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玲珑入骨-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呀!我真是糊涂得紧!这王大公子几年前便已婚娶,如今家里的妾侍都有好几房了吧?”
  “何止啊!他成日眠花宿柳,就是个花花公子!而且还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与咱家驸马爷小时候一起开蒙,却至今半个功名也没考上,早就将王家读书人的脸丢尽了!”
  “哎呦喂!可不是吗?他老子娘快是要被他气死了!虽说他老子贵为当朝一品,可若是一朝身死,纵使是位列太庙又能如何?还不是家道中落?这范姑娘是断然看不上这种人的,若是贸然开口,怕是会被长公主打出去。”
  几个小厮正在门房里聊得热火朝天,突然听到两声轻咳,一时间吓得胆颤。
  其中一个胆大的循声望去,原来是温苍刚刚经由他们窗下出门去了。
  温苍踏出庾府大门,径直走向王渊。
  王渊见到温苍自是喜出望外,连忙迎上前去。
  “温兄,一日不见君,如隔三秋啊!”
  温苍作揖道:“那日一别,想不到王兄如此痴情,竟然日日等在门口,我也是偶然听下人提起才知道,今日便替主人家来劝王兄回去。”
  王渊道:“温兄,我站的这个地方可是街上,不是庾府的地界,难道也会碍人家的事儿?便是长公主殿下也管不得这么宽啊。”
  温苍附耳道:“长公主殿下知道你每天在此是想见到寒雨姑娘出门,她说了,你便是等上三五个月也没有用。寒雨姑娘伤心欲绝,不会出门的。”
  王渊也低声道:“即便是三五个月不出门,我可以等上十年八载,若她还是不出门,我便等到死。若是死了还见不到她,大不了便是死不瞑目罢了,也什么紧要。”
  温苍道:“你的心思长公主都知道,她说若你肯回去,便许你一个美差,到时候再光明正大地摆宴谢你,让你见到寒雨姑娘。”
  王渊一听温苍所言,顿时来了精神,急切地问道:“什么美差?只要长公主殿下吩咐,我一准儿能办成。”
  温苍道:“范姑娘,闺名雪卿,与我一样都是大汉人氏,由长公主和庾驸马邀请来到大周。可是大周人人都有宗籍,我们却没有。长公主殿下知你与开封府如今掌事的少尹关系匪浅,不如请王兄帮忙跑一趟,让那少尹开具文书,为我们二人快些办妥。”
  王渊心中乐开了花,笑道:“这有何难?就包在我身上了!那少尹原本就是个穷书生,若不是拜在我爹门下,哪有他的今日?我若是亲自出面,他定然不出半日就办得妥妥当当的了!”
  王渊正说到开怀处,突然顿了一下,悄声说道:“哎?不对啊!长公主是什么身份?这事还用得着我?”
  温苍不说话,只是笑而不语地看着他。
  王渊一拍大腿,说道:“我懂了!温兄,替我多谢长公主殿下!此等恩情我这辈子一定报答!”
  温苍拱了拱手,说道:“那就此事就有劳王兄了!”
  王渊一边搭话,一边便等不及地作势要走。
  “温兄不必客气,待我将事情办妥贴,再来拜会!”
  温苍笑着作揖道:“恕不远送。”
  王渊摆了摆手,人已走出十几米去了。
  王家的家仆见状都愣住了,回过神来连忙跟了上去。
  “少爷,咱今儿这么早就撤了?”
  王渊不耐烦地道:“撤了,撤了!让他们都跟上!”
  为首的家丁连忙招呼众人道:“快跟上!”
  “少爷,慢一些,等等我们啊!”
  王渊大步流星,恨不得一路小跑地往开封府的方向而去。
  温苍看着王渊的背影,微笑着转身往庾府大门走去。


  ☆、第一零九章 有凤来仪(上)

  温苍还没走到大门口,只见幼薇带着晰儿和朦儿急匆匆地走出来上了马车。
  他还没来得及问一句,马车就已经走远了。
  温苍走到门口,众人行礼道:“温公子。”
  温苍问道:“长公主殿下这是去哪儿?竟是如此着急。”
  人群中有人答道:“说是皇后娘娘急召长公主入宫呢。”
  温苍道:“难道宫里出了什么事?”
  “似乎是因为皇上出征西境,久久不归,皇后娘娘忧思成疾,所以急召长公主入宫相见叙话。”
  温苍点点头,向马车的方向回望了一眼。
  那边厢,幼薇在车上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皇后急召,她本想推辞,却实在推脱不掉,只能硬着头皮奉召入宫。
  马车里,晰儿开口道:“这次进宫,殿下务必小心一些,可别忘了上次宫中的怪事。”
  朦儿道:“说的是呢!那封血书……”
  幼薇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朦儿连忙收住了话头。
  晰儿道:“可惜我们二人身份低微,只能等在外面,不能陪殿下进去。”
  幼薇道:“不碍事的,说不定只是皇后想找人说说话罢了。”
  朦儿道:“若是驸马爷没出事就好了,有他陪着殿下进宫就万事大吉了。”
  晰儿斥道:“朦儿你乱说什么?小心别惹殿下伤心。”
  朦儿自知失言,说道:“殿下莫怪。”
  幼薇缓缓地道:“本宫何尝不是百次千次万次地设想过,若是驸马没有出事如今会怎样,可是万事不能向后看,只能向前看。事到如今本宫也不得不独自面对了。”
  马车中一时间安静下来,她们三人仿佛能听到车轮碾过路面留下辙印的声响。
  幼薇心想,不知此刻永安究竟在何处?是否代替自己上了大学?此间风雨飘摇,这么多年,她一个人是如何挺过来的?此番进宫,凡事务必都要小心应对,留住此肉身不灭就还有换回真身的一天。
  宫门外,幼薇下了马车,换上软轿,由等候的宫人抬进了宫门。
  太微宫的布局乃是前朝后寝。
  而寝宫也分若干区域。
  皇上的寝殿为朝阳殿,位于正中。
  朝阳殿左右各有若干殿与之并列,均为独立宫院。
  朝阳殿北侧为宫中第二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宫,外臣不得进入。
  寝宫中轴线上主殿名徽仪殿,乃是皇后寝宫。它的左右和后方又有若干殿。
  如今杜贵妃居于含章殿,李淑妃居于紫宸殿,张婕妤居于承明殿,魏美人居于漪澜殿,谢才人居于曲觞殿。
  在西隔墙内,北部有九洲池,也是苑囿区。池北为皇子皇女的住所,而永安未出阁之前所居住的钦安殿就在其中。
  此番乃是皇后传召,因此幼薇被一路带到了徽仪殿。
  晰儿、朦儿不得通传并不能直接进入徽仪殿,只能在外候着。
  徽仪殿前有石池,东西五十步,南北四十步,池中有金花草,紫茎碧叶,丹花绿实。
  幼薇走近了,竟闻到一股奇异的香气。
  幼薇问带路的内官道:“好香的花草,竟然还结了果儿,不知吃不吃得?”
  那内官道:“回禀长公主殿下,这花儿果儿闻着虽然香,却没人愿意吃它们,酸得紧呐!”
  幼薇微笑着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随着内官步入殿内。
  幼薇刚刚一脚踏入殿门,便吃了一惊。
  只见小符后并未有丝毫病容,袅袅婷婷地走下台阶,迎面而来。
  幼薇道:“皇嫂不是忧思过度,一病不起么?怎么会?”
  小符后握住她的手,笑着往殿内走,说道:“不这样说你怎么肯进宫来?”
  幼薇道:“并不是有意推辞,只是驸马身中剧毒,时时需要有人照顾,这才不得脱身。”
  小符后带着她入了座,说道:“驸马中的毒既然难解,你日日在府中守着他也是无益,也该让自己透口气才是。”
  幼薇淡然一笑,说道:“皇嫂说得是。”
  小符后也笑道:“膳房刚做好了酥酪,你尝尝。”然后转头对身边的宫女说道:“去盛一碗来给长公主尝尝。”
  宫女笑盈盈地回道:“早就备下了呢。”
  说话间另有一小宫女从外面端了一碗酥酪进来。
  幼薇将玉碗捧在手里,心想真是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正在幼薇左右为难之际,突然有个内官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身子抖个不停。
  小符后喝道:“慌慌张张地成什么样子?当着长公主的面儿也敢这样造次!都是我平时太过纵着你们了!让你们欺负我年轻,心里越发地不敬!若是姐姐还在,你们还有命吗?”
  那跪倒的内官重重地磕了两个头,说道:“奴才该死!皇后娘娘恕罪!并不是有意冲撞皇后娘娘和长公主殿下,只是宫里出了大事了!方才紫宸殿的人来禀报,淑妃娘娘她薨逝了!”
  “什么?”皇后大惊失色,不自觉地站了起来。
  幼薇趁机将酥酪放在条案上,也站起身来对内官说:“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说得清楚些。”
  内官额头上已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急急地说道:“淑妃娘娘近几日身子不爽,都起得迟了一些,所以今日淑妃娘娘一直没起身唤人,她身边伺候的人也没起疑。可是眼看着日上三竿了,淑妃娘娘还没起身。众人知道今日长公主难得入宫,怕稍后皇后娘娘会宣召淑妃娘娘,于是就想着去把淑妃娘娘唤起来。可是淑妃娘娘的寝殿殿门却是从里面反锁的。平白无故的锁上殿门,不但蹊跷也不合规矩啊!而且众人在门外呼唤了半晌,里面竟然无人应答。为首的内官怕出事便让众人合力把门撞开。门一开,大家都吓了一跳。淑妃娘娘被反绑着双手,身子横着吊在了房梁上!内官赶紧叫人把娘娘救下来,可是身子都僵了,恐怕早已薨逝了好几个时辰了!”
  按小符后的年纪也只是个幼女,从小还有长姐护着,哪里听得了这种事?
  一时吓得腿软了,跌坐在了凤椅上。


  ☆、第一一零章 有凤来仪(中)

  幼薇扶了小符后一下,说道:“皇嫂,此时一定要稳住阵脚,千万不要慌乱了。皇兄不在京中,万事还要你拿主意呢。”
  小符后脸色大变,嘴唇不住地抖动。
  幼薇对内官道:“如今紫宸殿情形如何?”
  内官道:“已惊动了禁军首领,如今紫宸殿被重重包围。”
  幼薇道:“你先下去吧,且等着皇后娘娘的旨意。”
  内官连忙碎步退下。
  小符后对着身边的宫女开口说道:“你们,你们也退下。”
  众人退下后,小符后一把扯住幼薇的手,说道:“这,这可怎么办?李淑妃是吴越国进献的,她虽然平时不爱言语,也不得皇上喜欢,可毕竟牵扯到外邦。据说她也是身在名门望族,就这样被人害死在宫里,只怕干系甚大啊!”
  幼薇心想,这么看来,皇后仍是庾遥口中那个跟在姐姐身后的幼女样子,当了皇后之后装出的架子,这么快就散了。
  殿门从里面紧锁,按理说只有自杀这一种可能。
  可是李淑妃被人反绑着双手吊在半空,必然不会是自杀,只能是他人所为。
  究竟是何人所为呢?凶徒为什么要将殿门从里面反锁,又为什么要将淑妃娘娘吊起来呢?
  对了,那一日的无名血书!会不会是李淑妃在求救呢?
  正在幼薇思索之时,小符后又道:“现在四下无人,我们也不必拘礼了,永安姐姐,你救救我!不管是先皇、皇上还是我那苦命的姐姐,都曾夸赞过你聪慧机敏,你教教我该怎么做?如今只有你能帮我了!”
  幼薇道:“你先别急,出了这么大的事,不能张扬,须得先按下来。不管你心里有多怕,看来我们还是得去紫宸殿一趟。”
  小符后眼中泛着泪光,说道:“好,我都听你的。”
  幼薇道:“你先仔细与我说说,这李淑妃的来历以及平日里的性情,还有她喜欢些什么?和什么人有来往?”
  小符后道:“李淑妃和杜贵妃是前后脚进宫的。皇上即位之后四海臣服,天下归心。远在大周东南的吴越国和清源国为表忠诚,先后送来两个美人。皇上接纳了他们的美意,都收在后宫,给了妃子的尊位。”
  幼薇道:“杜贵妃是先来的?所以抢先一步成为了四妃之首的贵妃?”
  小符后道:“不错。不过后来的李淑妃姿色更为出众。吴越之地盛产美人,果然是名不虚传。贵妃虽然是四妃之首,可是你瞧瞧这宫里冷冷清清的,哪有什么四妃?若不是姐姐在世之时一力劝谏皇上收了几个潜邸的丫鬟,只怕就更冷清了。皇上好武,本来就少进后宫。所以无论出身尊贵还是低贱,样貌美艳还是平淡,通通不过是这太微宫里的摆设罢了。不仅是几个月也不见召幸一回,甚至连皇上的面儿都见不到。”
  幼薇叹息道:“她们千里迢迢、离乡背井到大周来,结果每日独守空房,也真是可怜。”
  小符后继续说道:“谁说不是呢?也许是同病相怜吧,那杜贵妃和李淑妃走得挺近,还算是说得上话。至于张婕妤那几个,并不见她们有过什么往来。这两个外邦来的妃子想必早有人教过礼数,从不多言语,也不抱怨,一直恪守本分。李淑妃更是如此。她虽然貌美,却从来没见她在皇上面前邀宠。”
  幼薇道:“听着倒像是十分温婉纯良。可是既然她远道而来,并无仇家,又不争宠,不会树敌,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被人杀害呢?”
  小符后道:“这件事若是瞒不住,被吴越的人知道了可怎么好?涉及国政,皇上肯定会怪罪本宫!”
  幼薇道:“不错,这件事千万要先按下来,查清楚真相之前切不可贸然让吴越得到消息。否则只怕会有祸患。”
  小符后点点头,然后突然高声道:“进来回话!”
  方才报讯的内官从殿门外走了进来。
  小符后对他说道:“你去向禁军首领传本宫懿旨,今日紫宸殿之事,切不可泄漏出去,若是外面得到了消息,禁军一干人等尽数治罪!”
  内官道:“遵旨。”
  小符后道:“安排软轿,本宫和长公主即刻起驾前往紫宸宫。”
  不出多时,两顶软轿载着小符后和幼薇到了紫宸殿门口。
  紫宸殿果然早已被禁军重重包围。
  众人见到小符后和幼薇,尽皆下跪行礼。
  她们无暇他顾,径直来到李淑妃的寝殿门前。
  推开殿门,只见李淑妃已经被宫人救了下来,平放在床上。
  只是她身子已经僵硬,所以还保持着方才吊在半空的姿势。
  双手被反绑在身后,双脚也是被绑住的。
  脚心向后,两腿也向后弯曲。
  嘴角留有血迹,衣衫整齐,没有外伤,看起来像是中毒而死。”
  小符后已经被吓出一身的冷汗,口不能言,站在殿门口不敢进去。
  幼薇道:“淑妃娘娘的近身宫女何在?”
  两个小宫女从人群中出列,低着头说道:“奴婢在。”
  幼薇道:“抬起头来。”
  两个宫女抬起头来,幼薇仔细端详了片刻,但是却丝毫认不出是不是那日送血书的宫女。
  幼薇道:“你们可是跟着淑妃娘娘从吴越来的?”
  一个宫女回答道:“启禀长公主殿下,我们是打小就伺候娘娘的,后来就跟着娘娘进了宫。”
  幼薇道:“那平日里都是你们两个近身服侍娘娘了?”
  两个小宫女回道:“正是。”
  幼薇道:“淑妃娘娘最近的行为举止可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淑妃娘娘最近几日可见过什么人?”
  两个小宫女面面相觑,片刻之后其中一个说道:“我家娘娘最近思念家乡,茶饭不思,已落下了病。御医来开几副药调理仍不见好。我家娘娘本就深居简出,不爱交游,病了之后就更少出门了。平日里除了去给皇后娘娘问安,便只有贵妃娘娘常来常往,这几日也是如此,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一一一章 有凤来仪(下)

  幼薇点了点头,回身向李淑妃的寝殿内望去。
  李淑妃死状可怖,凶徒像是与她有什么了不得的深仇大恨似的。
  不然的话,既然已经毒死了她,为什么还要将她吊起来?
  或者说,这更像是一种献祭仪式。
  再者,殿门是从内反锁的,窗户也都完好无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凶手行凶之后又是怎么出去的呢?
  这时刚才答话的小宫女突然痛哭失声,跪下边哭说道:“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一定要为我家娘娘报仇啊!我家娘娘宅心仁厚,宽和待人,实在是个难得的好人。不知道是谁这么狠心,外面那些豺狼虎豹不去除,竟然对这么一位菩萨心肠的娘娘下杀手。”
  另一位小宫女也跪了下来,与她一起哭。
  幼薇道:“皇后娘娘一定会为淑妃娘娘做主的。只不过你们也要答应本宫,不能与吴越暗通消息,将淑妃娘娘遇害之事泄漏出去。若是打草惊蛇,想抓住凶徒可就难了。”
  两个小宫女道:“奴婢一定照办。”
  幼薇走到小符后身边,对她道:“皇嫂,淑妃娘娘怎么说也是正一品的妃位,虽然出了事,也不该停尸在这寝殿里,还是及早装殓了吧。”
  小符后一时受惊吓过度,舌根仿佛僵住了一般,说不出话,只是冲着幼薇点了点头。
  皇后宫里的内官道:“小的这就去打点一切。”
  幼薇搀扶着小符后往外走,低声说道:“此事还须尽快禀报皇上。”
  小符后抓住幼薇的手,缓缓地说道:“皇上在宫里还留有亲信内监,本宫这就派人通知他们一声。现在本宫回去给皇上写一封亲笔密函,快马加鞭送去边境。只是,这种时候,你可千万别离开宫里!便在宫中陪本宫几日罢!至少等事情有些眉目再走。”
  言语间,只见她淡眉深锁、楚楚可怜。
  幼薇不免也动了恻隐之心,说道:“不是不可以。只是臣妹那两个贴身的侍婢并不是宫中带出去的,一无身份,二无名位,不便深入宫中走动。臣妹若离了她们,却也是颇不自在。”
  小符后道:“这有何难?便充作你昔日寝宫钦安殿的女史,赐予腰牌,让她们一并在钦安殿服侍你。”
  徽仪殿那位内官在身后附和道:“长公主殿下无谓为这等小事忧心,这便是皇后娘娘一句话的事儿,底下的人顷刻之间便办妥了。”
  小符后握着幼薇的手说道:“那便说定了!你先回去安顿一下,稍晚切记要来徽仪殿陪我。”
  幼薇点了点头,说道:“臣妹遵命。”
  便在她二人说话的时候,杜贵妃听到了风声,匆匆地踏入紫宸殿。
  她一抬眼,只见皇后娘娘和长公主均在此处,连忙下拜。
  小符后道:“你怎么来了?”
  杜贵妃道:“臣妾听说淑妃妹妹出了事,所以赶来看看。”
  小符后道:“回去吧,看了晚上必会做噩梦。”
  杜贵妃抬起头,两行泪瞬间滑落,说道:“难道淑妃妹妹真的,不成了?”
  小符后道:“你若是真惦记她,等到装殓完毕,本宫许你为她守灵。”
  杜贵妃口中又唤了一句:“皇后娘娘,臣妾……”然后就痛哭失声。
  小符后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把贵妃娘娘扶起来?”
  幼薇见她哭得真切,便说道:“淑妃娘娘,节哀顺变。”
  小符后道:“你们好生将贵妃娘娘扶回含章殿歇息。紫宸殿自此封闭,除了本宫和长公主之外,若无本宫的手谕,一律不许入内。”
  杜贵妃已经哭得气若游丝,任凭宫人们将她扶了回去。
  小符后也回了徽仪殿。
  幼薇站在甬道上,心想,这杜贵妃也怪可怜的。好不容易在宫里有个同病相怜又投契的人能说上几句话,竟然突然就没了。
  这时,远远的看到晰儿和朦儿向她走了过来。
  待她二人走近了,幼薇道:“你们怎么来了?”
  朦儿道:“方才有人来给了我们腰牌,说是皇后娘娘的恩旨,让我们俩服侍长公主回钦安殿歇息。”
  幼薇道:“朦儿,你先出宫门让府里的马车夫回府报个讯儿,别多说什么,就说皇后留本宫在宫里小住几日。让府中上下严守门户,好生照料驸马。”
  朦儿道:“奴婢这就去。”说罢便转身往宫门方向去了。
  晰儿扶着幼薇上了软轿,说道:“长公主别担心,只是几日罢了。府里的仆从婢女俱是精明能干的,不会出什么差错。再说还有温公子在呢。”
  幼薇面上没做声,心中暗想,此事原不该插手,不过皇后说得对,若是处理不当只怕会引来两国之间的嫌隙,招致祸事。
  若是庾遥在,只怕又会怪她多管闲事了。
  可是,庾遥啊庾遥,你什么时候才能苏醒呢?
  软轿到了九洲池边,改乘画船,一路向北,到达岸边远远地便看到了位于九洲池北的钦安殿。
  幼薇心中想道,幸好嫁入庾府之前曾在此住了几个月,一草一木都还算熟悉。否则这次非要在晰儿、朦儿面前泄漏身份不可。
  钦安殿门口,早有宫人得了消息迎候着。
  见长公主驾到,众人连忙跪下行礼,口中称“长公主千岁”。
  幼薇道:“平身罢!”
  幼薇还记得,钦安殿掌事的宫女名唤含晖,是个伶俐的人。
  果然,含晖率先起身,迎上来道:“千盼万盼,终于盼到长公主回宫小住了,钦安殿上下感念天恩!”
  于是含晖在前引路,幼薇带着晰儿和朦儿走进门去。
  钦安殿中的长廊四面贯通,廊壁上嵌有书条石刻,皆为名家书法佳作。
  幼薇从前看着那些书法好似看天书一般,如今在庾遥身边多时,再看时已经十有八九能对应上历史人物,于艺术鉴赏方面也不可同日而语。
  园子里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
  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境界。
  果然一如往昔。
  正是“雨惊诗梦留蕉叶,风裁书声出藕花。”


  ☆、第一一二章 堂前燕子

  傍晚,幼薇稍事歇息之后,又带着晰儿和朦儿返回了李淑妃出事的紫宸殿。
  此时李淑妃的遗体已经装殓。
  而棺木就放在紫宸殿的正厅里。
  香火袅袅,却只有紫宸殿的宫人跪着守灵。
  幼薇走进李淑妃的寝殿,将晰儿带在身边,将朦儿留在殿门外面守着。
  晰儿道:“殿下,这里阴气好重,久留恐怕伤身,不如早点回去吧。”
  幼薇道:“这件事情太过于蹊跷。原说宫廷之中死一个人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哪座宫苑不曾有过冤魂?可是李淑妃身负维持两国邦交的使命,又是这样骇人的死法儿,还是要早日找出真相才行。最好要在皇兄班师回朝之前查清原委。否则的话,皇兄御驾亲征,得胜班师,吴越说不定会派遣使臣朝贺,到时候李淑妃身故的事情就瞒不住了。”
  晰儿道:“今日我与朦儿在皇后宫中之时,听说皇上已经攻克了凤州,已经挥师宋州,说不定不出多久就能再下一城。”
  幼薇道:“若是攻下宋州,大军回朝便指日可待了。晰儿,你快点四处看看,可有什么机关暗道?那人杀害了李淑妃之后,若不经门窗逃走,必然是这屋里有秘道与外界相连。”
  晰儿道:“遵旨。”说罢便四处查看。
  幼薇也仔仔细细地又将这间屋子瞧了一遍。
  这间寝殿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有精细的黄杨木雕,甚是古朴雅致。
  床榻前竖着一个巨型双面绣屏风,一边是喜鹊登梅,另一边是岁寒三友。
  顶棚呈拱型,弯曲的弧度甚是美观,也可遮掩顶上梁架。
  可是想到不久之前,李淑妃惨被吊在此处,立时美感尽失。
  幼薇看着周围的陈设,除了感叹李淑妃不俗的品位之外,还觉得哪里怪怪的。
  可是具体是怪在哪里,她却也说不出。
  这时晰儿突然道:“殿下您看这里!”
  幼薇循声望去,晰儿正敲击着床榻内侧的地砖。
  “殿下您看,这一块地砖似乎比旁边的光滑些,颜色也浅一点。”
  幼薇走近了一瞧,果然正如晰儿所说。
  晰儿运了运气,用力一搬,那块砖竟然真的被扳开了。漏出边长三尺,四四方方的洞穴来。
  往里面一望,竟然还有阶梯通向地下。
  晰儿道:“殿下所料不错!这里果然有个密道。”
  幼薇道:“可是凶手怎么知道李淑妃寝殿内有秘道?这密道又是谁人修建的?通向何处呢?”
  晰儿道:“殿下莫急。待奴婢下去一探便知!”
  幼薇道:“不可!太过于冒险了!说不定这密道就是通向凶徒藏身的所在。贸然下去岂不是凶多吉少?”
  晰儿道:“长公主殿下千乘之尊自然不能以身犯险,可是凭我的身手,有什么可怕的?”
  幼薇犹疑了片刻,思前想后,似乎这也是唯一的线索,别无他法,于是说道:“那你万事小心,遇事莫急,切不可逞强好胜,须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晰儿道:“殿下放心,我去去就回。可若是我一直没能回来……只可能是中途生变,殿下大可先回钦安殿,等我回去再禀明一切。”
  幼薇点了点头,看着晰儿缓缓步下台阶。??晰儿进入密道之后一直顺着台阶向下走。
  台阶尽处是一段平直的通道。
  通道的尽头又是一段向上的台阶。
  晰儿走到台阶尽头,只见微微有光透了下来,心知上面定然是宫中某一处殿宇室内。
  便在这时,晰儿突然听到上面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好似脚步声。
  晰儿心中有些慌乱,连忙向下退了两步。
  脚步声停止后,又似乎有人开口说话。
  晰儿将一边的耳朵尽量贴近上方,静静地听外面的人在说些什么。
  似乎是两三个女子的声音,刻意地压低了嗓音。
  “这可怎么好?会不会怀疑到我们身上?”
  “慌什么?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我们做的?”
  “可是……”
  “你们两个最近行事小心一些!不,最近切不可再有所动作。至少要等到长公主出宫回府再说。”
  “长公主?她能成什么气候?”
  “哼,你们可别小瞧她。别忘了,她可是姓郭的。郭威创立大周,可是个狠角色!那姓柴的得了他几分真传便如此英雄了得。”
  晰儿听到这里心中已是明白了几分。
  看她们的言语,一定不是大周人氏,否则怎么会对先皇和皇上如此不敬?
  这宫里除了李淑妃来自吴越,不是本国人以外,便是来自清源的杜贵妃了。
  上面说话的人一定是杜贵妃和她从清源带入宫的两个贴身宫女。
  晰儿不由得继续竖起耳朵听着。
  “可她毕竟是个女流之辈。她的驸马前些日子刚刚遭了难,至今还昏迷不醒,所以想来也不见得有什么本事。”
  “那也不能掉以轻心。宫中原本的这几个人还算是好对付,可是突然有外人掺合进来,便多了变数。无论如何一定要赶在皇上回京之前……”
  晰儿听到这一句事关皇上,身子不自觉地向上,竟然无意间碰到了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