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京华郡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琰假装信了,笑道:“父皇训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许京华却摇头:“你可千万别再稳重了,现在这样就差不多了。”
  “……”刘琰沉默一瞬,凑近她,低声道,“你放心,以后在你面前,我一定一丝儿稳重都没有。”
  许京华:“……”他和谁学得这么轻佻?这要不是在外面,许京华就要抬脚踢他了!让他别太稳重,又不是让他轻薄无行!
  怎么过了个新婚之夜,跟换了个人似的?许京华脸热热的,反悔道:“我觉得皇上教训得对,你是该再稳重自持些。”
  刘琰低低笑了两声,又纠正她:“要叫父皇——你瞧早上你改口叫了父皇,父皇多高兴。”
  “嗯,其实皇……我是说父皇,也挺疼你的。”
  刘琰夙愿达成,此时正是心满意足之时,便赞同道:“我近来也这么觉着。对了,过几日母后冥诞,父皇说让你陪我去祭陵,也叫母后看看你。”
  “好呀。”
  两人细细碎碎说着话,刘琰不知不觉就握住了许京华的手,直到进百戏堂,才恋恋不舍地松开。
  新婚夫妻就此分开,各自陪了一日客,到晚间宴席散了,才牵着手回东宫休息。
  因着新婚,皇上给刘琰放了几日假,暂免听政,他就天天和许京华腻在一起,除了每日一同去给太后问安,哪儿都不去。
  也是定亲后的这一年多,俩人见面少,这会儿能朝夕相伴,便格外珍惜,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整日在一起也不烦。
  两个主子天天欢声笑语的,宫女内监自然也跟着高兴,整个东宫便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劲头来。
  这种劲头,在太子妃随太子祭拜过闵烈皇后陵寝后越发明显,没多久徐若诚就察觉到了,回禀给皇上:“如今东宫上下,个个精神十足,都夸皇上选的这个太子妃娘娘好。”
  “哼哼,我可不敢居功,是太子运气好。”皇上想想许京华的来历,颇觉命运之奇妙,实非凡人所能预料,“走,去庆寿宫。”
  皇上见到太后,把徐若诚的话修饰了一下转述给她,并笑道:“想来想去,琰儿还是沾了您的福气,才有今日。”
  太后摆摆手:“这话不必说得这么早,他们才新婚呢,当然处处都好。等两年再看,也不迟。”另提起二皇子来,“瑜儿的婚事是不是也该办了?他今年也十六了。”
  “我来就是想和娘娘商议此事……”
  皇上和太后商议了半个时辰,晚间东宫就听说了二皇子要封王开府、并将于年底成婚的消息。
  “这么快吗?选了谁家女儿?”许京华问。
  “英国公何家的,你见过的吧?”
  许京华惊愕:“明颖吗?我还以为她已经嫁人了。”
  “好像是父皇早就跟何家许诺了,会选他家女儿做王妃,所以他们没急着把女儿嫁出去。这个姑娘是不是和你同岁?”
  “嗯,应该是。”
  “那就也跟刘瑜同龄,正合适。”
  何家空有个爵位,子孙目前还没看见有能成器做官的,给刘瑜做岳家,刘琰十分放心。
  许京华也觉得挺好,她跟何明颖是旧识,以后做了妯娌,还能聊上几句。
  小夫妻两个商议好了送什么贺礼,便丢开此事不提,早早睡下,反复重温敦伦之礼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是成熟的读者了,有些事,可以自己体会的~~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林深时(*∩ω∩)见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晨光 10瓶;小金乌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6章 来自太后的小考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新婚夫妻还是如胶似漆、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太后瞧着许京华容光焕发,比出嫁前还娇艳夺目,心里欣慰又有些隐忧。
  夫妻恩爱当然是好事,但想一直站在这富贵锦绣的皇宫高处,不被人拉下来,绝不能仅仅靠夫妻之情。
  太后今年已经五十一岁,难免开始考虑身后事——有一天她不在了,后宫嫔妃、六尚内侍省还会像现在一样待许京华这么客气吗?
  显然不会。
  人走茶凉的道理,太后比谁都明白,就连皇上心中,许京华也早晚有一天,只会剩下儿媳妇这个身份。
  还得趁着她在,多历练历练这孩子,让京华能凭自己的本事立足,太后才放心。
  于是这天许京华来庆寿宫问安,太后就问她:“东宫上下服侍的内监宫人,都还服帖么?”
  “嗯,都挺听话的。”
  东宫以前是杨谧和钱永芳管事,杨谧管着太子殿下的日常起居,钱永芳则主管太子接见臣属等外事,两人职责简单划分,就是一个管寝殿春和殿,一个管正殿隆庆殿。
  许京华进东宫以后,按例也有女官和内监服侍,这些人都是太后亲自安排的,其中领头的内监叫郭为农,是郭楮的干儿子。
  “他们和你手下的人,也还和睦么?”太后又问。
  “眼下还挺和睦的,郭为农心中有数,不敢和杨谧他们争竞。”
  “厨房谁管着呢?”
  “杨谧。我们东宫厨房好管,一应用度都不用自己采买,每日御厨房会分拨过来,只需要定一下菜单就行。”
  太后道:“我就是要与你说此事,以前御厨房分拨用度过去,是因为太子没成婚,我不想让他在这些琐碎事务上耗神,如今你也进宫一个月了,以后东宫小厨房就交给你管,从下月起自行采买吧。”
  许京华对这个没有意见,她关心的是:“每月给我们多少钱采买?”
  太后叫她逗笑了,“你和太子不是有月例么?从那里面出。想得挺美的,还单独给你一笔钱采买。”
  “可是以前……”
  “以前是我贴补太子,东宫小厨房份例,一直是从庆寿宫走的。”
  许京华以前没留意过这事,但想来太后也不会说谎逗她,只得说道:“那您叫个人告诉我,东宫小厨房一个月的用度得多少钱,我也好心里有数。”
  “等我叫人把最近两个月的单子给你。”
  许京华走的时候,手里就多了两张东宫厨房每月消耗清单。
  回到东宫春和殿,刘琰还没回来,许京华自己翻了翻清单,连连咋舌,“去把青梅叫来。”
  翠娥答应一声,太子妃又补充:“把杨谧也叫来。”
  很快青梅和杨谧就都来了,许京华把两张清单分发给他们,说了太后的吩咐,然后问杨谧:“咱们东宫每月真能用掉这么多食材?”
  “差不多。”杨谧草草翻了一遍,回道。
  许京华又问青梅:“你觉得呢?”
  青梅笑道:“这毕竟是东宫,人口多。”
  杨谧不太明白:“娘娘是觉得用得太多么?可咱们东宫,单内侍就有四十八人,另有宫人三十二个,饮食都由东宫小厨房来做……”
  许京华惊愕:“有这么多吗?”她以为两者相加也就三四十呢!
  “这还是殿下坚持从简呢,不然单只内坊局定员就得八十人。”
  内坊局是东宫内侍官署,所有东宫内侍都隶属内坊局,由钱永芳任内坊令。
  许京华听着这庞大数目就头痛,“这怎么养得起?真照这个数目采买,我每月月例一下就没了。”又庆幸,“幸好四季衣裳不用我们自己出。”
  杨谧见太子妃烦恼,忙道:“要不小的去找厨房内给使合计合计,看能不能俭省些……”
  “杨公公莫急。”青梅开口劝阻,“娘娘叫咱们来,只是先问问具体情形,好心中有数。”
  许京华点头:“对,等我和殿下商议了再说。”
  知道东宫有多少口人之后,许京华开始怀疑这是太后故意给她出的难题,因为她不信皇上做太子时,也要自己出钱养活这些人——皇上那时候,光妃子就那么多,后来又生了好多孩子,算起来人口只怕比他们现在要多出一倍,光凭月例,怎么养活得了?
  所以刘琰一回来,她就先向他求证此事。
  “我记得那时候,东宫小厨房只管主子的饭,宫人和内侍的饭,还是从御厨房领。不过单只这样,每月花费也是不小,娘娘时常要贴补父皇他们的。”
  许京华听得眼睛一亮:“我就说嘛!那我明天再去找娘娘谈,这么大一笔开销,全背在我们两个身上,哪里背得动?眼看到圣寿节,又有二皇子大婚,还要过年……谁能想到我嫁给当朝太子,居然还要为钱发愁?”
  刘琰被她逗得笑了一会儿,才说:“都是我不好,是我连累了你。”
  许京华摆摆手:“不,是我连累了你,你要是娶了旁人,娘娘才不会这么快就和人家说‘以后你们自己养活自己吧’。”
  “你觉得娘娘是有意考你么?”刘琰笑问。
  “这不明摆着的吗?”
  刘琰道:“我应该还有些积蓄,过年赏赐,库里应该也有些下面进上来的贡品……”
  “你不用数了,我都问过杨谧了,你那点积蓄,给厨房采买,最多支撑两个月。库里的东西倒是能用,可远远不足,似宋先生这样身份的,还是得另行采买些好东西才成。”
  刘琰没想到自己这么穷,呆了一呆才问:“过了这个年,总能够吧?”
  “够是够,但过了年保不准还有别的开销,以我们现在的情形来看,始终入不敷出。”许京华说着伸出手,按住不相信自己是个穷人的太子殿下,“不过你不用担心,我有积蓄。”
  太子殿下:“……”
  太子妃娘娘得意起来:“以前皇上不是给我实封了吗?娘娘和叔父又常贴补我,我一个人住,人情往来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这两年多,倒是存了不少积蓄。”
  刘琰听了这话,真不知该喜还是羞。
  “怎么样?没想到有一日,要我来养你吧?”许京华笑嘻嘻摸一把太子殿下的下巴。
  太子殿下佯作羞涩,低头道:“没想到太子妃如此富有,那我就放心把终身托付给你了。”说到最后,还抬起头来,冲许京华飞了个媚眼。
  许京华大笑出声:“好说好说。”
  说笑过了,许京华擦擦笑出来的眼泪,正色道:“我明日先去和娘娘谈,要是娘娘不肯让步,真叫咱们自己养着这近一百口人,你就去找父皇哭穷。”
  刘琰想了想,道:“不急,咱们先撑两个月,到年下我再跟父皇说,父皇知道我们山穷水尽,一定不会看着我们拿许府积蓄过日子的。”
  许京华觉得他想得更周全,便就此说定,第二日去见太后,太后却道:“我倒是可以把内坊局单划出来,但你要想清楚,一旦单划出来,内坊局就得归回内侍省,不再由东宫直属——此事先帝时就想改了。”
  太后只说了这么多,许京华回去和刘琰商议,“娘娘的意思是不是,一旦归内侍省,这些人可能就不如现在这么忠心好管了?”
  “嗯。”刘琰皱起眉头,“我倒忘了还有这一节。”
  “那怎么办?我们咬牙挺着?”
  刘琰思量许久,才道:“我去回禀父皇,索性让内坊局归内侍省吧。”
  许京华不解:“可是……”
  “忠心的人自会认主,不在这个上头。其实郭公公也归内侍省统属,但他只忠于娘娘,便是徐若诚也不敢对他不客气。”
  这倒是,许京华想想杨谧和钱永芳两个,也不是会因为换了统属就不忠于东宫的人,便点头说:“好,听你的。”
  刘琰却若有所思:“我忽然觉得,娘娘并不只是为了考验你,也是为了给我们提醒。”
  许京华道:“你是说,娘娘就是想让我们主动跟皇上说,把内坊局划给内侍省?”
  “嗯,其实我知道,娘娘心里一直怕父皇与我重蹈先帝与父皇的覆辙,她一直期望我与父皇能更亲近。”
  “你现在跟皇上也亲近多了吧?”
  刘琰想起当初父皇帮自己出谋划策,好赢得许京华的心,不由看着新婚妻子笑起来。
  许京华莫名其妙:“笑什么呢?”
  “你说得没错,父皇与我,现在确实亲近许多。”刘琰展开手臂,将她揽入怀中,“这其中,多有你的功劳。”
  “我的功劳?我怎么不知道我立了什么功劳?”
  “我知道就行了。”
  “不行,你得告诉我!”
  “那你得让我……”太子殿下的声音忽然压得极低。
  “呸!你做梦吧!”太子妃一把推开没正行的夫君,红着脸道,“说正事呢,总想些乱七八糟的。”
  太子殿下满脸无辜:“这怎么乱七八糟了?夫妻敦伦、繁衍子嗣,可是再正经不过的事了。咱们早日生下小皇孙,那才是立一大功,能让娘娘和父皇都欢喜呢!”
  许京华懒得和他说,起身就走,太子殿下不慌不忙追上去,没花多大功夫,就如愿在生小皇孙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是我带过的最棒的一界读者了!真的!(诚恳脸
  悟性奇佳,心照不宣那种!哈哈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林深时(*∩ω∩)见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皇上随堂加考
  刘琰第二日就与皇上禀明此事,顺便还哭了个穷,“儿臣夫妇实在养不起这么些人,太子妃算了一笔账,以我们如今的积蓄,最多支持两个月。她倒是说许府还有些积蓄,但儿臣哪好意思用,倒不如照娘娘说的,让内坊局归内侍省,我们也省心了。”
  皇上笑了笑。
  东宫另设小厨房、自行采买备膳之例,原是从皇上始的。他在被立为太子之前,日常用度常受先帝妃嫔克扣,之后随着他长大,妃嫔们有了自己的儿子,这种情况变本加厉,甚而演化成了投毒,幸好当时太后警醒,皇上才躲过一劫。
  先帝后来得知此事,在立太子时,便开了这个先例,又怕后宫妃子们手伸得太长,往东宫安插人暗害太子,干脆连内坊局都划给东宫统属。
  不过皇上那时能养得起这么多人,也不是靠宫中给的月例,或是太后贴补——实则这两样加起来也远远不够——皇上靠的,始终是大臣进献。
  太子与大臣有财物往来,当皇帝的肯定不会高兴,先帝与皇上父子关系恶化,与此大有关联,太后提出划内坊局回内侍省,其中深意,也只有皇上明白。
  “倒是我疏忽了,内坊局确实早该划回内侍省去。”皇上叫徐若诚记下此事,又说,“京华才嫁进来一个月,就让你们自行采买,也难为你们了,这样吧,左右今年只剩三个月,东宫这三个月的用度,我出了。”
  刘琰忙推辞:“多谢父皇,不过没有内坊局,我们就轻松多了,应该……”
  皇上打断他:“不用谢我,我是替你母后贴补你们。”
  刘琰眼圈一热,说不出话来。
  确实,母后若是还在,肯定不用谁说,就早早贴补东宫了。
  “此事让京华与徐若诚交割,你就不用管了。我有个事叫你去办。”
  于是正在东宫等消息的许京华,没等回太子殿下,先等来了徐若诚。
  徐若诚说完皇上要贴补东宫三个月的好消息,接着又说:“请太子妃娘娘估算一下用度,打发人告诉臣一声,臣就把用度送来。”
  “先估算么?不能这个月过完了,按实际数目告诉徐公公,再去你那儿领?”
  徐若诚微笑道:“皇上的意思,如同朝中有度支使一样,宫中开销也该预先有所估算,不然没个成算,下面人花起钱来不知节制,难免超支。”
  “那多了少了……又怎么办?”
  “若预算多了,没花完,下月减去即可;若是少了不够花,皇上说了,不给补。”徐若诚笑吟吟地,“还要提醒太子妃娘娘的是,皇上设了上限,若第一个月预算比实际支出超出两成以上,第二个月给东宫的用度,不但要减去上月超出部分,还要给娘娘的预算打个折扣。”
  许京华:“……”
  她就知道别人的钱没那么好拿!皇上这是跟着太后一起考她呢吧?
  当着徐若诚,许京华只能咬牙答应,等刘琰回来,才跟他诉苦:“就算考我、历练我,也不用这么严吧?朝廷是不是就这么考度支使的?”
  刘琰也没想到父皇的贴补,还有这许多条件,苦笑道:“早知如此,当时我就该坚决婉拒的,但父皇提起了母后,我就……”
  他把当时情形一说,许京华听了,心里也觉温暖,便道:“算啦,父皇也是怕我没成算,叫下面的人哄骗,我带着青梅她们认真算算账就是了。”
  “我帮你算。其实这个也不难,以前各处领多少餐食,厨房应该有数,让杨谧带内给使来,摊到人头上一算就行。”
  “我知道,我就是抱怨一下给你们皇家做儿媳妇不容易而已。”
  刘琰:“……”
  太子殿下只好哄着媳妇,一起做了回度支使,第二天再找父皇卖惨:“我们两个打算盘打到半夜,才大略算出个数目来,京华一个劲儿叹气,说果真做皇家儿媳妇不容易。”
  皇上瞥他一眼,哼道:“做儿媳妇就觉得不容易了,以后做皇后呢?”
  “父皇万寿无疆……”
  “行了行了,少说这种废话。”皇上没好气地打断刘琰,“这副家当早晚交到你们两个手里,别想偷懒!周自乾又病了,说是不太好,就这两日的事了,你代我去看看。”
  刘琰忙应了告退,带着皇上赐给周自乾的药材,出宫去周府探病。
  东宫里许京华正根据最近的物价变化,重新核算预算,“要压着两成的线,看来只能宁可自己亏,也要少报一点了。”
  “娘娘不必太耗神了,取个稳妥的数报给徐公公,之后咱们量入为出便是。”青梅劝道。
  是啊,预算是一回事,花钱又是另一回事,许京华看一眼身边没别人,低声问她:“你觉得采买这个事,交给谁为好?”
  其实许京华从太后叫他们自己采买开始,就已经在思量用谁了,却始终没有一个最佳答案。
  以前东宫是杨谧管着厨房,但他只管菜单和传膳,其他细务一概交由内给使,许京华冷眼看着,杨谧恐怕连粳米和籼米都分不清楚,更不用说陈米和新米了。
  青梅也说:“杨谧六七岁就进宫了,对这些柴米油盐的琐碎事务,恐怕不甚明白。”
  “钱永芳呢?”
  “钱公公自己肯定愿意管,但……”
  杨谧必然不满。
  许京华也早想到这些了,干脆道:“让郭为农和杨谧一起,杨谧为主,郭为农为副,你来核查账目,如何?”
  青梅答道:“奴婢都听娘娘的。不过,此事娘娘要不要和殿下商议一下?”
  “我会同他说的。”许京华说着拉住青梅的手,“量入为出这件重任,我就交给你了。”
  青梅何尝不想有所作为,只是杨谧毕竟是从小伺候太子殿下的人,由她核查账目,又让郭为农做副手,等于是太子妃的人压制了太子的人,若没有太子发话,青梅害怕杨谧嘴上不说,心里却对太子妃娘娘有怨言。
  但看娘娘笃定的态度,显然太子殿下不会对此有什么异议,青梅便放心应下。
  太子殿下不但没有异议,还说:“杨谧年轻识浅,不懂的地方太多了,不如让他跟郭为农换个位子,郭为农为主,杨谧从旁帮衬,顺便学点真本事。”
  “瞧你这话说的,杨谧这些年伺候你,都是假本事不成?”许京华笑问。
  “倒不是假,只他也不能一辈子只做服侍人的差事。”
  许京华道:“那这次就更该以他为主,管采买,又不是让他自己去采买,主要还是管得住人。你叫郭为农直接来管事,下面人能听他的吗?就算表面听了,背地里也还不知怎样呢。”
  刘琰听了,惊奇地看了许京华片刻,才道:“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太子妃娘娘高见,刘琰拜服,以后当多向娘娘讨教才是。”
  他说着还抱拳拱手,许京华一把拍开:“又闹,说正事呢!”
  刘琰反手握住她的手,笑道:“我说真的。我方才真没想这么多,只觉得郭为农是郭公公带出来的人,一定能干,现在娘娘叫他服侍你,我们夫妻一体,他和杨谧谁为主,不都是一样么?”
  “我们心里当然想的都是夫妻一体,下面的人可未必这么想,我瞧他们都在观望呢。”许京华贴近刘琰耳边,“连青梅翠娥都一样,心里分得可清楚呢!”
  “不要紧,只要你我想的一样就好了。”刘琰侧头亲亲妻子,“他们也都是看着我们的眼色行事,慢慢会改的。”
  “嗯,那就这么办吧,账目一总交给青梅。”
  刘琰同意,过后自己叫了杨谧来吩咐:“这是太子妃娘娘给你的机会,你可好好表现,别丢我的脸。”
  杨谧跪下应是。
  刘琰又说:“郭为农比你年长,办的事也多,你多跟人家学学,客气着些,有你的好处。”
  “殿下放心,小的知道,就算看咱们太子妃娘娘面上,小的也一定客气。”
  “你既有这个心,青梅那里我就不交代了,你自己知道轻重。”
  “青梅姐姐是庆寿宫老人,小的更不敢造次。”
  有杨谧这句话,这事就算皆大欢喜地定下来了。
  许京华赶在九月最后一天,把数目报给了徐若诚,徐若诚当天就把钱送了来。
  然后许京华突然发觉不太对,“坏了!光顾着算账了,忘了他们明日就不给我们拨用度了!现在出宫采买,还来得及吗?”
  “娘娘莫急。”青梅安抚她,“早上杨谧和郭为农去厨房看过了,米面粮食都有结余,再吃个三五日不成问题,肉菜等物明日现买也不晚。”
  “那明日早膳怎么办?我倒无所谓,太子殿下没有佐餐的小菜,可是吃不下多少饭的。”
  “娘娘放心,您和殿下的早膳,厨房还是能筹措出来的。”
  许京华略松口气,但回头细想,还是懊恼自己怎么把这么要紧的事给忽略了,万一厨房没有结余,这么些人,难道明日一起饿上半天?
  更可怕的是,万一这事传出去了,得多让人笑话——堂堂太子妃,连吃饭这点事儿都安排不好,也太丢人了!
  她一向是个藏不住心事的人,心里懊恼,脸上自然没笑容,刘琰一回来就发觉不对,“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
  “谁也没惹我,我气自己。”许京华没瞒他,老老实实说了,“你说我怎么就把这茬给忘了呢?”
  刘琰呆了片刻,失笑道:“不只是你,我也完全忘了。是啊,明日他们就不管我们了,我们该提前采买的。”又揽住妻子安慰,“实则这不是你的过错,是杨谧他们没想到头里去,他们早该提醒你的。”
  “就是我自己没想到,怎么能怪他们?他们这两日也都忙着……”
  “怎么不能怪?养他们就是为了给我们分忧的,要是事事都得我们自己想着,要他们做甚?他们忙,难道你不忙?”
  “呃,算了,他们事先看过厨房有结余,明日早膳不耽误。”许京华看刘琰似乎有点真不高兴了,忙为杨谧等人开解。
  刘琰顺势道:“若是这样,就暂且饶过他们。你也别自责了,不是什么大事。”
  “我就是觉得我太粗心了,怎么就没想到呢?”
  “我也没想到啊!其实这也不算粗心,只是我们叫前面账目的事分了心,只想着从父皇那儿要钱,再开始采买,忘了我们可能要断粮。”
  许京华被他这说法逗笑了,“只想着从父皇那儿要钱的,是你吧?我可没有!”
  “你没有?谁昨儿夜里还扳着我的手指算账呢?自己手不够用了,连我手都给用上,生怕亏一点儿……”
  太子殿下话没说完,就叫太子妃一把按住嘴,不让说了。
  他也不挣扎,顺势在太子妃软乎乎的掌心上舔了一下,太子妃烫着一样缩回手,刚要斥责太子殿下没正行,就被对方低头吻住,再没了音儿。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THEIAObiu、我白最美、无逻辑会死星人 10瓶;流沂 2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8章 实在的太子妃
  除了开头这个小波折,东宫小厨房后来倒是一切顺利,今年本就是丰年,京城粮价不高,其他菜肉等物,量入为出着采买,倒也没影响太子和太子妃的饮食。
  但齐王听说整件事后,却觉得自己侄女是不是太实在了,“皇上又没给你设上限,你使劲儿要钱就是了,还精打细算做什么?一共只能占三个月的便宜,你还不多报?”
  “可是报多了花不完,下月要扣的。”
  “傻孩子,钱怎么可能花不完?买山珍海味,有多少钱花不完?”
  许京华:“……幸亏王府里是婶娘管事。”
  齐王:“……”
  旁边听着的刘琰低头偷笑,齐王迁怒:“你笑什么?我说错了吗?你们两个哭了半天穷,皇上只贴补你们三个月,你们还可丁可卯地报账,虚报数目这点儿事,还用我教你吗?”
  刘琰摆摆手:“五叔当然没错,但就像您说的,一共就三个月,再虚报能攒下多少来?再说这等事,不用父皇操心,徐若诚心里就明镜似的,哪骗得了他?”
  “我也没说要骗他,皇上没给你们设上限,不就是想给你们一笔钱花么?你看刘瑜开府,皇上是不是一样要给一笔钱?他过后还有亲王的实封、禄米等等,你们有什么?每个月那点儿月例,都不够办一场像样宴席的!”
  今日是太子殿下生辰,他行完该行的礼之后,只请了齐王到东宫坐坐,没有办宴席宴客——他们算账报预算时,算的都是日常餐食,根本没有办宴席这一项。
  “侄儿小小年纪,念亲恩还来不及,办什么宴席?生辰随便过过就行了。”刘琰自己说道。
  许京华听了叔父一番虚报账目的高见,有点瞠目结舌,直到这会儿才回神道:“叔父留下用膳吧,我叫厨房准备了好菜。”
  齐王却摇头:“我就不凑热闹了,改日你们想法出宫,去王府,我真正请你们吃些好的。哦,对了,琨儿会叫娘了。”
  他长子一周岁时,皇上赐名刘琨,到如今已经十七个月大了,正是好玩的时候。
  许京华惊喜:“是吗?这么厉害!”又转头问刘琰,“我能和你一起出宫吗?”
  “不能就等圣寿节吧,到时我和你婶娘抱着他给皇上贺寿来。”齐王先说。
  刘琰想想,道:“刘瑜成亲,我们应该可以去王府道贺。”
  许京华眼睛一亮:“是啊,去喝杯喜酒,然后顺道去看看小琨儿,听说他们王府和叔父家很近。”
  齐王哼道:“就在街对面,可不近么!皇上叫我替他多看着刘瑜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