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的前夫是太尉-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说本将与乱党一伙?”陶允岚微笑,将令牌亮了出来。“见紫宸令如见君面,奉陛下之命,拿下逆贼!”
相比之下,宁绾云比他干脆得多。她一听到鸣镝声便将紫宸令高高举起,喝道:“紫宸令在此,诸将士听令,右中郎将及其部下与逆贼勾结,擅闯皇宫,违抗圣名,统统给本将拿下!”
左骁卫与左监门卫同时行动,右骁卫与右监门卫惊慌不已,再加上前一晚正是值夜之时,哪里是陶允岚与宁绾云的对手?不到一个时辰便将大部分给抓了,逃开的那些,皇城的骁卫想往外城逃,外城的城门被锁了监门卫也想往城里逃,孔惟道便带着金吾卫们抓了个正着。
“紫宸令在此,奉陛下之名捉拿乱党。”孔惟道痞痞地笑着,将手上的紫宸令甩了甩,“这话是你们第几次听到了?”
城内外厮杀震天,台阶上下降兵数千,陆离手中的紫电剑拄在地上,偏头看了看渐渐升起的太阳,喃喃道:“陛下要赏赐群臣的礼物,该送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紫宸令是女帝出巡之前请大家喝酒的时候交给陶允岚等人的,陶允岚就是武举那几个~
第164章
燕山行宫里,宫女与太监都忙碌起来了,陛下要大宴群臣呢。眼看着渐渐地日上中天,宴席也准备好了。
有道是“灯前看花,月下看美人”,别有一番滋味,但赏荷却不同,要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才好看。因此宴席便选在中午,地点选在湖边的水轩上。座位也极为讲究,最中间的水榭的最上首自然是龙椅,皇帝位置。龙椅下边,两旁各摆了个位置,东西的游廊上才是群臣的位置。
宫女带领群臣入座,段昀作为镇南王世子,又是皇亲,自然是最靠近龙椅的位置,却是坐在皇帝西边。丞相与御史大夫两人作为三公之一,被安排在东西游廊的最前边,算是第二等靠近龙椅的位置,其余的座位群臣按照品阶依次坐下。
不多时,女帝盛装而来,望了一眼唯一空着又是最靠近她的位置一眼,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受了群臣的参拜。
“都平身吧,今日在行宫,不必多礼。”谢凝坐下,尝了一口菜色,微笑道:“朕去了几个江南,每日里口味清淡,都快忘了京城的菜是什么滋味了。诸位爱卿,可想念朕啊?”
群臣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谢凝又笑道:“想来甚是想念的,否则的话,如何朕身边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回京城呢?”
她说着便顿了一下,群臣的心都提了起来,纷纷想起前事,再与如今对比,不禁战战惶惶。
早先女帝刚登基时,便因为宫女太监泄露御前大发了一顿雷霆,只是那时她手中掌握的权力不多,生气也只是闹着要回山上不做皇帝了,也只是对礼部尚书一人。现在女帝手中握着羽林卫、金吾卫、左骁卫、左监门卫、千牛卫、翊卫,江南无论财、政、兵权,已经全数收入囊中,最近又将太尉彻底收服,骁骑营就在燕山附近。若是此刻她再震怒一回,不必说骁骑营会如何,便是羽林卫与翊卫出动,这满朝文武也没人能抵抗。
谢凝坐在龙椅上,将下边的表情尽数收在眼里,才转头对段昀道:“是吧,表哥?”
段昀配合地笑着,点头道:“陛下一举一动牵涉国之安稳,臣等自然期待陛下的消息,为陛下担忧。”
谢凝问道:“朕离开京城许久,不知京城一切可好?太后一切可好?”
“陛下,太后一切安好。”段昀微笑道,“至于京城好不好,只怕要问丞相了,微臣每日里不过下棋看花,不敢过问政事。”
谢凝便望向坐在东边上首的高崇祎,嘴角含笑:“丞相,一切可安好?”
这样一个笑意盈盈的姣好女子,这样一个温雅秀丽的问话,却叫宦海沉浮数十年的高崇祎瞬间心颤了起来,他勉强地笑了,道:“回陛下,一切安好,京城太平着呢。”
“是么?”谢凝开心地笑了,“那朕可要好好奖励丞相了,元礼,你去看看,朕叫太尉准备的礼物好了不曾?怎地现在还不送来?”
话音才落,外边守着的卫煜便快步进来,行礼道:“陛下,太尉求见。”
谢凝面上一喜,“快宣!”
卫煜退下,不多时陆离便一身武袍走了进来,手上抱了个小小的匣子,他还未行礼,谢凝便先道:“免礼,赐座。”
整个宴会只有一个位置了,太尉坐在哪里不言而喻,群臣好奇的却是陆离手中那个匣子,他真的是奉女帝之命为群臣准备礼物?
察觉到群臣的目光,陆离微微一哂,对谢凝道:“陛下,臣奉旨准备礼物,先送给丞相吧。”
“朕差点忘了这个。”谢凝点头,“那便给丞相吧。”
陆离便走到高崇祎的位置前,将手里的匣子放下,道:“丞相,不谢恩么?”
高崇祎眼中的光几下颤抖,站起行礼道:“老臣谢主隆恩。”
“嗯。”谢凝含笑,“那就打开来看看吧。”
高崇祎心中忐忑不已,伸手去打开匣子的搭扣,手指颤抖之下,竟没有顺利打开。
“唉……”陆离叹了口气,“丞相,你老了,本侯帮你打开吧。”
说着便将匣子的暗扣按下,匣子啪嗒一下打开。
高崇祎瞬间脸色惨白。
那匣子里放的,是一截布料,他派人从江南搜集来的银云锦,用来做贴身软甲的,就穿在他的长子高仲谋身上。现在这右肩上的布料被人整个送了过来,上边一个羽箭戳穿的洞,周围全都是鲜血。
鲜血还未凝固,显然事情刚发生不久。
高崇祎猛地看向谢凝,嘴唇颤抖,双手紧紧抓着食案的边沿,手指用力得发白。他抖得太厉害了,食案上的杯子被他带着骨碌滚下,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咣啷——”清脆的声音。
谢凝放下手中的杯子,诧异道:“丞相这是怎么了?”
“陛下放心,一点小事罢了。”陆离走上位置坐下,淡淡道:“臣奉陛下之命同太后禀报江南之行,恰好遇到高丞相家的公子被一干小人怂恿,带着人冲到宫里去……”
“竟有此事?”谢凝着急地问,“太后可曾受到惊吓?”
陆离温柔道:“陛下请放心,太后一切安好,还训斥了那群不懂事的孩子‘一派胡闹’,京城好好的呢。不过,在擒拿过程中高丞相家的大公子受了点伤,性命却是并无大碍的。”
这对话一说出来,在场不少大臣都白了脸色,谁家是跟着高崇祎混日子的,谁心里有数。当日高崇祎种种谋划,当着世家们的面说要趁着女帝在行宫时杀了陆离,现在陆离好好地站在这里,不就说明行动失败了么?而这次失败的行动中,究竟参与了多少人?陆离只说“一干小人”,那到底有哪几家?事情到了什么样的后果?
一时间,世家们眼里哪还有什么荷花初绽?心里急得恨不能插着翅膀飞回京城好好地看一看形势。
与书生们不同,书生们虽然也是师生关系遍地都是,但真正株连时也不过是受到影响在圣上眼中的形象罢了,而世家却是世代联姻,相互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几乎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境地。正是因为世家之间联系如此紧密,才会唯丞相的马首之瞻。
谢凝也将世家们的焦急看在眼里,她将酒杯放下,叹息一声,转头道:“兰桡,太后要的莲子可都采好了?”
“回陛下,都已准备好了。”
“既然如此,就回去吧。”谢凝站起来说,“京城出了点事,看来诸位爱卿是不能好好赏花了,早已归心似箭。朕是要做明君的,自然体恤臣下。来啊,摆驾!”
“是!”兰桡立刻吩咐,“陛下起驾回宫!”
群臣们傻了眼,这陛下说来就让他们半夜三更从京城过来,到了燕山,好不容易没了公文案牍,才坐了几个时辰又急匆匆地赶回去了?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女帝一声令下,即便是劳民伤财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何况只是让群臣舟车劳顿而已?
于是当日下午,守在城头的宁绾云欣喜地往街上嚎:“陛下回来啦!快开城门!”
谢凝将车帘撩起,远远地对宁绾云露出一个肯定的笑,宁绾云登时激动得面红耳赤,恨不得原地蹦三蹦。可惜谢凝没时间跟她多说,銮驾一进京城就直接到了紫宸殿的正殿,刚受了群臣的参拜,金吾将军、左骁卫中郎将、左监门卫中郎将、左右千牛卫中郎将联名的奏折就送来了,执笔的是陶允岚,虽然是武将世家出身却有一手好文采。谢凝也懒得看,直接叫琼叶当庭念了出来。
“臣等启奏:昨晚臣等接到翊卫传来密旨,道太尉即将秘密回宫参见太后,令吾等封闭内外九门,自巳时至未时白日宵禁,不得有误。臣等奉旨封闭内外九门后,左右武卫中郎不知出于何故,率五千武卫闯入禁宫,负责值守皇城西面与宫城南面城门的右骁卫中郎将擅自开门准入。入宫后,右武卫前往长乐宫,中途被千牛卫全数拿下,左武卫围住紫宸殿,太尉将其制服。现五千武卫尽数收押于禁苑,武将全数收押于金吾卫大牢。臣孔惟道、陶允岚、宁绾云、伍衷、薄宇新叩拜。”
这奏折一念完,朝中立刻有人叫道:“陛下!”
谢凝抬手制止,叹息道:“这也太鲁莽了些,没有朕的旨意,连骁卫都敢闯进禁宫了,这若是不加以重罚,朕的面子往哪里搁呢?难道朕的皇宫也是人想来就来的么?或是有人以为宫中只剩下太后一个老妇人,便可以任意妄为?”
一句话,擅闯禁宫与蔑视太后两个罪名,选一个。
前一个是死罪,后一个可能抄家。
谢凝垂眸看着桌上的奏折,纤长的手指在御案上点了点,道:“罢了,朕刚回来,累得很,既然名单已经报上来了,就让兵部按律办吧。行了,兰桡,将奏折走一趟紫宸令史,然后交给兵部,退朝。”
说完就走了。
所谓的走一趟紫宸令史,就是将交到禁中的奏折原件放在紫宸令处,兰桡带领的女官等负责将奏折抄一份,核对无误后盖上紫宸令的印章,其余的原封不动地交给以下各部署,没有朱批。兰桡动作飞速,立刻便将奏折抄好盖上紫宸令的印章,交给了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一看,傻眼了,悄悄问道:“兰桡姑娘,你确定没抄错?这名单……”
兰桡微微一笑,道:“下官也只是照陛下的意思办,怎敢擅作主张?”
兵部尚书就明白了,去照做了。
兰桡再回到谢凝身边时,谢凝刚好去见太后,被太后拉住一顿好说。
“女帝呀,这回可真是太危险了,这群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闯进宫来,若不是太尉在,哀家如今只怕见不到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地、重重地罚他们!决不能轻饶!”
“太后受惊了,是朕不好。”谢凝拍着太后的手安慰道,“朕一定好好地罚他们。”
兵部也知道事情闹大了,得罪女帝还能好好地理论一番,毕竟女帝是一国之君,要讲究礼法情,而得罪了太后,惊吓了太后,那便没得好说了。更何况,带兵擅闯禁宫这一行动形同造反,当天值守的五千千牛卫看得清清楚楚,人证物证俱在,还有什么好说的?
次日早朝,兵部就上了奏折,议定右骁卫、左右武卫三位中郎将全家处斩,以下三卫中凡参与者,校尉处斩,其余各军官处以不同程度的徙刑。名单长长一串,兵部尚书念完之后,当庭就晕了个老国公。
谢凝诧异道:“这是怎么了?快快快,传太医!”
兰桡悄声道:“陛下,那被全家处斩的右武卫中郎将,是老国公的外孙呢。”
“还有这事?”谢凝忙叫住兵部尚书:“爱卿且慢!”
兵部尚书忙应道:“请陛下下旨。”
谢凝想了想道:“这全家处斩之刑,止于妻子,懂了么?”
就是说,不牵扯父母族,兵部尚书行礼:“臣遵旨。”
谢凝叹了口气,道:“派人将老国公送回家吧,朕去陪太后说说话,这次太后是真的被吓到了。”
太监们忙七手八脚地准备车辇,将老国公送回国公府,然而半路上却出了事。国公半路醒来,也不知怎么的就要下车,一路跌跌撞撞地冲向丞相府,在丞相府前指天骂地。
“你家大公子筋脉废了又如何?那是他活该!高崇祎,你设下的好圈套!废了一个儿子,却弄惨了咱们三家啊!好一手舍子套狼!高崇祎,老夫祝你飞黄腾达,青史留名!你回去你家祠堂看看,对得起你姑奶奶么?”
谢凝不明白:“这跟丞相的姑奶奶有何关系?”
兰桡解释道:“回陛下,丞相的姑奶奶嫁到国公府去了,是老国公的奶奶呢。世家之间联姻盘根错节,每一代都有不少关系。”
“那可不得了。”谢凝按着心口道,“老国公这一闹,丞相少不得要来找朕的麻烦,朕可得时刻准备着。”
但她没想到的是,丞相没来找她,而是去找了陆离。
作者有话要说: 女帝玩了一手挑拨离间~太尉:我来背锅。
第165章
陆离已经许久没有回永定侯府了,一回去就遇到了一脑门官司。
“侯爷,侯爷您可回来了!”贴身小厮微尘一连迭叫地跑来,一桩一件地报道:“侯爷,咱们府里可多事情了!您不知道,陛下赏赐的那个司月姑娘,先前不知怎么的就离府了,后来却叫管家的人给送回来了。好家伙!那位司月姑娘一回来便给林姨娘拉住了哇啦哇啦地哭,然后不知怎么的就给司月姑娘劝出家了。侯爷您也不在,老太太便准了,送她门去了水月庵,如今剃度都两个月了!”
陆离眼皮都没动一下,问道:“闹了么?”
微尘想了想,摇头道:“没闹,欢喜得很呢!半个月前,她们还将……将老太太也接过去了……但是咱们都拦着没让老太太剃度,如今派了个懂事的婆子和老太太在水月庵后边的院子里住着呢。侯爷,你说老太太这是怎么了?放着好好的侯府不住,怎么跑到尼姑庵里去了?她前半生费尽心思争了那么久,就为了争个去尼姑庵?”
陆离脚步不停,回头指了指他,示意他闭嘴。刚好管家耿常宁过来了,先报道:“侯爷,丞相大人来了。”
再横了微尘一眼,要他去准备茶点。
微尘乖乖地去了,陆离在堂上坐着,高崇祎一走进来便冷笑道:“太尉好一手挑拨离间!”
先是故布疑阵,一会儿女帝在宫中一会儿女帝在行宫,叫他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若是如此干脆,给一个罢官免职甚至抄斩,他高崇祎那也无甚可说的,偏偏事实是其他世家的子弟安然无恙地被抓起时,他高崇祎的儿子被陆离一箭射穿了肩膀,当场重伤昏迷。事后其他世家子弟都被全家处斩了,女帝却像不知他高崇祎的儿子带头一般,连陶允岚等人的奏折上都没提高家一个字。
陆离不动声色地将这个阴谋者的帽子给自己扣上,微微一笑,点头道:“咱们虽然相争多年,但慎之乃是晚辈,能得丞相如此夸奖,吾心甚喜。”
高崇祎隐忍着怒气,沉声道:“太尉可知今日丞相府是何种情形?”
今日处斩的圣旨一下,丞相府几乎被世家的骂声淹没了,犯事的那几家都以为是高崇祎实际上是女帝的人,什么“杀了陆离”根本就是设下一个圈套给他们钻!如今他们几家得力的孙子辈都被杀了,剩下的几乎都是酒囊饭袋,而高家不仅大儿子还活着,几个儿子在各处领官职的一个没被罢官,丝毫没有受牵连。
实际上,谁又知道高家遇到了什么?
“太尉膂力,不减当年,看来中毒于太尉而言未有任何影响。”高崇祎缓缓地说,“太尉一箭,犬子右肩骨骼俱碎,右手再无举轻鸿之力,形同残废!”
说到最后,已然满是憎恨。
陆离却道:“当日世家大族们将岑西王谢池推出来反对她时,不就该想到今日的下场么?还是说,世家们都是有胆子做没胆子承担后果的孬种?这样的人,难怪不是她的对手。”
高崇祎闻言又是一震,原来女帝与他都想到了继位当日的事。
是啊,当日先帝膝下空虚,以江自流为首的书生们想着要将十七皇子找回来,世家们想的却是将与世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岑西王拥立上去。当初的世家何等团结一气,时间不过短短半年,为何如今竟然四分五裂?
今日圣旨一出,哪怕有世家明白他们高家不过是女帝用来挑拨离间的棋子而已,但女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她不满世家相互结盟,在朝中团结一气与皇室作对。若是乖乖地呆在原地,听候差遣,那女帝自然不会为难。若是以为自己是世家,在朝中势力庞大,就敢罔顾君上,那么下一次动手就不只是杀几个出色子弟这么简单而已。
陆离道:“这半年来多少风雨,只要她一步走错,如今只怕白骨已经在荒郊里长草了。历来成王败寇,欲成之前先明败后之状,掂量成败才敢行动,难道丞相行动之前不曾想过事若不成当何如?半年前她不过是归来的孤女罢了,如今却能叫你们这群世家胆寒,中间多少谋略,还不能叫世家们臣服么?难道真的要她再杀几个姓?本侯觉着,若是世家们执意如此,她是不介意的,对于帝王而言,震慑力永远不会嫌少。”
半年之前……高崇祎不禁恍惚。
他一生没有遇到这么飘忽不定的朝局,事情从去年女帝忽然登基开始就不对劲了,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掖庭宫里长大的公主竟然有这样的谋略与才华。以为她在对付陆离时,她拿下了京城的防卫权。以为她要对付世家时,她先去江南将地方势力清除干净。以为她要致力于消除乱党时,她竟然忽然杀了个回马枪,将世家收拾了个干净。
如今算一算,书生以御史大夫江自流为首,而经过江南恩科一事与江自流的臣服,书生一脉已经被她收服,陆离如今与她重归于好,何况京城十六卫中一大半都在她手中掌握,江南一地如今百废待兴,来年必定能充盈国库,人财兵三样为帝至为重要的东西,她已经全都掌握在手中了。
高崇祎只能一叹,站起道:“太尉当日说得不错,是我老了。”
语罢负手离去,背影萧索。
微尘端着茶进来,疑惑地歪着头:“丞相怎么就走了?茶还没喝呢?”
“心灰意冷,自然走了。”陆离也站了起来。
微尘忙叫道:“侯爷,您又去哪儿啊?”
“进宫。”陆离走了一步,又停下,吩咐道:“把红檀叫来。”
当日傍晚,紫宸殿中。
来来去去地住了许多地方,果然还是紫宸殿最舒适,谢凝靠在开敞的殿中,听着红檀将下午丞相去太尉府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朕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谢凝笑道,“不过能顺便收拾一下世家,这也不错,他们倒是提醒朕一件事了,岑西王还在大理寺大牢里关着吧?”
兰桡想了想道:“应是的,陛下,容婢子问问羽林卫。”
谢凝点头,红檀又道:“陛下,两个月前,属下将司月带回京城后,司月便带了永定侯府那位林姨娘去水月庵出家了。半个月前,又将陆老夫人给带去了,如今都在水月庵里呢。司月与林铃儿都剃度出家了,陆老夫人没出家,昨日属下还特意去看了她们一趟,陆老夫人托属下跟陛下说两个字。”
谢凝抬眼。
红檀道:赎罪。”
这老妇人总算是明白了。谢凝点头:“朕知道了,随她们去吧。红檀,你与孙爱卿年纪也不小了,等朕忙完这一段,该给你们主婚了,你是穆圣手之女,于朕也算是有救命之恩,你想要什么?”
换别人一定诚惶诚恐地说为陛下尽忠乃是本分,不敢妄求赏赐。但红檀却江湖习气甚重,性子也十分任意,她想了想便道:“陛下若是准许,属下想入太医院。”
谢凝便笑了,点头道:“好,那就去等圣旨吧。”
红檀欢天喜地地谢了恩,谢凝又派人将各处的事情准备妥当,好应对次日的风波。
第二天早朝,谢凝刚叫了平身,丞相高崇祎便站了出来:“启禀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谢凝温和问道:“老丞相请讲。”
高崇祎道:“陛下,老臣年事已高,如今更觉力有不逮,求陛下恩准臣告老还乡。”说完便跪了下去,长身一拜。
这话一出,群臣哗然,谁也想不到丞相竟在这个时候要辞官。
谢凝也做出惊讶的样子,抬手道:“老丞相快快请起。”
高崇祎却道:“求陛下成全!”
谢凝叹了口气,道:“丞相如此,不是为难朕么?”
群臣刚想了一回是否女帝利用完丞相便兔死狗烹,谁知转眼女帝一句话就将形势变成了丞相自恃高位便要威胁女帝。情势急转,先帝在位时可没有这样明白的君臣角力,一时许多朝臣的心都提了起来,大气不敢吱一下。
大殿上高崇祎还在执意跪着,谢凝顿了顿,又叹了口气,问道:“丞相果真心意已决么?”
“回陛下,老臣心意已决。”
谢凝道:“可这朝堂是万万不能缺了丞相的,这样吧,丞相,朕与爱卿各退一步,丞相确然已年近知天,诸多事务确实不该再劳碌,好在朕还年轻,那许多事务便不再走丞相那处,直接交到紫宸殿。兰桡。”
“陛下。”兰桡微微躬身。
“你负责将事务归类,军务尽数交于太尉,其余的交到朕面前。”
“是,微臣遵旨。”兰桡应道,竟是以紫宸令史的身份说的。
群臣又是一呆,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便给削了?
谢凝恍若不知,又问道:“还有何本要奏?”
刑部一个侍郎站出来道:“启奏陛下,先帝体弱,许多大案要案累积在本部,如今刑部大牢尚有许多犯人未判,求陛下示下。”
卫府将军也站出来道:“陛下,十六卫府的大牢中也有许多人仍旧在押,别的不说,羽林卫大牢里还关着岑西王呢!”
“竟有此事?”谢凝吃惊,道:“既然如此,刑部侍郎、大理寺丞、京城府尹何在?”
三人出列:“臣在。”
谢凝道:“着尔等三人理清旧案,清点犯人,该怎么判的按照程序来,尽早将旧案都理清了。”
三人齐声应道:“是。”
大梁朝的审判制度是分级的,刑罚也分成伤、徙、斩、抄、诛五个等级。其中县府有权判处杖责、鞭刑等伤刑,州府才能判流放也就是徙刑,道府才能判决死刑,还必须是秋后问斩,不能是斩立决,秋后问斩也需上报刑部,经过刑部核实才能施行。刑部审核、皇帝朱批的才能抄家斩首,三司会审、皇帝朱批的才能判株连三族或九族。
所以谢凝点这三个人,京城府尹属于刺史一级,可以判定伤、徙、斩三种刑罚,已经囊括了大部分的罪行,若是当真有罪大恶极的犯人,再交给刑部和大理寺会审。如此一来,至少能做到大处不错。
而京城府尹也是个乖觉的,毕竟一个正四品官在京城这处处王侯的地方生存,为人必定极为圆滑。他接了圣旨之后第一个审的便是岑西王,当日岑西王在女帝继位时出言顶撞,如今被关了大半年,什么脾气都没了,最后被判了个削爵,将郡王削了两级,成了岑西伯,派人送回原籍去了。
而岑西王这事被提起,群臣才想起,如今已是七月,女帝登基都半年多了,眼看着就应该是颁布年号了。颁布了年号,便是向天下四海宣告女帝是王朝真正的主人,按照惯例,登基大典上册封皇室,颁布年号便该册封外戚了。
便是此时,尴尬了。
女帝的母族薛家只有薛明岫一个女儿,薛家再往上几代都是单传,如今已是香火断绝。而薛家的姻亲闻家则已经在隆昌四年被先帝抄家了。如今女帝若是封了闻家与薛家,岂不就是对不住先帝?可若是不追封薛家与闻家,女帝又怎么可能甘心?
一时左右难全,朝堂上提了要商议年号的礼部官员恨不得自己本是个哑巴,否则如何提起这个马蜂窝?
便在这时,陆离道:“陛下,当年闻家之事甚为蹊跷,臣觉得,应当重新审理,说不定先帝当年遭奸人迷惑,错判了呢?何况臣听闻,当年闻家被抄时,未曾有人见过圣旨。”
谢凝闻言登时大喜:“太尉说的甚是!大理寺卿,朕命你重新调查闻家之案,务必要将过往之事调查得清清楚楚,给朕一个满意的交代!”
大理寺卿应道:“是,微臣遵旨。”
这话说出来,朝臣们都明白,便是有罪也要找个理由说闻家无罪,各个表情都十分了然。只有一人,眼中神色沉沉,暗自皱了眉。
作者有话要说: 这文就要进入最后一个大情节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月底之前会完结~
嗯,就是闻家和造反的一系列。
第166章 〈〉
闻家的案子,重新调查的难度却不小,换做别人也就罢了,偏偏是大理寺卿于承泰。于承泰也算是女帝的人,但此人别有一份别扭,万事讲究追根究底,不追出个前因后果决不罢休。这也正是谢凝选他参与审理旧案的原因,别的旧案全都丢给刑部和京城府,这皇亲尤其是准太后的案子,必须让大理寺来调查。
于承泰接了刑部那边转来的卷宗,转手就誊抄了一份交给到了紫宸殿。
“陛下,这案子,不对劲啊。”
谢凝懒懒地翻了翻卷宗,问道:“怎么不对劲了?”
于承泰道:“陛下,我朝重法却也慎刑,越是重大的案子,越要详细,对于抄家这些大罪,更是慎之又慎。但闻家这案子,卷宗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只道‘闻如深窥视宫闱,龙颜震怒,判抄家灭族’,后边便是一连串的闻家九族名单,审核的部署是哪个,审理的官员是谁,何时处斩,竟然一个字都不写。这其中,必有隐情!”
“是么?”谢凝面露哀色,“于爱卿,闻家之事,你虚得查得清清楚楚,免得亡者不安呐!来人,将紫宸令取来。”
兰桡将紫宸令捧出。
谢凝道:“于承泰,朕赐你紫宸令,命紫宸卫青瓷协助你,这举国上下,无你不能查之人,无你不能查之事,无你不能过问之责,任何人有任何反抗,通知金吾卫、骁卫、羽林卫。还有,每一个证人,朕都要亲自审问。”
于承泰行礼道:“是!”
立刻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