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谁占了我的身体-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邻座的人看谢祈来的迟了,一人独酌沉思,便端着酒盏上前要拉他一同去不远处听人讲经。这人姓殷名理,也是谢祈在西苑中便熟识的,谢祈虽不喜清谈,但推脱不过,便只能随他到人群中入了席,对面的山石上有两人大约也是世家子弟,为了卖弄学识,便云里雾里大谈老庄,宇宙洪荒,天地玄黄。下面的人听得如痴如醉,谢祈却听得昏昏欲睡,心道这若是在宫中饮宴,大约他便早就命人将这二人拖下去了,而若是在桓家,大约不等他开口,这二人早就被扔出园子了,说起来在这点他的品味倒是和桓冲出奇的一致,都是不折不扣务实派。
好不容易论完了道,石上二人又谈起了吴地的山水田园,秀美江山,偏安沉沦之情溢于言表。
谢祈以手支颐,一边听一边摇摇欲坠,大约是他的心不在焉太引人注目,高处山石上的一人讲得尽兴之后忽然话锋一转,望着他,不怀好意开口道:“不知这位是……”
谢祈被点了名,只能站起来拱手道:“在下瀛州谢氏子祈。”
那人却装作未曾听到的样子,谢祈不得不再重复了一遍。之后那人才缓缓开口笑道:“瀛州谢氏,竟是闻也未闻,如今世风日下,不知是何蛇虫鼠蚁竟也想登大雅之堂,真是天大的笑话。”
说罢,便不再理谢祈,自顾自的与旁边之人继续谈山川风月。
这分明就是有意羞辱了,谢祈忽然明白秋宴上陆家请的世家弟子大多并看不起他们这些出身寒微的士人,也就是顾着陆家的面子才勉强与他们同席,但若有机会,便会露出狰狞的爪牙来。大约先前赵贤便是这般受了气,才一人怒而离场。
周遭的目光全看向谢祈,谢祈却只是端起酒盏,浅酌一口,微笑道:“山野草民,自然没有冶情山水的高尚情操,只知道这吴地的酒虽美,但清甜有余却辛辣不足,却比不得洛阳酒的中正醇厚。”
谢祈的话音虽轻,却掷地有声,洛阳是北方的故国旧都,此间世家高姓多是几十年前仓皇南渡时飘零到吴地生根,但虽历两代,但北方才是故土,当今年轻之时也曾数次北伐,欲光复河山,而刚才二人只谈吴地秋月,言辞间多有偏安沉沦之情,如今谢祈之言便是明指他清谈误国,不思故土了。
闻言那人的脸上也如同被狠狠抽了一鞭子,眉目狰狞,正欲当场发作,却忽然人群中有人击节赞道:“正是这般,我也觉得吴地的酒有些太甜,还是北方的酒烈些。”谢祈回头,才发现说话之人居然是陆家的小公子陆绯,想来年轻人活泼好动,此处人声鼎沸,自然吸引了他的目光,只是不知他已在此处听了多久。
陆绯既开口,那人也不好再说什么,还要强自按捺下去怒气作笑脸向陆绯行了礼,陆绯微微侧身还礼,那人阴晴不定地盯着谢祈看了半晌,便独自拂袖去了,
好在谢祈并不以为意,笑了笑便坐回了席间,一旁的殷理一脸忧虑地看着他,可怜兮兮低声道:“谢兄莫与他置气,那人是鸿胪寺卿夏衍的大公子夏珏,向来气量狭窄,你今日得罪了他,只怕以后他还会为难你。”
谢祈并想不起来鸿胪寺卿夏衍是何许人,不过夏家他是知道的,虽比不上四姓也是吴地的望族。然而他还未开口答话,陆绯已走到他身前,殷理赶忙拉着谢祈站起来与他对面,陆绯看着谢祈,微笑道:“原来谢兄也懂酒。”
谢祈此时便知他大约一开始便来了,将二人的对话听了个完整,有意替他解围,他看到陆绯,便想起他小时候乖乖的样子,没想到长大之后还是如此贴心,便十分想摸一摸他的头,然而抬头时才发现的陆绯竟比他还要高上一些,堪堪忍了下去。
见谢祈不答,一旁的殷理开口道:“公子有所不知,谢兄不仅懂酒,书法棋艺更是百般皆精。”谢祈微笑汗颜道:“不敢当。”倒是感谢殷理此刻替他面上贴金了,其实他也只是跟从师尊读书时六艺略通一二,当日他仗着有些小聪明,日日偷懒,既不愿早起,又不能贪黑,与一同读书的桓冲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今想来当真十分惭愧,只是既得师尊真传,学识自然比一般人都要强上许多。唯一的遗憾便是,那样的日子没有好好珍惜,如今真的是一区不复返了。
陆绯的目光在二人脸上逡巡一圈,恍然笑道:“二位既相识,那想来谢兄原来也是家里的客人了,谢兄这般气度之人,竟然藏在家中这么久却未能识得,当真要治这蔡主薄一个失职之罪。”
蔡主薄便是那日接待谢祈之人,是个秉公无私的人,谢祈对他印象不错,此时自知陆绯是玩笑话,大约陆绯也同他一般看不上那位夏大人的公子,此刻见了他便如同见了知音,自从知道他是陆府的客卿,便硬是要拉着他去见兄长,谢祈又想到昨夜见到陆纪与公主的车驾,正想借此探问宫中内情,于是便也乐于从命地跟着陆绯去了。
谢祈随陆绯走到庭内上座才发觉夏珏也在,原来他并未离席反而依旧是座上宾,相必是沾了夏家的光。而殷理前番才说到夏珏不会善罢甘休,此番便这么直直的遇到了,倒真的是冤家路窄。
陆绯与谢祈意味深长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在这点上他和陆绯的性格倒是颇为相似,对看不上的人便懒得费心应付,只是殷理又不由在一旁叹气,想他陆公子是什么身份,夏珏自然不能奈何于他,而谢祈,不过是一介草民,又如何能与高官之子抗衡。
谢祈听着殷理远远在一旁为他长吁短叹便觉得有些好笑。但眼前陆绯已经带着他一路穿过众人走到陆纪面前,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拜道:“瀛州谢祈,见过大公子。”说罢恭谨退后一步,抬头望去。
陆纪深邃的目光刚好看过来,两人对视的一瞬陆纪瞳仁幽深,谢祈一凛,总觉得陆纪似乎能看出些什么,然而下一瞬又什么都没有了,陆纪的目光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谢祈如芒在背,但仔细一想陆纪就算再心智机敏百倍,大约也猜不出他的真实身份,于是便理直气壮地又看回去,再与陆纪对视一眼,陆纪反而忽然笑了。
这一笑如春风拂面,便扫去了之前的尴尬,陆纪忽然开口道:“昔日我在瀛州之时,便与谢氏一脉相识,此番见到谢君有故人之感,相必也许以前见过也未可知。”
谢祈闻言内心波涛汹涌,原来陆纪看了他半天,并不是认出他的身份,而是搞不好认识这身体的原主,说起来这身体原主身中奇毒便是一桩悬案,想来也是身世复杂,只怕他一句说不好便要露馅,以后在陆纪面前又当如何自处。
不过好在他面上依然平静无波,冷静一瞬,垂目道:“祈祖上出自谢氏旁支,到近代已衰落无闻,恐怕公子认识的乃是本宗,祈以凡才,自无幸使公子得闻。”
谢祈话音刚落,陆纪便立刻幽幽道:“如此,那倒是我认错了。”
原来他是在试探。
此时谢祈灵机一动便明白过来,大约陆纪也并不认识谢氏什么人,只是在试探他身份是否真实。可是他的目的又是为何呢?想到此处,便觉得陆纪此人真的有些深不可测,与他那个率性而为的弟弟有天壤之别。
两人如此交锋了一回合,陆绯望着两人眼神交汇只是觉得好奇,听他们闲话了半天也没聊到正题,不由有些急切拉住陆纪道:“兄长,其实此番带谢兄来,是想让他到东阁去陪我几日。”
此言一出二人皆惊,陆纪看着谢祈,目光意味深长,谢祈虽正有意与陆绯相处,却没想到陆绯会突然自己开口,他看看陆纪又看看陆绯,心下不由暗道只怕这下陆纪便更要对他心生怀疑了。
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实话实说谢祈此时是真的不知道陆绯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不过他的直觉告诉他陆家兄弟这趟浑水他还是不趟为妙。
看陆纪不开口说话,陆绯便眨了眨眼睛认真解释道:“前日父上大人让我在东阁复刻那几箱古籍,如今正缺个人手抄录摹本,今日闻得谢祈高才,在府中也没什么事做,去我那里帮忙是再合适不过。”
陆纪扫了他一眼道,缓缓道:“父亲让你去东阁,正是为了要磨你那轻佻的性子,要你沉得下心去做学问,却可不是让你找人代工偷懒的。再者,谢君是府上的客人,却不是你的下人,有什么事不能找别人去做,而一定要他去。”
陆绯看他不答应,便有些急道:“我与谢祈一见如故,此事非他不可。”
“哦,那你倒是说说,到底为什么非谢君不可。”陆纪话是对着陆绯说,目光却是一直落在谢祈身上。
陆绯低头踌躇了一下,抬起头却斩钉截铁道:“这件事……的确非他不可。“
谢祈在心里暗叹,此言一出,陆纪会答应才有鬼。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陆绯还是连骗人都不会。他虽不知道陆绯要他去到底所为何事,但是大约并不是单纯为了抄书,其中必有隐情,但这事他看得出,陆纪自然也看得出,陆绯本来有个抄书的好借口,但几句话便差点被兄长诈出原委。只是这下一来,陆纪定会以为他们是事先商量好的,继而怀疑他接近陆绯别有用心,苍天在上,他可真的是冤枉,虽然他的确实是有意接近陆绯,但这事如果真的是他来安排,必然不会办成这样。
这边陆绯可怜兮兮盯着陆纪,那边陆纪却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陆绯还待说什么,陆纪却正色沉声道:“此事再议。”用目光示意陆绯他还有要事,陆绯只得告退。
谈话到此终止,陆绯心中积郁,便拉着谢祈四处游宴了一番,重回上座落座却依然颇有些闷闷不乐,谢祈想开口开导他几句,余光却扫到旁边夏珏一道阴测测的目光射了过来,大约是看到他居然得陆家公子器重,心中更为不忿。谢祈忽然便起了玩心,他不但没有避开,反而看过去冲夏珏一笑,倒是夏珏自己没趣冷冷把头转开了。
谢祈回头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幕正落在陆纪眼中,两人隔空对视一瞬,这时候反而不能露怯,谢祈端起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覆杯为礼,陆纪的目光悠悠似乎饶有兴味,也淡淡举盏相尽。
然而也就在此时陡然生变,谢祈的视线还未曾离开,便有只鸽子振翅飞了进来,落在陆纪身边,看得出是养的极熟,一旁的侍从上前捉了鸽子,将它足上缚的竹筒解下来双手递与陆纪,陆纪拆了取出里面的丝绢看了,神色奇异,似若有所思。
谢祈本有些头痛,今日他饮了些酒,又被陆绯拉着在园中一通乱逛,吹了风,有些醉了,但此时看到陆纪的表情十分好奇到底发生了何事,又打起精神盯着陆纪与身边之人交谈。
陆纪身边那人名为安九道,约莫四十岁左右,谢祈只知他是陆府上宾,其他一概不详。这名字听上去便是化名,其真实身份应更为神秘。陆纪从方才起便有些心事,怕是一直等这消息。宾客们也渐渐注意到了主座有变,原本喧闹的人声逐渐静了下来,陆纪不说话,也无人再敢开口,以至于一时间竟然鸦雀无声。他看完鸽信便与安九道低语了一番,此刻看大家都望过来,正襟危坐,将那丝绢在手中又握了握,淡淡开口道:“诸位,朝中刚收到战报,叶国降了,大将军凯旋,不日北归。
说罢起身,在众人一片惊愕的目光注视中穿过人群径直走了出去。
陆纪走后他身边的陆家客卿也随后离去,此时座下的宾客才反应过来,哄的一下如同炸开了锅。这消息如同沸水中过了油,一浪高过一浪地传了出去,庭外瞬间人声鼎沸,一阵阵抚掌之声。
叶国乃东南海岸边陲小国,物产丰富,商市发达,曾向朝中称臣,然而北方胡人南下之时叶国也忽然北犯,将东南三郡据为己有,之后朝廷虽勉强分兵镇压,但归还三郡的叶国不仅常犯边境,还数次截断盐路,扰乱朝廷商市,甚至于与北方的胡人政权暗通曲款,使朝廷腹背受敌。此次平定东南,于朝而言却是天大的喜事,然而庭外一片欢声雷动,庭内在座上宾却极少有喜悦之情,反而大多面有忧色,最多是喜忧掺半。
谢祈心中也生出一阵茫茫的喜悦来,这无疑是近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然而他心情激荡时却听得身侧不远处有人言道:“……桓家坐拥三州,权倾天下,如今又将叶国财税牢牢握在手中,恐怕此番大将军将兵而归,就连天子也要让他三分。”
又有一人低声道:“已经许大将军开府,下一步便是称公、封王、加九锡,这样下去授禅还远……”然而此人话音未落,便被旁边的捂住了嘴,却犹自不甘心道:“当年天子怕桓家做大,削了桓宜的爵位,大约没想到会有今天。”
旁边第三人言道:“听说前日尚书令上书天子,若是此番胜了,便要挥师北伐,这恐怕也是桓家的意思,北伐,呵,若是输了还好,自有长江天险,若是赢了……这天下岂不是成了他桓家的天下……”
他身边的人开口调笑道:“你此时说的硬气,待到大将军归来,你又岂敢将此话说于他面前?”而另一人也笑道:“别说是在大将军面前,只怕是出了这庭院,也没人敢将这话说出去,得罪了桓家,这江左千里沃野,可还有立足之地么。所以诸位,还是早日为自己打算吧,若是天子真准了北伐,便祈祷这天不遂人愿了。”
人声喧喧嚷嚷,谢祈只觉得荒谬,眼前一片蝇营狗苟庸庸碌碌,为了一己私利居然不惜国土沦丧,他起身走出庭院去,才觉得清净一些。陆绯本自冷眼旁观,见谢祈面色不豫,便也起身追了出去。走到庭院外才发现原来陆纪也并没有走远,只是负手站在中庭,抬头望着天边出神。
陆绯不忍打扰兄长,正欲移步,却看到府中掌事匆匆而来,立于陆纪身畔道:“主公刚从宫中归来,急召大公子去书房议事。”陆纪闻言只是点了点头,便让他退下了。
掌事声音不大,不远处的陆绯和谢祈却也听的一清二楚,陆绯心中一激灵,知道父亲仅与兄长说话自然是有事要避着自己,这等机会错过却也找不到第二个了。于是三两句话便与谢祈告辞,虽是看着兄长的背影,脚下却是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谢祈望着陆绯的背影便真的有些好奇这位陆小公子急匆匆到底搞的什么鬼,想了想便觉得一定要跟上去看个究竟,只是临走前他站在与方才陆纪相同的位置望了望天,原本的晴空万里已是一片浓云,怕是真的要变天了。
谢祈一路悄悄跟着陆绯,才发现他是向着东阁去的。果然陆绯到了东阁藏书塔便一刻不停走进去。谢祈想跟进去自然是被门口的侍从拦下了。好在他早有准备,言道是二公子吩咐他来取走临好的摹本。陆绯被主上罚在东阁修古籍这事知道人并不多,侍从听他说的有板有眼,迟疑间便让谢祈闯了进去。
谢祈进去后才发现这塔楼中道路蜿蜒曲折,已看不到陆绯的人影。好在并无岔路,待他走了一段之后便豁然开朗,推开一扇门之后居然到了一间书房,想来这藏书塔设计之初便直通书房,方便主人取书。然而书房陈设古朴,却空无一人,原本应该在他前面的陆绯也不见踪迹。
说到书房,谢祈忽然有个猜测,难道此处便是方才掌事所言陆放召陆纪议事之处,那陆绯到此处又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偷听。谢祈仔细环顾四周,忽然发现北面靠墙的柜子有些异样,柜门出隐隐露出一片青色的衣角。谢祈暗暗好笑,陆小公子做事也太不谨慎,露出这么大一个马脚。然而仿佛是为了证实他的猜测一般,外面隐约传来脚步声,谢祈心生一念,几步走到那个柜子前,一手拉开了朴实无华的柜门。
陆绯:“……”
果然,陆小公子正以一个极其扭曲的姿势蜷缩在柜子里,见到谢祈神情大为惊诧。
然而随身脚步声渐进,谢祈也管不了三七二十一了,果断倾身迈入柜中,陆绯吓了一跳,正欲开口挣扎,却被他一手按了回去,谢祈扯出陆绯的衣角把柜子的门重又关好之时,刚好书房门被来人推开,陆纪随着面色沉沉的陆放一同迈入了房中。
第六章 偷听是个技术活
房内陆纪屏退了侍从,望着神色凝重的父亲,而柜内陆绯则睁大眼睛瞪着谢祈。
这柜中空间本不充足,陆绯正欲开口,谢祈却对他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眼神瞟了瞟外面,陆绯便立刻老实下来,谢祈眯起眼睛冲他笑了一下,又用眼神示意他向里移动,陆绯不满地地哼了一声又碍于父兄在外面,只能努力蜷缩起来给谢祈腾出些地方,高高的身量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看着还有些可怜。两个人安顿好了之后,两颗脑袋便并排凑到柜门透出微光的狭窄缝隙前,向外看去。
陆纪手里依然握着今日在庭中收到那封鸽信,正欲开口,陆放却叹道:“此事我已经知晓了。”陆纪向来敏锐,父亲今日神色不同以往,怕并不仅是此封战报所致。
果然还未待他开口,陆放便道:“今日找你来,是另有要事。”陆纪一凛,陆放声音却不停道:“今日宫中消息,陛下那边,恐怕是不好。”
这可当真是四座皆惊,谢祈猛一抬头,直直撞上陆绯的鼻梁,为了不闹出更大的动静,他也只能泪汪汪的忍了下去。还好书房内两人也无心旁骛,并没有注意到远处异常。
陆纪盯着父亲的上下唇开合,心中却心念百转,天子缠绵病榻虽已有数月,但外臣大多心里有数,这大约与他整日服用的寻求长生的丹药有关,还并没有到人心惶惶的地步,御医已开了调理药方,相必卧床休养应无大碍,却没想到如今竟然真的闹到药石罔顾的地步。这么想着便开口低声道:“父亲,这消息可当真?”
陆放叹道:“确凿无误。”
父亲既如此说,自然是信息来源相当可靠。然而此时不仅陆纪如此之想,谢祈也是一阵心悸,原来那个记忆中冰冷威严的身躯也有枯朽的一天,他只见过那人冷血、残酷,被现实磨灭了信仰而越发冷硬的帝王之心,却在此时才发现他也不过是血肉之躯,会老,会死,也曾有少年的意气风发,万里雄心,也曾真心的爱过自己的女人。他曾因母后的死而憎恨自己的父皇,然而此时却连那个人也要失去了,虽然那人从未与他亲近,但骨肉之情却是割舍不断。
谢祈心中恍惚,直到陆绯拍了拍他的肩,才打起精神继续听下去。
陆纪与父亲对视一眼,即知两个人是想到一处去了。自天子十年前远封诸子,储位空悬,此时情况最危急的并不是病情,而是帝位无继。原本以为至少还有几年才会面对的问题如今突然便摆在人面前,不由不令人心急火燎。
“那……宫里是如何打算?”陆纪冷静了一瞬道。
“尚书台已拟了令,据说是陛下未失去意识前下的旨,诏三子回京。”
陆纪心道,陛下这时候还想得起他有三个儿子,居然都叫回来,平时也罢了,这时节自然是谁来得快谁的赢面就大些。他抬头望了父亲一眼,知道父亲也是一般所想,不由开口道:“既然是刚拟的令,只怕最快也明早才能发出,即便是日行三百里的骏马,等消息传到诸王封地大约也要十日。而他们再起身赴京,日夜奔驰,最快便再需要十日,帝都中至少要二十日不能出什么变故。”
陆放听着的话沉默不语,陆纪不禁心中一凛,拿起那封战报道:“而二十日,却是等不及了,桓冲将兵北归,十五日便能返京,若是快马加鞭,也许只需十二……不,十日。”
所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那位皇子走的更快些,而在于桓冲来得比他们都更快些。
这还是谢祈第一次从他人口中直白地听到桓冲的名字,更多的时候他听到关于那个人的消息都是隐晦而暧昧的,人们谈论起权倾天下的大将军伴随着的都是尊崇、艳羡,谄媚、狂热的追从以及对权势的畏惧,谢祈曾想刻意避开这个名字,却发现即使过去了十年,桓冲还是他人生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
而陆纪这才明白为何父亲表情如此严肃,因为现在的局面比他们想的更严重,若是桓冲归来之际紫宸殿中生变,恐怕真的是要变天了。只是好在,桓冲离开帝都已久,并不会即刻得知宫中情况,若是将他拖上一拖,大约也还来得及。然而毕竟纸包不住火,想必他得知真相也用不了几日,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自然是在明日正式召令发出之前便传书出去,通知诸王从封地启程。
然而现在便牵扯到一个问题,这封加急的信,到底送给谁好。
这个问题自然不止他一人想得到,果然,陆放开口道:“恐怕今日之事,王家早有准备,此时大约已经将信送出去了。”
王家若是送信,必然是送到东海王姜炎处,姜炎与自己母舅家应有特殊的通信渠道,怕是用不了十日便能收到消息,而他的封地并不十分遥远,快马加鞭,也许用不到十日便能回到帝都,只怕这一遭便要让他抢了先。想到此处,陆纪不由当机立断道:“那父亲的意思便是我们也应尽快传信于姜舒。”
陆放叹了口气道:“如今也只能先这么办了。”
陆纪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低声道:“那我今夜便安排下去。”他知道此时分秒必争,向父亲辞了别,便果断向外走去。只是行到门口处又听得父亲在身后忽然开口道:“纪儿,你可是要进宫去。”
陆纪停了一瞬,却并没有回答。陆放见长子不言,知道自己所料不错,不由沉声道:“如今你也二十八了,古人道三十而立,如今你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了,你若不想娶亲,便也由着你,只是如今整日厮混,成什么样子,宫里的那个女人玩玩也就罢了,当不得真的。”
陆放此言一出,望着长子孤立的背影,也觉得说的有些重了,不由又开口温言道:“这普天的女郎嫁入陆家,都是莫大的荣幸,什么样的名门淑女不能为聘,你若是只喜欢皇室女,为父去请旨将凌晖郡主赐婚与你。”然而说到此处,又不气不打一处来,疾言厉色道:“只是那个桓冲玩剩下女人,却是进不了陆家的门。”
谢祈:“……”
陆绯有些紧张地凑到他耳边悄悄道:“谢兄你脸色好差哦。”
然而那边陆纪听完此言,反而笑了,淡淡道:“父亲放心,我自有分寸。”说完便径自走了出去,却并没有回头。
谢祈在柜中听得简直目瞪口呆,说起来他死的时候是刚满十七,十年过去,如今应该是二十七岁,陆纪比他大,如今是二十八、九没错,只是连双十的陆绯都到了娶亲的年龄,陆纪居然依然未娶,也无怪乎陆放为何满身怒气,而最可怕的是,只怕陆放说的那个宫里的女人,不是别人,应正是他自己,虽说现在昭阳公主身体里面的人并不是他,可那身体却实打实是自己的,一想到此处,谢祈便觉得心痛。而师尊曾说自己嫁不出去原来并不是虚言,没想到他这身体换了个主人,居然还是一样的命运。
待陆放也离了书房,谢祈和陆绯才伸展了酸痛的身体从柜子里爬出去,顺着原路返回藏书塔,,两人都是心事沉沉,陆绯一路走一路低声自语道:“不行,今夜我一定要给泓写一封信去。”谢祈心念一动,才明白原来陆绯一路偷听,便都为了姜泓,顿时觉得他弟弟这个朋友果然是个可造之材,心中暗道:“这封信即使你不写,我也是要写的,但是你写了却是更好。”这么想着,那边陆绯也踟蹰开口道:“谢兄,可否麻烦你一件事。”
谢祈心道,这便来了,于是开口道:“公子之事,但凭差遣。”
陆绯道:“这几日我被父亲禁足家中,府中下人又多有不便,谢兄可否替我送一封信到驿站。”
谢祈猜测驿站大约有特别的渠道可以通信与姜泓,自然满口答应下来。
陆绯在东阁找了笔墨写了信,装在竹筒里,用火漆封好,便交给了谢祈。谢祈将竹筒自己收好,感觉心中也沉甸甸的。
“那今日之事……”陆绯刚张口,谢祈便抢先一步道:“公子放心,今日之事我必不会告知于大公子。”
陆绯闻言不胜感激地握着谢祈的手,隐约觉得有哪里不对。半晌之后才想起来是哪不对——谢祈为什么也会出现在书房里,而那时谢祈早已走的不见人影了。
第七章 升十分不容易
谢祈不愿耽搁,虽天色已晚,他还是立刻便出了陆府,拿着陆绯的信物,按着他所说,在朱雀门旁的驿站处将那个用火漆封好的竹筒交与驿丞。那人接了谢祈送来的信并未多言,就好似那是一封极普通的信一般,转身便跨上了一匹马,趁着宵禁未至,策马出了城,并未再多看谢祈一眼。
谢祈站在城门处望了望,确定那人的身影已消失在远方,才施施然向回走去。回府的路上他特意绕道至城东那条僻静小巷,薛简的医馆前,想顺便看看薛大夫那日急匆匆回去是否有什么新的进展,结果刚走到门口却发现医馆大门紧闭,门口连灯笼也未点。谢祈在门板上轻叩了几下,也并没有人来应门。
薛简平日一人深居简出,诺大一间医馆也是自己打理,只是白日里才有几个学徒来帮忙抓药,所以若是无人应门,却是说明主人并不在家。
“难道是又进山采药去了?”谢祈心里总有种不祥的预感,按理说薛简即使要出门,也会提前知会他一声,绝不会平白无故便关了医馆。
“兴许是今日有些晚了,睡得熟了。”谢祈这么想着,今日真是经历了太多事情,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把情况往坏处想了。
待到谢祈披星戴月回了陆府,躺在自己的硬木床上,融融的月色透过窗棂射进来,想起今日陆放所言,才觉得寒意彻骨。算起来,这一年应是母后薨逝的第十一年,如今天子也病染沉疴,自己在这世上所亲近之人,大约也只剩下了泓一人,却不知他此时又身在此处,只希望陆绯的信能顺利送到,那样也许便能早一日见面。
然而见了面又如何呢,对于泓来说,他的姐姐还好端端的宫里,又有谁知道自己是谁,倘若真的见到了泓,大约也是对面相识人不知吧。想到此处,谢祈不由苦笑,无论如何他要进宫一趟,想办法弄清楚到底是谁占了他的身体。
好在他向来乐观,这些事情并不会一直耿耿于怀,抱着软枕将身体埋进身边的半幅锦被里,慵懒中倒是也有了苦中作乐的心情,很快便踏踏实实地睡着了。
次日清晨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