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子妃她有点怂-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瑄笑了笑,“你不想出去逛逛”
金兰一怔。
直到坐着马车出了宫门,将重檐歇山顶的箭楼和瓮城远远抛在身后,金兰才反应过来朱瑄竟然带着她出了大内宫城她掀开帘子,入目是干净整洁的长街,道旁店铺林立,各色幌子随风招展,还没到最热闹的时候,不过行人已经多了起来。
朱瑄说“这里是皇城内市,不比夜市热闹喧嚣。”
京城是天下商货聚集之地,其繁华昌盛自不必说。六部官衙聚集的正阳门以及崇文门那一带的市肆尤其繁荣,四方商旅云聚,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宝市肆上都能看到。每到夜市,更是比肩接踵、人头攒动,城中百姓不论贵贱、男女、老少,俱都蜂拥而至,万人空巷,人山人海。内市则设在皇城之内,专门为皇城里的达官贵人、皇亲贵戚和宫中显耀的宫人服务,比不得夜市热闹。
金兰担心宫里的事“我这样出来,万一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朱瑄拍了拍她头顶戴的大帽“没事,我都安排好了,这会儿夜市还没开,你先逛逛内市晚上我带你逛夜市,等天黑了再回去。”
他胸有成竹的样子,金兰不好再说什么她确实很想出宫透透气不过她知道宫中规矩森严,从没和他说起过,而且她在东宫无拘无束的,一点都不拘谨,渐渐的也就忘了宫外的热闹,没想到他都知道,还早就安排妥当了。
他怎么这么会照顾人她嫁给他以后好像没为他做过什么 金兰放下帘子,趴在朱瑄怀里。
朱瑄张开手臂搂住她“怎么不看了”
金兰依偎着他“五哥以前出过宫”
朱瑄点头“自己出来走走才能通晓市井民情,我只在皇城逛逛,不会私自出城,几位阁老都知道。你别怕,就算被发现了也没什么,我父皇也经常出大内。”
金兰嗯一声,放松下来,问“我听杜岩说京里有晓市,我们先去逛晓市”
朱瑄笑了“晓市天没亮就开了,天明就撤晓市卖的是旧货,京中的落魄子弟怕撞见熟人,喜欢在晓市上变卖家藏古董,还有偷盗者趁着天亮之前销赃”
晓市也叫鬼市,这会儿早就散了。
金兰轻笑“怪不得杜岩说他经常在晓市上买到便宜的古董原来如此。”
朱瑄搂着她说“杜岩是内书堂出身,最擅长辨别古董器物、名人书画,每次有出宫的差事他都会抢着领差,就是为了在晓市上多搜罗些古董。”
金兰笑道“这也算是施展他的长处”
原来杜岩这么狡猾
马车径直穿过长街,在一座高楼前停了下来。高楼有三层,楼前一座大牌,柱上一副楹联,几名穿戴整齐的侍者站在门外,见人就笑,一团和气,礼数周到,楼里隐隐传出婉转悠扬的琴声。看到金兰他们乘坐的马车,两名侍者迎上前,引着他们从侧门进院,过了一重院门,换上几个刚留发的清秀少年服侍。
朱瑄先下了马车,转身要抱金兰,金兰打开他的手,她现在可是富家少爷打扮,而且当着那么多人呢他笑了笑,伸出胳膊,扶着她下车,护卫紧紧跟在他们身后。进了酒楼,直接上了三楼雅间,侍者知道朱瑄不吃酒,没有安排案酒,也没有叫歌女进来伺候。
不一会儿店家亲自上楼来安排席面,十分殷勤。朱瑄给金兰夹菜“你试试,这家的南炉鸭做得最好,皮脆肉嫩。”
金兰吃了一口,果然外焦里嫩,鸭皮烤得酥脆,鸭肉细嫩鲜美,还有股淡淡的果木香气,她奇道“怎么和宫里的一个口味”不止味道相似,应该说比宫里的南炉鸭更好吃。
看她爱吃,朱瑄又给她夹了一筷子“宫里尚膳监的太监在这家偷过师”
宫中贵人并不是顿顿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他们也喜欢宫外市井的吃食,宫里的太监为讨好贵人,时常直接从民间采买。南炉鸭是从南边传来的,尚膳监见贵人们个个爱吃,特地派人出宫向酒家请教,可惜酒家说秘方不外传。尚膳监太监就暗中收买酒楼的仆役,安排小内官偷学。
金兰笑道“偷学的果然不如家传手艺。”
吃了饭,坐着吃茶,朱瑄看一眼糊了轻纱的格子窗“先去逛逛铺子。”等逛得差不多了,夜市就该开了。
金兰嗯一声,乖乖跟着朱瑄,心里很高兴,他这是在告诉自己他平时出宫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
第52章 撞见
到了傍晚,东城一带熙熙攘攘,吹吹打打,人烟凑集,热闹起来。
车马碌碌,红尘滚滚。
当街搭起十几座戏台彩棚,锣鼓喧天,笙簧缭绕。一阵鼓声后,先登台的是一位身穿罗衣、头梳高髻、鬓畔翠卷朵朵,脸涂得白白的歌伎,围观的人群慢慢安静下来,歌伎唱了几首小曲,婉转悦耳,音韵悠扬,似黄莺出谷,袅袅不绝,继而声音陡然拔高,嘹亮高亢,穿云裂石,直达霄汉。
围观者无不鼓掌叫好。
马车刚好经过,金兰掀开车帘一角侧耳细听,发现歌伎唱的是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一愿皇恩频降,松柏对龟鹤,彭祖齐肩。二愿子子孙孙,尽贡三元,石崇富贵也休夸,陆地神仙。更三愿,愿年年佳庆,永保团圆。
她不由笑道“果然是京师,唱的曲也和别处不同。”
朱瑄坐在她身边,笑问“别处唱什么小曲”
金兰脸红了,趴在车窗前,顾左右而言其他“之后是不是有杂耍看”
朱瑄挑眉,又问了一遍“什么小曲圆圆唱给我听听。”
金兰知道他不好糊弄,只好道,“我背一首你听青山在,绿水在,冤家不在。风常来,雨常来,书信不来。灾不害,病不害,相思常害。春去愁不去,花开闷不开。泪珠儿汪汪也,滴没了东洋海。”背完了,笑着说,“这还是一首文雅的”
其他的诸如什么“情哥哥”、“亲亲”、“奴奴”之类的她根本不好意思背给朱瑄听。她会唱小曲,是跟着养娘学的。民间小曲直抒胸臆,用词大胆,偏于俗艳,而且大多是关于闺中情怨的小曲,族里长辈们不许贺家小姐们学,不过长辈们自己也爱听,每次宴席都会请伎人唱曲,金兰和枝玉听得多了,自然都会几首。进京以后她知道小曲为贵人鄙夷,从来没当着人唱过。
朱瑄笑着道,“直率天真,未尝不可。”忽然凑到金兰背后,搂着她的腰,在她耳畔低语,“圆圆会唱么”
他清亮的嗓音回荡在密闭的车厢里,有种呢喃软语的感觉,金兰脸红心跳,但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
说话间,歌伎又唱了几首新曲,围观的人群里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原来唱的是工部郎中谢骞的新诗,紧接着戏台上开始杂艺表演,队舞、细舞、扒竿、筒子、筋斗、蹬坛、蹬梯,台前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
金兰最想看的就是杂耍,朱瑄拉着她下了马车,护卫紧紧围绕在他们身边。他们俩衣饰华贵,奴仆簇拥,气度不凡,旁人一见就知道非富即贵,纷纷让开了些。
朱瑄站定,把金兰拉到自己身前,握着她的手问“老家没有夜市”
台上头戴尖帽、身穿罗衣的伎人正趴在一根长竿上攀援而上,不断凌空做出金鸡独立、玉兔捣药的舞姿,金兰看得目不转睛,摇摇头,随口道“没有也有可能有,只是我不晓得,我没逛过夜市只有那次君山表哥带着我和表妹逛庙会养娘说夜市的地痞闲人太多了,催我们早点回家。”
她刚来京城的时候很好奇,盼着什么时候能逛逛夜市,可惜没有机会出门。过年的时候,趁着热闹,陈君山瞒着祝氏带着她和妹妹逛庙会,虽然那天她和陈家表妹换了男装,养娘还是怕她们被市集的闲汉占便宜惹出是非来,日头刚垂下柳梢的时候就催他们赶紧家去,一路嘀嘀咕咕个不停,弄得她和陈家表妹也很紧张,看热闹的心思都没了。
再后来,好不容易出了一次门,欢欢喜喜到了西苑外,结果就遇上了罗云瑾,紧接着见到了朱瑄那之后就更没机会出门了。
听到陈君山的名字,朱瑄眉头一皱,低头看金兰。
她嫌大帽遮住视线,干脆摘了,彩棚前明灯高悬,五色光影在她脸上流转,她两眼放光,双眸像在漫天璀璨银河里浸过,清澈明亮,兴致勃勃地盯着台上的伎人瞧,颊边隐隐有笑涡浮动。
现在陪在圆圆身边的人是自己,以后也会是。
朱瑄一笑,紧紧攥住金兰的手。
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杂耍精彩纷呈,逛夜市的男女老少都围了过来。金兰抬头看一眼天色,鳞次栉比的高楼间浮起一轮明月,她拉着朱瑄的手“再逛逛铺子就回去吧。”
朱瑄问“不看了”
金兰笑着摇摇头“今天看够了。”
今天是夜市的日子,铺子还开着,金兰进店一家家逛过去,看到喜欢的就让小满买下,不一会儿几名内官就抱着、搂着、背着、担着马车后面的几口箱子转眼就装满了。她买的都是宫里少见的陈设玩器,不算什么贵重东西,胜在便宜精巧,比宫里内官监采买的要实惠得多,她预备留着年节时送人。
朱瑄出宫的次数不少,金兰觉得新奇的东西他都见过,陪她逛了一会儿,笑着打趣“这几家店都快让你搬空了。”
金兰花的是自己账上的银子,因而理直气壮,一边指挥小满搬空货架,一边道“五哥,我这是在为你俭省,要是让人采买的话,一百两银子也就能买一块鸦鹘。”
“圆圆贤惠”朱瑄笑着说,留下一大半护卫守着她,自己带着人不知道做什么去了。
金兰继续逛,平常这个时辰她早就半躺在书房榻上看书了,今天逛了一天,却一点都不觉得累。她问小满“哪里有卖摩睺罗的”
小满笑着说“说到做摩睺罗的手艺,第一自然当属苏州府、杭州府的大师傅京里的就是城中许师傅家的最好,据说他在苏州府拜师学艺,学了二十年才出师,他家的摩睺罗精美如玉,种类也多,内官监的爷爷们也常去他家买好的进献老娘娘。不过那里人多”
许家的铺子正好不远,金兰道“过去看看。”
临近七夕,家家户户都要买摩睺罗,许家的摩睺罗名满京师,自然顾客盈门,店家伙计忙得满头大汗。
金兰想要亲自挑选摩睺罗,护卫簇拥着头戴眼纱遮住面孔的她进了门,腰间刀鞘在烛光中熠熠闪光。伙计精明,一眼看出他们身份不一般,忙笑着迎上前,将他们引去里面一间摆放摩睺罗的雅间,里面的客人明显比外面大堂的要少得多,伙计都是年轻清秀的半大少年。
外面大堂货架上摆放的摩睺罗大多是蜡塑、瓷塑、泥塑或是木头的,价格便宜。里面雅间里的更为精致,大小种类更多。架上琳琅满目,灯火照耀之下,每一枚都栩栩如生,神态生动,灵巧凝练,惟妙惟肖。小的摩睺罗只有指头大小,最大的高至三尺。有手持莲花的福莲童子,有憨态可掬的双狮戏球,有抱着大红鲤鱼的胖娃娃金珠、象牙、镂雕,穿红戴绿,镂金珠翠,衣褶纹理流畅细腻,精巧灵动价格也更贵。
金兰摘下眼纱,从货架这头看到那头,仔细挑选了几枚,居然足足花了三百两银子。她当然不会随身带这么多银两,护卫也没有,小满以前常跟着朱瑄出宫,留了个名号,说好第二天送钱过来,伙计恭敬地答应着,跟前跟后帮着张罗,态度极为谄媚。
几人出了雅间,一人行色匆匆,风尘仆仆,径直往许家店铺走来,目光无意间从忘了罩眼纱的金兰脸上扫过,霎时一怔,站在了原地。
护卫警觉,立刻察觉到他的失态,皱眉看过去,也怔了怔,挡住他的视线。
男人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猿臂蜂腰,身材俊伟,虽然穿着一身圆领窄袖便装,但睥睨间气势不凡,一举一动隐隐带着凌人的威严气势,目光锐利,势如沉渊。
金兰光顾着低头看匣子里的摩睺罗,没有注意到男人,马车就等在阶前,她放下匣子,戴好眼纱,小满扶她上了马车。
朱瑄很快找了过来,原来他去买新鲜果子了,酥蜜饼、圆燋油、脆团、枣泥卷、糊油蒸饼都是刚做好的,干干净净装在油纸包里,他知道她的口味,亲自去买的。
金兰每样都尝了一点,最喜欢酥蜜饼,刚出油锅的酥蜜饼黄焦香酥,甘甜爽脆,她连吃了五根。
朱瑄看她喜滋滋坐在车厢里,吃得双颊鼓鼓的,笑着道“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他念的是咏寒具的诗。
金兰却觉得他好像意有所指,拈了一根递给他,双唇上有淡淡的油光“你也吃一根”
朱瑄拉住她的手,把她揽进怀里,低头吻她。
过了好一会儿,他气喘吁吁地松开她。
金兰轻咳两声,掩好衣襟,拿起旁边的匣子,珍而重之地捧出一只巴掌大小的摩睺罗“五哥,我刚刚买的,你看这个像不像你”
朱瑄接过摩睺罗细看,象牙雕缕的少年手执书卷,临窗而立,底座是金丝绞扭而成,衣帽饰以珠翠,更衬得少年的侧影温润如玉,散发着淡淡的柔和光泽,确实和他有几分像。
他轻笑“买给我的”
金兰点点头“为了挑这个我才亲自去买的找了好久,我一见着这个就觉得像你你小时候是不是这样的”
朱瑄身形微微一僵,轻声说“不我小的时候比现在瘦”
那时的他枯瘦,苍白,阴郁,说话结巴。
金兰眼波流转,看一眼摩睺罗,再看一眼朱瑄“五哥你小时候也剃光头么”
她早就想问他了,宫里的皇子皇女小时候都是剃光头的。她很难想象朱瑄剃光头的样子,虽然他剃成光头也很好看 朱瑄眉峰微皱,看一眼金兰,她故意摆出一副求知若渴的表情,好奇地盯着他看,一脸精怪俏皮之气。他笑了笑,萦绕在心头的伤感霎时烟消云散,“没有,我很小的时候就留发了。”
金兰满脸惋惜。
朱瑄笑着揉了揉她的发顶。
许家店铺,金兰一行人离去后,锦袍男人站在原地,出了一会儿神。
他气势沉稳坚毅,周身一股隐而不显的肃杀之气,旁人不敢催促,望着他的目光充满畏惧。
不一会儿,十几名侯府亲兵气喘吁吁地从街尾追了过来,冲进铺子,上气不接下气地道“侯、侯爷就是这一家了世子世子说想要这家这家的泥人”
男人嗯一声,伫立了许久。
亲兵低头擦汗,小心翼翼地问“侯爷,您看买哪些”
男人神情恍惚了刹那,回过神,扫一眼货架,随手指了指。
亲兵忙示意伙计取下那些摩睺罗。
男人举步出了铺子,蓦地又转身折返,问伙计“刚才那位穿青色直身的少年公子不知道是哪家府上”
伙计看到一屋子人高马大的亲兵,早就吓破了胆,不过脸上还是笑容满面,回答说“贵人恕罪,小的也不晓得那位公子是哪家少爷。”他们许家摩睺罗是京中一绝,常有贵客光顾,那位少年公子的家奴留下的名号是一位常替贵人采买新巧玩意的太监,少年的身份昭然若揭王孙公子,皇亲贵戚,这样的人他们得罪不起,就是衙门里的人来查问,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男人眉峰紧皱,转身离去。
亲兵跟上他,犹豫了一会儿,笑着上前“侯爷想打听什么人”
男人不语。
亲兵悻悻地闭上嘴巴。
男人忽然沉声吩咐“留下几个人在这里守着。”
虽然看年纪不大可能不过实在太像了,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而且他们一行人看着衣饰华贵,身边的护卫个个都是高手,他不过是多看了一眼,那几个护卫已经准备拔刀了。他戎马多年,又在宫里当过值,知道那些护卫只可能是宫里的禁卫。打头的那个护卫好像还认出他的身份了他们一定是宫里的人。
亲兵应喏。
第53章 撒娇
回了大内宫城,金兰立刻叫来杜岩,问他宫里有没有什么异常。
杜岩笑着答:“殿下宽心,万事都妥帖。”
金兰松口气。
杜岩看到朱瑄手里拿了东西,快步上前想帮着拿,朱瑄没让他碰,衣裳都没换,先走到书房里,把那枚对月读书的摩睺罗放在书案上,看了一会儿,想了想,又收了起来,叫来内官吩咐:“明天送去书阁,你亲自拿着,别磕坏了。”
内官几时见他这么看重一个玩器?忙恭敬地应了。
朱瑄这才去换衣,外面的内官进屋通报,说护卫有要事禀报。他嗯一声,换了身浅褐道袍出去见护卫。
书房灯火幢幢,护卫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说:“殿下,今天太子妃殿下买摩睺罗的时候,有位相公瞥见了殿下,多看了两眼……”回宫的路上他一直在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禀报这事,若是寻常登徒子,没什么好说的,说了好像是在离间太子和太子妃,可那个男人身份不一般,他不敢隐瞒。
朱瑄静静听着,面色不变。
金兰以男装打扮示人,被人看见了也没什么,只要她玩得开心就行,他要是介意这个的话,根本不会带着她出宫散心,但是护卫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立刻变了脸色。
护卫小声说:“末将觉得那个人看起来眼熟……好像是安远侯爷陆瑛。”
烛火跃动,火光闪烁了一下,光线变得暗沉。
朱瑄瞳孔一缩,撩起眼帘:“安远侯?”
护卫又回想了一遍,语气肯定:“是他,末将八年前和陆瑛同在殿前司当值,不会认错。”
说完,他察觉到房中气氛僵硬,心口一紧,低下了头。
朱瑄幽深的双眸里闪动着暗流,不过表情依然温文,示意护卫退下去。
护卫悄悄舒口气。
不一会儿,扫墨被召到书房。
朱瑄问:“安远侯回京了,京中可有什么风声?”
扫墨吃了一惊,道:“回殿下,没有……司礼监那边没有召安远侯回京的旨意,兵部的折子也没提起安远侯,五城兵马指挥司那头一直盯着,没看到安远侯进京……”
朱瑄眉峰轻蹙,手指轻叩书案。
陆瑛秘密回京,居然没有一丁点风声传出来,连消息灵通的司礼监也不知情……也难怪,陆家在京中一直很低调,府中又人口简单,陆老夫人为人稳重谨慎,不喜欢抛头露面,寻常宴会她能推就推了,京中公卿巨宦家的贵妇们知道陆家家风清正,不会无事登门自讨没趣,陆家独来独往惯了,门前冷落车马稀,陆瑛没有领兵凯旋而是独自归京,自然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如果嘉平帝以密旨召陆瑛回京,确实可以瞒过所有人。
扫墨问:“殿下,可要派人去陆府探一探?”
朱瑄摆摆手,“不必,既然他已经回京,这两天应该有旨意下来。”
扫墨应是。
两人说着话,槅扇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朦胧的灯火越来越近。金兰身穿素色暗纹纱衫,系月华裙,挽了倭堕髻,走进书房,看到扫墨跪在地上,立刻退了出去。
朱瑄示意扫墨出去,站起身。
金兰探进半个身子,刚刚新浴出来,腮凝新荔,乌发如漆,笑着问:“没扰了你的正事吧?”
朱瑄摇摇头。
“那我进来了。”金兰接过杜岩手里的灯,走到书架前。
朱瑄走过去拿走她手中的灯台,放到花梨木高台上,“想找什么书?”
金兰站在书架前,目光上下逡巡:“写贾鲁治河的书,还有那本《黄河运河图卷》……”
朱瑄拦了一下:“今天累了一天,明天再找,不用急于一时。”
金兰笑着推他:“你先去睡吧,我一会儿就找着了,等你明天起来的时候就可以看。”
朱瑄只得去洗漱。
金兰找齐了所有的书,一本一本翻开,在提到贾鲁的部分做了记号,拿银签子别好,让内官装在书匣里,“明天就这么送到书阁去,不要随意翻动,我做了记号的。”
内官应喏。
第二天早上,金兰起身的时候,只觉浑身酸软,刚刚下地走了两步,小腿针扎一样疼。
她扶着腰走了两步,皱眉痛苦地嘶了口气。
杜岩吓了一跳,一叠声催促外边的内官去宣太医,一时人仰马翻,闹成一团。
朱瑄还没去文华殿,坐在书房里看书,听见这边响动,立刻放下书走了过来,抱起金兰送回拔步床上,蹲在她跟前:“哪里不舒服?”
昨晚他知道金兰肯定累着了,没有闹她,两人洗漱过后一会儿就睡了。
金兰捶了捶腿,苦着脸说,“五哥,我没事……昨天不觉得,逛了那么久,今天腿好疼!”说着试着动了动,可怜巴巴地道,“胳膊也疼,背也疼……浑身都疼……”
她长年待在内帷,很少出远门,昨天高兴,不知不觉就走了许多地方,一点都不觉得累,现在报应来了,动一下全身酸痛。
朱瑄皱眉,帮她脱了绣鞋,扶着她躺靠在软枕上,“今天就别出去了,让太医来看看。”
太医院的王女医擅长治妇人病,金兰一直是她照看的。东宫派人去太医院,小内官连哭带嚷地冲了进去,王女医以为出了大事,吓得连纱帽都忘了戴,急匆匆赶了过来,进了内殿,还没行礼,朱瑄沉着脸摇手示意不必,王女医心里更加忧虑,待宫人掀开纱帐,看到面色红润、粉脸桃腮的太子妃好端端地坐在拔步床里喝茶,她呆立当场。
不是说太子妃得了急症吗?不是说皇太子急得要掀了太医院吗?
金兰看到一脸煞白的王女医,有点不好意思,放下茶盏,小声道:“劳烦你了。”
王女医哭笑不得,先把提着的那口气喘匀了,洗了手,这才给金兰诊脉。
朱瑄就坐在床沿边,眉峰紧皱,面色沉郁,静静地凝视着金兰。
王女医诊了脉,问金兰哪里酸痛,屏退宫人让她解开衣裳检查了一遍,没有开药方,笑着说:“这是累着的,不必吃药。”
太子妃足不出户、娇生惯养,一时累着了才会如此,让懂筋骨脉络的内官帮着捏捏舒缓疼痛,休息两天就好了。
朱瑄皱着眉,气势冷凝,问:“不必吃药?”
王女医比不得药王庙的大和尚圆滑,坚定地摇摇头,只留下一瓶疏通经络的膏药。
朱瑄打开瓷瓶,闻了闻。
金兰知道他爱洁,忙拦他:“这药腌臜,你别碰了,让小满来吧。”
小满立刻上前,准备接过瓷瓶。
朱瑄示意小满退下,让杜岩放下帐幔。
杜岩会意,领着一脸茫然的小满和其他内官退到帐幔外面。
朱瑄拿簪子挑了一点膏药在自己右手掌心里,待膏药化了,左手掀起金兰的裙子。金兰捂着月华裙不放,他没说话,眉峰微微皱着,不容拒绝地拉开她的手,然后卷起她脚上的纱裤,脱了罗袜,露出光洁雪白的腿。他低头,将温热的掌心盖在她腿上,从脚踝开始揉捏,力道轻柔。
帐幔低垂,内官们看不见里面,但是他们猜得出皇太子这是在亲自给太子妃上药,不由得瞠目结舌。
朱瑄揉捏的动作很温柔,好像生怕弄疼了金兰,手指间的茧擦过她的小腿肚,她忍不住颤栗,顾不上疼了,只想发笑,目光落到朱瑄脸上,笑意又收敛了。
他眉头轻皱,面色沉重,很担心的样子,低垂的眼睫罩下淡淡的青影,看起来竟有几分脆弱。
金兰心头酸胀,按住朱瑄的手,“五哥,我没事,只是累着了……我刚刚不该对你撒娇的。”
她觉得自己快被他宠坏了,不知不觉就对着他撒娇,不过是走多了路浑身酸痛罢了,换做以前,她摔得鲜血淋漓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的,现在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哭着朝他撒娇,害他担心成这样,实在太矫情了,想想就觉得脸红……她没事,不值得他这样小题大做,白白让他悬心。
朱瑄抬起眼帘,和金兰对视,两人目光交汇在一处,他眸中闪动着浩瀚深邃的情意。
金兰怔了很久,没有再拦他。
朱瑄帮她抹好了药,“圆圆,不舒服了就告诉我,我会好好照顾你。”
金兰乖乖地答应一声,摇他的胳膊:“五哥,你对我笑笑。”
朱瑄一脸莫名。
金兰继续摇他的胳膊,长睫忽闪忽闪,笑着撒娇:“五哥你对我笑笑,我就不疼了。”
朱瑄浑身一震,差点没控制住脸上的表情,眼神蓦地变得冰冷,风雪弥漫。
金兰眨眨眼睛放开他,她是不是太得寸进尺了?
朱瑄低着头,出了一会儿神,突然攥住她缩回去的手,捏得紧紧的,抬头看她,唇角微微挑起。
他笑起来的时候真的很好看,云开雨霁,雪后初晴,金灿灿的日光倾洒而下,万里晴空,一只白鹤凌云而上,振翅高飞,身姿矫健高雅,遨游于万丈碧霄。
金兰觉得他应该像那只白鹤那样,神清气朗,青云直上。
不多时,各宫听说东宫一大早催命似的请王女医给金兰看诊,以为金兰生病了,纷纷派人前来探病慰问,新鲜瓜果、各样面果和进补的药材堆成小山包一样。周太后特意打发人看望金兰,嘱咐她好生养病,用不着去仁寿宫请安。
朱瑄去文华殿了。金兰躺在凉榻上,几名宫女围在她身侧,帮她捶腿、捏肩、揉腰,还有一个跪坐在脚踏上给她剥石榴。宫女的手纤巧柔软,力道适中,不会捏疼她,也不会轻飘飘的一点力道都没有,她浑身舒坦惬意,隔着几重纱帐,对仁寿宫的宫人告罪,宫人忙安慰她,留下补品,回仁寿宫复命。
到了中午的时候,德王妃、庆王妃、赵王妃三人联袂来东宫探病,怕扰了病中的金兰,三人只隔着纱帐问候了几句,转去暖阁和内官说话,细细问金兰的病情,内官自有一套说辞应付。
金兰虽然在“养病”,还是时不时询问乞巧宴的事,德王妃几人生怕她累着了,抢着替她打理宫务。
下午,文华殿伺候笔墨的内官回了东宫,站在庭院里和扫墨说话。
金兰正在宫女的搀扶下走到长廊里散闷,叫住内官:“是不是忘了拿什么?”
内官回答说:“千岁爷吩咐,让预备一份给安远侯府的贺礼。”
安远侯府?
金兰记得陆老夫人,及笄礼上是陆老夫人为她梳的头,“陆老夫人的大寿不是已经送过礼了?”
寿礼还是她亲自挑的。
内官笑着说:“不是为陆老夫人贺寿……安远侯凯旋,捷报今天送达京师,万岁爷爷龙心大悦,赏封陆府,令安远侯监督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事,如今各家都在准备贺礼。”
金兰奇道:“安远侯归京了?”
陆老夫人大寿的时候,薛娘娘告诉她陆老夫人的儿子远在湘南的深山野林里打仗,说是好几年没回来了,怎么突然就回京了?
内官道:“安远侯是个大孝子,想赶在老夫人的寿日当天回京,所以独自一人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万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