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市井贵女-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花市逛了一圈,书文看中一个小盆景,柳妈妈要了一盆兰草,书瑶则挑了一株菊花。
那菊花枝干尺余长,花径如掌,花色如墨,透着一股自然天成的飘逸和清绝,惬意舒缓、凝重不失活泼。书瑶一见就爱上了那种神韵。
档主介绍说这叫“墨菊”,是菊花中的珍品,整个花市也只有他们这个花档有两株。文人小说下载
付银票的时候。书文好奇地指着柜面角落散开的油纸包问道:“这是什么花的种子?”
档主瞄了一眼:“这不是花,是番邦进来的一种水果的种子,叫什么火龙果。那东西很好吃,我们这里没有,听说在京城卖得可贵了。可惜很多人试了都种不起来。成活不了。”
火龙果?书瑶前世在威远侯府吃过,都是番邦过来的,一颗好像就要几两银子。如果把种子放到红木箱增增灵,再用增灵过的水浇灌,不知道能不能种活?
这样想了想,书瑶张嘴问道:“掌柜伯伯。这种子可以卖给我们一点吗?”
书瑶姐弟长得好,装扮贵气,可爱有礼。又是龙凤胎,看着就讨喜,加上买了一株昂贵的墨菊,档主本来就想送他们点什么,一听这话。很干脆地点头:“喜欢就都拿去玩吧。”这半包种子是他侄儿厌弃了,随手丢在这儿的。小孩子好奇就给他们玩呗。
“谢谢掌柜伯伯,”书文喜滋滋地把油纸包包好,递给书瑶。好吃的水果诶,他喜欢。至于种不种得成,小书文还没想那么多,呵呵。
再次回到花市入口,最颓丧的就是南宫淼,花市里能找到的珍品牡丹,她娘都已经有了,她一心想找的“瑶池春”却是找了半年都没找到,一心指望这个花市,结果也没有,很是郁闷。想想一个月后她娘也会到京城,再找不到,她准备给她娘的惊喜就没有了。
书瑶安慰道:“姐姐别急,我听念儿姐姐说,京城的‘法门寺’有一个牡丹园,虽然小,但珍品不少。”书瑶前世最喜欢牡丹,威远侯夫人姚雪兰去法门寺上香时曾经带书瑶到牡丹园观赏了一番。当然,那个牡丹园不公开对外,不是所有的香客都能进去,但是像南宫世家这样的大香客绝对是由机会看到的。
柳妈妈也知道这事:“法门寺的明悟师傅掌管牡丹园,他擅长栽培牡丹,你可以去求求看能不能匀给你一株或者帮你再培植一株。”
“好的,好的,谢谢小瑶儿,谢谢柳妈妈。”南宫淼又高兴起来,有方向就好,他们南宫家每年都给法门寺捐了大量的香火银子,要求购一株花应该不是难事吧?扦插一株也行啊。
要各自上马车了,南宫淼突然又回头看向书杰:“夏公子,我等着你的‘绯爪芙蓉’哦。”
书杰淡淡“嗯”了一声,转头将正在向南宫淼挥手道别的弟弟妹妹抱上了马车。还暗自腹诽,才这么一会儿,自家弟弟妹妹的小魂儿都给那位南宫姑娘勾走了,那么亲热,让他看了都泛酸。
南宫淼上了自家绿蓬马车,还笑眯眯地往窗外看,向书瑶姐弟挥手。一旁的红袖笑道:“姑娘与那对龙凤胎倒是有缘,可是你把两个荷包给他们了,给两位表姑娘的礼物怎么办?”
南宫淼不屑地瞥了撇嘴:“随便再买个什么就是了,那俩丫头,直接给她们两个金元宝包准最开心。”
红袖噗哧一笑,自家姑娘从来就不喜欢那对双胞胎表妹,刚才买那俩荷包时还直嘀咕给那两姐妹真是暴殄天物,可是自己看着又喜欢就买下了,没想到刚出门就给荷包找到了正主。
南宫昱珍笑着点了一下南宫淼的前额:“这孩子,从哪学的,说话这么损?”
南宫淼笑倒在南宫昱珍的怀里:“难道不是吗?我就没见过比她们更贪财的小姑娘,才十岁而已,简直钻到钱眼里去了,看到什么都想要。你看看这次,京城的宅子才刚弄好,我们都还没住进去呢,她们娘仨倒是颠颠地从蜀地直接跑去了,生怕不给她们留院子似的。”
南宫昱珍轻叹了口气,勾了勾唇角。
南宫淼口里的“娘仨”是她娘,南宫府当家夫人许氏的庶妹和她的一对双生女儿楚可心、楚可人。三年前,小许氏的夫君病死,夫家公婆早就仙逝,叔伯妯娌不善,小许氏就带着女儿投奔嫡姐南宫大夫人。
许氏的娘家兄弟姐妹不多,除了一个嫡亲兄长就这个庶妹了,见她们孤女寡母的可怜,也就热心地收留下来,心想三母女也花费不了什么。
小许氏母女刚开始还有一点寄人篱下的自觉,慢慢地被南宫家的富贵闪花了眼,要求越来越多,动不动就摆出一副楚楚可怜、好像被谁欺负虐待了的模样,以博取同情,得到更多。
见多了她们的眼泪,南宫淼从最初的同情,到后来看到她们就犯晕、就烦。
年前,小许氏母女回蜀地处理亡夫在蜀地的一些产业,然后竟然迫不及待地直接从蜀地去京城新南宫府,也不先去晋州同嫡姐会合。
南宫昱珍对小许氏的作为实在不屑,但她自己也是寡居回到南宫府的庶女,还是没有子嗣的寡妇,虽然大哥一家对她很好,侄女南宫淼更是从小就依恋她,她还是十分谨慎,不想给人反客为主的不好映像。因此,对小许氏母女的事,她从来不愿多言。
南宫淼也不喜欢提到那仨母女,很快转移了话题:“珍姑姑,你说瑶儿三兄妹是出自什么样的府第?看他们的气度、服饰、还有那马车都不像普通人家,嗯,连那位柳妈妈都是不一般的。还有啊,他们买的花也都是珍品。可是,瑶儿又说他们家做豆腐卖,到玉林一问夏家豆腐就可以找到他们。”
南宫昱珍笑道:“人不可貌相,很多普通人家出来的人气度并不比世家子弟差。不过,我刚才注意到书瑶姑娘的披风上有宫里出来的标志,就跟上次宫里给你大哥大嫂赏的那两件鹤氅上的一样。”
“嗯,”南宫昱珍停顿了一下,“还有他们的衣物虽然贵气,但都素淡,柳妈妈说他们是来大名府城参加寿宴的,正月里,还是参加长辈的寿宴都穿得这么素淡,只有一种可能,应该是有大孝在身。”
“啊?不会吧?那多可怜?”南宫淼低呼,书瑶姐弟还那么小,不论是没了父亲还是没了母亲,都是很悲惨的。难怪夏书杰那么紧张和呵护自家弟妹,长兄如父嘛。
南宫昱珍也想到了这点:“你看那夏公子,自己也不过十六七岁吧,却比一般同龄的人稳重多了,对他弟弟妹妹就像父亲对孩子一样百般呵护,逛花市的时候,两手牵得多紧?一边付银票,一边还盯着弟妹呢,就怕他们走远走散。”
红袖也道:“可不是?不过那两个小的也乖巧,好像都很依赖他们大哥。兄妹三人的感情真好。”
南宫淼脑海里再次映出那个年纪不大却清冷的夏书杰,突然发觉那张没有表情的脸对着书瑶和书文说话的时候却是那么温和,有时还带着宠溺的微笑。有那样一位哥哥,真好!
第76章 上学
正月十五,本来是个欢乐的日子,夏府二房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怎么可能呢?那花都成那样了,赵玉发还动了手脚,怎么可能救活?”夏霖昂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不只他,就是那赵玉发也是想破了脑袋都想不明白,明明是个死局,却硬生生被张财恕盘活了。
按照赵玉发自己弄的契约,现在他不仅得不到云园,还要赔上赵家的瑰丽园。更让他呕血的是,白白给了张财恕一个攀上景王爷的机会。
谁都没有想到,那景王爷正好要到玉林附近,竟然心血来潮亲自来接他的那株“点绛唇”。赵玉发一脸忠诚地向景王爷禀报说张财恕自诩能力出众,与他打赌能让那株点绛唇比之前更美丽,他为了给王爷惊喜,让王爷更满意,把花儿送到张财恕的云园去了。
本来景王爷是要在驿站坐等人家把点绛唇送来,一听这话兴致大起,站起来就兴奋地要去云园。
赵玉发一路上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不仅能得到垂涎已久的云园,还能看到张家被震怒的景王爷“整治”,同时也有一些担心王爷暴怒之下会“牵连”到他,毕竟,当初申请这个差事的是他们赵家。
一行人到了云园,接到消息的张财恕带领云园一众人在大门口跪迎,大管家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株生气盎然、千娇百媚的点绛唇跪在张财恕旁边。
景王爷见到花儿果真比在南方时长得还好,大喜之下连声赞叹,还亲口邀请张财恕参加王府在下个月举办的赏花宴。甚至突发童心,乐呵呵地要为张家和赵家的“赌约”做见证人。
赵玉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口血堵在心口下不去、又不敢吐出来。满脑袋只有“怎么可能”四个字,想多了情不自禁就说出了口:“怎么可能?这是原来那株吗?”
张财恕还未出声,景王爷先不高兴地皱着眉:“怎么不可能?本王一直养着的花。本王还能不认得?这花盆上、枝干上都有本王做的特殊记号呢。愿赌服输,大男人怎么连这点气度都没有?本王最看不过那些输不起耍赖的人。”
吓得赵玉发赶紧跪下求饶:“没……没……没耍赖。”
景王爷也不再理睬赵玉发,兴致勃勃地拉着张财恕谈论养花之道,张财恕对茶花培育技巧和见识的精通让他啧啧称道。
有景王爷这个见证人,赵玉发不敢赖账,又不敢上门求张财恕(那份赌约是他设计张财恕的),只好让夏霖昂去说合,以六万两银子买下自己的瑰丽园。
张财恕没有见夏霖昂,大管家一口回绝:“一株花,他赵玉发的赌约中就要我们赔3万两。现在整个瑰丽园只六万两。他赵家这么看不上自己家的瑰丽园?”
其实张财恕真心对赵家的瑰丽园没有兴趣,他的云园已经足够大,没必要再弄一个。培植茶花。重要的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最后大管家给了一口价:十万两。
赵玉发费了这么多年的心血,自然不肯舍弃瑰丽园,咬牙凑齐了十万两。而夏霖昂因为说合不力,他的茶花铺子不再享受瑰丽园给的特殊优惠。说好送给他一个精通养花的伙计也没有了,还受尽赵家的冷遇。
夏霖昂把俞氏嫁妆田换来的银子都投入茶花铺了,没有特别优惠,自己对茶花又根本一无所知,做下去就等于砸银子,厚着脸皮求助张财恕无果。只好关了铺子。其间的损失让俞氏着实哭闹了一番,而兴灾乐祸的周氏则是大大出了一口气,生怕二房又撺掇老太太不肯分出去。抢先到族里说了分家的事,随之而来的就是夏府的一场大闹腾。
夏府里两房争银子,书瑶家的院子里,书杰和张财恕也在为了银子争执。
张财恕坚持要将赵家的十万两银票给书杰三人,他认为书杰救了那株点绛唇。为张家保下了云园,还避免了景王爷的怒火和降罪。甚至让自己攀上了景王府,书杰三兄妹带给他们张家的福气已经太多了,他哪里还能再藏着那银票?
可是书杰不肯收啊,他已经得了云园三成的份子,说什么也不肯再收那么多银票。
最后,在夏若云和柳妈妈的调解下,二一添作五,两家各一半。
本来就疼爱书杰三人的夏若云,在知道“点绛唇”事件的真相后,更是把三个侄儿侄女疼到心坎里,想着书杰能收下一半就好,身边有充足的银子好办事。而另一半,她和张财恕可以先帮他们存着,等他们长大后,嫁娶都少不了银子。
在夏若云和张财恕心里,现在书杰三兄妹的唯一嫡亲长辈就是他们这对姑姑姑父了,他们以后自然要为三人考虑、甚至张罗亲事。
过完十五,书文考进玉林县最好的启蒙学堂“祥林幼学”,开始了每天由大哥接送的学堂生活。而书瑶也开始到徐府学习。
徐府请的先生是两位女先生,教琴棋的莲居士和教书画的罗娘子,俩人看起来都是柳妈妈一般大的年纪,三十四五岁左右。
莲居士一身素衣,气质清冷,透出淡淡的冷傲。据说,她年轻时曾经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尤擅琴棋,不料红颜薄命,还未过门,未婚夫被山匪杀害。莲居士自己将发束起,吃斋念佛,受戒为居士,为未婚夫守望门寡,一时间传为佳话。几年前,莲居士的父母均过世,她不愿意寄居在兄嫂篱下,就回到他们家在玉林县的祖宅,并在大户人家做起了教导闺秀琴棋的先生。
不知为什么,书瑶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位莲居士对她的敌意和不善,眼底带着不屑的厌恶。真是很奇怪,前世今生,她们都没有见过啊,完全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自己的父母与什么人有过过结。
与莲居士相反,罗娘子却是一个面容温和、气度和蔼的女子,一身青衣,简单的发髻上插一根银簪子,虽然朴素,但由内而外的书卷气为他增添了一份优雅。
罗娘子出身书香世家,早逝的夫君是她父亲的学生,生前是大名书院的先生,夫妻俩人感情非常好,曾经共同出了一本诗册。罗娘子精于书画,尤其擅长柳体字和山水画
夫君过世后,罗娘子带着一儿一女回到玉林镇,后来因为朋友邀请开始以自己所长给闺阁小姐做书画教习。
因为自己的儿女也才十几岁,罗娘子很喜欢小孩子,也喜欢做教习。就如此刻,面对着四位新学生,一脸的笑容和蔼温煦,还特别关照年纪最小的书瑶:“你先跟着三位徐姑娘一起学,吃力了告诉我,我再抽时间单独给你讲一遍,也不耽误其他人。”完全没有因为书瑶不是徐家人、只是在徐府“借读”而轻视她。
徐念儿力挺书瑶:“瑶儿妹妹很聪明,她已经跟着她大哥学完《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妹妹的柳体字也写得很端正,她每天都要临摹五张大字。冰儿和秀儿才刚学过《三字经》呢。”
徐冰儿和徐秀儿是念儿的堂妹,徐家二房的姑娘,今年分别是九岁和七岁,听到念儿的话脸颊微红,看向书瑶的眼神都复杂起来。
莲居士则是似不经意地瞥了书瑶一眼,快得让人注意不到,除了因为红木箱灵气的浸润五感特别灵敏的书瑶。
只有罗娘子惊喜道:“是吗?真是个好孩子!正好,一会儿开始学习前你们每个人都先写一篇字给我看看。”这孩子才六七岁,已经学完了三本启蒙教材,真不错!那双小鹿般纯净的大眼睛看着就充满灵慧之气。
刚走进来的徐老夫人也笑道:“这孩子三兄妹都聪慧,父母优秀,孩子也一个比一个强,还请二位先生多费些心,她们四人就交给先生了。”
莲居士半垂的眼眸有嫉恨闪过,不过很快收敛情绪,与罗娘子一起屈膝向徐老夫人行礼:“应该的,老夫人客气了。”
俩人与徐老夫人谈定,念儿四人单日上午跟罗娘子学书画两个时辰,双日上午跟莲居士学琴棋,下午就不开课堂了,各自练习,或者学习规矩礼仪、女红、烹调等其它技能。
今日正好是单日,学书画的日子,罗娘子首先让四人默写一段《三字经》,指定了较难记的一个段落,以查验她们的书法底子和对三字经的熟悉程度。
书瑶前世记性就好,今世有了灵气滋养,简直就是过目不忘,但自己是寄读的客人,为了不要太抢主家姑娘风头,惹人不快,特意留了一个小疏漏,将一个词写错了。
不曾想,当四篇字摆在罗娘子和徐老夫人面前时,俩人都一脸赞赏地看向书瑶,徐老夫人直接吩咐身边的大丫鬟:“去吧京城里刚送来的那个番邦的什么玻璃小镜子拿来给瑶姑娘,就当作奖励了。四人中瑶儿年纪最小,字却最漂亮,虽然错了一个词,但小小年纪能把这一段默出来已经很好了。”
念儿的字也秀气,但略逊一些,默的文倒是没有错处;
冰儿的字只能说还算端正,但是有两句话没有默写出来;
秀儿最糟糕,只默出一半。
第77章 打架 (今日正更)
玻璃镜子?徐冰儿、徐秀儿的眼里满是羡慕和妒忌。徐大人派人从京城送来一批礼物,把年前收到的年礼中那些稀奇物件都送回来了。其中有两块圆圆的小镜子,据说叫玻璃镜,清亮明晰,比铜镜照得清晰多了。徐老夫人当即将其中一块给了念儿,另一块一直放着,因为孙女外孙女侄孙女众多,也不好没有由头地就随便给哪一个。这下倒好,直接给了书瑶。
念儿自是高兴,她那天拿到镜子,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能把另一块给书瑶就好了,只是她也知道家里有一众堂姐妹表姐妹,还真不好跟祖母开这个口。
这会儿祖母干干脆脆将那块玻璃镜子奖励给书瑶,徐念儿比书瑶还激动。
书瑶前世在威远侯府也见过玻璃镜子,知道那是多么好用和难得的东西,当下高兴地接过来,并向徐老夫人行了谢礼。前几日,金喜达也从京里送了一些好东西过来,让柳妈妈以书杰三人的名义送到徐府。
当然,即使是这样,如果书瑶知道自己手上的玩意儿是徐府唯二的两块玻璃镜之一,身旁的两位徐姑娘都没有,一定不会那么利落地收下。
上午的课堂结束,书瑶同念儿一起回到念儿的院子用午饭和休息。念儿的院子里专门为书瑶和柳妈妈收拾出了两间屋子。
看着她们的背影,徐冰儿和徐秀儿不自觉地用牙齿咬住了自己的唇。徐老夫人偏疼徐念儿,有跟宫养嬷嬷学习的机会,只顾及念儿,都没有考虑到她们。秀儿是庶女也就罢了,冰儿这个二房嫡女也这么被忽视真的很愤懑。她倒不是多喜欢学规矩礼仪什么的,只是娘说了,以后谈婚论嫁时。跟宫养嬷嬷学习过的闺秀在同等条件下总是倍受欢迎。
现在徐老夫人又宁愿把那块玻璃镜子给孤女书瑶也不给她这个嫡孙女,徐冰儿的下唇被自己咬得鲜红,似乎要滴出血来……
因为今日是书瑶开始到徐府学习的第一日,早晨书杰又送书文去学堂了,便在下午来接书瑶时拜访问候徐老夫人,为书瑶在徐府寄读一事郑重表示感谢。
徐老夫人看着气宇轩昂、有着超乎同龄人沉稳气质的书杰,再次暗自感慨,没有爹娘的孩子早当家!书杰不但自己如此优秀,还把弟弟妹妹教得那么出色。有这样一个长子,夏霖轩夫妇在九泉之下也可安心了。
徐老夫人甚至在心里把自家那些与书杰年龄相配的几个晚辈姑娘都梳理了一遍。书杰本身优秀,又有金舌头的关照,前途不可限量。无疑是考虑婚配的好人选。
书杰自然想不到徐老夫人的思维已经跳跃到他的终身大事上,诚挚致谢后也不好意思多打扰,带着书瑶告辞了,他还要去学堂接书文。
书瑶跟书杰撒娇,要一起去接第一天上学堂的弟弟。说想看看书文的学堂大不大,好不好。书杰拗不过书瑶,想想再过两年书瑶大些,受到的拘束会越来越多,想去哪里都没有那么便利了,不再忍心拒绝。便让柳妈妈先回家,自己带着书瑶去了“祥林幼学”。
“祥林幼学”因为名气大、教学质量好,收的束修以及各项费用都不低。又有好几个大商家的资助,真正是财大气粗,整个学堂看起来就很大、很豪华,却不俗气。学堂大门口墙面上的巨大雕刻画像特别有气势,很能吸引路人的眼球。一边是本朝最出名的寒门状元许博恩的人像。另一边是画得活灵活现、激动人心的“鲤鱼跳龙门”。
此时大门外已有不少等待着的马车,多是富贵人家的妈妈、大丫鬟、或者贴身小厮来接各家小少爷的。不少人手上提着油纸包着的点心或玩乐的小玩意儿,甚至还有小厮拎着装蛐蛐的小竹筒。
“祥林幼学”规矩严,不能带书僮、不能带零食和小玩意儿,中午不能回家,必须在学堂的餐厅统一用午餐。
“咚咚咚………”,钟声敲响,学堂大门敞开,穿着统一果绿色衣服、提着文具篮的学童们纷纷拥了出来。接人的人们赶紧睁大眼睛,寻找自家小主子。书瑶也紧张地踮起脚尖寻找书文的身影。
可是,一拨拨的学童离开,却始终没有看到书文出来。门口的马车也越来越少,最后就剩下小厮拎着蛐蛐筒的那家。
书杰急了,带着书瑶到门房那里报上书文的名字、班号、和学员编号。“祥林幼学”分为桃、李、芬、芳、四个班,书文刚进学堂,分在最初级的“芳“班。
门房查了名册,同意放书杰进去寻找,但书瑶不可以进,只能在门房等。
书杰不放心让书瑶一个人在门房,又担心书文,连声央求门房让他带着书瑶,书瑶正想跟大哥说自己会乖乖坐在门房等他们,就看见书文跟一个高他一个头、胖胖的男孩勾肩搭背地出来了,后面还跟着三个男童。几人都是一身的尘土,有的头发上还沾着枯草树叶,那个胖男孩发髻都歪了、散了,脸上也脏了,狼狈得可爱。
书文看到大哥和姐姐,连忙跑了过来,而拎着蛐蛐筒的小厮则慌慌张张地快步走到胖男孩面前,公鸭般的声音囔囔着:“三少爷,你这是怎么了?哪个不长眼的小子欺负你了?”
与此同时,书杰也在严厉地问书文:“文儿,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晚出来?还弄得一身灰?”
书文小声道:“跟钟嘉义打架了。”
书杰还没来得及进一步问,拎蛐蛐筒的小厮却是耳尖,直冲过来就想揪起书文的衣领,被书杰抓住了手臂。
小厮吃痛,挣扎着叫道:“放手!敢打我们家三少爷?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那位叫钟嘉义的胖男孩大声喝道:“长胜,你敢对我兄弟无礼,我就让我娘罚你去倒夜香!”
长胜愣住,兄弟?不是刚打架了?啊,不对,他们刚才出来的样子哪有半点刚打完架的态度?是他听岔了?
书杰也是倍感奇怪,再次看向书文:“怎么第一天就跟同窗打架?你是来学习的还是来打架的?大哥跟你说的话你都忘记了吗?”
钟嘉义赶紧囔道:“不要骂我兄弟,是我先欺负他的,要骂就骂我。你是我兄弟的大哥,听说他的功夫都是你教的,你那么厉害,我特许你可以骂我。”
……???兄弟?欺负?打架?找骂?这都什么事儿?书杰一头雾水,长胜则是张大了嘴、一脸见了鬼似的搞笑表情。
“钟嘉义,你们先走吧,我跟我大哥解释。”书文对胖男孩说道。
钟嘉义想了想点头应下,转身才走了几步又一脸担心地回过头:“书文的大哥,你不要怪书文,都是我不好,我们现在已经桃园结义,是结拜兄弟,以后都不会再打架了。”
跟书文、钟嘉义一起出来的那三个男孩也点头作证:“是的是的,他们俩已经结义,以后都是我们的老大。”
老大?书瑶“噗哧”一声笑出来,这几人看上去应该都比书文大吧?看看几个人都是狼狈样,书文相对是最齐整的了,不会这几人都被书文打了吧?
钟嘉义听见脆生生、好听的笑声,看向书瑶:“哇,怎么这么像?你是我兄弟的双胞胎妹妹么?那你以后便是我妹子了,谁敢欺负你我就揍他。”这才是女孩儿嘛!娇娇嫩嫩的,笑声都好听,甜甜的。他刚才怎么会觉得书文是“小白脸”、像小姑娘呢?他妹妹那样的才是真正的小姑娘呢,看着就让人高兴。
书文抢声答道:“她是我姐姐。”
“姐姐?不像。”钟嘉义愣了片刻,“没关系,那不还是我妹子?”说着夺过长胜手上的蛐蛐筒就要递给书瑶作见面礼,突然想起自己府里的那些个姐妹表姐妹的都怕蛐蛐,又将伸到一半的手收了回来:“今天没带什么好玩意儿,下次再给你见面礼,书文的我也先欠着呢。”
书瑶哭笑不得,谁要他一个小破孩的见面礼了?
待钟嘉义等人都走了,书杰拿出帕子将书文身上的尘土轻轻拍去,才一手一个牵着弟妹走回去,一路上听书文讲“打架”的经过。
原来书杰所在的“芳班”集中了5至10岁的学童,并不一定都是今年新进的。相反,20名学生中,新进来的学生只有5人。
钟嘉义今年8岁,因为个子高大、家里又有一定势力,是“芳班”的老大,很是霸道,但讲义气,“芳班”的学生多数都是他的小弟,尤其刚才那三个人更是他的忠实跟班。
今天书文第一天入学,本来与钟嘉义没有冲突,谁知先生问了一个问题,钟嘉义答不出来,而书文正好听书杰说过,答得很流利,被先生表扬了一通。这让钟“老大”觉得很没面子,欺负书杰年幼,又是新人,快放堂时故意找茬,将书瑶给书文绣的笔袋子扔在地上,还用脚踩,结果就大打了一场,三个小跟班都上阵帮忙,四人打书文一人。
书文是真正学武的,而那四人都只是乱打乱踢,战局自然可以想象……
不打不相识,被打的钟嘉义竟然反过来要与书文结拜,两人还在学堂后园子学桃园结义,跪拜了天地,像模像样地说了誓言。
“钟嘉义是那个什么揽月轩的少东家。”书文说道。
第78章 要买院子
“揽月轩”的少东家?书瑶虽然不知道揽月轩东家的真实身份,但还是知道那是一个有大背景的人物。姓钟?书瑶在脑海里梳理着前世的记忆,在威远侯府住的时候,他听说过不少大世家大家族。
突然,“忠国公府”四个字呈现出来,是吗?会是忠国公府的吗?忠国公府是皇后娘娘的娘家,正是姓钟。只是书瑶对皇后娘娘和忠国公府知道的甚少。
书文接着说:“钟嘉义是去年十月份才从京城来玉林的,今年十一二月就会回京城去。他说以后我要是去京城玩,就住他们府上。”
书杰笑道:“和同窗保持友好关系就好,那位钟少爷家里一定不简单,称兄道弟也就是你们小孩子家玩玩罢了。”看李掌柜的气势和言语,“揽月轩”的后台极硬,东家一定很不简单。他们三兄妹只是市井孤儿,盲目攀附那样的人家,带来的可能就是灾难。
书文“嗯”了一声,懂事地点点头。他们的娘甄子柔以前就经常说小户有小户的欢乐,大户有大户的烦扰,大户人家有很多争斗和不好的事,不是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能够搞懂的,还是保持距离的好。
书文不是很明白,但是他也知道他娘以前就是在那个什么慕容尚书府被欺负了好多年,还差点丢了性命。
兄妹三人边小声说笑边走,很快就到了西塘街,没走几步就遇上了冬生。
小冬生一脸紧张:“杰大哥,阿文,你们那两个什么叔伯又来了,还有一个脸凶凶的老太太。”
三人一眼望去,自家院子门口果然停着一辆马车。
走进院子里,靠着院墙的椅子上坐着一个穿棕褐色缎面薄袄的老太太。一边站着一个大丫鬟,另一边的椅子上坐着夏霖宇,夏霖昂则在杂物房那边踱来踱去、左瞧右看。不过桂花树下伏着的小乖虎视眈眈地盯着,四人都是小心翼翼、不敢有大动作。
书杰拉着弟弟妹妹上前行了一个晚辈礼:“四老太太。”祖父夏知翰在族里排行四。
夏老太太还端着脸在那等书杰三个行大礼呢,没想到等来的只是一个最普通的晚辈礼和淡淡的一声“四老太太。”以前书杰有跟着夏霖轩进夏府见过夏老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