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追夫:大理寺探案日常-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芳心。
而如今在场的唯有姚菀,姚菀的心砰砰地跳着,盯着他那挺拔的身躯,嘴唇张了张,竟有些睁不开眼。
卫谚走到了姚菀的面前,朝着她伸出了手。
他的手掌很大,上面长满了粗茧,虎口处尤为甚,是长期用刀的结果。姚菀盯着那手掌,不由得想到了这几日产生的幻觉。
虽说是幻觉,但是那种感觉十分真实,幻觉中的男人与现实里的男人渐渐重合,姚菀的脸不禁涌上了红晕,她的脸颊绯红,如同三月一般红艳。
一只修长白皙,但是生着茧的手搭了上去,打破了空气中弥漫着的暧昧。
李修玉瞧着两人,露出促狭的笑。
卫谚嫌恶地甩开了李修玉的手,转身便朝着观音庙外走去。
第三十五章送子观音(十五)
大理寺的人将整个观音庙悄悄围了起来,香客可以自由出入,但是一个和尚都出不得,也入不得。
卫谚走在前方,姚菀则落后其几步。卫谚停,姚菀也停。卫谚不由得转头看她,朝着她挑了挑眉,姚菀这才走到他的身边,与他并肩而行。
面前是门槛,姚菀像是有些心不在焉,便那般撞了上去,卫谚伸手揽住了她的腰,像抱小孩一般将她抱起,然后再稳稳地放在地上。
卫谚盯着她瞬间通红的脸,有种在她脸上咬一口的冲动。卫谚的喉结动了动,最终压下那种冲动,放开了她。
卫谚一行人则来到一家酒楼二楼的包厢中。这包厢很安静,但是可以直接看到观音庙的大门。
李修玉换了一身衣服,变成了英俊潇洒的模样,迅速占据了赵阿牛身边的位置,将姚菀挤到了卫谚的身边。
李修玉撑着脑袋看着眼前的人,男子俊朗不凡,女子娇小漂亮,两人坐在一起真是相配。
姚菀被他盯得背后发毛,反观旁边的男人,倒像是毫无所觉,长腿伸着,一手放在霜华刀的刀柄上,一派慵懒的模样。
空气中的气氛很怪异。
姚菀深吸一口气,咳了咳,似乎想驱散那种诡异的气氛。
“卫大人,我已经知道一部分真相了。”姚菀道,目光扫着李修玉和赵阿牛,欲言又止。
这件事事关崔婉儿的清白,此时尚未有定论,若是太多人知道并不好。
“哟哟,人家想独处呢,阿牛,我们就别这样不识趣了,换一家包厢吃饭吧。”李修玉一脸促狭,拉着赵阿牛便往外走去。
门关上,整个包厢只剩下两人,卫谚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气氛更加诡异了。
“不是李修玉说的意思。”
“我知道。”
姚菀冷静下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崔婉儿以为自己见到董简,其实是她以为的。”
卫谚收起了身上的癖性,薄唇紧紧抿着,表情变得极为认真。
“崔婉儿来到观音庙中,贴身丫鬟不知道为何被支开了,傍晚的殿中空无一人,她在蒲团上跪了下去。香炉里的香袅袅而起,香味萦绕在她的鼻端。崔婉儿迷迷糊糊间,便见到一身形熟悉的男子站在她的身边。那男子正是她的丈夫,董简。崔婉儿很是喜悦,一时间不知道今夕何夕,以为在家中,小别胜新婚,便与丈夫恩爱了起来。”姚菀道,“其实,这一切都是她的幻觉,那香有致幻的作用,而那男人,也不是董简,而是寺庙里的和尚。”
卫谚托着下巴沉思了起来:“那香产生的幻觉能令人见到自己最想见的人,姚菀,你见到了谁?”
姚菀脸上的表情有片刻的空白。
她不知道该震惊于卫谚的聪慧还是发散性思维了。
“菀菀看到的是我?”卫谚改了称呼,嘴唇还微微勾了起来,俊朗地叫人移不开目光。
“卫大人,卢千石与梁王的死,会不会和这座庙有关?”姚菀强行转话题。
卫谚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顺着姚菀的思维往下,事情将变得极为严重起来。
董简从未归来,崔婉儿的孩子并不是董简的。王氏和乌氏都怀有身孕,也就是说他们的孩子也并非是自己丈夫的。
观音庙这么多香客,其中不乏达官贵人,再往前算,观音庙之所以出名,就是朝中某位贵人的夫人所求应验……
卫谚的脸色沉了下去:“吃完后,立即下山,我要问郑氏和乌氏话。”
“为何还要吃?”姚菀心情更加急切。
“你在庙中两日都没怎么吃,那般瘦巴巴的,若是饿得晕倒了,传出去还说本官苛待下属。”卫谚冷着脸道。
姚菀确实饿了,肚子里空空的。
卫谚并不吃,而是看着她吃,将她喜欢的肉都夹到了她的碗里。
卫谚看着她如同仓鼠一般,将自己夹得菜全部吃了下去,心情无比愉悦。他第一次知道原来看人吃饭也这般愉悦。
待姚菀将一桌吃食一扫而光,卫谚一行人便朝着山下而去。
李修玉和赵阿牛并未回大理寺,而是直接去带了乌氏和王氏。
乌氏和郑氏的肚子又大了许多,两人的日子却过得截然不同。
乌氏出生低贱,只是仗着梁王的宠爱作威作福,梁王死后,乌氏无母族庇佑,梁王府便以梁王世子为尊。梁王世子与乌氏有宿仇。若非乌氏腹中怀着梁王的孩子,梁王世子恐怕要杀了乌氏。乌氏挺着一个肚子,脸色苍白,身上的衣着也是旧衣,早无了当初的嚣张跋扈。
王氏则不一样。
王氏出生太原王氏,母族是世家,更何况她腹中还怀着卢千石的遗腹子,夫家恨不得将她供起来。王氏挺着一个大肚子,衣着华丽,妆容精致,脸色红润,身后跟着一大堆仆从。
乌氏和王氏入了大理寺。
她们并未入公堂,而是分别进了一个房间。
乌氏一进去,便看到威严的男人端坐着,脸上的表情冷厉,骇得她垂下脑袋,不敢多看。
“卫大人。”乌氏低眉顺眼道。
乌氏终于适应了落差,寻得了新的求生之道。
“夫人去过观音庙?”
乌氏悄悄地抬起头,看到卫谚锐利的目光,她似乎无处遁形。乌氏低头道:“去过。我跟了王爷这么多年,一直未曾得子,无子傍身,我的日子会很难过。都听人道观音庙灵验,所以我也去求了。没想到上天怜悯,我居然怀上了孩子。然而,我怎么也没想到……”
乌氏说着便抹起了眼泪。
她哭得梨花带雨,颇为楚楚可怜,只是欣赏的人已经不在了。她面对的只有审视的目光。
卫谚想,乌氏哭究竟是真的伤心梁王死了,还是梁王死后,她没了靠山呢?又或许两者皆有之?
“乌氏,你与梁王可曾在庙宇中恩爱过?”卫谚问道。
乌氏愣了一下,她一时有些疑惑卫谚的问题。她心中百转千回,眼前的男人挺拔俊朗,腰身结实有力,若是躺在他,想必是另外一分光景。
乌氏突然抬起了头,眉眼之间竟是风情万种,起身,在卫谚的身边坐下:“卫大人可要听细节?那是一处安静的禅房,王爷将我抱着放在了,了我的腰带,却并未脱去我的衣物,而是将手从下摆处伸了进来,从我的腰身往下……”
乌氏说着,还了嘴唇,手却落在了卫谚的腿上,见卫谚没拒绝,乌氏便是一喜,慢慢往上……
乌氏的手突然缩了回来,不由得看向卫谚:“你与王爷一般……”
卫谚抓住了乌氏的手,眼睛微微眯起:“与王爷一般?”
乌氏脸色白了,媚态散去,抿着唇不说话。
“其一,庙宇之中男子根本进不去。其二,两年前梁王从马上摔下来,伤及某处,这件事是个禁忌,知道的人都被封了口,但是要查,总能查的出……”
乌氏刚要说的是不举,梁王不举,所以乌氏肚子里的孩子根本不是梁王的。
乌氏浑身冒出了冷汗,衣裳瞬间湿透了,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整个人也晕沉沉的,像是随时可能倒下去一般。
卫谚起身,转身便出了房间,让人将乌氏带走。
他的目光落在隔壁的屋子里。
姚菀正与王氏在说着话。王氏与乌氏不一样,她出生世家,更注重名声。要王氏开口,比乌
第三十六章送子观音(十六)
姚菀与王氏面对面坐着。
王氏坐姿端庄,秀雅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看似闲适,实则一直紧绷着身体,像是在防备着什么。
若非姚菀懂得察言观色,很容易被她骗了去。
“卢夫人。”姚菀替她倒了一杯茶,推到了她的面前。
王氏接过了茶,喝了一口:“许久没人这样叫我了,其实我很不喜欢这样的称呼。”
“夫人既然不喜欢这个称呼,为何不早日离开卢府?”
王氏笑了笑:“小娘子你年纪尚幼,不知世家门阀的旁根错节,有许多事不是我能选择的。”
“卢大人死了,夫人倒是解脱了。”姚菀像是漫不经心道。
王氏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我可未曾说过这样的话。这都是命,他的死与我无关。”
“夫人时常去观音庙?”
“并未去过。”
“夫人房中的《送子观音经》?去过观音庙,供了香火,都是有记载的。”
王氏揉着太阳穴:“受的打击太大,许多事都记得模糊了。大致是去过一次。”
“夫人在庙中可曾遇到过特别的事?”姚菀继续问道。
王氏的表情微微变了,像是很不想提及那件事一般。
“卫大人在审乌氏?”王氏道,“若是两人独处一间,乌氏空闺寂寞,很容易产生什么想法。卫大人生得俊朗非凡,这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姚菀不由得朝着隔壁看去,那乌氏虽然落魄,但是身段确实好,身材丰腴,胸前的白肉很是诱人。男人最忍的便是。何覃便那般被临安县主拐走了。
姚菀竟有种过去瞧瞧的冲动。很快,她的心神一凛,看向王氏。王氏的脸上依旧带着温婉的笑,但是竟然看破她的心思,牵着她的鼻子走。
“夫人不想提及庙宇中的事?”姚菀道,“夫人不说,我也大致猜到一些。夫人腹中的孩子,便是在庙宇之中怀上的吧。”
王氏脸上的笑容消失,坐在那里,不再说话。
“观音庙只准女子,男子是不得入内的。”
无论姚菀说什么,王氏只闭口不谈。
她的手下意识地摸着自己的腹部,脸上的表情方才柔和一些,可见她真的喜欢腹中的孩子。
姚菀见从她口中问不出什么事,便不再问了,将王氏送了出去。
门口处,卫谚已经等在那里,乌氏那里显然已经问完了。
姚菀打量他片刻,见他衣着整齐,气息平稳,只是姚菀的心并未放松,她闻到卫谚身上的一股香气。
“真臭。”姚菀轻哼了一声道。
她的鼻子灵敏,那香气明显是乌氏身上的香气。这香气颇为浓郁,并非共处一室就有的,卫谚与乌氏应该有接触。
“乌氏开口了?大人用了美男计?”姚菀斜睨她道。
对于乌氏媚态横生的,卫谚可以做到无动于衷,只觉得眼前的女人是团软肉,还有些恶心,但是看着眼前女子生气的小模样,卫谚便有种将她拉到怀里抱抱的冲动,他胸中像是有一头野兽,想要奋力挣脱束缚。
卫谚一直不说话,姚菀只当他默认了。
“那乌氏的滋味如何?”
那野兽已经探出了脑袋。
卫谚摸了一把她的脑袋:“菀菀,我想尝尝你的味道。”
姚菀愣在那里,嘴唇微张着,眼睛都忘了眨了。
这模样可爱极了,卫谚察觉到自己胸中的野兽即将奔腾而出,立即转身离去。
“本寺大人去将观音庙的和尚端了,晚了免得他们跑了。”说着,便大步迈出了大理寺,只留给她一个背影。
姚菀的脸后知后觉地红了。
姚菀在大理寺中等着消息。
以往这个时候,她肯定根据仅有的线索推出案件的轮廓了。但是她的心有些乱。一会儿想着观音庙中的那些幻觉,一会儿想着卫谚刚刚的那些话。
姚菀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李修玉站在门外可看足了戏,才迈步进去。
“小姑娘思春了?”
李修玉一出声,吓了姚菀一跳。
“姚姑娘,等你做了卫夫人,可得罩着小的。”李修玉朝着姚菀拱了拱手,道。
“李修玉!”姚菀瞪他。
李修玉在姚菀对面坐下,一脚搁在椅子上坐着:“大人带着阿牛去观音庙了。姚菀,这个案子你是怎么想的?观音庙那些和尚和卢千石、梁王的死有什么关系?”
姚菀赶走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思绪,将思维集中在案子上,然后道:“这两个案子如今有一个共同点——王氏和乌氏都去过观音庙,且都有了身孕。梁王和卢千石死后还被去势,之前我们便好奇凶手为何要多此一举,到底是一种仪式,还是一种刑罚呢?如今看来,这是一种刑罚。本朝有一条刑罚,那些与后妃有染的男子,除了被处死之外,还要去势。而且,梁王和卢千石死后跪着的方向是朝着一个方向的。”
姚菀闭上眼,脑海中闪过案发现场的两幅画面。
她睁开眼的时候,指向一个方向:“正是观音庙的方向。”
李修玉听得目瞪口呆。
李修玉觉得很匪夷所思,但是仔细想,又觉得姚菀说得很有道理,简直无懈可击。
“你的意思是,观音庙里的和尚把自己当做皇帝了,那些去求子的便成了后妃?”
姚菀摇了摇头:“被‘宠幸’过的才是后妃,所以乌氏和王氏有孕后,梁王和卢千石才被杀。”
“乌氏和王氏成了‘后妃’,她们原本的丈夫就成了‘奸夫’了。”这逻辑,没毛病!而且,之前的疑惑全部得到了解释,简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待大人将那些和尚全部抓回来后,一审问,就可以结案了!”李修玉兴奋道。
这案子再不结,皇帝就要降罪于大理寺了,到时候刑部再趁机踩他们一脚,那董掖就得飞上天了。
李修玉一想到这副画面,便想吐一口血。
于是,大理寺门前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秀气的少年和漂亮的姑娘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伸长了脖子朝着远方看去,恨不得卫谚立即出现在大理寺的门口。
“姚菀,大人那皮相倒是生得好,但是秉性怪异,一点都不温柔,你喜欢大人哪了?”李修玉用手肘撞了撞姚菀,问道。
“我才没喜欢他。”
“大人的爱慕者众多,但是他眼高于顶,长安城的贵女们,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偏偏看上你这乡野丫头。姚菀,你是不是给大人灌了什么迷魂汤。”
“大概是我天生丽质?”
李修玉鄙夷地看了她一眼:“大概是大人有恋狗情节。”
这梗来源于神犬。
姚菀狠狠地捶了李修玉一拳头,捶得李修玉躺在地上,差点起不来。
“小娘子,你得温柔一些,到时候将大人捶死在,小心陛下问你罪!”
时间便在两人的打闹中度过了。
到了傍晚,马蹄声响起。
一众人骑着马乌泱泱地朝着大理寺飞奔而来,为首的正是飞云骑,霜华刀——卫谚!
马蹄声响起,飞尘扬起,最终停在了大理寺的门口。
卫谚翻马,朝着大理寺走去,姚菀和李修玉连忙跟上。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有疑惑,观音庙的和尚了呢?而且,大人的心情似乎有什么不快?
卫谚入了大理寺,往自己的位置上一坐,冷着脸不说话。
卫谚是兴冲冲而去的,回来的时候,带着挫败,败兴而归。
“大人,发生了什么事?”
卫谚看了姚菀一眼:“观音庙的那些和尚俱不是真正的男人。观音庙的住持说为了防止佛门重地发生淫乱之事,但凡入庙的和尚,都必须去势。”
那些和尚全是太监?他们是太监,就根本无法令乌氏和王氏怀孕。
这也意味着她之前推测的全是错的。
晴天霹雳砸在姚菀头上,将她砸得懵了。
第三十七章送子观音(十七)
姚菀在大理寺门口的台阶上坐下,头顶正气凛然的牌匾都无法驱散她内心的阴霾。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她本来以为真相就在眼前了,却没想出现一块巨石,堵住了出路。
马蹄声慢悠悠地在她面前响起,来回反复,姚菀却未曾抬起头来看一眼。
骑在马上的卫谚心中颇为抑郁,平日里,只要他骑着飞云往人群里一走,十个姑娘有九个都痴痴地盯着自己看着,唯有姚菀视而不见。
殊不知那骑着马在大理寺门口来回兜圈的人才更为怪异。
大理寺的兵士们想,若非这怪异之人是他们的顶头上峰,早就拿着棍杖将他赶跑了。
卫谚从飞云骑上翻身而下,姿态潇洒,然而却无人欣赏。
他伸手拍了拍姚菀的肩膀,姚菀才抬头,懵懵地看了他一眼。
小姑娘鼻头红红的,表情发懵,尤为可爱,撩得卫谚心头痒痒的。
“别难过了。”卫谚道,“真相在跟我们玩捉迷藏呢。”
姚菀只是颇受打击,破了这么多案了,她该愈挫愈勇才是。姚菀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脸上的挫败一扫而光。
卫谚拍了拍自己的马。
飞云是一匹汗血宝马,黑色,体型、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十分漂亮。
姚菀盯着眼前的马:“送我?”
卫谚轻笑一声:“飞云不同意。上马,带你去一个地方。”
卫谚一脸神秘的模样,姚菀倒是颇为好奇。她翻身上马,卫谚坐在她的身后,一手自然而然地搂住她的腰,另一手握着缰绳。
卫谚一甩缰绳,飞云便迅速奔跑了起来。
姚菀不是第一次与卫谚共乘一骑了。但是上一次,卫谚的手并未搂住她的腰。
四周的景致似乎都模糊了,姚菀的注意力便在她腰间的那只手上。那只手强劲有力,臂膀上是结实的肌肉,炙热。那只手勒着她,竟令她有些喘不过气来,耳朵微红。
若是卫谚伸出第三只手来,会忍不住捏捏她的耳朵。
卫谚心思也飘了起来,马慢了下来,最后成了慢悠悠的散步。
“卫大人,我们似乎是第三次经过这里了。”看着熟悉的亭子,姚菀终于忍不住出声提醒。
卫谚终于收回了心神,令马停了下来,翻巴,又朝着姚菀伸出手,将她扶了下来。
实际上,他们三次经过的亭子正是目的地。
姚菀在亭子里坐着,卫谚去栓了马,才走进亭子里。
此处风景秀丽,人烟又稀少,一眼便可以将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有种繁华归于眼底,独独此处清静的感觉。
卫谚从怀里取出两壶酒,将其中一个递给了姚菀。
姚菀接过,打开,一股淡淡的清香钻入鼻端,久久不曾散去。
姚菀的鼻子异于常人,别人闻到一点香,在姚菀鼻子里都会放大几倍。所以,姚菀不怎么喜欢有味道的东西。但是独独这酒香,令人回味。
卫谚将她带到这荒无人烟的亭子里来喝酒——姚菀觉得挺有意思的。
卫谚整个人都坐在亭子上,翘着二郎腿,手里拿着酒壶,喝了一口。他喉结动了动,像是喝着什么琼瑶美酿一般,眯着眼睛看着远方。
姚菀也尝了一口。
她走南闯北的,酒量还可以。
酿是好酿,经年的香。
姚菀终于知道为何有些人这么喜欢喝酒了。
酒酿入口,微风拂面,整个人都飘飘起来。
卫谚眯着眼睛享受了一会儿,将案子的事完全扫出了脑海。再回头的时候,便看到姚菀端坐在那里。
她双手搁在腿上,端坐着,竟是有一种大家闺秀的感觉,与平日里的咋呼狡黠截然不同。
“菀菀。”卫谚低声叫了一句。
那端坐着的人毫无反应。
卫谚从栏杆上跳了下去,拿起她放在一旁的酒壶,空了。
“菀菀。”卫谚又叫了一声。
姚菀的眼神迷离,慢半拍地抬起头,傻乎乎地看着他。
卫谚一看,顿时乐了。没了往日的精明,明显就是一副好欺负的模样。
小姑娘的脸颊有肉,下巴尖尖,眼眸里像泛着水光,一张小脸儿无一处不恰到好处。
卫谚以前不知道自己喜欢怎样的姑娘,但是见着姚菀便知道了,这姑娘完全就是按自己的喜好长得。
卫谚伸出手捏了捏她的鼻头。
姚菀水润的眸子盯着他,似乎在疑惑他为何要这般做。
“哥哥?”
她的嘴巴微微张开,透气。
真是可爱极了。
哥哥?
“何覃,别闹。”姚菀低声嘟囔道。
姚菀的话却令卫谚的脸顿时黑了。
他心中那瞬的感觉酸酸的,就像吃了一个酸桔子,又像泡在醋缸里,很不好受。
姚菀是为了何覃来长安城的。
何覃若不是与自己的妹妹牵扯不清,他与姚菀或许就在一起了。
想到这两人在一起,卫谚的心中更是翻江倒海。
他放开了捏鼻子的手,在横栏上坐下,冷风拂面,他需要冷静。
直到有人拉了拉他的衣袖。
姚菀依旧一脸懵,拉着他的袖子:“卫谚。”
现在才认出他来。
“晚了。”他冷哼一声,将脑袋扭了过去,开始专心欣赏起长安城的美景来。
姚菀似乎想爬起来,与他坐在一起。但是她喝醉了,连站都站不稳,爬着爬着便往前栽去,刚好栽进了卫谚的怀里。
卫谚将她捞进了怀里。
“是你自己投怀送抱的。”
姚菀那迷离的眼睛已经闭上,已经睡了过去。
卫谚粗糙的手指点在了她的额头上:“别想何覃了。”
“他让你伤心,你还想他作甚?”
卫谚盯着她的红唇,定定地看了一会儿,突然凑了过去。
姚菀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那酒性甚烈,开始入口的时候不觉得,反而越喝越香,等到后面,酒劲霸道,她便迅速醉了。
醉了后的脑袋是完全空白的,她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如今脑袋像是被洗脑了一般地回荡着一句话——
别想何覃。
这段日子,姚菀忙着案子,倒是把何覃忘了,但是一经洗脑,脑海里都是‘何覃’二字。
姚菀深吸一口气,将昨日发生的事捋了一遍。
卫谚带着她到一座亭子里,给了她一壶酒——所以是卫谚送她回来的吗?
她的衣服未动,鞋子倒是脱去了。
姚菀从爬了起来,洗漱之后就去了大理寺。
来到大理寺后,姚菀便发现大理寺像是发生了什么事,弥漫着一层古怪的气氛。
姚菀一进去,便刚好与李修玉撞上了。
李修玉一脸的怒气,像是吃了炮弹一般,一张小白脸上弥漫着一股黑气。见着是姚菀,也未将黑气彻底出来。
“卫大人呢?”
“刑部。”
“卫大人又和刑部的董大人闹上了?”姚菀的第一反应。
“刑部大牢。”李修玉道,“董掖说梁王和卢千石是大人杀的,将大人抓进了刑部大牢。”
第三十八章送子观音(十八)
“升堂!”威严的声音响起。
刑部大堂上,董掖一身紫色的官服,腰身挺拔,坐在那处,不怒自威。
而他审的人有些特殊。
一般犯人都是跪着,神情狼狈、惶恐不安。
而今日的犯人则坐在椅子上,神情倨傲,气势不凡。他若是坐在董掖那个位置上,完全可以反客为主。
董掖眯着眼睛看着卫谚跟个大老爷似地坐在那里,怎么看也看不顺眼:“谁搬的椅子?”
卫谚拍了拍自己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自带的,不行?”
“大理寺卿大人可曾审过坐着的犯人?”
“这般开眼界的机会便留给董大人了。”
董掖:“……”他一点也不想要这个机会。董掖自觉地若是再继续下去,他会忍不住动用私刑,到时又让卫谚抓住机会。
他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一拍惊堂木,还未开始升堂,外面又闹了起来,乱糟糟的一片。
董掖冷着脸问道:“怎么回事?”
“大理寺那边的人,说要进来看升堂。”下属满头大汗的汇报道。
董掖嗤笑一声:“昔日里大理寺审案的时候,可从未让我们刑部的人看过。”
“别胡说,我们可不是大理寺的人,而是所审的人的家人。董大人不让我们看,难道是想要对卫谚来个屈打成招?”一人已经从刑部兵卒的重重守卫中钻了进来,站在那处大摇大摆道。
董掖的眼睛望着来人。来人是个姑娘,身上穿着青色的衣裙,精致的小脸不施粉黛,却依旧楚楚动人。董掖看得却不是这些,她即使换了装束,但是董掖还是一脸认出了她。
“据本官所知,姑娘姓姚。不知姑娘与卫谚之间是何等亲属关系?”董掖一脸虚心求教。
而那坐着的卫谚也转过脑袋,等待着她的答案。
她来这里是为了救卫谚的,结果卫大人居然和这董掖一伙,来对付自己。
姚菀的心中颇为不平衡,悄悄地瞪了卫谚一眼。
卫谚道:“董大人,这该清楚了吧?”
董掖:“……”他清楚——个屁。
“刚刚这位姑娘与我在眉目传情。”卫谚一本正经道。
一时间,无数双眼睛都落在姚菀的身上,似乎想看看敢与大理寺卿大人眉目传情的究竟是何等女侠。
姚菀的脸不由得涨红了。她对卫谚确实有那么几分意思,但是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与卫大人铜墙铁壁的脸皮比起来,她的脸皮颇为不争气。
为了让案子尽快审下去,董掖又做了让步。
姚菀留了下来。
董掖手里的惊堂木终于拍了下去。
“卫谚,你杀了卢千石、梁王以及刑部郎中王正卿,并且试图杀害董简,你可认罪?”董掖问道。
卫谚皱着眉头不再说话。
卢千石和梁王之死,他都之情,但是王正卿怎么死了?试图杀害董简又是什么意思?
“卫谚,你为何不说话?”董掖又拍了一下惊堂木。
卫谚道:“我在想,天上掉下来的锅,我要不要去接住,然后背起来。”
董掖:“……”他的眼中满是怒气,深吸一口气,已经濒临动用私刑的边缘。
“王正卿是怎么死的?”卫谚终于问了一句正常的话。
“王正卿死在家中,死状与卢千石、梁王一模一样。王正卿跪在血泊之中,被人去了势。王正卿跪着的地方,用血字写着一个‘卫’字。据本官所知,王正卿死前,曾经与你有过一次夜谈。”
那一日,王正卿夜里寻他,说的便是观音庙一事。王正卿向他强调观音庙没有问题,那时他觉得王正卿太刻意了,此时想来,王正卿一直欲言又止,是想告诉他什么吗?王正卿还说梦到有人要杀他,还是说他已经预感到自己要死了?
王正卿查观音庙应该查到了什么,但是碍于某些原因,一直没有说出来。
然而,无论他知道什么,人死了,都没用了。
“董简差点被杀又是何事?”卫谚继续问道。
董掖道:“带董简。”
董简作为指证卫谚的人,在这起案子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很快的,董简便被带了进来。
董简与董掖虽然同姓董,但是样貌并不相似之处。董掖阴柔,董简阳刚,董掖阴狠,董简英武。董简是个将军,举手投足都带着武将粗犷气质。董简刚到长安不久,满脸疲惫,胡子拉渣,眼睛迅速锁定了卫谚,嫉恶如仇地看着他。
姚菀闻到了董简身上散发出的血腥味。董简受了伤,且伤得不轻。
“董简,你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何事,说说吧。”董掖道。
董简摇了摇头:“我收到家中的信后,便迅速向陛下请命,得到陛下的同意后迅速赶回来。行至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