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南宋春晚-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斤卖了个关子,将话头停住,等卢管事接话。
卢管事不禁笑道:“你这滑头,来套我的话!他们看甚,关我甚事。”话毕竟然转身就走。
到底是坨老姜,分寸把握得很准。八斤便急了,拽了卢管事的衣袖,道:“我与老爹没半分掩藏,如何老爹不信!”
卢管事回头,拍了八斤的手。“小儿,若想发家,你还须沉得住气。指望卖个消息能发家?我与你个吊把钱不难,你就想这点出息?”
八斤渐渐的松了手,神色犹疑,终道:“不如老爹直言?”
此时的八斤,脸上没了平日的顽皮神色,有些无措,又有些认真。卢管事看多了八斤的轻浮,如今这样的八斤倒是从所未见,想起八斤的出身,心底无端地生出些怜惜来。
“等着吧,你有心,总会有机缘。”
卢管事回府,自将八斤之事一并告知。守礼只盯了几上茶盏,并不说话。
“六哥,为何要去城北买房?若要置产,城南繁华,甚是便利,岂不好过城北数倍?”
守平很是疑惑,适才卢管事来回事,看意思六哥竟有在城北买房之意。虽六哥多次关注城北的消息,事到临头,守平倒反有些不肯相信了。
容娘朝守礼指指,又摆了摆手,示意守平安静。
守礼沉思了一回,抬眼看了看守平,却转朝容娘道:“你说说看。”
守平只觉莫名其妙,不知守礼要容娘说甚。
容娘抿了抿唇,继而抬起头来,双眸亮晶晶的。“不论八斤的话是否属实,城北的房子皆可买入。”说完,容娘紧张的瞧了瞧守礼。
守礼笑了笑,扬手示意她继续。
“如今清平县人口日增,经商之风日盛。据宋大娘讲,城郊农户纷纷弃农从商,城南之荒地菜园十之有六或租或卖,俱建成了房廊行买卖之事。清平近临安,临安宗室官宦在清平多有田产,过来建别院的也不少。县里新迁来的张大户,置办的宅院据称数一数二。另有两位兄长的朋友,那位赵兄家,不就在县衙后面置办了一处宅子?”
听到此处,守平不由取笑容娘:“你日日在家,莫不是有千里眼,否则如何得知?”
容娘得意地扬起脸笑了。“七哥莫小瞧我,自有人告诉。”
守礼颔首:“继续。”
“前头战事不停,就仍会有人流离失所。近几月,城中又多了二十余南迁之户,将来必有更多难民寻来此处。”说道此处容娘停了停,脸色沉重。
“那又如何?”守礼定定地望着容娘,守平也不由沉思。
“那就是城中人口大增。但县城狭窄,必定容不了这许多人口,自然就会往四周延伸。然县城西边是良田,不能动;东边一片滩涂,过去是清江;城南余地不多……”
守平恍然醒悟。“如此,城北之地岂非炙手可热?”
容娘望了望守礼,黑眼珠子里尽是期待。守礼尚未表态,容娘又有丝不确定了。
守礼微微点了点头,若非容娘注目,恐不易察觉。容娘双眼弯弯,十分开怀。
“不是说城北乃瘟疫之地,大家都很忌讳么?”守平仍有不解。
守礼不再迟疑。“时间隔得甚久,需求迫切,谁还记得那许多。”
守平有些兴奋,若是他干成一件大事,想来大哥也会欣慰。
“既然高大哥有意,不如我们找他商量商量!他经历甚丰,有不懂的我们也可请他指教。”
守礼却缓缓地摇了摇头,反问守平:“高大哥之事,有几人得知?”
守平好生想了一回,方道:“并未听人提起,应是无人得知。”
容娘一直在细细思索守礼的话,此事听了守平之语,不由说道:“那就是了。酒库扑卖之事未定,若有消息传出,必有多人相争,价必抬高。若去问,反为难高大哥。高大哥几度探了地方,想必有所把握。若是酒库之事成,城北之地必大涨;若是不成,也不过是费些时日罢了。”
“可账册上只余四十几贯,那来的银钱去买房买地?”守平想起家当,不由发愁。
守礼起身,边走边道:“先找娘商榷商榷。”
徐夫人听了,心中不知作何感想。守礼倒也罢了,守平才十四,不过是半大孩子,容娘更是一内宅小娘子。如今几个人商量着要赚那房廊之利,徐夫人实是有些啼笑皆非。
“不是与你们说过?六郎只需专心下场之事,不管家事?”徐夫人耐了性子与几人说道。
守礼站了出来,眼神坚定。“娘,若不知世事,我读书有何用?娘不必担心,我心中有数,不会误了考试。”
徐夫人素来知晓守礼心性坚定,做事周密,不用她操半分心。但如此汲汲求利实是与她所受家教相违。
“我原说过,我们这样家庭,实不必像那生意人,看见分利便心动。”
容娘欲开口,守礼却摆手阻止了她。
“娘,我下月下场,却是管不了此事,原就打算要七郎去做。”
闻听此言,其余三人皆是吃了一惊。守平更是心中惶惶,想是一回事,真要将事托付他手上,他倒有些退却了。
“若今年我得幸考中,明年就要去临安。教授说过,若是过了解试,便给我写荐书,去临安金山书院,从学周侗教授。周教授于时务策论上甚为精进,正是我之弱处。”
此话不说守平容娘,连徐夫人都是首次听闻。
“大哥甚是担心七郎,近日七郎功课又有所松懈,家事也无甚须他操心。大哥说过,个人有自己的际遇,不强求六郎进学。但为丈夫者,立身之本,在于务实担责。若陷于世俗,荒于嬉乐,晃晃不可终,叔父既是先例。故我思想良久,不求图利几何,只求七郎与为人做事上有些收获,便是大利!”
此话说的铿锵有声,徐夫人不由动容,守平也有所了悟。
徐夫人想了想,亲去房内取了一黑漆匣子,交与守平。守平不明,徐夫人笑了笑,要他打开。守平慎重地开了匣子,却是些银锭交子之物。
“此是你大哥省下来的俸禄,我原本打算收着,将来留给我的孙儿。如今有此用途,便交与你,共一千六百余贯。你需记住,日后需还此数与大郎。”
守平陡觉手中沉重,心中有些忐忑。一时听了六哥与容娘之话,心中激动,不想娘竟真将这许多钱财交与他,这一番期待,实是有些……,嗯,太重了!
容娘站在一旁,两眼熠熠生辉,却是跃跃欲试。守礼不觉好笑,然容娘思绪灵泛,做事热忱有加,想必七郎懈怠时,可以推一推他!
卢管事做事迅速,次日立即找了女婿,伙同一块儿去问了那绝户的话。那绝户却推说没个住处,又有些犹豫。不知是否要价之举?又不提价钱。
守平听了,便有些不耐,先前只当手中有个几个本钱,些许买两处地方是不妨事的,谁知出师不利。奈何先前六哥话说得不轻,只得耐着性子要卢管事再去盘桓闻讯。
卢管事只得再找了那绝户老儿问了,那老儿倒未有甚要价的神色,只说家中只有他与婆子,行动不便,无力另谋他处。倒不愿卖了,深恐他日钱财花尽,流离失所。
守平听了便很是不耐,自己本是下了一番决心要做成一桩事情来给兄长们瞧瞧的,不想出师不利,心里便有几分沉重。
容娘便笑他,若果嫌世事麻烦,不如将钱还给娘亲,老老实实念书下场。
守平一听,眉毛倒竖,生气异常:“你说的轻巧,人家不卖,难道我去逼他不成。”
卢管事亦未守平圆场,说世事如此,人心总是变化莫测的,须怪不得七郎,只另寻他处罢了。
容娘却不做声,只静静的坐在那里,眼帘半垂。天气不热,她手中的水墨团扇却缓缓摇着。守平见状,便闭了嘴,只等她开口。
“既是无处可住,不如与他找个房子,或赁或租,如了他意便可!七哥认为如何?”
守平很是不屑。“作此低三下四模样作甚?不过是买他处房子罢了!”
转身却又要卢管事去给那绝户寻房子。
卢管事自然依了主人吩咐行事,不想呐绝户老儿盘算之下,果然同意。
管事便寻了经纪,在城南那密密麻麻的巷弄之后找了三间房子,虽离主街有些距离,然四周房屋密集,一应生活物资均很方便,因此时城中人口渐多,房屋价贵,足足付了二十贯。他家那处院子原讲定六十贯,他索性连屋后那一亩菜地也添上,硬要了七十贯。如此绝户老儿还剩了五十贯钱,后来老儿又将两间房租了出去,自己只住一间,每月反得钱好几百。生活无忧,棺材本也有了,十分欢喜。
房屋买卖例有些与官府相关事项,卢管事亲去找了衙门公吏,那公吏见是徐府之事,倒不敢托大,反倒少收了些契税,不过等的一时便将过户文书办好。
如此反反复复,前前后后,很是费了些时日方将事办妥。守平只在家听写消息,拿几个主意,也觉十分劳累。(实则那几个主意十只有八倒是容娘的。)每每向容娘叹道:“原来,做件事果真是不容易,极费心神啊!容娘,你得做些好吃的给我补补!”
容娘便抿嘴应了。
第三十章 嫁妆
更新时间2014…2…25 13:25:18 字数:3647
晨起,容娘携玉娘同往老夫人处请安问好。刚走到窗外,即可听到里头热闹非凡,方才想起今日是叔父一家过来问安的日子。进之宅院离此不远,但若天天过来却也是麻烦,故老夫人开口,只缝十、十五过来。当然,日常串门也是有的。
容娘皱了皱眉,玉娘却已笑着踏进门去。那边莺莺燕燕在于氏的带领之下正围着老夫人说话,几个妾室站在一侧陪着笑。婉娘与娥娘这些日子来得勤快,又善说些讨喜的话语,甚得老夫人欢心。如今她两个见容娘反在她们之后,心中窃喜。
“容娘,可是有甚不适,如何今日晚这许多?”婉娘很是体贴地问道,厅中许多美丽的面孔便纷纷转过头看容娘。
容娘微笑着向老夫人福了一福,方道:“容娘起晚了,婆婆勿怪!”又向于氏行礼问安。她神态安然,眉眼间宁静婉约。老夫人本有些不满,竟也不好说的,只淡淡“嗯”了一声。瑾娘搀了容娘的手臂,眉毛一扬。容娘理会,笑了一笑。那边六郎瞧见,很是放心。
又是一屋子人用餐。如今张氏有孕,容娘这几日不舒服,徐夫人一人操持,很是辛苦。容娘见了,心底愧疚,也不好说得。
那边婉娘倒是知心,笑微微对容娘道:“妹妹也该帮着婶娘些。一大家子人,都靠婶娘照顾,如何忙的过来!”
于氏见婉娘假模假式,心底不喜:“食不语,寝不言。如何今日如此鸹噪!”
婉娘便委屈的红了眼睛,低了头。老夫人见状忙安慰了她几句,又说于氏:“不过是说了几句话,骂甚?女儿是客,终究要嫁出去的。在家不娇些养惯,日后去了婆家有的规矩立哩!”
于氏待要分辨,老夫人罢了罢手,不许再说。婉娘与娥娘对视一眼,心中俱是十分得意。
徐夫人近来心中存了些事情,又无人分担,着实不愿说话,只自己默默用饭。
一时无言。
饭后,婉娘娥娘着意奉承,在老夫人两侧一说一唱,引得老夫人开怀大笑,连连称两个是孝顺孩子,日后可多来陪伴。正经的嫡孙女瑾娘因口齿不及那两人伶俐,倒被挤到一边去。
于氏心中有事,也由得那两个卖乖,自寻了空子找徐夫人说话。
徐夫人正于偏厅理事,让容娘坐在一旁看些账目。
于氏坐等了一时,方见长嫂理事完毕,笑着道:“嫂嫂辛苦。”
徐夫人见她等了这许久,必是有事,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直问道:“可是有事?”
于氏一时哑然,未料道长嫂如此直接,事先想好之语便一句也说不出来。
容娘也觉出些事,潜心看账,心却紧紧连在这边。
于氏听停了一停,心中一阵翻腾,方壮胆说道:“是瑾娘的婚事,眼瞅着高家即将请期,可嫁妆。。。。。。”
容娘的小手指无端地跳了一下,忙握紧账册,翻了一页细看。
徐夫人静静地看着于氏,并无接口的意思。
于氏一时无措,说话便有些慌张:“瑾娘的嫁妆,婚事不知如何办?嫂嫂你看,是否……?官人要我与嫂嫂说…”
颠三倒四,容娘却有些懂叔父夫妻的意思了。她悄悄地抬头去瞧徐夫人,却见徐夫人怔怔地望着窗外,竟是十分疲惫的样子。
那边于氏见长嫂久久不说话,心中越发没底,也不敢再说,垂首不语。
徐夫人回过头来,语气十分温和:“如此,你便回去与叔叔好生商量着办吧。我有些头疼,要躺一躺才好。”
容娘一听,忙放了账册,起身去扶徐夫人。于氏心中着急,此时却再也说不出口,眼睁睁地看着徐夫人离去。
徐夫人回到房中,当真脱了外衣,歪在床上沉沉睡了去。
容娘瞧着徐夫人憔悴的脸色,自责不已。原是抢着来给娘管事,道是要与娘亲分担。如今却三心二意,随时撂了挑子,还不断惹祸,给娘亲添堵。
容娘闷闷来到厨房,欲给徐夫人炖个汤羹养养身子。恰逢小厮送了新鲜菜蔬过来,容娘见篮中有野蕈,中意蕈子的清香味,欲拿了配个汤。
卫大娘从外进来,见容娘拿了野蕈琢磨,笑道:“容娘要做蕈羹么?”
容娘素与卫大娘亲热,也不避了她,道:“娘气色不太好,怕是累着了,欲炖个汤羹。乳娘你快帮我瞧瞧,用甚来炖?”
卫大娘翻了翻菜篮,也无甚新鲜东西。正愁间,七斤喜滋滋的提了两只野物进来,猛地见容娘在此,忙垂首行礼。容娘却欢喜地取下他手中野物,原来是两只野鸽子。
“哪里来的野鸽子?”容娘将野鸽子翅膀一拉,那野物活生生的,便是一阵扑腾。
七斤呐呐不敢回,容娘抬头瞪了他一眼:“又是做了甚事,还不快快道来。否则告诉六哥,你与六哥说去!”
七斤心中纠缠半会方道:“是赵家郎君要七郎去打猎,七郎本不待去的……”
七斤还要辩驳一番,却见容娘那黑白分明的眼珠子静静的瞧着自己,清澈深幽,无一丝杂质。心中一激灵,闭口不言。
“如何六哥不知?”
“六郎今日与城中几个要下场的郎君会文,不在县学。”七斤嗫喏,心中为七郎担心。
“你且去吧,告诉七哥,中午等他用饭。”言下之意是要守平回府了,七斤心里领会,垂头丧气去了。
卫大娘细细打量容娘作为,心中感慨。眼见得小娘子渐渐懂事,容貌出众,气质脱俗,竟隐隐有当年温夫人的样子,只不合多了些刚硬。卫大娘又不免劝容娘委婉些,莫过于刚强。容娘笑着答应,便缠着卫大娘要炖汤,一时将卫大娘满肚子的话糊弄过去了。
容娘在厨房准备半天,细细的炖了野鸽菌汤,又准备了徐夫人爱用的几样菜品,方回房收拾。到午饭时分,容娘便去候徐夫人起床。
徐夫人的脸色却越发蜡黄,精神又有些萎靡。容娘何时见过,心中便有些慌。
“娘,我去告诉婆婆,你就在这屋用些吧?”
徐夫人罢罢手,哑声道:“不必,无甚大事,何必累得一家子不安。”仍勉力穿戴好,由容娘陪了过来。
这边早开了两桌,于氏夫妇竟留在了老夫人处。所幸那一大帮人走了,要不真是闹腾的慌。
仍是分了两桌,七郎果然如期赶了回来,趁人不注意,杀鸡抹脖子似地朝容娘使了几个眼色。容娘偏不理睬,只一心服侍徐夫人用饭。七郎无奈只好陪着叔父去外间用饭。
桌上野鸽菌汤清香扑鼻,又有些时令小菜很是开胃。徐夫人倒是用了一小碗饭,慢慢的嚼了,又吩咐容娘自己用饭,叫玉娘勿挑菜。
老夫人见今日菜肴清淡,知是容娘亲手打理,点头道:“这方是正理,小娘子家本该专心家事。”这话却是暗指容娘私自出游那事了,容娘心底暗叹。
饭后容娘又细细的煎了一回茶,端给堂中各人。众人静静饮了一回茶,徐进之方开口道:“嫂嫂,瑾娘婚事将近,小弟欲置办些嫁妆与她。不知今年收成……?”
容娘心中一紧,刚过中秋,只有些旱田收割,那谷子还在仓中未卖呢。如今来问收成,就是要他们那份了,却从哪里去弄钱来?家中账上干净,买了回头沟,历年积蓄花的差不多,只剩了个几十贯在账册上。偏花销又多,回头沟的鸡鸭禽类还未买,还寻思着要买几间房子……;这个帐真不知如何算?
老夫人只低头喝茶,并不言语,想是进之夫妻早已通过气。
徐夫人略一思忖,索性摊开了直言:“如今收上来的只有几十亩旱田,粮食也未卖。我这边余钱不多,六郎还要赴考,却是不能帮你。”
这话答的爽快,徐进之夫妻听了脸色殊不好看。于氏更是红了眼睛,哽咽道:“瑾娘是长姐,若是嫁的寒酸,遭街坊笑话,其他小娘子也难嫁哩!就是守礼他们,也难对亲。嫂嫂,你可要给我们想想办法!”语声哀戚,涕泪连连。
老夫人见状,心中也不好过,若是在当日旧都,何止于如此为难?
“真娘,你便给他们想想法子吧,好歹凑个几贯,不至丢了咱家的体面便成。”(真娘是徐夫人小名。)
这个几贯却是个虚数,看进之两口子神色,几贯自不是什么体面事情。容娘心中堵得厉害,叔父活得如此窝囊如此无赖,哪有一点男人的担当气魄。容娘不断腹诽,奈何一句话都不能出口,眼瞅着徐夫人为难。
张氏不安的在椅子上挪了挪,如今老夫人不要她立规矩,也与徐夫人一起坐着。
徐夫人叹了口气:“你们要多少,且说说。我瞧能不能凑点。丑话说在前头,做不到也莫怪我。”
徐进之朝于氏看了看,意思是要她开口。于氏无法,只得说道:“大约得……一千贯!”
容娘的眼睛猛地睁的老大,一千贯,她家账面上有一千贯之数,已是三个月之前的事情,如今便是一百贯也无!
张氏七郎等人也惊倒了,老夫人估计也是初次听到,不由得将手中茶杯重重放下,厉声道:“一千贯?你管你嫂嫂要一千贯?”
于氏见老夫人盛怒,便朝进之身后缩了缩。
徐进之皱眉,不耐烦道:“娘,如今哪个人家嫁女不费些钱?城中章家嫁女,赔了足有两千贯,我也不与他比。蒋主薄嫁女,陪了一千贯,另有良田五十亩。我家甚样人家,陪嫁少了,在外走动都难。况如今连大郎都是从六品,品阶比知县还高哩!小里小气嫁个女儿,以后家中男儿如何在外谋事?”
本朝嫁女,陪嫁实厚。若是攀比,有人家因嫁个女儿家道衰落都是有的。但也没见过进之如此行事的,先前徐家家当并高家送来的聘礼都被他花尽,自家生活都难维持,落得如此田地!如今伸手要钱丝毫不费力气,理直气壮得很,连脸都不红了。
老夫人重重的叹了口气,着实恼火这个不争气的小儿。然往事不可追究,婚事摆在眼前,她也不由得巴巴地去瞧长媳。
徐夫人淡淡的笑了笑,也不急着搭话,只用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摩挲早已凉透的茶盏。
徐进之见此,索性破罐子破摔,道:“若是嫂嫂没有,也不强求。如今我是落魄,若因我害了瑾娘,却是于心不忍。只求嫂嫂体谅,将田契与我……”
第三十一章 添妆
更新时间2014…2…25 23:50:16 字数:3173
话说进之不知轻重,问长嫂要田契。他的话尚未说完,“哐当”一声响,却是老夫人砸了茶盏,她气得直捶胸口:“你个败家子,你嫂嫂好不容易,当了首饰,办得几亩田产……,指望给你几个侄子做个依赖处。如今你来了,道你可怜,分你两百亩,你竟厚颜要卖田!你可知当日我们是如何过来?”
说到辛酸处,老夫人泣不成声,徐夫人也不去劝,静静地站在一旁流泪。张氏便去劝老夫人,老夫人也不要劝,只叫她仍坐着。
“当日你丢了我们,带了家产去临安。可怜你嫂嫂,老的老少的少,两头要顾。将身上钗环当尽,方买了些田地。一年一年省吃俭用,才有今日。你还有脸皮要田契?”
老夫人说着心中又一阵火起,拾起几上一样物事便朝进之扔去。不过是泄泄火罢了,老妇人又有甚力气。也没人去劝。
不想进之果然是极有本事的人,老娘一顿痛骂,他非但不羞愧,反觉老娘对己太薄!
“娘也无需动怒,不过是你的孙女要出嫁,陪个嫁妆罢了。家中有钱替外人养的小娘子,反倒不体恤自家的小娘子不成?”
此话一出,徐夫人心中大痛,只觉腿脚无力,连连退了几步。容娘听了叔父的一番话,本僵在一旁。徐夫人一动,神色很是不对,她忙上前扶着坐了。于氏见状,也慌里慌张上前服侍,奈何容娘动作一气呵成,没有她插手的余地,只好默默地立在一旁。
不过一时,徐夫人顺过气来,声气虽弱,却勉强说道:“我便是养着容娘,把她当亲生女儿一般养着,也是我乐意,不劳小叔操心。小叔若是有的闲心,好生管了自个的小娘子去吧!”话毕,徐夫人手中使力,借了容娘的手臂站起来,头也不回缓缓走了。
那边进之自觉丢尽脸面,长嫂又不应声,狠狠跺了脚径自离去了。于氏欲跟着走,奈何进之走的急,却没跟上。
老妇人见她犹犹豫豫站在那里,想到长媳,又是一顿臭骂。
“你个没用的,三郎荒唐,你也不知劝着拦着,任他将家当耍尽。”
“官人用钱,如何肯来问过我哩!每每花光了,便来告与我…。。”于氏很是委屈。
老夫人见此,心中更怒。“你是死人啊,家当不知握在手中。男主外女主内,你成日做些甚勾当?瞧瞧你一家子,大大小小头面光鲜,衣服簇新,却来说连个过日子的钱也没有,脸皮搁哪啊!不用再来寻真娘要钱,你们要风光嫁女,把头面当了去。那几个小妇穿得那样光鲜作甚,剥了当了,几百贯钱足有。滚!”
这番话说得实是精辟,看来老夫人也不是老糊涂了的,精明着哩!
于氏闻听,无地自容,掩了脸呜咽着去了。
过了几日,果然高大郎请了媒人携了鹅酒来送聘。几辆驴车上搬下十余抬礼。于氏打开来看时,只见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段,红长裙,各各鲜艳精致;另有珠翠团冠,四时冠花,珠翠排环等首饰,及上细杂色彩段,疋帛,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鹅酒等物,此外还有银铤若干。
于氏也不是未经过富贵之人,然今日高家来的礼实是出乎意外,毕竟前面的礼已是十分厚了。
于氏存了心眼,将最贵重的首饰银铤归置一处,悄悄地藏了,也不叫自家官人晓得。待瑾娘出嫁之日,虽无甚好添,也原样打发过去,莫叫高家人轻慢瑾娘。
谁料次日徐夫人使人唤她过去,于氏心中疑惑,不知所为何事?自那日被骂,于氏已是断了向长嫂借钱之心,想来长嫂也是不肯的。如今却不知何事,于氏心中甚是不解。
徐夫人也很是不解。不知是老天庇佑徐进之,还是看瑾娘可怜,抑或徐家祖上积德,竟叫徐家得了高明达这样的女婿!
于氏进得徐夫人房中,见屋中摆了好几个箱笼,绿紫罗匹,彩色缎匹,金玉文房玩具,珠翠头冠等等,竟是十分齐全。于氏看得眼花缭乱,心中砰砰直跳,只当长嫂替自己置办,正欲道谢,却听长嫂说道:
“此乃高家大郎送来。昨日不好明白送过去,只先放在我这里,待瑾娘出嫁之日,再添置在嫁妆当中。”
于氏的脸便慢慢红了,她再愚钝,也知高家大郎的意思。本朝历来有此习俗,若女方家贫,男方又十分中意,便多出些钱财与女方,省了女方置办嫁妆之窘,此为兜裹之意。然高大郎却偷偷送到长嫂处,便是不愿丈人丢了脸面的意思。
徐夫人心中感慨,叹了口气,有些话却不得不讲。
“你莫看高大郎备办的齐全,便存了偷懒的心思。嫁妆还是要用些心办,只量力而为便是。高大郎不是那等轻薄小人,你若诚心,他自可知,对瑾娘便会心存一分敬重。这也是你做娘的一片心意!”
于氏思及家中窘迫,瑾娘的嫁妆如今都未备妥,正恐高家将来轻慢瑾娘。听了此话,于氏眼圈儿也红了。
徐夫人又拿出一张地契给于氏看了,却正是当日高大郎所说的绍兴府一百亩良田。于氏又是抹泪又是笑,心中为瑾娘高兴不已。如此一来,自家再扫扫家底,嫁妆也不至于太难看。
徐夫人却又锦上添花,引于氏往那榻上瞧了。只见榻上散放着几个首饰盒子。徐夫人先打开那个雕红漆牡丹花开的匣子,里头竟是大大小小一套碧玉钗环,玉质温润匀称,做工精细,却是市面上难见。
“这是婆婆给瑾娘添得妆,她也没剩下甚物事了。长孙女出嫁,给她做个念想。”
于氏心中羞赧,只轻声应了。
徐夫人又打开旁边一红底黑面葵花盒,里头却是一支金凤出云点金滚玉步摇,一对金雀儿珠花,一对金丝垂珠耳坠。于氏一看之下大惊,连连罢手:“如何使得,这是嫂嫂当日陪嫁,当留给玉娘使用。”
徐夫人一笑,仍将盒子放下:“你也不必推却,不过是几件首饰。瑾娘头一个出嫁,我才能拿得出手。婉娘娥娘她们,也不知到时还剩些甚呢!你别嫌弃就是。”
这话却是高看瑾娘之意,于氏心中感激,也不好再说。
张氏也给瑾娘添了两件首饰。于氏心中算计,嫂嫂这边添的首饰都是极拿得出手的,加上自己准备的那些,首饰上是不用愁了。
徐夫人却又另拿出一个小盒,于氏很是讶异,添妆之人除了这几个,应无别个?待徐夫人打开一看,于氏的脸便如刚入锅的虾米,满面通红。那正是当日来清平时给容娘玉娘的见面礼,一样赤金红宝石插梳,一样赤金镶莲花纹的项圈。
徐夫人见她如此,重又将盒子合上:“我原不知。昨日玉娘容娘见娘翻箱倒柜,说要给瑾娘添妆。她两个不懂事,也去寻了两样物事来。你是知道的,我家在清平别无亲戚,只你给了她们姐妹这两件首饰。我瞧见了,趁娘未注意,便收了起来。”
于氏直要将脸垂到地上去,只不肯抬头。你道为何,原来这两件首饰都只是镀了些金在上头,看上去金灿灿的,手一掂量便知真假,那红宝石自然也不是真的。也只能骗骗容娘这些不知世事的小娘子。
“你好歹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记住嫂嫂一句话,莫要为了些许虚幻脸面便忘了做人本分。别的不说,你还有守惟呢,切莫耽误了他!”
于氏又是羞怯又是感激,连连应了。
徐夫人叮嘱道:“婆婆与我商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