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户幸福生活-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姐说话绕来绕去的。”
  “哎,其实就那么回事儿。”说出来是因为一件事儿,这其实也真的不是什么好事儿,可以说是月华的一段黑历史。月华看着温和,其实骨子里是个要强的人,这事儿她不愿意告诉别人,四儿也不行。


第十一章 
  那个时候月华刚入宫,年纪小,不懂宫里的生存之道,不像现在这样说话做事儿一板一眼的,那个时候做事儿做不好偶尔犯错儿,也胆小怯懦被大的欺负,也因为心思简单被有心计有脑子的坑骗算计。那个时候才十一二岁,年纪还小,虽然不像四儿这样单纯懵懂,有些小精明,小算计,骨子里也还是个孩子。
  宫里是个大熔炉,里头什么人都有,没有那么多是非善恶。
  魏国的宫女是终身制的,这一点和太监一样,除非皇帝开恩放宫女回去,宫女就得一辈子呆在宫里,老了就拉到宫人斜去,死了就火化了。
  宫里人情寡淡得很,大家都是关起门来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月华入宫一两年连她自己宫里的人都认不全,即使在宫里待了四年出宫去,真说起来,除了秋雁月华也没有一个可心的闺中密友,秋雁是师父也朋友,真论起来,月华没有交到一个闺蜜,反倒出了宫交了四儿,说出来其实挺悲哀的。
  也不是月华一个人这样,宫里人人都如此。
  深宫寂寞,不少宫女因为寂寞找太监做对食,甚至无宠的低等嫔妃也偷偷摸摸的和自己宫里的太监结对食。宫里对食成风,皇帝都管不了。
  深宫寂寞,无依无靠,孤零零的两个人一处搭伴儿过日子,真论起来,没有影响到别个也没什么不对。
  月华十一岁就进了宫,因为月华发育的早,身材高挑,月事也来得早,胸脯很早就发育起来了,十一二岁就跟十四五岁似的。
  月华长得美,大眼睛,鹅蛋脸,翘鼻子,樱桃嘴,小酒窝,笑容甜甜,声音悦耳,那个时候还没有拜秋雁姑姑,不过是个小宫女,年纪小没地位,宫里很多小太监看中了这些打起了月华的注意,想拐了做对食,这些人里不少这里头的老手,甜言蜜语能把人给忽悠死。
  宫里的宫女不能出宫,但是太监偶尔可以出去,那些太监为了勾搭月华常常给月华捎带一些胭脂水粉,绒花头油之类的,十一二岁爱俏的年纪,姑娘家家的哪有不喜欢这些的。况且月华还长得漂亮,也会打扮自己,以前是没衣服穿,现在有了太监给她的脂粉头油,绒花簪子,稍微一打扮,就是个水灵灵的小美人,走在路上人家眼光都在她身上,如何不喜爱!
  月华以前在拐子家住着,别说胭脂头油了,拐子的老婆做饭都不愿意放油的人,平日里恨不得刮了她们身上一层皮,她以前衣服都是人家不要的旧衣服,自己缝缝改改就穿在身上,衣服不是补丁就是破洞,从来没有穿过一身像样的衣裳。
  她长到十一二岁,哪里有人给她买过这些东西!月华那个时候年纪小不知事,以为太监不算男人,月华刚入宫,连什么是对食都不知道,那些哄她的太监都是好人,差一点做了人家的对食都不知道。
  其实她年纪小也不是真的单蠢无知,就算不知道什么是对食,也隐隐约约能感觉到人家对她好是别有用心的,但是那个时候月华小,从小跟拐子生活在一起,拐子从不教她是非曲直,人性善恶,她也不懂。她从小孤苦,没人对她好过,吃饭穿衣没人管,生病了就自生自灭。
  进了宫了,就不一样了,难得一个二个的对她好,她也没有真看上哪个太监,但是那个时候他觉得有人对自己好哪怕是别有用心也没什么,只要有人给她钱花,给她买东买西,听她说话唠叨就行,别的她管不了那么多。
  这种思想还真应了一句话:不是因为我真的要得太少,而是我本来得到得更少。
  那个时候虽然思想不正,可是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几分可悲和可怜。
  直到遇见一件事儿,这件事儿让她终生难忘。
  那天是她十二岁生日,其实她也不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被拐的时候只有五岁,哪里记得自己的生日,她就把被拐卖的那一天当做自己的生日在过。其实那个时候后她根本不想过什么劳什子的生日,不过是因为过生日有人给她送礼,为了这点小便宜故意过这个生日。
  “生日”那一天,一个跟她献了很久的殷勤的小太监私底下把她约出来,还说给她带了好东西,两人约好了在御书房后面的荷花池子见面,宫里晚上下匙,为了不让其他人发现,他们约的时间正好是下匙前一刻钟。
  月华虽说小时候穷了点,喜欢钱,爱漂亮,贪点儿虚荣,爱贪点儿小便宜,其实也没什么旁的缺点。她这人勤快,手脚麻利,做事儿利索,不娇气,日常生活里碰到生活习惯不一样的人的时候,她大都主动迁就别人,平时爷愿意吃点儿亏,给人帮点儿小忙,性格随和不爱计较。
  太监是不能住在宫里的,下匙之前就得走,月华照顾那个太监,怕他赶不及下匙出宫去,特地提前两刻钟到了碰面的地方,想着两人快快的说完话送人出去。
  没想到那个太监也提早到了,还带了一个太监过来,荷花池晚上没人也没有灯,黑漆漆的,月华提前到了就站在岸边的柳树下边儿,那两个人比她还晚到一刻钟的功夫,两人估计月华还没有来就我在一起窃窃私语起来。
  “你小子也是可以的,御书房最鲜嫩的一枝花儿还真的被你小子给蒙骗到了。”
  “这算什么,我跟你说,这姑娘傻!一骗就到手,我就买了一点儿胭脂水粉什么的,几两银子不到的东西就把她哄得服服帖帖的。”那个太监又说道:“咱们命根子没了,不能跟男人一样,摸一摸,亲一亲也是可以的,也不知道这样漂亮的一个妞儿摸在手里是什么滋味儿。”
  “我跟你说,那个姑娘年纪还小,怕是不知道你打这样的主意,等会儿估计不会乐意的,这是在宫里小心把人惹急了到时候你自己都吃不了兜着走。”
  “这丫头脾气软,你看着吧!被我两句好话就能哄好,到时候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再说她真不高兴,我一个男人还治不了一个女人,治不了,不是还有你么!到时候我到手了也给你摸一摸。”
  月华听得五雷轰顶,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在黑暗里看着那两个人出神,直到宫里下匙都没有出现。
  那太监估计以为i她爽约了,骂骂咧咧的走了。
  那个时候她胆子小,只敢一个人站在柳树底下哭,哭自己瞎了眼,哭完了之后她觉得她自己一点儿窝囊,居然没出去扇人家一耳刮子,可是后来回想起来,她若那个时候真跳出来,这事儿闹开了。就算不是她主动勾搭人家,在男女之事方面女人还是吃亏的,她私底下勾搭太监毕竟是宫中的大罪,没准儿就要拉到辛者库去做宫奴!又感激自己当时怯懦了那么一下。
  有时候让自己万劫不复的不是大错儿,往往不过是一念之间。
  月华经过这件事才明白人心其实很复杂,有些人对你好并不代表他心存善意,无事献殷勤多半不怀好意,自己不能贪便宜,你贪了人家的便宜往往得加倍还回去。
  说到底人家敢这么打自己的主意还是因为不够强大,不够强大,自己一无所有,才会被一点小东西就蒙蔽了双眼。
  回头想想,多亏那个时候她只有十一二岁,性格还没有定型,只是一时迷住了。
  醒悟过来后,从此,她为了不被人惦记,不被人欺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力争上游,规划自己,谋划未来。得了秋雁的赏识,拜了秋雁做姑姑,秋雁叫她规矩,教她为人处世,她在宫里有了自己的一小点立足之地,懂得分辨是非了,说话做事儿也慢慢的大气了些,也不再为那些蝇头小利折腰。
  宫里的人都早熟,再过了一二年她身边的跟她差不多大的宫女好多都有了对食。
  对食有对食的好处,小宫女能够找到大太监做对食可以保护自己,宫里头闺蜜之间都是不可靠的。徒弟出卖师傅,师父出卖徒弟也是屡见不鲜,只有对食这种不能为外人道也的关系才是最紧密的。
  深宫斗争残酷,生活凄苦,月华有的时候累了也想过找一个靠得住的太监一起,也好过自己单打独斗一辈子。再者找个可靠的太监陪着,有人说说话,听听自己的唠叨,老了也有人陪着,死了也有人替你上柱香。
  有时候又觉得难道自己真的要找一个不是男人的男人过一辈子,她才十几岁,未来的路还很长,真的就把一辈子这样折进去!?
  直到可以出宫。
  宫里是个没有什么希望的地方,即使做到了像秋雁那样的大女官,到了年纪也是一律打发出去,老了一样宫人斜,一样火化了。出了宫就不一样,即使依旧苦,可还有另一种活法的可能。
  她是个向前看的人,她希望把以前的事儿都忘了,出宫为自己谋个好未来。


第十二章 
  四儿看见月华发呆:“姐姐这是怎么了!?”
  “想起了从前的一些事儿,你也得好好考虑了,别到时候什么都不知道抓瞎。”月华还是很小心的提醒四儿。
  “姐姐就爱逗人。”四儿有些羞涩,笑道:“我还小……可是……”
  月华看了一眼四儿,十二三岁的年纪刚刚到月华的下巴,身体还没有长开,跟个孩子似的,这样的年纪就要去嫁人,也不知道她将来的夫君是怎样的,月华想想就觉得心疼。
  “姐姐你在想什么呢!?”月华也不避讳:“你还太小了,这个时候嫁人我怕你经受不住,我在想法子看能不能让你缓个几年呢。”月华十五六岁没经历过人事,但是她听得多。
  宫里是最最寂寞的,宫女太监没事儿就喜欢聚在一起说话打牙,那些老宫女和老太监们在宫里呆的时间长,什么绯闻秘史都听过。
  尤其是那些老太监,子孙根断了,心可没断,自己不能办事儿就意yin,最是猥琐又没什么避忌,往往几个太监坐在一起说闲话,讲一些宫里的皇帝妃子之间的床第秘闻,还有黄段子。她们说话的时候并不避讳小宫女和小太监,有时候故意说给小宫女小太监们听来撩拨他们,以此为乐。
  月华常常硬生生的被他们拉去听宫闱秘事,还有各种乌七八糟的东西。
  其实也不算被迫,月华不喜欢这些东西,可是在宫里生存,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可以不去做,但是自己心里清楚怎么回事儿,否则宫里人的手段那么多,被人算计了都不知道。再说大环境如此,你一个人也不好特立独行,她半被迫半主动也知道了一些事儿。
  月华年纪只有十五六岁,她小时候跟拐子生活,拐子没什么避讳,入了宫,皇宫也是个复杂地方,于男女之事她虽然没有经历过,却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据说皇帝富有天下,宫里美人儿多了也就不新鲜了,从太祖皇帝开始皇帝就喜欢小美人儿。
  这些小美人儿大多是宫外进献过来的身份低微的民女,基本不超过十四岁,大部分都是十二三岁,跟四儿似的刚刚开始发育又没有发育完全,小小年纪被迫承宠,身子受不住,往往没几年身上就各种病。
  到了先帝这儿,先皇尤其喜欢这些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儿,月华还听一个敬事房的太监说过一个女孩儿只有十一岁,承宠死在了龙床上,也不知是真的假的。
  月华跟了秋雁姑姑后,秋雁姑姑有一次提过,月华那个时候其实是作为小美人进献给先皇享用的,月华那一批进去的好几个都承宠了,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月华躲过去了,反而打发到了御书房,。
  华觉得这一定是上天眷顾,免于一难,秋雁姑姑年纪到了,一直找不到徒弟接应她的差事,最后看中了月华。
  “我也不想。”四儿埋着头,一脸伤感,月华摸了一下她的头没说话,心里盘算起来,有什么办法让四儿晚几年。
  月华也好得差不多了,军里很严,消息等闲不会往外传,既然四儿都知道消息了,估计消息是真的,她们不久就要配人了,很多事情都摆在眼前,这个时候为了自己实在不能生病了。
  月华本打算再修养几天的,她的病虽然好了,她害怕落下病根儿。
  她还只有十五六岁,照理说,这个时候是身体最强劲的时候,可是她却一个发烧都能烧十多天,病好了人还是有点虚,她知道是过度劳累导致身体里头出了问题,需要休息,可是如今顾不得了。
  第二日去织布间干活儿的时候还觉得脚步有点虚浮,走路有点儿发飘,月华去陈婆那里领棉线,陈婆难得问好,月华跟她寒暄两句拿了线去织布。
  婚丧嫁娶是一个人的人生大事儿,屋里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些事儿,陈婆估计知道管不了,也就不管了,任由她们说话,反正做不完是自己的事儿。
  月华心里知道这群宫女也不会有什么有用的消息,只会坐在一处叽叽喳喳议论,最后把鸭子说成大头鹅也没啥结果。织布是个熟练活儿,很多天不做活儿就容易手生,月华生病初愈害怕自己的手速降低,怕到了晚上都做不完活儿,也不和她们搭话儿,自己一个人坐在织布机前织布。
  大病初愈本身身体很虚弱,干了一上午的活儿人格外的乏累。中午去吃饭领了两个荞麦粑粑,月华生病吃了十几天的白饭和白馒头乍一看荞面粑粑还真有点吃不下去。
  她不想吃,又怕下午饿,把粑粑面汤里小口小口的吃,吃一点儿是一点儿。
  自己从来没有机会娇气的可以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的时候。
  吃了一半,四儿端着碗也过来了,月华一看四儿碗里的竟然也是白面馒头,月华不免问起来,四儿趁人不注意拿了一个给月华,却对白面馒头的来历支支吾吾。
  月华知道四儿贪吃,没事儿喜欢去厨房,多半是在厨房拿的。没想到自己生病,四儿跟厨房的关系变好了,馒头可以随便拿,看来自己生病也是有好处的。
  月华病好了,没必要吃白馒头了,知道这个白馒头来的不容易,不太好意思收下四儿的白面馒头,递给她:“我有这个,你吃你的。”
  四儿吃了一个意犹未尽,看见月华并没有吃馒头,把自己碗里的面汤炮荞麦粑粑吃完了就放了筷子,一脸吃不下去的样子了,也不客气,三下两下就把馒头吃完了。
  “今天咱们织布间十几个人拉出去配人了。”四儿凑到月华耳朵边上嘀咕。
  “你看见了么!?”月华抬头问道,她织布的时候一直很专注,今天整个织布间都异常的吵闹,他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不知道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儿。
  “姐姐也就你不关心!大家伙儿都知道了,那十几个人半上午的时候被叫走,中午就收拾东西走了,大家伙儿到现在都不知道她们配给了谁,神神秘秘的。”四儿皱了皱眉头,显然对这事儿颇为懊恼。
  “过几天就知道了。”月华想了一下说道。
  “姐姐难道不好奇她们嫁给谁了么!?”四儿本想挑起月华的好奇心的,没想到月华连脸色都没有变,不由得有几分失望。
  “好奇,可是现在不是打听不出来么的,我们无权无势,能打听出来的事儿都不是秘密了,大家都知道的事儿,早一点儿知道,晚一点知道,其实都没么什么关系了!”月华看这个架势大约是知道上头打算分批分批的配人,就是不想闹出大动静,配人也是悄无声息的,明显要低调处理。
  月华联想起她们这批人到了边关好几个月,上头都给她们不配人而是打发她们干活儿,还对什么时候配人只字不提,她们来这里好几个月,都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的具体位置。她们没有出去过,没有接触过军队的人,跟封闭在牢里的劳改犯一样。
  说配人,头一天说开始配人,第二天就有几个人拉出去配人了,之前一点儿风声都没有传出来,就是说来就来,办事儿的过程也是雷厉风行,上午挑人中午就让人收拾包袱就走了,据说那几个姑娘晚上就往人家家里送了,连拜天地都没有就直接入洞房了,这军队的办事儿风格比皇宫还严厉。
  月华她们连怎么配人,配给谁事先连知道的权利都没有,跟砧板上面的肉似的。
  可是目前看来毫无办法,月华她们甚至连谁管配人的事儿都不知道。
  月华又问是那些人,四儿说了几个人的名字,还就几个不记得了,其中一个叫小菊的月华清楚的记得她只有十二岁!
  小菊逃不过去,四儿估计也逃不过去!月华眉头皱了一下。
  月华觉得这种事情宫女之间互相瞎打听还不如直接去找陈婆,陈婆管着织布间的事儿,有些事情自然很清楚。


第十三章 
  月华以前在宫里,宫里是个很黑暗的地方,也是一个没有出路的地方,宫里等级森严,宫女地位很低,再怎么努力老了都是宫人斜。好不容易摆脱皇宫,她希望能够前尘往事统统都翻过去,迎接新的生活,她想抓住这次出宫的机会为自己某一个好未来。
  月华知道她们配人上头管得很死,她们知道的权利都没有,她还是想要试试,看看能不能为自己挑一个好一点的人。她倒是没希望配人的时候配一个优秀,前途无量的人,只希望配一个老实勤快的,稳稳当当的过一辈子。月华不相信,她勤快,手脚麻溜,人也聪明不呆笨,怎么就不能把日子过好了。
  月华晚上的时候她带了点小东西去找陈婆,盼望她知道点消息,没准儿陈婆还能帮自己一点儿小忙。
  陈婆上了年纪,经历的事情多,也不是月华这种年纪轻的姑娘花言巧语能够糊弄住的。她管着月华她们,是月华她们求她,她真的愿意跟月华说,就一定会跟月华说,不想说一句话都不会跟月华解释的。月华去找陈婆也不与她拐弯抹角的,说直接问了。
  “我来您这儿一则探望您,二则,我也不瞒你,也是有点事儿想求您,您若愿意帮忙就帮帮,您若不嫌弃改日我再报答您。”月华笑道。
  “你和我客气什么,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了。”陈婆还是一脸和气。
  “我觉得这配人的事儿里头有点古怪,照理说我们刚来就该安置我们,怎么来了这么久了才想起这事儿!?二则这事儿说来就来之前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陈婆听了,反倒笑了,月华看到她笑了,知道这事儿其实问题并不大,月华心里暂时放下一些。只听陈婆说道:“你是个直爽的人,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我也是个直爽的人,也不给你绕弯子,这件事情说实话,情况很复杂。
  先皇昏聩,国家困顿,民生凋敝,这大理国原本是我魏国的附属国,居然趁着这个空当背叛,皇上虽然把德阳长公主嫁给了大理国,两国边关暂时安定,但是这个隐患不拔出去与我国家不利,当今皇帝是个中兴之帝,也效仿当年越王勾践,秘密在西南练兵、屯田,有朝一日收复失地。
  这大理国国君也是个狡猾的,几个月前曾经秘密的暗查,差一点儿就发现了漓水河谷里的驻军。通过上次的战役,咱们的元气大伤,新兵没有经过严格操练根本无法和大理国十万铁骑抗衡,驻军的事儿必须得隐瞒下去,这个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得格外小心,因此你们的事儿才处理得如此隐蔽。河谷驻军得防守大理国,配人也得分批进行,否则一下子这么多人结婚,防御体系都得乱套了,二则也怕惊动大理国。
  你放心,这事儿虽然得低调处理,你们能到边关来给军士安家,上头就不会亏了你们的,这里头的缘由到时候也会公之于众的,让大家明白军里的难处。”
  月华听陈婆解释大约明白了,原来屯兵西南一直都是秘密进行的,她们在这里的一切事情都得格外小心低调,免得被西南的大理国发现。怪不得她们到边关都是分批来的,怪不得她们在这里的事儿都处理得格外低调,就连嫣红逃跑被抓也只暗暗的关进了白房子以儆效尤,并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
  月华说起四儿的事情,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可怜一些:“姑姑,我们本身就是到边关来的,也理解上头的决定,只是,这小宫女怎么办!四儿这种才十二三岁,也要……配……”月华可以低着头,垂着眸,看起来楚楚可怜能够引起对方的同情心:“她们都还小,什么都不懂,万一……岂不是一堆怨偶……”
  陈婆觉得有些好笑,笑起来:“你又不是她们,你管这事儿做什么!?你好好地织布,好好地等着配人,操这份心!?”
  “别人倒没什么。只是四儿跟我交好,她的事儿我多少得上点儿心,她人小,不过十二三岁,性子也跟个孩子似的,我怕她……”月华也不绕弯子,她不是圣人,不过一个小宫女,一点儿权利都没有,里头的事儿,她想管也管不得,只希望她身边的人安好。
  “这事儿老太婆不能做主,老太婆只负责管理织布间的事儿,这事儿是宁夫人负责的,宁夫人你见过就是那天审你的那个夫人。
  宁夫人不是一般人,她是宁都尉的夫人,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她在战场上受了伤,这才下来的,如今年纪大了,军里用人之际,她自己毛遂自荐过来管理军里的女人。
  她这人脾气耿直,秉公无私,执法严明,去她哪里求情只怕求不动,我也心疼四儿这个丫头。
  也罢了,到底是我织布间出来的人,老太婆和宁夫人有些私交的,倒是可以舍了这张面皮去求一求,只怕无功而返让你们白欢喜一场。”
  陈婆这话儿月华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宁夫人,地位高,脾气直,不通融。
  月华沉吟,不说话。她沉得住气,这事儿自己心里先掂量过,一开始就知道这事儿办起来并不容易,里头牵扯的东西怕是不少,还是没想到这么难办,陈婆一句话就给回绝了,一点儿余地都没有。
  “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你当我是老婆子是铁石心肠么,跟四儿一样半大的孩子织布间那么多,我管着织布间,也管着她们,多多少少有点儿责任在,我看着也不落忍。
  可是这是上头的决定我也是没办法的。你也别担心,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她们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没准儿丈夫看她们年纪小更加疼爱也说不定。”陈婆想了想又说道:“你们不知道,其实宁夫人也为难,宫女只有几千个,而单身的军户士兵却又几万人,有人能分到,大部分人分不到,分多分少,里头都是矛盾。
  这个时候偏生还是关键时期,为了分给谁,怎么分才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骚动。上头为了这事儿吵了几个月,最后才定下如今的方案,饶是如此,这几日,为了分宫女的事情,军队还是一下子多出了许多矛盾,大理国又在一边虎视眈眈,这矛盾上头一直压着呢。这个时候上头也不会愿意再出什么乱子,我劝你这个时候别想这个,若是做出什么事儿让上头不高兴反而弄巧成拙。”
  陈婆是个直爽人,当下也不跟月华隐瞒,其实也没有隐瞒的必要,迟早都是要知道。
  月华睁大眼睛,她想过很多种情况,就没想到这事儿这么复杂。


第十四章 
  月华听了陈婆的话,站在那里不说话。
  此时,天色将晚不晚,晚霞似锦,远山如黛,穿着白色粗布小袄的小姑娘,身段高挑,削肩细腰,衣服有些宽大显得人有些单薄,大病初愈脸色看起来也有些苍白,她的皮肤很好如初生婴儿般白嫩,在晚霞中可以看见细细的绒毛,看起来很脆弱,琥珀色的眼珠子像蒙了一层雾似的,淡静悠远,难得的漂亮又端庄,陈婆心想这样的美人儿也不知道谁有福气得了去。
  “其实这事儿也不是不能办,只是有些难办而已。”陈婆久久不说话,半晌才开口。
  “还请您明示。”月华巴不得她这样说。
  陈婆说到这儿了,索性也就全说了:“你们在里头做活儿很多事儿都不知道,你们这几千人来了几个月,军里为了安置你们想了多少方!?你们还私底下抱怨没吃好,没有穿的!你们不知道这不是皇宫,这是边关!今年各个地方闹灾荒,本来兵部给的粮草和饷银就不够军队吃的用的,运过来的过程中,沿途官员还贪掉了一些,军营里几万张嘴巴不够又添了你们这几千张嘴!前些天天气转凉,你们抱怨没有及时给你们裁衣裳,军里把你们弄过来是为了让你们跟军队效力的,能不好好对你们么!?军里难!也不是不肯给你们穿的,这不好不容易织出来布,军士的分了就轮到你们了,我们这些人好歹也是军里的,这会儿别说布匹了,线头都没看见,你说也不是对你们不好。”
  “这些我们是知道的,我们也在努力做活儿为边关效力。”月华赶紧接口。
  “其实也不怪你们,只是来的不是时候,若是赶上好时候也不必受这个苦了。”陈婆笑道,两人把话题扯开,两人说话也就放松了些,没什么避讳了:“你们吧!不来,一群男人的终身大事儿没法解决,一个二个闲了就闹事儿,是个麻烦!来了吧!怎么安置也是个麻烦。
  皇宫有专门的人管理你们,什么人干什活儿都有章程,这里边关,上头只知道操练军队不知道管理女人!你看我老婆子原本在家安安静静的带孙子,这会子你们来了,军营缺人手,以前军队打仗我也在军营里帮过忙,被调过来管你们。”陈婆又说道:“你看严婆子那样的都被调过来了……平时她这样的只好待在家里洗衣做饭,什么时候能出来了。”陈婆好像不太喜欢严婆,说话不客气。
  月华不知道两位管理者之间有什么矛盾,但是能感觉出来两人之间有矛盾,她不太想参与两个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笑了一下,避重就轻,不去回答严婆的问题:“也是,我们来了只劳烦您了,今天说了太多谢谢,都不好意思道谢了。”
  “劳烦不劳烦的也是军里请我来的,跟你们没啥关系,你们在织布间,我受累管着你们,你们看得起老婆子感念我一句好我也就知足了。”
  月华看见陈婆把话题扯远了,赶忙拉回来:“我们感念您的,您看您说有办法,不知是什么办法!?”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若有办法也不会坐在这里了,早去办去了。我是说里头的事儿不是绝对没办法办,只是你得想一个办法怎么办这件事儿。至于怎么办是你的事儿。”月华差一点儿就被绕进去了:“您只管说。”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配人,而是怎么安之你们!你们这批宫女总共几千人,十二三岁一下的就有一两千人,军里不把你们配出去,还得养活这一两千人,养活还是其次的。几万人都养活下来了,也不会就偏少你们一两千人的饭,难办的是怎么安置你们,军营里都是男人呆的地方,你们一千多女孩儿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