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岁岁不相离-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主。”景蓝一直站在身后,此时却是出声唤着。齐昭月偏头,就到向不远处的人群。那里显眼的,莫过于公子佳人成双对。
只不过侧眼望过去却是熟人,一柄竹扇,翩翩君子的摸样,和身旁的那位姑娘倒是相谈甚欢,像是天作之合。
齐昭月看到这个人,却是怎么都欣赏不起来,眉目微皱随即平缓,却也走了过去,走到近处才确认人,“唐二…?”
“咦?”唐二似乎也觉着凑巧在这里遇上熟人,对着齐昭月一礼就道:“蒋夫人,真是凑巧在此处相遇。”
“一点也不巧。”齐昭月浅笑,眸中闪过一抹深意,“很远就看到英俊潇洒的唐二公子了,特意过来看看我是不是眼神岔了。我可没少听柳夫人唠叨念着,家弟没有成家之心。如今见到唐二公子和一位姑娘逛街,自然好奇。”
齐昭月在唐二的印象中,倒不像是欢喜说家常的人。不过在城郊这处虽然风景好,地势却有些偏,一般都不会在这里遇到熟人,偏偏江公子倒是将自己夫人,身旁的人全带来游赏了,倒也是很有情趣的人。
“蒋夫人是和蒋兄一起来的吧?”唐二问着,便邀请道:“怎么说我们都算是相知好友,不建议由唐二做东,请两位用膳如何?”
不等齐昭月说话,唐二就道:“蒋兄和蒋夫人来泉州城,我虽说先和正名兄熟识,可对两位也都不陌生。都是正名兄的好友,怎么都算是相识的,蒋夫人总会给些薄面赏光吧?”
“想当初去醉红楼,蒋兄起初不愿意进去,担忧蒋夫人会多想。”唐二说着,就笑道:“如今看来,也是太在意不过了。”
“唐二公子取笑了。”齐昭月也是笑着,便道:“说起来我们前天傍晚就到了这里,那时候还不曾看到唐二公子。今下若不是景蓝告诉我,说觉得你的身影远远看着像是熟人,我们怕也是不会在此相遇。相遇是缘,本该应许唐二公子的请求,可正名表兄多次受唐二公子款待,做东也该是由我们夫妻来请客。”
“不瞒蒋夫人,这也都看到,我是陪我身旁的这位姑娘来的。”唐二道着,就介绍道:“这位姑娘算起来,是唐家的远亲何姓。近日远亲家中有些事,我也是陪着她出来逛逛散心,也不方便走离她太远。再说来着是客,对这里,我从小游历至此就很熟识了。”
“唐二公子对泉州城应该是很熟的。”齐昭月点头,就道:“我听闻这一带有一座封山,山色人间少有,就是很容易出事。不过我却也想着过两日就上去游玩一番,就是不晓得唐二公子有没有兴致一同前往?”
“山色人间少有?”唐二的表情瞬间有些古怪,然后提醒般的道:“我还是劝蒋夫人不去那地方的好。”
“怎么说?”齐昭月微愣,唐二也每当齐昭月是外人,就接着道:“封山传闻之中是个山势险阻的地儿,说是真的吧也不真,假的吧的确很多人丧命于此。我儿时年幼,曾经慕名去玩过,回来可没招我爹的打。几乎是提一次打一次。”
这么丢人的事儿都能当着别人的面儿说出来,唐二也委实是个人才。不过齐昭月此时却是没有那种感叹的心思。
“唐二公子幼时就去过,如今也是平平安安,可见那地方也并不是像人说的那么可怕?”齐昭月道着。
唐二看齐昭月的样子是真想去,想了想就道:“封山的路虽然也算宽,可骑马和御车却都是不能。我幼时去的时候,也是因为是走着去的,那一路上虽然坎坷,却也没有常人说的可怕,就是那坡陡,有些地方常有断崖般的地势。山间泥土松动,下个雨就是走路去那也是活埋。驾马御车很难停下来,所以一下子就是死一批人。”
“而且那里从前本是北上商路的捷径,可后来出事的越来越多,也就没人走了。”唐二道着:“封山也是好多年前的事儿了,有户商家的儿子顽皮,上山游玩之后就消失了。那是独苗,为了防止以后这样的事,山就被封了起来,寻常人是不会走那路的。”
“而且那地方风景也就那样,还不如这小镇上的,蒋夫人和蒋兄何必拿通官令去一趟,将自己给累着。”
“原来封山还没有这小镇有趣?看来我夫君的眼光当真是好的。我也多谢唐二公子的忠告,免得让我们白跑一趟。”齐昭月道谢,唐二倒是大方的摆手说不用。
“不过宴请之事,我们并没说就宴请你一个人,你带着这位何姑娘不也……”最后,齐昭月邀人道着。
可齐昭月刚开口,唐二就打断道:“说来说去,蒋夫人何必同我抢个付饭钱?”
“那不妨这样,如今离用膳的时候还早,我们约在酒家。谁先早到便是谁请,也都不用争执。”齐昭月想了想,索性也放开。如此随性随和的法子,唐二也是点头就应下。
“如今这时辰还早,现下我就不打扰唐二公子陪何姑娘散心了。”齐昭月说着,便带着景蓝告辞了。
回去后,齐昭月看到了江知佑就道,“今日我出门逛着,遇到了唐二。”
江知佑看书翻页的手依旧,“柳夫人的弟弟?”
“是。”齐昭月点头,房中静谧半响,齐昭月才开口道:“正名表兄当初是说,要和唐二和昭明一起去封山。可我遇见他,他幼时就去过封山这地方,和正名表兄说的完全不同。他如今就在这个小镇上,并没有和正名表兄、昭明一起。”
齐昭月说到最后,心都渐渐凉了一大截。
“阿月。”听出她的迟疑和麻木,江知佑将书放在一旁,还没想好怎么安抚她,齐昭月却是道着:“知佑,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正名兄不会因为越一个座山就问我借九里。”江知佑靠近身子僵硬的人,拦着她的腰,“像你当初说的,他们几个男人,大可自己驾马或是走着前去。可如果只是普通越山,而不是探路的话。”
“那为什么当初不拦着,你若是知道其中的异样…”齐昭月有些不敢置信,“正名表兄为什么不能说实话,他应该不会特意瞒着我们……”
“正名兄不是瞒着,多半是自己也并不能确定。”江知佑说着,抬头却是一抹苦笑。
“知佑。”齐昭月瞬间觉得自己身在一团迷雾之中,她看不清,她当初放权不管的时候,就已经不能看清了。
可她并不急躁,他不会骗她。
“回泉州城的时间,本在一个月前我们就能见面,只是半路就收到了军中来的归令。”江知佑道:“那时候距离泉州城只有半天的行程,虽有不干,却只能返回。可回去,却只是军饷的归属问题的争执。尤家军虽然野蛮,却也不是蛮不讲理之辈,只是俘虏的叛军,都是锦国的子民,圣旨传达,只要是归属朝廷便是自家人。”
齐昭月愣住,这样的圣旨,于军中事她并不精通,可就单单面上她都觉得是在添堵。
“叛军没有生死之危,胆子自然大了起来,劫持了一位小将,要挟要粮。”江知佑道:“赵将军下令严惩,可军中却有内应,扮成左将将人放走。虽然没多大损失,可却引发了军粮的争端。此事上报朝堂,新御史在朝上却道是管辖不统,不安内何以对外。固然建议在朝中立统帅,北上一统大军。在统帅未到之前,全军按兵不动。”
“荒谬!父皇怎么可能答应这么荒谬的事!”齐昭月瞬然动怒,“朝中之将,多年征战的赵将军都在战场上,居然还要一位统帅全军的人,是御史太尉还是宰相有这个本事?那些个官品都不够的人,难不成让那些成日里饱读诗书得人拿着书砸人上战场吗?”
“朝中众臣,皆无反对。”江知佑一句话,堵了齐昭月所有情绪和话语。
“对于统帅,事出突然。我们商议,觉得来的人可能是太尉。自然,我们也希望是自己人,毕竟朝中众官,有势于军权相关,最高者莫过于太尉。”江知佑道:“可不能不防万一,不管来人是谁,将士服从军令,却也是军心为重。军粮军饷乃巩固之本,不可缺少。昔日是从泉州城运物,一躺三五日的行程,若是有人作梗,太容易出事。”
“正名表兄是去探路?”齐昭月指尖微凉,凉到心底。
“运粮车大都是马车般的宽度,只要越过封山,就是水路一日的近程,是我也会贸然一试,只不过他动作的太快。”江知佑说着,叹气道:“他多半收到了军令,却不曾告诉我,所以着急了。我没想到我当初说的这条路,他会这么快去试探,本想着唐二有过上去的经历,他们一同前去就算是游玩一番也是可以。可唐二却并不知情此事……”
“昭明。”齐昭月脸色微白,不等江知佑说话,就道:“我晓得昭明不会出事,我却怕他事出万一会添堵。”
“阿月。”江知佑轻叹了一口气,“是我不曾细想过正名兄的异样,不过他有本事带着昭明,就是告诉我们,他一定有把握成功。昭明的性子如何,你比谁都清楚,这事不会有万一。”
“阿月。”良久,江知佑开口道:“我想先回去看看。”
“我跟你一起……”齐昭月想也没想就说着,江知佑却道:“我回去看看,是单匹马骑回去。”
“我不是没有骑过马,半天的路程我还是可以的。”齐昭月抓着他的衣袖,“再说我担忧昭明的心不比你担忧合州局势的少,虽然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可我骗不了自己,我想随着你一起回去,就算知晓昭明相安无事!”
“好。”他抱着她的身子微微僵住,随后轻声应着。
景蓝听说这事之后微愣,“公主现在就要和驸马爷回去?”
“是,你去酒馆和唐二说,这顿饭我改日请回他。等他回泉州城,我亲自上门致歉。”齐昭月吩咐着:“我就只带着影卫,景蓝你随着马车……”
“景蓝随着公主一起回去,唐二公子可让店家代为转告。”景蓝突然跪下,“景蓝是公主的贴身侍女,半天的马背路坚持的来,绝不会娇弱半分。若有不是,公主路上也可将景蓝搁置一旁不必理会。”
“你若是可以,便跟上。”齐昭月点头,便看着旁人按马鞍马套,不过半刻钟就启程。
一路奔波回城,驾马总比御车快的多,不过一两个时辰,就到了泉州城的郊外。就是这么一两个时辰,天都阴了下来,隐隐有倾盆大雨的落势。
回到客栈中,才被店小二转告,公孙正名上午回来,听闻他们不再,已经自己先启程了。只不过前去小镇通知他们的人,没有将消息送到他们就回来了。
回到客栈的天字号房,走前的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却从来没有这么匆忙的离开。江知佑停驻出门的脚步,刚转身就被齐昭月从身后抱住。
不要走,明明说好半月,怎么如今就要走了?不要走,不可以走更不许走!紧紧抓着他的衣袖,心里的执念已经如此深了……
近来的悠闲早就让她忘却了此时的事情,北方叛乱。
赵歆雅、公孙正成、公孙正名都在那里,如今昭明也随着去了,意外是谁都想不到的。
“走吧。”齐昭月听自己在他耳边轻声说着,风都静下来了。她清晰的察觉到,她的手指一根一根的掰开,最后从轻裳上滑落。
作者有话要说:周六的时候寝室断电至周一,多更会一直持续,但是不能保证万更,哭瞎在厕所……
☆、第154章 眉眼
她指尖未落,就被男子一双大手握住。女子掌心的细腻,如蚕丝般柔软,让他的动作微顿。随即就将她的手绕回,恢复她抱住自己的姿势。
“阿月。”他轻声唤着,齐昭月却觉得恍若隔世。没有谁会一直留在一个地方,离合却不过是人世间的常伦之事。
“泉州城很久不曾有雨。”她听自己静静的说着,“看如今天色,是时节骤雨。几刻钟停不了,说不定还会越下越大。你若离去,趁早些兴许能在天黑之前寻到落脚处。”
果不其然,顷刻间雨漫青山远,凉意飕飕。几刻钟后,一切准备妥当。快马鞍鞯,斗笠蓑衣。
“只带这几个人走?”天色阴云压低,齐昭月看着随从的七人,“现下气候,不比你来时艳阳高照,山路难走……”
“阿月。”齐昭月话还没说完,江知佑就唤止住她的话,“正名兄会到小镇告知启程,路上定有安排。今晚落脚前,我们指不定会碰上。”
齐昭月在身侧点头,“雨大,我不送你。”
景蓝低头,听闻一怔。抬起头就看到,驸马抬手,将公主脸颊落发理顺到耳后,却一句话都没说。
马蹄声在雨中哒哒而去,在无人的雨道尤为明显。
“公主一路匆匆赶回,怕的不就是事出万一。如今人当真要走,公主…不送别?”景蓝在一旁忍不住出声,身前的人却突然快走几小步,淋在雨下。
“公主!”景蓝惊呼,连忙拽过身后人手中的油伞,随着齐昭月的步子跑到雨下,撑起伞为她遮雨。
“公主若是舍不得驸马,大可送到城门口,现今就跟上前去。何必在雨意深凉中,如此折损自己的身子?!”
景蓝话落,齐昭月的步子没走几步,就停了下来。她看着在雨雾中逐渐模糊的身影,轻声点头,“你说的对。”
“景蓝让人备马!”景蓝说是如此,可心里却是一沉。公主若是真想追上去,怕是轮不到她来张罗。
齐昭月额上的雨水嘀嗒滑落,冰冷的让人清醒,浑身寒颤微动。远远看去,显得消瘦的身子更似浮萍般摇曳,风一吹就不堪一击,转身却毅然决绝。
她就望了一眼,只一眼,却隔万重千秋。
“公主?”景蓝看着还能追上马匹的身影,齐昭月却一步步走回客栈,仿若不曾追出来过。
“跟上前去,难不成还能将人捆回来?何况,这从来都不是别离。”自问的喃喃细语,吹散在风雨中。齐昭月摇头转身,流云裳也划空而起,长袖凭风凌乱,侧着油纸伞上敛开羞涩的若梅,发丝漾起羁绊,却牵留不住那人身上的一缕香。
眉眼在伞尖下掠过,背后也再无策马之人的影子。似是一瞬擦身而过,你顾东去,我在西。
有些分离,三分惆怅,惆怅是怕,没有归期。
檀香袅袅绕梁,焚香炉旁挡着一扇屏风,红漆木雕刻的雄鹰跃飞栩栩如生。投过目光,两人坐于椅上。
“我听闻大人一个月前,去过泉州。”那人终是忍不住氛围,刚开口就说的笃定,却并没有人回应。
僵持不下,却也按耐不住再开口质问,“侍郎大人不会没有察觉,如今东北正开始乱,才是请公主回来的时机。大人一月之前就去过泉州,如今再去任大人如何妙语连珠、舌灿莲花,公主怕是都不会安分。”
“安分?”细细品嚼这个词,花笙斜眼一瞥,带笑道:“我花府的家丁倒是个个都安安分分的。”
“侍郎大人不会不晓得,如今户部在朝堂上处处受牵与人,搞不好便是半年前礼部的下场,大人如今又何苦为难下官。”不是听不出花笙言语中的嘲讽,蒋郎中也知晓自己太心急,可如今的形势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好歹和侍郎同官多年,侍郎就忍心看到户部受牵连,被人连根拔起?”蒋郎中看着花笙,“就算是如今寻到大人府上,也是不能多待,兴许明日就成为户部被参一本的折子。”
“户部尚书一直卧病在床,如同虚设。三省多次提起,皇上都以花笙大人治理有方,不能寒心旧臣为由推脱言论。”蒋郎中说罢,顿顿看花笙神色不变,继续道:“下官晓侍郎大人神通,旷古绝今,可还是望大人看在同窗多年的情分上……”
“郎中太看得起我,花某人做官也不过几年。”花笙带笑的面容,一字一句却没有任何情绪。
“下官沉不住气寻大人说实话,不过也是寻一条活路而已。大人的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户部的态度。当初在朝堂上,大人站出来毫不犹豫,如今却是撒手不理,不是要让户部受灭顶之灾么?!”蒋郎中越说越置气,却也不敢当着花笙的面表露。
“如今户部灭了么?”花笙挑眉,倒是正经的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晓得?”
蒋郎中神色一僵,花笙继续道:“同窗之谊,我也可以同郎中说说实话,想活命,少贪点就成。”
蒋郎中的脸色更是难看,“侍郎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花府里好东西也是成堆,可花某人从来不藏着掩着,也不会贪心不足。”花笙像是说笑般,掂起青瓷茶盖哐当两下,“这不,置办好府中的家当,剩余的我还会还到国库里。等没钱了再去拿……”
见蒋郎中铁青着脸,花笙却像是起了兴致,还打了个比方,“就好比方安黎公主大婚,侍郎的俸禄怎么够送礼?反正安黎公主的嫁妆也是充公,来回走个形式还是要回原处。收录都是户部管辖,这钱不就挪出来?”
“大人如此作态,迟早有一天……”门外敲门声响起,蒋郎中也恰当的止住话。
门外奴仆附在蒋郎中耳边细语一番,蒋郎中深深的看了花笙一眼,什么都没说便作辑告辞。
半刻钟散去,花笙才理好衣裳的褶皱起身,还不曾出门,门外便传来家仆的禀告声,“老爷,门外的贵人寻人传话,说是人已归来。”
房间内悄无声息,花笙却是敛笑微愣,随后若有所思道:“真是心急。”
“若是不急,泉州怕是要被踏平了。”偏房角落供奉的佛像台后方空置,西门清图从里面走了出来。
“我以为你早走了,却不想西门大人也听墙角。”
听着花笙打趣自己,西门清图不以为然,“佛像左边是书架,没墙。”
“几个月大的孩子,正是可爱的年纪,偏生你这个当爹的这般无趣。”花笙挑眉,“白柊倒也忍得了你。”
说到妻子,西门清图的眉目缓和了些。却依旧看着花笙道:“我倒是不曾想过,花府里还会有侍奉的佛像。蒋郎中若是心细一些,怕也不会如此慌不择言。”
“哟,说起这个我也是蛮纳闷的。”花笙听罢,指着佛像就道:“据说安黎公主就是抄佛经抄的通顺了心窍,从此对江知佑不离不弃。我好奇不下,在屋里摆了个,倒也没看出个幡然醒悟。”
“侍郎的语气像怨夫,公主却和侍郎不熟。”西门清图看着花笙,肯定道:“你在皇后娘娘这一派,自然顾着公主。一月之前去泉州相劝,却到底不是皇后娘娘的意思。侍郎大人下棋,心里有谱才好。”
“那些黑白相间的东西我玩不会,所以也特别讨厌玩得会的人。”花笙不以为意的笑笑,“不过如今‘公主’回来了,这出戏不就开始了么?”
西门清图不语,半响才问道:“一月之前你送信前去,公主并无动静。如今算起来,江大人也应该不在泉州了,公主并不是坐以待毙的人,皇后娘娘和公主母女情深,若是此时公主当真回来,你们这出戏还如何演下去?”
“回来如何,不回来又如何?只要不北上,善后的事情好说。”花笙此时倒是一副老好人的态度,“京中一切,齐昭月不知道,江知佑知道。我们所想的泉州城,按路途之遥,最好将预计的事推迟半个月。”
此时千里之外的泉州,齐昭月看着手中的书信,信封上的字迹瞧着眼熟,是公孙正名的手笔。
她两世加起来收到的书信屈指可数,大都不是什么好事。信封都是让景蓝拆开,才挥退左右。如今这安黎亲启几个大字,也当真是作足了架势,他公孙正名倒是敢如此写。
规规矩矩的宣纸上,客气话倒是一句都没有。点墨就是:当初回泉州城,半路上收到的便是军中的八百里加急。江知佑想都没想就回泉州城,也只因这城里有一个你。说是退路要寻,可半月之久我却等之不及。
山路为真,路道已通。有人言诺待半月之久,他从不食言。
那便只能是——公主你松手。
“若不是去了小镇,按照归期回来,这信倒是会准确无误的送到我手上。”喃喃道着,齐昭月将信纸放在烛火之上,“倒是难得公孙正名看上去这么马虎的人,写封信这么文绉绉。”
伴着窗外雨花渐飞,穿叶而过。宣纸灼燃,湮灭成灰。
☆、第155章 雨下
泉州城的雨,断断续续下了半个月。水润小巷,客栈阁楼上弦音两三。琴弦无谱,自不成调。单单在羽音一调上重返压弹,有丝竹悦耳之音。
素手轻拨两三音,齐昭月怔怔的想起,那人抚琴的样态中规中矩,起音却都错的离谱,以致琴音丝丝声噪。都说以音悦性养生,他不喜音律,却依然是个温和的性子。
雨又开始飘飘洒洒的下,菱花窗柩盛放着君子兰,冷风压得叶子七零八落。寒意浓秋之中,齐昭月拢紧了身上披的羊裘。正拾窗而关,却听到一阵马蹄声,不由恍惚。
“公主。”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景蓝略有些惊慌失措的声音,“三皇子好像……”
话音未落,房门就被猛的推开。推开房门的人见远处,女子亭亭玉立的身影,猛然一怔。随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又猛然将门一关。
就在齐昭月要出声的时候,门外传来自家弟弟喏喏的声音,“阿姐,我回来了。”
门外人没有听到回应,又补着问了句,“阿姐,我能进来了吧?”
“进来。”在雨天的氛围里,轻语声不自觉的显得冷清。
“阿姐!”齐昭明进门,满脸急色本是要说事,可偏偏顾着些什么,先是道着:“是昭明不好,方才进门太过心急,都不曾让人给阿姐打声招呼。”
“你这时候,应该随着大军,在东北合州香杨一带。”齐昭月叙述着,说罢顿了顿,“虽然我晓得回来的不会是他,却也没想过会是你。”
“阿姐在说什么?”齐昭明一愣,就听自家姐姐道:“我说我觉得东北平反,上一次别离后,一个月内必定会有人从香杨归来,我以为会是正名表兄,却不曾想过是你。”
见弟弟疑惑怔怔的样子,齐昭月也没有过多解释,草草一句:“毕竟你正名表兄还欠我一个解释。”
那封信她看着心里不舒坦,等事情尘埃落定,她自然会让他晓得,打着幌子欺瞒她的下场。即使理由再充分,那也还是似贼,不问自取便为偷。
“阿姐知晓我回来,是猜到军中出什么事了?”齐昭明怔怔过后,才又是一副焦急的模样。
“你阿姐我既不是神又不是仙,掐指一算什么都晓得,大军早就班师回朝了。”齐昭月轻叹,才眨着眼睛道:“公孙正名就算再正经,也还是有遗漏的时候。他们回来本就为军资,入秋之后便是寒冬,更别说东北往上的极寒之地,滴水成冰。”
“什么都安排的妥当,连搬运粮物的路都铤而走险的选好,最后却急匆匆的回去。我虽晓得香杨不是贫乏之地,可搜刮民脂却不是他们能做出来的事。”齐昭月说着,竖起三根削葱指尖。
见齐昭明细想,才开口继续道:“离开大军时的物资,能支撑三月。饷银和御寒之物更是要提前一个月运送过去,以备不时之需。”
“泉州城离香杨太远。如今灾疫不是大碍,可灾疫带来的繁华萧条,店铺厂家一时半会儿都开不了门。我寻思着公孙正名总要在入冬前捎个信,却不曾想半月之后回来的是你罢了。”
“不,阿姐。”齐昭明听罢摇头,“并不是军饷物资的事!而是东北叛乱的土匪…可能是一群乱臣贼子!”
“乱臣,贼子?”齐昭月一字一句,遂后道:“这话的意思,东北叛乱的不是平民百姓因灾疫起义。而是与朝堂之上,阴谋而起?”
“阿姐想的对!”齐昭明点头,“姐夫和赵将军言辞,对造反那等乌合之众的首领很是熟悉。但因为香杨外围一带,地势坎坷曲折,所以双方一直盘旋,大军围剿的并不完全。总不晓得哪里冒出来的两三堆贼子,然后逃到山里没影子!”
“昭明。”见弟弟愤懑不满的说着这些事,齐昭月直接了断的问道:“阿姐想知道,你雨天贸然赶着回来是为了什么,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齐昭明猛然一怔,所有要发出喉咙的声音都停滞了。
半响才道:“尤家军在大军里是野军,虽然性子冲不易管,却都有骨气不惧战死,似长矛锐不可挡。尤将军与赵将军是忘年之交,可日渐双方,连我都觉得有什么在牵制。此去不是平反,而是备受挟持。就像有谁在使用各种方法,将大军留在东北。若是此时,有另一处造反直击京都,东北的大军是如何都不能在最快的时间返回京都,若是京都失守……”
“京都的事,还轮不到我们来操心。”齐昭明止住弟弟的话,遂后道:“朝堂出兵,内忧外患的事父皇不晓得在心里勾画了多少遍。有人要造反,父皇指不准还会送些银两过去聊表心意。怕的就是不造,人用着顺手却要堤防,抄家灭族也没个由头,反暗中冷不丁的使坏。”
“昭明回来,也是无意中听正成表兄说起,兔子急了还咬人,怕的是携天子而令诸侯。”齐昭明想了想,说了回意,“虽然这话夸大,还有些许打趣。军中层层防备,若不是有内应,我这么大个人又怎么可能,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平白失踪?更别说母后派出来护我安全的人不少。可大军杀敌布阵,还要分一份心思出来顾我,这般想想我也是待不下去的。”
“而我此番回来,是觉得隔阂。”齐昭明突然抬眸,明亮的眸子望着齐昭月,直白道:“阿姐也晓得,昭明一不是皇储,二没有父皇准许。在大军中相助的只能诊治病情,可却也没人当真来寻我问医。军纪严谨,同我说话的人都寥寥无几。”
“阿姐,若是香杨有难,阿姐会不会北上前去?”齐昭明突然问道,“阿姐忧心姐夫安危,在重中之重。”
“若是香杨足够安全,他们不会放任你离去的如此洒脱。”齐昭月抬眸,“香杨有难,大军求助不会是在泉州城。若大军自保不足身处险境,我自然不会北上随着送死。”
“这时说这些过早,怕不是你归来的原因。”齐昭月淡淡的说着,盯得齐昭明缓缓低下头去。
“阿姐,我此番回来…并不止我一个人,我……”齐昭明半天都没吱唔出一句话,景蓝默然站在齐昭月身后,却是禀告道:“公主,三皇子带回了一位姑娘回来。那位姑娘回来的时候就得了风寒,到客栈就晕过去了。”
“姑娘?…叫什么名字?芳龄有几?香杨人?她双亲呢?”齐昭月微愣,随后就一阵问话,“男女八岁不同席,大防与礼,你就这么将人带到泉州?”
“阿姐。”齐昭明急急躁躁的唤了一声,“阿姐问那么多,也等我慢慢回你啊。这不是我不守男女大防,只是小媓姑娘的远亲在京都,我就顺道将她带了回来。不过她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