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表妹难为[金推]-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帝王心术……”赵燕恒轻轻说了一句,“伴君如伴虎。”皇帝不想动郑家,可是又不能容许郑家继续扩张势力,就只能杀鸡儆猴。很可惜,林家就是这只鸡。
  
  三天之后,林悦然提着一个小包袱,坐着马车从后门进了郡王府。这会儿正值仲春,王府中花木齐发,虽还未到百花齐放之时,但早开的迎春之类也是生机勃勃。更有边角上的小草花,五颜六色的点缀着刚刚葱绿的地皮。
  林悦然有些拘谨地坐在马车里,只是偶尔有风卷起车帘的时候,才从缝隙里向外看一眼。虽然只是寥寥几眼,却也能看得出郡王府园子的精美。不由自主地,她想起从前住在广西时家里的宅院,不如这里精致,却也是极大的。那时候父亲还是广西总兵,她和母亲出外,所到之处都是逢迎的笑脸和夸赞。她身上穿的头上戴的都是最好的,甚至有些姑娘盯着她的衣饰模仿……
  “林姑娘,到了,您下车吧。”小丫鬟有点笨拙地掀起车帘,外头两个穿着水红比甲的大丫鬟带着一顶轿子笑吟吟地在等着:“世子妃在院子里等着姑娘呢,姑娘请上轿。”
  单人竹轿,四面用的是透气的薄纱,既挡住了日光又能透风。林悦然轻轻摸了一下那纱,手落下来落在自己的薄棉布夹袄上,苦笑了一下。如今她穿的衣裳料子都不如这轿子上用的纱了。
  绮年等在节气居门口,见林悦然下了轿子,刚露出笑容就微微皱了皱眉。林家没落至此,当然不能还是锦衣玉食,她也就是每个月让人送十两银子过去。但是每季都会另送几匹中等料子去给苑氏和林悦然做衣裳,可是这会儿林悦然身上穿的却是普通的棉布,并不是她送过去让她脱孝之后做春衫的茧绸。
  “妹妹过来了?”绮年挽起林悦然的手,“今儿天气格外暖和,妹妹穿这个不热么?我记得叫人送过一匹水红色的绸子给妹妹裁春衣的,这时候该穿那个才是。”
  林悦然低下头:“那个……那个……我去年的春衣还能穿,那个嫂子替我先留着了……”苑氏说了,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后头花钱的日子多着呢。
  绮年又皱皱眉:“去年的衣裳颜色素淡了些……罢了,这几日再给妹妹裁一件便是。”去年的衣裳那是守孝穿的,恐怕非白即青,如今出孝了还穿这么素淡就不大合适。
  小雪笑嘻嘻上来:“世子妃,给林姑娘准备的屋子都收拾好了,林姑娘要不要现在去看看?”
  绮年把林悦然安排在夏轩。那里的房屋自打最后一个采芝去后,就全部修缮了一遍,格局也改了,如今正好林悦然住。绮年带着林悦然过去看了看,又看一眼林悦然带过来的小丫鬟:“她大约也不熟悉府里,妹妹有什么事就寻小雪,或者我这几个丫鬟随便寻哪个都行,院子里另外有小丫鬟和婆子们伺候,日常的事儿她们也就做了。妹妹一路过来也累了吧,先歇一会儿,到了用中饭的时候让她们过来接妹妹过去。”
  林悦然点着头送走了绮年,转身回到屋中,那小丫鬟梨儿已经站在房里看直了眼。她是庄子上长大的,头一回进京城就是去了林家的小院伺候,这还是头一回看见这样富丽堂皇的地方,不由得有些束手束脚,连床上的被褥都不大敢伸手去摸:“姑娘,这,这滑溜得像,像——”一时竟然找不出话来形容。
  “这是软缎。”林悦然看了一眼,苦涩地一笑。软缎还算不得最好的,但拿来做被褥这样的奢侈也不是家家都有的。当初林家在广西的时候也能如此,但现在……何异云泥。
  “难怪娘子说郡王府好,这些东西我连见都没见过呢。”梨儿咬着手指,不敢乱碰乱摸,“那个,那是镜子吗?怎的这样的清楚?”
  “那是玻璃镜。”林悦然瞥了一眼,“这样大的就贵重了,又容易打碎,你平日里千万小心些。”从前在广西的时候,她也有的,虽然没有这个大,但做工也很精细,后来还带进了京。只是抄家的时候,也不知是被抄走了,还是被打碎了。
  梨儿啧啧赞叹,林悦然听着她一惊一乍的,心里不知怎么就烦躁起来,将她撵去了外头屋里,自己借口累了便躺了下来。床上挂着的是杏色绫子绣墨兰花的帐子,两边的帐钩是打成鸿雁形的银钩,色色样样都十分精致。林悦然呆呆地看着,手下意识地摸着自己的衣裳,想起方才绮年身上穿的织锦衫裙,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渐渐地迷糊了过去。
  也不知躺了多久,门外的悄语声将林悦然惊醒,稍稍提高声音喊了一声,梨儿就跑了进来:“姑娘,世子妃说不能跟姑娘一起用中饭了,让姐姐们把饭菜送过来。”顿了一顿,悄声道,“好多菜我都不认得是什么。”
  “行了,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儿。”林悦然皱眉轻轻喝斥了一声,走到外头,小雪已经带着两个小丫鬟将菜摆上了,笑盈盈道:“林姑娘,我们世子妃有些事情实在不能陪姑娘了,委屈姑娘随便用些,晚上再请姑娘到那边去。”
  林悦然连忙笑了笑道:“周姐姐管着这样大一个郡王府,自然是忙的。”往桌上看了一眼,虽然是她一个人用饭,却也是二凉四热六个菜。两个凉菜是胭脂鹅脯和青鱼鲊,热菜分别是芙蓉鸡片、金煎豆腐箱里头塞了新鲜青虾仁、清炒山菌,还有一个酸笋青豆汤,外加一碗碧糯梗米饭。那金煎豆腐箱和青鱼鲊都是她爱吃的,但自家里出事,已经有好久不曾吃到了,如今端起碗来,真是百味杂陈,吃到嘴里竟有些不辨滋味。
  小雪含笑伺候她用了饭,又端上茶来漱了口,再端上一杯来笑道:“世子妃说您爱喝银针茶,只是饭后不好用浓茶,特意冲得淡些,姑娘慢用。”
  林悦然接了便道:“有劳姐姐了。姐姐跟在周姐姐身边,想必也忙得很,如今我没什么事,姐姐只管去忙罢。”
  小雪确实有好些事,还得帮着小满准备嫁妆里的零碎东西呢,闻言也就笑道:“那奴婢就大胆了,这两个小丫鬟在外头候着,林姑娘有什么吩咐只管叫她们去传我。”退了出去。
  梨儿在耳房里吃了林悦然剩下的饭菜,眉开眼笑地进来:“姑娘,这饭菜真好吃!”
  林悦然看了她一眼,勉强一笑:“郡王府的饭菜,自然都是好的。”
  梨儿才得十三岁,又是庄子上来的,做活儿倒还有些力气,人也勤快,脑子却就不大精明了,只知道有什么就说什么,咧着嘴笑道:“难怪守院子的妈妈听说我跟着姑娘来,羡慕得很,王府里就是好。那姑娘,咱们能在王府里住多久啊?”
  林悦然低下头,喃喃道:“我,我也不知道。”
  梨儿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还在回味着刚吃过的好东西,羡慕地道:“要是姑娘能一直住在王府就好了。”她年纪虽小,也知道自己现在是林悦然的人,只有林悦然住在王府,她才能也住在王府。
  林悦然苦笑一下,摆了摆手道:“你自个儿去外头玩吧,我想静一静。”
  绮年没跟林悦然一起用饭,是因为她有别的事儿。
  “世子把你的身契已经给周大人送过去了。”绮年示意如鸳拿了个小盒子上来,递给站在眼前的白露,“你平日的东西都可以带走,这盒子里是五百两银票,是世子额外给你备的,你拿着吧。今儿收拾一下东西,午后有轿子送你过去,明日跟周大人启程。”周汉辰还是收了身契,只是并没有表示过要给白露什么名份。
  白露听见身契二字,怔了一下,抬起头来看着绮年:“世子——送了奴婢的身契给周大人?”她以为周汉辰即使不会看在赵燕恒的情面上娶她,赵燕恒也至少会除了她的奴籍。
  “是。”绮年看了她一眼,把盒子往她眼前推推,“无名无份的,你跟着周大人也不妥当。不过周大人说了,将来至少也会放你良籍的。”倘若他觉得白露实在不可留,也会放她出去。
  白露有些懵了,这跟她想的不大一样:“可是,可是奴婢不是……”
  “不是什么?”绮年皱眉看着她,“不是你自己想去伺候周大人的吗?”
  白露眼圈红了:“是世子这样安排的么?世子怎么会——奴婢伺候世子这么多年了……”
  “倘若不是有这些年的情分,哪里是你想去伺候谁就去伺候谁的?”绮年叹了口气,白露到最后还是没想明白,“周大人也不缺人伺候。”
  白露捂着嘴,却忍不住还是哭出声来:“奴婢,奴婢要见见世子!”
  绮年摇摇头:“世子晚上才会回来,你下午就要走了,怕是见不着了。”
  “不!我要见世子!”白露有些失态地叫了起来,随即明白过来,扑通一声就跪下了,“世子妃,求你让奴婢见见世子吧!”
  “身契是世子亲自送过去的。”绮年知道她想的是什么,无非是怀疑她周绮年私下里操作了这件事而已。
  “为什么?”白露失神地坐在地上,“世子为什么……”
  “世子怎么了?”绮年低头看着她,“是你说想跟着周大人走,世子不但准了,还给你额外备了五百两的银票。就是小满,世子给她备的嫁妆银子也没有这么多。”
  “可是——”可是小满是去嫁人的,是嫁给立春做正头夫妻的,而她,身契送过去,她就是周汉辰的奴婢,身份上没有任何改变。
  “世子只能成全你,却不能左右周大人。”绮年静静地说,“不过周大人已经说了,至少将来也会放你良籍,跟现在就销了你的奴籍有什么区别?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白露答不出来,心里却明白那是不一样的。如果赵燕恒现在销了她的奴籍将她送到周汉辰身边,那她的身份就不同了,至少那等于是告诉周汉辰,她不是个奴婢,周汉辰看在赵燕恒的面子上也会对她格外优待。可现在,现在他就是收了个丫鬟而已,纵然是郡王府送的丫鬟,那也只是个丫鬟。
  “你去收拾东西吧。”绮年摆了摆手,看白露不动,她又补充了几句,“你要知道,世子跟周大人是朋友,既是朋友就是平等的,我早说过世子不可能以势压人硬塞给别人一个妻子。”
  “可是清明……”白露不觉得赵燕恒跟周汉辰是什么平等的。周汉辰再是皇帝的近臣,也不过是个五品官,家里又毫无根基,更不必说如今还辞官归田,只挂一个虚衔。赵燕恒可是世袭罔替的郡王世子,马上就是郡王了。只要他开口,周汉辰怎么会不卖这个情面呢?之前世子把清明送过去之前,不是已经销了她的奴籍么?
  “那是周大人自己挑中的。”绮年不想再说什么了,“你去吧,好生伺候周大人,他也不会亏待你。”纵然是做个丫鬟,周汉辰也不会对她苛刻的。
  白露被小满扶了出去,一关上门,如鹂就忍不住了:“说的都是什么话!她是想着给周大人做正头娘子呢?”
  绮年淡淡一笑:“倘若周大人自己愿意,倒也没什么不可以。”问题是,周汉辰显然并没有这个打算。
  “奴婢瞧她是后悔了。”
  “身契已经送过去,又是她自己提出来要跟着周大人走的,这时候后悔已经不可能,她只有这条路可以走了。”若是这时候后悔,赵燕恒也不会收她回来,很可能就直接销了奴籍放她出府。白露在这里没有亲人,一个娇滴滴的美貌姑娘放出去,失去了王府这座靠山,又没有娘家夫家,她的下场只怕比做丫鬟还糟糕。既然如此,就只能一条路走下去,倘若她能赢得周汉辰的喜欢,自然风光无限,只是那就要看她的本事了……


    ☆、176 赴喜宴双双有喜

  三皇子——如今该称齐王了——大婚极其隆重;京城内的高官勋贵们;除了英国公府上下都在孝期之内无人出席;其余尽数到场;将一座刚刚升级的齐王府坐得满满当当。
  绮年进去的时候,吸引了无数的目光。如今全京城谁不知道;昀郡王已经递上了折子奏请将王位传给世子,宗人府那边已经在改玉碟立金册了,再有几日,眼前这位世子妃就是正经的郡王妃!谁能想得到,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会这样的好命,比京城里多少贵女都风光呢。
  众人投来的目光都是些什么内容,绮年懒得去一一琢磨,唯一的遗憾是今日喜宴上的座位是按身份排的;她没能跟冷玉如或者李氏坐一桌,倒是跟恒山伯府坐到一起去了,幸而旁边还有永安侯府的人,否则真是一句话都不要说了。
  “怎么表姐今日没有跟夫人一起出来?”绮年先跟永安侯夫人讲了一通孟涓在吴家的生活近况,然后才问了一句。今日跟着永安侯夫人来的是公主,而不是阮盼。
  永安侯夫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老二家的身子不大自在,这几个月是不好出来了。”
  绮年先是一担心,随即听见“几个月”的话,顿时眼睛一亮:“莫不是——”
  永安侯夫人笑着点了点头:“才一个多月呢,这时候可不能出来胡乱走动。”阮盼生了儿子之后本来就有些虚,怀了第二个自然更要小心着。
  “真是恭喜夫人了。”说起来永安侯夫人确实是全福,不但自己事事如意儿女俱全,就连娶两个儿媳妇也是左一个右一个的能生,无怪全京城的贵妇们说起永安侯夫人来都要羡慕。
  永安侯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孟烨是小儿子,又素有才名,做娘的自然偏疼些,原先还想着只有一个孙子未免单薄些,如今儿媳妇立刻就怀上,真是瞌睡送来枕头,怎能不欢喜呢?再看看身边的大儿媳,贵为公主,性子却是难得地平和,又能生儿育女,也是满意得不得了。只等再给最幼的庶子寻个温和安分的媳妇回来,这辈子就真是圆满了。
  郑瑾坐在恒山伯夫人身边,看着绮年跟永安侯夫人和公主相谈甚欢,心里就堵着一口气。按苏锐的官职,她是没有资格坐到这一席上来的,只是郑家是三皇子的外家,今日三皇子大婚,自然要给自家人面子,让她依了母亲同坐。
  今日这门亲事,看着是郑家人都该欢声笑语,其实却是个个憋闷。三皇子被封齐王,说起来身份是高了,原是大喜的事儿,可是在如今这情形之下,封王、就藩,就意味着永远退出了大殿上那个九龙宝座的角逐,意味着三皇子已经是个失败者!从前郑家得意仗的是什么?并不仅仅是郑家的男丁能干,这京城里能干的人多了去了,郑家之所以能个个都得高位,是因为宫里有太后,有得宠的郑贵妃,更有一个可能继承皇位的三皇子!
  可如今呢?太后去了,郑贵妃年纪已经三十多岁,再怎么天生丽质、再怎么精于保养也比不上年轻嫔妃们了。何况,从前郑贵妃得宠,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她身后有个手握军权的郑家。但如今——皇上于六日前,已经将柳总兵的幼女柳雪抬进宫去,封为贤昭仪了。柳总兵手中所握的兵权可是比郑家更甚,且郑家如今在京中的势力,已经逐渐在被那位从西北杀出来的张少将军蚕食了。
  郑瑾对这其中的门道并不是很明白,但郑家如今失势了她却是很清楚的,无它,她在婆家的地位已经在下降了。苏锐上次因着走了郑家的门路升了一级,可近日来他回家也是双眉紧锁的模样,经她百般盘问才知道是在衙门里被同僚排挤了,因为苏锐顶了别人晋升的名额,而原本那位该晋升的却是在这衙门里呆了多年的老人,人既老实又得人缘,却因没有靠山而被苏锐挤了下去。同僚们虽不敢明目张胆地替他叫屈,却有意无意地联起手来排挤苏锐。
  苏锐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他有才华,只要交到他手上的事务必然尽力去办,但衙门之中又非他一言之堂,上下同僚皆要应对合作,这些同僚们,有些是为着打抱不平,有些却是嫉妒他有门路高升,嘴上打着哈哈手上推三推四,更有甚者还暗地里给他下个绊子,他的公务又如何能做得好?从前郑家势大,这些人还忌讳些,如今三皇子眼看着已经无缘皇位,他在衙门的处境就更难了。偏生郑瑾天生不是个能安慰人的,只会大骂这些人落井下石,并不能帮他出一点半点主意,有时还要埋怨他不中用,因此他从衙门回家之后,越来越不愿去郑瑾房里了。
  丈夫不来自己房里,郑瑾自然不愿意,为此还闹腾了几次。但苏锐开始还安抚她,后来就渐渐不耐烦起来,每日下了衙第一件事便是去苏太太房里请安,且越坐越久,有时还在苏太太房里用了饭再回来。郑瑾免不了又要闹,然而这次苏锐直接翻了脸,说她身为儿媳不去向婆婆尽孝,他这个儿子自然要替她多做些,若是郑瑾觉得不好,可以回去请恒山伯夫妇评理。
  郑瑾被说得哑口无言,儿子向母亲尽孝,到哪里都是说得开的,而媳妇拦着夫君向婆婆尽孝,那真是有多少张嘴也说不出口。她也曾回娘家哭诉过,只是恒山伯却毫不客气地斥责她糊涂,叫她立刻回夫家去,不许再往娘家跑。如此一来,她也只有把这口闷气咽下去,每日也去苏太太房里立立规矩,希图堵住丈夫的借口。
  可惜她这一去立规矩,并没有把苏锐立回自己房里来,倒是又让苏太太重新把婆婆的架子摆了起来。郑瑾已经自在了两年,这时候哪里还能忍受天天的立规矩,没有几天就又跟苏锐大吵一架,再不去婆婆屋里了。可这总跟丈夫冷战也是不个事儿,她天天的发愁此事,真是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了。此时看永安侯夫人与公主言笑宴宴,心里只觉得天道不公,为什么别人过得如此顺心,她竟连丈夫都拢不住呢?倘若不是已经生了儿子,恐怕她现在就只是个空壳子的正室了,但是一个儿子终究是不够,至少苏太太就时常拿子息不藩这条理由来责备她,怎么也得再有几个孩子才好啊。
  恒山伯夫人看着女儿两眼发直地坐在那里出神,心里不由得长长叹了口气。对于郑家如今的情形,她并不很放在心上。即使三皇子不能继位,可是郑贵妃仍在,恒山伯府仍然是恒山伯府,她仍然是伯夫人,并没什么改变,一样是过着锦衣玉食、呼奴使婢的日子啊。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此忧心呢?让她担忧的反而是女儿在婆家日子过得好不好,得不得丈夫的欢心。瞅着旁边众人都在说话,她压低声音向郑瑾道:“又在发什么呆了?不是娘说你,就给姑爷房里放个人就是了。毕竟当初你把香雪那丫头打死了,那肚子里也是姑爷的骨肉,姑爷怎能不生嫌隙呢?”
  “娘,这是在外头!”虽然席间众人离得都远,不会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但郑瑾听见房里放人的话就觉得烦躁。就连苏太太,也时常会隐晦地提起这事来,她为什么要让那个刻薄的老太婆得逞?
  “娘还不是为了你好!”且恒山伯不让郑瑾时常回娘家,她要什么时候才能逮着郑瑾好好劝说一番呢?“不过是个通房丫鬟,身契捏在你手里,掀不起风浪来。将来她生了儿子也要管你叫娘,你抱到自己房里养就是;若生的是女儿,一个庶女也不过小小陪份嫁妆,可算什么呢?却能把姑爷拉回来。你自己盘算盘算,是不是这个道理?”
  母女二人的话只有离得最近的张淳能勉强听清几句,听见通房丫鬟几个字,张淳心里就窝火。郑琨对她平平,倒时常去那个通房丫鬟叫碧桃的屋里,而因为这个碧桃听说是郑瑾给的,她就是想修理她还得忌讳着些,真真憋气!如今听见郑瑾也要给自己夫君放通房了,张淳心里颇有几分幸灾乐祸——这就叫报应!让你往别人屋里塞人,如今你屋里还不是要放人?
  恒山伯夫人说的道理郑瑾全都明白。她也是这样高门大户里出来的人,这些门道她哪能不知道呢?当初还用这办法整过前头的郑少夫人呢。可是知道是一回事,轮到自己头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她闭紧嘴唇低头坐着,手里的帕子绞来绞去,几乎要扯碎了。
  恒山伯夫人看女儿这样,除了叹气也没别的办法。她不是没跟恒山伯说过,让他去跟女婿交涉一下,可是次次都被恒山伯骂了回来。甚至她还去找过郑琨,让郑琨劝劝这个妹婿,结果郑琨只是说,男人家谁没个三妻四妾的,那些通房姨娘不过是个玩艺儿,妹妹何必这样放在心上。恒山伯夫人心里想着,嘴上不由得就说出来了:“男人家,谁房里没几个人呢?”眼珠一转看见了绮年和永安侯夫人,便道,“你瞧那周氏,那还是郡王世子妃呢,世子院子里不还是有个姨娘吗?将来世子成了郡王,那还得有侧妃有侍妾,还不都是一样的吗?”
  恒山伯夫人越这么说,郑瑾心里越是不痛快。周绮年怎么跟她比?周绮年是什么出身,那是高嫁,嫁进了郡王府里,郡王世子有没有通房姨娘,她说得上话吗?可她自己却是低嫁,苏锐的升迁还是靠着岳家呢,为什么她就得这样“贤惠”了?还有一句话她自己也不怎么敢往深里想:倘若能嫁成王妃,那有个侧妃有个侍妾也认了,可她如今——才是个小官的妻子而已!
  只是这话也不能说出口,郑瑾憋闷地转过头,好巧不巧一眼却又看见了冷玉如。冷玉如今日是跟着张大夫人一起来的,一边跟旁边的女眷应酬,一边还不忘给张大夫人斟茶布菜,远远看去跟亲母女一般。那一席上的女眷差不多都是三四品官儿家的内眷,可是颇有人跟冷玉如说话时带着几分奉承讨好之意的——虽然张殊官职不高,可是手握实权,又是皇上的信臣,这可是官位换不来的。
  郑瑾不由自主地盯紧了冷玉如。比起从前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冷玉如丰满了些,脸色也红润了些。郑瑾还记得她刚见到冷玉如时的模样:纤瘦的身材,尖尖的瓜子脸儿,身上穿一件普通的藕合色绸衫,头上只有一枝赤金镶珠的钗子能拿得出手,耳朵上戴的翡翠耳坠子颜色都不匀,手腕上的镯子更是细得虾须一样,勉强镶了两颗珠子充充门面,在她眼里看来,一副穷酸相,还没自己身边的大丫鬟体面,却还偏偏要做出一副清高模样来。那时候就连出去踏个青,都得她拿出自己的旧衣裳旧首饰来给她撑门面,更不必说冷家那个姨娘,巴巴结结的,死皮赖脸贴着自己家,好替冷家谋个前程。虽然她嘴上管冷玉如叫声表妹,其实在心里,冷玉如跟她的丫鬟也没甚两样。唯一的用处,就是当初替她挡了张家那门亲事。
  张家的亲事——郑瑾两手攥得更紧了。当初她听说张殊脸上有道伤疤,后头又亲眼见了那长长的伤痕,当时就倒吸了口凉气——若是她嫁了个脸上有疤的夫婿,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会笑她!因着这个,她死也不肯嫁给张殊。可是如今,张殊是皇帝身边的信臣,眼瞧着往上升的势头不减,而苏锐,倒真是英俊潇洒的少年状元,可如今却……尤其是,谁知道苏锐那个在外头有规矩美名的母亲,竟然是那么个死板苛刻的老东西!而冷玉如看起来一副舒心自在的模样,不要说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跟从前大不相同,单看她跟张大夫人有说有笑如同母女——她怎么就那么有福气!
  “你在瞧什么呢?”恒山伯夫人狐疑地看了女儿一眼,顺着郑瑾的目光看过去就看见了冷玉如,忍不住便道,“还看什么!倘若当初你听你爹的,如今——”说这话的时候,她倒忘记了当初她自己也不愿意要这门亲事的,只想到恒山伯埋怨的话,说是倘若郑瑾当初嫁了张家,如今哪里还怕分了手中的兵权云云。不过她埋怨的话尚未说完,忽见冷玉如放下筷子,急急摸出帕子捂住嘴转过了身去,顿时没了声音——这,冷玉如看起来好像是,又有喜了?
  张大夫人也是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了?”这个儿媳当初她是不情愿娶的,恒山伯府不愿嫁自己家女儿,便弄个义女嫁进来,难道当别人都是瞎子看不出来?未免欺人太甚!因着这个,她对冷玉如也看不顺眼。可是这些年下来,冷玉如孝顺公婆,爱护小姑,体贴夫君,照顾小叔,实在是挑不出什么不好来,自己又是能诗善画又会管家,称得上四德俱全,张大夫人也就渐渐地喜欢了。这会儿看冷玉如脸色忽然变得煞白,不由得有些担心:“莫不是昨儿晚上没睡好?”大房的小儿子张执婚期在即,二房的独子张授却还没个动静,张二太太也不管张授的年纪比张执小,时不时地就指桑骂槐,暗示冷玉如这个当家长媳不把隔房的小叔子放在眼里,昨天更是借着晚饭的事儿闹了一通,一直折腾到深夜。本来冷玉如就因为张执的婚事正在忙碌着收拾房子,哪里还经得起张二太太生事呢?
  冷玉如觉得嘴里发苦,喝了一口水还是压不住胸头往上冲的感觉,转眼看见旁边有一碟酒酿青梅,顺手拈了一个放在嘴里,顿时觉得舒服了些,便笑道:“无事,就是忽然觉得有些恶心,这会儿已经——”后头话音忽然没了。
  张大夫人心里一亮,正要说话,旁边已经有位夫人笑道:“看这样子,怕不是有喜了吧?”
  冷玉如也是忽然想到此事,算算自己的小日子确实已经晚了七八日,只因操办张执的婚事,竟没注意,顿时红了脸。这么一来,在座的夫人们都是经历过的,哪里还有不知道的,纷纷便向张大夫人道谢。张大夫人心里也高兴得很,毕竟虽然有了嫡长孙,但一个孩子总是太单薄了,多子才是多福,但嘴上还要说:“尚未请大夫诊脉呢,还不知确不确切。”
  便有人笑道:“正是,合该快些请个太医来诊诊脉才是。若真是有了,张夫人府上可就是双喜临门了。”
  张大夫人心里欢喜无限,哪里还有心思吃这喜酒,好在此时外头已经鼓乐喧天,新人已经入宫叩拜帝后完毕,花轿到了王府了,只要送入洞房,这喜事就算办好,宾客此时离席也不算失礼了。
  今日是如鸳跟着绮年过来的,冷玉如那边的动静如鸳也有听到,赶紧俯身对绮年小声道:“世子妃,好像张少奶奶那里有喜了。”
  “有喜?”绮年顿时大喜,赶紧起身过去。冷玉如脸上绯红地对她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又忍不住转过头去干呕了几口。也不知道怎么的,绮年听着这声音,自己胸口也是一阵翻腾,连忙抽出帕子捂住了嘴,居然也跟着干呕了一声。
  这一下这一席上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张少奶奶呕吐也就罢了,这郡王世子妃跑到别人席上来呕吐算是个什么事?冷玉如吓了一跳,赶紧一手拉住了绮年:“你这是怎么了?”
  绮年自己也觉得尴尬万分:“我也不——”刚说完话,鼻子里闻到一阵鱼腥味,直接半转过身去比冷玉如吐得还厉害。还是张大夫人脑子转了过来,忙道:“世子妃不会也是——”这么巧,两人都有身孕了?
  如鸳也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赶紧算了一下,凑到绮年耳边小声道:“世子妃,您的小日子也晚了四五天了。”不过郡王府马上就要有一嫁一娶两桩亲事,绮年忙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