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夫人说了算-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人说了算》
作者:娜月璱
内容介绍:
她本身份高贵,却因亲生父母身份特殊,被迫漂洋过海来到了大晋皇朝,成了一名官妓的女儿。
官妓养了她没几天发现自己得了无法治好的病,便舍了一切把她送到了一家没有孩子的农户夫妇那里,让她作为一个普通孩子长大。
然,开始对她不错的农户夫妇,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就看她碍眼了。便在距离他们有万里之遥的洛城,给她说了一桩寒门亲事,打发了她。
嫁过去后,仅洞房一夜,那夫君就上京赶考了。并在她的肚子里留下了个小拖油瓶。
生产那天,她难产香消玉殒。木莲华来了…
一切从这里切入。
木莲华喜欢冒险,喜欢赚钱,喜欢结交天下五湖四海的朋友。
在带着拖油瓶生活了三年后,机会来了。
那自过了洞房花烛夜就上京赶考的夫君,冷不丁的给了她一纸休书!
好么!这下她可自由了…
拿上休书,带着儿子走南闯北,漂洋过海。结交了很多朋友,也开辟了自己的商途。
然而,儿子一天天大了,木莲华发现他也许并不适合一直跟着自己,也许该有父亲的指导教育…让他试试另一种生活。
便带着儿子来了大晋京城,找他的父亲。那已经位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着大晋第一美男之称的男人!
谁知,那男人竟然说——休书是假的!她依然是他的妻子。从来不曾变过!
次奥!这是什么个情况…
…………………………………………………
片段——
漫天月色星光下,两棵高达百余米、彼此磐互的蜿蜒古树上,有一座精致牢固的树屋。
树屋旁的粗枝上,站着一名雪发落拓男子,男子手里拎着酒壶,看似闲适的倚着树干。
树屋顶上坐着名女子。
女子喝了一口手里的极品小酒,瞥了眼拎着酒壶的男子,酡红了的脸颊露出一抹疑惑,“何必呢!公主、郡主、准圣女、还有那个卿大美人…随便哪个都比我强,为什么非得是我?”
男子右手的小指不自觉的颤了颤,凝看着她,认真道:“她们都不是你。”
第一章 休书
(还魂者——人死而神不灭,暗渡阴阳两界,于茫茫人世间寻一尸身而借尸还魂。)木莲华是还魂者,且知晓这个身体所有的过往记忆。
这个身体是一名官妓的女儿。
官妓在其五岁那年,偷偷把她送到一个姓杜的农户家里,给她取了其意非凡的莲华的名字,并留下了她毕生的积蓄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杜氏夫妇当时心地良善,在收了小莲华母亲的大量金钱后,也没亏待她。加上这对夫妇没有子女,对她视若己出,而邻里乡亲的说三道四也都置之不理。后来,实在是不胜其扰,为了掩人耳目彻底摆脱那些尖酸刻薄和污言秽语,夫妇俩带着她背井离乡,去了外地生活。
几经辗转,杜氏夫妇带着小莲华来到了繁华的京都——明城。
杜氏夫妇花了大半她母亲留下的金钱,在京城买了一处两进的宅子,然后用剩下的钱做起了粮油生意。
杜氏夫妇运气不错,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更是中年得子,生了一个儿子。
有了亲的,小莲华就成了后的了。
好在小莲华已经长大了,杜氏夫妇就早早的给她说了一门亲,把她嫁了出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莲华十四岁就做了新娘。虽说大部分人家会让女儿过了及笄再成亲,但十三四岁豆蔻之年成亲的也不少见。
小莲华的夫家远在洛城,距离明城有万里之遥。坐着车轿摇摇晃晃,等到了夫家,已经过了半年有余。
拜了天地,入了洞房,第二天新郎官儿就走了,上京赶考去了。
家里,就只剩下小莲华和她的婆婆封杨氏。
小莲华肚皮够彪悍,竟然一夜就怀上了。婆婆封杨氏喜极而泣,烧香拜佛感谢神明。
然,十五六岁的身体生孩子那就是过鬼门关。
小莲华没能挺过去。
结果,木莲华来了。
木莲华初初了解了境况后,先是一鼓作气生了娃,然后逼迫自己吃那些极不合口味的食物。她需要奶水养娃,需要做一个好月子养身体,不能生气不能乱想也没有条件给她挑三拣四。
封杨氏见儿媳妇给自家生了个大胖孙子,奶水够足,也没有了以前的娇气模样,更满意了。于是越发的照顾木莲华,并把自己舍不得吃穿省下的钱,全给木莲华买鸡蛋鱼肉,甚至最后当了她唯一的陪嫁一个金镯子,卖了给木莲华买好吃的。
小莲华的陪嫁没多少,且在她怀孕时,就已经吃光了,不然也不会长一个大胎儿,要了自己的小命。
月子过去后,木莲华没瘦还胖了些许。
那小娃更是在充沛的奶水喂养下,长得圆圆白白,虎头虎脑的。封杨氏是乐的见牙不见眼,天天抱着不离眼手。
木莲华见封杨氏照顾孩子还不错,也就不管了,开始想着赚钱养家。
因为月子里没有亏了身体,更是把一些小毛病都掰正了,木莲华干起活儿来格外卖力。
洗衣服,砍柴,打野味儿,甚至是代人写信,雕刻牌匾……但凡能挣钱她都干。她现在没有功夫去想别的。她一切的谋划都必须在一家三口能吃饱穿暖的条件下。
封杨氏见木莲华如此能干,对她更是好了。而木莲华在前世大学时选修的公共关系,毕业后更是在外交部工作,对付一个中年妇女,那是手到擒来。
两个人关系好的如同母女。白胖的小奶娃在两个女人的教导下,一天天长大了。
三年后——
“娘,这是昨天的纯利,您收好了。我去看看宝儿。”木莲华把五两七钱的碎银放到线箩里,就朝内室跑去。
封杨氏正在给自己的孙儿缝补衣服。瞧着线箩里多了五两七钱的银子,轻叹了一声。
这个儿媳妇,是越来越精干了。一年前竟然自己开了个福记豆腐坊,现在生意很是红火。每天都能吃上肉,还有不少的余钱积攒。
虽然琴棋书画一样不会,长得也不算多出挑,可贤惠顾家会生养孩子,四周邻居没有一个不夸的。每次她带着聪明机灵的漂亮孙子出去,都是称赞羡慕的,她脸上别提多有光了。
然,她满意,不表示她儿子满意。
三个月前,她收到了一直没有音讯的儿子的信。
原来三年前的科考,儿子高中状元,更是被他的祖父接回了本家。后来在他要回洛城时,发生了意外……之后,又有了一些别的事加上朝廷给他派了工作,便一直没能来接。然后就是儿子不孝云云……
只是,这信她都没有告诉儿媳妇。
因为,她的公公竟然在信里夹了手书。称他不承认这个出身低贱的媳妇,并要为她的儿子另择贵妻。
她忙加急去了一封信,夸了这媳妇性子多好多贤惠多能干,而且最重要的是:还生了个大胖孙子。
一个月后,有了回信,信里是一封休书和一张一万两的银票。还有一个名字——封瑾诺。这是……要孙子,不要媳妇!
公公家那是京城的达官权贵人家。当初她和她的夫君是私奔,才落脚在了这洛城。
因为她的夫君在那个大家族里只是个小小的、连宗谱都没上、还不受公公待见的庶子。所以他们的私奔也没有引起多大的风波,更没有几人知道。
不能归家始终是夫君临死前的遗憾。如今儿子争气,不仅中了状元,还被接回了本家。她夫君在天有灵也是该能安然了。
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现在公公和儿子都决定放弃,她心里固然寒凉不忿,可也知道这结果无法更改。
她也只能遵从。
就是不知该怎么对木莲华说这事。
可终究要说……
把手里做到一半的小衣服放到线箩里,起身去了内室。
木莲华正在给宝儿打扇子去热。见孙子睡的香,就招手让木莲华出来。
木莲华放下蒲扇,跟着出来。
此时正值盛夏,午后的太阳虽说没有正午的熏人,可也热的人心浮气躁,大街上更是鲜有行人。
封杨氏走到厨房,从大锅里舀了两碗凉白开,递给木莲华一碗,自己则咕咚咕咚先来了一气,喝完打了个饱嗝,道:“宝儿他娘,娘对不起你。”都说酒壮胆,凉白开也不差啊哈==!
木莲华不明所以,把碗放到石桌上,“娘,出什么事了?咱商量商量,可不能说这话。”
封杨氏深深的看了木莲华一眼,叹气道:“宝儿他爹来信了。”
木莲华心下‘咯噔’一声,面上却喜笑颜开,后又急切的道:“信上都说了什么?他现在在哪儿啊?还有宝儿……”
见封杨氏面色沉重,木莲华慢慢住了口,满眼惊恐,“该不会是……”心下却浑然不在意。虽然拜了堂,也洞了房,可那是另一个小莲华,不是她啊。她一来就是生孩子。孩子她认,至于孩子他爹,她持保留意见。如果好,能搭伙过日子,她就认了。不能,她就带着孩子走人。如果是死了……这个不可能,封杨氏一点儿丧子悲戚的表情都没有。有得只是怜惜和懊悔,貌似这表情还是看向她的。
封杨氏见木莲华想歪了,忙出口道:“祁儿很好,他中了状元还当官了。”
封祁——木莲华的相公,宝儿他爹,封杨氏的独子。
“中了状元,当官了?”木莲华有点儿懵。继而恍然,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道:“这是好事啊,娘怎么一脸不高兴啊。”
这可不是好事啊!搞不好,为了前途就会把这个糟糠之妻给休了,另择高门女为妻。这样的事,在政治圈里她见得多了!
封杨氏从袖子里拿出了那封,写有休书和一万两银票以及宝儿名字的信封,给木莲华看。
木莲华打开,心中冷意顿生:果不其然。
面上却噼里啪啦的掉眼泪……
良久——
“娘,相公要想政途顺利,少不得一个出身名门的正妻。我、我同意和离。可休妻我不同意——
我照顾娘,邻人都说咱们婆媳像是母女。
我生了宝儿。这得多大的机缘才能一夜就怀上。还有宝儿那酷似相公的脸,谁敢说不是相公的种。谁敢说,估计娘您头一个不答应。
邻里间的话,入于耳,止于口,从不对外言人是非。
身体也壮的像小牛犊子能抗五十斤的麻袋豆子。
客人买豆干我会搭上一块豆腐,乞丐来了我施舍馒头豆浆。我自认气量心地还是没有到不及格的程度。
来来往往的客人旅人,但凡掉落在我的店门口或者店里的钱物,我何曾贪过?偷盗更不可能。
虽说我给人干活做买卖抛头露面,可那全是为了生计,为了咱们三口人能吃饱穿暖。我自认没有做半点出格的事,更别说红杏出墙,我敢拿命发毒誓,我没有!
七出之条我没有犯一样,凭什么休我。”声声掷地,说的封杨氏哑口无言。
是啊,识大体明事理,又能干会养孩子,对自己更是孝顺如亲母,除了出身低微些,哪里又不对了呢?
第二章 卖店
“奶奶,奶奶——”就在这时,宝儿拉起了长笛儿,喊封杨氏。
封杨氏心下直夸大孙子醒的正是时候,忙道了一句,“宝儿他娘快喝口水,忙了半天渴坏了吧。我去看看宝儿。咱不气也不急啊,娘站在你这边的。”说着就朝屋里快步而去。
木莲华在封杨氏走后,她也后脚出了门,直奔福记豆腐坊而去。
因为午后,加上天也热,人大多都没出来,福记豆腐坊只有她雇的小二阿牛在看店。
进了店,木莲华招呼在打瞌睡的阿牛,“阿牛~”
阿牛一个激灵站了起来,迷迷瞪瞪的张口就来,“贵客需要什么?我们福记豆腐坊有上好的嫩豆腐……”等看清来人是谁后,阿牛住了口,单纯甚至有些傻的笑了起来:“老板娘来了。”
木莲华擦了一把脑门上热出的汗珠子,冲他摆了下手,道:“嗯,你赶紧回去,看看你爹在没在家。如果在,让他去许捕头家等我。”
阿牛甚少见木莲华焦急,关切问道:“老板娘,出啥事了?”
木莲华却没空和他说,催促道:“赶紧去。回头你还得看店呢。”
阿牛愣了下,撒腿就跑了。
等再回来,他喘着气告诉木莲华,“我爹大概已经到许捕头家了。”他家到许捕头家,比他家到福记豆腐坊,要近些。
木莲华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什么,急匆匆而去。留下摸不着头脑的阿牛,一脸担忧。
许捕头家
木莲华进门就看到了许贾氏,笑着上前打招呼,“许夫人好啊。呀——许夫人头上这支金簪子真是亮眼,款式也新颖,衬得许夫人越发雍容贵气。”
夫人按规矩是正经有品级的官的妻子才能叫。一个没有品级的捕头,叫娘子就不错了。偏这许贾氏喜欢别人叫她夫人。周围人,想着县官不如现管,反正都是上下嘴唇碰碰的功夫,也不丢枚钱少块肉的,便也都顺着她了。而有守规矩不叫的,则大多要被这位许贾氏折腾几回,直到对方改了口才算消停。
许贾氏见是木莲华,也笑容满面,听到木莲华夸赞的话,笑容更添得意,“我相公托朋友从京城给我买来的,是今年的新款。”
木莲华一脸欣羡:“京城的?难怪这么贵气呢!咱们洛城这小地方,就没有这样的好东西。许捕头对夫人的心意真是羡煞旁人。”
木莲华虽说也是京城来的,但她从不说自己是京城来的,而是说的杜氏夫妇的老家。不过,她的户籍也确实是落在杜氏夫妇那里。直到嫁给封祁才迁了户籍到洛城。
“哪里哪里。他啊,可有气我的时候呢。”
……二人寒暄着就进了门。
许捕头和阿牛的爹陈三贵正坐在客厅里闲聊,见到木莲华进来了,许捕头忙招呼,“木掌柜的来了,快请坐。”
木莲华每个月都会给许捕头茶水费,所以这态度自然是不同的。
陈三贵也忙站起来,“木掌柜的来了。”
许贾氏见自家相公给自己使眼色,会意的笑了下道:“这都旧茶了,我去换上一壶新的。”嘴上说着换茶,却看都没看桌上的茶水一眼,拧着臃肿不细的腰肢走了。
见许贾氏走了,木莲华敛去了脸上的笑意,肃正道:“我也不转弯子了。我那福记豆腐坊想盘出去。”
话一落,许捕头和陈三贵变了脸色。
他们最是清楚不过了。木莲华的福记豆腐坊,生意红火的令人眼馋。店里的东西每天都不够卖。
许捕头每个月的俸禄才二两。木莲华给他的茶水钱足有五两,可见一斑了。
而陈三贵会让独生儿子阿牛,去她的福记豆腐坊当看店的,也是想让他去偷艺。
“一千两。连水豆腐、秘制豆干和素肉的秘方一起卖。且卖了就不会再卖,绝对独家。”这三样恰是陈三贵想求而不得的。他一直眼馋这三样东西,多少外地来的商户想要买,可惜她出货太少,远远不够卖的。
一千两,不是一笔小数字。
陈三贵虽说也是做买卖的,还是丝绸生意,但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现银也是够呛,而且万一要是赚不到钱,或者木莲华不守承诺又把秘方卖给了别家,那他可就亏死了。所以这一千两他踟躇着。
而许捕头则完全不会做生意,再说他惧内,他的夫人打死也不可能会给一个铜板的。更何况是一千两银子。
最后木莲华让了一步,只问陈三贵收了五百两。剩下的五百两,她换了三成的股,并签了一式二份的合同画押。
而这三成,既保证了秘方不会流出去,又令以后的陈三贵庆幸不已……
许捕头得了二十两的辛苦钱,这事情圆满结束。
店里的阿牛,此刻还不知道,他现在看的店可是看的自己家的店。
木莲华远远的看了一眼福记豆腐坊。她知道在她走后,这家福记豆腐坊绝对会更红火。因为她能看出来,陈三贵不是一般的商人。他有眼光也有能力,他能看到她的福记豆腐坊的潜力和其中的利益。而她不是不想把福记豆腐坊做大,只是一直有封祁这个不定性因素。
现在好了,她可以离开了。一切重新开始,也未尝不可。
拿着休书和银子,带着宝儿,她完全可以重新生活,重头来过。她不会清高得不拿银子,这是现实的社会,她没有那么多的自尊心来糟践自己难过。
对于封杨氏,她是不舍和愧疚的。可想到她就要进京城享福了。而她的儿子封祁可以娶贵女,纳妾,到时候多的是孙子孙女给她含饴弄孙,也就稍稍放开了心。
第二天,天不亮。木莲华在陈三贵的帮助下离开了洛城,去了何地,没有人知道。
后来有不少人来打听,特别是封杨氏,哭的让人心酸难受,可陈三贵都推脱不知,也确实是不知。之后就一直有人盯着福记豆腐坊,结果一年又一年,福记豆腐坊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却一直都没人来找陈三贵要过红利。
------题外话------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thanks(^人^)
第三章 儿子
六年后
冬日的晴空高远明澈,空气亦是冷冽而清新。
木莲华过腰的栗色头发,编了一个简便的蝎子辫,踩着灰兔毛短靴,裹着她让人做的现代款式的及靴长军大衣,下了马车,深深的吸了口空气,眼神温柔的看着蔚蓝的天空,轻声呢喃:“能活着真好。”
紧随她下车的是一名着简利束腰圆领衫,踩着缀珠鹿皮靴的少年。看似极平常的浅白衣料,实则是一年仅产十数匹、冬暖夏凉的雪蚕素锦。鹿皮靴上的宝珠更是鸽蛋大的深海黑珍珠,难得的是这一对珠子,一样大小一样圆润朴实,看似无华,细瞧则夺尽幽光。
少年剪着一头齐眉齐耳的顺直短发,显得内敛而文雅。乌黑明亮的发质在阳光的照耀下,莹着晃眼的光泽,诱人想揉乱了看。一双澄澈漂亮、眼尾稍稍上挑的狭长凤眸,露出本质难掩的凌厉锐气。白皙如玉的无暇肌肤,相貌精致靡丽,身材是少年的细长偏瘦。
然而,谁能想到这隐隐露出赛雪欺霜气质和惊世风华的少年才九岁。
笔直修长的腿轻巧一跃,少年下了马车,看着木莲华问道:“娘,前面就是明城吗?”声音如轻快流动的泉水,含着一丝男女莫辩的清冷细柔,端的是好听悦耳,令人想一听再听。
“嗯,前面就是大晋皇朝的京都——明城。马儿渴了,让它歇歇喝点儿水就进城。”木莲华看着越来越有祸害趋势的儿子,心里那是相当的自豪!
当然,她晓得这儿子是一点也不像她。不论是性格、相貌、动作习惯还是其他,都统统不像。
她已经不记得封祁的模样,遥远的记忆中,那洞房花烛夜只有疼痛和模糊的身材轮廓,那轮廓倒是绝佳……
不知为何,封祁在休了她后,六年来一直未再娶。
好奇怪的人。
该不是觉得还是自由来的更舒坦吧。
反正儿子他也有了。虽然她在养着,但还是姓着人家的封姓,叫着人家起的瑾诺的名。当然,她是不会承认是她太懒,懒得费脑瓜子另取他名。而且,这名字貌似也还可以。
再来,他很得明景帝的倚重宠信。自身又智力手段非凡,并以前无古人的速度,如今已升至六部长官尚书令兼任少师。辅助天子参谋议案,并掌控着整个大晋皇朝最高行政。不论什么重大的决议,最后都要经过他的点头才能付诸于实际行动。绝对的权利,仕途坦荡荡光明一片。
那么娶妻还真已经不怎么重要了,果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更好吧。
然而,子非祁,焉知祁所想呢?
封瑾诺见木莲华突然看着他的脸发呆,便伸手在她的眼前晃了晃,好奇道:“娘,你在想什么?”
木莲华回过神,一掌拍开封瑾诺的小手,“去,娘想什么是你能问的么?”
“为什么不能问。”封瑾诺理所当然的道。
“哎,我说你这小屁孩儿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我说不能问那就不能问。”木莲华胡搅蛮缠道。
“娘,霸道,独裁。”封瑾诺鄙视了木莲华一眼,转身去看车夫喂马去了。
木莲华噎了一下,这破孩子,光长得好,一点儿都不表里如一,好不可爱……
很快,马儿就进食进水完毕,开始继续走。
马车里,依然裹着军大衣的木莲华在拨弄着算盘算账,算到一半时倏地停下,然后看向认真看书的封瑾诺,迟疑了一下道:“这次在明城开店,可能要花些时间。这段时间你要不要进书院读书?听说荣山书院还可以。”
荣山书院,是京城除却天泽书院,无论是口碑还是实力都是最好的书院。木莲华有个朋友是荣山书院院长的亲传弟子。所以,凭着关系和封瑾诺的资质,进荣山书院应该没什么问题。
当然,如果是托封祁的关系,连天泽书院估计都能进。
封瑾诺的智商很高,是木莲华前世今生见过的最高的。真正是看书过目不忘,举一反三,思维敏锐,有不符年龄的冷静自制。
但情商很低,甚少能和人玩到一起。加上因为她四处跑,他也跟着跑,遇到的大多是各式各样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和他同龄的,因此更加没有差不多的小朋友可言。
即便有一两个,也往往和人家玩不到一起,一次两次后人家也就不和他玩了。人缘差的离谱。
听说封祁在官场人缘挺好,怎么就没能把这个基因也遗传了呢?殊不知,封祁那哪是人缘好,纯粹是周围人迁就着恭维着巴结着,唯恐有一点儿违逆。
封瑾诺抬头看了木莲华一眼,无可无不可的答道:“随娘高兴。”
“什么意思?”木莲华合上账册,抬头看他。
封瑾诺重新低头看书,“就字面上的意思。”
木莲华微皱了眉,她超级不喜欢封瑾诺这种忽然就不咸不淡的样子。
貌似自他懂事后,就有了这种变化。让她一度以为是因为单亲,所以孩子才会变得古怪些。后来才发现,像是天生的。对不感兴趣不在乎的东西,都可有可无的冷淡对待。而人缘差也多是因此。
“娘,我……”封瑾诺攒紧了好看的小眉头,他不是故意的。他也不知道怎么了,明明警告过自己别对母亲这么说话的,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得了!你继续。我也是听说荣山书院里有一个很大的,你应该会有些兴趣。等你看完了那个,咱就接着不上了。”自己的孩子果然舍不得他委屈。虽然知道不该如此任由,可终是一次次妥协。希望某人能比她强吧……
封瑾诺一听有书看,眼睛亮了一下,声音也不由的欢悦了些,“嗯,娘说了算。”
屁!木莲华腹诽暗骂一句,继续打开账本开始算账。
她现在在做进出口的生意。
六年前她带着封瑾诺离开洛城后,花了三年半的时间四处游走。甚至漂洋过海,去到了一些海上岛国。领略了那里的风俗,并带回了一些当地的土特产。
谁料这些土特产在大晋皇朝还挺受欢迎,令她满满的赚了一笔。
之后,她就开始做了投资,雇了船队和一些当地有权有势的官商合作,生意越来越红火起来。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封瑾诺跟着她东奔西跑,没少吃苦受罪。
有一次他们坐的海船遇到一个小型风暴,不少人都被卷到了海里,封瑾诺那次也掉了进去,若不是木莲华死命拉住,估计早就喂了鱼。
还有一次跟着一个大船队出海收货,结果被有杀魔之称的海盗王盯上,整个船队被劫了去,差点儿送命。
还曾经被拐子给强行掳去,差一步就要被卖到不知明的地方去了……
第四章 京都明城
明城城墙高三丈,共有八道石城门可进京,分别是乾门、坤门、巽门、震门、离门、坎门、艮门、兑门。
八门拱一宫——皇宫。
很快马车就通过了明城离门的城门,进了京城。然后马不停蹄的进了一处挂着‘莲宅’二字的红木门匾的三进院子。
这三进的院子,虽说不在京城权势最集中的中心地带,但光是擦着边儿也是价值不菲的。
这一出三进的院子花了木莲华五万六千两的银子。这还是她托了人才买到的。那权贵中心地带的房子,是有价无市的。
一番梳洗后,木莲华去看了看宅子里各岗位的仆从。
一共有八个人,工资要的不多,干活儿慢些但贵在细致。
他们有被赶出来无处可去,有是孤苦伶仃一个人,还有被当成牲口扯来扯去待价而沽……都是木莲华在路上遇到捡到买到的,看其可怜在对方也愿意的情况下,就出了路费让他们来了这个宅子里落脚生活。
其中管家林又安最年轻。是木莲华在路过一个将要散市的奴牲市场买到的。他的过往木莲华没有问,只听卖他的人牙子说是得罪了权贵,所以被贬为奴。
木莲华买到他时,当时他近乎已经没有了人形,披头散发,全身都是污垢泥点子,只有一双深沉苍凉的大眼珠子,无波死寂,却又像是满是恨意哀恸,只一眼就侵蚀人心,动人心魄。
再见面,就是现在了。
干净整齐的灰色管家衣服。剑眉俊目,身姿高大挺拔,额间一点朱砂痣,端是吸引人眼球。木莲华瞧着面前这位陌生英俊的青壮年男子,再察觉不到初见面时的震撼犀利,现在更像是一个翩然君子,眼前一亮心悦清爽。
打量了一会儿,木莲华越发的满意了,点了点头,道:“老林,你去看看少爷,看他有什么需要的。”
这样的人着实是养眼,但不能老跟在身边,太容易让人荷尔蒙加速了。她已经有九年没有过性生活了。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老是想要冲动冲动。
无关情爱和思想道德,纯粹是身体原始的欲望。毕竟这身体才二十五岁,正是年轻的时候,加上前世已过而立的熟女思维姿态。冲动真是一种要命的情绪。
木莲华从袖子里抽出帕子呼扇了两下,就朝自己房间而去。
一觉醒来,天色已经近黄昏。
坐在窗前,木莲华看着窗外一株含苞的梅花树,有些出神……
她到底还能为宝儿做些什么?
宝儿一天天长大了,他该有个父亲来教导。虽然她有信心教育好他,但终究是母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