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清风能几筷-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氏心里很想同意,何逸清却在后面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角,沈氏立刻道:“大妹子,这已经很便宜了,再便宜我们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何逸清又添了把火,“姐姐,你就买一朵吧,你戴上一定好看!我们这统共就十几朵,错过了这次可就没有了!”
这小妇人将绢花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盘看,想放下又实在是喜爱得紧,便咬咬牙掏出十文钱买下来了,并且当场就戴在头上了。
小妇人走后,沈氏和何父都有些微楞地盯着掌心里的十文钱,有些无语。
这连一文钱都不到的布料编朵花儿就出卖了十文钱?!这生意也太好做了!两人脸上都泛上了喜意。
旁边卖胭脂水粉的小贩一直注意着这边的动静,见他们一朵绢花竟然卖出了十文钱,心里是又惊又妒,他笑了笑,上前来搭话,殷切地说:“大哥大姐,恭喜开张啊!”
何父正在喜悦中,故笑着应答道:“客气了!客气了!”
这小贩转了转眼珠子又道:“我看你们这绢花颜色又鲜艳又好看,卖十文钱一点儿都不贵。”
正巧这时两边摊子上都没人,何父就跟这小贩聊了起来,小贩说他是跟青石镇隔得不远的桃花镇上的人,两人颇为投缘,越聊越起劲。
这小贩见何父长得憨厚,便不着痕迹地问道:“大哥,我走过不少地儿,还不曾见过这种绢花呢,你们是在哪儿得的?”
何父正打算脱口而出是自己女儿编的,心里却打了个紧儿,顿了下便呵呵笑道:“这个啊,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从江南给捎带回来的,不多,就这十几朵。”
这小贩还要再打探,都被何父打了个哈哈糊弄过去了。见何父嘴风紧,这小贩只得偃旗息鼓。
何逸清在一旁看着,心里暗笑,她爹面上看着忠厚老实,实则内心是有成算的,岂能随随便便被人套话?
万事开头难,好货不怕卖。已经卖出了一朵绢花,后面的十几朵也陆陆续续地被人买走了,只是少不了啰里啰嗦的讲价,不过沈氏和何父刚刚尝到了甜头,咬死了不松口,也一样卖出去了。
不过小半个时辰,十四朵绢花便卖完了,一共赚了一百四十文。
沈氏和何父高兴得整个人都有些晕晕乎乎的,七文钱的东西竟然卖出了一百四十文。上次家里买了那么多鸡蛋和菜蔬,也不过才得这一半的价钱。女儿可真是神了!
“爹,娘,回神了!”何逸清心里也高兴,虽然她上辈子几百几千两银子都可以不眨眼睛地花出去,但是这一百四十文可是她重生回来赚到的第一笔钱!
“哈哈!”何父宝贝地摸了摸半鼓的钱袋子,笑道:“清姐儿,安哥儿,你们想吃什么,跟爹说,爹给你们买去!”
“糕糕!糕糕!”安哥儿咧着嘴笑了,立刻闹着要吃糕点。
“好!好!咱们去买!”
第10章 夜谈
四个人轻松地在集市上逛了起来,何父很快寻到了卖糕点的小贩,花十五文钱买了一斤红枣糕给娘三儿当零嘴。
何逸清却是没什么想要的,何父不依,就做主给女儿买了一柄祥云图案的木把手镜子,花了十文钱,又给了她二十文钱当零花,毕竟今天这钱可都是女儿赚的。
至于沈氏,何父花十五文给她买了一只桃木簪子和一柄桃木梳,沈氏表现得爱不释手,一直攥在手里把玩。
路过肉铺摊时,何父想起家里许多时候都不见荤腥了,便花了十五文钱买了一斤五花肉,又加了五文钱挑了几根剃干净肉的大骨头,打算回去炖汤给大家补补身子。
这一眨眼儿的工夫就花了一半多的钱,吓得何父赶紧收手,好多年没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了,不过这有钱花的喜悦还留在了他们心中。只可惜这个集市上没有好布料的边角料卖,不然何父非得把钱全花光了再回家。
眼瞅着快到时间了,四人便向约定好的地点赶去,牛车已经在那儿等着了。不多时,莫大娘和常慧也过来了,两人脸上都难掩疲色,毕竟这紫山寺坐落于山顶,光上山就要爬大半个时辰。
回程路上,一向活泼的常慧像蔫了似的,跟何逸清小声嘟囔着,“阿清,早知道我就跟你走了,爬山一点儿也不好玩,可累死我了,下次再也不来了!”
何逸清知道常慧就是发发牢骚,也不多说安慰的话语,而是递给了她一块红枣糕。
常慧接过,立马就神气起来了,咬了一口,高兴道:“真好吃!阿清,你真好!”
又摇摇晃晃了两个时辰,四人在村口下了车,临走前常慧摇着手说道:“阿清,我明儿去找你,你可别睡过头了。”
何逸清冲她点点头,“知道了!”
回到了家,沈氏就忙活起来了,先把几根大骨头剁开,翻出了以前晒干的蘑菇和大骨头一起放进瓦罐内炖汤,又把五花肉洗干净切成一块一块的,打算做成红烧肉。
何父也拎着斧头,去旁边的山上砍柴去了,毕竟炖肉可耗柴火了。
安哥儿还小,累了一天,早就昏昏欲睡了,何逸清把他哄睡着后,自已烧了水洗过澡,然后换了身干净的布衣,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借着微醺的晚风擦拭头发。
擦完了头发,何逸清拿出了今天刚买的铜镜,照了照,镜中的她年纪不大,黑发素颜,脸只有巴掌大小,眉清目秀的,却并不寡淡,只是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她显得面黄肌瘦的。
不多时,厨房传来肉香味,晚饭做好了。何逸清叫醒安哥儿,四个人坐到饭桌前。
何父看着今天的饭菜,感慨道:“以前只有过年那一顿才能吃那么好,真是多亏了清姐儿了。”
何逸清浅笑,“爹,等以后赚了钱,咱们顿顿这样吃,你可别吃腻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的头也不抬,做红烧肉家里没有酱油,沈氏便放了自己做的大酱来着色,酱香四逸,香酥软烂,肥而不腻,一碗红烧肉被吃了个精光,连肉汤都被何父拿去拌饭了。
何逸安也想要肉汤拌饭,沈氏怕他吃太腻肠胃受不了,就舀了一碗鲜香扑鼻,热气腾腾的骨头汤给他喝。
何父边吃边道:“我打算明天再去县里一趟买些边角料,清姐儿你要不要跟爹去?”对于何父这个决定,沈氏也很赞同,毕竟做生意就要趁热打铁的。
何逸清摇摇头,说道:“不去,我明儿跟阿慧约好了去挖荠菜,爹你自个去吧!”
何父点点头,又问道:“那你说爹这次买多少合适?”
何逸清沉吟了一会儿,说:“等娘学会了就有两个人编了,几十片不多,一百片不少,爹你看着买吧,可以多去几家布庄走走,尽量挑颜色鲜艳的,形状方正的买。”
“哎!”何父点点头应了,又说:“爹没事儿也可以跟你学,以后咱家就靠这个赚钱!”
何逸清摇了摇头,给他泼了盆冷水,“爹,娘,这个生意做两三次咱们就得收手了,以后就算再卖,也卖不上今天那个价了。”
沈氏惊讶道:“为什么啊?”
何逸清耐心解释说:“爹,娘,你们想,这做绢花又不是什么难的事儿,咱们的绢花之所以能卖那么贵,一是因为料子不错,二是因为款式新颖,别人没有见过。可是有经验的绣娘只要多拆几个绢花研究,就能够编得八九不离十;至于料子,肯定不止女儿一个人能想到用裁衣服剩下来的边角料做,说不定以后这些边角料都要涨价了!”
何逸清顿了顿又道:“到时候市面上跟风多了,可不就卖不上价钱了吗?再做就不划算了。”
何父和沈氏一听觉得有道理,可面上还是有些不舍,这么好的生意,竟然只能做个两三次!
何逸清将两人的神色尽收眼底,轻轻一笑,出言安慰道:“爹,娘,不必担心,女儿又不是只会做绢花,绢花做完了咱们还可以卖旁的啊!”
两人点了点头,一致说道:“都听你的。”
吃完了饭,四个人都累了一天,便早早睡了。
第二日一早,常慧便来敲何家门了,何逸清正在吃早饭,便招呼她:“阿慧,一起来吃点?”
常慧单手挎着竹篓子,篓子里还放着一把铁锹,摇摇头,“不用了,阿清你吃吧。我吃过了。”何逸清一听,便三下两口的吃完,拿上挖野菜的家伙出门了。
挖野菜的地方在何家村后的一个小山丘,这块地里没有种任何东西,杂草丛生,村里人只有放羊和放牛才会到这儿来。
何逸清和常慧到时已经有四五个小姑娘在等着了,何逸清看着她们的面孔都有些熟悉,却叫不上名儿,只好跟在常慧后面默默的不说话。
好在常慧是个活泼性子,跟这些小姑娘都聊得来,何逸清跟在她身后,不一会儿便把所有人的名字跟脸对上了。
只是其中有个叫何逸如的小姑娘,似乎不是很待见何逸清,何逸清跟她打招呼时,她竟然冲她翻了个白眼。
何逸清一头雾水,自己这是哪儿得罪她了?
第11章 挖荠菜
既然人到齐了,大家就各自分散开来挖荠菜。何逸如挎着篮子经过何逸清身边时,竟然还想用身体来撞她,何逸清暗自蹙眉,一个闪身快步躲了过去,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何逸如。
何逸如看着何逸清兀自走开的背影,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嘴里发出一声轻哼。
虽然刚刚入春,但各种野菜们已经长得蓬蓬勃勃,田埂、溪边、河堤上泛起了淡淡的绿色,显得绿意盎然。
山丘上长着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当然还有荠菜。嫩生生的荠菜,匍匐在地面上,在微风中挥动着它们绿色的手掌,荠菜的叶子呈锯齿形状,颜色是灰紫色,叶表面上有一层细细的茸毛,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
绿油油、肥嫩嫩的荠菜一簇簇、一丛丛地和野草挤在一起。何逸清仔细搜寻着,待发现了,就先用小铁锹铲一下,然后用手捏住荞菜的根部向上拔起,最后再抖掉粘在一起的杂草。
何逸清正挖着,常慧就挤到了她身边,小声地问道:“阿清,何逸如刚刚是不是又给你脸色看了?”
何逸清手下动作不停,闻言点了点头,“是啊,你看见了?”
她刚刚一边挖,脑海中也一边回想着与何逸如之间的恩怨。
何逸如是她大伯何成财的女儿,大伯家里有两子一女,大儿子何逸明十三岁,二儿子何逸元十一岁,小女儿何逸如九岁,比何逸清大一岁。何逸如说来还是何逸清的堂姐,可惜她们俩从小就不太对付。
何逸如作为家中独女,被她奶奶老何氏和母亲蒋氏娇养着长大,性格有些骄纵,再加之身为奶奶的老何氏一向不喜欢何逸清,对待姐妹俩的态度那是一个天一个地,蒋氏也对向自家借了不少钱的何成富和沈氏多有怨言。
日积月累之下,何逸如就认为是何逸清一家欠了她家的,自然打从心底里看不起何逸清。
常慧看了眼何逸如所在的位置,冲她瞥了瞥嘴,不忿道:“哼!别理她,娇死了,当谁都要捧着她似的!阿清,要我说你还是太好脾气了,就应该狠狠地发作一通,看她下回还敢不敢来欺负你!”
何逸清轻笑一声,摇了摇头,“算了,我懒得跟她计较。她爱摆脸色就摆脸色呗,我也不会因此而少块肉。”
曾经的何逸清当然会感觉到气愤,可直到家中出现变故后,她跟各色不同的人打交道,看了不少脸色,受了不少白眼,挨了不少算计后,如今看到何逸如这个小姑娘这么明晃晃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恶来,竟然觉得有些亲切了。
如今都重活了一世了,她又不是心智只有八岁的小姑娘,犯不着跟一个骄纵的小姑娘多费唇舌。
“哎呀!你!”常慧看着何逸清这幅满不在乎的样子,跺了跺脚,气道:“你再这样,我可不管你了!”
何逸清浅笑一声,拉住常慧的手拍了怕,柔声说道:“你想想,我若逞一时之快跟她吵起来,无论谁对谁错,奶奶和大伯娘肯定要生气,到时候她们为难的不还是我爹娘?我又何必多此一举,给我爹娘添麻烦呢?”
常慧轻叹一声,理解地点了点头,“你。。。。。。。这样想也对。不过你奶奶可真偏心,都是孙女儿,她对你和对何逸如的态度也差太多了吧!”
要说老何氏厌恶何逸清,那自然是有缘由的。
一是因为沈氏生何逸清时难产大出血,往后好多年都不曾有孕,老何氏怕自己的二儿子绝了后,自然不喜何逸清和沈氏;二是因为自从有了何逸清后,二儿子家的日子就越过越差,债台高筑,加之何逸清从小跟她也不亲厚,老何氏又有些迷信,经常私底下叫何逸清“灾星”“扫把星”之类的,见到她从来没个好脸。
何逸清自然也不喜欢跟老何氏相处,前世父母意外过世后,老何氏竟然听信了算命先生的话,认为这一切都是她造成的,她就是个克父克母的命,她那愚昧的大伯也对此深信不疑,一家子合起伙来想把安哥儿抢走,还美其名曰是为了保护安哥儿。
她发了狠,咬咬牙跟他们断绝了关系,一个人带着弟弟去县城里讨生活。等她混出头来了,她也只在每年过年时打发人送些年里上门,自己却是从来不登门的。
何逸清微微垂眸,掩下了眼中的戾气,轻声说道:“算了,我都习惯了。”
何逸清已经想好了,等赚到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把欠大伯家的债还了,不然爹娘在他们面前总是气短一截的。至于旁的,再慢慢筹谋吧。
看着常慧还有些愤愤不平的样子,何逸清微微勾起唇角,心里也涌上一股暖流,总还是有人真心待她的。
挖了大半个时辰,何逸清不大的竹篓子就装满了,她站起身,活动着蹲久了有些酸麻的四肢。常慧见状,也站了起来,抖抖身上的土,拉着何逸清的手道:“阿清,我也挖的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吧!不等她们了。”
何逸清看了眼还在埋头挖的何逸如,点点头应道:“嗯,走吧。”
何逸清提着一篓子荠菜回到家,正好赶上沈氏准备午饭的时候,沈氏接过来用水清洗,打算中午给大家加个菜。
沈氏将洗净的荠菜放在菜板上切,脆生生的荠菜被切成了很小的荠菜末,盛放在一个盆里,正好今天家里的鸡又下了三个蛋,她也不攒着了,全给打了,用筷子打散,和荠菜混合均匀,又放入盐调味。
这一切做好了,沈氏就在锅中倒入油,待油烧热了,就把盆里的东西倒入锅里,用铲子压成一个圆饼状。
随着铲子的不断翻动,滋滋的声音从锅里传来,贴着锅底的蛋液慢慢变黄变焦,渗出了一股焦香,和着荠菜的清香味弥漫开来。
不一会儿,金黄的荠菜鸡蛋饼就出锅了,整个饼子焦黄酥香,软嫩多汁。何逸安被这股香味吸引来到灶房,看着鸡蛋饼默默地流口水。
“娘,什么时候能吃啊?”
“安哥儿别着急,等你爹回来就可以吃了。”
不多时,何父也背着竹篓子从镇上回来了。
第12章 族会
沈氏递给何父一杯水,接他手中的竹篓子,往里探了探,旋即惊讶道:“今儿怎么买了这么多?”
何逸清闻言,眉脚轻轻一扬,也凑过来翻弄着何父买的布料。
何父喝了口水,才道:“清姐儿不是说这生意只能做几回嘛,我就做主把上次卖绢花剩下来的六十文全花了,为了买这些,我跑了三家布庄方才凑到这么多。一共一百三十片,多出来的十片是布庄掌柜的白饶的。”
沈氏有些心疼钱,抱着篓子犹豫道:“这。。。。。。万一到时候做多了卖不出去可怎么办?”
何逸清笑了笑,安慰道:“娘,别担心,你还不相信女儿的手艺吗?这少有少的卖法,多有多的卖法,你放心,肯定能卖出去的!”
东西都买回来了,也不能退,沈氏也就抱怨两下,听到女儿的话就不说了,转而说道:“累了吧?快收拾收拾吃饭吧!”
一家子刚吃完饭,就有人来敲院门了。
何父走过去开了门,来的人是何家村村长何春根的小儿子,何长贵。
何父问道:“长贵啊,你怎么来了?”
何长贵站在门外憨笑道:“成富叔,我爹和几位族老打算下午在祠堂里开个族会,要求每家都要出一个人参加,我这不是挨家挨户通知来了吗?”
何父点点头,示意他知道了,“知道了,我下午一定去。你快进来坐坐,喝口水。”
何长贵摇了摇头,“不了,成富叔,我还赶着去通知其他人呢!”何父见他急,也不多留了。
待何长贵走后,沈氏站在院子里疑惑道:“这春耕都过了,村长怎么还要开族会?难道是出了什么事儿?”
何父也有些不解,“我也不知道啊!算了,左右下午去了就知道了。你要不也一道去?”
“你去吧,我下午要跟清姐儿学编绢花,毕竟这么有多要编呢,总不能全压在清姐儿一个人身上。”沈氏说着说着,又瞪了眼何父。何父知道还是在埋怨他买多了,只能讪笑着不说话。
何家村的祠堂建在村子的西面,是单独的一套院,东、西方向各有三间平房相连,另有两间更大的屋子坐北朝南,其中正房里摆放着何家村几代先辈的灵位,每年清明时节,村民们都会来祠堂祭祀先祖。
而一般开族会,是在东边的屋子里。何父到时,已经有不少村民都到了,他们聚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显然也对村长突然召开族会的举动一头雾水。
何成富的大哥何成财也来了,他比何父长得要壮实些,看见何父就关切地问道:“二弟啊,弟妹最近身子还好吗?听说前些日子清姐儿病了,可要紧啊?你要有什么困难就开口,大哥那儿还攒了一些钱。”
何父一听就笑了,脸连忙摆摆手,“大哥,你不用担心,她们都好!我现在也不缺钱。”
何成富跟何成财兄弟两个关系还是不错的,虽然何父在分家时吃了些亏,但这些年大哥也在钱财上帮衬了他不少;加之两家又不住在一起,挨得远,减少了许多矛盾,所以何父对自家大哥也是多有感激。
村长何春根已经年过花甲,他坐在屋子中间的椅子上,其他几个族老分别坐在两边。见人到的差不多了,何春根燃了手里的烟杆,吸了一口,鼻里喷出一缕烟,慢慢说道:“今儿叫大家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告诉大家!”
“村长,到底什么事啊?”有急性子的村民已经按捺不住好奇心了。
“有庆啊,你来说!”何春根点了一个站在他旁边的汉子何有庆,示意他来讲。
何有庆点了点头,高声说道:“是这样的,前几日我上山砍柴,竟然在山上发现了一群野猪的踪迹!”
底下众人一片哗然,野猪?!何家村虽然靠山,但山也不大,而且已经多少年没出现过野猪了?
有人质疑道:“怎么可能有野猪,不会是你看错了吧?”
“是啊是啊!都多少年没见到野猪了。”
何有庆又道:“前几日我上山砍柴,一时不慎,走得稍微远了点,深入了林子里,结果就在那一片林子里发现了不少野猪的脚印和粪便,还有好多树都被给野猪拱断了。这一切都是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何春根又吸了一口烟,证实道:“有庆跟我讲了这事后,我也找有经验的猎户上山去瞧过了,确实是野猪留下的痕迹,看那样子,应该不止两三头,起码是一大群。这事儿我和村里的几位老人也凑在一起商议过,现在召集大家聚一起再议议,想想解决的办法。”
坐在左边椅子上的一位老人开口道:“我记得上一次何家村出现野猪还是十几年前,当时从山上冲下来四头野猪,直接就把一个正在田里干活的小伙子给撞伤了,还糟蹋了不少庄稼,那一年因为野猪,整个何家村都有损失。这野猪破坏性强,攻击力大,一旦发现了不得不除啊!”
另一位老人也附和道:“眼下刚开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山上一旦没得吃了,指不定什么时候野猪就冲下山了,我们必须要做好防范啊。”
待几位族老发完言,何春根就提议道:“我和几位族老的意思呢,是咱们得先发制人,趁着野猪还没作乱的时候先把它们给除了。我提议每家每户都出一个青壮年,由几个有经验的猎户带领,上山打野猪去。当然了,你们还有什么好的意见都提出来,大家可以再商议商议。”
何春根说完就静坐着,大厅里的男人们都低声商议起来。何父想起自家就在山脚下,更是忧心。若野猪下了山,他们家可不是首当其冲嘛!
过了一会儿,看众人并无异议,何春根便道:“那就这么定了!你们都回去准备准备,带好家伙,就在这几日出发。”
何父回去后将今天族会商议的事跟沈氏一一说了,家里的气氛霎时就凝重起来。
沈氏赶忙丢下手里正在学着的花样,急声问道:“你答应了?去打野猪?那得多危险啊!不行,不行,你不能去!”
第13章 打野猪
何逸清闻言,秀眉紧蹙,一滴冷汗从额角滑落,一种侵入骨髓的冷渐渐渗透进身体,上山打野猪?
她记得前世好像没发生过这件事啊,莫不是她记错了?不可能啊,这么大的事她怎么可能会忘?
难道是她的重生导致事情发生了变化?
何父闻言,无奈道:“每家每户都要出人,咱家就我一个男丁,不去能成吗?再说了,咱家就在山脚下,要是野猪冲下山,首先倒霉的就是我们家庄稼和屋子。”
何逸清心里十分不赞成,尤其是对于她前世没经历过的事。她劝道:“爹,庄稼毁了就毁了,哪比的上人重要!这打野猪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要是伤到哪儿了,让我和娘还有安哥儿怎么办?”
就算是个老实的庄稼汉子,何父心里还是有一些热血的,打野猪这种事他也想去见识一番。
他劝慰道:“别担心,村长找了好几个有经验的猎户跟去,这次主要是他们的事儿,我们就是去搭把手的,不会有事的。”
沈氏还是不放心,又问道:“什么时候去啊?要去几天?”
何父想了想,道:“去的时间要等村长通知,咱们这山不大,要是顺利的话,当天去当天就能回,就算不顺利,第二天也铁定回来了。”
两岁多的何逸安听不太懂大人们在说什么,反而呆呆地问道:“爹,娘,姐,野猪肉好吃吗?”
沈氏闻言,顿时气笑了,她拿手指点着何逸安的额头,训斥道:“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不过被他这么一闹,家里原先凝重的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
何父也哈哈地笑,抱起儿子亲了一口,“当然好吃!爹上山去打野猪给安哥儿吃,安哥儿开不开心?”
再怎么担心,事情已成定局,沈氏只得给何父准备好上山用的东西。
衣服,水壶,干粮,火石,砍柴刀,为了防止一天回不来要在山里过夜,沈氏还拿了一条薄褥子,叠的小小的使劲往包袱里塞去。第二天,就有村里人来传讯了,村长说惟恐夜长梦多,明天一早就出发。
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沈氏送何父来了山脚下。此时的山脚下已经聚集了四十几个汉子,手上有拿柴刀的,有拿铁锹的,有拿钉耙的,看起来准备的很充分。
沈氏见有这么多人一起去,心里头也稍稍定了一些,拉着何父去一旁说话,嘱咐道:“你记着,不管遇到什么事儿别老想着往前冲,别逞英雄,多想想我和孩子,知道了吗?”
何父拍了拍沈氏的手,安慰道:“你放心,我不是个冲动的人,一定会小心的。到是你,要是我今儿晚上不回来,你记得锁好门窗,晚上谁敲门也别开。”
沈氏点点头应下了,“我知道了。”
等人到齐了,在几个猎户的带领下,一群汉子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沈氏忧心忡忡地望着何父上山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见了,这才转身回去。
何逸清起床后就发现娘心不在焉的,料想娘是担心爹,其实她又何尝不担心呢?只是若自己再表现出担心来,娘恐怕就更忧心了。所以她只能借着编绢花的借口来分散娘的注意力。
何逸清一提,沈氏才想起来,那儿还有一百多个绢花等着做呢,这可是全家的希望,耽误不得。
沈氏皱着眉头看着手里自己编出来的绢花,又仔细地跟女儿的比了比,最后还是一把拆了重做。
“清姐儿,你看我这步老是做不好,这编出来的花儿不对称,连花瓣的大小也不一样。”
何逸清见状,放下自己手中的活计说道:“娘,你再编一遍我瞧瞧。”
沈氏又试了一遍,何逸清瞧出了几个问题,一一给她纠正了,沈氏又试了几个,果然编出来的就比原先的好看多了。
安哥儿在一旁看着,小小的手拿起一朵往头上戴,咯咯地笑,“娘,姐,好看吗?”
沈氏见状,噗嗤一声笑了,摸了摸安哥儿的头,心中的忧愁也散去了不少。
何逸清笑盈盈的,点点头,“好看,咱们安哥儿可俊了呢!”
……………………………………………………………………………………………………………………………………………………………………………………………………………
月上枝头,何父一群人已经在山上搜寻了整整一天了,每个人都精疲力竭的,但好在终于有了收获。
枝繁叶茂的林子里,几十个庄稼汉子一眼不眨地盯着几个猎户的动作。
这几个猎户把事先准备好的几根一头削尖的木棍使劲钉入地下,再把木棍压弯,用结实的牛皮筋打活扣,别上一根金属的插销来固定。一旦有猎物踩到,牛皮筋就会瞬间收紧,捆住猎物的脚,又因为系的是活扣,越挣扎越紧。所以一旦中了陷阱,就别想挣脱。对于这几个陷阱,这些猎户还是很有信心的。
刚做完这些,先前几个出去打探的村民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急声呼道:“来了!来了!野猪来了!”
围观的人群瞬间骚动起来,惊慌,紧张,害怕,兴奋充斥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好在猎户是有经验的,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你们几个躲远点,你们几个藏到那些树后面去,还有你们几个,快点上树!动作快点!”话音刚落,那几个猎户就背着弓,呲溜一下爬上了附近的树。
何父年轻时也是爬树的一把好手,所以动作并不生疏,三下五除二的就爬上了一棵。他趴在树上,手上紧紧地握着砍柴刀,吞咽了下口水,显得有些紧张。
等待的时候最是磨人,“轰隆!轰隆!轰隆!”一群野猪跑动的声音由远及近,而且越来越近了。
出现了!
一只,两只,三只。。。。。。。。。。
整整六只大野猪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它们比寻常家猪要大一大圈,通体棕黑,各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嗷嗷地叫个不停。
直到真正面对,才能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