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嫁与养兄后,他封王了-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认真给范溪把过脉; 道:“尊夫人刚生产完,明日差不多会有乳汁,现下不适宜用药,老朽这里倒有几道食补方子,用于补气益血。尊夫人月子里多吃几回,应当就没有大碍了。”
范远瞻微微点头,“有劳大夫。”
“将军不必客气。”老大夫行一礼,忙去写方子。
不一会,接生婆跟丫鬟们小心将孩子抱过来,安娘忙接过,满心慈爱地望着怀里的孙儿。
孩子初初生下来几个时辰内不必急着吃东西。
范远瞻问:“乳娘何在?”
绿鹦忙带着一个年轻妇人过来,范远瞻道:“娘,您先带着孩子跟乳娘待在一处罢,孩子若饿了,便叫他吃些奶,我陪溪儿醒来再说。”
范溪做月子的卧房在隔壁。
丫鬟们已帮她初步清理好,范远瞻说完就要将她抱去隔壁。
安娘忙抱着包被里的孩子追上去,“我陪你一道等。”
范远瞻将范溪小心放在被子里,卧房里烧了地龙,现在暖如阳春三月。
他帮范溪盖好被子,温柔地拂了拂她的鬓发,笑了笑,“不用,我们一道等反而吵着她,娘您先帮我们带带孩子罢,积蕴还没看过他小侄子呢。”
“你不也没看过你儿子?”安娘嗔道,接着小心将包被包着的婴儿小心放入他怀中,“先看看你儿子。”
刚出生的小婴儿皮肤泛红,大眼睛,双眼皮,高挺鼻子,还有小小的一张嫩红嘴巴。
孩子此刻睡着了,睡得正香,换了个人抱他,他也只是在睡梦中咂咂嘴。
范远瞻还未看到他时不觉,看到他后,正颗心都仿佛泡在温水里一般。
他轻轻用指腹碰了碰孩子的脸颊,眼里带着些笑意。
恋恋不舍地看了好一会,他才将婴儿重新抱给安娘。
“娘,您先帮我们带带。绿鹦,你与轻雨协助,不得错眼。”
绿鹦与轻雨赶忙应是。
接生婆与大夫已被管家送走了。
这一。夜,都督府灯火亮了大半夜。
范溪第二日早上方醒。
醒来后下身还是疼,不过比昨天生的时候好得多了。
她看见范远瞻,眼眶有些红,“大兄,我再也不想生了。”
范远瞻亲亲她额头,郑重答应,“成。你若不想生,日后我喝避子汤去。”
范溪先前没哭,听到这话倒忍不住流下两行泪来。
“生孩子太疼了,我先前没想到还能疼成这样。”
范远瞻不敢让她在月子里哭,怕哭伤她的眼睛,开玩笑道:“是不是比被人砍了几刀还疼?
范溪情不自禁伸手隔着衣服摸摸范远瞻身上的伤疤,低声道:“我未被刀砍过。”
范远瞻扶着她洗漱,洗漱完范溪道:“先前我开玩笑,大兄你莫喝什么避子汤,我们尽量避一避,若是有缘分,过几年再生罢。”
“辛苦溪儿了。”
范溪小声,“是挺辛苦,但我还是想要你的孩子。”
范远瞻忍不住抱着她。
洗漱完,底下三等小丫鬟望韶端着鸡茸红枣粥来,范溪才记起来,“孩子呢?”
范远瞻道:“在娘那头,绿鹦与轻雨正帮着看,奶娘也在那里。你先用些饭,用完我们再去瞧孩子。”
范溪迫不及待,“望韶你先让她们把孩子抱过来,我边喝粥边等。”
望韶赶忙放下东西去。
很快孩子便抱过来了。
安娘也跟着过来,“溪儿,你可好些了?”
“好多了。”范溪忙问:“娘,孩子可吃过奶了?”
“吃过一回,只吃了一点。”安娘笑道:“待你用完粥,试试喂一喂他。”
女娘刚生完孩子之后不一定有奶水,可能要过一两日才有,期间与孩子多接触总没错。
范溪下身疼,有些坐不住,快速用完饭,范远瞻与安娘扶着她又躺下了。
安娘将孩子抱到她手边,慈爱道:“孩子长得像你们两个,高鼻梁大眼睛白皮肤,很俊。“
范溪认真看看孩子,红红小小的一张脸,什么俊俏模样也没看出来,不过到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范溪看着儿子,心里充满着好感。
范溪抬眼问:“大兄,孩子起什么名?你可想好了?”
“你生他不易,便叫范恩罢,叫他记住娘亲的恩情,长大了好好孝敬娘亲。”
范溪笑:“哪有叫这个名儿的?我们生他,也不是图他报答我们,他有他自己的人生。不过老天将孩子恩赐给我们,儿子小名叫恩郎罢,好听上口,也提醒我们当爹娘的好好待这个上天赐下的孩儿。”
范远瞻点头。
安娘也道:“这名字好听。”
“那大名呢?大兄你可还想过其他名字?”
“既然不叫范恩,不如叫范循?循古鉴今,既知来处,心绪安宁。我们不求他如何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只盼他无论所遇为何,都能豁达自乐。”
范溪在心里默念两边,觉得这个名字好听好记好读,点头笑道:“这个名字好,好听。”
这小婴儿的名字由此定下来,范远瞻珍而重之地给在家谱中记上。
到中午,天气最暖和的时候,范远瞻将婴儿抱出去给范积蕴看。
范积蕴看着小侄子稚嫩的脸庞,心里也是爱得不成。
他看了良久,不敢上手去摸孩子的脸颊,反而朝范远瞻笑了一下,“这日子过得真快。仿佛前两年溪儿还是个孩子,此时她跟你也有孩子了。”
范远瞻道:“日子过得好,那就快,若是过得不好,那可就度日如年了。”
范积蕴笑笑,“也是。”
“我孩子都已生了,积蕴你可有看上的女娘?”
范积蕴摇摇头,“军中哪来什么女娘?况且我高不成低不就,还是日后再说罢。”
范远瞻也知这个理,心里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他是运气好方娶到溪儿。
一般人哪有那个运气,还不是看着各方条件相匹配便找人说媒,盲婚哑嫁,娶进门来慢慢过完这一辈子?
范远瞻喜得麟儿,洗三的时候便请了同僚下属及知府那头的文官们一道庆贺。
这个庆典办得很是庞大。
满月时,范远瞻又办了回满月酒,同样座无虚席。
整个北望山城上上下下的百姓都知晓,都督极宠爱家中娇妻幼子,但凡能给妻儿用上的,无论价格几何,都毫不吝惜地往府中买。
这一风声,倒引来了不少商家。
范远瞻东西没买几件,倒忙着把去年的葡萄酒与白酒卖给他们,很是赚了一笔。
同时,他们探出的铁矿与煤矿矿藏都已探明,两种矿都埋得极浅,可露天采矿。
范远瞻将这消息往皇都中送去,十日后,皇帝示下,让其带着将士开采煤铁,朝廷将派监察使与皇商过来。
与此同时,范远瞻多次立功,皇帝将他升任为从三品北望宣慰使,使他掌管北望山城以及周边十二重镇兵事,手上人马也多了八千。
此次采矿,由他全面调动士卒民夫,皇都派来的监察使兼管,皇商与民夫设法将铁器转运到皇都及各军。
范远瞻毫不客气,将麾下将士安排轮班,让他们去采铁与煤。
他专门安排信得过的将士去采铁矿,采下来的优质铁矿上交三成留七成。
左右监察使与皇商等还要一两个月方到,他们可早早制好武器,给将士先装配上。
后续采矿有民夫过来,他们要截留便相对没那么容易了。
两万人的军营,他们先暗地里给一万五将士备下武器,后期一万二将士可借着地利之便,向上头申请多发些武器。
到时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哪怕真派给御史团来,也难捉到他们的把柄。
而有了这些新武器,他们要打北戎人就容易多了。
起码正面对上北戎人时,他们能凭借精良的武器,多保下几条将士的性命。
作者有话要说: 不颓了,今天要完结这篇文。
等会十点半见哈。感谢在2019…12…05 17:39:51~2019…12…09 08:54: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慧慧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1章 苜蓿
范远瞻麾下将士吃得好; 训练严; 他这长官又有威信。
这一年来; 北望山城将士精神面貌变化极大。
皇都派来的监察使一到矿区; 还未探明产量等; 先见到范远瞻麾下孔武有力的将士,心里很是吃了一惊。
他到北望山城来并非完全监察矿产,范远瞻这一年来屡立奇功; 也在他监察范围之内。
他悄悄向当地人打听,又观察范远瞻麾下的将士。
几日过后; 一封绝密奏折经由暗使日夜不停地换马,送去了皇都。
范远瞻在军部扎根那么多年,早有自己的人手。
情报人员一早将这个消息传递了回来; 范远瞻甚至知晓里头的内容,他并未理会。
自古以来皆如此,君臣互信,君臣互疑。
采矿那头步入正轨,范远瞻这边每日打发五千将士去轮着采矿; 剩下的人则在忙着秋种秋收。
无论去种田还是采矿,将士们每日都会至少训练两个时辰; 军阵与个人素质训练等更是每日的必练内容。
这些事有底下将士分忧; 范远瞻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他最近在忙着马匹的事情。
军里账面上有钱,今夏他便让人四处寻摸,买了一批不错的一岁多的小马驹。
今年秋冬长一长; 小马明年便能投入训练,开始派上用场。
这个秋冬正是马驹生长的重要季节,范远瞻琢磨着如何给这批小马驹弄点好东西吃。
这批小马共一千六百三十二匹,配着原来能用的八百六十八匹,刚好两千五百匹。
这并不是个小数目,光是每日的口粮支出,都能烧范远瞻一大笔银子。
尤其这批马算灰色产业,上头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他们可以养,并不拨粮饷,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解决。
哪怕范远瞻家大业大,也觉得这样烧下去不是办法,得想个法子找补一二。
范溪听到之后,也帮他认真想了两日。
这日,范溪问:“大兄,种水稻种土豆的那些地你们秋冬可是还要用来种什么?”
“只开一些来种萝卜白菜蒜苗等,不全种。今年种了好几茬东西,得休耕,让地歇一歇,不然明年再种,庄稼便长不好了。”
“土地需要休耕,应当是地力不足,里头没有什么肥料,又生害虫了。”范溪沉吟道:“这些可通过施肥杀虫等解决。”
范远瞻以前务过农,对这一块有了解,他道:“我们也下过肥,地里的草与苗我们都翻到地里沤肥了。”
“这也成,不过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范溪看他,问:“不知大兄你可听说过苜蓿?”
范远瞻心头一个激灵。
范溪见他这样便知他想到了,她笑笑,“对,我觉得可将那五千多亩地用来种苜蓿。苜蓿是牧草,也是绿肥,种了之后土地会肥起来,马也不必担忧没牧草吃。若是地里有虫,顶多就减产一些,也不必怕。”
“我先前倒没想过这个。”范远瞻看范溪,感慨,“溪儿,你还真是我的福星。”
“不过是想得多一些罢了。大兄你让人去打听打听这里适合种那种苜蓿,若是没有特别适合的苜蓿草,我听说紫花苜蓿最适宜做牧草,你试试能不能弄到些种子。”
范远瞻点头,“我明日便交代他们。”
他们这边本就靠近边境,附近牧民多,苜蓿草还是挺多。
不过那大多数都是野生的。
这年头田地那样贵,谁家有田都开出来种庄稼,还真没听谁说过愿意拿出来种牧草。
范远瞻也就是冬日方种一茬。
野苜蓿的品种不大好,长得相对瘦小。
范远瞻见手下人带回来的样品,始终不太满意,又叫他们去更远一点的地方寻找种子。
这一去一回折腾了小半个月,他们的地都已经翻好了,种子一回来就播下去,挖沟渠引水到每一亩田里。
现在天气还不算太冷,太阳出来了,气温回升得很快。
不过四五日功夫,这片农田便长出了细嫩。嫩的幼苗,迎风招展,别提多喜庆。
苜蓿长起来很快,不过二十多天,第一茬苜蓿已经长好了,漫天遍野都开出了紫色的小花,在绿地较少的北望山城很是引人注目。
文人墨客,普通百姓等纷纷前来观看。
有的人甚至带着全家过来,算是出游。
范远瞻倒没想到这茬,城中居民难得放松,他倒没赶人,只是叫底下人限定地方,不让过来观看的人乱走,且只有每月逢一逢五那几日方能过来观看。
他在这里布置颇多,怕有探子混到人群中坏了大事。
他治下的北望山城将士纪律严明,将士从不骚|扰百姓,与百姓对上时也和善。
有些胆大的青年人瞅准这点,倒不怎么怕他们将士,时不时有越界行为。
这些越界行为也就是偷了苜蓿苗,摘点嫩苜蓿叶等,不是什么大事,范远瞻抓了人,也不好将人直接杀了,处罚太轻却又镇不住,一时烦这些人如同烦苍蝇一般。
范溪倒觉得这事实属正常,人性如此,一百个人里头总会出几个这样无法无天,蛮不讲理,什么也不怕的愣子。
范远瞻抱着儿子,跟范溪聊天,说到这里气道:“等下回我再抓到人便扔他们去挖矿。”
“这倒是个好法子,你写出条例来,抓到那些越界的人便让他们一人去挖一个月矿,再处以罚金,若拿不出罚金来,便再加挖矿时日,以工抵钱。贪小便宜的后果太严重,敢贪小便宜的人便少了。”
范远瞻点头道:“我原本也是这么打算,我让他们张贴布告罢。”
范溪说起来好奇道:“大兄,你们的苜蓿那么好吃,军中自己会吃么?”
“还未吃过。”
“我倒觉得你们可以尝尝,听说炒来吃不错,肥肥嫩。嫩。”范溪说着说着把自己都说馋了,“大兄,你明日带几把苜蓿回来罢,我们尝尝。”
秋冬叶子菜少,能多一味苜蓿吃也不错。
“成,明日我让他们送来。”想了想,范远瞻还是不放心,“那是给马吃的,你少吃点。”
“也不一定全是给马吃的,你要把它当菜那就是给人吃的了。”范溪笑道:“我听说苜蓿全身都是宝,是难得的好东西。”
范远瞻无奈,“你又从哪里听来这么些奇怪的东西?”
“大抵是书上写的罢,脑子里杂七杂八记起来一些。”范溪说到这里心头一动,“你们养了蜜蜂么?听说苜蓿蜜品质挺不错。”
他们种了那么多苜蓿,若是养十来箱蜜蜂,这一年到头来能采到不少蜜。
现在秋冬,苜蓿可以作为蜜源,等到春天一到,外头草原漫山遍野的花都可以用来采蜜,倒不至于饿着蜜蜂。
范远瞻也算见多识广,一时真没想到还能养蜂。
这年头养蜜蜂的人并不多,一般人没那个眼界。
他听范溪说得认真,倒真上了心,“这个能行?”
“我看书上说能,纵使不行,那就不行呗,左右也花不了几个银钱。”范溪眨眨眼,“大兄,你要不要试试?”
范远瞻想到,若是养十来箱蜜蜂,他们军营里的糖就够用了,冬日隔山差五还能喝一回蜜水,润润肺也挺好。
他想到这里,点头道:“我先让人找蜜蜂去,看能否找着合用的蜜蜂。”
范溪伸了伸腿,舒展了一下,打着哈欠说道:“蜜蜂不好养,你们最好能请个养蜂人过来教教你们,别被这些蜜蜂蛰了。”
“没事,都皮糙肉厚,多试几次就能养出来。”
只要有蜜吃,他们当兵的还真不怕这小小的蜜蜂。
作者有话要说: 中午十二点见~
第122章 南蛮
北望山城将士今年日子过得特别舒服。
往年都缺衣少穿; 大冬天穿着狗皮袄去跟北戎人拼命。
北风一吹; 整个人哆哆嗦嗦; 连手里的长矛□□都拿不住; 北戎人的骑兵奔入军阵中; 往往跟砍麦子一般将他们全砍倒在地。
他们大多数情况下靠人多、靠运气、靠打配合,几人围一个,才能将北戎人从马上拖下来。
与北戎人对战时; 对方几百人进犯,他们就得出动几千人去抵抗; 即使这样,还是常让对方逃走大部分人。
一想起往年的日子,军中年纪大一些的将士眼眶没有一个不红的。
尤其是那些军户人家出来的将士。
祖父及堂祖父死在北戎人手里; 父亲叔伯死在北戎人手里,自己的兄弟也多有伤亡,不知哪一日便轮到自己。
范远瞻成为北望山城都督后,他们才能渐渐吃饱穿暖,身上有了力气。
慢慢的; 人壮实了,兵器也有了; 马匹也在养着。
他们训练十分刻苦; 种田也很苦,一年到头下来,几乎每个人每日都累得一回营房里就倒头睡觉。
可谁也没有怨言,连上头的将军都每日跟着他们一起训练; 想尽办法给他们弄吃弄穿弄武器,他们累一点也是应当。
冬天以来,北戎小股军匪进犯。
他们北望山城将士也点了人出去。
他们打退进犯从没有那么轻松过,先是军中骑兵上前对战,而后砍马队上前,用拉横刀砍马脚,后面的步兵长矛阵再上前掩护。
这么一套下来,戎匪跟进了渔网的杂鱼一样,几下就被他们收拾完了。
一场仗打下来,他们这边没几个受伤的。
就算不小心受了伤,也有军医很快带着人过来,以烈酒消毒,辅以各种药粉,小心照看,不过几日便无大碍。
他们却能立军功,缴获战利品,得朝廷嘉奖。
当了那么多年兵,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兵那样好当。
范远瞻让人找到矿后,悄悄藏下一些铁的事情军中许多将士都知晓。
可谁也没往外说,他们不仅不往外说,还互相监督,杜绝任何一点可能泄密的苗头。
将军藏这些铁都是为了他们,每个人都清楚,也正是因为范远瞻这一举动,很多人都愿意为他效死。
范远瞻不知不觉间,麾下便有了一队忠心至极的将士。
这日又是一个阴天,出去外头种地的、挖矿的都早早回到了军营,一边搓着手一边等晚饭。
有经验丰富的老兵看看天空,唾了一口,“直娘贼,这天真冷,不知道晚上有没有暴风雪。”
“看这天色,雪应当会下,就不知晓能下多大。老李,你今晚轮到暗哨是吧?”
“对,暗哨,要巡二十四回呢。”
“比站哨好,走动着还暖和一些,真在一个地方站着,那能冻死。”
“站哨那边还有将军特批的大皮大氅,不远处又有火盆,他们年轻火力壮,也冷不到哪里去。”
大雪天出来放哨是遭罪,却也比往年好多了。
往年还要穿着杂棉衣与靴靴草塞的靴子,出去外面冻一。夜,手与脚全冻得乌青,回到营房里要打摆子打好一会才缓得过来。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搓着手,拿着自己的木碗往食堂赶。
轮值打饭的人已经在了,大伙将队排得老长。
两人找到自己那伍,排在队后头,使劲抽抽鼻子闻着空气中各种香味,忍不住打听,“今天这饭菜真香,吃什么?”
“红烧羊肉、辣萝卜干、苜蓿嫩苗,每人还能打一碗蜂蜜水。”前头的人显然早打听清楚了,一边咽口水一边说。
“今日的菜可真好。”
“去。”搭话的那人笑道:“你昨日不也这么说?昨日还吃土豆蒸鸡呢。”
“还有前日,泡菜辣椒小鱼干,那味道真是绝了,又香又酸又辣,香得能顶人一跟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吃上一回。”
“我倒想知道明日是什么菜,听说明日要吃猪肉,猪都已经拉回来养着了。”
“杀猪菜好吃!”
“整点酸菜炒猪杂。”
“上回吃的那个蒜泥白肉也不错,每人三片大肉呢,可惜将军不许我们将饭菜带出去,不然我怎么着也得带两片回去叫我家小子闺女尝尝。”
一队队人一边排队等,一边在温暖如春的食堂中讨论各种吃食,直说得自己流口水。
食物的各种香气早已经飘满了食堂。
有先来的行伍已经吃上了,大家在桌前或大口大口扒饭,或珍惜地慢慢吃。
粗粮饭刚蒸出来,又软又甜,带着谷物特有的香气。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消去了忙碌了一天的疲惫。
范家也在吃饭。
范循已经两个月了,范家厅堂暖和,家里吃饭时候,范循也被带到厅里。
他长开了些,一双眼睛乌溜溜,前几日刚学会翻身,每回范溪他们吃饭的时候,小范循就会努力翻过来,伸长脑袋往桌边望,嘴里啊啊呜呜地叫着,流一口水布口水。
范溪鼓励他多动动,也不叫看守他的丫鬟制止,只让他翻。
安娘见孙子每回都跟只小乌龟一样翻来翻去,食物香气在哪边,他望向哪边,禁不住笑,“也不知像了谁,这样嘴馋。”
“怕不是嘴馋,而是咱们家饭菜做得香。”范溪伸手轻轻摸摸儿子的脸颊,眼睛弯弯道:“多吃奶奶好好长啊,等你满六个月了,娘就给你喂肉泥、土豆泥吃。”
小范循眼睛跟着她的手动来动去,嘴里继续“啊啊呜呜”地说着。
安娘看着孙子,爱得不成,“我们恩郎嘴真巧。”
她看孙子什么都是好的,范溪跟范远瞻对视一眼,笑笑,什么都没说。
范积蕴也跟着逗了回小侄子,“恩郎要是喜欢吃,大一点叔叔带你去打猎好不好?”
草原上猎物最多不过,野鹿,野羊,野牛,野兔……冬天猎物都肥了,只要烹制得当,这样的野味最鲜美不过。
范远瞻也伸手逗了逗儿子,说道:“今年年成好,草原那边也没听说缺衣少食,到处猎物都足,他们又引种了土豆,这个年应当比较好过。”
安娘抬头,“那今年不打仗了?”
“不打。”范远瞻笑笑,“我们又不出去打他们,只要他们不来进犯,我们就能相安无事。再说,我们现在兵力强盛,他们秋季的时候派了好几拨人试探,都折在这儿了,一次都没能讨得了好,这次应当不敢来了。”
哪怕北戎人,也有父母儿女,要是能好好活着,也没谁想来送命。
范远瞻也不想打,哪怕底下伤亡再小,也有伤亡。
他手底下那些那些兵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哪怕折损一个,也有一家的天要塌了。
范溪松口气,笑道:“不打就好,我们也能好好过一个年。今年我爹爹那边送了三大车干货来,底下又孝敬不少,过年有空了,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范溪手艺极好,又有先进的烹饪技术,做出来的东西十分美味。
安娘忙道:“你才刚出月子没多久,别忙活了,吃什么都是吃,你别累着自己。”
“有底下人打下手,也累不到哪里去。”范溪笑道:“今年有添丁之喜,大兄二兄又升了官,全是大喜事,要好好庆贺一番。”
范积蕴这几年一直在军中,现在已是从六品粮官。
以他这个年纪,这个背景,现在就已经是从六品官,也是难得,待过两年或考进士或转为文官,前途将更高远。
这也是范远瞻一直未下定决心催他娶妻之意。
现在他官位还太小,接触到的也不过是一些千户、知府等人家的女儿。
若有女娘蕙质兰心,得他喜欢,范远瞻也不会拦着,偏现在只靠媒人一张口,范远瞻就有些不放心了。
左右男子晚几年成亲也不打紧,范远瞻干脆让弟弟再等等,看是否能觅得良配。
过完腊月就是年。
范远瞻手腕绝佳,有勇有谋,兵力又强。
有他镇着,北望山城及沿线十二边镇都过了个好年。
他原本以为这个年会平平静静过去,他们好好歇到正月十五过后,再屯田种菜挖矿,好好经营几年,把底子打好一点,将他们北望山城军的声望也推起来。
没想到刚过完年,皇都就接到底下急诏,说底下南蛮反了。
南蛮原本是属国,境内从南到北几千里,人口数百万,本朝立国时,晋太|祖兵临南蛮,南蛮便递上国书,称臣纳贡。
范远瞻看着密折,眉头皱起,南蛮这几十年都好好的,也不知此时为何要反。
原本南蛮反不反与他没多大关系,南蛮与北望山城一个在南一个在北,轮不到他出手。
然而这事却又与他扯上关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三点见~
第123章 除名
范远瞻才来北望山城一年有余; 却将这里经营得滴水不漏。
他底下兵强马壮; 附近有矿; 荒地有田; 山中有茶; 几样来钱的门路被他一个个拽在手里,可以想象,未来十多年; 只要他不出昏招,一定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现在他手里有将士两万八; 过个十年八年,他升任一方大将军,掌管十万兵马不在话下。
他没过来这边之前; 北望山城名声不显。
他来了之后,这里已是广大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与商业重镇。
因他纪律严明,行事清廉,手下又镇得住广大北戎人与其余外邦人。
无论什么牛鬼蛇神,只要来到他的地盘; 就没有哪个敢挑事。
行商们托庇于他,在这里做生意十分安心。
本地知府也跟着沾了光; 治下清明; 税收丰足,连年考评都获甲等。
就这般,北望山城不知何时成了块风水宝地,连城门都修建得威武庄严; 旁边的城墙更是旧貌换新颜,从破破烂烂到现在全都换成了巨大的长条麻石。
这样一座城,哪怕守将再没出息,关紧城门,坚守一个月应当不在话下。
关于北望山城的消息源源不断传回皇都,许多人都心动了。
这样一座巍峨庄严的边境城市,怎么能让那姓范的小子独据,那小子才几岁,当了几年兵?他们这些老将们用命去拼的时候,那小子还在吃奶呢。
再说,他不就走了狗屎运,占着地利之便,有了矿产,买拍便宜的马匹,才有今日之地位吗?
难道他们会做得比他还差?
许多人常听上头嘉奖范远瞻,尤其去年朝廷还给他升了半级,心里非常不服气。
老将们交流着信息,不知何时,大家心里都想着,无论谁升上去都好,哪怕不是自己也行,让那姓范的小子捡便宜却是万万不能令他们服气的。
于是,南蛮一叛乱,许多人瞬间就想起了范远瞻。
三皇子对范溪及范远瞻都愤恨得紧,抓住这个机会,立即搅起了浑水,煽动相关将领上书让范远瞻去平叛。
你不是练兵练得好么?
你手下不是兵肥马壮么?
你不是运筹帷幄素有才干么?
那就是去平叛啊!
去南边驻守三五几年,将北望山守将的位置空出来,也该轮到其他老前辈坐坐这块风水宝地了。
戎谨候就在朝中,听到这消息,在书房枯坐了大半夜。
而后用家族密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