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市井贵女-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我,我也是你哥哥(弟弟)诶”

姚雪兰笑骂:“你们尽欺负我瑶儿,你们爹这双借给你们做样子,让府里针线房给做去。”

书瑶赶紧答道:“不用不用,两位哥哥和小五的我已经做了,是露出手指的,好握笔,跟大哥和文儿的一样,只是时间紧,还没来得及绣花,等绣好了就送来。”

小五赶紧囔道:“瑶儿姐姐,先绣我的,我的手套小,绣的快。大哥二哥不会跟我抢哦?”

沐咏麒笑道:“不敢不敢,我们小五的耍泼神功无人可及,大哥怕怕。”

“哈哈哈哈”众人都看着小五笑,两个庶子也不吃味,嫡庶有别,他们是不可能让书瑶给他们做手套的,有个荷包已经不错。不过他们知道母亲不会亏待他们,一定会让针线房给他们也做一双。

沐水灵就没有这么好的心态了,因为是侯爷唯一的女儿,她面上懦弱,心里却一向自视甚高,如今见父亲母亲、嫡兄弟都跟书瑶亲近,浑身都往外冒着酸气。

威远侯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说道:“我跟文俊去书房谈事,咏麒、咏麟带书杰熟悉熟悉府里,也可以互相学习,咏麒跟书杰都是要参加明年春试的。晚点时候,午饭就在这个院子里用。”

姚雪兰笑着应道:“去吧,去吧,小五你这个小皮猴子也带文儿去你院子里看你那些宝贝。我跟瑶儿我们娘俩,还有柳妈妈正好好好聊聊。”

沐水灵心一沉:果然,母亲口口声声跟夏书瑶是“娘俩”,早已不把她当回事了。

第136章 八卦 (二更)

从威远侯府回来,在马车上,蓝锦很不服气地嘟囔道:“那个什么水灵姑娘真无礼,还是大家小姐呢,我们姑娘第一次到侯府,哪得罪她了,一副欠她十八吊钱的模样。”

从沐水灵让丫鬟接帕子开始,蓝锦就一心不舒服,侯府小姐怎么了?还是庶女呢,人侯爷候夫人对姑娘都疼爱得紧,世子爷和几位少爷也热情洋溢的,就她一个庶女拽的二五八万,一个笑脸都没有。

书瑶笑道:“人家本来就不喜欢笑的,你做什么一直去注意她?”

蓝锦撇嘴:“什么不喜欢笑?我看她就是嫉妒姑娘女红做的好,侯爷和夫人都喜欢。”

柳妈妈轻拍了一下蓝锦:“不错嘛,我们蓝锦大有长进,也看得出那是嫉妒,既然这样,你生什么气呢?你看姑娘都没受她影响。以后这种事多了,你要见天跟人生气,都不用吃饭了。”

“为什么?”蓝锦奇道,生气归生气,不吃饭可不行,她蓝锦最不经饿了。

柳妈妈一本正经地答道:“气都气饱了,哪有肚子装饭?”

蓝锦愣了一下,“噗哧”笑出声来:“姑娘说过,不能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才不会因为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气到吃不下饭。妈妈放心,我也就是气不过跟你们说说,不会给姑娘惹事的,妈妈教的那些我都记得牢牢的呢。”

柳妈妈满意地点头:“嗯,这是在京城,跟玉林可完全不一样。贵人多,规矩大。你是姑娘的贴身大丫鬟,一个不小心。不但害了自己还会连累姑娘。以后你不但要能够控制自己,还要带着姑娘身边的其他丫鬟,也不枉你是跟在姑娘身边最久的能让姑娘信任的人。”

蓝锦直点头,离开玉林的时候,她娘也交待了,说她性子粗,以后凡事要想两三遍再做,说话也要想几遍才能说出来,别毛毛躁躁地害了姑娘。只有多提醒自己。才能慢慢地将性子扭转过来。她爹还说了,如果她管不住自己,就索性跟姑娘请求回玉林,看宅子或者回庄子上都成,好过给姑娘惹祸。蓝锦跟在姑娘身边三年了,姑娘待她像亲姐妹一样,哪里舍得离开?她当年跟师傅吴震子学制毒、学武功,都是为了保护姑娘,回到庄子上能做什么?不是都白学了?

书瑶笑着转移了话题为蓝锦解围。她知道蓝锦已经很努力地在改变了,在学着适应新的环境。比如刚才在侯府,她虽然对沐水灵很生气,还是没有像在玉林那样一不小心就把情绪表现在脸上。一直是恭恭敬敬的,实在忍不住了就把脸垂下,反正丫鬟最标准的姿势就是半垂着脑袋。蓝锦也才十三岁。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柳妈妈也看到蓝锦的进步,只是想到认义父仪式之后、还有书杰高中后夏宅必然会多了很多与外界的交往。到时候碰到的各种人、各种事、甚至各种算计会越来越多,不仅书杰三人需要处处留个心眼。府里的下人们同样需要经常敲打,尤其是三兄妹身边贴身跟着的丫鬟小厮。

想到这里,柳妈妈突然想到他们准备离开侯府时,外边传进来的八卦消息,安国公府的二爷要娶平妻,是刚刚起复的兵部侍郎叶大人的嫡女叶菱薇,那位受皇上嘉奖并厚赏了嫁妆的老姑娘。

柳妈妈蹙了蹙眉头:“姐儿,你们那位姑姑司马二夫人只怕越发甩不掉了。”尤其书杰能够金榜题名的话。

书瑶眼里异常坚定:“我们只是族亲,除非她不怕扯破脸,不怕小孩子口无遮拦。”最多让人说一句不懂事,可是他和文儿还不到十岁呢。当然,大哥就不必出面了。

柳妈妈点头,她怕的就是那夏若雪心机太深,又够忍耐,软磨硬泡地诱哄两个小的入了圈套。只要书瑶姐弟心志够坚定,就不会上当。至于书杰,柳妈妈很了解,看着温和不多话,实际上是个腹黑坚定的。只要让他看穿一次,就不会再给你机会,除非涉及一双弟妹。

其实那个平妻对夏若雪并没有很大的威胁,书瑶记得,前世在威远侯府也听兰姨说过夏若雪的事,包括这个平妻叶菱薇。叶菱薇成亲多年都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吃了很多药都没用,倒是因为药性相冲,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成日昏睡无力,没多久就死了。听说叶家的人也曾经怀疑过是中毒,可是请了好几个太医看过,都说没有任何中毒迹象。

那事发生的早,书瑶第二次进京那会儿,叶菱薇都已经死了好几年了,所以前世的书瑶没有见过那位平妻。

书瑶突然一个激灵,大师伯的“子夜**”不也是看不出中毒症状的?说明必然还有其他毒药也是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让人看不出是中了毒。

管它呢,书瑶好笑地摇摇头,是不是中毒,与她有什么关系?只要夏若雪不要找他们兄妹三人的麻烦,她才懒得管夏府任何一个人的事。

马车行至半道,隔两条街就快到夏宅的时候,书杰打马过来隔着窗子跟书瑶说话,他的身前还坐着第一次骑马的小五。

书杰说义父去了宫里,他带书文和小五在附近买些东西,让书瑶她们先回府。

书瑶应了,小五还很热情地说待会儿带京城有名的驴打滚和豌豆黄回去给她们吃,弄得蓝锦这个吃货立马开始好奇地想象驴打滚到底是什么玩意,偏偏柳妈妈卖关子不肯告诉她,说到时候看到就知道了。

书瑶呵呵笑地跟着乱“猜”,她当然知道驴打滚是什么,不过这会儿却不能真的猜中,一个第一次进京,第一次听到这名字的人根本不可能从字面上猜到驴打滚是什么。

三人一路猜一路笑,还没猜几种答案就到了。下了马车,书瑶刚转身就愣住了,笑容僵在脸上,手在衣袖的遮掩下握成了拳。

第137章 猫吃驴 (一更)

扶着书瑶的手还没来得及放开的蓝锦立刻感觉到自家姑娘的僵硬,顺着姑娘的视线抬眼看去,强伯领着一位男子正迎面而来,看样子是送客人出府。

那男子身材瘦长,五官端正,穿着一件紫色海棠花暗纹圆领长袍,深紫色腰带,腰间压着一块碧玉,一个深紫色荷包,整个人倒是有几分威严和气势。

不过她家姑娘见到威远侯都不怕,这个人的气势也盖不过威远侯和金公子去嘛。连她蓝锦都没觉得害怕,姑娘更不可能因为怕而发僵,莫不是姑娘认识这个人?

书瑶感觉到蓝锦疑惑的目光,放松了身子,对蓝锦微微笑了笑。在这京城里,迟早都会见到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而且还跑到自己家里来罢了。

是了,这男人正是她前世唤了差不多八年的“父亲”慕容大爷,那个害死她娘,害死书文,害了她一生的仇人慕容紫烨。

书瑶捏紧粉拳,暗暗给自己打气:夏书瑶,你要沉得住气,在有机会有能力让仇人万劫不复之前不能露出马脚。

与此同时,慕容紫烨也看到了书瑶,瞬间呆住了。书瑶虽然还未满十岁,但这两年习武,几乎每日都要在宝箱里吸收灵气、练习内力,加上吃喝的几乎都是增灵过的食物,柳妈妈又注意给他们三兄妹调理养生,身体底子非常好,身材高挑,个头跟人家十二三岁的女孩差不多。

今天书瑶穿粉色轻薄小袄,下配樱桃红缠枝莲花藕丝缎裙,梳垂挂双髻。两边各插两只杏红小珠花,端的是亭亭玉立。慕容紫烨仿佛看到当年初到慕容府的甄子柔。

强伯进夏宅也两年多了,先前与夏宅相关的那些传言也听了个七七八八。知道这位慕容大爷就是那传言中自家少爷姑娘的仇人,自然很不喜欢,所以一路上都是冷冷的,反正看姑老爷对此人的态度也很冷淡,否则也不会只让他这个打杂的车夫送了。

此时看到慕容紫烨盯着书瑶看,强伯很不高兴地“咳咳”了一声:“姑娘回来了?”借着向书瑶行礼打招呼站到了慕容紫烨和书瑶之间,挡住了慕容紫烨的视线:“慕容大爷这边请。”

书瑶笑着对强伯点了一下头,抬脚要离开。

“你站住,”慕容紫烨突然低声喝道。

书瑶回头。似笑非笑地瞟了他一眼,继续走了。

慕容紫烨大恼,正要再开口,已经跟上来的柳妈妈淡淡道:“慕容大爷,这里不是慕容府。”

“你……”慕容紫烨正要喝骂,看清来人,不甘地闭了嘴,满脸涨得通红。“哼”了一声,走了。

从慕容紫烨离开夏宅。连着几日,书瑶那似笑非笑的一瞥一直没法从他脑子里消去。那神情是多么相似!当年甄子柔离开慕容府,慕容紫烨气愤不过又无可奈何,吼了一句:“甄氏。你一定会后悔的。”甄子柔就是那样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

在慕容紫烨看来,那一瞥里满满的都是嘲讽和不屑,是对他的蔑视。蔑视?一个市井弃妇凭什么蔑视他?她是他的女人。是他……不要了的女人,凭什么蔑视他?那一瞥在其后多年一直像一根扎在他心头的针。在他的心每次想到那个女人时就被刺得生疼。那个女人死了,这根针都还在。没想到。如今,那女人的女儿又用那一模一样的一瞥刺他,而那一脸蔑视的小姑娘,害得他不得不在几年后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嫁给一个傻子。

每次一想到书瑶的那一瞥,慕容紫烨只觉得自己的脖颈被一双铁手用力地掐住,勒得他几乎不能呼吸……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而且那慕容紫烨怎么纠结,不是书瑶关心的事。

这会儿,她正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柳妈妈和蓝锦看出什么。

蓝锦还真是好奇:“姑娘,你认识那个无礼的人吗?”那人真搞笑,跑到人家府里来对主人家施威,他以为他是谁?

书瑶若无其事地反问:“不认识,不过强伯不是叫他慕容大爷?”

柳妈妈没有多想,书瑶对陌生人一向很冷淡,何况这孩子敏感,一听到强伯唤“慕容大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自然不会给好脸色,何况慕容紫烨那么无礼。

她没想到慕容紫烨竟然跑到夏宅来,突然想起来京路上张财恕说过丽妃要再买一盆“赤丹”的事才反应过来,他是来找张财恕的。

书瑶回到自己的院子,略作梳洗,换了一身专门在府里穿的舒适棉布袍子,趁着慢慢饮水的当口稳定了心神,这才去了姑姑姑父的院子。

书杰、书文和小五也刚到,小五见了礼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拉着书文和张旭要去看小乖和火火,冲出门前还不忘对书瑶囔道:“瑶儿姐姐,买了好多吃食,都送到厨房去了,还有驴打滚和豌豆黄哦。杰大哥说厨房会分别装好了送过来。”

书瑶笑着点头应了,蓝锦则站不住了,心急着要去厨房先看看那“驴打滚”到底长啥样,同样好奇、嘴馋的还有小小的辰哥儿。

书瑶笑呵呵地对辰哥儿说道:“咯,让蓝锦姐姐那个大馋猫带你这个小馋猫去。”

辰哥儿立刻扑上去拉住蓝锦的手:“去,大猫带小猫去,吃驴。”

“噗”张财恕刚进嘴的一口茶如数喷了出来,他这宝贝儿子真是天才诶!吃驴?那不是猫,是虎吧?

屋子里的人都笑弯了腰,小辰儿莫名其妙地看了大家一眼,然后“呵呵呵”跟着傻笑。夏若云双手捂着肚子:“受不了了,啊哟哟,蓝锦快,大猫快带小猫去,要吃什么吃什么去,别再站这里害我肚子疼,快快快,快去哈,哈哈哈。”

辰哥儿听到他娘的提醒,才想起自己“吃驴”的大事,也不管蓝锦捂着肚子弯着腰,拉着她的手就往外拖:“吃驴,吃驴。”

“哈哈哈哈,”两个“馋猫”离开了好一会儿,屋子里的笑声才渐渐停下。

书杰想起刚才进府时强伯说的话,问书瑶:“瑶儿,你刚刚遇到慕容府的那位大爷了?”

书瑶点头:“嗯,还让我‘站住’呢。”眼里的嘲讽一闪而过。

张财恕愣了一下,定睛再看,书瑶的眼里哪有什么异样,还是那么纯净。暗自摇头:自己真是年纪大、眼花了,才九岁的孩子,哪有那么多花头?只是听到慕容府的人必然不开心罢了。

书杰也是很气愤:“我同门房、还有强伯都说了,以后不许让他进门。”

张财恕冷哼一声:“他硬的不行来软的,听说我要在京城开一家‘云轩’,说愿意把他们慕容家在喜来街上的旺铺让给我们,也不卖,就直接换一盆赤丹,不过一定要在年前拿到。

夏若云“嗤”道:“我们才不稀罕他家的铺子,就是不在京城开铺,也不能如了他的意。何况京城也不是只有他们一家铺面。”

张财恕点头:“正是。”其实如果可以,他根本不想跟慕容家的人打交道。只是,开门做生意,哪有选择客人的?还有那丽妃毕竟是皇家的人。

书瑶不动声色地问道:“喜来街?就是朱雀大街前面那条商业街?很多人、很多铺子那条宽宽的大街?柳妈妈说,那里的铺子里卖的都是整个大周最好、最贵的东西,铺子的租金也是最贵的。”

张财恕答道:“正是,那条街上是真正的寸土寸金,难得的是慕容家的那个铺面还是在最好的位置,现在好像是租给一家卖成衣的,这个月底刚好契约到期。”

夏若云不高兴地板了脸色:“你不是动心了吧?”

张财恕忙道:“哪能呢?”他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他们张家现在也不缺钱好吧?

书瑶摇头:“不,姑父,这样的好事不要白不要。‘云轩’既然要在京城开铺,就要做到最好。那瑰丽阁好像也是在喜来街上呢,不过是在街尾。”

书杰想想,自家妹妹说得也有道理,一码归一码,卖一盆花罢了,卖谁不是卖?但那么好的铺面,并不容易再弄到。再说了,也不能真的就不卖‘赤丹’给丽妃,只是在排队而已。不过,为了不引起其他顾客的反弹,还是要找个好说辞。

张财恕沉吟:“如果你们都同意,这说辞倒是好办。景王爷的大女儿紫銫郡主订了一盆花,就在今年十二月,王爷也是觉得那铺面不要可惜了,说如果我们有意向的话,可以说是紫銫郡主把名额让给慕容家了。”

书杰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紫銫郡主好像是要订那金茶花给郡马做生辰礼物吧?到时候姑父您送两盆过去,好事成双嘛,也是一片心意。”以张财恕跟景王爷的关系,王爷的女婿生辰,送两盆茶花庆贺,很正常。

张财恕笑呵呵地点头,这两个侄儿侄女有想法、有谋略、心思活、眼界还宽,不会被愤怒阻碍了思维。尤其是十岁不到的书瑶,太难得了!

第138章 赐亲(二更)

皇宫,御书房,皇上的手指轻敲着龙案:“你决定了?”

“是啊,陛下您不是怕我老了没人奉养,让我赶紧弄出个孩子来吗?您看,我这一口气给您弄三个来。”金喜达笑呵呵地答道,嘴唇都要咧到耳后去了。

他此刻窝在龙案下首的一张太师椅上,不过,是很没形象地大半个身子靠着,脚还架在前面一个墩子上,更准确地说,他的姿势应该称为“半躺着”。

皇上身边的大福子公公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暗自yy:普天之下,应该也只有这位金公子敢这么不计形象地坐在皇上跟前吧?偏偏皇上就吃他这一套,认为只有这个从小一起爬树、一起到御膳房偷东西吃、一起在嫔妃、宫女们的衣裙上画乌龟的金喜达在他面前才是真实的,其他人,包括妻妾(后宫嫔妃)儿女都只会在他面前唱戏,也不知道哪句话真哪句话假。面上都是真诚忠孝,说的比唱的好听,背后尽干些乌漆麻黑的事。

果然,皇上见金喜达躺得惬意,想到的不是“不敬”,而是很不平衡,倏地站起身靠在贵妃榻上,舒服地闭了闭眼睛,突然想起正事,自己还没训斥完呢:“放屁!那是你的孩子吗?义子义女,怎么比得上亲生子女?”

大福子公公赶紧看了看门那边,然后半垂着脑袋在角落站着,皇上和金公子两人私下里的这幅形象真是太不体面了,听听,皇上连粗口都暴出来了。呵呵。不过他看了十几年。已经不以为奇、麻木了。如果哪天皇上跟金公子说话就像跟那些大臣们一样。那才坏事,一定是两人闹崩了。

金喜达抬了抬身子,拿了旁边几子上的茶杯啜了一口,“亲生不亲生的没关系,情真就行。亲生的又怎么样?互相算计的、背后捅刀子的、卖父求荣卖子谋利的还少吗?”

“这怎么……”一样?可是,又有什么不一样?皇上突然没有了底气,金家的事他很清楚,金喜达小时候好几次差点被亲人害死。有一次金老太爷听了巫医的话,甚至要取他的心头血救自己最宝贝的庶子。也就是从那时起,金喜达再也没有称呼金老太爷为父亲。

皇家的亲情更是薄弱,其实他才是那个对亲情最没底气的人。他还正当壮年呢,储位之争已经明里暗里激烈地展开了,还有佛堂里的皇祖母、东北的那个小皇叔……

“就算是这样,你可是你们金家嫡系的长子嫡孙,事关子嗣,你们家老太爷会同意吗?”皇上嘴里刚问完,心里就开始鄙视自己。这个金喜达做事什么时候顾及过他家老头老太太的喜怒了?多年以前还会看重金老夫人的想法,自从甄子柔离开京城。还有那个所谓表妹“怀孕”的闹剧揭开,金喜达对那个金家就再没有了任何牵挂。

“哼,子嗣?我没有子嗣,金老太爷只会躲着偷笑,免得家业被我分去大半。”金喜达冷嗤。

皇上噗哧一笑:“说真的,文俊,你这样把金家都让给那些个庶兄弟去折腾,不会不甘心吗?我给你封侯你不要,让你当官你不肯,难道就一直这样功不成名不就的?”

金喜达又是一声冷嗤:“功成名就来做什么?让那些所谓兄弟姐妹算计着把儿子过继到我名下,还是让他们再弄几个女人到我床上?我自己过得心安理得就成,没兴趣为他人做嫁衣裳。您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就多赏点皇庄什么的,不能转手不能继承的那种,我死了他们什么也得不到,对陛下您也有好处不是?另外,我不在京城的时候,如果陛下能帮我多看着那三个孩子一眼,文俊就感激不尽。”

“唉,你呀!”皇上叹了一口气,早知道甄子柔对金喜达如此重要,当年他就应该直接赐婚,不让甄子柔离开京城,可是……唉!

这时候,门口有小太监轻轻扣门的声音,皇上和金喜达都没动,大福子公公将门开了一条缝,接过小太监递过来的纸,又交代了两句,关上门。

“皇上,钦天监已经选出了日子,最近的适合金公子认亲的好日子在五日后,或者下月十五,再有就是来年正月二十八。”大福子公公看着纸上的三个日期回道。

“就五日后吧,又不是成亲,没有那么多章程要准备。”金喜达喜滋滋地说道。

皇上倒也干脆:“五日后就五日后,不过还是要好好操办,朕也不知道你到底准备不准备成亲,这认义子义女的事就是大事了,马虎不得。大福子,你代我去跟母后讨个人情,让刘嬷嬷和顺子公公出宫几天,带上二三十个宫女嬷嬷什么的去夏宅帮柳嬷嬷的忙,他们这刚到京城,人手都还没齐全呢,怎么办事?看看需要些什么,就直接从宫里领,务必要办得风风光光。”

大福子公公赶紧应下,并对金喜达道:“恭喜金公子了。”

金喜达站起身,一本正经、恭恭敬敬地给皇上行了个礼:“谢陛下”。皇上这么做,一方面是防止金家闹场,另一方面也是给书杰三人撑腰,算是从侧面回应他刚才那句“我不在京城的时候,能帮我多看着那三个孩子一眼。”

皇上不耐地一挥手,笑骂道:“少来,你太认真了,朕反而不习惯。”

因为皇上的插手,金喜达本来只是计划“好好热闹热闹,顺便给新宅院暖暖场”的认亲仪式一下子变成京城里人人都在谈论的热点新闻。

金老太爷摔了茶盘,乒乒乓乓一地碎瓷片儿,那个从小就与他不对盘的嫡子成不成亲的他并不在意,不成亲更好,过几年把最疼爱的孙子过继到他名下。就是正经的嫡子嫡孙了。还能继承他的财产、爵位什么的。

金喜达深得皇上宠信。据说皇上好几次要给他封爵都被那个孽子拒绝了,气得金老太爷七窍生烟。金家之前也是大世家,一代代传至今,已经是京城最没底气的世家之一了。

可是天大的馅饼砸到金家头上,那个孽子竟然眼睛都不眨地拒绝,他眼里还有父亲,还有金家吗?可惜金喜达根本不回金府,也从不在意什么孝不孝的名声。根本奈何他不得。

名声这东西,你在乎它就非常重要,你不在乎它就什么都不是,金喜达我行我素,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而且他又不考功名,不当官,不受爵位,御史想弹劾都无从下手。偏偏人家是皇上的“至交好友”,跟皇上说一句话比你说十句都有用,谁愿意得罪他?

后来金老太爷疼爱的几个庶子就劝他别跟金喜达硬碰硬。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没断绝关系金喜达就还是金家的儿子。反正他念着那个甄子柔不肯另娶,没有家室子嗣,以后好处还不都是他们的。

可惜金喜达从来不如他们的意,据说皇上的赏赐,金银珠宝大宅院统统拒绝,只接受不能转让不能继承的皇庄、肥田。也就是说,仅能供他自己享用,只要他不在了,那些庄子田地都要被收回皇家。

而且金喜达从不避讳自己是“不孝子”,所以无论金家怎么粉饰,几乎全京城都知道金喜达与金家不合,不买金家各人的账,他们想借他的势占些好处都不成。

金喜达的狠绝让金老太爷和一众兄弟姐妹是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

现在金喜达又这么高调地认义子义女,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表示以后不会再过继之类,因为义子义女虽然不改姓不入宗祠,但也是正经叩认义父,过了明路,以后自然会为金喜达养老送终。至于什么金家血脉,金喜达从来就没在意过。

金家人很想闹场啊,可是下一刻就听说这次认亲仪式是皇上亲自下旨操办的,是太后宫里的顺子公公和刘嬷嬷带着宫女在忙碌张罗的,他们哪里还敢说一个字?

与金老太爷的暴怒不同,金老夫人是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整整发了三天呆,她真的错了吗?唯一的儿子宁愿去养甄子柔跟别人生的孩子,也不愿意接受她安排的亲事,甚至这么多年都不再回来一次。可是,她到底错在哪里?她还不都是为了他好,为了他们母子在金家的地位着想?她生养了他,不就为了母凭子贵?自古就是这样的啊!

认亲仪式的前一日,皇上又玩了一次出乎意料,竟然正式下旨“赐亲”,把书杰三兄妹“赐亲”给金喜达为义子义女,夏宅仍然是夏宅,书杰三兄妹依然是夏家的子孙,与金家无关,但必须孝敬金喜达如亲父,双方不离不弃。

全城轰动了,自古只听说“赐婚”,而今竟然还有“赐亲”一说?不过无论赐什么,皇上金口玉言所赐的可都非同一般,谁也不敢质疑、不敢否认,否则就是藐视圣旨。

呵呵,让大家八卦、回味的是圣旨中那句“夏书杰三兄妹依然是夏家的子孙,与金家无关”。生生地打金家的脸啊!

连书杰兄妹都暗自腹诽这皇上对义父也太好了吧?那句话明显就是断绝了金家趁义父不在京城时上门闹腾的各种可能,真正是爱屋及乌!不过这也更加看出义父对他们三兄妹的好。

认亲仪式这天,宾客满堂,能在皇上那边挂到名号的基本上都得了帖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金喜达的特殊身份,又经常离京,在官员中交友并不广,特别是极少结交朝廷重臣,除非像威远侯、徐大人那样很多年以前就是世交、朋友的。皇上想要办得热闹风光,索性大笔一挥,自己列了张客人名单。他不知道的是,他老人家这么一挥笔,给名单上无名的人带来多少忐忑。

金喜达的朋友多在大周各地,时间太紧赶不及过来。而书杰三兄妹初到京城,请的也只有甄大贵这个舅舅、徐老夫人、徐念儿、还有南宫淼,夏若雪这个族姑还是自己派庆妈妈上门讨要的请帖。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39章 重逢(一更)

喜庆的大日子,夏宅被宫女们装饰一新,连树枝上都系着红绸、挂着或红色或金色的络子。

书瑶感慨,这宫里出来的人就是不同,三下两下就让整个宅子变了样,虽说用的东西确实都是好东西,可也要搭配的好不是?否则很容易就变成堆红砌绿、包银裹金,一团俗气。哪像现在,既喜气热闹,又不俗艳。

书杰三兄妹都是一身红,兄弟俩与金喜达穿的是同一款式的撒花缎面圆领袍,只不过金喜达的袍子是紫红色的,兄弟俩是茜红色的。

书瑶也穿茜红色月季花妆化褙子,领口袖口都滚了一圈红色貂毛,内衬粉色长裙,越发显得粉嫩窈窕。

客人都到得差不多了,仪式开始,由礼部的仪官主持。

金喜达带着书杰三人先拜了天,再对着皇宫的方向一拜,最后是书杰三兄妹向义父金喜达拜了三拜,恭恭敬敬地收好金喜达一早精心备下的见面礼,礼成。

众人鼓掌,恭贺声、赞扬声、各种好话不要钱似地砸向新晋的父子四人。

正要入席,皇上身边的大福子公公到了,身后提着、抱着、抬着大小箱子的宫女太监鱼贯而入。大福子公公拿着长长的礼单气都不带喘地唱读了一遍,都是皇上给书杰三兄妹的赏赐。

书文前几日看着那些不断抬进夏宅的各种家具、物什、摆件就一直在那啧啧:“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