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妻好生养-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好认得她,她正是枣子的娘梅氏,她以前见过她。这梅氏似乎跟以前没多大变化,还是喜欢穿水红色的衣衫,涂脂抹粉的手上还画着艳红的指甲,看着一点也不像一个农妇。
  阿好点头,“你们这是在忙什么?”
  梅氏拿了一把瓜子在嗑,“他们忙,我可没忙。”说完,她吐出一个瓜子皮,又拿了一个瓜子放进嘴里嗑的有滋有味的,“这不是今天钟家要来定亲了吗,看把他们忙的。”她翻了一个白眼不屑的道。
  原来今天田妤定亲,好快啊,阿好记得上次提亲还没过多久呢,“定下日子了吗?”她问,一般定亲并不会当天才决定成婚的日子,都是提前决定好,当天只是走个过场。
  “就在这个月十六。”梅氏道。
  “这么急?”这可不到半个月了。
  “没办法,钟家那边急,也不知道急什么,急色鬼吗?”梅氏捂着嘴直乐,她还觉得自己说了一个很好笑的笑话呢。
  阿好却根本没乐,她不觉得这种贬低人的荤话有什么可笑的,“钟家好像挺有钱的,怎么会跟咱们这种人家结亲?”她一直觉得有些奇怪。
  梅氏嫌弃的瞟开了眼神,怪不得阿好会被休,连这点情趣都没有,怎么哄得住男人,“谁知道,听说是过腻了富贵日子,十分向往什么采菊东篱下,什么见南山的生活。要我说,采菊还非要在篱笆边上吗,那多扎人,富贵人家有一种摇床,在那上面……”
  阿好脸色陡红,赶紧咳嗽了一声止住了梅氏的话,她怎么这种话也说得出口。再说,陶渊明的诗根本也不是那个意思,他描述的是一种悠然的田园生活,怎么到了梅氏的嘴里就变得这么不堪入耳。
  若是陶大家听到她这么歪解他的诗,估计非气的活过来。
  梅氏有些不高兴,阿好这是什么意思?一而再的打断她,显得她清高吗?她不是也嫁过人了,床上那点事她又不是不知道。
  “小姑姑,不是我说你,你也太假正经了,女人装一下是可以,可是装过头,就不讨人喜欢了。”梅氏道。
  阿好不动声色,“那依着你呢?”
  “当然是哄好男人,然后要什么没有。还有,你不就是没生孩子吗,谁知道是不是那个姓李的没用。反正李家也只是想要一个孩子,管他是不是他们家的,他们都得当宝一样。李长福不行,你可以换一个试试,或者干脆偷偷抱一个孩子,还能被休?
  我是没你那个福气,不然那李家还不是我的。”梅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道。
  阿好明白了她的意思,就是让她去偷人或者假怀孕呗,这梅氏没嫁到李家真是可惜,不然她跟李家真是登对。她要是成了,李家成功断子绝孙,她就是下一个赵氏,她要是不成,乱葬岗子早晚有她的地方。
  这种人竟然是枣子的亲娘,阿好是想笑都笑不出来,真是什么人都能当父母。
  想不搭理她,还是没忍住,阿好不软不硬的刺了她一句,“按你这么说,二郎应该每天围着你转才对,这会儿怎么没见他?”男人若是不喜欢你,你风情他嫌你浪荡,你保守他嫌你无趣,根本无解。
  梅氏的脸一下就绿了,“你,我好心好意劝你,你还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阿好看着她,她可没看出她哪里好心。
  梅氏把手里的瓜子皮往地上一扔,转身像后面走去。
  阿好想起一件事,“枣子在我那里,你要是……”
  她还没说完,梅氏就歪头打断了她,“那个小孽种,你喜欢就留着吧!”然后她头也不回的走了。
  阿好心中一喜,这算不算是把枣子给她了?还有地的事情,她想再追着问,那边忽然热闹起来,一大波人手里拿着各式东西在邓媒婆的指引下进了院子,为首的一个人大概二十多岁,长的还算端正,听邓媒婆的意思,他是钟大爷。
  也就是钟二爷的大哥?大哥替弟弟来提亲,而不是钟家父母来……是了,肯定是钟家觉得以田家的地位不值得他们亲自来。
  看这位大哥倒是还挺像那么回事的,难道是她多心了?钟家二爷就是喜欢农家姑娘的质朴,想过平淡日子所以才娶田妤?如果真是那样,这倒还真是一门好亲事。
  阿好悄悄向后退去,以后时间多的是,她没必要非现在去凑那个热闹。


第27章 
  第二天,田家跟钟家结亲的消息就传开了。
  听说光是彩礼就二十四抬;听说钟二爷年轻俊朗,比田妤还小三岁;听说男方家送来一件华羽嫁服,那就一个好看;听说……整个下沙村都沸腾了,全在说这件事,说田妤命好,等来等去就是在等这门好亲事呢。
  田家也不客气,凡是村里针线活好的姑娘、媳妇他们都请了家去,说是婚期赶得紧,忙着给田妤做衣裳、缝被子。
  这可是一件好活,又不累,又有钱赚,这次大家算是沾了他们家的光,对他们的印象也改善了一些。
  一下子,田老二家就热闹起来,人来人往不断,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也不知道萧奕什么时候回来。”周氏望着隔壁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阿好的脸一红,“他回来又怎么样?”她又没答应嫁给他。
  周氏笑着看了她一眼,也没继续说这件事,“对了,你还给田妤添箱吗?”她问。
  添箱就是姑娘出嫁的时候,亲人要给她送礼。这其实跟其它红白喜事差不多,就是走一个人情,但又有些不同,按照景朝的规矩,其它事情可以当天去的时候再拿东西或者拿钱,但添箱一定要提前添。
  “嫂子去吗?”阿好问周氏。
  “我肯定要去的,虽然我跟他们家关系不太好,但毕竟是亲兄弟,他们家就这么一个姑娘,田妤也没得罪我,于情于理我都该出一份,不然村里人要笑话我小气了。”
  “那我也去,我还有事跟二哥他们说呢。”阿好道,“嫂子什么时候去叫上我。”
  “还什么时候干嘛,越往后他们越忙,早晚是这么点事,不如我们今天就去。”
  “也行,嫂子你拿什么?”阿好点头。
  “左不过两尺布、一个被面,两个枕套,如今他们家不一样了,拿什么去他们估计也看不上。”
  阿好笑了,“那我跟嫂子一样。他们看不上是他们的事,咱们问心无愧就行。”
  两个人看看天色不早,赶紧去镇上买东西,回来直接就去了田家。
  田家人很多,不过都是同一个村的人,大家都互相认识,两人一边跟众人打招呼,一边往里走。
  这时忽然一个妇人道,“妤姐儿要给咱们看那件华羽嫁衣呢,大家快来看。”
  众人一听,都往屋里挤,想看看热闹。
  “走,咱们也去看看。”周氏来了兴致,领着阿好也往屋里走。
  屋中,田妤正一脸得意的拿着一件鲜红的嫁衣在身上比划着,这嫁衣做的十分精致华丽,其它地方也倒罢了,就是它的前襟,那凤凰的羽毛也不知道用什么材料绣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十分的华丽,怪不得大家都说是华羽嫁衣。
  阿好看见这嫁衣则心中一动,似乎,她在哪里看到过这种嫁衣,样子不一样,但这华羽肯定是一样的。在哪里呢?她有些想不起来了。
  田妤看到阿好也在人群里,立刻扬起了下巴,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当时阿好嫁给李家,她是何等的风光,而她三年没出嫁,都等成了老姑娘,又是何等的窘迫,现在呢?她被人休了,她却嫁给了比她更好的夫婿,当真是风水轮流转,也该她羡慕嫉妒自己了。
  高兴,好像这十多年憋的气全都撒了出来,她恨不得立刻将那嫁衣穿在身上。
  阿好却没什么过多的感情,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如果田妤真能嫁得好,那是她命好,她不羡慕也不嫉妒,只会更加的努力。
  把添箱的东西上了账,她去见了田老二。田老二听说她要租或者买破庙,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最后更是狮子大开口,说买的话一千两,租的话五十两一年,基本就是抢!
  阿好就知道是这样,也没跟他纠缠就走了,明天她要去看看破庙的边上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
  回去的路上,周氏赞叹田妤的嫁衣好看,“别说咱们松山县,就是整个临平府怕也没有这么好看的嫁衣,钟家果然是大户人家。”
  阿好却脑中一闪想起来在哪里见过这种嫁衣了,在夏老夫人那里,当时夏老夫人还说这是临平府一位有名的织娘做的,全临平府也没有几件,以后若是她生女儿,一定把这嫁衣留给她。只可惜,她们从李家出来的匆忙,根本没把那件嫁衣带出来。
  不过那嫁衣好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算算时间,也不知道那位织娘现在还在不在人世。
  将嫁衣的来历跟周氏说了,周氏也啧啧称奇,然后道,“说不定是那织娘的后人做的,不然也可能是钟家长辈传给田妤的。
  嫁衣这种东西女人一般一辈子只穿一天,所以很多人家都是母传女或者婆婆传给媳妇,这一点也不奇怪。相反,这更说明钟家在乎田妤。”
  阿好觉得她说的似乎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又觉得有些奇怪。钟家那样的人家怎么能跟小户人家比,小户人家传嫁衣是因为省钱,他们又不缺钱,这嫁衣又不是全天下就一个那么宝贝,他们根本没必要这样。
  若是那织娘的后人做的,钟家不是才从南边回来?这种嫁衣一看制作起来就十分耗时间,而且一般都是定做,他们从回来到现在满打满算才多长时间,哪里做得出这嫁衣。
  “别多想了,早点回去睡吧。”周氏道。
  第二天阿好又去山边考量许久,相中了破庙斜对面的一块地,那里位置也好,就是现在是个水塘,不适合盖房子。没关系,这山里最不缺的就是石头,雇佣点个人,也就半个月的功夫就能把它填平。
  怕夜长梦多,阿好直接去了县衙要买那块地。
  这种地根本没人要,挺大的一块地,也就五两银子,衙门的小吏还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写文书,盖印,不到半天就弄好了。
  等着的时候阿好注意到后面一大片山全部划给了一个人,便心中一动问那个小吏,“这是谁买的?”
  那个小吏也有些惊讶,他根本没经手办这些。
  赶紧去问上面的人,等到阿好的契书办好的时候,那个小吏也问到了,这地是知县亲自批的,给了一个叫萧潜的人,上面的人还让小吏不要多管闲事。
  萧潜?萧奕,都姓萧,没关系才怪!确定了心中所想,她转身回了家,准备填水塘盖房子。
  六月十六日,田妤出嫁,阿好跟周氏等人也去田老二家吃酒。
  喜礼最高潮的部分莫过于新郎来接新娘,大家一大早就垫脚盼着,想看看这新郎长什么样。
  结果迎亲的队伍是来了,阵仗也很大,但骑在马上的?
  “那不是钟大爷吗?”周氏啊了一声惊讶道。
  “是钟大爷。”阿好见过他,“怎么今天他来迎亲了,新郎官呢?”
  人群窃窃私语,这时候邓媒婆站了出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人家那边就是这样的,你们乱说什么。”随后她扭着腰就进了屋子。
  “你说田妤会嫁吗?”周氏问阿好。
  “会吧,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再说二哥、二嫂可对这件婚事心甜的很。”阿好道。
  “没见过大哥替弟弟来迎亲的,这种事还能代替,那入洞房能代替吗?哈哈……”后面一个妇人听见他们说话打趣道。
  大家听了都直笑。
  也有人说,“也许他们那边就这样呢?我还听说过有的地方新娘第一晚上要跟小叔子睡在一个炕上呢。”
  “那不是乱套了?”周氏回头问。
  “谁知道,人家就这样,见怪不怪。”
  她们这边议论着,那钟家大爷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几次催促。
  终于在又一次催促后,田大郎背着田妤上了轿,杨氏跟田老二在后面依依不舍。
  后面就没什么了,跟普通人家嫁娶一样,但是单哥哥替弟弟迎亲这件事,恐怕大家就能议论很久。
  吃完酒席,周氏有些遗憾,“这事儿弄得,喝了一次喜酒,连新郎都没见到。”
  “嫂子急什么,还有三天回门呢,到时新郎还不来?”阿好道。
  周氏点头,“也是。不行,到时你得陪我去看看,我倒要看看这新郎到底什么样。”
  阿好无所谓,反正就住隔壁,她从窗户往外一探头就看见了。
  回到家周氏看到一个人正要往外走,她顿时火冒三丈,“你刚回来又去哪里?”
  那个人估计也没想到周氏会这么快回来,愣在了原地。
  阿好一看这人她也认识,田成材,周氏的三儿子。说起来田家这些孩子取名字都挺有规律的,老大家是成武、成文、成材,老二家是成金、成银、成玉,倒是好记。
  田成材今年十八,还没娶亲,但周氏给他定了隔壁村一个姑娘,姑娘据说人很好,就是没娘,家里只有一个瞎老爹,所以不太好找人家。周氏看那个姑娘孝顺,才说给了田成材。
  田成材似乎不愿意娶这个姑娘,所以一直很少回家。看样子今天他回来吃了喜酒,也打算趁着周氏没回来赶紧走的,没想到正好碰见周氏。阿好在一边看着猜测,她以前只回来过几次,有些事也不知道。
  “你到底打算什么时候成亲,人家那边有些闲语了。”周氏怒道。
  田成材叫了一声“娘,小姑姑。”然后道,“我现在有事,以后再说,我先走了。”说完他一溜烟的跑了。
  “小兔崽子。”周氏想追没追上,气的原地跺脚。
  “也许成材真的有事呢。”阿好只能先这么安慰周氏。
  “他有屁事儿。”
  阿好不好再说了,清官难断家务事,她又不了解情况,还是少说的好。
  三天时间,阿好规划好了这片地该怎么弄,单等雇佣好人就开始干活。她正忙着,周氏却拉她去看田妤回门,她也好奇,就站住了。
  田家大郎、二郎、三郎,两个媳妇,田老二、杨氏,田家所有人都在院子里等着迎接田妤跟新姑爷,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是止不住的。
  忽然外面热闹起来,两个小厮先进来站定,然后是丫鬟,随后是婆子,后面才是正主。
  “好大的排场。”周氏一边感慨,一边瞪着眼往后看,想看新郎官。
  田妤先走了进来,她今天穿一身粉红色的绸缎衣服,头上戴着金钗、珍珠,脖子上戴着宝石,手腕上戴着碧玉,真好似一个大家夫人一样。
  她一进门就扑到了杨氏的怀里,泪流不止。
  杨氏也落泪了,疼了快二十年的闺女就这么走了,她这几天都没睡好觉。
  紧接着后面又进来一个人,那人穿一身红袍,肯定是新郎官了,阿好向那处张望去,顿时如遭雷击。
  这颤颤巍巍、走路还要人扶的耄耋老人是谁?
  “这是……难道是钟家那边的长辈跟着回来了?那边还有这种风俗!”周氏往后面看,想看新郎官。
  田家人差不多也这样想,以为新郎官还在后面,可是后面没人了,真的没了。
  “新郎官呢?”梅氏道。
  老人朝着田老二还有杨氏躬身施了一个礼,“小婿钟云奇拜见父母大人。”
  田老二吓得往后一跳,这人看着比他还大许多,怎么管他叫爹。
  杨氏急得直叫,“你叫钟云奇?不是,我女婿不是……”她握住田妤的手,“哪里搞错了吧?钟二爷不是……”
  “娘,你好狠的心。”田妤哭的几乎昏倒过去。
  “啊?我,不是,怎么……”杨氏又急又气,两眼一翻晕倒了过去。
  一阵忙活,众人把杨氏抬进屋里,钟云奇想进屋,被田妤推了一把,差点摔倒在地上,幸好后面有婆子扶住了他。
  他这个岁数,还真不是闹着玩的,那些婆子下人看田妤的眼神立刻就不一样了。
  钟云奇也不恼,直说没事,看样子他还挺宠自己这个有点蛮横的小娇妻的。
  田妤进屋又抱着杨氏哭成了一团。
  没人理钟家的人,人家还不愿意在这里看脸色呢,那婆子扶着钟云奇就走了,连个招呼都没打。
  这时田老二才反应过来,刚才那个老头就是自己千挑万选的女婿,田妤的新夫婿。看他那满脸褶子,满头白发,也不知道还有几天能活。再看看自己的女儿,年轻貌美的跟一朵鲜花似的,这不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他一口气没上来也差点晕过去。
  这时杨氏悠悠的转醒了过来,她瞪着眼睛一把抓住田妤,希冀的问,“这不是真的吧?”她多希望这是一场梦,梦醒了田妤的夫婿就变成了一个少年郎。
  田妤也希望这是一个梦,可惜不是,她放声大哭,“娘,你可害苦我了,竟然把我嫁给了一个老头儿。”
  杨氏的的身体一软,眼泪也掉了下来,“我不是,怎么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好好的一个闺女,我……我对不起你啊!”
  跟田妤抱头痛哭,忽然,她抬头,“邓媒婆呢?那个老虔婆,明明说的是嫁给钟二爷,一个小伙子,怎么变成了这个老棺材瓤子。”
  确实,现在估计也只有她能说清这件事了。
  “我去找她问清楚。”田老二带着田大郎、田二郎气冲冲的就往外走。
  邓媒婆自己做了亏心事早躲起来了,田老二去的时候,他们家大门紧闭,问了他们的邻居才知道,邓媒婆三天前就走了,说是去走亲戚,去谁家,什么时候回来根本没说。
  她可不是要躲,赚了这种黑心钱,不躲起来等着苦主挖她的心呢!
  三天前就走了,也就是说她把田妤哄上轿就没了踪影。
  “脏心烂肺的!给我砸,把门给我砸开。”田老二喝道。
  三个成年男人,一扇小木门,没两下门就被砸开了,可是那有什么用,里面空空如也,除了几件破家具一点烂柴火什么都没有,他们想撒气都没地方撒。
  胡乱打砸了一番,他们又不甘心的去了钟家,可是一看人家那朱红的大门,高高的门槛,他们还哪里敢过去闹,暗自咬牙一会儿,也只能回了家。
  这时候他们再回想之前邓媒婆说的话、办的事,其实有很多漏洞,都怪他们太心甜,一心想让田妤高嫁,这才选择性的忽视了那些破绽。
  不过他们是不会承认他们的错误的,他们只会怨恨邓媒婆。
  “那个丧尽天良的老毒婆,可坑死我们了!”杨氏又哭又骂。
  “真是常年打雁被雁啄了眼,敢骗到我头上,早晚要她好看。”田老二发着狠。
  可是这时候说这些还有什么用,这世上又没有卖后悔药的,还是要想想以后该怎么办!
  田妤根本不想回钟家,一想起那个老头,她就恶心。
  杨氏跟田老二也不想让她回去,可是不回去怎么办?她已经嫁给了人家,到时人家来要人……还有,他们也舍不得钟家的财产。
  场面有些僵持,这时梅氏站了出来,她脸上可一点难过的痕迹都没有,她撇着嘴道,“男人关了灯还不都一个样。”
  田妤怒视着她,“那你怎么不嫁老头。”
  “我是没那个机会,不然我早就去了。成天吃香的、喝辣的,穿金的、戴银的,还有人伺候,多好的日子。”梅氏指点着周围,“再看看这里是什么日子,我怎么那么命苦!”
  杨氏差点被气的厥过去,指着梅氏嘶声道,“滚,你给我滚。”
  梅氏才不怕她呢,“我这是给你们出谋划策呢,反正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你们现在反悔,那钟家肯定会来要人要彩礼,到时你们什么都捞不到不说,还惹一身腥,有什么好处?
  要我说,那老头一看就活不了多久了,妹子就先伺候他两年,把他哄高兴了,等他一去,家里的财产还不都是你的?有了钱,以后你想过什么日子不行。
  你们可别打错了算盘,女人嘛,反正嫁了一次,以后不就都那么回事了。”
  杨氏手边有一个笤帚,她抡起来就朝梅氏砸去,“不要脸的小娼妇,你胡说什么。”
  梅氏往旁边一躲,躲过了笤帚,哼道,“不识好人心。”
  杨氏还要再砸她,她赶紧出了屋,正好看见阿好跟周氏在那边院子里站着,她又朝这边走过来。
  阿好懒得理她,她这狗嘴里根本也吐不出什么象牙,就拉周氏。
  周氏还处于震惊之中,她问梅氏,“刚才那个真是新郎官?”
  “可不是。”梅氏有些兴奋的道,她今天可没白回来,好大一出戏。
  周氏愣了半天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后来道,“钟家就这么走了啊?”
  “家里正闹呢,人家不走在这里看你的脸色啊?不过要我说闹也白闹,等着吧,过两天她还得回去。”梅氏道。
  果然让梅氏给猜对了,过了两天,钟家派人来接,田妤抹着泪上了轿子,这时一些关于这位钟二老爷的话儿也传了过来。
  原来这钟二老爷本来也不是什么正经人,他媳妇也前后不止娶了一个,还有妾室通房无数。这次跟着他大哥回到松山县,他一路上读了几首歪诗,又看了这沿路的田园风光,就动了心思,想过一过农家生活,娶一个农家娇女。
  然后邓媒婆就给他介绍了田妤,田妤虽然生在农家,却养的娇贵,一点也不像别的村妇那样粗鄙,他看画像一眼就看上了,也有有了后面那些事。
  娶得急,也是怕夜长梦多。
  至于田妤那华羽嫁衣,根本就是他第一个媳妇死后留下的嫁妆,直接被拿来给田妤用了。
  “怪不得!”阿好就觉得那嫁衣有些奇怪,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缘故。
  “那个邓媒婆简直该杀,这样坑骗人。”周氏咬牙切齿的道。
  阿好点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句话可不是平白就有的。尤其这媒婆,跑东家,串西家的,她要是不安好心,稍微隐瞒点什么,就能耽误男女一辈子的大事。
  “幸亏田三嫂不是那样的人。”周氏心有余悸的道。
  阿好也长叹了一声,“我还道这是一门好亲事,没想到弄成这样。”
  “谁让老二他们总想攀个高枝儿,这高枝儿哪是那么好攀的。之前田三嫂给他们介绍那么多本分人,他们就是看不上!都是自己走的,谁都不能怪。”
  “既然已经知道了实情,田妤为什么还要回去?”阿好问。
  “你说呢?”
  阿好稍微一猜测,就猜到了田老二一家的想法,肯定还是不舍得钟家的财产呗。可是还是那句话,别人的钱哪里是那么好花的?“要是田妤自己有心,也该好好想想以后的日子。”她道。
  周氏扯了扯嘴角,有那样的爹娘在后面出主意,田妤想好也好不了。
  “不说这个了,明天我开始填坑盖房,嫂子来帮我做饭怎么样?”这两天阿好已经联系了村里的一个建筑队,明天他们就开工,工钱每人每天二十文,中午包一顿午饭,那个建筑队大概有二十个人,阿好自己可忙不过来。
  “这么快?好,我再帮你叫两个人来帮忙,你也不用给她们钱,就包她们的饭就行。”周氏笑着看阿好,看她一身干劲,满脸精神,她也一下子鼓舞起来。
  “没问题,那就麻烦嫂子了。”阿好谢道。
  “麻烦什么,你坐着,我这就找人。”周氏风风火火的走了。


第28章 
  第二天一早,阿好早早的就到水塘边等着,没一会儿,田成和就带着一群人来了。这些人大部分她也认识,都是村里的村民,论起来,还都跟她有点关系。
  其实村里人盖房,很多都是找亲戚邻居帮忙,这样只要管几顿饭,就不用付工钱了。只是人家帮你,等人家有事儿的时候,你也要去帮人家。阿好觉得自己一个女人根本不可能像别人那样去还人情,她也有银子,还不如花点钱心里踏实。
  田成和还有点过意不去,“前些日子你给文杰的药真的很管用,我还没来得及谢你,现在还要收你的钱……”他就是那个尿炕的孩子田文杰的爹,所以说一个村子真的不大,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快别这么说,大家都不容易。”阿好赶紧打断了他,“你要是真想谢我,就帮我把这个房子盖得结实一点,我住个一百年的。”她开玩笑道。
  田成和哈哈一笑,拍着胸脯道,“没说的,保证给你盖好。”
  后面的人也跟着笑着保证,其中有一个人还问阿好,她治尿炕的糖豆还有没有,他家孩子七岁了还经常尿炕,他都没脸往外说。
  他这么一说,立刻有其它的人也问,刚才他们没好意思说,既然有人开口了,他们也想要一点。
  这些人大概二三十岁,他们的孩子可不正是尿炕的时候嘛!
  “有,等我下午给你们做一点,你们收工的时候带回去。不过这毕竟是药,你们可不能给孩子多吃。”阿好叮嘱道。
  就这一下,大家都高兴起来,浑身充满了干劲,恨不得立刻开工,好报答一下阿好的恩情。
  准备干活,阿好指着这片池塘把她的想法跟田成和说了,就是把这池塘填平,然后在上面盖几间房子。
  田成和打量着这池塘,这池塘好像一直都在,大约七八间房子大小,也没看见有水往里流,但却一直没干。池水碧绿碧绿的,一点也不清澈。按理说有水的地方就该有鱼,可是以前有人在这里捞过,捞了半天什么也没捞到,后来大家就不管它了,当它是一个死潭。
  “在这里盖房?”田成和有些皱眉,“不是不能干,就是很麻烦,而且你找风水先生看过没有,填水盖房有时候可是犯忌讳的。”他经常给人盖房,这种事还真知道不少,为了阿好好,有些事他要先说清楚。
  这个阿好倒是没想过,她就觉得这个地方很适合盖房,而且她也不怎么相信风水之说,比如大家还都说她有福气、多子多福呢,结果怎么样,她还不是三年多无所出。
  “这个地方我已经买了,旁的地方我也看过,都不如这里好,就在这里盖吧。”箭在弦上,阿好只能这样。
  田成和四下张望,一眼就看到了斜对面山坡上的那处破庙,便指着它道,“那是谁的?我看那个地方挺好的,你不如把那个庙推了在那里盖,不比这里好?”
  阿好也想啊,“那是我二哥他们家的,我去跟他们说过,他们不肯给我,我没办法才选在这里的。”
  “他家的?他留着那破庙有什么用,你是他妹妹,就不能卖给你吗?”田成和有些不忿的道。
  “卖给我要一千两银子。”
  阿好这一句,所有人都炸了锅,就这么一个破庙要一千两银子,当它是金的还是玉的,这不是明摆着为难人嘛!
  “怪不得他闺女嫁给了一个老头,他家也忒贪钱。”“可不是,一千两银子,也说得出口。”大家七嘴八舌的替阿好鸣不平,甚至连田妤的事情也牵扯出来。
  阿好赶紧制止大家,“别说这个了,田妤的事情我二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