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玲珑入骨-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庾遥道:“在玲珑山庄自是腥风血雨,可叹的是回到大周也是步步惊心。”
一双深邃狡黠的眼睛看着一行车马越走越远,直至消失在路的尽头。
☆、第四十一章 白马入梦
庾遥纵马飞驰在原野上。
天上白的是云,地上白的是马。
那白马在太阳底下被照得金光闪耀,甚至蒸出一缕缕白色烟雾来。
他自幼习武,双腿修长而有力,此刻正像一双钳子,稳稳地夹在马肚子上。
他只知道要不停滴地往前跑,前面是什么,他被太阳照得睁不开眼,看不清楚,似乎也不甚想知晓。
直到白云稍稍遮蔽了阳光,方才发现,前面还有一匹黑马也在跑着,一望无尘地、欢脱畅快地跑着。
“那马上人的背影好生眼熟,像是哪里见过。”庾遥突然心想。
青衫飘飞,黑发轻扬。
执鞭的手指甚是瘦削修长,骨节个个毕现。
于是他更快地策马扬鞭,想要追上去。
两匹马的距离并未因庾遥突然的心急而缩短,仍旧不远不近。
“哎!”庾遥向前喊道。
前面那人一手向前提着缰绳,一手执鞭悬在空中,回头粲然一笑。
原来是温苍。
庾遥笑道:“温兄,你慢些,等等我!”
温苍转过头去,高声道:“你快些不就好了?”
可是那语声却与马汗一般,被烈日灼烧殆尽。
庾遥只道他不曾理会自己,又策马喊道:“温兄!”
两匹马儿一前一后,就此奔向天地之间的尽头。
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
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
庾遥在睡梦中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吵扰惊醒,睁开眼起了身又闻见一股油烟香味。
他披上一件罩衣,走向屏风后面。
不看则已,这一看着实吃了一惊。
幼薇点了好几只蜡烛,用铁钎子串着肉块,在那里一边烤,一边吃着呢。
庾遥哭笑不得,说道:“这才什么时辰?又饿了么?”
幼薇热情地招呼道:“刚熟,你吃不?”
庾遥皱了皱眉,摇头道:“我可无福消受。”
幼薇心情大好,笑道:“可别与我客气啊!”
庾遥道:“这清晨便大嚼腥膻,难道不会不适么?”
幼薇笑道:“这腥是什么?膻又是什么?我可从来不知。”
庾遥被她问住了,只得说道:“绝却腥羶胜服药,断除杯酒合延年。你竟然不会觉得肉食中有难闻的味道么?”
幼薇笑道:“从未觉得。”
庾遥细细打量了一会儿她手上的铁钎子,问道:“如此烹制,究竟能否熟透?”
幼薇笑道:“君子远庖厨。你一个名门公子当然不懂这些,我可最知道。你看啊,这肉都是细嫩的,一小块一小块的,当然烤得熟,若是切得厚了就不一定了。瞧,我还让人取了盐巴来,撒一点上去,有滋有味!”
庾遥道:“你堂堂一国公主,何必亲自做这些?”
幼薇道:“这你也不懂了,自己动手有自己动手的乐趣。”
庾遥道:“等我们离开邢州,一路向南而行,必会经过相州。我曾听闻,相州城里有一名厨,唤作公孙大娘,最擅长烹制精巧奇绝的食物,所试之人无不赞叹不已。到时候我便去将她请了来,为你做一席。”
幼薇大喜道:“我正发愁这御苑的厨子不能带走,一路上又要隐姓埋名,风餐露宿,恐怕没甚么东西好吃,如此说来我又有盼头了!不过也不必请人家单独做个席面,她可有自己的茶肆或者酒楼?我们去尝尝鲜便是。别再勾带出什么风波。”
庾遥道:“你说得也有道理,那好,我便带你去一趟‘春日宴’。”
“春日宴”是大周有名的酒楼,虽然不在国都汴梁,却仍旧声名不减。
据说它有三五层楼高,飞桥栏杆,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幼薇道:“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我也好久没有饮酒了。”
庾遥道:“多饮伤身,况且我们这一路行来颇不太平,还是保持清醒,少饮为妙。”
☆、第四十二章 杏林春暖
幼薇道:“我也只是说说罢了。如今免不得要步步小心,一朝行差踏错便会招致祸患。”
幼薇突然见到庾遥额头上沁满了细细的汗珠,便道:“还从未见你晨起便出了这一头的汗。”
庾遥听她讲起方才发觉,连忙拂去细密的汗珠,蓦地又想起梦中之事,似乎骑马骑了一夜,追温苍也追了一夜,如今只觉得四肢酸痛,筋骨疲乏,于是说道:“昨晚做了个极累人的梦。”
幼薇笑道:“我昨晚就吩咐了下去,让人给你备了真君粥,清淡落胃,又有杏子香味,清晨食用怕是最合你胃口了。”
庾遥也点头笑道:“争似莲花峰下客,种成红杏亦升仙。也算是为今日开了个风雅的好头。”
不多时,御苑的侍女络绎而来,奉上清粥小菜。
若说这幼薇所言的“真君粥”,却也是有些典故的。
真君本来是道教里的神仙,而真君粥的真君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
相传,董奉最爱杏,别的医生为病人看病收取诊金,他却只让康复的病人栽种几棵杏树作为回报。最后,董奉所居的山林,漫山遍野都种上了杏树,这便是为什么好医生会被称为“杏林圣手”。
董奉一生济世悬壶,广受时人爱戴。
人们愿意相信,他即使离开人世也会位列仙班,继续恩赐福祉,因此他死后便被称为“董真君”。
而“真君粥”其实就是杏子粥,是不可多得的一味药膳,有平喘止咳的功效。
幼薇特意为庾遥和温苍都安排了真君粥做早膳,酸甜开胃,旁的小菜也能进得多一些。
既用完了早膳,幼薇、庾遥、温苍三人带着打扮成寻常婢女模样的晰儿和朦儿一路向南,往相州而去。
虽说他们几人改头换面,隐藏身份,但是皇上早已暗中派了人相护,因而穿省过界,一路上倒是风平浪静、平安顺遂。
几日之后,幼薇一行五人已到了相州境内。
相州不比邢州,不是关防重镇,因此也无重兵把守。街贩商贾,熙熙攘攘,自由往来。
庾遥陪着幼薇坐在马车里,温苍骑着高头大马在一旁,晰儿和朦儿则一边赶车,一边观察周围形势,生怕有刺客施袭。
刚一踏入相州境内,幼薇便对庾遥道:“可算是盼到了!咱们这就去春日宴见识一下吧!”
庾遥示意她轻声些,笑道:“你这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吗?只是切莫张扬。”
庾遥暗暗指了指外面的温苍,继续道:“别吓到人家。”
幼薇闻言不觉两颊飞红。
庾遥轻轻撩起帘子,对温苍道:“温兄,这几日大家未曾投得好栈,也不曾吃一顿像样的饭,如今到了相州城,须得松泛松泛,不然弦绷得久了可是会断的。”
温苍道:“庾兄说得有理。”
庾遥又道:“我听闻相州城里有一位名厨,温兄自小生在玲珑山,也是难得一见,不如咱们一起去尝尝鲜。”
温苍笑道:“若是如此,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庾遥于是吩咐晰儿和朦儿,问过路人如何才是去春日宴的路。
路边一个金器店的伙计道:“便顺着大路往前走,见到一座气派非常的叠建的高层楼阁便是了。”
众人依言前行,果然见到一座彩楼欢门,整个门脸儿都是用木条结缚而成,木质窗户涂朱抹绿,栏杆绘以五彩纹样,四周设有金红纱栀子灯罩。
放眼望去,内里的装饰也是光华璀璨,还尽是些低垂的帘幕和用以格挡遮掩的花竹。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四十三章 醇酒飨宴(上)
这时两个店小二一左一右地围上来,热情地招呼道:“诸位客官可是远道而来的?快快里面请。”
两个店小二居然穿的是长衣布衫,样貌也清俊端正一些。
幼薇等人暗暗称奇。
一路经人指引,幼薇等人走进一间宽敞明亮却又私密的房间。
刚一进屋,幼薇便瞧见了桌上的餐具颇为不同。
无论杯盏、酒壶还是注碗都是白银制成,可谓豪奢已极。
店小二道:“诸位客官请在此稍坐,老板娘很快便会来相见。”说罢便退了出去。
幼薇心中暗想,这便是米其林三星级的酒楼了吧?
温苍向庾遥问道:“庾兄,店小二不为客人点单,却要老板娘亲自来相见,这是什么规矩?”
庾遥道:“温兄有所不知,这老板娘名唤公孙大娘,厨艺超群,每日不知多少食客慕名而来。但是她名声大,规矩也特别,从不接受点菜,而是由她亲自对客人们相看一番,依客人的特质来准备菜肴。所以在这春日宴里宴饮,不但可以齿颊留香,更多了番趣味。”
突然一阵清脆的笑声传入,众人听见一个女声道:“这位公子虽然不是相州人氏,却识闻广博。”
公孙大娘掀开帘幕,露出真身。
众人都不免吃了一惊。
原想着,既然人称公孙大娘,必然是个半老徐娘,谁知她不但年纪轻轻,脸庞娇艳欲滴,身材也甚是高挑匀称。
公孙大娘低低地施了个礼,拜道:“众位客官有礼了。我是这春日宴的掌柜,贵宾们只管称呼我公孙大娘便罢了。”
幼薇道:“公孙……大娘?这怎么喊得出口?”
庾遥笑道:“掌柜的有礼。她的意思是您看上去还是青春年少,以大娘称呼,怕是会不妥。”
那公孙大娘也笑道:“诸位看来也不是相州人氏,必是慕名而来的食客。我自称公孙大娘,怕的就是外面的人不以厨艺论道,而注目在年龄姿色这些细枝末节上。我虽然为了生计抛头露面,但也是本本分分靠手艺吃饭的良家女子。”
温苍道:“公孙大娘好气节!”
不错,若是外人知道春日宴的掌柜是一个清丽端庄的年轻少妇,恐怕徒增许多烦恼和祸端。而这公孙大娘不自恃美貌,一心钻研厨艺,也值得钦佩。
公孙大娘听温苍唤她,不觉欢喜得很,仔细端详之下,见温苍目似寒星,刚柔并济,心中也是暗暗称奇,于是便说道:“这位公子好风姿,却是从哪儿来?”
庾遥怕温苍失言,连忙接话道:“我们是许州人氏,去汴京投亲的,途径宝地,特来尝尝公孙大娘的手艺。”
公孙大娘将众人个个细细打量了一番,笑道:“相逢即是有缘。看几位的言行举止不像是凡俗之辈,我今日定然亲自下厨,做几个拿手的菜来奉上。”
庾遥也笑道:“我们听过公孙大娘定下的规矩,一向不让客人自点菜品,可是我们一路风尘仆仆,甚是劳累了,还请公孙大娘为我们打点两道荤菜来。”
公孙大娘仍旧笑道:“那自是应当的,客官们请放心。我这就下去准备了,还请诸位稍作休息。”
公孙大娘走后,幼薇等人都为即将到来的菜肴甚是好奇。
庾遥低声对温苍道:“温兄,咱们出门在外,不比在邢州城的御苑,务必事事小心。我有文犀辟毒珠护体,公主如今也是个百毒不侵的体质,一会儿所有菜肴务必由我们试过了,你再食用。”
温苍笑道:“好是好,只不过也太苦恼了些,我只能祈求那些菜肴的品相不要过于诱人,让我少垂涎几时。”
幼薇也笑道:“放心,我们不会一点都不留给你的。”
不久之后,几个不足年的小姑娘端着案子,一个小二充当酒侍,依次地介绍着菜肴。
“诸位贵宾,这是我们老板娘亲选的一只大腹细脖的瓠瓜,做成的蒸素鸭。”
幼薇定睛一看,顿失没了兴致。
原来就是一只青绿色皮子的瓠瓜,对半切开,瓜瓤上用厨刀划了十字花,刀口深至瓜肉三分之二处,上锅蒸熟,瓜肉由白转为透明。
这可与“鸭”没一点相关。
随着这道“蒸素鸭”一同上桌的还有另配的两个蘸碟,一个里面混着醋和酱油,另外一碟则是以花椒和麻油熬制的椒油做底,加入了少许白糖。
店小二笑着道:“我们老板娘说了,这道菜的典故,两位公子一定深知道,便不让我们卖弄了。诸位贵宾远道而来,路途疲累,难免上火,这道菜清甜爽口,最是去火。”
庾遥与温苍对望一眼,笑着道:“老板娘不但厨艺精湛,为人也幽默风雅。”
幼薇忍不住问道:“到底是个什么典故?”
庾遥笑着对她说:“先吃。”
说完用银制小勺挖出透明的瓜肉,递到幼薇的眼前。
其实这道“蒸素鸭”的菜源自唐朝一位自诩简朴的官员,名为郑馀庆。旁的人请客摆宴都是极尽奢靡之能事,生怕被别人笑话了去。他却与众不同,以瓠瓜充作肥鸭待客。
正是“动指不须占染鼎,去毛切莫拗蒸壶。”
幼薇一尝,淡淡的,并没什么特别的滋味。
庾遥和温苍倒是吃得不亦乐乎。
幼薇来不及细问,侍酒的小二已介绍起了第二道菜。
“这道菜名为酥黄独。我们老板娘说了,几位贵宾都是有禅心佛缘的人,一定明白此中深意。”
庾遥笑道:“老板娘真是有心了。”
幼薇定睛一看,原来是芋头切了片,外面裹了一层调味的面衣,炸得金灿灿的。
放入口中,外皮酥脆,还粘着碾碎的果仁,粒粒甘香;里面的芋头已经被滚油炸得熟透,甚是软糯,入口即化,还散发着芋头独有的香气。
正所谓“煨芋谈禅”,名士官宦去寻一位得道的禅师,或指点迷津,或寻求慰藉,一直被视为一件高雅脱俗的事。
雪翻夜钵截成玉,春化寒酥剪作金。品尝着这道“酥黄独”恍若置身于秦望山料峭处探出的一株巨松上,与打坐修行的禅师倾谈,与筑巢的雀鸟共处。
当年唐代知名诗人白居易与鸟窠禅师谈禅论道,惊奇于悬崖峭壁的险峻,说道:“禅师的住处甚是危险。”
鸟窠禅师却道:“白太守您身处的名利场才是险象环生。”
幼薇虽然不爱素食,如今尝过酥黄独也觉得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庾遥对温苍道:“此物甚妙,不过却要趁热吃,若是放凉了,这外面那一层面衣可就不脆了。”
温苍连忙夹了一个,面衣已经不烫口了,酥脆却不减毫分。
庾遥方才细细品味了,向店小二问道:“这里面的果仁香气奇特,似乎不是寻常之物。”
店小二道:“客官真是识货,怪不得我们老板娘要用最好的食材来招呼。这果仁乃是最上佳的香榧子——枫桥香榧,磨成粉末和进面里,再研碎裹在外皮上,方有这难得的甘香。”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四十四章 醇酒飨宴(中)
枫桥香榧出产于吴越,是香榧中的名品、珍品。
吴越近年来虽然已经臣服大周,但是穿州过省,耗时颇多,只怕这道菜价值不菲。
店小二继续介绍道:“这道酥骨鱼是当季的时鲜。”
鲫鱼虽然鲜美,但是却多有细刺,影响口感。
于是酥骨鱼应运而生。
它以重工重料烹制,使骨刺酥软,可以嚼碎咽下。
幼薇连吃了两道素菜,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在大闹五脏庙,吵着要油水了。
虽说按照幼薇的理论,鱼也不能算作“单纯的肉”,但是此刻已然是救命稻草一般。
拨开覆在上面的箬叶,便见到三条的半大鲫鱼。
香气浓郁,经久不散。
幼薇边吃边想道,小时候看《红楼梦》,只知道蕉叶覆鹿,如今竟然见识了箬叶覆鱼。
店小二又道:“这一道也是时鲜,柰香蟹盒。”
柰,原本指一种红色果子,所谓“丹柰”。
但是柰香蟹盒里的柰香指的是一种香料,带有浓郁的樟木香和麻凉口感,可以去腥。
取其少许,切成细蓉,拌入蟹肉内,既能祛除腥味,又可以不掩盖蟹肉本身的咸鲜。
做蟹盒所取用的蟹则是一种名为蝤蛑蟹的海蟹,又称为锯缘青蟹或梭子蟹。这也是因着其螯大肉多的缘故。
蟹肉拌过柰香,还要打进鸡蛋液,之后便可放入蟹壳之中进行蒸制。
这柰香蟹盒也配了两个蘸碟,一个是普通的醋,另一个则是将橙子肉剥出来捣碎成泥制成的橙齑。
幼薇心想,从小只知道吃螃蟹要蘸醋,可以去掉螃蟹肉里的寒凉,殊不知还有与橙泥并食的法子,可真是奇了。
店小二接着说道:“这道菜虽然粗俗,我们老板娘却给它另起了个名堂,叫做翻云覆雨,不致于唐突了各位贵宾。”
众人皆好奇这翻云覆雨究竟是何物,仔细一看,原来是酒糟猪手。
庾遥笑道:“方才我请公孙大娘为我们准备些肉食,怕是难为了公孙大娘这样的雅厨。”
幼薇见到猪手不禁喜笑颜开,真可谓是再“单纯”不过的肉了。
猪手提前煮烂,去骨,布包摊开,以大石压匾实,一宿之后再行糟制,风味最佳。
烹饪中的糟醉法最能保持食材的软嫩口感,而且酒糟最能解腻,使荤肉不至于过度肥腻,反而呈现出清爽的口感,甚是咸鲜浓郁。
当然,像幼薇这种醉心肉食的人并不知“腻”为何物。但却大大地方便了庾遥和温苍食用。
幼薇吃了酒糟猪手,顿时觉得身心舒泰,飘然如仙。
店小二再说道:“这道菜是黄金鸡。这名随俗,寓意却雅。我家老板娘说了,愿祝二位公子前程远大,平步青云。”
庾遥和温苍会意,均答谢道:“多谢公孙大娘美意。”
幼薇已来不及思考鸡肉与前程有什么关联,恨不得风卷残云一般吞掉这盘肉。但是她仍然谨记着庾遥的嘱咐,不敢过于放肆,以至于吓着温苍。只因这黄金鸡的做法讲求原汁原味,最大限度的保留肌肉本来的味道。加之适度火候烹饪,鸡皮由粉红转为金黄,瞧上去便令人食指大动。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
相传唐朝天宝初年,李白已经年逾四十,终于等到了当时的皇帝——唐玄宗的召唤,入长安于翰林院任职翰林供奉。
在此之前李白已经为了出仕多方奔走了十几年。
临行之前,李白宰了肥鸡,又取出新酿制好的米酒,与亲朋故旧美美地大吃了一顿。
此有李白诗作为证:堂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
从此,黄金鸡这道听起来不够风雅的菜式,成为了文人墨客求仕的幸运之味。
除此之外还有花炊鹌鹑、南炒鳝、鼎煮羔羊等等,主食则是笋蕨馄饨,满满地摆了一桌子。
晰儿笑道:“咱们跟着主子出门,今日可是有口福了。”
朦儿也笑着点头。
幼薇道:“你们二人最是辛苦,可要多吃一些。”
传菜已至尾声,店小二又再端上来一个五色碟,呈莲花状,上面摆着五款精致的甜点,分别是红色的蜜煎樱桃、青色的洞庭青团、淡金色的广寒糕、棕色的栗子糕、白色的梅花小饼。
最后奉上一壶雪泡酒,据说有乌梅的甜味。
店小二笑道:“请几位贵客慢用,稍后老板娘还会再来相见。”
说罢便带着传菜的小姑娘们轻手轻脚地下去了。
庾遥笑着悄声对幼薇道:“这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可够你享用的了。”
幼薇道:“这公孙大娘的确手艺拔群,不但不逊色于邢州城御苑的厨子,便是与皇宫大内的御厨相比也不遑多让。”
庾遥道:“我们几个人几经磨难方才离开邢州那个是非之地,还未来得及好好庆祝一番,这一顿就当作庆祝吧!”
温苍笑道:“庾兄说得是,在邢州我可是吃了不少的苦。”
幼薇道:“既然如此,不如饮上一杯?”
庾遥道:“不可,若是醉了可怎么好?”
幼薇央告道:“一杯还不至于醉吧,你若是不放心,还是我们两个先饮了,确认无毒,温苍再饮就是。”
朦儿插话道:“难得主子有兴致,饮一杯也不妨事,我们姐妹看护着主子,出不了什么差错。”
温苍道:“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可是要先饮了,也好早点祛除这一身的晦气。”
庾遥拗不过他们索性一同畅饮。晰儿和朦儿则一边吃饭一边注意着四周的动静。
幼薇笑着说道:“这佐酒的小点心做得可真精致。”
庾遥指着广寒糕对温苍说:“温兄,这广寒糕你可要多吃一块。如今既然来了我们大周,日后必然是要博一个功名的。吃一口桂花香,日后蟾宫折桂,独占鳌头。”
广寒糕其实就是桂花糕。之所以要把桂花糕称作广寒糕必然是因为月宫里吴刚日夜砍桂花树的典故。应考的士子们在放榜前都会吃广寒糕,便是为了讨一个好彩头。
温苍道:“我从前以为自己一生便固守在玲珑山这个世外之地了,从来未曾想过会来到大周,功名利禄更是想都不曾想过。”
庾遥举杯道:“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幼薇道:“我也觉得做官没什么好,哪有在江湖自在?”
庾遥道:“江湖险恶,你还没怕?”
幼薇笑道:“反正有你们在旁边,我什么都不怕。”
温苍也笑道:“想必是近日苦练柳前辈留下的柳叶合心剑法,已有小成,于是便想着闯荡江湖了。”
庾遥对幼薇道:“你可知眼下的风平浪静并非真的平静,内里都藏着汹涌的波涛。在明处,你有我们几个保护,皇上也在暗中保护你,这才有太平日子过。如果失了这些臂助,你可知这江湖会有多危险?”
幼薇觉得他所言有理,但也觉得扫兴,便说道:“好了好了,这都要回京城了,左右是要回归庙堂。那既然如此,温家哥哥你还是听人言,多温习,早日金榜题名吧。”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四十五章 醇酒飨宴(下)
众人吵吵嚷嚷,正在兀自玩笑,忽然听见门外又有一阵细碎的声响,抬头一看,公孙大娘亲自端着一个青玉案,穿过帘栊,独自一人进得门来。
公孙大娘一边将青玉案上的几个玉碗端到众人面前,一边笑着说道:“这是今日最后一味,请诸位贵宾享用。”
幼薇见她又是玉案又是玉碗,想来必是什么难得一见的珍稀食材,不料看上去却只是莼菜与笋切成丝做成的寻常汤羹。
庾遥和温苍面面相觑,也甚是不解。
温苍问道:“敢问公孙大娘,这味汤羹可有什么特别的名堂?”
公孙大娘笑道:“公子觉得这莼菜与笋丝看起来像什么?”
温苍不解其意,望向庾遥。
庾遥对公孙大娘道:“难道还有什么哑谜?”
幼薇心想,好好地吃一顿饭,为的就是满足口腹之欲,再让心神放松,怎么临了还猜起谜语来?
公孙大娘笑着道:“莼菜生长于水中,一般都只采摘水面下新发的嫩芽来吃,形状狭长,而且微微卷曲,轻柔如带。再加上白色的笋丝从中点缀,我给这碗汤羹起了个名字,叫做玉带羹。”
玉带,不就是庾遥随身佩剑之名吗?
庾遥略微惊诧,但仍镇定地说:“原来公孙大娘早就看出来了,只是不知我们几时露了行藏。”
公孙大娘俯身便跪,口中说道:“奴婢叩见长公主殿下,叩见庾驸马。”
幼薇吃了一惊,说道:“你,你怎么知道?”
公孙大娘道:“奴婢日前听闻长公主和庾驸马身在邢州,机智神勇,破获了大案。而且早前皇上已将长公主假死之事昭告天下,无人不知。长公主和驸马爷若要从邢州回京,必然要经过相州。更何况,奴婢见几位的风姿,绝非凡俗常人,于是便斗胆揣测。”
幼薇道:“公孙大娘小声些,快快请起。我们如今乃是微服出行,若让人知道了,恐怕会横生枝节。”
公孙大娘起身笑道:“奴婢多谢长公主。难得长公主喜欢奴婢的菜,长公主若有驱驰,奴婢无不从命。”
庾遥道:“公孙大娘心思细腻机警,不愧是大周数一数二的酒楼的老板娘。”
公孙大娘道:“驸马爷谬赞了,一个女子抛头露面在外讨生活殊为不易,若没有些察言观色的本事,只怕早就被人生吞活剥了。”
庾遥道:“大娘的夫君怎么舍得你一个妇道人家独自支撑这偌大的酒楼?”
公孙大娘道:“不瞒公主、驸马和各位贵人说,奴婢是个没福气的,年少的时候父母做主嫁了个本分老实的书生做相公,起初也算夫妻恩爱,可是没过多久我相公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所幸这下厨的手艺是家传的,奴婢这才不致于饿死。”
温苍道:“消失?竟然遍寻不得吗?”
公孙大娘施了个礼,说道:“这位想必一定是玲珑山庄的温公子了。回温公子的话,何曾没有找寻过?只是一直杳无踪迹,如今也不知他是死是活。”
庾遥道:“你孤身一人挣下这么大一份家业可真是不容易。你夫君失踪前可为你留下一点血脉?”
公孙大娘失落地摇摇头。
幼薇道:“那这么大的酒楼几十年后岂不是无人为继?”
公孙大娘道:“这相州城里的人都说我没有夫妻缘,也没有子嗣运,却偏偏有财运。人生在世,也难以求全。好在酒楼里还有几个听话的徒弟,算是可造之材,他日便将这产业传给他们就罢了。”
众人本来吃得畅快,岂料听闻了公孙大娘的身世,彼此对望之间已是难掩心酸。
庾遥不自觉地看了幼薇一眼。其实他并不是看幼薇,而是看了一眼永安的脸庞。
当年永安的兄弟姐妹尽遭屠戮,导致先帝登基之后竟然没有任何正统的继承人。
可是先帝心怀宽广,并不以血脉为执念,只是一心栽培贤能出众的义子,也就是当今皇上。也是因此才保得大周江山稳固。
幼薇打破平静说道:“我们休息一晚上,明日便要离开相州,启程回京。还想劳烦公孙大娘为我们再做几道菜送行。”
公孙大娘道:“能为公主效劳是奴婢的福气。”
庾遥笑道:“今日这顿餐食,便是价格不菲,我还要先看看付不付得起。”
公孙大娘道:“驸马爷说笑了。今日小店已然是蓬荜生辉,哪里还能要钱?”
幼薇道:“不收钱可是万万使不得。若是执意不收,那我们也不好开口再劳烦大娘了。”
公孙大娘笑道:“奴婢不是不好财帛之人,只是想问庾驸马求一件难得的东西,比钱财更要贵重百倍。”
庾遥道:“公孙大娘请讲。”
公孙大娘道:“那便是驸马爷的墨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