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毒妃:腹黑王爷宠上瘾-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以为,大举向西南用兵不妥。首先,西南有镇南王坐镇,镇南王与皇室还有贵妃与白侧妃这层姻亲关系在,若直接用兵,一来伤了两家间的和气,二来滇南地势险要,密林多瘴,确实易守难攻。大军若想彻底镇压住西南蠢蠢欲动的诸部首领,只怕军资消耗得会很厉害。”尉迟南站在房中据实以报:“而且,大梁在西北一直还有戎狄对我们虎视眈眈。此次我们若是突然攻打西南,难保西北戎狄不会趁此机会乱起来。若真的这样,那我们南北腹背受敌,兵力怕是不够啊。”
司徒凛听尉迟南说到兵力问题,突然道:“朕记得,豫国公手中不是还握有十万大军吗?”
尉迟南心中一凛,“回陛下,臣手中确实还有十万大军,但这是就近驻扎在京城五百里之外的虎牙卫。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大梁内部不起动乱。倘若贸然将虎牙卫调往前线,难保大梁内部不会因为虚弱而被有心之人利用。”
“有心之人?”司徒凛玩味着尉迟南所说的这个词,“豫国公所谓的有心之人,指的是谁呢?”
尉迟南自觉一时情急失言,连忙改口道:“可能是敌国的探子,也可能是些江湖势力,想趁此机会搅乱内部,也是说不定的。”
“这样啊。”司徒凛颔首,“那么依豫国公的意思,是要去和谈了?”
尉迟南点头道:“不错,如今的局势不允许我们同西北、西南两方同时开战。比起西北凶狠的戎狄,西南毕竟还有镇南王在,谈判起来也更有把握。”
“好。”尉迟南刚一说完,司徒凛便立刻接道:“既是如此,那么此次朕就派豫国公为主使,幽王为副使,前往滇南和谈。望诸卿定要为我大梁稳住西南边境,切莫让朕失望才是。”
尉迟南俯身行礼,“臣,定不辱使命!”
陛下的圣旨很快便下发到了豫国公府和幽王府。
尤其是司徒辰,在接到圣旨之后竟然又接到皇上的一条密令。
密令中言明让司徒辰为副使是假,实则却是一路监视豫国公,若其途中有任何不轨之举,当即格杀勿论。
这一字字看得司徒辰心惊,却一时又不知该如何才能令司徒凛打消疑虑。
他知道,司徒凛这人一旦疑心病上来了,除非事实摆在眼前,否则便会一直怀疑下去。
而今之计,司徒辰唯有一路保护好尉迟南,并协助尉迟南解决了西南边境的事。只怕,唯有这样,才能让司徒凛心中的疑虑渐消了。
这件事,司徒辰不敢告诉银笙,因为即便告诉了银笙她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多一个人着急罢了。
于是,司徒辰一面下令手下的密探在自己不在期间盯着国公府上下,保护他们的安全;一面则是将计就计,跟在尉迟南身边,协助其稳定西南边境。
尉迟南与司徒辰的出使,很快便传遍朝野上下,众人也因战事的一触即发而显得人心惶惶。
荣道轩身为右相,在这种时候也并不能像武官一般派上什么用场,所以这段日子,他倒也不用特别紧张。
这一日,荣道轩像往常一样下朝回到书房。
只是,才一进门,便看见自己平日里的座位上,此刻却已经坐着了一个人。
“你是谁?”荣道轩心头一紧,正要张口喊来府内侍卫,却先一步被那人快速的点住了穴道。
“右相不要紧张嘛。”来人缓缓露出正脸,原来正是闭门不出多日的司徒烨。
这段时间,司徒烨一直闭门不出,众人几乎都已将他忘记了。荣道轩骤然看见司徒烨来自己府中,便知道肯定没什么好事。
司徒烨解开荣道轩的穴道,笑望着他,“如今朝中上下皆因西南外患而人心不安,我看右相倒似乎很看得开嘛?”
荣道轩听司徒烨言语之中果然对于朝廷中的诸事仍是十分了解,于是冷笑一声,“荣某一介文官,并不懂得这些用兵打仗的事,自然这会儿也帮不上什么忙。倒是四殿下,虽深居简出,但对于朝廷里的事,消息倒是依旧十分灵通嘛!”
“明人不说暗话”,司徒烨见荣道轩与自己打太极,直截了当道:“相信荣相也是知道的,本殿下并没有因为此前的小小挫折而一蹶不振。现在朝局不稳,又是用人的时刻,只要稍稍来个机会,本殿东山再起,指日可待。”
荣道轩沉吟片刻,道:“那又如何?殿下即便被陛下赦免了之前的罪,但二殿下依然是最有希望成为太子的人。由于先前的事,殿下几乎旧部尽散,而反观二殿下却是拥有前朝、后宫多方的支持。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殿下又要用什么与之一搏呢?”
司徒烨很清楚,荣道轩这人向来是巴不得好处占尽的人。他现在之所以这么说,也不过是想能跟自己多谈谈价,从而获得极大的利益。于是,只是一笑,“荣相是个聪明人,相信你的女儿之前也把利弊关系与你分析得很清楚了。二皇兄确实是占尽优势,可就是因为占尽了优势,所以即便荣相此刻去了那边的阵营也不见得能获得多大的好处。但在我这边,可就不一样了。不是吗?”
荣道轩也清楚,司徒烨说的确实如此,于是咬咬牙道:“好,不过我的要求是要殿下能娶我的女儿为妻。”
司徒烨听荣道轩如此说,却是冷笑一声,“荣相莫不是还没清醒?本殿虽深居府中,却也知道静娴在花朝节上容貌尽毁。这样的人,莫说是王府了,便是一般人家,怕也没人会娶。但是,为了表示本殿与荣相结盟的诚意,本殿答应你,可以勉为其难,将静娴接进王府,做一个侍妾,别的却是想也别想了。”
侍妾,就相当于一般人家里的通房,比妾还低上一等。只是,荣道轩自己心中也清楚,静娴这个样子除了司徒烨也没人会要她。
不过,说起来荣道轩也是个狠的,明知道静娴现在只有司徒烨这里能容得下她,却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想都不想就舍弃了她。
“殿下误会了,臣还有个小女儿。”荣道轩到了此时,也只得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把荣静淑给推了出来。
“小女儿?”司徒烨挑了挑眉,没想到荣道轩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这么把荣静娴给抛弃了,“若是小女儿倒也不是不可……”
只可惜,司徒烨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另一道疯狂的声音打断了。
“父亲!你若是敢让静淑嫁过去,信不信我现在就将她给杀了?!”
不知何时,静娴已站在书房门口,此时她的手中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那匕首的尖刃直抵在静淑白皙的脖颈上。
显然,刚刚荣道轩与司徒烨在书房里的谈话内容都被静娴给听见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三卷 情起 第143章 滇南之行
静娴自上回花朝节后,一直在家养伤。
如今三个月过去了,脸上的伤才休养好。
原本只是被毒蜂蛰了还不至于在脸上留疤,但由于伤口上还沾上了一品红的毒液,导致静娴的皮肤溃烂不止。即便之后有太医用药,最终还是在光滑的脸上留下了几块大小不一的伤痕。
平时,静娴将粉抹厚一点还能稍稍遮盖。但现在,她疯狂的举着匕首挟持静淑的样子,使得她本就不美的脸显得更加狰狞了几分。
静娴早就知道荣道轩靠不住,所以伤好以后一直都在书房周围溜达。赶巧今天被她看见司徒烨悄悄过府,于是她也躲在书房外面偷听了起来。
这一偷听就偷听到了荣道轩想临时换人的事,静娴又如何能依?于是,直接就杀回内院将静淑给劫持了过来。
“静娴,你冷静点,有话好好说,好好说。”荣道轩看见静娴这副疯狂的模样,吓得脸色都变了。
而司徒烨则是站在一旁无动于衷,或者更准确的来说是看起了戏。毕竟,对于他而言,不管娶了谁,都只是一场交易。反正是一个买回去就放在一边的东西,他不在乎那件东西是什么样子的。
“呵呵,我的好父亲,从你抛弃我娘和我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我告诉你,你我之间已经说好了的,你就别想中途放弃我,再扶植别人。因为,我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静娴狞笑一声,手下的劲道立马重了几分,尖锐的匕首直刺进静淑的脖子,而后用力一划,就拉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可怜的静淑就像一只被放了气的皮球,浑身立刻就软了下来。她才十三岁,因为荣道轩的一句话,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死了,甚至连尖叫都来不及发出一声。
静娴割的是静淑的颈动脉,飞溅而出的鲜血喷了她一脸,只是她却根本不为所动。比起她杀死自己的亲弟弟和莲溪庵庵主的时候,现在的她显然镇静多了。
“现在,若想相府好,你只能跟我合作。”静娴的脸上还有静淑的血正在滴滴答答的流下来,她像丢弃一只死鸡一般,毫不犹豫的将手边的静淑扔在了地上,然后用匕首直至着荣道轩的方向,“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但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更加什么都不怕。无非是一死,但我总得拉上几个垫背的。呵呵呵……”
荣道轩彻底被这样的静娴给吓住了,从他的方向望去,此时的静娴,脸上的血还在冒着热气,半面浓妆是惨白的肤色,半面污迹是殷红的人血,如嗜血的修罗,正朝自己龇着牙。
“好,好”荣道轩愣了半晌,终于挤出几个字,“你跟四殿下好好谈谈,我去处理尸体。”
不论荣道轩愿不愿意,现在他除了支持静娴一条路走到黑,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便是为了保住这唯一的女儿,他也只能选择把静淑的死压下去。
“这样的我,你害怕吗?”静娴咧嘴一笑,幽幽的看着还站在书房里的司徒烨。
司徒烨并没回答,而是从容的走到荣道轩的书桌旁,从上面取来几张干净的纸,给静娴擦拭起了脸上溅上去的鲜血。
司徒烨的态度很反常,难得的动作轻柔而又专注,仿佛他此刻给静娴擦拭的不是人血,而是沾在了脸上的污渍。
“我为什么要害怕呢?反正我知道,你永远也不会这样对我的,不是吗?”司徒烨擦干净了静娴脸上的血污,这才开口。
“哐当”一声,静娴握在手中的匕首掉在了地上。
“是的。”静娴站在司徒烨的面前,第一次毫不躲避的直视着他的眼,“我发现我之前一直努力错了方向,我不应该是想方设法的让你爱上我。比起感情,你显然更需要对你有用的人。我会一直留在你的身边,让你知道谁只会害你,而谁才会对你好。”
“让我成为你的侧妃”静娴突然开口了,“我有办法让你现在就成为大梁的功臣。”
“哦?”司徒烨的眼底闪过一抹流光,“说来听听。”
“国公府快不行了,而你将成为铲除意图谋逆的尉迟一族的护驾功臣。这个理由,够不够?”静娴的语调不急不缓,说出的却是一个即将震动朝野的大事。
这也是她最近从庆安郡主那里打听到的,司徒凛疑心豫国公府,就连太后也屡次提醒皇上,庆安一直住在紫宸殿中,多少也能听得一些风声。
司徒烨望向静娴的眼神一黯,随即又慢慢的笑了起来,“疑心永远只能是疑心,尉迟百年望族,没有确凿的证据,就连陛下都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此次豫国公出使西南,若和谈成功,那就更不可能有罪了。”
静娴微微一笑,“殿下自己就是身处皇宫的,应该比我更加清楚,只要摸清楚了圣心,事实是什么并不重要。至于证据,不管有还是没有,总能找到的,不是么?”
“哈哈哈”,司徒烨听了静娴这番话,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看来,之前是我小看了你,现在倒是发现你越来越有趣了。”
司徒烨捏住静娴的下巴,直视了她几秒,最终道:“好,此番若成事,我许你一个侧妃之位。”说罢,直接转身走了。
而此刻,远在去西南路上的尉迟南,却丝毫不知道京中已有人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国公府。
“豫国公,请借一步说话。”司徒辰趁着大队人马休憩的间隙找来了尉迟南,将他请到了一旁。
尉迟南这段日子一直跟司徒辰朝夕相处,一段时间下来倒是对这个后辈很欣赏。
司徒辰一路行来,话不多,但做事却十分老成,可能跟自幼随父从军有关,很多事情考虑得都很周到。
“国公,我们这一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已经快到了滇南境地。之前一直在赶路,现在眼看快到了,想和国公商量一下,我们接下来的行动。”司徒辰环顾了一下四周,见随从要么在吃干粮,要么累倒在一旁打着瞌睡,这才又望回尉迟南这边。
尉迟南在皇上面前的时候就是主张和谈的,这会儿司徒辰问起,他沉吟了片刻,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镇南王处好办,这些年他年事已高,再加上两个女儿又都与我们皇室有姻亲关系,他肯定是也主张以和为贵的。至于底下的诸多部族、番邦首领,可以借镇南王的面子,将他们一起叫过来,好生安抚,必要的时候,给点好处,减轻一点朝廷的赋税,老夫认为也是可以的。”
尉迟南的性子一向坦荡,所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些君子之法。而司徒辰则不同了。
司徒辰听完尉迟南的话,显然有不认同之处,“只怕事情远没有国公您想得这般简单。本王仗着姻亲关系,所以对于南境的了解倒是要比国公您多一些。镇南王虽不主张与大梁开战,但他的大儿子格桑却是个好战的激进派。尤其是近几年,镇南王的身体越发不行了,在南境的威信也下降了许多。这些部族首领的气焰之所以日渐嚣张,其实跟格桑脱不了干系。我们此行,只怕这位格桑世子,将是个不小的阻碍。”
尉迟南听完司徒辰的这番话,眉头也皱起来了,“照王爷的意思来看,这个格桑反倒是我们此行的关键咯?”
“正是。”司徒辰才刚把话说完,就听见前方一阵喧闹。
只见不知何时起,前方的密林里走出一大队人马,这些人从服饰上来看是当地的滇民,一个个拿着特制的弓箭,对准着司徒辰这边的人马,竟隐隐形成包围之势。
“这是怎么回事?”尉迟南惊了,“我记得这里还不到南境啊!”
不错,司徒辰他们此时还处在大梁原边境与滇南相交的小镇郊外,过了这个镇子,才算进入滇南境内。
司徒辰见对方的人装备整齐,显然是早已驻扎在此的样子,冷笑一声,“看来,南境远非表面这般安顺,竟连边境的小镇都被他们给占领了,还真是野心不小啊!”说完,却是跨上一旁的马,朝队伍前方奔去。
“本王乃大梁幽王兼本次和谈副使,此次随队伍一同前来的还有和谈使豫国公,望你们速速放下手中武器,否则后果自负。”司徒辰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朝前方对峙的人的方向举了起来。
对面的人听了司徒辰的话,一个个都准备将手中的武器放下了,可正在这时,人群里却传来一道骄横的声音,“这些都是那群狡猾的中原人请来的说客,是来骗我们臣服于他们的。阿普苟尤在天上看着我们,我们九黎的后人怎可臣服于那群汉贼?”
那群本已决定要放下武器的滇民一听见这话,又一个个斗志昂扬了起来。他们挥舞着手中各式各样的兵器,大声叫嚣着:“战,战,战!”
“咻”的一声,那个站在人群中说话的人拿起手中的弓箭,率先朝司徒辰的方向射了一箭。
司徒辰早有防备,拿起腰间的佩剑,格挡间已将那支白羽箭斩作两半。
那放箭的人见一击不成,直接挥舞手中的长弓,对着司徒辰的方向喊道:“给我放箭!让那群中原人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话音刚落,一时间“嗖嗖嗖”的密密麻麻的箭雨朝司徒辰大部队的方向射了过来。
由于司徒辰他们处在平地上,身边毫无遮挡的建筑物,而滇民那边则是埋伏在密林中,占据极好的地理优势,所以这一场战斗很快就变成了一边倒的碾压局面。
司徒辰只得下令让众士兵护卫住尉迟南,缩小圈子以作防御姿态。
但是,即便是如此,依然有不少士兵中箭。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也不知这些射过来的箭上都抹了什么毒药,十分厉害,只要有士兵被射中,立马便会死去,简直是见血封喉。
司徒辰眼见如此不是个办法,一咬牙,下令众兵誓死护住尉迟南的安全,自己则是握着剑,一人一马,冒着箭雨,一路杀了过去。
司徒辰一面催促着胯下战马跑得飞快,一面将手中的长剑舞得密不透风,愣是仅凭一人之力杀到了这群滇民面前。
眼见到了密林处,众滇民见射箭不成,已准备好长矛直刺向司徒辰的方向。
司徒辰眼疾手快,脚下稍一用力,直接从马背上飞了起来,脚尖一点,直接从一众矛尖之上踩了过去。
司徒辰的想法很简单,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若想最快解决战斗,那必须直接擒住这群滇民中的首领,也就是刚刚朝自己放箭的人。
他趁着踩踏矛尖之时的飞身之力,直接一眼从人群中找到了那个人,长剑挥去,直抵此人咽喉。
“你们若想他不死,最好全部放下手中的兵器。”司徒辰冷冷的站在那人身后,一双眼睛却是极具威慑力的看向众人。
众人见领头的被擒住了,一时之间也不敢再有动作,纷纷把手中的武器都扔在了地上。
司徒辰继续用剑抵着领头者的脖子厉声道:“我是来和谈的,所以并不想杀你们。你们只需要老老实实地送我和我的队伍去镇南王那里,其余的事自然不用你们操心。”
谁知,司徒辰才刚说完,那个领头的却是“呸”了一声,“不要以为有我父亲庇佑你们,你们就能安全了。我父亲老了,这才没了以前的血性,即便你们安全一时又能如何?早晚,我和我的大哥,都会再带领大家杀到中原来的!”
司徒辰见他人都被自己给擒住了,嘴上还不老实,于是握剑的手又往里挪了几分,锋利的剑刃直接将他的脖子划开了一小条口子,“哦?是吗?本王能安全几时,本王暂时还不知道,但是本王却知道,只要本王不高兴,现在就能要了你的命!”
“还不快带路!”
司徒辰从那人的话中听出了他也是镇南王众多儿子中的一个,只是具体是哪一个就不知道了。
不过,司徒辰才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只要是敢阻碍这次和谈的,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司徒辰拿着长剑,一路将那自称是镇南王子嗣的人押到了王宫门前。
其实,镇南王说是王爷,实则却与一方诸侯一般,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王宫,除了每岁要给大梁朝朝贡以外,几乎就和普通的国王没什么两样了。
“阿禾列,你怎么搞成这副样子?”
司徒辰一行人才刚到王宫门口,就看见不远处冲过来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
这汉子看见领头的人被司徒辰用剑抵着,直接就朝司徒辰一拳挥了过来。
司徒辰见宫门已到,知道他们已经安全了,于是便将那个被称为阿禾列的男子放开了,闪身避开中年汉子迎面砸过来的一拳,反倒侧身抓住那人的手,一把朝后扭了过去。
“大王子,快住手,这些都是您父亲的客人。”
这时,王宫里又小跑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司徒辰倒是认得,正是镇南王手下的丞相,霍巴辽。
原来,刚刚与司徒辰交手的中年汉子,就是镇南王的大儿子格桑。
格桑此时被司徒辰反手按住了,尤自不服,见丞相也出来,连忙对司徒辰吼道:“还不快放手!”
司徒辰本也不想与他打架,是他自己刚刚主动找上门来的,这会儿又见霍巴辽向他表明了格桑的身份,于是也就猛地松开了手。
“大哥。”阿禾列跑到格桑身边,正准备开口,却被格桑抬手制止了。
格桑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朝司徒辰瞪了一眼,率先朝殿内走去,“我们走!”
阿禾列自然听格桑的话,也不甘心的朝司徒辰看了一眼,气冲冲的走了。
还是霍巴辽留了下来,他因早些年跟随朝贡的队伍去过大梁京城一次,所以对朝中的人都很熟悉。
“幽王、豫国公,我们好久不见啦。”霍巴辽朝着司徒辰以及尉迟南行了一个当地表示友好的礼仪,笑着说道:“犹记得老夫上次出使京城的时候,幽王还只有十来岁呢,现在都已经成王啦。”
“是,您却依旧这般和蔼可亲。”司徒辰也笑道。
霍巴辽是目前滇南人中少有的支持息战之人,他与镇南王的主张相同,希望南境与大梁和平相处。
只可惜他们这些老一辈的现在都已渐渐老去,在朝中的权势与影响也不同以往了。现在激进派,以大王子格桑为头领,底下跟着有一众部落首领作为支持,都快比镇南王还势大了。
“豫国公、幽王,我们的王早就在等着你们的到来了,快快里面请。”霍巴辽与司徒辰他们寒暄了几句,便做了个请的手势,将他们领进王宫之中。
“父王,您看呐,大梁朝廷派来的人就是这样把我押着进王宫的,这难道就是他们所谓的诚意吗?您看,我的脖子上还有一道那个幽王划伤的伤口呢!”
司徒辰一行才一进王宫,便听见殿中的阿禾列已经在向镇南王告状了。
司徒辰与尉迟南脸色一变,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够了!你以为我不知道,是你先主动跟他们动手的吗?”坐在上首的镇南王显得很生气,训斥道:“你作为一个男人,技不如人被别人生擒,现在还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抱怨?我九黎男子的脸都被你给丢光了!”
“那是因为!”
“好了阿禾列,快回来吧,别再惹父亲生气了。”
阿禾列还准备据理力争,却被格桑站出来拦住了。
尉迟南见此场面,连忙朝镇南王行礼,而后道:“方才我们在边境的时候,与您的王子及部下发生了一些小小的误会,还望镇南王能谅解。”
一旁的霍巴辽也连忙走到镇南王的耳边耳语了几句。
“什么?”镇南王惊道:“阿禾列,你居然敢带着你的部下去了苍耳镇!你不知道那里根本就不是我们的管辖吗?”
原来司徒辰在进殿之前多留了个心眼,将自己与阿禾列王子在苍耳镇交手的事,先告诉了霍巴辽。为的就是怕等他们进去的时候,格桑以及阿禾列已经先一步向镇南王告状了。
虽然镇南王并不会真的就把他们怎么样,但是能避免掉不必要的误会总是好的。
这种事,司徒辰他们说的话不太方便,只能是霍巴辽说,镇南王才不会误以为司徒辰他们是在责怪自己。
格桑本想趁着比司徒辰他们早到一步,恶人先告状,让镇南王对和谈的人心生反感。结果这下倒好,适得其反,镇南王反而怪罪了阿禾列一顿。
“阿禾列,我命令你现在就把你手下的人从苍耳镇退出来,老老实实待在你自己的地方。”镇南王生气极了,现在这一个个的越来越不把他放在眼里,好歹是自己的儿子,却天天围着格桑转。
阿禾列告状不成,反而失去了地盘,心中更加恨上了司徒辰,以及那个在关键时刻出来帮那群汉人说话的丞相,霍巴辽。
今天发生的这一切,本就是格桑都计划好的,为的就是将大梁和谈的使臣拦在觐见镇南王的路上。
如今一击不成,格桑知道,现在没能阻止住和谈的队伍进入自己父亲的王宫,只能尽快采取下一步行动。于是,他拉着阿禾列朝镇南王告退道:“父亲,您与使臣还有话要讲,儿子们就先退下了。”
镇南王确实不想格桑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于是点点头,应允了。
“阿禾列与他的哥哥一样性格激进,在苍耳镇时候的事还是他们多有得罪,希望你们能够多多海涵呐。”镇南王见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走了,于是略感歉意的朝尉迟南与司徒辰道歉。
见镇南王都这样说了,尉迟南又哪里会不依不饶的再去多加责怪,自然也是连忙大度一笑,道:“无妨,年轻人嘛,脾气总是要火爆一些的。”
“伊布娜与莎朵她们,在京中可还好?”镇南王见这次司徒辰也来了,于是便问起了自己女儿的情况。
伊布娜与莎朵是白若彤及白若樱在南境时的苗名,自嫁到大梁之后,她们便一直使用自己的汉族名字了。
司徒辰的父亲正是娶了白若樱为侧妃,所以在这件事上他最有发言权。
既是镇南王提起,司徒辰连忙上前一步答道:“贵妃娘娘在宫中一切安好,至于二娘,自父亲死后便与我母亲一道常常在府中潜心礼佛,也是安好。”
“安好便好。”镇南王听见自己的两个女儿都过得十分安稳便也放心了,“我们这些年龄大了的人,不比你们这些年轻人啦,一颗心中早没了当年的那些雄心壮志,只要儿女过得好,我们便心满意足了。”
司徒辰听出镇南王此语之中有暗示的成分,于是连忙笑道:“您放心,陛下乃仁德之君,大梁境内国泰民安,治下的百姓也丰衣足食。只要民安,天下安,那两位娘娘自然也过得安心。”
司徒辰一句话,算是把镇南王刚才的话像踢皮球一般,重新又给踢了回去。
“哈哈哈,好一句民安则天下安!虎父无犬子,看见幽王如此,我相信莎朵确实在府中过得很好。”镇南王听了司徒辰的话大笑了起来。
霍巴辽也在一旁附和,“吾主英明,才为两位公主挑得好归宿。”
镇南王点点头,随即又道:“二位不远千里而来,想必路上定是舟车劳顿,今日先由霍巴辽带领诸位前去下榻的地方,有什么事我们过几日再说。”
尉迟南与司徒辰见镇南王并不急着与他们谈边境的事,于是也不好追着人家商量,只得暂时作罢,跟着霍巴辽一起离开了。
“王爷,你认为我们此次与南境和谈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是夜,司徒辰与尉迟南一起聚在房中谈事。
司徒辰皱着眉,一副为难的样子,“今日进了南境,本王才发现事情远比我们先前在路上预估的要严重许多。首先,我们之前一直以为南境的滇民只是蠢蠢欲动,但并未采取实际动作。但从今天的情形来看,他们已然开始对大梁边境的一些小镇动手了。其次,格桑在南境的势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