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宫女的帝后之路-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2章 狠毒
“女尚,昨夜雪化完了。”秋雨开门的时候打了个哆嗦。
即使有屏风隔帘阻拦; 不会直面冷风; 刘珍儿还是感觉殿内的温度低了一些:“雪都化了,天还这么冷?”
“毕竟是数九的天了; 女尚你在殿内也要多穿些。”夏荷又拿了一件橘红长袄过来。
刘珍儿顿了一下,还是换上了那件对她来说颜色有些鲜艳的衣裳:“时间也差不多了; 我们去正殿吧。”
“女尚,出门的时候,再加件披风。”夏荷又赶紧拿了披风跟过去。
秋雨则灭了殿里的炭盆,拿了手炉; 才关好门窗跟过去。
积雪已经化尽,但吸进肺里的冷空气仍旧让人精神一震。没有积雪妆点的冬天; 即使是御花园也没有多少好景致,那些傲立的绿树都显得格外苍老。
刘珍儿没有什么看风景的心思,走的速度不算慢,然而在闻到一股若隐若现的幽香时,蓦然停住了:“腊梅开了?”
“是的; 女尚。”秋雨走过小径; 在梅苑的花墙处回道。
刘珍儿大步走了过去:“我们折几支带去正殿。”
穿过花型门洞; 迎面就是一股清晰的香气,满目横斜疏瘦的枝条中; 有点点淡黄缀饰。
“挑几枝花骨匀称的就可以了。”刘珍儿说着; 自己在园里挑了两枝弯曲虬劲的梅枝。
秋雨欢快的跑了过来:“女尚,你看这几枝可以吗?”
“当然可以; 放在你们的屋子里,肯定很香。”刘珍儿笑道。
秋雨脸上掩不住欢喜,但还是道:“当然要放到您的屋子里才好!”
“女尚,这几枝怎么样?”夏荷也挑了两枝梅花走了过来。
刘珍儿看着夏荷手上疏密有致的梅花笑道:“很好看,你们谁先把这些梅花拿回东暖阁吧。”
“女尚,您的不先拿回去吗?”秋雨见夏荷已经将手上的梅花递给她了,而女尚则开始往外走了,不由问道。
刘珍儿看着手上的梅花笑了一下:“这个就不拿回去了。”
主殿里整日都熏着香,那些香虽然大多都清新淡雅,但刘珍儿还是想换换味儿。
“女尚,您怎么现在才来。”一直在殿门张望的来福,一看到刘珍儿就迎了过去。
刘珍儿进殿,将梅花交给夏荷。一边褪去披风,一边道:“路上看到腊梅开了,就折了几枝过来,殿下已经收拾好了吗?”
“珍儿过来了,上膳吧。”赵永泽走出内殿刚吩咐了,看到刘珍儿接过了梅花,走过去握住刘珍儿的手轻嗅了一下,“珍儿这是给我摘的花吗?”
刘珍儿尽力忽略殿下的动作和话里的尾音:“如果殿下觉得味道还可以的的话,就插在殿内吧。”
“去把寝殿的梅瓶拿出来。”赵永泽轻笑了一声吩咐道。
来福立马跑进室内,献宝似的捧出个黑釉细颈瓶。
赵永泽拿过细颈瓶,将珍儿拉到旁边坐下笑道:“殿里的香,我早就熏烦了。有了这两只梅花,我入睡时都能赏到梅了。”
明明是很平常的话,刘珍儿怎么就觉得不对劲,难道是殿里的炭烧多了?左右看了看,旁边所有人都低着头,也没有什么异样。
“殿下若是喜欢的话,还可以去梅园啊,那里各种姿态的梅花都有。”刘珍儿一边说着一边讲两枝梅花插进细颈瓶中。
赵永泽举着梅瓶看了一圈笑道:“梅园里也没有比这更可爱的了。”
梅枝明明是弯曲虬劲的,刘珍儿刚想要说,看着殿下嘴角的笑意,蓦然便把那话吞了下去,算了可爱就可爱吧。
刘珍儿和殿下将梅瓶在寝殿内摆好,又吃了早膳后,就一道乘车出宫了。
“殿下、刘女尚,毕贽每天都会在这个酒楼喝一壶清茶。”林明启领着赵永泽和刘珍儿在二楼清静的地方坐下:“这地方就能看到他了。”
刘珍儿有些奇怪:“他一个人?只点一壶清茶?”
“京城的学子要和他切磋学问都是这个时候。”侯广荣恨恨道,他显然也清楚毕贽的事情。
房瑞云打发了酒楼的伙计,亲自帮众人倒好了茶,就看着楼下道:“来了。”
刘珍儿往下一看,就见一个清瘦的青衫男子走了进来,给伙计递了一些银钱:“今天照旧。”
“不像你们口中的狂生。”刘珍儿看着毕贽的穿着、动作和谈吐道。
侯广荣不忿道:“他对着贩夫走卒、三教九流倒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就是些离经叛道的歪理!”
“毕公子,听闻您学识深厚,见解独到,我们小姐有一处学问不懂想请您指教。”就在刘珍儿她们饮茶时,一个翠衣小丫鬟对毕贽行礼。
房瑞云看着殿下和刘女尚笑道:“看他开口的机会来了!”
“指教不敢当。”毕贽看了酒楼外带着围帽的女子一眼,对着那个小丫鬟回礼道,“在下也只有些微末浅见,若能帮……”
“哈哈哈!”一阵讽笑声打断了毕贽的话,“以女人的短浅见识,居然还想做学问!笑死个人了,哈哈哈!”
一时间,整个酒楼一半多的人都笑了起来,跟着附和道:“女人嘛,好好生娃侍候男人才是天理,做什么学问。”
侯广荣脸上也浮现了笑意,但被廖风鸣踢了一脚,就马上反应过来,同坐的还有一个女人,立马收敛了脸上的笑意。
果然,这个世界大多男人还是这种想法,她这些年遇得少了,只是因为她的地位改变了,刘珍儿脸色平静的喝了一口茶。
“你,你们……”那小丫鬟气的脸色通红。
其他人反倒笑的更大声了:“小浪蹄子,回去劝你家小姐赶快找个男人侍候才是正经!”
“众位家里也是有母亲姐妹的人,说话还是要慎重些。”李贽的脸色冷凝了下来。
场中的声音小了些,先前那个讥笑的华衣士子又笑的更大了:“我们的母亲姐妹可是守着三从四德,不会有着想要做学问的白日梦!”
“我们女子做学问怎么就成了做白日梦了?!”那个戴帷帽的女子甩开了身边拦着她的几个仆人,大声质问。
那个华衣士子斜视了帷帽女子一眼,大笑道:“这还用问吗?以你们女人的见识,以你们女人的头脑,做得出学问吗?”
“以贽所见,说出这话的你,才是见识短浅!”毕贽不等反驳又大声道,“什么是见识?就是见到的,和认识的。你只看到了我大庆如今困于后宅闺阁的女子,你就看不到补天的女蜗、巢丝的嫘祖、开疆扩土守卫一国的妇好!所以到底是你见识短,还是女人见识短?”
那帷帽女子笑了出声:“你也只能和我们困于内院的女子比见识了。”
“你,你……”那华服士子辩不赢毕贽,转头对着帷帽女子骂道,“口尖舌利,不守妇道!”
自觉失了面子的人,都把目标转向了那个帷帽女子,满堂都是侮辱之言。
“咦,这不是礼部杨大人家的千金吗?”一个娇俏的声音突然从二楼的一个雅间里穿出,似乎又自觉失言,立马闭了口。
楼下静默了一瞬,立马又炸开了:“杨大人?礼部不只有一个侍郎姓杨吗?真是教女无方,这样的人居然还敢窃据礼部侍郎的位置!”
“和我爹无关!”帷帽女子看着众人围攻她爹,立马急了。
刘珍儿眼神锋利的盯着包间,吩咐守忠道:“去把酒楼掌柜叫来。”
守忠恭敬的行了一礼,快步的退了下去。
“众位贵客,找小人过来,有和吩咐?”掌柜过来对着众人恭敬行了一个礼,小心的问道。
刘珍儿敲着茶托问道:“那个雅间里是何人?”
掌柜把身子埋的更低了,快速道:“雅间的客人身份尊贵,小人哪里知道。”
“哦,你酒楼里有什么人都不知道?那要是个反贼呢?”刘珍儿不紧不慢的问道。
掌柜抖了一下,看着坐在几个非富即贵的人,颤这声音道:“不会,万万不会,那些包间都是皇亲国戚定的,万不会是反贼,众位贵人不要开玩笑。”
“还犯不上跟你们开玩笑!”赵永泽的声音一沉,他旁边的护卫立马亮出了一个令牌。
玄衣卫的令牌,在京城做生意的谁人不识,能驱使玄衣卫的又是什么人?掌柜不敢深想,立马跪下来磕头道:“大人明鉴,那雅间是威远候府定的,小人们完不敢和反贼接触。”
“哦,威远候府?那雅间里的是威远候府的哪一位?”刘珍儿第一反应是柳沅儿,不过刚才的声音并不是她,还是要问清楚为好。
掌柜磕头道:“是威远侯府的二小姐带着几个大家小姐。”
原来还真是她啊!在这个场景之下拆开杨家小姐的身份,无疑是要毁了她的名声,要是杨氏族里再狠心一些,能要了杨家小姐的命,这何其恶毒心狠啊!
“事情是在你的酒楼里发生的,你没有维护好你的客人,让她受到了围攻,你就要负责收拾摊子。”刘珍儿看着掌柜道。
掌柜总算清楚了他被叫上来的目的,立马磕头:“请贵人吩咐。”
“威远侯府的二小姐在你的酒楼被围攻了,你还不去救?嗯?”刘珍儿问道。
掌柜的冷汗一下子就下来:“这,这,威远侯府小人得罪不起啊。”
“所以杨大人府上的小姐你得罪的起,我们你得罪的起是吗?”夏荷逼近掌柜问道。
第63章 争斗
“这,这……”掌柜被夏荷逼问的冷汗都下来了; “小人马上去; 定要把杨小姐摘出来。”
刘珍儿看了他一眼:“去吧。”
掌柜忙不迭的爬起来,带着伙计跑了下去。
“你敢出来丢人现眼; 还戴什么帷帽啊?耐不住空闺寂寞,直接大大方方的出来不就行了?”在几个纨绔子的煽动下; 一群看着就不正经的人渐渐的逼近了帷帽女子两主仆,眼看着就要开始掀她的帷帽。
刘珍儿刚打发了掌柜,就看到了这个场景,还来不及喝止; 就看到毕贽将那个流里流气的男人推到一边:“堂堂七尺男儿,欺负弱女子算什么本事?”
“哟; 就你这弱鸡样儿,也敢来逞英雄?”那二流子冲着身边的人眉头一挑,“我们不欺负小娘子,就来欺负你了,动手!”
毕贽见这情况不能善了了; 也蓄起了力道; 转头对着身旁的两位姑娘道:“你们先退后。”
“双拳难敌四手; 他一个书生还想跟这么多壮汉打?也太不自量力了!”廖风鸣道。
侯广荣看着被毕贽护在身后的两个女子道:“倒算得上是个大丈夫。”
“都要发生手脚冲突了,这酒楼还没有动作!这些年他们是怎么在京城立足的?”刘珍儿看得气愤。
赵永泽直接对着身边的人挥手:“随时准备救人。”
一楼; 毕贽清楚以他的能力做不到同时对付几个人; 他都做好了挨打的准备,但看到那群人拿起的棍棒; 抄起的条凳,他就知道来者不善,这些人定不是简单的流氓地痞!
眼准手快,先踢倒了那个抄条凳的人的手腕后,毕贽就来不及阻止砍向他右臂的利刃了。
杨婉如哪能看着别人为她受过,当即拿了凳子就扔过去。却准头不够,只砸到了那人的左臂。
那人左臂吃痛,恶从胆边生,直接握住利刃朝杨小姐扑了过去。
杨婉如只是个普通的闺阁女子,哪里敌得过混迹市井的大汉,很快就扭伤了脚摔到在地,帷帽早就滚到了一遍,只能看着那个如闪电般刺向她脸颊的利刃。
这一刀下去定是要毁容的,毕贽看得心中惊惧,奈何却被几人缠住动不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利刃落下。
完了!有好多围观的人,都不忍心的闭上了眼睛。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穿着黑色常服的人,撑着二楼的护栏跳下,一脚踢到了那个持刀的人的胸口。
暂时安全了,所有围观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转而思索着这人是谁。
“诸位,在我食味楼不能斗殴伤人!”掌柜带着几十个壮汉将一楼打斗的场地围了起来。
刘珍儿看着那几十个穿着食味楼伙计样式衣裳的人冷笑了起来:“看来这酒楼还有镇场子的人嘛。”
“能在这个地段开这么大座酒楼的人,都不会是平头百姓。”林明启看着一楼的场景皱眉道,“先前杨家小姐被为难的时候,这酒楼没人出来,怕是别有内情。”
房瑞云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看着侯广荣道:“还有那些动手的人,也不像是地痞流氓。就是不知道是冲着杨小姐来的,还是冲着毕贽来的。”
“喂喂喂,你们都看我干什么?”侯广荣见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到他身上,不由大叫了出来。
廖风鸣拍着侯广荣的肩笑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毕贽进京以来得罪了很多人,你舅舅一家也算吧?”
“不要血口喷人,我舅舅是那种跟小辈计较的人吗?”侯广荣不干了,“况且我舅舅说了,表哥辩论输了,是他自己没本事,没把圣人经义学透,让他学透了自己去找回场子。”
房瑞云忙给侯广荣倒了一杯茶:“别生气,我们知道你舅舅家不屑做这样的事,带不代表毕贽得罪的其他人不会用这种手段。”
刘珍儿没管身边几人的言语官司,注意力都在一楼的几人身上。
“明明是这娘们不守妇道,先挑事,你这个做掌柜的可不能因为她爹是礼部侍郎就拉偏架啊!”为首的男人大声嚷嚷。
掌柜连忙对着周围团团拱手道:“众位都误会了,这是小女,只是平时爱读几句书,无意中冒犯各位,我在这里给大家陪不是了。”
“是你女儿?”所有人都惊讶的看向了掌柜。
掌柜赔笑了一下:“正是小女。”又吩咐身边的人道:“和小翠将小姐带回去。”
伙计立马领命去请那翠衣丫鬟和杨小姐。
翠衣丫鬟这才知道所谓的‘小翠’指的是她,看着她的小姐有些呆愣。还是杨宛若反应迅速,立马对翠衣丫鬟吩咐道:“扶我起来。”
杨婉如已经分清楚了形势,现在只要不让人拿她来攻歼她爹就行了。至于她自己的安危,就不那么重要了,毕竟是她自己太冲动了,不管有什么后果,她得受着。
杨婉茹对着掌柜行了一礼,就在翠衣丫鬟的搀扶下往酒楼后院走。
“他不愿得罪威远候府,我理解。”刘珍儿看着下面正在缓和场面的掌柜道,“只是他家有女儿吗?”
来福正要去打听,柳沅儿的那个雅间又传出了一个气急败坏的女声:“王掌柜我怎么不知道你家还有女儿?!”
王掌柜也有些恼了,他小心的看了刘珍儿方位一眼,又对雅间方向行了一个礼:“这位小姐,您是贵人,不知道小人的事情正常。但也不要把小女当成打击杨大人的工具!”
王掌柜这掷地有声的话一出,在场很多人就信了,有人猜测道:“这雅间的会不会是和杨大人有仇的人家啊?不然离得这么远,那姑娘又带了帷帽,她怎么就肯定是杨大人家的千金?”
“很有可能。”其他人纷纷点头,还有人猜测道,“或许是她各方面都不如杨家小姐,心生嫉妒,要毁了杨家小姐的名声?”
雅间里突然传出柳沅儿尖利的声音:“她杨婉茹算个什么东西?!值得本小姐去嫉妒?”
正要进后院的杨婉茹蓦然站在,看向包间方向问身边的丫鬟:“还知道我的闺名,应当是熟识之人,你可知道她是谁?”
“奴婢没听过这声音。”翠衣丫鬟低头回到。
杨婉茹收回目光,继续前行:“到底是谁?如此恨我。”
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二楼的雅间,只可惜雅间房门紧闭,他们看不出个究竟。
“这声音还真是威远候府的二小姐。”廖风鸣惊奇道:“听说她有才有貌,在府里又有地位,为何会这样气急败坏的去嫉妒柳小姐?”
“女人的嫉妒心,谁知道……”侯广荣话还没说完,看到在座人看他的目光又立马住口了,在心里不停的叮嘱自己:以后在有刘女尚的地方一定要谨言慎行。
刘珍儿没理侯广荣的话,赵永泽也只是轻轻的瞥了他一眼,转头吩咐身边的护卫道:“青天白日就敢在天子脚下聚众行凶,你去一趟顺天府,让府尹来处理好这件事。”
“毕公子刚才以一对多,怕是受了伤。”刘珍儿把看着挺立的毕贽,目光中有些敬佩。如此年纪便有远超时代的见识,待人平等和善,又有勇气有担当,实在是难得。
赵永泽又招了来福吩咐道:“赶紧将他送到医馆去。”
来福应诺低头小跑了下去,心里冒出了个大不敬的想法:殿下想让毕贽赶紧离开,怕不是担心他的伤势,而是觉得他占据了刘女尚的目光。
“毕公子身体不太强壮,刚才那些人手里的棍子又没留情,也不知道有没有受内伤。”对于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刘珍儿还是有些担心。
赵永泽端起茶盏喝了一口:“他的伤自有大夫处理,你不用担心。”
刘珍儿不知道原因,但能感受到殿下似乎不太高兴,也揭过了这个话题。
房瑞云看了两人一眼,赶紧埋头喝茶。
“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宫吧。”赵永泽不打算和顺天府官员打交道,看了一眼窗外的阳光道。
于是这个简单的宴席就散了,赵永泽和刘珍儿带着宫人回宫。
几个侍读也各自回府,侯广荣对毕贽有几分欣赏,派人送了礼去;廖风鸣也是个有眼色的,见殿下专门出来看毕贽,又让来福送他去看大夫,对他自然也很重视,派了府里的管家去送各种外伤药。
这两人是皇长子的侍读,家里又是老牌勋贵。他们的举动,让其他人也对毕贽重视了起来,其他对毕贽心怀恶意的人,也渐渐收敛了起来。
林明启在毕贽家中无客时候,亲自去拜访了一次;房瑞云则派人给毕贽送了几本书。这两人虽然低调,但还是逃不过有心人的眼。
至此,京城里就出现了皇长子看中毕贽的流言。
毕贽和皇长子本人都还没表态,京城里的所有儒生都急了起来,用不能来暗的,只能用明的。三天两头就去找毕贽辩论,企图驳倒毕贽的那些歪理邪说,让皇长子重新看中他们正统的儒家学说。
而毕贽并没有因为皇长子的看中和众儒生的围攻有所改变,反倒在与各个儒生的辩论中,他越发坚定了他的想法:圣人之理也不是全对,所有的学者都不该去盲目崇拜孔圣人。
时间不急不缓的流逝,转眼冰消雪融,春草萌发。大庆的百姓在朝廷发放的煤炭和粮食的帮助下,终于熬过了这个艰难的冬天。
第64章 册封
二月,万物生发的时节。
刚度过了多灾多难的一年; 大庆上下都迫切的希望今年是一个风调雨顺丰年。并用各种仪式去祈求着。
初一那天; 庆和帝率领文武百官,在天坛用太牢祭祀上天; 以祈求五谷丰登。
二月初二龙抬头,又是一个大吉日; 庆和帝率领文武勋贵一起去了东郊帝籍田,举行从上古就承袭下来的躬耕礼。
刘珍儿在赵永泽的身边,也跟着帝王的仪仗一起到了帝籍田。
帝籍田已经被粗粗耕过一遍,但挂着彩绸的耕牛仍旧拖着犁立在田里。
早春的空气还有点冷; 但文武百官还是迎着风庄重的站在帝籍田的两边。
几声礼炮过后,庆和帝扶着犁; 接过响鞭,就像熟手一样顺畅的耕起了田。
刘珍儿以为只是甩三下响鞭即可,没想到天子还驾牛耕了三圈!
堂堂天子居然真的会耕地,而不只是做面子工程。虽然那地不长、那牛很温和,但也足够让人吃惊了。
“陛下亲耕; 定能护佑我大庆风调雨顺; 百姓五谷丰登!”心惊胆战的看着陛下耕完之后; 礼部尚书立马跪下高呼。
在场其他官员和京军也依次跪下高呼:“大庆风调雨顺,百姓五谷丰登!”
整齐的声音回荡在帝籍田上空; 以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传向四周; 围在帝籍田外的百姓也跟着大呼。
跪在队伍中间高喊的刘珍儿,心中都生出了一股澎拜之情。
气氛高昂的时候; 庆和帝才免礼,转头看着赵永泽:“耕种向来是国之大事,你是皇子,也要体验这躬耕之事,过来耕几圈。”
百官的声音蓦然静下来了,目光都焦距在了皇长子身上:皇长子年幼,又出身尊贵,他会耕地吗?
先古时的躬耕礼,本就是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大夫九推。
赵永泽身为皇长子,虽暂时没有爵位,但接受过百官的朝拜,已经算是隐形的太子了,参加躬耕礼也不为过,倒没有人质疑这个。但都担心皇长子年少力弱,耕不了地。
好在庆和帝说这话,也不是为了为难他。手一挥,太常寺官员就带了一头小了很多的牛和犁上来。
赵永泽也不扭捏,对庆和帝应诺之后,就大步下了田。
刘珍儿本来有些担心,但看着殿下的成竹在胸的神色,也慢慢安心了。
礼部官员将响鞭递给皇长子的时候,又轻声说了一遍躬耕礼的流程和要点。赵永泽虽然对流程了然于心,但还是认真的听完了,才甩了响鞭开始耕地。
上一世就举行过多次躬耕礼的赵永泽,对着耕地的事情算不上陌生,加上这些牛又是调。教好了的,找回了上一世的感觉之后,耕的还很顺利。几圈之后,额上微微见汗了,才停了下来。
皇长子耕完之后,仪式没有如同百官预料的那样结束。
少傅、少师这些位属九卿的人也在庆和帝的命令下耕了几圈,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大家出身,从没摸过犁头,耕地的时候变得慎之又慎,只能一步步跟着太常寺官员的指挥走,生怕在这躬耕礼上除了纰漏。
最后这些高官也有惊无险的耕完了,但却是气喘吁吁了。其他官员原本还很羡慕这份殊荣,后面就看得心有戚戚了,决定回去后,就在自家的田地里多练习几次耕地。
不管那些高官地耕的好坏,都让所有官员都清楚的认识到陛下对今年耕种的重视程度。在以后的行政中,对待农事自然就不敢怠慢了。
躬耕礼后,庆和帝率领百官回到皇城,又按古往今来的惯例开始了君臣大宴。
刘珍儿本打算直接回长寿宫,但被赵永泽拉住了:“今日有要事,你也要留下,就坐我后面的席位。”
这个场合还有她的席位?刘珍儿一愣,看了看坐在对面的惠德长公主,按捺下心中的疑惑,顺从的坐在了殿下身后的一个位子上。
刘珍的位置不显眼,而惠德长公主和安亲王坐在最前面,百官一进来就看到了。
有人对惠德长公主一介女子出席这个场合心生不满,但也都知道今天算是成功渡过灾年的‘庆功宴’,而玄衣卫去年狠辣清洗贪官污吏的手段,也让他们认清当今陛下也不是一味的宽仁,自然不敢在这个场合扫兴。
百官一一入坐后,宫人纷纷上了珍馐美馔和玉液琼浆。
庆和帝站起身走到桌前,举起了金樽:“去年天降大灾,我大庆内忧外患,全靠着诸位爱卿同心竭力宵衣旰食,方才成功渡过,朕在这里敬诸位爱卿。”
百官纷纷起身,举起酒杯回敬。
刘珍儿也跟着起身,以袖掩唇,饮下一杯。
之后就是论功行赏的环节,先是惠德长公主和安亲王因为献粮有功,加封了食邑。
在座所有人都清楚在去年粮荒时,惠德长公主和安亲王都捐献了府里的所有粮食,再加上这也算是皇家私事,没有不长眼的大臣出来阻止。
连原本对长公主出现在这里心有不虞的官员,知道是为了封赏以显示皇恩,心里也好受了些。
再就是兵部尚书盛清平,在对乌羯的战争中守卫调度有功,升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欧锦昌赈灾有功,升太子太保;工部尚书……。
几位高官领了他们的圣旨之后,紧接着又是一大串圣旨奖赏了抗击乌羯的有功将士、出海购粮的水军官兵,以及参与抗灾的各部官员,抚民有功的各地官吏。
所有人都以为圣旨宣读完毕之时,宣旨太监又拿出了一道圣旨,拖长声音道:“长寿宫女官,刘女尚听旨。”
刘珍儿脑袋一懵,但深刻在脑子里的礼仪,仍让她迅速的出席,跪到大厅中间回道:“臣长寿宫女尚刘珍儿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朝廷重生民之事。汝研育种之法,缓生民饥荒;炼水泥,以固河堤民房;献燃石,以驱百姓之寒;寻购粮之策,活数万百姓。汝之功绩,当隆盛褒奖。”
宣旨太监洪亮的声音,对于那些不满刘珍儿这个宫女被当庭封赏的那些官员来说,无疑是震耳发聩。圣旨里面记载的一桩桩功劳,让他们脑袋有些发晕,无数反驳的话都被堵在了喉咙里。
宣旨太监没理会下面那些官员五味成杂的神色,继续念道:“汝长寿宫女尚,淑慎其仪,柔嘉维则。尔长寿宫女尚,功在朝廷,德惠百姓。嘉尔‘颖盛’,封尔为‘郡君’。慰显扬之志,与以殊荣。庆和二十五年二月二日。钦此。”
郡君,居然是郡君!虽只是四品,但从今之后,她就是朝廷的命妇,而不再是皇家是奴仆。
刘珍儿立马叩首:“颖盛领旨谢恩!”
回到座位的时候,刘珍儿的心绪还是难以平复,以至于之后的一系列封赏和宴会歌舞都没有注意了。
宴会过后,立马有太监过来行礼恭贺:“陛下赐了郡君一座宅子,奴才这就带您过去。”
成了郡君,肯定就要住在宫外。终于要跳出了这个她以前觉得是牢笼的地方,然而刘珍儿的第一反应不是喜悦,而是转头看向了殿下。
“不用担心,夏荷秋雨还是跟着你,也会让敬忠守忠跟你一起出宫。这段时间有什么事,直接派他们进宫就行。”赵永泽温声安抚道。
明明是好事,不知怎的,刘珍儿心里竟然生出几分怅然,但她还是打起精神道:“夏荷她们都是宫中之人,这样合适吗?”
“命妇初封的时候,宫中都会赐下宫女教导礼节,这些都是应有之意。”赵永泽笑道。
殿下对她的这些小事都安排好了,刘珍儿心里有安定了些,对着他行礼道:“多谢殿下了。”
“时间不早了,你宫外的宅子还要整理,先出宫吧。”即使心中不舍,赵永泽也没再出声挽留。
终于能出去了,你还有什么不舍的?!刘珍儿狠了狠心,对着殿下行了一礼,就带着夏荷秋雨走了出去。
领路的太监,看着刘珍儿旁边的两个宫女和太监,又想起刚才殿下的和刘珍儿亲密的动作,态度又恭敬了些。他们这些内侍,不怕什么命妇大臣,唯惧主子恩宠的人。
出了大殿,其他三三五五正在低语的大臣,一看到刘珍儿就闪开了。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看女尚,哦不,看郡君的那是什么眼神?!”秋雨有些气愤,但有以前的教训,声音还是放得很低。
夏荷轻笑了一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