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的前夫是太尉-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让我,我便与你绝交了!”
孔惟道讷讷地看着她,不知何故嘴角的笑就是忍不住。他想说些什么,但部官员过来要统计他们手中的木牌点数了,孔惟道只好忍下涌到喉头的话,先将木牌给了官员。一转身还想叫住宁绾云,不料一道声音更快。
“宁姑娘。”
宁绾云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穿红色大袖衫梳着高髻的女子站在旁边,身后跟了两个丫鬟,她登时喜上眉梢,跑过去握住女子的手开心地叫道:“宁姐姐!你怎会在此?”
谢凝淡淡看了一眼宁绾云背后那群目瞪口呆的男子,无声威胁着,又对宁绾云温柔地笑了,道:“我随嫡母来看武举的比试。”
“真的呀?宁姐姐,你好厉害,你说我们会再见到就真的再见到了!”宁绾云欢喜又期待地问道:“姐姐,你看到我方才的比试了么?我有无给你丢脸?”
“没有,你的表现甚佳,我看着很是满意。”谢凝按住她的肩膀,笑道:“看到你脸上的伤,我也十分心疼,先别跳了,上药吧。”
“嗯!”宁绾云由着谢凝身边的人给她擦了脸上了药,果然不动了,只是嘴巴不肯闲下来,问道:“宁姐姐,我一定能当武状元的!你下午还会来看么?”
“会呀,所以你可得更努力才行。”谢凝笑得意味深长,“我一直看着呢。”
宁绾云眨了眨眼睛,觉得这话里似乎有别的意思,张口想问,谢凝却道:“我不能久留,云儿,你不可急躁,当更沉稳以对。还有,孔校尉,你也需更努力。”
孔惟道正垂首听训,不料忽然被点名,吓得差点跪下了。谁知一抬头却看到了宁绾云愤怒又吃惊的表情,登时脑袋一顿,想什么也不知道了。
谢凝将一切都收在眼底,笑道:“行了,结果快出来了,你们都去看看吧,我不能久留。”
“嗯!”宁绾云挥手道,“宁姐姐,下午也要去崇安门看我比武哦!一定哦!”
谢凝背对着她挥了挥手,带着丫鬟们走了。
宁绾云恋恋不舍地看着她的背影好一会儿才回身,谁知道一回头就被吓了一跳。“你们干嘛这样看着我?”
“你……”钟铭之的表情可谓惨不忍睹,“你刚刚叫她什么?”
“宁姐姐啊!”宁绾云奇怪地问道,“怎么了?你们都认识她?她到底是谁?”
钟铭之的表情更加奇怪了:“你不知道她是谁还叫人……叫人姐姐?”
“我们在街上认识的,她比我年长,又比我漂亮聪明,不叫姐姐叫什么?”宁绾云欢欢喜喜地说,“等我当上金吾将军了,我一定带着宁姐姐骑马满京城跑,嘿嘿嘿!”
她一边幻想着那时的情景,一边跳着去看点数的统计,留下一地表情各个不同的男人。
“这到底……”钟铭之一巴掌捂住了脸,哀叫着:“咱们这位陛下可真是太喜欢给人惊喜了!好好地她为何不勾搭个美少年,偏偏去骗这种傻丫头?现在好了,一看就是芳心暗许还不自知呢!陛下,作孽啊!”
卫煜也是一脸无奈地拍着他的肩膀,叹气道:“我们三个才叫惨好么?行了,去看结果吧。”
四人勾肩搭背、唉声叹气地走了,谁也没有留意到孔惟道那苍白的脸——女帝她……看上了宁绾云?
宁绾云对一切毫无知觉,甚至没有看到身边的男子神色不对,她拿到了上午的最终成绩,皱着眉嘀咕道:“怎么才第三……”
“你就知足吧!”钟铭之看着成绩道,“对我和卫煜说才第三?”
宁绾云一愣,轻声问道:“你和卫公子……”
“没能进殿试。”卫煜倒是很洒脱,“傻丫头,替我们俩也加油了!”
宁绾云也笑了,挥了挥拳头说:“我的目标可是金吾将军呢!”
与此同时,谢凝也接到了最终的成绩,是宁绾云、孔惟道、陶允岚、孟季衡四人进入了最终的殿试。为此,谢凝还特意问了太后什么意见,结果兰桡回来说:“陛下,长乐宫的人说,太后忧愁得很,中午只喝了一碗碧粳粥就安歇了。”
琼叶这时候也终于想起来了,“陛下,这……这孟卫陶三家,难道是……是镇国、定国、辅国三位将军的后人?不是说犯官之后不许参加武举么?”
“可这三位将军并非犯罪被贬谪,而是先帝直接撤消了三大将军之职,造成三位将军无官职而已。”兰桡将茶点放在桌上,眉头皱起,“陛下,太后打的究竟是什么主意?”
谢凝倒是不担忧:“且看下午的比赛就好。”
正月十四下午,崇安门,万众瞩目的武状元之比开始了。比试是先抽签决定两场,最后胜出者争夺状元,败落者争夺探花。抽签之后,孔惟道对陶允岚用,宁绾云对孟季衡,恰好是银枪对银枪,长剑对长剑。
谢凝没话找话地问道:“依诸位爱卿看,谁会赢呢?”
陆离的回答意味深长:“自然是陛下希望谁赢,谁就赢了。”
“——”一声锣响,比试开始,台上瞬间刀光剑影,惹得台下的百姓纷纷叫好。两场下来,竟然是孔惟道与宁绾云胜出。
谢凝轻笑道:“还真是承太尉吉言了,太尉不如说说看,这状元是谁呢?”
“自然会如陛下所愿。”陆离依旧是这句话。
而台下先比的却不是状元,而是先角逐探花。孟季衡与陶允岚从小一起长大,两人相互过招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最终以陶允岚险胜,夺得武探花的头衔。那之后,武状元之比便开始了。
“来吧。”宁绾云将剑鞘扔在台下观战的钟铭之怀里,随手挽了个剑花,摆了个起手式,挑眉道:“我可是要夺得武状元给宁姐姐看的!”
“抱歉,这次不会让你了。”孔惟道也一抖银枪,凝重道:“我也答应了一个人,必须要为她取的金吾将军之位!”
宁绾云闻言一愣,心中竟然有些不是滋味,随即一声娇喝,率先出招。台上登时舞出两团银光,招式精妙至极,两人足足打了一个时辰,最终孔惟道大喝一声挑飞了宁绾云手中长剑,银枪头指着宁绾云的胸口停在半尺之外,道:“承让!”
台下登时爆出一阵欢呼,百姓们都纷纷鼓掌起来。
“一寸长一寸强,何况孔惟道的实战经验比宁绾云强太多了。”兵部侍郎万翰泽评价道,站起来大声宣布:“本次武举最终结果为——孔惟道武状元,宁绾云武榜眼,陶允岚武探花!请三位登上丹凤阁,拜见吾皇,接受册封!”
“你们俩。”陶允岚高声道,“走了!”
孔惟道与宁绾云对望一眼,各自将兵器放下,一同穿过崇安门,登上了丹凤阁。虽然输给孔惟道叫人有些失落,但一步步登上朱红的丹凤阁,宁绾云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一想到就要见到传说中至高无上的女帝,她就紧张得手心出汗。上了丹凤阁,只见两旁坐着许多穿着官服的人。一股威严之意自然而然地袭上心头,三人皆不敢抬头,走进去便跪了下去,拜道:
“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便听见一个声音温和道:“都平身吧。”
这声音……宁绾云瞬间抬头,呆在了原地。
第83章 纳妃
谢凝笑盈盈地看着宁绾云,道:“宁爱卿,你神色如此,可是对比试结果不满么?”
“不……不是的!”宁绾云这才回过神来,生吞下“宁姐姐原来是女帝”的事实,俯首道:“草民不敢!草民心服口服!”
“既然是心服口服,那便不能自称‘草民’了。”谢凝笑道,“来人!”
九个宫女捧着官印、腰牌、甲胄依次走上来,在御前站定。
“探花陶允岚,文韬武略,授从四品左骁卫中郎将,统一万左骁卫,行巡护皇城之职。”
为首三个宫女走来,陶允岚跪地,双手接过官印、腰牌、甲胄,恭声道:“末将必定尽忠竭力,拱护皇权!”
“榜眼宁绾云,机敏矫捷,授从四品左监门卫中郎将,统五千左监门卫,行守门护城之职。”
宁绾云虽心有不甘,但依旧开心地跪下,双手接过官印等物,高声道:“末将领旨谢恩,必定尽忠竭力,护卫吾皇!”
“宁爱卿。”谢凝温和道,“你乃是本朝第一位女将,一如朕是本朝第一位女帝一般,当更严于律己,万万不可懈怠,你可知道?”
宁绾云眼眶泛红,大声道:“是!末将必定不会辜负吾皇一番期待!”
谢凝点头,又道:“状元孔惟道。”
孔惟道上前跪下,俯首道:“末将在。”
“金吾校尉孔惟道,于国库银两被盗一案中看守国库有功,在宁秋霖谋逆一案中为朕潜伏追查,于今更骁勇果毅,夺得武状元,不负朕望。现擢升孔惟道为正四品金吾将军,赐内府库藏剑‘玉龙’,望卿不改忠心、不滞于今,以手中剑、麾下士,铲除宵小,护卫京城安宁!”
玉龙……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孔惟道闻言不禁心头热血沸腾,抱拳高声道:“末将必定以手中剑、麾下士护卫陛下,保京城安宁!”
谢凝点头微笑道:“甚好。”
最后三个宫女将金吾将印、金吾甲胄、玉龙剑、金吾令牌都交给了孔惟道,孔惟道捧着托盘磕了个头,这才谢恩站起。
谢凝再笑道:“今日果真是国之喜事,朕今晚赐宴紫宸殿,庆贺本朝喜获三员大将!”
“女帝。”一直默不作声的太后忽然道,“若说三员大将,女帝可还记得镇国、定国、辅国三位大将军么?”
谢凝与陆离对望一眼,问道:“朕自然记得,不知太后有何旨意?”
太后笑道:“哀家怎敢对女帝下旨呢?只是看着定国、辅国两位大将军之后落选,心中未免可惜了。”
谢凝闻弦歌而知雅意,“那么依照太后的意思,当如何呢?”
太后道:“以哀家的妇人之见,不如女帝都将之收为紫宸卫吧!”
陆离登时剑眉一挑,将孟季衡和卫煜这两个小美男放在谢凝身边当紫宸卫?紫宸卫可是住在紫宸殿、紧急情况下可直接闯入女帝寝宫的侍卫!就算这两个小子能对谢凝忠心耿耿,但是让两个美少年一天十二个时辰跟着谢凝?这事他决不答应!
“太后。”陆离当即站起道。“陛下身为女帝,紫宸卫作为贴身护卫,恐怕不宜有男子!”
“太尉说的是哪里话?”太后不愉道,“自古帝王皆是三宫六院、嫔妃成群,如今陛下处境特殊,三宫六院哀家是等闲不敢纳的,但收两个男子做护卫又有何不可?若是能博得女帝宠幸,纳入后宫为妃也未尝不可。孟卫两个儿郎出身名门,又武艺超群,若能纳入后宫为妃,自然能更保女帝安危!这朝政是大事,难道皇家开枝散叶之事便不大事了吗?如今皇族子嗣凋零,哀家看这事要紧得很!”
这话说得实在荒唐——好好地名门虎将之后,竟然充入后宫为妃?又仿佛在情理之中——既然女子为帝,那么后宫自然是男子了,不正是名门世家之后才有资格入宫为妃么?
宁绾云与孔惟道两人定力不够,直接瞪大了眼看着旁边站着的陶允岚。陶允岚双手捧着托盘站着,脸上满是尴尬与无奈,只能一叹了之。
满朝文武都不知如何接话了,陆离直接就瞪了龙椅上的某人一眼:看你,闹出事了吧?
若非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谢凝真想躲开这个目光,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这事确实是她也始料未及的。
自太后提起要武举之事,谢凝便以为谁通过太后之手要染指京城防卫权,于是满世界找亲信,好容易才将宁绾云与孔惟道收在手下。她处处维护着孔惟道与宁绾云,上午的比试里,她最先下旨要给孔惟道长垛项第一,又亲自关照宁绾云,无非就是做给满朝文武看,告诉他们这武状元的人选女帝心中已经定下了,任何人也别想染指。
然而没想到的是,太后想的根本不是染指军权,而是想着要给她纳妃!或许太后一开始没想直接纳妃,而是先叫武举人们在她身边当个侍卫就好了,等着日久看人心。而但谢凝除夕夜逛青楼以及对宁绾云的留心照顾,忽然叫让太后担心她是否心仪女子,故而当着群臣的面就说出了“纳妃”之语。
我错了。谢凝老老实实地给陆离服了个软,用恳求的眼神不断地暗示着:朕着实没想到太后心中没有朝政只有皇家血脉与后宫那套,想到的竟然是让朕纳男妃。太尉快出言相救,朕着实不想江山没坐稳便被逼着生孩子啊!
也就只有这种时候她才会露出这么乖的眼神了,此事若是女帝直接拒绝恐怕叫太后与女帝生嫌隙,这坏人少不得害得他来。陆离心中叹了口气,再次抱拳行礼,道:“太后,恕臣直言,如今正值国丧,此时议论后宫纳妃之事,恐有不妥。”
“是呀。”谢凝一看太后脸色不好了,赶紧道:“太后有心,朕甚为感动,但朕的紫宸卫只能是女子……”
太后的脸色更加不虞,叹了口气道:“女帝心中自有打算,是哀家老糊涂了,多事了。”
谢凝听着不禁头皮发炸,从永定侯府出来的人,谁不知道有个安安静静的后宅何等重要?当年若不是冯氏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区区寸光鼠目、带着一群无知妇人闹腾,陆离又何必与人斗得那般艰难,连她的孩子都被陆震害死腹中?谢凝深知后宫妇人与后宅妇人一样,眼里心里只想着争分位、恩宠、血脉,若是不顺着她们的意思去做,必定要缠个没完没了了。
可要怎么顺着她们的意思呢?谢凝皱眉看着陆离,陆离皱着眉,最后不情不愿地暗示着:翊卫。
谢凝登时明白了,声音越发地温柔了,“太后何必叹气呢?太后待朕如亲生才会出此言,朕心中都清楚的。这样吧,太后,朕将孟卫两家公子都收为武将,再选朝中正四品以上男丁若干,组建翊卫,太后看如何?唔……这孟卫两家公子么,就为左右翊卫中郎将,也赐从四品武将出身,如何?”
“翊卫?”太后皱眉。
兰桡一看赶紧笑着解释道:“回太后的话,这翊卫与千牛卫一样,都是陛下身边的亲卫,按照惯例,翊卫是只选朝中为官者子弟,根据门荫补的。”
太后想了想,确实有这个规矩。
十六卫分为羽林卫、金吾卫、骁卫、武卫、监门卫、千牛卫、威卫、翊卫。其中羽林卫守卫宫城,骁卫护卫皇城,金吾卫巡检京城,监门卫负责驻守三重九门一共二十七道门。威卫驻守三重城墙,武卫统帅禁苑禁旅,千牛卫为带刀近身护卫,而翊卫则专选贵族子弟,与千牛卫一同并称亲卫,扈从保护帝王安全。
翊卫一直是门荫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到了裕安帝期间不知怎么的就不再组建翊卫了,反而新建了紫宸卫,害得太后差点忘了还有翊卫这回事。
想到翊卫也是皇帝贴身亲卫,更指定了必须是世家贵族出身,家世更加清白,更是后妃的上佳人选,太后不禁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听女帝的,入选翊卫吧。”
谢凝不禁苦笑,这是谁听谁的?她不易察觉地喘了口气,道:“那就这么决定了,梧昭。”
兵部尚书万翰泽也是尴尬不已,谁也没料到武举的最后差点变成给女帝选妃,忙走出来道:“陛下。”
“你你你……你此事由你负责,辛浩,你身为卫府将军,从旁协助。朝中正四品以上若有子弟愿从军者,都到兵部报名去,全都归入翊卫之中。孟卫两家公子为翊卫左右中郎将,其余校尉等军官,依照入选者出身排列,依次担当。”谢凝的语气随意得很,仿佛这果真是个过家家的玩意儿,“今天就到此处吧,晚上赐宴武举一甲三士,摆驾回宫!”
她急匆匆地回了宫,刚进紫宸殿就对兰桡说:“你……兰桡,你在太后身边伺候了许久,想必清楚长乐宫哪个脑子清醒点,快去叮嘱两句,要她在太后面前多多进言,今天之事可千万别发生了!”
这好好地武举,搞得跟比武招亲一样,还要她一并娶了!这叫什么事!如今她都快四面楚歌了,后宫能别给她添乱么?
“是。”兰桡想了一下人选,赶紧去交代了。
太后回到宫里也是越想心中越是惴惴,喃喃道:“难道哀家真的做错了?”
一直为太后打理饮食的老宫女如律笑道:“太后万勿烦忧,依婢子看,陛下对太后甚为敬重,绝不会生气的。”
“可女帝方才的样子……”太后回想起来,又是叹了口气。
如律又道:“太后,您的用心与关心,陛下都是知道的,否则今日又何必组建翊卫呢?只是婢子想,这时机恐怕不对。”
太后喝茶的动作一顿,皱眉道:“先帝驾崩到现在也快三个月了,按照祖制,帝王是可以纳妃的。”
“太后,非是孝道,而是国事。”如律一边为太后捏着肩膀,一边道:“太后,您想想后宫那些孕育过孩子的先帝妃子们。从怀孕到小孩儿离开身边,哪个不要花上两三年?如今陛下……哪里能有两三年的空闲专心生子呢?”
太后闻言不禁一震,点头道:“确实如此,哀家没想到这点。”
她说着叹了口气,“怪道从前总说后宫不得干政,这前朝之事,后宫确实不懂,幸而此次未造成大错,以后却是不能了。”
第84章 削减
按理说既然被宁绾云发现了身份,谢凝应该去跟她谈一谈,好好地拉拢人心,但谢凝却只是在武举的庆祝宴会上随便说了几句,随后就埋头在新一年的计划里了。年前各部署就将次年的财政计划,或该称为要钱折子给递上来了,谢凝花了大半个月将折子仔细看完,心里有个数之后,便开始与朝臣商讨。
说是商讨,无非就是吵架。为了防止大臣们有辱斯文,正月十六一上朝,谢凝刚在龙椅上坐下就说:“各部署上奏的请款折子朕都看过了,也叫人算了,总共要花费四千一百万两白银。孙墨释。”
“回陛下,臣在。”户部仓司员外郎孙墨释恭敬地出列。
谢凝问道:“孙爱卿,你且说说,如今国库里还有多少银子?”
孙墨释早就被宋明璋与段昀点过,但外表依旧是那副老老实实的书生样,禀告道:“回陛下,微臣才跟度支司宋大人交接,如今今年国库应剩金银总共六千三百一十五万两。”
“那就是足够啦?还能剩两千多万两呢!”谢凝点头,“既然如此,都批了吧。”
“陛下。”宋明璋站出来道,“今年还需发放各级官员俸禄、养廉银、冬夏物资,需耗费八百万两。”
谢凝的表情还是很轻松:“那也还剩一千万两呢。”
“回陛下。”宋明璋又道,“皇室开支还需一千五百万两。”
谢凝的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皇室开支怎会如此多?”
负责皇室建造的将作监丞忙出列道:“回陛下,皇宫乃是前朝遗留,经过战乱,许多地方年久失修,每年修缮要花费四五百万两银子。宫中如今宫人众多,先帝又才入山陵,陵墓后期的建造也需花费四五百万两银子。宋大人说皇室开始需一千五百万两,但依照臣这么算,没有两千万两银子是下不来的,光是长乐宫一年就要花费四五百万两银子呢。”
谢凝闻言只是惊愕:“怎么还有这么多用钱的地方?为何年前不上奏?”
百官只是有苦说不出,最后还是陆离站出来道:“陛下,百官所奏乃是各部署名下支出,宗室、俸禄与皇宫支出,不在百官所奏之内。”
“这……这可如何是好?朕还以为国库里的银子够呢!”谢凝头疼道,“容朕想想……这朝政支出是不能少的,诸位爱卿所奏都有理,朕看不如削减后宫支出吧,朕下朝就同太后商量去。行了,还有什么事没有?没的话退朝,朕去太后那里了。”
百官闻言都惊讶,历来只听说皇帝削减朝政支出,不肯少后宫的,现在好了,女帝开口就是削减后宫,这叫准备了一早上要同女帝吵架要银子的官员们都愣住了。一个没注意,女帝便走了,只好跪拜退朝。
谢凝说到做到,下了朝,朝服都不换,直接就去了长乐宫。太后正在院子里散步呢,见了她这样子不禁吃惊:“女帝,发生何事?为何如此着急?”
“哦,没什么。”谢凝道,“朕就是来同太后商量一下,如今这皇宫之中只剩朕与太后,国库吃紧,朕想除了长乐宫与紫宸殿,其他各处该削减的支出,该送出宫的宫女太监,都遣送了,太后以为如何?”
经过昨日武举之事,太后已经打定主意一个字也不参与朝廷之事,闻言便说:“这天下都是女帝的,何况区区后宫?女帝如何想便如何做,哀家是绝无二言的。”
“如此甚好。”谢凝笑道,“这件事便交给禄升与兰桡两人了,太后,您身边这位桂棹女官若是有什么话,直接对兰桡说便可,朕是没心思管后宫了。”
说着又同太后用了点心,才回到紫宸殿。
“陛下?”兰桡等着旨意。
谢凝的旨意却简单得很:“护卫的不用削减,其他守着宫殿发呆的人,不管是谁,该送去哪里就去哪里,一文钱也别想朕出!”
兰桡看着她这副守财奴的样子,不禁抿嘴笑了,行礼道:“是。”
然后转身就将内廷一省六尚的主事给叫来了。
大梁朝的后宫仿照朝廷的样子,建殿中省主管太监,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六尚主管宫女。殿中省下设六局,六尚之下还有二十四司。兰桡原本就在尚宫局司簿司呆了数年,对后宫之事甚为清楚,一天时间便将后宫的名单给统计出来了,好大一口箱子抬过来,还有一份总结的名单折子。
交上来议事时,谢凝还破天荒地将禄升也叫来了。
“陛下,如今后宫有太监三千一百五十人,宫女一万两千零三十人。先帝本有后妃一百四十人,因膝下都无儿女,如今都到景山给先帝守陵去了,每位嫔妃带了十到二十人不等的宫人。”
谢凝听着就笑了:“朕就知道,后宫养了最多废人,难怪钱都不见了。兰桡,你说说想法。”
“是。”兰桡行礼,看了她一眼,道:“婢子还望陛下明示,陛下想在后宫留多少人呢?”
“越精简越好。”谢凝玩着手腕上的银镯,沉思道:“长乐宫的人是断断不能少的,紫宸殿的人你看着精简,其余各处宫殿不必留人。帝陵那边,太妃们是去守陵还是去享福的?”
“是。”兰桡行礼,“那么依婢子看来,若要解决此事,恐怕要花费百万两银子。”
琼叶不禁叫起来:“怎么还要花费银子呀?陛下都穷了!”
兰桡微微一笑,道:“依婢子拙见,陛下不如先发个诏令,宫人中若有意出宫者,发遣送银百两,此举必定有不少人愿意离开。等第一批离宫之后,再发布第二条诏令,令多余的宫人到禁苑、皇庄各处服役,若有不愿前往者,亦可离开,但遣送银只给五十两。余下的全部放入荒废已久的禁苑,行耕种渔牧之事,帝陵那边的宫人也是如此。依照先帝时分位,妃位留三人,嫔位留两人,才人以下,不留宫人。”
“准奏。”谢凝道,“朕相信你,你自己看着办。”她说着又补充道:“你们三人如今是朕在宫中最信任的人,更是宫人中品阶最高者,为官之道,在忠心,在用人,懂朕的意思么?”
兰桡等三人登时心中一惊,跪下行礼道:“奴婢谨遵陛下教诲。”
谢凝满意地点头,将后宫之事果断交给兰桡主持,第二天上朝只宣布要削减后宫支出,但是要先从国库提一百万两银子。
百官散朝之后都是苦笑。“女帝嘴上说削减后宫支出,一开口却是要百万两银子,唉……”
“大人。”一位官员小声地请示着丞相。
高崇祎玩味地笑了,“女帝怕是要整顿朝纲了。”
只是先从自己的地盘上开始抓,这还是头一回见到,且静观其变。
谢凝回到紫宸殿就下了道旨意,将兰桡封为紫宸令史,官阶提到从三品,成为整个后宫里品阶最高的宫人,所传命令为紫宸署令。琼叶为紫宸殿掌事女官,与殿中省监也就是太监总管的禄升一样,都是正四品。
兰桡成为紫宸令史之后的第一件事就传下紫宸署令,宫人中愿意离宫的发纹银百两,遣返原籍。第一道令下时只有约莫一千人愿意离开。接着兰桡便发了第二道紫宸署令,定下留在宫中人员名单,其余的原则上全部遣送到禁苑皇庄,从事耕作渔牧之事。宫人中若有不愿前往者,可领纹银五十离宫。这一道紫宸署令之后,走了近五千宫人。
不过五天的功夫,宫里少了六千人,光是遣送银就花了三十五万两。为防宫女乱逃,朝廷还给驿站拨了五十万两银子,将以车舟将宫人送回原籍,让各道州县清点验证。
“兰桡,一百万两银子如今只剩下区区十五万两了。”琼叶小声问道,“你要怎么办啊?还有九千多人呢!”
兰桡却不着急,她将禁苑、皇庄各处的掌事都叫来了解完情况之后,只在宫中留下千人,其余的八千多人都赶到各处去了。十五万两中只花了万余两准备车马等物,将人都送到庄子上去。
“各处将自己新一年的庄子计划都交上来,我看了合格了,给拨钱,年底验收,若不能达到年初计划里的要求,全部罚俸禄。”
至于剩下的千余人,兰桡与长乐宫掌事女官桂棹、殿中省监禄升、紫宸殿掌事女官琼叶一同,将人员分成三个系统。殿中省六局服侍女帝,后宫六尚负责太后,掖庭六司负责宫人。至于洒扫、守门、值夜、随侍等事,自不必一一细说,全都安排妥当了。
“若是保持这个规模不变,后宫一年的支出不会超过百万两。”兰桡禀告道,“而皇庄各处的收成,绝对能支撑后宫,陛下放心。”
谢凝对她的表现非常满意,第二天就将后宫的整改给扔给朝中大臣了,微笑道:“如此,钱够了吧?各部署的请款折子都批了。”
群臣面面相觑,着实不懂女帝究竟想做什么。哪一年年初制定国库支出时不要吵个天翻地覆?皇帝不肯少了自己的用度,群臣们想为自己部门捞油水,各地想多占财政,每一个势力都想多咬一口其他势力的肉。这皇帝主动削减后宫支出,一个字不反驳便将群臣的请款奏折给批了的事,还是破天荒第一遭。
难道……群臣不由得惴惴不安,女帝想做什么大事?
仿佛是猜透了群臣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