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京华郡主-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琰把扇子挪下去一点,露出一双满是惊讶的眼睛。
许京华笑意盈盈:“以后也多说点,我喜欢听,还从没有人夸过我好看呢!”
刘琰:“……” 更 多 文 公 众 号:小 小 书 盟
作者有话要说: 我应该没有要高考的读者吧?那就预祝大家端午节快乐~!假期开开心心~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陌上花开的小心情108、侍小宝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逸书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0章 择偶标准
刘琰最终也忍不住笑起来。
能做第一个夸她长得好看的人,也挺不错的,啊,还有第一个与她通信的人。他们相识虽晚,今后的日子却长,一想到还有好多她没做过的事,可以由他陪着经历第一次,刘琰就满心欢喜。
“我说的是真心话。”他放下扇子,坦然笑道。
许京华摇头:“你这眼光真的有点让人担忧,还要自己选太子妃呢……哎,上次我就想问你,你想自己选,是不是心里有谱了?”
“我只是不想什么事都最后一个知道。”这确实是他最初的想法,刘琰说了也不心虚。
“那你打算怎么选?”许京华好奇。
“我说了你不要告诉娘娘。”
还神神秘秘的,许京华点头答应:“好。”
“我打算暂时不选。”
“?”许京华惊奇,“为什么不选?”
刘琰左右看看,探身向前,低声道:“我觉得我的太子妃还没长大,我想等等她。”
说这话时,他与许京华之间只有大约一尺的距离,刘琰能清楚看到她黑亮瞳仁里倒映的自己,所以特别担心她听见自己胸膛里擂鼓一般的心跳声,说完话略一停顿,就退了回去。
许京华:“……”
她思索了一下,狐疑道:“你看上谁家小姑娘了吗?有多小啊?不会才八、九岁吧?”
“……”一盆冰哗啦砸在扑通乱跳的心上,刘琰胸中顿时偃旗息鼓,气急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是!”
许京华拍拍胸口:“不是就好,吓我一跳。”
“你还吓我一跳呢……”刘琰悻悻然。
“怪我吗?你自己说的还没长大!”
“行行行,怪我,我就不该跟你说!”她这么不开窍,是怎么对段弘英不同的呢?难道是因为段弘英定亲?
刘琰皱着眉,自己端起茶喝了几口,突然心中一动,放下杯子说:“你明年也及笄了,别光看我的热闹,你……自己的终身大事,想过吗?”
这话要同别的姑娘说,肯定太过唐突,不合礼仪,但京华不拘小节,也没开窍,这时候不把敌情探明,更待何时?
果然许京华丝毫不以为意:“我想那个干嘛?还得守两年孝呢!”
孝期二十七个月,从现在算,正好还剩两年。
“娘娘可不会等你出孝了才开始打算,到明年这时候,大约就要问你了。我还听说,”刘琰说到这儿,停一停,“算了,我还是别说了。”
许京华:“……说话说一半,是想讨打吗?”
刘琰假意为难:“我怕我说了,你不打我,五叔打我。”
“叔父又怎么了?你放心吧,你是太子,他不敢打,快说!”
刘琰这才说:“我听说,他们打算招女婿在家。”
“他们是谁?给谁招女婿?给我吗?”
刘琰不吭声,让许京华自己意会。
“娘娘和叔父?不会吧?这么早就打算了?”许京华瞪起眼睛,难以置信。
“长辈们都是那样。”
许京华皱眉,嘴唇也不自觉撅起来,不是很高兴,“我可不想嫁人。”
刘琰有点惊讶:“为何?”
“不为何,就是不想。”
许京华手中扇子越摇越快,刘琰见她反感,正打算揭过这事不再提,她却忽然停了手,问:“你暂时不选太子妃,也是不想成亲吧?”
刘琰一愣,没等回答,许京华接着说:“感觉人一旦成亲,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是啊,成家以后,就是大人了,要担起更多责任。你是不想长大吗?”刘琰试探着问。
“不是。我已经长大了啊!”许京华理直气壮。
刘琰:“……”我怎么没觉得?
“我是说,我以前认识的姐姐,都是和一个根本没见过的人就成亲了,然后好难才能再见到她们,都被绑在夫家一样。更惨的是,有一个送了她出嫁,到下次再见,已经抱着娃娃了。”
“你跟她们不一样,你是郡主,还有娘娘和五叔撑腰,”刘琰那颗心又不甘寂寞地欢跳起来,“你可以选一个熟识且称心如意的人。”
许京华毫不意外地又泼回一盆冷水:“哪有那样的人?”
刘琰被泼习惯了,也没气馁,“怎么没有?你先说说让你选的话,你想选一个什么样的?”
“我才不说!你怎么不说?每次一提选太子妃,你就闪躲,倒好意思问我!”
游船此时恰好行至三岛之间,四岸都被挡住,令人有种隔绝于世之感,舱中除他们两个,只有杨静守在门口,刘琰听着船桨拨水的哗啦声,缓缓开口:“我想得很简单,只选情之所钟。”
他说话时定定望着许京华,双眸湛然有神、似含情愫,大大咧咧如她,心中都不由一颤,一时竟不知该如何答话。
刘琰望着她等了一会儿,见她不开口,又问:“你呢?”
“我要说了,你可不许笑我。”许京华拿着扇子把玩,眼睛也落到扇子上。
“郡主放心,小的不敢。”
许京华笑了笑,抬头看他一眼,又看回扇子,“我……非英雄豪杰,不嫁。”
终于得到答案,刘琰却不知该喜还是忧,“什么样才算英雄豪杰呢?”
“你怎么那么多问题?我都没追着问你谁才能让我们太子殿下钟情,你还不依不饶的!”
刘琰也笑了:“我太好奇了。而且,向来乱世出豪杰,如今太平盛世,怎么样才能算英雄豪杰,我还真一时想不到。”
“我也说不上来,但真遇上了,我应该会知道。”许京华莫名自信。
“那你说一个你觉得是英雄豪杰的古人,或者说书先生讲过的……”
“李靖!就红拂女那个李靖!”
刘琰:“……你是说《虬髯客传》里面的李靖么?”
“对,风尘三侠!你也听过吗?”许京华眼睛亮起来。
“听过,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讲李靖多么英雄豪杰吧?”
“讲了呀!李靖随唐王在晋阳起兵,后来在秦王帐下立下赫赫战功,大唐立国后,又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封了卫国公,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呢!”
她这故事听得有点杂啊……,而且李靖这个人,对于刘琰来说,实在没什么可供参考的价值,但如果指定她说一个古时帝王,又太着痕迹了,哎?
“李靖确实是人臣典范,算得上英雄豪杰。那你觉得秦王、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怎么样?”
“明君圣主啊,宋先生教我说,以后想哄皇上高兴,就说皇上可比肩唐太宗皇帝,还有‘虽贞观盛世亦不过如此’……”
这老先生都教了她什么乱七八糟的?刘琰看着她摇头晃脑的,真是哭笑不得:“那你觉得,他算能嫁的英雄豪杰吗?”
许京华毫不迟疑:“当然不算!”
“为何?”
“皇帝不能嫁的。”许京华嘴快说完,见刘琰变色,忙找补,“我不是那个意思,皇上当然英明神武,但是吧……”
她伸手比划一下外面,小声说:“皇上有三宫六院呢!昨日不是刚一口气封了三个妃子?我觉得嫁给皇帝的,也都不是一般人,心得多宽,能容下这么多人?”
刘琰完全没想过这回事,下意识道:“可是李靖也不一定只有红拂女,也可能妻妾成群……”
“总有一个只要红拂女就够了的李靖吧?”许京华答完,突然想起刘琰之前的话,“难道你娶回来一个情之所钟的太子妃,还会想要别人吗?那你可挺多情的。”钟个没完。
刘琰一时哑口无言。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吃坏肚子了,难受了半天,就更这么多吧~晚安
哦,对了,要期末考的你们还在看小说???还不早睡早起、好好复习???考完再来看!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三千弱水替沧海 6瓶;柳絮舞妖娆 3瓶;28314659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鬼蜮
船上这番交谈,困扰了刘琰很久。
他知道女子也有善妒如独孤皇后那般不许丈夫纳妾的,却没想到心胸开阔如许京华,竟也有希望未来夫君从一而终的念头。
这可比什么英雄豪杰还要难办。
刘琰现在并没有想要别人的念头,作为太子,自律自持不好色,是美德,身边只有一位太子妃,夫妻恩爱,也算佳话,但万一子嗣上艰难呢?
父皇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刘琰早已做好要做很多年太子的准备,如果最坏的情况出现,十年八年之后,他一个儿子都没有,还能做到许京华想要的情有独钟么?
后继无人的储君,难免有人想掂量掂量。
与他相反,许京华说完就把这话抛到了脑后——她并没天真到那个地步,认为世上真有专情不二的英雄豪杰,就算有,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她呢!
至于说娘娘和叔父想给她招女婿这事,倒也不必着急,反正最快也得明年才提呢,到时候她就拿这句话去搪塞,再拖个一两年也不是问题。
从船上下来,两人各怀心事,回庆寿宫陪太后用了午膳,许京华才出宫回家。
与此同时,长乐宫董嬷嬷带了个人进去,求见这两日只顾以泪洗面、自怨自怜的胡贵妃。
“娘娘,这就是奴婢先头同你说过的贺公公。”
贺公公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样貌平凡,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属于平常很难注意到的那种内侍。
胡贵妃打量他几眼,懒懒道:“你以前也是在东宫服侍的?本宫怎么没见过你?”
贺公公弓着腰,姿态恭敬:“小的在外院洒扫道路,娘娘一进东宫就得了皇上宠爱,小的这种卑贱之人,当然入不得娘娘的眼。不过小的还记着,娘娘进东宫时,就紧跟着石嬷嬷,走在最前头。”
石嬷嬷是建康东宫老人,迁都回来前,就因老病出宫了——贺公公提了这人这事,胡贵妃一下就信了。
“你记性倒好,我听说,你还记着一件我进东宫之前的大事?”
贺公公听见这位也不自称“本宫”了,心里偷偷一乐,回道:“事确实不小……”
他说着左右看看,胡贵妃道:“本宫殿内,放心说话。”
“是。其实这事,娘娘进东宫之后还有流传,后来是石嬷嬷发狠打死了两个多嘴的内监,这才消停下来的。”
“那两个内监不是勾结叛逆,才被打死的吗?”
贺公公摇头,上前一步,小声道:“李家当时死的死、流的流,哪还有什么叛逆?他们啊,是因为议论太子妃——就是闵烈皇后——死得蹊跷,才被打死的。”
胡贵妃一惊:“闵烈皇后不是产后疾发死的吗?”
“小的进不了内宫,这些事都是听说的,陈年旧事,娘娘也别当回事,听听就罢了。据说闵烈皇后生太子殿下极为顺利,两三个时辰就生下来了,产后休养得也很好,出了月子,就照常料理东宫事务,还常去给太后和几位太妃问安,直到突然暴病死了,都没传过太医。”
胡贵妃听得心扑通扑通直跳,“那……那她是怎么死的?”
“那说法就多了,李家谋反,咱们皇上亲自带人去抓的闵烈皇后二哥——据说闵烈皇后在家时,同这个二哥最为要好——但皇上并不容情,当初就让人把他给斩首了。”
胡贵妃吓得直哆嗦:“别说这个,你只说闵烈皇后。”
“是。有人说,皇上回来时,衣服上还有血迹,闵烈皇后看见追问,皇上遮掩不过去,说了,闵烈皇后一时伤心,拔了皇上的剑就抹了脖子。”
胡贵妃倒吸一口气。
胡公公道:“娘娘别怕,这个不像真的。闵烈皇后薨逝,是要停灵的,小的虽然没亲眼见着,但他们说,脖子上没有伤痕。”
胡贵妃刚松口气,胡公公接着就说:“不过看着脸色发青,像是中毒死的。”
胡贵妃又倒吸一口气。
她心腹董嬷嬷忙倒了杯茶递过去,劝慰道:“娘娘别怕,喝杯茶缓缓。”
胡贵妃接过茶杯捧着,却没心思喝,追问道:“那她是自己服毒,还是……”
“两种说法都有。那两个内监被抓住打死,好像是说闵烈皇后是服毒自尽,但小的当年并不相信,先帝又没有牵连闵烈皇后的意思,她还有太子殿下,何必呢?”
“就是啊!”儿子还没到周岁,自己不好好活着,服毒自尽,图什么?胡贵妃也不相信。
贺公公压低声音:“但小的最近见了一个人,她自称原是李家奴婢,因为给大小姐传信,在大小姐嫁入东宫前就被发卖了,没想到倒因此躲过李家灭门之祸……”
“给谁传信?”胡贵妃一下坐直。
“新昌伯、殿前都指挥使楚询。”
“楚询?”胡贵妃眼睛一亮,问董嬷嬷,“前些日子,太后给太子选妃,是不是就有楚询的女儿?”
董嬷嬷道:“是有新昌伯长女,好像叫楚慧。”
胡贵妃笑起来:“有意思。这个楚询,怎么会同闵烈皇后相识?”
贺公公答道:“据那奴婢说,楚询原是李家二公子的好友,同李家也算远亲,小时候还在李家家学借读过。李家小姐小时候也读家学,所以同新昌伯从小就认识。”
“那也不对吧?”胡贵妃脑子忽然灵光起来,“灭门的是李家,跟楚询可无关,人家这些年升官发财,同闵烈皇后之死能有什么关系?”
“娘娘别急,那奴婢还说,闵烈皇后当初根本不想入宫、嫁予太子,是李家父子硬逼着嫁的,所以她觉着,闵烈皇后应当是万念俱灰自尽的。”
“万念俱灰?”胡贵妃没明白,“她灰什么?”
贺公公只好再把话说得明白些,“您想想,她为了家族荣耀,被迫舍弃自己心仪之人,嫁入东宫,结果才一年多,家族就被灭门,那她这番牺牲又有何意义?”
胡贵妃寻思了一会儿,冷笑道:“这还真是她们那些大家闺秀的想头。哎?你们说,皇上知道这事吗?”
董嬷嬷忙劝:“娘娘,咱们这时不宜轻举妄动……”
“我也没想动,再说,就算我想去跟皇上说,他肯听吗?”胡贵妃放下杯子,问贺公公,“那个奴婢现在在哪?”
“在洛河东街一家行院里卖酒。”
被主家发卖的奴婢,沦落风尘很常见,胡贵妃稀奇的是:“你去行院里做甚?”
贺公公干笑两声:“真定长公主身边的廖公公请客吃酒,小的们去凑个热闹。”
真定长公主?胡贵妃略一思忖,问贺公公:“你愿不愿意来长乐宫服侍?”
“小的求之不得!”
“好,你先去把那个奴婢赎出来安置,钱从董嬷嬷这里支,办好了,我就把你要来。”
贺公公忙答应下来,董嬷嬷送了他出去,回来时,自家主子一扫之前颓丧,正精神抖擞地满屋子踱步,见她回来还问:“皇上明天送太后去神都苑是吗?”
“是。”
“那我们也得起早去送送才是。”
董嬷嬷欢喜:“正是这话。娘娘想穿什么衣裳?”
“这个不急,一会儿再说。真定长公主今日进宫,还带着上次那个姑娘?”
“好像说带了两个孩子,还有一个男孩,是那姑娘的弟弟。”
“都打太子的主意……”胡贵妃又不屑,又有点嫉妒,“你带点吃的,去看看瑜儿,让他这几日好好哄皇上高兴,然后找机会求皇上带他去神都苑,最好能留下多住几日,好好儿在太后身边尽尽孝,也和我们宜阳郡主亲近亲近。”
作者有话要说: 夏天肠胃毛病不爱好,今天胃很难受,只能更这些了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侍小宝、三千弱水替沧海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我白最美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神都苑
神都苑紧依宫城,从庆寿宫出来,只要穿过西隔城和夹城,即可从望春门入神都苑——太后这次避暑要居住的望春宫,就在望春门内不远。
所以许京华一早起来,要先带着她的行李和随身侍女去庆寿宫——这次去至少要住一个月,她带了翠娥和另一位贴身侍女春雨,青梅留在家里管家兼照应宋怀信起居。
宋怀信当初跟他们上京,是孤身一人来的,郑伯没跟着。后来往回走的时候,刘琰还问过,要不要去接上郑伯,宋怀信说不用,郑伯要留在山上看屋子,一副一言不合,他老人家就要回去住的样子。
到许府安置后,青梅在客院给他安排了两个大丫头两个小丫头,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厮跟着出门跑腿,但宋怀信一看安排的大丫头,都是十五六岁又貌美的,就给退回去了,如今院里只有两个小丫头洒扫传话。
小丫头到底不成事,青梅总要多分一点心思在客院,免得怠慢了这位如今已是太子太傅的老先生。
许京华到宫门口和齐王夫妇汇合,一起去了庆寿宫,刚坐下,皇上带着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各宫妃子带着公主和小皇子就都来了。
太后一热就头晕目眩的毛病还没好,皇上不想耽搁,等孩子们问过安,就要趁着早上还没那么热,奉太后出门。
许京华被特许陪伴太后坐辇,她坐到太后身边,手里拿着把团扇,一边给太后扇风,一边小声说:“贵妃娘娘气色挺好的呀。”之前不是说病了吗?
太后笑了笑:“她只要没蠢到家,也该好起来了。”
胡贵妃正站在淑妃前面,看着太子和自己儿子扶皇上上辇,心里还在不住琢磨,怎么能让皇上知道闵烈皇后还有个旧情人——皇上即位后,没有再立新后的意思,多少有怀念原配的缘故,这从闵烈二字也能看出来。
但如果皇上知道,闵烈皇后当初根本不想嫁给他,还另有所爱,甚至决意赴死也可能与那人有关,他还会怀念她、坚持不立新皇后吗?
刘琰送了皇上上辇,回头要上自己的马,却正好瞧见胡贵妃露出得意的笑,一时有些疑惑——她得意什么?父皇方才也没理她啊?
纳着闷上了马,转头间,看见许京华正笑眯眯和太后说话,刘琰瞬间就忘了胡贵妃这茬——他昨日想方设法探明京华的心思,却发现是一条自己几乎无法走通的路,难免郁郁。
半晚失眠惆怅,好容易熬过去,今早见到人,旁边人多杂乱,刘琰没指望能和许京华说上话,可她怎么连个眼神都没跟自己对过?不会是因为他没答那句话,她真以为他多情好色了吧?
刘琰心事重重地骑着马,随在太后车驾旁,进了神都苑。
神都苑里的宫殿楼阁都缘水而建,望春宫也不例外,宫苑北门就临着池水,大殿南北门窗都打开,通起风来,果然很凉爽。
皇上进殿转了一圈,见殿宇楼阁虽显陈旧,却很舒适,心下满意,又看池中荷花开放,景致不错,就让人把临水的亭子收拾一下,请太后过去喝茶赏花。
“可惜水草还没来得及清,不然就能把船放下去,请娘娘坐船游湖赏花了。”皇上道。
他身边徐若诚回道:“水草有个几日就能清出来,下个休沐日,皇上再请娘娘游湖,也不晚。”
皇上点点头,又问齐王夫妇的住处怎么安排。
“就在对岸结绮院,那院子里有一处小楼,登高望远,景致极好。”
齐王笑道:“辛苦你们了。”
许京华站在亭子边儿,顺着徐若诚指的方向张望,皇上看见,就说:“琰儿带京华四处看看去吧,不用陪着我们。”
齐王记着先前的教训,没敢开口阻拦,太后也还记得刘琰那天的“撒娇”,更不多想,只笑道:“是啊,你们有精神头,去玩吧。”
两人便从亭子出去,这里树木繁茂天然,显然还没怎么修剪过,因而格外遮天蔽日,一路走到水边上桥,都在树荫底下,许京华觉得舒适,脚步也十分轻快。
“我听说莲花谢了能结莲蓬,我们平时吃的莲子就在莲蓬里面,是真的吗?”她站在桥上,低头望着水中莲花,问刘琰。
“是真的。不过你们可能住不到莲蓬成熟的时候,娘娘七月二十五过寿,在那之前,就得回宫了。”
“对哦!”许京华站直了,转头问刘琰,“娘娘过寿,你打算送什么礼物?”
“我还没想好。”
“那你以前都送什么?”
她一边问,一边迈开脚步,刘琰跟着她继续往对岸走,答道:“一般就是写幅字,先帝和娘娘躬行节俭,不收贵重贺礼,我也没钱送。”
“青梅姐姐也这么说,但我写的字,哪能见人啊?她们让我做件衣服,或者打个寿字结子,”许京华说着伸出双手来,“可你看看我这双手,哪是干得了那种精细活儿的手啊!”
刘琰目光落在她手上——这是一双不太像女儿家的手,手指纤长却筋骨分明,手掌上还有一眼就能看见的老茧,瞧着就是一双有力气的手。
“你一点儿针线活都不会做吗?那你们以前需要缝补衣服怎么办?”
“找邻居婶婶或姐姐帮忙呗。我一拿针,就扎自己手,我爹说我要么是手笨,要么是眼瘸,要么是两者都有。”
刘琰笑了笑:“那你就让翠娥她们帮你做呗,你自己随便缝上几针,尽了心就行了。”
“我试试吧。”
刘琰听她说完还轻轻叹了口气,就侧头瞧她,孝期之中,她穿衣打扮几乎每天都差不多,倒是脸上的肉一天比一天饱满,渐渐显出少女才有的秀美线条来。
“你生日想要什么?”他忍不住放柔了声音,问。
“我没什么想要的,现在什么都有了。”许京华说到这儿,突然兴奋起来,“叔父让人把我的马都牵进来了!说改天带我去游猎。”
“你会射箭是吗?那我送你一套弓箭吧?”
这个可以,许京华眼睛亮亮地点头:“好呀。”
说到这里,他们已经到了结绮院门口,齐王妃正看着人收拾住所,见他们来了,亲自带着他们上楼,说:“楼上能俯瞰湖水全貌。”
楼上有一大片露台,还依着栏杆打了坐榻,许京华溜达过去,跪坐在坐榻上往外看,果然能看见碧水自西面蜿蜒而来,注入大湖,又一路流向东,最后没入宫墙。
“哎?这水是不是和九州池通着的?”
刘琰笑着点头:“不错,九州池就是从这里引的水。”
“那如果我在这里放一片叶子下去,你在九州池是不是就能接到?”
“如果它没被沿途的树枝岩石拦住的话,应该能。说到这个,还有一个传说,唐朝有位诗人叫顾况,在唐上阳宫游玩时,从宫中流出的水渠里捡到一片红叶,上面题了首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许京华很感兴趣:“那是谁写的?”
“顾况也想知道,于是他回了一首诗,也写在红叶上,从流水上游放下去。”
刘琰说到这里,忽然若有所思,许京华只当他忘了回的诗写的什么,就跳过去问:“后来呢?”
“后来又有题了诗的红叶流出,回的是‘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顾况所在时代,唐朝帝王已经不怎么来洛阳,所以深宫之中只有宫人……”
“啊!我想起来了,先生教过我两首诗,一个是什么‘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还有一个‘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刘琰叹口气:“不错,红叶题诗的就是那些困守上阳宫一生的宫人。”
旁边齐王妃听着这两个越谈越沉重,忙笑道:“这里景致虽好,这会儿却晒得慌,不如进去坐会儿,我让人给你们做樱桃酪。”
两人齐齐道谢,跟着进去房中坐下,许京华却还记着刚刚的话,等齐王妃去吩咐下人,就悄声和刘琰说:“怪不得翠娥宁肯跟着我呢。”
妃子们虽然要抢那一个皇上,到底还有得抢,这些服侍人的宫女们,却是真的没什么出路,还不如外面的奴婢,好歹能成个家、生儿育女。
念及此处,许京华突发奇想:“出了孝,我就给翠娥招个女婿!”
“……你自己不愿意,倒想着给别人招?”刘琰失笑,“你问过她吗?”
“哎呀,我不一样,我自己就能过得挺好,翠娥却不同,她还有父母兄弟呢,有个女婿,也能帮着照应娘家,等我问问她。”
刘琰没吭声,他由白头宫女的事,想起许京华说皇帝三宫六院不能嫁,一时觉得这姑娘看着不太精明,却很有智慧,不愧是他心仪之人;一时又为自己发愁,如此局面,他要怎么做,才能让京华也心仪于他呢?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陌上花开的小心情108、柳絮舞妖娆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青城雪芽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鸿雁
刘琰跟皇上在太后那儿用过午膳才回去,走的时候,父子二人都有些不舍。
皇上是觉得神都苑幽静怡人,真的很适合避暑,也想住进来,刘琰则是既为人也为景,骑在马上往回走了,还不住回头。
皇上看见此景,憋着笑只当没看见——他都没能住进来,当然也不肯轻易便宜这小子。等到出了望春门,进宫城夹城,还故意板起脸来说:“你也收收心,明日开始,宋先生也会一起旁听政事,你记得多听多问。”
刘琰忙肃容应道:“是。”
“你直接回东宫吧。”
皇上御驾向东,径直往内宫去了,刘琰则要向北穿过御苑,从玄武门出去,绕回东宫。
刘琰闷闷不乐地回去,之后几日在外面还装得若无其事,是个笑容和煦、贤德宽厚的储君模样,一回东宫,身边没外人了,就皱眉沉思,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杨静、钱永芳两个想了许多办法,太子殿下就是不展眉,还吃不香睡不好的,两人正担心这么下去,殿下瘦得露了痕迹,太后那里交代不过去,宜阳郡主的信终于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