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贤妻难当-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菜、汤和馒头都都上来的时候,孟煜知道许大叔为什么要点这么多馒头了——和稻阳的酒楼相比,金京的鸡鸭鱼肉明显都瘦身成功了,就连馒头,也只有稻阳的三分之一大!在稻阳的酒楼里一盆洛阳燕菜,简直要装一大盆上来,够六七个人吃了,可是这金京的洛阳燕菜,装在一个小小的白瓷汤碗里,怕是只够一个人喝!
许平安得意地看着孟煜,炫耀道:“现在知道了吧?金京居大不易啊!你姐弟俩以后要不好过了!”
他把筷子递给孟煜和孟苹,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孟煜有知府大人的推荐书,进明珠书院是绝对没问题的;倒是大苹果,你可不能一直在祖父祖母家白吃白住,这金京的人心,可不像咱们东疆那样古道热肠,你得出去挣钱!”
孟苹知道许大叔说的是大实话,很认真地听着。
“把孟煜安顿下来之后,你好好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那个高官门第在招侍候的人。若是慈善宽厚之家,不妨找了中人托身进去,在里面好好做活,待得年纪大了,再找一个人嫁了!不要老指望亲戚接济,你这丫头越长越巧,长成这个模样,难免有人会生歹意,自己要提防着,免得被亲人卖进了妓窠子,哭都来不及!”
孟苹很是感激,她拉着孟煜,起身给许平安行了一个礼,别不多言。
在大金赫赫有名的明珠书院,位于金京靠近皇宫的御街之上。
御街因为地理位置太好,地价奇高,简直是寸土寸金,可是这明珠书院就这样大喇喇地占据了半条街。
这原来是天昊帝赐给最心爱的妹妹明珠郡主的府邸,明珠郡主长居南疆,就求皇上把金京的明珠郡主府改成了明珠书院,专门收录全大金最优秀的贫寒子弟和因公殉职之人的子弟,为大金培养文武人才。
许平安带着孟煜和孟苹,帮他们交上了知府大人的推荐书,又拿出了有着清远侯印章的抚恤手令,帮孟煜办理了申请入学的手续。
忙完这一切,他带着孟苹姐弟回客栈,一边走,一边交代着:“下午咱们再过来参加考试,回去之后孟煜得温一温书,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下午的考试关系到孟煜的未来,孟苹也有些紧张,还不敢让孟煜看出来,她故作放松地转移话题:“咦,那边有卖冰糖葫芦啊啊!许大叔,咱们快要分手了,给侄女买一个吧?!”
许平安:“……分手……”
大苹果小火花星星眼望着许平安。
许平安慷慨解囊,斥巨资买了三根冰糖葫芦,一大两小三个人一根舔着一根糖葫芦,气壮山河回了客栈。
孟煜发挥得相当好,当场就被录取了,约定五日后正式进入学院。
许平安为他俩交了五日的房钱,婆婆妈妈交代了又交代,最后留下了五两碎银子,大步离开了。
犹自沉浸在离愁别绪中的孟苹和孟煜,正站在客栈大门口望着许平安的背影,就听得对面有人道:“是孟姑娘和孟公子么?”
8第八章 金京奇葩
孟苹抬起头,发现对面站着一位牵着黑色骏马身着甲胄的军官,身后还站着两个同样牵马的士兵。
她疑惑地看着这位英俊的年青军官。
孟苹虽然对英俊军人有着天生的好感,却也不敢贸然搭讪:“你们是……”
军官把手中的缰绳扔给身后的士兵,大步走了过来,手里不知什么时候拿出了一枚银簪子,递到了孟苹眼前。
孟苹认出了是自己的烂银梨花簪,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头上那对梨花簪。
英俊军官马上发现了她的小动作,瞥了一眼她的花苞头上插戴的一模一样的那对烂银梨花簪,沉声道:“标下命叫玉琴,是清远侯世子的亲卫,世子命标下前来见孟姑娘!”
孟苹眨了眨眼睛:“清远侯世子?”
英俊军官马上道:“世子姓玉名珂。”
“呃……”孟苹有点茫然失措,小要饭的怎么变成了清远侯世子?找我做什么?来报恩么?
她有点紧张地看着英俊军官:“那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孟苹。”
“我的小名呢?”
“大苹果。”
“你是真的!”大苹果豪迈地挥了挥手,“好吧,那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英俊军官玉琴抱拳行了个礼:“世子命标下看看恩人孟姑娘!”
孟苹:看看?不是来还银子或者报恩的吗?
有着“玉琴”这样一个柔弱名字的英俊军官“奉世子之命”看过恩人孟苹之后,就带着那两个士兵施施然离去了。
孟苹和孟煜默默相顾,无言以对:只是看看恩人,然后转身离去么?
民间哲学家孟苹默默地想:人生果真如此,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啊,早就应该明白的,施恩不图报,这样才会有意外之喜呢!
转身大步走开的玉琴也觉得很坑爹:世子究竟是怎么了?费了那么大功夫飞鸽传书,就为了让自己见恩人孟姑娘一面,然后转身离开吗?
西北大营的靶场里,清远侯世子玉珂正在弓箭师父的教导下练习射箭,突然想到了什么。
休息的空隙,他把玉剑叫了过来,低声问道:“派去见孟姑娘的那个玉琴,是不是生得很英俊?”
玉剑有点迷惑,眨了眨眼睛道:“禀报世子,玉琴算……很英俊吧!”
玉珂漂亮的小脸没有一点表情,瞥了玉剑一眼,心里后悔极了,孟苹一贯的爱好美人,尤其是冷酷型俊男,玉剑生得这么娘气,应该派玉剑过去的啊!
孟苹觉得自己脑容量有限,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想好了,她拉着弟弟往客栈走去:“咱们先回客栈好好收拾一下,然后去祖父祖母家。”
换好衣服之后,孟苹带着弟弟雇了辆驴车,往野鸡塔巷子而去。
野鸡塔巷子幽深曲折,房屋破旧,小巷两旁的野草野花生得蓬勃茂盛。
孟苹背着包袱,拉着弟弟站在祖父家破旧的木门外。
木门上有着脏兮兮的春联痕迹,两扇门间缝隙已经很大了,也没有人修一下,门前地下也脏兮兮的。
孟苹有点嫌脏,皱了皱眉头。
爹爹那么干净整洁勤快的一个人,这是他爹娘家吗?
可是明明指路的人都说是一直往前走,门前有一棵柿子树那家就是孟家啊?
孟苹松开了弟弟的手,敲了敲门。
“谁呀?”里面传来苍老的声音。
“我们是从稻阳来的!”孟苹回答了一声,又牵住了弟弟孟煜的手。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之后,大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一个又瘦又小的老太太站在门后,看了看孟苹,又看了看孟煜,满是皱纹的脸上显出些激动来:“你们是大苹果和小火花?”
孟苹的眼睛有点湿润了:“祖母?”
孟煜也跟着叫了一声“祖母——”,然后哭了起来。
孟老太太也是老泪纵横:“进来再说吧!”
进屋之后,祖孙三人在炕上坐了下来。
当孟苹说完爹娘的死,孟老太太先是愣了一下,眼泪马上流了出来,接着就拍着腿哭了起来,边哭边诉说着:“我不孝的儿啊,你怎么把老娘给扔下了……”
看着祖母老泪纵横,孟苹和孟煜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孟苹哭了一会儿,看到弟弟眼泪鼻涕流了一脸,忙拿出帕子帮弟弟擦了擦。
正在这时候,有人推门进来,听到堂屋里的哭声,忙大步走了过来:“娘,怎么了?”
孟老太太抬头看是大儿子,满脸的泪落得更快了:“大郎,三郎死了,三郎两口子都没了——”
孟大郎似乎呆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发红的眼睛看着孟苹和孟煜:“这是大苹果和小火花?”
孟苹擦了擦眼泪,看着眼前这个饱经风霜酷似自己爹爹的中年男子,叫了一声“大伯”就再也说不出话了——孟大郎和自己的爹孟三实在是太像了,自己爹爹若是再多活几年,怕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她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孟大郎看着侄女和侄子,眼泪也快要滴出来了,他转身就走:“我去叫爹和老二他们!”
没过多久,孟大郎就带着孟老爹、孟二郎、孟四郎、孟六郎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群女人和大大小小的孩子。
孟五郎从军在外,孟七郎在外做行商,没有在家,他们的娘子倒是跟了过来。
孟苹讲述了爹和娘去世的经过,堂屋里和堂屋外一片哭声。
因为孟家老宅实在是太过窄狭了,到了傍晚,一大家子女人和孩子都散了,孟六郎的妻子带着孩子避进了卧室,堂屋只余下孟大郎、孟二郎、孟四郎和孟六郎留下了。
孟大郎先是咳嗽了一下,这才问坐在炕上只顾发呆的老爹道:“爹,大苹果和小火花如何安顿?”
孟老爹闷闷道:“自然是和我们老两口一起住了!”
在状元坊做小生意的孟六郎闻言,问道:“爹娘日常的花销是我们兄弟兑的……”
孟苹觉得自己听懂了一点,她没想到现实来的这么快,刚才还抱头痛哭的亲人已经开始亲兄弟明算账了,她瞪大眼睛看着自己这些亲人。
孟老太太一下子坐直了身子:“老六,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孟六郎看了其他几个兄弟一眼:“说实话而已,没什么意思!”
孟四郎看着三十岁左右,圆圆的脸上带着丝和蔼的笑,转向孟苹问道:“大苹果,你爹这个样子去了,难道官府没有抚恤么?”
孟苹掏出早已备好的十两银子:“官府给了二十两银子的抚恤,为了让知府大人替孟煜写进明珠书院的介绍信,送出了十两银子,如今就剩下十两了。”
孟四郎含笑道:“你家在稻阳的房契呢?”
孟苹一脸的天真:“娘藏起来了。她走得太急,我忘了问了。”
孟四郎一点也不含蓄:“那你爹娘就没存点银子?”
孟苹摇了摇头:“我没找着……”
孟大郎从炕桌上拿起了这十两银子,递给了孟老太太:“这是三哥留给大苹果和小火花的生活费,既然娘要留下大苹果和小火花了,这十两银子娘就收起来吧!”
孟老太太叹了一口气,一手一个接过了银锭子,塞进了袖袋里:“以后这俩娃娃就跟着祖父祖母了!”
孟六郎一脸的恻然,对孟苹和孟煜道:“侄子开学之后,是要住到书院去的,侄女以后跟着祖父和祖母生活,不要懒惰,要好好干活,好好照顾祖父祖母!”
孟苹垂下眼帘,拉着孟煜起身道:“谢谢祖父祖母收留,谢谢各位伯父叔父!”
孟家老宅真的是太狭小了,共有朝南正房三间,灶屋一间和储藏室一间。
正房是一明两暗三间,正中间是堂屋,两暗一间住着孟老爹和孟老太太,一间住着孟六郎一家三口。
灶屋和储藏室朝西,是泥胚子盖成的茅草房,灶屋是一定不能住人了,孟煜和孟苹被安排住进了灶屋隔壁的储藏室。
孟大郎回自己家扛来了一张床板,孟大郎和孟四郎搬来了几块土胚,兄弟齐心拼凑成了一张窄床。
从此,孟苹要和孟家的柴火和粮食住在一起了。
虽然孟家人有着京城人对外郡县人特有的优越性,在为孟苹和孟煜安排住处的时候,还是有些歉意的。
孟二郎道:“先将就一下,晚上二伯就给你送褥子和被子!”
孟苹乖巧地道谢:“谢谢二伯了!”
到了晚上,孟苹和孟煜该睡觉了,可是承诺要送来褥子和被子的二伯还不知所踪。文人小说下载
孟老太太唠唠叨叨道:“还不是老二的婆娘霸拦着不让他给!”
她从自己床头的衣柜里掏摸了半日,摸出了一床薄褥子递给孟苹:“先拿去铺上吧!”
孟老太太移动着小脚,出了卧室,向着对面卧室的布帘子隔空喊话:“她六婶,把你家的薄被子给拿出来一个!”
孟苹抱着薄褥子,默然跟着祖母身后。
绣花青布帘子被掀开了,五短身材小圆脸的六婶走了出来,靠着门框似笑非笑道:“婆婆,您什么时候给过我被子了?”
孟苹预感到一场婆媳大战即将开始,悄悄拽了拽孟煜的衣服,往后退了退,离开了漩涡的中心。
她忧郁地看着祖母和六婶:原来母亲说的“金京亲戚多奇葩”并不是骗人的啊!
9第九章 粗使丫鬟
孟老太太冷冷一笑,斜了六郎媳妇一眼:“是你自己傻,成亲的时候不知道问婆家要!你若是要的话,我砸锅卖铁也要给你置买一床被子的!谁让你上赶着嫁给我家六郎呢!哼哼哼!”
孟六媳妇哑然,呼出了两口粗气,一掀帘子回了卧室。
从头到尾,孟六郎躲在房里,一个屁都没放。
孟老太太惨胜儿媳,悻悻然回了卧室,再次打开了柜子门,看着柜子里的一叠被褥,逡巡良久,毅然决然地扯出了一床又窄又小的被子,很珍惜地在上面摸了又摸,这才递给了跟在身后的孟苹:“被子有点窄,你和孟煜横着盖好了!”
孟苹看了看明显不够姐弟俩盖的被子,嘴角抽了抽,笑道:“谢谢祖母了!”
孟老太太豪迈地一挥手:“赶快去睡吧,明早早点起来烧锅,不然你六婶会不高兴的!”
孟苹没想到自己和祖母家的蜜月期会这么短,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其实既然打算暂时寄人篱下,用不着祖母交代,她一定会有眼色又勤快的。
孟苹拉着孟煜回了储藏室。
祖母并没有说给他们油灯,孟苹怕去要的话,再引起和刚才类似的纠纷,就打开了门,让月光照进来一点。
白色的月光如水般自大开的房门泻了进来,储藏室里面看的清清楚楚的。孟苹借着月光铺好了被褥,没有枕头,她就把包袱里她和孟煜的棉衣拿了出来,铺在了床头。
三月的夜,位于北方的金京还是很冷的,因为太累,孟苹和孟煜很快就睡着了。
睡到半夜,孟苹被冻醒了。
被子太窄了,孟苹侧着身子,六岁的孟煜缩成一团睡在姐姐怀里,饶是如此,孟苹的背还是露在外面。
孟苹伸手掖好孟煜那边,确保弟弟没有受冻,这才取出了自己枕的棉衣,搭在了身上。
她睡不着了,听着弟弟孟煜的呼吸,孟苹默默计划着以后的生活。
一大早,孟苹就听到外面传来“唰唰唰”的扫地声,忙披着衣服坐了起来。
她先帮犹在熟睡的孟煜把被子掖好,这才穿好衣服走了出去。
孟六郎正在扫院子,看到她起来了,笑着打招呼道:“大苹果起来了,你六婶在厨房忙着呢!”
孟苹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笑了笑,随意舀了点凉水就着厨房门口的洗脸盆洗了洗脸,喝口凉水漱了漱口,走进了厨房。
六婶正在往锅里添水,看她进来,板着脸道:“你烧锅吧!”
孟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六婶,默默坐了下来,拿了一把麦秸秆填进灶膛里,拿起火石开始引火。
饭快做好的时候,孟苹听见了祖父和祖母起来的声音。
六郎媳妇冷冷道:“还不把木盆拿进来给你祖父祖母舀水洗脸?”
孟苹默不作声地起身倒了洗脸盆子里的残水,把木盆端了进来。
孟苹端着木盆,六郎媳妇舀了两瓢热水进去,又加了两瓢凉水,然后一抬下巴,示意孟苹把盆子端出去。
孟老太太洗完脸,对正要回厨房烧火的孟苹说道:“大苹果啊,咋这么没眼色呢,擦脸的布巾在绳子上搭着呢!”
孟苹忙过去把布巾拿了过来,递给祖母,然后飞快地跑回了灶屋——祖母家烧的不是木柴,而是麦秸,很容易烧完,得赶紧过去添柴火。
孟苹和六婶一起摆好了饭。
这时候孟煜和六叔六婶的儿子孟臣也都起床了,大伙儿围坐在八仙桌旁开始吃早饭。
孟苹正想找个位置坐下,却被六婶一拉,出了堂屋。
六婶小声道:“大苹果,在孟家女人是不上桌的!”
孟苹一愣:“祖母不是女人么?”
六婶嘴一撇:“你祖母?她老人家熬啊熬的,早已熬成男人了!”
孟苹:“……”
孟苹刷完碗,六婶也擦好了灶台,两人一起出了灶屋。
六婶的儿子叫孟臣,今年也是六岁,比孟煜小几个月,胖乎乎的,正在外面和孟煜一起玩弹石子游戏呢!
孟苹刚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听到屋子里传来祖母的声音:“大苹果啊,进来一下!”
孟苹一进祖母的卧室,便发现祖母正在从柜子里往外掏被褥呢,忙上前去帮忙。
孟老太太柜子里还是有一些存货的,很快她的床上便堆了不少被褥。
孟老太太一脸慈祥的笑:“大苹果,今日太阳很好,陪着祖母拆洗被子吧!”
孟苹微笑:“好啊,祖母!”
到了中午的时候,孟苹看了看满院子搭的刚洗好的被面被里,再看看自己洗得通红的小手,心里明白了一件事——祖母是把自己当粗使丫鬟来充分使用了!
她想起了许平安许大叔临离开交待的话——“把孟煜安顿下来之后,你好好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哪个高官门第在招侍候的人。若是慈善宽厚之家,不妨找了中人托身进去,在里面好好做活,待得年纪大了,再找一个人嫁了!不要老指望亲戚接济,你这丫头越长越巧,长成这个模样,难免有人会生歹意,自己要提防着,免得被亲人卖进了妓窠子,哭都来不及”。
同样是当丫鬟,与其这样累死累死还不得一点钱,夜里还有被冻死的可能,不如就按照许大叔的吩咐,等弟弟去了明珠书院,自己就出去托中人签个短约找个活干。
想到这里,孟苹心里有了指望,眼前的日子倒也可以忍耐了。
用过晚饭之后,孟苹正在灶屋里和六婶一起收拾,就听到外面传来敲门声。
孟六媳妇侧耳听了听,道:“去开门吧,是你大娘二娘她们!”
孟苹走了过去,拨开了门闩,打开了大门。
孟大郎和孟二郎走了进来,一高一矮两个妇人跟在后面也走了进来。
孟苹先叫了声“大伯二伯”,又叫“大娘二娘”,同时屈膝行了个礼。
一家人都聚在堂屋里说话,孟六媳妇带着孟苹烧了一锅开水,泡了一大壶大叶茶让孟苹端了过去。
孟苹倒完水,就静立一侧,听大人说话。
孟大媳妇个子挺高,五官端正,生得挺好看,人很沉默,坐在那里一句话也没有。
孟二媳妇尖嘴猴腮的,脸上擦着一层厚粉,眉毛修得细细的,用炭笔描得弯弯的,嘴上涂着鲜红的胭脂,一说话粉扑簌簌地往下掉,偏偏还爱说话:“……大苹果她娘生前那么光彩,衣服首饰那么多,都到哪里去了?可没见大苹果拿出来啊!”
大苹果低着头,装着哽咽了一下,才道:“我怕路上遭人抢了,都留在稻阳家里了!”
孟二媳妇刚要说“那让你二伯去取回来”,就被自己老公瞪了一眼,只好改口道:“小火花一看就是咱们孟家人的长相,浓眉大眼高鼻梁的,生得又黑,一看都是忠厚相;只是大苹果这丹凤眼尖下巴白皮肤的,长得这样俏,可不像咱们家的人!呵呵!”
孟苹背上冒出了冷汗:“……”
众人:“……”
看到大家冷场,孟二媳妇又自顾自“呵呵”了两声。
10第十章 把握机会
其实孟苹心里对此也是有点怀疑的,她忘不了母亲临死前交给自己的那支华丽的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以及那句遗言——“大苹果,这是你……父亲送我的,以后留给你……”。
可是她是绝对不能让眼前这些人怀疑自己。
孟苹佯装疑惑地说道:“爹和娘不是说我像娘亲的姨母我的姨婆吗?难道咱家里都没有人见过她老人家?”
正房里的这些人,谁都没有见过一直住在南疆的大苹果姨婆,因此继续冷场。
一直没说话的孟大郎媳妇这时候突然道:“我小时候在城北见过芝娘的姨母,真的挺标致的,后来她嫁到南疆就再也没见过了。”
孟苹知道她是为自己解围,心里很是感激,却也不敢表现出来,只是故作天真道:“爹也老是说我会长,亲戚谁长得好看像谁,还说我的手长得像祖母的手呢,被娘取笑了一通!”
孟老太太“呵呵”一笑,事情总算揭过去了。
这天该送孟煜去明珠书院了,一大早孟大郎就赶了一辆驴车过来了。
等孟苹收拾好孟煜需要带的东西,他就赶着驴车带着孟苹和孟煜往明珠书院所在的御街而去。
孟苹已经知道自己这位大伯平时就靠这驴车拉人拉货为生,见他这样热心,为了送自己姐弟,竟然耽误一天的生意,心里很是感激。
学院规定每月二十五那日巳时家人可以领牌探望,其余时间书院采取全封闭制度,家人根本见不着孩子。
临和弟弟分开的时候,孟苹眼睛湿润了,孟煜也两眼含泪。
可是他们最后都忍住了,他们都太小了,先活下去再说吧。
入学的事情办得太快了,半上午的时候,孟大郎赶着马车又把孟苹送回了野鸡塔巷子。
到了门口,孟苹跳下了驴车,正要招呼大伯也进院子歇歇,孟大郎憨厚地笑了笑,道:“我还不急着回家呢,再出去转一圈,说不定能拉点生意呢!”
经过这几日,孟苹已经知道孟老太太不喜欢自己这个憨厚老实的大儿子,连带着不爱说话的大儿媳妇也不喜欢,她老人家最喜欢的是孟六郎和六郎媳妇,只是孟老太太和六郎媳妇都是能人厉害人,住在一起矛盾就老多,吵架是常有的事情。
孟苹忙笑着说:“大伯再见!”
孟大郎临走又叮嘱了一句:“记得听祖母话!”
看着孟大郎离开了,孟苹这才推开虚掩的大门,走了进去。
她今日要送孟煜去明珠书院,所以换上了一双半旧软底绣花鞋,底子很软,脚步声就很轻。
还没走到自己住的储藏室,孟苹就发现自己临走前关好的储藏室的房门似乎开了一条缝。
孟苹心里一惊,忙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贴着门缝往里看。只见孟六郎媳妇正站在床前,手里拿着孟苹的棉袄正在摸着什么。
孟苹明白了过来。
她转身蹑手蹑脚地走到大门口外,虚虚关上大门,然后用力敲了敲门,大声道:“有人在家吗?”
她装作疑惑地“咦”了一声,又敲了敲门。
这时候院子里传来孟六郎媳妇的声音:“大苹果回来了!”
孟苹推开了大门,只见孟六郎媳妇满脸带笑迎了出来:“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啊?”
孟苹笑眯眯地说道:“我也真没想到这么快呢,六婶,中午做什么饭,我去择菜洗菜?”
孟六媳妇抚了抚发髻,撇了撇嘴巴:“你祖母想吃酸汤面叶,你和点面擀面片儿吧!”
“嗯。”孟苹乖巧地答应了一声,洗了洗手,去灶屋忙碌去了。
用过午饭,收拾完灶屋,祖父祖母和六叔六婶夫妻都歇下了,孟苹关了了储藏室的门,上了门闩,解开了衣带,脱下了早上刚换上的半旧青布裙子,露出了穿在里面的浅粉裤子。
她用手按了按,确保爹和娘留下的东西都还好好地呆在裤腰那里,这才躺在了床上。
储藏室没有窗户,一关上门,里面就有一股霉味、坏红薯味、坏了的包谷味和干萝卜缨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颇为复杂。
孟苹先是分析了一下房间里这种奇怪味道的属性,然后开始盘算。
她早就怕那些亲人得了十两银子还不放心,来搜自己住的屋子,所以就趁弟弟睡着,缝了个窄长的小包,把银票和首饰都装进去,然后缝在了自己的裤腰里。
现在看来,她的担心不是没有依据的。
孟苹盘算过,母亲给自己和弟弟留的那叠银票就有三百二十两了,再加上碎银子,其实出去买个小宅子,把户帖迁到金京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她才十一岁,孟煜才七岁,他们都还没到能做户主的年龄,若是要买房转户帖的话,自己还不被祖母他们给肢解了!
所以,还得再隐忍一段时间,找个机会离了这孟家,等将来孟煜长大顶事了,再置买房产。
孟苹就这样在孟家呆了下来,她挺勤快,嘴也甜,话不多又不爱传闲话,虽然才十一岁,可是平常干的活并不比一个成年女人干的少,所以孟老太太和孟六婶也都算满意。
孟苹自己总结了一个经验,那就是做活要细、要慢,这样还落了好,还不用做得太多,弄得自己没有休息的时间。
偶尔闲暇的时候,她也会向孟老太太撒撒娇,和邻居家同龄的女孩子一起玩;邻居家的老太太小媳妇过来找祖母或者六婶串门的时候,她张装作纳鞋底或者给祖母捶背,呆在一边听着。
就这样,渐渐的她就有了一个好朋友——西邻家同龄的冯二姑娘,也慢慢得了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附近街巷胡同哪个妈妈是常走高门大户做荐人的中人的,哪个高门正在托中人采买一个小丫鬟,准备给新纳的姨娘用,谁家十二岁的姑娘卖进了田皇后娘家田尚书府,每月都有月钱主子还有赏……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大半年时间就过去了,冬天很快来到了人间。
金京的冬天一天到晚刮风,冷得很。
孟苹这大半年来任劳任怨,给祖母捶背,帮祖母洗脚,没人的时候说两句甜言蜜语,和祖母一起回忆回忆自己死去的爹孟三,最后感动了孟老太太,她老人家终于很大方地又给了她一床旧被子。
盖着两层被子睡在床上,孟苹终于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
为了感受这种温暖,她不想立刻睡着,钻在被窝里胡思乱想。
她先是想了想弟弟孟煜。
孟苹上个月二十五那日刚去看过孟煜。
进了明珠书院大半年,孟煜不但长高了,也长壮了,虎头虎脑的,说起书院里的生活,也是开心的很,拉着孟苹介绍他那几个同是孤儿的好朋友。
想到这里,孟苹脸上绽出了微笑。
她又想起了好朋友玉珂。
她以前还想着,说不定自己和玉珂能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呢,就叫“风尘二友”好了。
谁知道原来玉珂是什么清远侯世子,而且他的手下对自己那么冷淡,玉珂又这么大半年没有一点消息,看来自己和他已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的人了。
想到这里,孟苹有一点淡淡的伤感。
可是即使是孟苹的前世,一个号称人民共和国的地方,不也是阶层分明贫富分化很严重的么?这样一想,那么玉珂同自己疏远也是正常的啊!
想到这里,孟苹又是一阵释然。
她又想起西边邻居家冯家的二姑娘说让自己明日上午去她家一趟,还要自己打扮齐整一点,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明天去看看好了。
想着想着,孟苹就睡着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孟苹收拾好灶屋,又帮六婶洗了衣服,这才向祖母提出自己想要去冯家玩一会儿。
孟老太太正和孟老爷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墙晒暖,听了孙女的话,也只是交代了一句:“中午早点回来洗菜烧锅!”
孟苹含笑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冯二姑娘是孟苹的好朋友,为人直爽泼辣。
冯家在孟家西边第二家,家里只有五口人——冯二姑娘的爹冯孝银、娘冯大娘、大哥冯大郎、冯二姑娘和小妹冯小妹。
冯家世世代代都是正阳侯府的家奴,家主看他们勤谨,赏了这一处宅子让他们搬出来居住。
白日冯家男男女女都是要上正阳侯府应卯的,很少在家。
孟苹不知道为什么冯二姑娘今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