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宅那些事儿[金榜]-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面的暴民说不出什么,只是拼命求饶,高老爷叹了口气:“算了,把他们都先压起来吧。朱……嗯,将军,你怎么过来了?”
  “看大人说的,江宁如此情况,我怎么能不过来看看?”
  高老爷看了他片刻:“你有心了,下面的形式还要仰仗将军了。多亏将军在此,江宁总算不是不能收拾。”
  他说着还拱拱手,朱抵却面露难色,高老爷一怔。这段日子朱抵总是对他讨好奉承,有什么事不用他开口都会抢着做,虽然经常做错吧,态度总是有的,这一次……
  “大人,不是我不想伸手,而是这……不合规矩啊。”
  高老爷愣住了,朱抵继续道:“你看我们是边军,来打寿王那是朝廷调动,而现在、现在……”
  他说着一脸为难,高老爷也不知如何应答。边军插手地方事务是朝廷大忌,朱抵要是自己帮他做什么,那还可以说是他们的私人关系,带着一小队部队也能说的过去,可要动用自己的全部队伍,那就有些麻烦了。
  “这要如何是好?这要如何是好?就不能先从权一下吗?我相信朝廷若知道此地情况,必会同意的!”
  朱抵没有说话,只是为难的看着他,高老爷还想再说什么,他身边的家丁却是个知机的,连忙低声道:“老爷,还是回去再从长计议吧。”
  高老爷反应了过来,这种违反规定的事,就算朱抵想帮忙,也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答应。暗骂了自己一句糊涂,高老爷就要带着人回去,那边云家的大门却是开了,云老爷和早先的那个管家,在几个家丁的护卫下走了出来,还没出门,手就拱了起来:“先前真是多亏两位大人援手,小民感激不尽。”
  “云员外客气了,此次动乱却是我为官无能。”高老爷叹了口气,道。
  “大人万万不要这么说。大人为我江宁付出的心力全城上下无不动容,这次的事,实是这些贱民太可恼!”云老爷说到这里咬牙切齿,一脸愤恨,“那些贱民想要洗劫我云家也就罢了,却还想袭击大人真是无耻无德,没有丝毫良心,也就是大人慈悲,否则照我说,都要把他们千刀万剐了!”
  他早先家门险些被攻破,实是恼的很了。高老爷知道他这个心思也没有多说什么,点了点头就道:“形势危急,我还要赶快回衙门,员外也还是赶快回府以防万一吧。”
  他说着就要离开,却被云员外拦着了:“大人,小的还有几句话要与当人说。”
  高老爷一怔:“你说。”
  “按理,小的不该多嘴的,可现在江宁这个情景,小的也只有僭越了。现在江宁危机,虽然张将军神勇,但这形式耽搁一时就不知多少无辜百姓遭难,这次的事,我看还是要应在朱将军身上。”
  说到这里他压低了声音,偷偷的往朱抵那边看了一眼,此时朱抵正板着脸站在那里,今天他穿着一件大红的锦袍,没有再挂他的金项圈,身上却是一个明晃晃的护心甲。现在他的面孔虽然年轻,却不再稚嫩,他身材本就高大,再加上这个场景这个打扮,只让人觉得虎跃龙骧川渟岳峙,云老爷看了一眼就连忙收回目光,把声音压的更低了:“小的刚才也偷偷的看了,好像朱将军却是不能出面?”
  “这个……”
  “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的也不清楚,但小的愿意奉印一千两,只愿朱将军早日出手,解我江宁之危。”
  高老爷本想拒绝,但一想劳军也是本有之题,衙门里现在拿不出更多的钱,这云老爷愿意送上来也能解解燃眉之急,当下就含糊的应了。云老爷见这笔钱能送出去也放心不少,先前他一家老小那真真是要吓死了。
  待回到衙门,高老爷不急坐下就再次提起了这件事,朱抵叹了口气:“岳父大人,咱们是自家人,我也不对你藏着掖着,实在是我现在的情景,也不是太好。”
  “怎么,你那里也缺粮吗?”高老爷第一次在他叫岳父的时候没有脸抽抽。
  “这个暂时还是不缺的。只是上海那边的情景大人不知道吗?”
  高老爷若有所思,朱抵继续道:“上海久攻不下,而我这里却是已修整二十多天了。”
  朱抵的军队人虽不多,却是先锋,在早先的解围中损耗也不大,按照常理早就该被调上去了,但现在却一直没有动静。这事别说是他自己,其他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高老爷是因为一直忙着江宁的庶务才没空往这上面想,现在一听他说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当下他就怔住了:“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难道我江宁就要遭此一劫吗?”
  朱抵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自己的手,屋中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清客连同一众官员都盯着高老爷,高老爷则头昏脑胀的,他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再找朱抵说说,但说说就有用了吗?一时间,他的脑中闪过很多乱七八糟的念头,他想着对朱抵行礼,以未来岳父的身份拜托,那就算是朱抵也推卸不了,但,这不就成了逼迫?
  正僵持着,忽然一个衙役来了,趴在高老爷耳边道:“秦先生来了。”
  “秦先生?快请快请。”
  秦举人很快就来了,虽然他整理过衣服,但看起来还是有些狼狈。他本是去找朱抵的,但走出内城就发现形势不对立刻就转了回来,也亏得他退的快,否则现在就不知会如何了,但就是这样,他的袍子也被撕扯下一块。他回来后就听到朱抵高老爷都来了,当下也来不及换衣服,就匆匆的赶了过来。他来到后与众人见了礼,就来到高大人身边:“大人,现在形势紧急,却是要赶快拿出个章程,只靠张大人恐是镇压不住了。”
  高老爷没有说话,但目光却看向了朱抵,不仅是他,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有期盼有渴望有哀求也有愤怒埋怨,而朱二公子却一直板着一张脸,仿佛这些都是浮云。
  秦举人左右看了看,来到朱二身边:“公子借一步说话。”
  朱抵同他一起站了起来,向外走去,秦举人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道:“早先姑娘就让我去请公子了,可惜我们走过去,好险公子来了,否则真不知如何是好。”
  朱抵点点头没有说话,秦举人又道:“姑娘一听说公子来了,就想与公子见一面。”
  这一下朱二脸上才有了变化,他仿佛有些不安的道:“安妹妹要见我,这又是为何?”
  “这个,在下就不知了。”秦举人嘴上回答着,心中则在吐槽,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啊!你们俩的事一向是别人不能理解的呀!而且你这副表情是做什么?你不是一向很想见姑娘的吗?
  说话间就来到了二门的门房处,安姐已经等在那里,原本在这里守门的妈子已经被打发走了,思烟和冰琴一人守着一边。
  “将军。”
  “……妹妹。”
  两人四目相对,安姐看着朱抵,朱抵也先看着他,过了一会儿还是朱抵先受不了的开口:“妹妹这么看着我,可是我有什么不妥?”
  “没什么,只是突然有些感慨。江宁现在只有仰仗将军,而将军现在也有种种为难。”
  “还是妹妹知道我。”
  安姐看了他一眼:“但其实将军心中还是想出手的吧。”
  朱抵脸上表情一顿,立刻又道:“我在江宁住了这些天,不是没感情的,若有可能,的确是想出手相助。更不要说这江宁还是高大人的任职之处。”
  说完,很富有感情的看了安姐一眼,安姐一笑:“既如此,我就放心了,下面就要仰仗将军了。”
  朱抵一窒,那边安姐已招来秦举人,低声说了几句,后者面露迟疑,又看了看朱抵,但还是点了点头。他没看之前还好,在看了之后朱二公子的脸色一变,然后……他没有脸红,耳朵却很可耻的红了一圈。
  待吩咐完秦举人,安姐笑着对朱抵行了个礼,然后就向里走去。朱抵看着她的背影,心中非常纠结,这安妹妹到底是太聪明了呢还是太了解他了呢?对此他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难过呢?
  而此时,冰琴正追着安姐问:“姑娘,怎么样,二公子一定是愿意出手的对不对?”
  安姐没有说话,旁边的思烟道:“你别咋咋呼呼的,这公子和姑娘的事哪是咱们能随便评论的?”
  冰琴张张嘴,想说这哪里是一般的事,这事关他们的安危啊!可见安姐不愿多说,她也就把这话咽到了嘴里。回到百合苑,一进院子,就看到一只麻雀,看到他们,那麻雀扑棱棱的飞了,安姐看着它的身影消失在天空,心中不由得多了点别的滋味。朱抵这个人看起来很单纯很脱线,其实心思却是极深的,而且想做什么一定要做到。
  那一年他送了她一对鹩哥,当时她还是又好气又好笑,后来再看这却成了他念着她的证据。这些年他好像一直在念着她,可真是这样吗?他这次带着士兵前来,好像是担心她,但从他所处的地方来衙门,却是不会经过云家的,也就更不用说救下高老爷这样的事了。
  边军插手地方事务是违了规矩,可这种错误,正是他想要的吧!
  在之后的历史上,每当说到这里,都说朱抵同高老爷勇气可嘉,明知会受罚还是以民为先,在一些小道消息上也提到了什么一怒为红颜之类的事情。
  很少有历史会记录之后的借银,虽然在后世的教科书上这次借银被说成是一项伟大的胜利,但在当时这还是一项忌讳,因此并没有多少详细的资料,自然,也就不会有地方记录再之后的借银中,安姐一人就出了两万两!她这笔银子是朱抵转过来的,而朱抵同学在前不久却是快要解不开锅了的!
  
  第128章
  
  江宁的这场暴动发生的太突然;展开的太迅速。高老爷和衙役们没办法,张千户也没办法。他手下的兵大多是新招来的;因为这次围城;悍勇也许有些,纪律阵型那是提都不要提;而现在的暴民,同样不缺乏勇猛。所以虽然张千户手下的兵虽然武器更好些;胆子更大些,也还是很快淹没在了人民的汪洋大海中;别说镇压了,连张千户要不是有人死命护着都要被人砍了。
  但是当朱抵的军队加入进来那就不同了;朱二同学往日最提倡的就是纪律。一声令下,前面哪怕是水坑也要往下倒;迎着对方的刀剑也不能变换一点阵型,面对蒙古兵还丝毫不弱,更不要说这些暴民了。
  只见他们十人一个小队,两个小队为一组,前面那个小队负责打架,后面那个小队负责捆人,不管是多么凶狠的狡诈的拼命的暴民在这些小队面前都是个渣。当那些暴民挥舞着手中的刀枪棍棒或者是扫把铁锨之类的东西往前冲的时候,他们面对的,就是一杆杆的长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哪怕这时候他们有不同于凡人的身手也是要向后退的。何况他们还没有,很多时候是连退都退不出来,有的那机警的想躲,但他身后的那些人却会挤压过来,于是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被长枪扎死的,他们最后怨恨的目光看的不是身前,而是身后。
  当这些士兵一步步碾压过来的时候,这些暴民终于有清醒的,有往后逃的有往两边的房屋中躲的,还有跪地求饶的。对于后者,前面的那些兵士就不管了,完全由后面的小队出手捆人,终于,求饶的越来越多,一队士兵往往要看几十上百人。
  当一条街道清理干净后,这些兵士就会转回来敲开房屋,能拿出房契证明自己是这房屋真正主人的,这些兵士也不去理会,而那些拿不出来的,不管嘴上怎么说,都被捆了起来。
  这种做法简单暴力,有冤枉的有漏网,不过在这个时候却是最可行的。很快,一条条街道就被清理了出来,早先觉得要翻天的暴动竟就这么被镇压了下去。
  高老爷等一干人看的目瞪口呆,张天长更是忍不住道:“将军的兵真乃天兵也!”
  朱抵双手抱拳拱了拱:“大人的话严重了,都是朝廷的军队。”
  “是是,是朝廷的朝廷的。”
  只用了两个多时辰,朱家军就基本上把江宁清理了一遍,之后他们拿出干粮用饭。这种作战时的吃食也是有标准的,基本上就是每人两块大饼,一块肉干。那大饼很硬,能放很长时间,那肉干也是风干了很久的,咬起来异常费力,但在他们吃的时候周围还是一片口水声。张千户那边的人看到了是既羡慕又妒忌,还有人忍不住开口:“这朱家军吃的都快赶上地主老爷了。”
  哪怕在平时呢,朱家军吃的这些东西也算是好的了,更不要说在这个时候了,不过这话刚一出口就受到了张千户的呵斥:“乱说什么!住口!”
  说着,小心翼翼的向朱抵看去,他可是知道这次为了能让朱抵出兵,内城的商户紧急凑出了四万多两。对于他要这个数大家倒没什么怨言,谁都知道这事朱抵担着干系呢,弄不好这次的军功就没了,虽说这在民间是好事,但在朝廷里则不一样了,新皇的心中会如何想更难说的很。这要不是有高老爷的这层关系,想来朱抵是怎么也不愿为四万两就干这种事。
  四万两,买粮食能买一大堆,可要在朝中打点,却真不算什么。所以此时张千户真的很怕朱抵一变脸来个甩袖而去,虽然现在江宁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可谁知道他一走会有什么变化啊!
  张天长也是一样的心思,当下就道:“朱家军乃真正的勇兵悍将,这样的兵士当然要吃酒喝肉。将军,可要来些酒助兴?”
  “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些兵士吃的用的无一不是按照先帝《兵书》所言,酒是不必了,若方便的话不如与我准备一些香烛,一会儿我要与先帝上些香,汇报一下这里的事情。”
  在他说前面那些话的时候张天长还有些尴尬,虽说他是文官,但先帝的书他们哪个不要读上一读?但读了却不放在心上,这确实有些问题。不过再听他说到后面的时候,众人都变成了惊愕,到了最后,那是齐齐的风中凌乱了!这非年非节,又不是先帝的诞辰,你上什么香啊!还有这里的事情又有什么好汇报的?是汇报江宁暴动啊还是汇报他们这些官将无能啊!
  “我练兵,本是为了保卫边疆对抗蒙古,却不想今日要对自家百姓下手,我实在愧对先帝啊!”说到这里他长长的叹了口气,而这一次,众人不免一凛。是啊,这些所谓的暴民,其实不都是江宁的百姓吗?这所谓的动乱,不也是被饿的狠了才发生的吗?
  “本官意已决,借银!十出十二归!”高老爷从牙缝里挤出一丝声音,“本官亲手写与,盖本官私印,这银子若将来衙门里还不上,由本官来还!”
  这话一出,周围的气氛就是一沉,过了片刻,张千户大笑着开口:“好,某家早先与大人一起抗敌,现在就与大人一起借银!这借条上也盖我一章!”
  “还有我的!”张天长也开了口。
  “小的虽然没什么本事能耐,也愿意同各位大人站在一起。”说这话的是铺头古乐。
  “算我一个吧。”
  “还有我的。”
  “我的。”
  “我的……”
  当第一个人站出来的时候,第二个第三个也就很容易站出来了。至于后面的有被气氛带动的有被环境感染的,也有被形势所迫的,不过最后却是在场所有人都站了出来。所以当后面莲姐看到这个借条的时候,只见那两行短短的笔墨下面却是满满的印章,她挨个看去,每一个,都是熟悉的,竟都是衙门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莲姐盯着那借条看了很长时间,然后放下纸,长长的对着高老爷等人作了揖,高老爷连忙虚扶了她一把:“大公子这又是做什么?”
  “各位大人的高风亮节实在是令在下惭愧。别的在下现在也不能保证,能做的也就是这十出十二归是不用说了,最多,也就按十一归来算。”
  她这么一说,衙门众人的表情就不一样了,有一副理所当然的,有惊喜的还有嫌弃的。现在市面上借银,普遍的是九出十三归,这已经算是比较有良心的价格了,高老爷所写的十出十二归绝对属于友情价,但作为衙门能写出这样的借条也是万万难得。现在莲姐说十一归就是又抹去一成,这一抹起码就是一万两的数目。有的人觉得不错,有的人则觉得莲姐不太上道,衙门能写借条就不错了,还有他们这些人的盖章,难道就不值个两成?
  高老爷道:“现在的关键却是要快,江宁此时的情景大公子也看到了,这次虽然镇压了下来,却没有解决根本,本官实不愿再看到这样的事情了。”
  “大人放心,三天内必有一批银子到账!”说到这里她咬了下牙,“就算其他商户一时挪用不开,我苏家,也要把这银子给凑出来!”
  莲姐说话算数,不过两天就凑了一批三万两的银子出来,其中两万两的通票,一万两的白银。这倒不是江宁再拿不出通票,而是有的地方只认银子,真金白银拿出来也很能震撼眼球。
  银子凑出来后,高老爷等人就选了两个老吏,都是过去的收粮好手,陈梁新粮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说是八斗,就绝不会是八斗五!莲姐那边也找了两个经常往外面跑的掌柜,都是在江南各个商行有脸面的人物,在往常只是凭他们的粮就能赊来不少东西。现在虽不至于能赊出一批粮食,却是便意许多。此外还有张千户点了两百人,派了身边的亲信。当这些人凑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了。
  当他们出城的时候,江宁搞了一个简陋的盛大仪式,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么一批人带着很多粮食去买粮了!
  城头处的施粥棚前依然排着长龙,大锅里的粥依然稀的几乎见不到米粒,但人们的情绪却稳定了很多,每个人都知道,再过不久,他们就有粮了!
  “这一次多亏了安儿,否则为父真该不知如何是好了。”看着这么平稳的景象,高老爷开口道。站在他身边的是一个穿了藏青色小花棉褙子的少年,只见他面如玉冠,一双眼睛极为有神,虽然身形看着有些单薄,却自有一股沉稳内敛的气质,引得不少过路的大妈小娘子往这边看。
  这个少年自然就是安姐,过去她穿男装还要背着些高老爷,虽然也不会严厉禁止,见了却是会说上两句的。而现在,却是无碍,甚至这一次还是高老爷提议要她一起前来的,当杨氏表示犹疑的时候,他还说:“我家安儿是巾帼英雄,岂是那些小家子的女子能比的?都说苏家的大公子如何了得,我家安儿又岂弱于她?不说别的,这借银的计策就是安儿先提出来的,也是我耽搁了,否则哪还会有这次的事情!”
  这话说的安姐既是惊讶又是感动,忍不住就道:“父亲真这么想?”
  “你这丫头,我还会骗你不成?也是你没有苏家那样的环境,否则必是要比她强的。”
  “父亲,我不是问你这个,而是你真的觉得我不用像女子那样三从四德相夫教子?”
  “胡说什么,你既是女子自然就要三从四德相夫教子。”高老爷瞪起了烟,不过立刻话音又一转,“偶尔穿次男装却是无碍。”
  安姐噗的一声笑了起来,抱着他的胳膊:“父亲,你真好。”
  高老爷身体一僵,他什么时候遇到过这种架势啊,别说遇到那是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他下面的子女虽有几个,但不是惧他如虎,就是在他面前不知所措,再有舒姐那样倒是亲昵,可大多时候,舒姐都是泪眼汪汪的看着他,弄的他又心疼又无奈,还隐隐的,又有些疲惫。就是安姐,早先对他也有些冷漠,虽然每次见他都是笑语言言,却从不会如此。
  虽然生疏,这种感觉高老爷还是受用的,他很快放松了下来,爱怜的看着她,过了好一会儿他叹了口气,安姐抬起头不解的看向他。他笑了笑:“没事,我想到你大姐了。你越来越像你大姐了。”
  “我怎么能与大姐比,大姐从小就懂事明理,我却是个糊涂的,若不是摔那一跤,说不定现在也糊涂着呢。”
  这一句冲淡了高老爷不少愁思:“那这一跤倒是怪值,什么时候你糊涂了,我就再让你摔一跤。”
  “父亲!”
  高老爷哈哈大笑,安姐忍不住也笑出了声,杨氏在旁边抱着留哥,也是一脸欢喜。这一刻的温暖与欢笑,久久的留在了安姐心中,很多年以后她想起,都觉得是在这一刻她真正的融入到了这个时代,在这一刻她真正的把高家,当做了自己的家。
  此时听高老爷这么说,安姐就道:“父亲也别再夸我了,这次的事还是父亲与一干大人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不过是出了个点子,而这点子也是很不成熟的。”
  “不管成熟与否,总是你出的。”高老爷一副与女荣焉的姿态。
  安姐一笑:“不过父亲,这粮食到了之后该如何处理,父亲可有个章程?”
  “这自然是有的,虽然苏家的那句话不过是个烟雾,说的却是事实。此时不比往常,这粮食却是至关紧要。我已叮嘱过张千户,从运银到买粮皆有看管,必不让这粮食被人贪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父亲,而是这粮食到了就一直这么放下去吗?”
  “现阶段也只能这样了,待上海之围解了自然就好了。我听说海外有几个地方也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路程也不远,到时候也能从那边买些粮来,而且大军离开,附近也会宽裕不少。”
  高老爷一脸期许,安姐却在心中轻轻的叹了口气,若只是如此,江宁恐怕还是要乱的。
  
  第129章
  
  就算经过这次的清洗;江宁现在也依然有将近万人的难民,这其中固然有不少老弱妇孺;却也有不少青壮。这些人吃不饱固然容易寻事;吃饱了就能安分了吗?在现代,作科犯奸的多是无业流民,这些人没有什么正经职业,满身的精力无处发泄,再加上精神苦闷;岂不就是容易出事?就说这古代的人更老实本分些;但天天这么闲着也不是个事。
  安姐来自把女人当男人使的现代,当下就觉得这实在是太浪费了;她想了想道:“女儿觉得这样不是太妥当;父亲固然是一片好心;但就怕日久生变。说句不该说的,这上海之围什么时候能解?解了之后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高老爷皱着眉,在他想来上海是很快就能打下的,虽然这个很快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可总不会再拖太长时间。这不需要什么军事素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要不是安姐一向表现不俗,此时高老爷就要训斥开来了,但就是这样他还是道:“赵将军乃百战之将,带领的又是天下少有的强兵,就算上海城池厚重,也必是能攻下的。”
  “女儿不是说攻不下,而是说,若蒋王回来如何?”
  “什么?”
  “蒋王,父亲,东海舰队是我大明最强大的舰队,朝廷可还有能与之相比的吗?若蒋王在天津受挫,会不会乘船返回?若他回来,赵将军可能马上撤走?”
  高老爷呆在了那儿,这个问题他从没想过,别说是他,大部分江宁官员都没有。早先的那些宣传骗住了别人也几乎骗住了他们自己。而且在他们一干文人的心中总有一种浪漫主义情怀——朝廷天兵一降,其他皆为齑粉!就像是他们一直觉得若朝中都是君子当政,那么万事都无忧一样。这种思想说起来简直就是天真,而且非常诡异的是,历朝历代都不缺乏这种思想,并且还能形成一个个党派流派,有的甚至能名传千古。
  这种思想不好说好还是坏,因为正是这种思想能令他们斧钺加身,受尽刑罚也依然大骂奸徒,可同时也正是这种思想令他们在实务上非常欠缺。
  这要在早先高老爷可能立刻就会说,任东海舰队再强大,也不是天兵敌手。但总算他经历了江宁之围,知道战争不是想象的那样了,而且他细想想,觉得安姐说的非常有理。
  在太、祖时期还有南洋舰队与东海舰队抗衡,但现在,南洋舰队已经被挤兑的很少听闻了,否则也不至于一说倭寇,人们首先想的就是东海舰队在做什么!
  蒋王就算在天津失败了,他也还有一条退路,而一旦他退回上海,江宁这边的麻烦岂不是还在?
  “而且父亲,这些粮食又能养这些难民多少日子呢?”
  高老爷没有说话,安姐又道:“我们这样养着这些难民,一般的民众又要怎么想?现在江宁粮价虚高,买来的粮食要不要平仓?”
  “你有什么想法?”高老爷终于开口了。
  “女儿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江宁经过这次大战,很多地方都需要修补,不如让这些难民来做。做一天发多少粮,按劳取酬,任谁都无话可说,至于真有困难的,比如老弱病残,不如就安排他们做一些请便的活计,比如打扫街道,拾捡垃圾。若真有那实在不能动的,再有衙门来统一照顾。这只是女儿的一点小想法,也不知行不行。”
  高老爷惊讶的看着她,其实安姐的说法并不稀奇,此时每年都有徭役,也是驱使民众做事。但这种驱使难民的做法却是从未有过的,虽然从没试过,高老爷也知道这个方法是极好的。令他觉得奇怪的是,安姐是怎么想到的?她又没有管理过庶务,又没有插手过民生,难道他这个女儿还是一个天生的干吏?
  “父亲为何这么看着我?”
  “你实话告诉我,这法子是不是二公子告诉你的?”
  安姐脸上一呆,高老爷继续道:“虽说你们已经有了名分,却不要来往太密了,毕竟你还没有过门,说起来总是不太好。”
  安姐的脸囧了起来,这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他们哪里来往密了!他们是私底下通了不少信,是说了几次话,可是、可是都是有原因的好不好!都是赶巧的好不好!都是……好吧,在这个时代,他们的来往是频繁了些。
  “待这次的事了了,为父就着手办你们的婚事,想来南安王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安姐已经不知道要做什么表情了。
  其实现在南安王还真是有差不多的想法。本来南安王对朱抵的这门亲事不是太满意,他想着无论这个儿子是不是能继承王位,总要给他找个有力的亲家,谁知道看起来平庸无能的高老爷在这一次的谋逆事件中竟大放光芒,朝廷的嘉奖已经下了,别的也就罢了,那个一等勋章可是实实在在的功勋!文官,特别是没死的文官要想得到一个这样的荣誉,那真是要祖坟上冒青烟了,而且,高老爷还这么年轻!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只要高老爷不犯重大错误,将来是一定要进内阁的。而比普通内阁更好的地方在于,人家是有荣誉的,这种清誉,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如果在过去南安王会更看重内阁的身份,可自从朱抵的军功报过来之后,他就更看重这份清誉了。他太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气了,弄不好就会得罪人,这时候有个这样的老丈人,那真是强有力的护身符。
  “就是,是个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