朝翰林比一个高下,武能上阵杀敌、万军之中取敌首级,罗云瑾文武双全,即使不和任何内官结交,也稳稳地走到了今天。
  正因为他的特殊,大部分宦官从不把罗云瑾当成自己人。
  钱兴狞笑“要说高贵罗云瑾以前倒也算得上高贵可惜了还不是成了罪奴”
  干儿子一愣,本想细问,钱兴却转了话题“杨安已经死透了这口气咱家咽不下,你派人出去打听打听,看看宫里各监哪些是杨安的人手。”
  干儿子忙恭敬应了。
  这天金兰刚送朱瑄出去,昭德宫郑贵妃打发人过来,说想请她赏花。
  宫里御花园的菊花开了,一丛丛一簇簇,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分外好看。庆王妃前几天听金兰提起菊花糕,垂涎欲滴,这几天就眼巴巴盼着甜食房早些做出来。
  金兰想也不想就婉拒昭德宫的邀请,她要去仁寿宫。
  她抬出周太后,昭德宫的宫人知难而退,走之前留下几只大抬盒,说是郑贵妃送的谢礼。
  金兰好奇郑贵妃送了什么,拿起礼单一看,不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