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表妹难为[金推]-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府这花园是围绕着中央的荷花湖建的,绮年这会要回群芳洲又不想撞上阮麒,就只好绕着湖另一边走。幸好这边一种也并无人走动,湖中荷花盛开,绮年不由得慢下了脚步去欣赏。
  走了一会,只见前头一座太湖石垒成的假山;那湖石莹润,下头种着蔷薇;粉白的花朵开得正艳。假山附近是一座九曲小竹桥,自荷花湖正中穿过,桥那边却有个穿紫罗衫的少女,手执一根柳条,一步步走上桥来。
  绮年开始还当是秦枫秦采姐妹当中的一个,等这少女走到桥中间才发觉不是。虽然穿着一样的紫罗衫子,但这少女更清瘦一些,不过她一直低着头,且头上插了一枝跟秦采一模一样的衔珠鹦鹉金钗,不仔细看真会以为是秦采呢。
  紫衫少女走到桥中间,两边都是蓬勃的荷叶,其间开着或白或红的荷花。少女似乎对一朵红莲生了兴趣,便一手扶着桥栏,把身体探出去采那朵花。
  绮年忽然有一种违和感,但还没等她琢磨明白,扑通一声那少女已经掉到湖里去了。绮年吓了一跳,张嘴就喊:“救——”一个字没喊完,后头伸过一只手来捂住她的嘴,眼前一黑——那假山下面居然有条缝隙可以进去,里面居然是空心的,有人牢牢箍住她的腰,直接把她拖了进去!
  “不要喊叫。”那人把绮年拖进山洞,却并没有进一步的举动,反而放开了双手,“我并无意冒犯。”
  绮年惊魂稍定,感觉那人在身后紧贴着自己站着,方才捂住自己嘴的那只手掌心有薄薄茧子,且力道十足,心想还是识相一点比较好,于是站着不动,把声音放低:“你,你想做什么?”
  身后的人低声一笑:“不想做什么,姑娘只要静静站着看戏就好了。”
  绮年疑惑:“看戏?”随即明白,“你说这湖里头的人?”终于发现违和感何在了,摘花掉进水里什么的,不是宅斗文里经常用的桥段吗?而且那少女在湖里扑腾了好几下,周围连个动静都没有。谁家的姑娘出来不带个丫鬟啊?
  “丫鬟呢?”
  “丫鬟在旁哪里还有戏看呢?”身后的人悠然回答,声音清和,听起来年纪不大。
  绮年用眼角余光往后看了一下,啥也看不见。她不敢转头,万一看见了脸被杀人灭口怎么办?不过听起来这人心情似乎不错,大概不至于杀她吧?
  “那朵红莲真的特别漂亮么?”背后的人倒说话了,似乎还是饶有兴趣的模样。
  绮年也觉得不太对劲:“如果想要落水的话……其实桥那边的那朵红莲比较合适,这边这一朵还是离得近了点,掉下去似乎不太合理。”
  背后那人嗤一声笑了出来:“因为那里是湖心,水比较深,掉下去可能当真会淹死。”
  绮年的脑子开始飞速转动。
  掉下水的这姑娘为什么要穿一身跟秦采一样的衣裳,甚至连头上的鹦鹉钗都是一样的,是凑巧吗?还是要让人误认为她是秦采呢?
  假设——不,事实上现在周围没人来救已经证明了,这姑娘掉下水其实就是为了让某个特定的人来救的吧?那么她假装秦采就有两种可能:第一,她要误导别人,以为救起来的是秦采;第二,她认为如果那个人把她当成秦采,才会来救她。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没什么好猜的了,这姑娘是想陷害秦采。但是这里是侯府的后花园,是秦采的家,在她的家里陷害她?被发现了会很惨吧?再说秦采这个时候应该是在群芳洲,有许多客人做证明呢。所以第一种情况基本可以排除。
  那么就剩下第二种情况——她伪装秦采是为了让人来救。那么救她的人会是谁?爱慕秦采的人?
  按照宅斗小说规律——啊不,按照这个时代的习俗,大热天的穿着薄薄的罗衫落水,倘若被个男人从湖里抱上来,那她就非嫁这男人不可了。反过来说也成立,如果有哪个男人把这姑娘抱上来,那就被她赖定了。
  那么,这姑娘想赖着谁呢?绮年忍不住悄悄偏了偏头,眼角余光看见背后一个模糊的人影。十之八…九,湖里那位想赖上的人,就在她的背后。
  假山下的空洞里光线太暗,绮年又不敢大幅度转头,因此什么也看不见,只能根据这人贴在她背后的感觉判断,此人应该比她高一头左右,也就是一米七八的样子;体形匀称,至少没有大肚腩什么的;听声音年纪大约在二十出头;身上的衣裳——绮年悄悄拈住一角用手指搓了搓——缂丝的!其余的暂时判断不出来,但这些已经足够证明,此人非富即贵!
  绮年又想起这人刚才说的话,对侯府里荷花湖哪边水深都知道,足以证明此人经常出入侯府后花园。很可惜她对“京城勋贵亲友关系表”还不熟悉,否则加上年龄和身高这两项条件,她就应该能够大致推算出来这人到底是谁了。
  算了——还是别费这脑子了,推算出来又能怎么样?难道能当成不雅照片敲诈钱财吗?她还是老实一点避免被杀人灭口的好。
  “还没有人来救她,我——我能出去喊一下吗?”走出这座假山,安全系数就会更高一点。
  背后那人失笑:“不必了,那里淹不死人,她的丫鬟就在附近盯着呢,除非你想让人知道你已在这里看了半日戏了。”
  绮年闭上了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这姑娘淹不死,那她还是老实点吧。
  “其实那水大概可以淹到她的颈中,只是湖底淤泥大约略滑了些,未能站稳罢了。”
  绮年从此人似乎很正经的话里听出了另一层意思:如果这姑娘不折腾,她完全可以自己站直了走上岸来……
  “那我如何才能悄然离开呢?”
  背后人哑然失笑:“方才不是还想救人么?”
  “既不必救,自然还是离开的好。”绮年干笑一声,“想来那位姑娘也不愿有人看见她落水的模样。”
  “唔——”背后人略顿了顿,“姑娘可以离开了,马上就会有人来救那位姑娘了。”
  “你怎知道?”绮年刚说完话,就看见一个丫鬟提着裙子打一块太湖石后面跑出来:“快来人呀,我家姑娘落水了!”
  绮年大为惊讶:“阁下竟如此料事如神!”
  背后人又笑了:“不敢当,只是姑娘可曾听见前面的声音?大约已有人向这边来了,既这戏唱不成了,不呼救又待如何?”
  绮年侧耳倾听,果然前面隐隐传来人声,这边丫鬟一叫,片刻便有几个管事媳妇跑出来,惊惊慌慌地将人拉上岸来,半扶半抱地走了。绮年看得目瞪口呆,暗想这场落水果然是安排好的吗?正想说话,忽然发觉背后那人已经不在了。她下意识地回头,发现假山那边还有一道缝隙,刚才在自己身后的人已然无影无踪了。
  绮年刚回头就后悔了,万一看见人家的脸被灭口怎么办?不过没等她纠结完就发现人没了,顿时松一口气,也不想去研究一下人去了哪里,立刻钻出假山,顺着声音往前边跑去。
  声音是从前面的桃林里传出来的,绮年走到近前才发现这里居然绕到了滴翠轩的后面。如燕跪在地上,阮麒站在一边,四周围着不少人,连大长公主都出来了,她的长媳周夫人正在问如燕的话:“……你喊叫什么?”
  如燕抽抽泣泣:“奴婢听人说园子里只有女客,忽然看见阮少爷——离得远奴婢不曾认出来,还当是哪里闯进来的。奴婢吓坏了,所以喊叫起来。”
  绮年从人缝里瞅了阮麒一眼,差点没笑出来。阮麒的表情精彩无比,被当作登徒子,还叫来了满园子的人,那尴尬真是无法言说。偏他觉得如燕分明是在说谎,却又无法揭破,那份纠结就更不必说了。
  阮夫人站在一边,嘴唇微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此时既忧且喜,忧的是丢了英国公的脸,却又窃喜回去又可以向阮海峤告上一状了,且阮麒此举不啻是在明白地告诉阮海峤,姨娘生的,就是上不得台面!
  周夫人看一眼阮麒,表情也有些尴尬:“那边靠近南院,少爷们都在那里吃酒,进园子来走走也是有的。倒是你,怎会到了那里去?”
  如燕抹着眼泪道:“是我家姑娘有些不适,府里一位姐姐指我们到那边寻净房的。”
  李氏皱眉道:“怎的只有你一个?姑娘呢?”
  绮年这时候才从人群外面挤进去,做有气无力状:“你这丫头,叫你回来讨药,你怎的一去不返了?”
  李氏倒吓了一跳,连忙让碧云过去扶住绮年:“这是怎么了?”
  绮年气若游丝地道:“腹中有些不适——”
  大长公主已然知道了酒里有巴豆的事,此时表情也是十分尴尬。颜氏不知其中蹊跷,心里有些厌烦绮年又惹了事出来,皱眉道:“吃个酒也会不适?若有不适径来滴翠轩就是,出来做客为何到处乱走?”这不是分明说侯府的酒菜有问题吗?
  忽听人群里有人道:“祖母不知,今日不知为何表妹与许家妹妹的酒壶里有巴豆,是以表妹才离席的。”说话的正是吴知雯,她恨极大长公主今早在滴翠轩点明她不是嫡出的话,是以毫不客气就将这事说了出来。
  饶是大长公主见多识广,此时也不知该说什么了。酒壶里滚出巴豆乃是满座少女皆看见的,实在抵赖不得。即使将此事推到下人偶出差池身上,秦府这个御下不严治家不谨的名声也是落定了。
  颜氏也是经过事的人,一听是绮年与许茂云酒里有巴豆,便知道这巴豆必定与赵燕妤有关,咳了一声便道:“胡说!酒里怎会有巴豆?定是昨夜贪凉所致。”转头向大长公主道,“小婢无知,扰了公主,还请公主恕罪。我这外孙女儿不适,还要回府请医,只得先告辞了。”
  大长公主巴不得吴家人赶紧离开,转头便叫人:“抬轿子进来,送老夫人回去。”
  那边许夫人也起身告辞。绮年瞅着空儿瞥了赵燕妤一眼,刁钻的县主姑娘正站在一个中年美妇身边,脸上的表情既有些局促又有些愤怒——很好,一定是挨过训了。
  绮年正暗地里得意呢,就感觉两道锐利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稍一侧头,就对上了赵燕妤身边那位中年美妇。一件檀色衫子,遍绣着金银线的梅花图案,下头一条缭绫裙子,风吹动裙角,那浅碧的颜色时深时浅,若有若无。头上一枝七尾掐金凤钗,凤身上的羽毛一片片都是用细金丝累上去的,阳光下金光点点,凤尾上镶了莲子大小的绿色翡翠珠,晶莹剔透。这翡翠珠如果是一颗两颗倒不稀奇,但这美妇耳上的凤尾坠子同样各镶了一颗翡翠珠,腕上更挂了一串翡翠佛珠,所有的珠子颜色皆完全相同,这个价值就不是单颗价值乘以数量那么简单了。
  这位应该就是赵燕妤的母亲,昀郡王继妃秦氏了。七尾凤钗不是人人都能戴的,九尾为皇后之数,七尾为贵妃与亲王妃及长公主可戴,就是普通不受宠的公主,出嫁之后也只能戴个五尾六尾的。按说郡王妃戴七尾凤钗似乎还稍微僭越了点儿,但昀郡王跟皇帝的血统蛮近,秦王妃的母亲又是大长公主,戴也就戴了,没人会说什么。
  绮年瞥了一眼就低下头去,手轻轻按在自己小腹上装柔弱,却仍旧感觉到秦王妃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刮了一遍又一遍。她想看出什么来?想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喝巴豆吗?那真对不起了,小时候在孤儿院,她装病的本事可是一流的。更何况现在这时候姑娘们讲究个神情端庄沉静,在外人面前就是疼死了最好也只是微蹙眉头,所以装起病来就更容易了,除非叫个大夫来给她诊脉——不过想来大长公主也不好意思让人知道她的笀宴上居然闹出了巴豆事件。
  轿子抬过来,居然不是一顶而是五顶。许夫人搂着许茂云坐了一顶,李氏搂着绮年坐了一顶,颜氏自然搂了乔连波,郑氏搂了知雪,知雯知霏姐儿两个坐一顶,浩浩荡荡离开了后花园,直奔二门。小厮们早得了吩咐把两家的马车赶过来,绮年长出一口气——终于离开东阳侯府了。
  颜氏脸色不太好看,一回到吴府似乎就想说话,李氏连忙问绮年:“可还腹疼么?快回去躺下,叫厨房熬绿豆汤来喝。”颜氏这才不好说什么,由着绮年自己回了蜀素阁。
  李氏并不放心,跟着进了蜀素阁,将丫鬟们都打发了出去才问:“可要请郎中来诊诊脉?”又觉得绮年脸色不像腹泻难止的模样,且回来这一路上也没见她嚷着不舒服。
  绮年不好意思骗李氏,便将今日的事打了个折扣跟她讲了讲:“……因见那小丫鬟衣裳跟别人穿得不同,又偏偏打翻了我和许家姑娘的酒壶,总觉得不对,因此那酒就没敢喝。后头告醉离席,也是想着躲了县主,却没想到许姑娘的丫鬟回去拿帕子,竟然打翻了酒壶从里头滚出巴豆来。”
  李氏松了口气:“幸好你机警,这县主实在胡闹!”又问,“阮家那孩子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说到阮麒,绮年就忍不住叹口气:“这我可真不知道了。想去净房是真,只那小丫鬟指的路实在偏僻。后头听周夫人说了才知道,竟是给我们指到靠南门的地方去,不由人不疑心。至于阮家少爷——却是上次被他逼着赔罪,外甥女那一跪反而惹得他被姨母责备,因恐他心里记了仇,所以见他就怕了,才叫如燕将他引开的。只不知他是为何进的花园。”
  李氏沉吟道:“英国公府老太君与大长公主素有交往,前些年她身子还健,也时常往东阳侯府去,阮家两位少爷也没少跟着过去。小孩子家年龄相仿,自然投机。怕是上回那事,县主也知道。”虽没往深里说,却是已经信了阮麒是被县主叫来的,想要一起作弄绮年。
  英国公府两位小少爷的顽劣之名在外,李氏并不喜欢。且杏林赏花那日,绮年身上被弹子打出来的青淤李氏也是见过的,当下深信今日之事,转觉绮年聪明,叹道:“幸而你聪明,否则不免落了算计。这县主小小年纪就会使这般的连环计,也是个心机深的。好在日后见面机会不多,躲着些也就罢了。只是阮家那孩子——小小年纪也这般记仇,若当真今日撞上了,还不知要闹出些什么来。”
  绮年确实发愁这一点。县主再刁钻,身份相差太多,等闲应该也是见不到的。只这个阮麒,怎么说还跟吴家有亲戚关系,往来机会肯定要多一些。李氏见她犯愁,又安慰道:“男女有别,纵然是表兄妹,日后也要避忌着。即使他再登门,没个直入内院的道理,你只不出去,想来也不能怎样。”
  绮年想想也是这么回事,反正万事自己小心呗。李氏又叫人端了绿豆汤来:“好歹喝一碗,做戏也做全套,横竖喝了也没坏处。”晚上回了房,便对吴若钊称赞绮年:“头脑机智,又进退有度,大妹着实养的好女儿。”
  吴若钊听了也叹息:“郡王素爱王妃,只此一个嫡女,自然娇纵。得罪不起,只好躲着罢了。日后再有这般场合,教绮儿不要去罢,若真受了委屈,我也对不起大妹。”
  吴家夫妻两个夜话,却不知昀郡王府里,秦王妃也正跟自己的陪房嬷嬷说话:“许家丫头我是知道的,性子直爽,没那许多城府,这巴豆的事儿她未必能发现。那个丫头的来历你可问清楚了?”
  陪房嬷嬷是秦府家生子,自然也姓秦,因自幼就跟着秦王妃一起长大的,说话也少几分顾忌:“老奴去问过了,是吴侍郎的外甥女儿,就是吴大学士的嫡长女生的。父母都去了,今年才从成都接到京城来住,不过是个乡野丫头,娘娘只看哪家姑娘不是养得皮光肉白,偏她生得黑,必是野惯了的,哪里有那份聪明见识?”
  秦王妃秀眉微蹙。她保养得好,三十几岁的年纪,看起来就跟二十七八岁差不多:“这么说,全是春娇那丫头没将丝线系好,酒壶一倒才让巴豆滚了出来?这也太巧了。何况妤儿还叫了阮家那孩子去,怎的不但没成,反而被嚷了出来?”
  秦嬷嬷笑道:“娘娘太抬举那丫头了,难道娘娘觉得那丫头竟能识破了县主的连环计?对了,老奴听说,这丫头跟恒山伯府来的那位‘表姑娘’自幼就是好友,娘娘想,那般死皮赖脸攀亲的人家,家里姑娘的‘好友’又会是什么好的?自然物以类聚,无非是攀着吴侍郎这棵大树,想要日后议亲好听些罢了。”
  秦王妃虽然觉得这一切都有些太过凑巧,但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她并不放在心上,便抛下了绮年,问道:“县主呢?还在发脾气?”
  秦嬷嬷叹道:“可不是。先跟阮世子闹了一场,如今在发落春娇呢。县主这性子——”偷眼看看秦王妃,不敢再说。
  倒是秦王妃点头道:“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今儿是她外祖母的笀辰,倒闹出这些事来,是该好好管管了。打明儿起,先禁她一月的足,把《女诫》抄十遍。恰好宫里又要选秀了,她也该少进宫,就在家里呆着罢。阮家那孩子还没请封世子呢,你话里也注意些。唉,妤儿这性子也不知随了哪个,若传出去——将来如何说婆家?”
  秦嬷嬷忙笑道:“娘娘这倒过虑了,县主还小呢。再说县主是何等身份,有意谁家,谁家还不得欢喜着应了?别的不说,老奴看县主跟阮家少爷就很合得来呢。将来阮家少爷再正式请封了——老奴倒觉得是桩好姻缘。”
  秦王妃面上倒没有什么喜怒之色,只摆了摆手:“这些话如今说来都太早。你下去罢,叫人拘着县主,学学规矩。”


☆、39 选秀女状况百出

  从大长公主的笀宴上回来;绮年很是过了一段安稳日子。各家都开始忙着选秀的事了,谁也顾不上别的。
  冷玉如第四日才跑来吴府。这几天她一直被郑瑾拘着,以为绮年真的喝了浸巴豆的酒,急得要死。绮年赶紧把门关上;丫鬟们都打发出去,才将那日在东阳侯府所有的事,一一跟她细说了。
  “哎哟,这么说来你没喝那酒?谢天谢地。”冷玉如担心了好几日,这时一颗心终于落回肚子里,才有闲心来八卦,“听说县主从前跟阮家两位少爷时常玩耍;后头年纪都大了才要避着嫌的。如此看来,必定是两人合起来算计你;幸好如燕也是个聪明的,倒叫他出了丑。”
  绮年叹了口气:“我只怕那小子又记了我一笔账。”阮麒绝对是个很会记仇的,“年纪轻轻的,看着总有几分阴沉。”
  冷玉如嗤笑了一声:“你不知道,国公府那位苏姨娘就不是省油的灯,教出来的儿子自然……好在内外有别,一个不见外男也就挡过去了。就是到了别人家里,也不容他闯到女眷们的内院去,只侯府特殊些罢了。”
  绮年觉得有理,兴致勃勃开始八卦荷花池的事。这事她连如燕都没敢说,此时终于有人可以八一八了。冷玉如听得直了眼睛:“竟打扮成秦三姑娘的模样?你猜得对,必定是去讹人的!能在东阳侯府里打扮成这样儿,多半是秦家远房亲戚的姑娘。因是亲戚,才好说为何做了同样的衣裳打了同样的首饰。且那日秦家两位姑娘也穿的是一样的衫子,怕这事早就筹备起来了,只不知到底要讹的是谁。”
  绮年把当时背后那人的特征说了说,冷玉如只是摇头:“那日侯府的客人太多,二十几岁的公子少爷们必然不少,且外男之事我们哪里知晓,猜不出来。”
  “那就不想了。”绮年本来也只是想八卦一下而已,“关我们甚事。倒是选秀终于要开始了,我家的霞表姐已经准备收拾东西进宫了。”
  冷玉如嗤笑道:“可不是。你可知道这几日我为何不能来?”
  “又是恒山伯府的事吧?”
  “不错。”冷玉如悠悠道,“听去了西北打探消息的人回来说,大将军的那位儿子确实伤了脸面,一道疤从眉梢划到耳根,算是破相了。腿倒好,虽折了,但医得仔细,并未跛了。只是单只破相这一桩,已经让郑瑾娘闹得天翻地覆了。尤其是她的一个堂妹此次也要入宫待选,她就闹得更厉害了。”
  “她闹什么?难道她还想入宫待选不成?”
  冷玉如笑了一声:“你不知道,这里头的事麻烦着呢。本来明年才是选秀的正日子,若按往年的规矩,秀女年龄都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郑瑾娘今年十六,明年就十七了,是不能入宫的。因着这个,去年才给她说了将军家的亲事,免得等到明年年纪就大了,不好说亲事。”
  “哦——”绮年一点就透,“可是今年皇上说了,选秀的年龄只限小不限大了。”
  “可不是。”冷玉如端起茶杯,平常冷静的声音里多了一分幸灾乐祸,看来实在是平日被郑瑾烦得透了,“且这选秀的事又提前了一年,即使没皇上的旨意,她也是能入宫的。”
  “啊——加上她的未婚夫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简直是雪上加霜哟,“那恒山伯府要解除婚约吗?”
  “没那么容易。”冷玉如淡淡道,“婚姻结两姓之好,尤其恒山伯府是为了拉拢张大将军。你可知道,自打老显国公自西北那边退下来,张将军就接手了,这些年在西北已经扎下了根基,只因时日尚短,又没有一场大胜,所以不显眼罢了。否则恒山伯府怎么肯把嫡女嫁出去呢?郑二爷家里倒也有个女儿,只是庶出的,怕人家看不上呢。”
  绮年心想这是家族联姻啊。说起来高门大户的姑娘打生下来就锦衣玉食地娇惯着,这份富贵可不是白享受的,将来就得为了家族去结婚。所以说有利有弊,像自己这种没根基的,将来倒说不定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思挑个夫婿。
  “你说,皇上为什么今年改了选秀的年龄限制呢?”事若反常即为妖,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冷玉如不在意道:“说是因为大皇子年长的原因。本来皇子们十五六岁就可以议亲了,因大皇子身子不好,皇后娘娘在庙里求了一签,说是大皇子不宜早婚,于是一拖就拖到了今年。大皇子已经十九岁了,皇子妃的年龄自然也可以略大一些。二皇子因为上面的哥哥没议亲,所以也拖着,今年也十七了呢。只有三皇子小,才刚满十五岁。依我看,如果今年三皇子不议亲,说不定秀女就不要十三岁的了。”
  绮年跟冷玉如躲在屋里八卦了半天,觉得神清气爽。果然八卦是女人的天性,压抑天性要不得啊。送走冷玉如,绮年觉得吃饭也香睡觉也甜。因为有个喝了巴豆酒的由头在,颜氏大概也不想看见她,连请安都免了几次,真是来了京城之后难得的好日子了。
  好日子过了不到十天,吴知霞回府了。虽说颜氏对庶子的感情十分复杂,但是孙女如果能做了皇子妃终究是件好事,所以也忍不住问了一句。吴知霞有几分羞怯,含糊着答了些话,反正听起来就是宫里皇后娘娘几次设宴,有时会诗有时做文,还有一次设宴赏芍药花,姑娘们不少铺纸做画的,还有一个竟当场拿了彩纸剪纸,剪出几朵栩栩如生的芍药,颇得皇后及太后的好评。
  “阮家表妹与许姑娘齐画了一幅写意芍药,三皇子看了直说好。宫里的画多为工笔,写意花卉少,三皇子说新奇,当场就要了去。”
  郑氏有些心急:“那你——可有失仪之处?”其实就是问,你有没有得了皇子的青眼?
  颜氏倒怔了一下:“写意芍药?盼儿不是素来喜画工笔么?”
  吴知霞笑了一笑:“祖母听岔了,孙女说的是阮家表妹。”她唤阮盼是要叫表姐的,虽然只是大了十几天而已。
  颜氏脸色不由得有些不好看:“是语儿?”本以为阮语一个记名的伪嫡女,能进宫去走一趟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怎么就得了三皇子的眼缘呢?当真只是为了一幅画?
  吴知霞点头道:“正是呢。都说许姑娘的写意花卉好,想不到阮家表妹也不差。连郑贵妃都说,这写意花卉看起来比工笔的更有意境。”
  这话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看着是说画儿,焉知不是说人呢?
  郑氏不关心阮语,只看着女儿着急。吴知霞微微一笑,稍稍垂下眼睛,端庄地坐着,郑氏这才放了心,也跟着笑说:“宫里看工笔画儿多了,自然觉得新鲜些。”因自己女儿这样子明显是胸有成竹,便觉满心欢喜,并不想管阮家的事,自顾笑道:“完了这桩大事,大约广东献俘的也就要到了。没多久二妹便要回京,又好聚在一处了。”
  颜氏这时候顾不得跟郑氏计较,只想着阮盼的事,便问道:“那你表姐可好?”
  吴知霞含笑道:“表姐自然是好的。太后说了,表姐画的工笔芍药跟宫里的画师们都能一较高下呢。”
  颜氏听了这话心里更沉。往好处想,这是说阮盼的画好;往坏处想,就是说这画里有匠气,把阮盼跟画师那种贱流相提并论了。颜氏想立刻叫人去英国公府打听,又觉得两个儿媳都在看阮夫人的笑话,便不愿让她们背后讥笑,硬生生忍了下来,只安慰自己过几日就有消息了,阮盼那般的才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落选的。
  到了第二天,绮年才吃过早饭要去给颜氏请安,如鹂就跟兔子一样从外头蹿了进来,一脸的兴奋:“姑娘姑娘,宫里来人了,来宣旨了!”
  “宣旨?”绮年还没反应过来,湘云已经飞快地走进来,“姑娘快更衣,是宫里来宣封霞姑娘的旨意了,都得去前头接旨呢。”
  这可怠慢不得。幸而绮年已经梳洗完毕,只挑了件八成新的湖蓝色衣裳穿了,又戴上一根翡翠如意簪子,就连忙赶到前头正厅里去。合府男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都到了,外头还跪了一地的丫鬟婆子。厅里一个穿着六品服色的太监,手里捧一卷明黄卷轴,后头还站着两个宫装的嬷嬷。
  见人都到齐,宣旨太监提高嗓门来一句:“皇上有旨——”顿时吴府众人呼啦啦跪倒一片。
  “奉天承运,皇上诏曰:吴门女知霞,温良端恭……”一串美好的称赞词语,最后才是最要紧的,“仰赖太后慈谕,皇后恩诏,赐为皇长子侧妃,赏封号为‘惠’,三日后入住景正宫。钦此。”
  满地的人连忙叩头:“领旨谢恩。”
  绮年跟着磕下头去,却看见吴若铮和吴知霞明显地愣了一下,显然,这个侧妃之位并不符合他们的预期,难道说吴若铮挑中的不是皇长子?还是他本来是冲着正妃之位去的?
  磕完头领完旨,吴家两兄弟送宣旨太监出去,两个嬷嬷就留在府里教导吴知霞宫中礼仪。吴若铮往前走了一步,袖里一只沉甸甸的荷包已经塞到了宣旨太监的手里:“有劳公公辛苦,日后小女入宫,诸多不知礼仪之处,还要请公公多多照顾。”
  能出宫来宣旨的太监都是粘上毛就能当猴子的精明人,手里轻轻一掂荷包的份量就明白,堆上笑来道:“吴少卿太客气了。吴惠皇子妃入了宫,上头也就是皇长子正妃略高着一丝儿。正妃是显国公家的小姐,年纪长些,人又宽厚懂事,不会难为人的。”
  绮年站在门边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