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佞臣与皇后-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福胜此时也看出了门道,大着胆子道,“恕奴才多嘴说一句。。。孩子还小,一时急了,也是有的,陛下快别动那么大怒了。”
圣上哑声道,“你以为,我只是气他知情不报吗?你想想叛军来袭时,他的反应是不是太伶俐了些?”
王福胜顺着他的话垂头思索,神情慢慢地也变了。
不说别的,光那架风隼,建造起来便不容易,大殿下却悄无声息、轻而易举地拿了出来。何况之后他的人又同成息侯公子争着要去阻截叛军。还有刚才那一席话。。。
圣上闭眼长叹,“三万的兵力啊!就这么被他当作夺奇功的筹码,剿杀殆尽!”
王福胜勉强劝道,“终究天佑,令陛下洞悉了真相。。。”
“只怕晚了。。。”圣上语声越来越低,“只怕是晚了。。。”
宋斐随着一个小黄门,走在行宫的小道上。
一路上佳木茏葱,奇花灿灼的,直让人目不暇接。可等拐了个弯,风格竟大改,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水流渐向北边,隐隐引出一栋白石所造的插空飞楼,上书“乐成楼”。
小黄门引着宋斐上了楼,轻轻地叩门,“宋将军到了。”
门“吱呀”一声地开了,另一名服色更高的黄门垂手迎了他们进去。
宋斐便改由这人带着,往内走。乐成楼外面看着不大,可真正进入才发现,里头竟细细地分了七八间,真当是别有洞天。宋斐走了半盏茶的功夫,方到了最北间的屋子。引路的黄门叩门道,“殿下,宋将军来了。”
听见里头传来“进来”两字,黄门躬身替宋斐开了门,垂手请他进去,自己悄悄地关上了门,退下了。
宋斐忍不住赞道,“殿下真当会□□人,一个个都规规矩矩,做起事来井然有序。”
刘炟本立在窗边眺望着风景,闻言笑了一声,“哪里的话。巨卿你随便坐吧。”走到了桌前,沏起茶来。
宋斐便随意地拣了一处坐下了,一面展眼四顾。
这间屋子的墙壁俱被刷成了白色,犹如雪洞一般。里头简简单单,不过床、待客的大圆桌、书桌、书柜四样而已。满屋里瞧不见一样玩物儿,只有书桌上垒着几本书、并一支瓷瓶,里头插着一束杨柳,溶溶荡荡的,稍为这地方增些颜色。
宋斐叹道,“殿下也太俭省了。前儿个四殿下腿脚不方便,叫了臣手下的甄元替他帮忙搬运东西。甄元回来了直夸四殿下的住处气派,说那房间内俱是锦笼纱罩,金彩珠光,就连地下踩的砖,也是碧绿凿花,直把一双眼看花。”
刘炟浑不在意地说,“四哥喜欢富丽,我喜欢素净,这原也没有什么嘛。”
“嗳。”宋斐意有所指道,“您将来又是要有大出息的。这样一味的俭省,岂不是叫人看低?”
刘炟听了,渐渐地收了笑,沉默了下来。隔了好一会儿方问,“今早上起来,我听见东边闹哄哄的。”
国朝尚东,东边是圣上的住所。宋斐见他终于问到了这上头,心中一喜,压低声音道,“昨晚上,二殿下终于有下落了。”
刘炟抬了头,等他继续说。
“也不知怎么的,竟殁在了南海郡的一个小镇上。。。”
刘炟重重地闭上了眼睛,问,“。。。。。。是谁先找到他的?”
“南海郡太守的人。”
“真的吗。。。。。。?”
宋斐幸灾乐祸道,“连殿下你都怀疑,何况是陛下呢?那边大殿下听了信儿,着急忙慌的,星夜便招了派出去的人回来,天不亮便带着他们去陛下面前表白。”
刘炟把斟好的茶递给他,“然后呢?”
宋斐告了声谢,接了过来,“哪里还有然后呢?他几次三番地冲在了最前头,陛下见多了,岂不生疑?所以只派了王公公出来,推说不舒服。咱们那位大殿下啊,自然就急了。您猜怎么着?竟亲手提了剑,把那些人一个一个地杀了,闯进了颐志殿里头,对圣上说他没有。”
刘炟听的攥紧了手眉,“大哥的性情一向失于急躁。——只是,里头也有被挑唆的成分在吧?”
宋斐见他话语里颇有责难之意,心知他看出了门道。却也不怕,只道,“谁能教唆的了大殿下?是他自己刚愎自用。借机而为这种事,成功了一次已是天佑,岂能来回地用?又总以为给了一点小恩德,别人的心腹就是他的了。”见刘炟仍沉着脸,自家心中也不悦起来,半开玩笑地责备道,“哎呀,殿下,您怎么总这样的帮着外人呀?”
刘炟便知他是在借机抱怨了。少不得掀明了说,“我知道,你是在怪我没为你争取坚壁之战。”
宋斐没有否认,叹道,“有时真不知殿下是怎么想的。先前二殿下打您,一味地瞒着不叫咱们知道。要不是月楼同崇行见机布置,这苦岂不是白受?饶是如此,也还不肯多说,白白地便宜了大殿下,拿着您的痛去博陛下怜惜他。现如今又把一个快到手的功劳拱手让给了不相干的人。”
刘炟不忍道,“你们事先知道了颍川郡军要叛,却又不告诉我,让人把他们剿杀干净,这已经是极大的罪孽了。何必再在上头做文章,夺占一功呢?”
宋斐失望地喊了句“殿下”,“您总这么心慈手软的,可。。。”
还待要说,门“吱呀”地打开了,面色苍白的宋侧妃走了进来,“哥,对着殿下,你这叫什么话?!”
刘炟忙站起身,迎上去道,“月楼,你怎么来了?”
宋斐也去扶她,“你才小月,正是虚弱的时候,在屋里躺着岂不是好?没的叫人担心。”
宋侧妃道,“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没关系的。”对她哥哥道,“当日的情景,哥你难道不记得了?大殿下万事争在前头,只差没摊开了告诉陛下,叛变这事他知道。五殿下若紧跟着也替你争取,岂不是提醒陛下这上头有猫腻?少不得把你白赔在里头!再则,大殿下的脾性你不清楚吗?看着豁达随分,再计较没有的!若这差事被你横空夺了去,谁知道他会在背后下什么手脚?殿下是想到这两点,才没有替你争的。”
宋斐听的一怔,万想不到刘炟是这样的心思,“您怎么也不早说!”
刘炟皱了眉刚要说话,宋侧妃已替他道,“殿下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吗?最为人着想的。怕你心上不好过,这才瞒着,托了别的理由。”
宋斐满面愧疚,拱手道,“殿下,请恕臣。。”
宋侧妃不耐烦听,道一声“你今后知道了便好”,赶了他回去。
他一离开,她强撑着的一口气便再也吊不住,整个人倚在桌边急促地喘着气,脸上的血色也刷的一下全褪去了。刘炟忙倒了杯热水给她,又手忙脚乱地把屋子里的冰都挪出去,冲汤婆子给她抱着捂肚子。
宋侧妃虚弱道,“殿下,叫医女们过来伺候吧,您别忙了。”
刘炟听她说医女,心里又是难过又是反感,没有接话。
第31章 刘恭之死二
小月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可宋侧妃却亏空成这样。原因便在医女们明知她生长子时难产,身子虚了,却又大着胆子给她用助孕的药,让她在没出月子时又怀了一胎。以致最后孩子流了,她整个人的身体也败了。
宋侧妃见他神色不好,心知自己戳中了他的痛处,低低道,“总是我没福。。。”
刘炟转过了脸去,“这和福不福的没关系。你有事同我商量着办,少事事亲力亲为,身子自然能好。”
宋侧妃听出了他不满与责备之意。但还是摇头,坦率道,“殿下为人仁善,亦安于此,有些事您不知道,交给妾反而好。”
刘炟顿时想起两个哥哥的事,心头一片寒意,看着她反问,“这算什么呢?成大功者不与人谋?”他一口气说完,令宋侧妃神色惊愕。他自觉说的太过,没再继续说下去,转而道,“其实你今天不必来的。”
宋侧妃看出他有意和解,也退了一步,婉言道,“殿下说的是,是妾心急了。想着哥哥性情狷急,这才。。。”
“自家郎舅,这有什么?”刘炟的神情软化了不少,扶着她去了床上,“你难道信不过我么?”
“不是信不过殿下。是信不过。。。”宋侧妃恰到好处地住了口,“以我哥的胆子,哪里就敢来责怪殿下你了?九成是皇后让他来问罪的。既牵扯到了她,我少不得来一趟了。”又道,“殿下的解决办法,还不是闷着头,等着皇后殿下说你?要我说,那差事,便是殿下不想给我哥哥,也该顺水推舟,给了沈丰啊。到了如今,陛下想起来,岂不又是大殿下的一桩罪过?平白无故去给了窦宪,他那样脾性的人,能记得你的好?”
刘炟淡倦道,“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好处或者一柄刀、一把剑呢?即便这场局里什么都是假的,总要有一件事、一个人是真的吧?”
宋侧妃愣了一下,“殿下。。。”
“你一定觉得这是傻话吧?”刘炟苦笑。他说完这一句,便不再提,只替她盖上了被子,道,“别回去了,就在这儿躺会吧,我守着你。等晚膳来了,我叫你起来吃。”
宋侧妃摇头,“殿下去梁妹妹那儿吧。妾身子不便。”
“我不用人伺候。在你旁边看看书就行了。”
“殿下,别叫妾为难。”
刘炟恍若未闻,仍然道,“我就在这里看书。”
宋侧妃深知他看着温和,实则脾性很拗。当下不再说话,安静地闭了眼睡去。留下刘炟坐在椅上疲倦地叹息。
还记得他们成婚时。
那一年他十三岁,她十七岁。
也曾有过期待的。对那个将要与他携手一生的人。尤其是当她的言行如此出众,迥异于另一位平庸矫揉的侧妃、身边的寻常宫婢们。
然而她的恭敬、忍让、聪慧、狠辣,慢慢让他明白她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而她,也许明白的远比他早。。。
嫁给他的两年里,她始终在积极地为他奔走:联络他与皇后的情感、替他在父皇跟前尽孝,不顾惜自己身体地两度怀孕,只为让他在通往东宫的天平上又多一道子嗣的砝码。
他看不过她那样的辛劳,几次开口,试图让她停下。
她每次都含混过去,直到有一次被逼急了,才终于说,“请别拦着我,殿下。我从出生至今,还未被人真正高看过呢。父亲眼里,我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女儿,到了年纪随便嫁人就好。母亲和姨母则看我是女人,能嫁给皇子,生下皇孙已是毕生荣耀。”她不甘心地说,“殿下,让我证明一次看看吧,我这一生的显耀可以通过我自己得到。”
她说那话时的光彩非常耀目。他直到那时候才明白她真正的心迹——比起所谓夫妻之爱,她更愿意作为一名臣子,用忠诚在他身边立足。
后来他沉默着听从了,准许了。
从那以后,他对她还是与过往一样的关怀。可在内心深处他明白,有什么东西彻底破碎了。他们与其说是一对情谊深厚的夫妻,不如说是一对性情相恰的盟友。他依靠她,在往通往东宫的路上进发。而她通过替他奔走,结奇功以固地位。
哎,宫廷。。。。。。
从南海郡传来的讣告,很快便被明发示下,二皇子的死讯一下子传遍了行宫。
窦宪听到了瞠目结舌的,“病逝?刘恭一向是最得圣宠的,怎么一旦殁了,这样就完了?”
彼时表弟郭瑝正与他在一处打猎。闻言反问,“不然呢?再追查下去,不定又要掀出什么乱子呢。”
窦宪听他话里大含深意,忙问,“你这话怎么说?”
郭瑝漫不经心道,“二殿下这次前往封地的日子,是钦天监认真算后才定的吉日。说是吉,可怎么就那么巧,一到南海郡便碰上了几年难得一见的暴雨?生生地把他和随从们冲散了。再说他这次去封地,身边带的想必都是素日的心腹人。准备的这样严密,还能走丢?再说那南海郡大吗?生倒是不见人,死却见尸了?”
窦宪听的悚然一惊,“素日倒是小看皇后了。。。”
郭瑝摇头,“皇后若有这样的本事,早就把五殿下推上太子位了。”
窦宪一愣,“。。。那是?”
“我猜是她的好外甥女。”郭瑝稳稳地射出了一支箭,“你且五殿下兴起来的时日,不正是她入宫的这两年么?”
窦宪将信将疑的,“她有那么大本事?”
“如今那位皇后啊,顾及着陛下不爱见外戚昌盛,从不加意提携家里人的。偏偏在册宋侧妃这件事上坚持的很。你当她是心疼外甥女?我看她就是相中了那女人出谋划策的本事呢。”
“那她倒是很了得。”窦宪唏嘘道,“刘恭和他娘从前那样得宠,如今也被她算计的,被圣上抛在了脑后了。”
郭瑝笑,“这事啊,她倒没这么大本事。原因还是出在刘恭他娘身上的,你只往宫里的传言上想。”
窦宪一愣。
其实这些年,宫里一直有个隐隐的传言的:大皇子的先天病弱、三皇子的早逝、四皇子的腿,都与冯贵人有关。。。
窦宪从前听到那些传闻时只觉得好笑,“八成是看冯贵人得宠,往她身上泼脏水吧。历朝历代的宠妃不都是这样么?那冯贵人若果然做下了那么多事,陛下岂有留着她的道理?”
如今结合着一些形式来看,却隐隐有些明白,那些传言未必都是假的。
为什么数年前身为圣上第一位侧室、恩宠深厚的冯贵人不得立为继后。反而是宠薄无子、根基不深的马贵人入主中宫。
原来圣上心里对于后宫发生的一切,都是隐隐知道的啊。。。
只不过从前按捺着没说是因为偏爱,而如今没有彻查是愧疚。
窦宪这样想着,不由地唏嘘,“枉费陛下的心偏向他们母子,把事情按下了这么多年。可旁人哪里咽得下这口气?报应可不就来了么。”
“陛下,陛下。。。求您详查恭儿之死。。。”颐志殿外,女人凄厉的哭喊声不断回响。
坐在内殿里的圣上,被这声音几度刺激着耳膜。却恍若未闻,只是形如槁木一般地听着、坐着。
王福胜在帘幕外注视了他一会儿,见他始终麻木地坐着,仿佛失却了魂魄。忍不住叹息一声,掀帘进来,问,“陛下真不打算见见冯贵人吗?她已在殿前候了大半日了。才刚奴才出去悄悄看了眼,贵人像是不要命似的,直拿头往地砖上叩,额头都破了。”
圣上这才开了口,道,“事到如今,还见什么呢?”声音嘶哑,语气里满是疲惫。
王福胜不知该安慰些什么,垂着手默然无语。
圣上手抵胸口,痛楚道,“福胜,我真是一个无能的皇上,一个无能的父皇啊。”
王福胜听的心中酸楚。这句话圣上在除夕宴上曾经讲过一次的,那时他刚得知了满心宠爱的儿子的真面目。那时,再怎么失望,儿子们总还好好的。可如今。。。。。。他劝慰道,“陛下仁善,快别说这样的话。是几位殿下。。。不恤您包容忍让之心。”
圣上颓然闭眼了,“几位殿下。。。你也猜到了,这事并不是健儿一个人做的,是不是?”
王福胜垂着头没有应声。
“怨我当时心软,只想着含混过去,大家都囫囵地保全。”圣上重重地靠在了椅背上,“去叫人来,朕要拟诏。”
永平十六年的七月廿七,五皇子刘炟被立为太子。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第五子炟,日表英奇,天资粹美。今册为太子,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钦此。”
这道策命之后,紧跟着诸皇子被封王的另一道诏书。上谕:大皇子建封河内王、四皇子党封太原王,就连尚是垂髫幼童的六皇子、七皇子,也被封了爵位,上命其择日离京前往封地。
太突然了。
圣上的性情一向是优柔寡断的,所以在储君的问题上想了十几年都没能真正下定论。现在倒一气儿地想干净做干净了——又是在二皇子刚殁这样的敏感时刻。众人都议论纷纷的。
圣上不耐烦听那些打探与猜测,又因病着,索性把所有事都交给了太子。
太子谦辞了好几次,见始终拗不过,这才答应着下来。如此,行宫中事便尽数交由他打理。
第32章 刘恭之死三
这第一件大事,便是二皇子恭的丧仪。
在圣上眼里,他死的可怜,又是多年宠爱着看大的,做过的丑事少不得随死消散。因此绝口不提他与颍川郡叛乱有何关系,对外只宣称他是病逝的。然而行宫中人不是成长于天家、见惯各色世事的皇亲,便是经事已久、谨慎老练的臣子——哪一个都不是傻子。他们把刘恭趁着暴雨和护送他的队伍“失散”一事,同颍川郡兵变、攻打行宫的时间一对,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一个个在背地里指桑骂槐的。圣上偶然听到一两句,极是伤感。嘴上虽不说什么,可宣召太医的次数却比前几日勤了。
如此,怎么办他的丧仪,便变成了太子的一个棘手问题。
二皇子的梓宫在三日后抵达了河内郡。
圣上性情温软,见不得中年丧子、哭哭啼啼的场面,是以没有来。皇后便留在颐志殿陪他了。大皇子和四皇子一方面和刘健有心病,一方面又见帝后都不来,索性也都称病不至。剩下两位小皇子、几位公主更是不会来了。是以这位煊赫一生的二皇子遗体抵达行宫时,竟只有他母亲冯贵人在门口等着。
冯贵人半生唯有刘恭一子,又对他寄寓着莫大希望,一旦失去,痛彻心扉。她本是以美貌闻名宫掖的,侍上二十年而容颜不衰,如今却短短几日间哭的脸色蜡黄,眼睛一张一合间,露出眼角处满满的皱纹,一头青丝也染了数点霜雪。
刘炟从行宫内走出,迎头撞见她,几乎认不出。走了过去,怜悯道,“贵人节哀。”
冯贵人木呆呆地转头看了他一眼,仿佛认不出一般,一声都没有言语。
刘炟心中哀凉——宁愿她仍存着过去的嚣张跋扈,也不忍见她如此模样。
半个时辰后,刘恭的梓宫终于抵达行宫。原本木呆呆站立着的冯贵人见状,立刻奔了过去,痛哭道,“我儿!我儿!健儿!”一面敲打着梓宫,“快起来啊!娘等了你好久!”
她一向最爱惜容颜,如今却蓬头垢面、不顾体统地大闹,又拿手指去撬梓宫,直把几管水葱似的、两寸来长的指甲齐齐折断。十指连心,该有多痛啊,可她浑然不顾,仍然哭闹着让太医过来,把刘恭救醒。刘炟再也不忍看,上前半是哄半是骗地把她搀住,扶进了行宫,又命抬梓宫的侍从们快跟上。
预计停放刘恭梓宫的长宁殿,在行宫的最深处。去往那里的一路上,冯贵人始终大哭大闹,嚷着让太医救活刘恭。刘炟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搀住她往内走。饶是如此,一路上也招致了不少人的眼光。
那些奴婢内侍们倒还好,一来守着仆从的本分,二来知道的不多,惊奇地看了一眼便都低下头去。一些出来散步的重臣和他们的女眷,目光却有深意多了。又是幸灾乐祸,又是好奇的,还有玩味、探究。。。
刘炟脸上*辣的。却只能扶着冯贵人,一边安慰她,一边硬着头皮往长宁殿走。正疲累,远远看到个鹅黄色身影挎着个小竹篮在走。那个人影本与他走的岔路,但偶然抬眼间见到他,惊讶了一会儿,想了想,走了过来。他忙乱中道,“窦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宪表哥呢?”
履霜行礼道,“参见殿下。”解释说,“因家父这几日亲自拘着家兄看书,是以臣女只好自己出来走走。采些花草木料,回去做香。”见冯贵人一直在闹,直欲挣脱刘炟的束缚,刘炟又挟制不住,她道,“贵人这么闹着,殿下走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再则被人看到了也不像样。臣女帮着殿下送送贵人吧。”
刘炟有些犹豫,“会不会太麻烦你?”
履霜道“不麻烦”,轻声道,“殿下只当臣女是谢您上次在宫门前为我解围吧。”说着,从他手里接过了冯贵人。轻言细语地安慰她,“贵人快别闹了,二殿下在行宫里等着您呢。”
刘炟神色黯然,刚想说“安慰她是没有用的。”便见履霜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个小小的锦囊,递给冯贵人,“这是二殿下临出京前留给您的,还记得吗?”
冯贵人在昏聩的神思里想了一会儿,颤颤地伸手抓了过来。
履霜在旁轻轻道,“因您爱香,他亲自去中宛求了这味无胜香,您还记得吗?”
冯贵人捏着它想了一会儿,始终想不到,激动的神情渐渐转成了狐疑。
履霜便叹了口气,“怎么他送您的东西,您竟忘了。。。不如小小的嗅一口吧,看还能不能想起来?里头全是二殿下的思母之意呢。”
她的语气既轻柔又忧伤,冯贵人听的心酸,哽咽着把香囊放到了鼻下。
刘炟摸不准履霜究竟在干什么,正待要问,忽见冯贵人的眼睛似张非张地眨了几下,慢慢地闭上不动了,与此同时,整个人的身体也软了下来,斜斜往旁边倒去。他大惊,“你做了什么?”
履霜道,“回殿下,那是晒干的曼陀罗花。有麻痹之效,可让贵人稍微昏睡一会儿。”
刘炟担忧道,“安全吗?”
“殿下放心,曼陀罗小小的嗅一下不会有大碍的。贵人一炷香后便能醒转。”
刘炟这才放心,拱手谢道,“今日有事,不能深谢姑娘。来日炟亲自登门致谢。”
履霜忙让过了。目送他传来了软轿,扶着冯贵人上去,又带着二皇子的梓宫一路往长宁殿去。
刘炟才进了长宁殿,便见内殿的软榻上斜倚着一人,一身明黄龙袍松垮穿在身上。脚边又跪着个年老的内侍,在替他捶腿。不是圣上和王福胜,却又是谁?
他走上前去见礼,“父皇怎么亲自来了?身子还没好全呢。”
圣上本半闭着眼假寐,听见他的声音,疲倦地睁了眼,“父子一场,我总要来看看。”瞥见一顶软轿停在了殿中,婢女们扶着昏睡的冯贵人出来,眼中划过一丝痛惜,“那是怎么回事?”
刘炟解释道,“贵人因二哥殁了,在宫门前大哭大闹的,儿臣见大家都看着,一味的闹只怕看相不好,这才。。。”跪下道,“儿臣冒昧犯上,还请父皇恕罪。”
圣上沉默半晌,扶起他,温声道,“无须自责,这事儿你做的很对。若由得她胡天胡地地闹,皇家体统往哪里搁呢。”话锋一转,“只是父皇是深知你的脾气的,这样的主意只怕你想不出吧。”
刘炟见他先夸后问,心里摸不准他究竟生气没有,便不敢扯履霜进来,坚持道,“回父皇,这主意是儿臣自己想的。”
圣上呵呵笑了一声,“好好好。”扶了他起来,眼风却朝王福胜微微一扫。对方忙悄悄地掩身出去了。圣上这才问,“你二哥的丧事。。。”
“儿臣心里已有了愚见,父皇要不要听了参详一下?”
“你说。”
刘炟便道,“二哥的梓宫虽回了京师,可丧仪怎么办,办成什么样,却不是咱们说了就算的。”
圣上点点头,叹息道,“你二哥做的事,哪里捂的住呢?亲贵们心里都清楚呢。”
“所以二哥的丧仪不宜大办。。。一来使人寒心,二来,于父皇的清名也有所连累。”
圣上不置可否,“那依你的意思,是追封加封一概不要,就这么把你二哥落葬了?”
刘炟摇头,“二哥盛年而殁,本就是极可惜的,若再草草落葬,儿臣更不忍心了。又听说二嫂那边怀了遗腹子。倘若二哥的丧事从简,那孩子今后还怎么做人呢?这是一。二,说句无情的话。。。二哥即便有错,终还是皇子。这次行宫之变又没有出什么大乱子。所以于情于理都不可在他殁后,顾及着臣子们的看法追加斥贬。”
他娓娓一席话说的极有东宫的风范,圣上心中暗暗称奇,面上却不显露,只问,“那这丧仪,你打算怎么办呢?”
刘炟轻声道,“儿臣常听父皇惋惜九叔未及成年便去世,无一丝血脉留于人间。。。”
圣上听的眼神一亮。
刘炟说的九叔,是圣上的同母弟刘衡。当年被废后郭氏谋害,死在了四岁上。圣上每每提起这个弟弟都十分惋惜,几次想追封他为王,都被朝臣们以幼年即殁,不应荣封太过驳回。是以至今不过是“临淮公”。
这次二皇子死的难堪,又令众人怨气满满。便是圣上有心追封他为王,想来众人也不肯。坚持太过又怕他们寒心。倒不如先把临淮公追封为王,再把刘健过继给他,继任王号。如此一来,两者都得以追封尊位,刘健的遗腹子亦可承继这身份,将来不至于寒微。
圣上抚着刘炟的肩道,“好孩子,你果然想的妥帖。”
刘炟并不居功,只道,“父皇若果然应允,儿臣就着手去办了。”
圣上点点头,“你去吧。父皇再在这儿和你二哥说会子话。”
刘炟答应了一声,恭敬退下。
圣上注视着他的背影,叹道,“炟儿当真令我刮目相看。”
王福胜不知何时回来了,在旁笑眯眯道,“可不是,原本只以为是个乖孩子,没想到还是个聪明的。”
圣上叹道,“原本立他,只是看中看中他有子嗣、脾性亦不差。想着若立健儿,我一旦百年,以他的脾气弟弟们都要遭殃。若立党儿呢,他虽聪明却有腿伤,朝臣们怕是不服。且他的脾气,也是很记仇的。剩下两个小的,一则还未历世,看不出好歹,再则几个大的难免要吃心,将来免不了一场争斗。这样一想,只好立炟儿了。”神情渐渐肃穆了起来,“他那样的不声不响,我还以为他是个懵懂的。如今才知看走了眼。”
王福胜笑道,“这就叫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圣上点点头,“你说的不错,我看他桩桩件件都想的很清楚呢。”话锋陡然一转,“先前让你去问的事。。。”
王福胜道,“问清楚了。果然那不是太子的主意。是路上偶然碰上了成息侯的女公子,帮的忙。”
圣上“唔”了声,脑中隐隐勾勒出一个清秀的身影,“我记得她,是个客气懂礼的孩子。。。说到她,我倒想起来,她哥哥的封赏还没颁下呢。”
“陛下这里遭着事,一时忘了也是有的,没什么。”王福胜道,“奴才这就传人进来,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