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村姑玉篱-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冬儿爸妈见儿子这样,以为他彻底对夏彩死心了。才高兴了两天,二富回工地,王冬儿也自己卷了铺盖卷跟过去。对王家两口说,往后他自个儿娶媳妇自己养,娶谁他们也别管!
    这事白婶觉得跟自己家脱不了关系,见着王冬儿爸妈是说什么都不对劲儿。严姐买东西回来,白婶赶紧问她王冬儿妈怎么样了?
    严姐扯了嘴角笑,
    “说是牙疼,上火,嘴里含着青橄榄呢!那天还说要舍了冬子不要,这下给反过来了!”
    白婶瞪眼王凤羽,一脸不自在。
    严姐开导道:
    “放心吧!船到桥头自然直!您面前两个,闹得不比这大?如今不一家子和和美美的?再过些日子,您养好了身体,就等着看孙子吧!”
    王凤羽和玉篱难为情地别开头。白婶看着两人眼里含笑。大半辈子里,从没像这阵儿似地开怀过。儿子有了真心疼他的人,一辈子有了着落。娶回来的媳妇儿也懂事知理,两人都齐心上进。再往前,铺在眼前的日子,可不就是这路边新柳似的,光鲜油亮得耀眼!

    ☆、第一百七十三章丰收

    大家陪着白婶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让照了个肺部ct,再开了些止咳药,其他什么也没有说。结果一周后出来,白婶红光满面,出了医院,又跟着玉篱他们一起去学校看周礼书。
    一群人说说笑笑,兴致勃勃。拜访了周礼书出来,干脆车也不坐,让玉篱领着,顺着玉篱以前常步行回家的路往回走。在外边跑了一整天,快天黑回到家,又跟张镇说了许久的话才歇下。
    第二天一早,晨曦微露,王凤羽和玉篱就先一步其他人起来。王凤羽要赶在五月初回工地去。昨天匆匆跟建房子的师傅会了一面,今天还得赶早去商量建房用的材料,价钱等等。玉篱则匆匆到后院洗了把脸,就往娘家去。
    昨天玉篱走后,玉篱妈才想起来。托张镇问问白婶,眼看收麦子,插秧的季节就到,要不要也把她家的田包出去,跟玉家和王七婶家一样,请人帮忙都打整了?
    王凤羽一听,很是赞同。白婶身体不好,玉篱干农活是个什么样式,他也清楚。请人帮忙的话,百把几百块,只需自己两天的工钱就办得妥妥当当的。要单靠自己,累得个人仰马翻不说,总要忙上个不知多少天才算完工。
    玉篱也赞成。不为别的,大棚里的瓜果蔬菜到了采摘的时候。玉篱和张镇合计,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春天的菜消了苗,夏天的还在地里长,得抓住这个空档一口气把大棚里的蔬菜瓜果都卖个好价钱才行!为此,玉篱专门让王凤羽和推迟一阵儿再走,好帮着搭把手。
    玉篱匆匆到了家。玉篱妈刚巧从蒸笼里端出热气腾腾的砂仁鸡蛋糕,外加一碗奶白醇香的鲫鱼汤。笑着跟玉篱说:“就知道你要赶早回来!”
    玉篱瞪眼瞧着母亲。
    玉篱妈笑眯眯地瞅玉篱一眼,
    “女人一辈子就一次,要知道爱惜自己。底子好,将来孩子也好带……”
    玉篱的脸腾地火红。玉篱妈还要再打探王凤羽对她好不好,玉篱端了鱼汤猛灌,把包田的事说了,塞给玉篱妈五百块钱赶紧跑出门。
    出了家门。玉篱又去找静茹公公,让明天一大早帮忙送菜进城卖。说起来,静茹也要去大棚帮忙。玉篱看她双手抱肚的样子,哪里敢让去?到隔壁喊上三平,一块回了家,刚好白婶和严姐做好饭,大家伙一起吃好,留下白婶看家。浩浩荡荡地向大棚而去。
    正是春深夏至的时候,从南边净湖里吹来的风暖融融的,路边,河边的杨柳枝轻轻拂动。放眼四周,或是波光粼粼的水田,或是连成片的金黄麦浪。处处都有人家忙碌的身影。
    进了大棚,迎面一片硕果累累的玉米地。穿过枝叶婆娑,左首是藤蔓相连的黄瓜,右手是一大片仰头望天的红辣椒……
    玉篱望着这一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张镇笑眯眯地,一脸的满足,
    “另外一棚瞧着更爱人!满畦的茄子,一茬接一茬,到了秋天还可以连着卖秋茄子!”
    又感叹。
    “毕竟年轻。脑瓜子比我灵!你这么五花八门地一折腾,还真是,都摸清楚了!下茬种啥咱都手到擒来!”
    玉篱很激动。忙着结婚,这大棚越到后。越都全托给了张镇。要说没张镇就没眼前的一切也不为过。玉篱说:“都是您的功劳!以后该干什么,怎么做,我都听您的!”
    张镇乐呵呵地,笑得大胡子翘老高。王凤羽看着神色飞扬的张镇和旁边俏生生的妻子,嘴角含笑。转身舀上箩筐,一头扎进枝叶繁茂的玉米地里。
    大家伙儿这一忙,直到中午白婶来送干粮才歇手。吃完饭,白婶不顾玉篱阻拦,留下来跟静静一起摘辣椒。两人一起,一站就在辣椒地里直站到晌午。玉篱一数,玉米,茄子,黄瓜,辣椒,四季豆,青豆,各占了两大框,外加一筐不敢重压的西红蜀。赶紧让大家都停手。
    “再多就怕陈表叔的车装不下!再说,第一天去,也不知道行情!”
    张镇乐呵呵地,意犹未尽。
    “菜市就挨着鱼市,熟得很,不打紧!”
    第二天天还没亮,王凤羽,张镇,两人早饭都顾不上吃,借静茹公公的车押上菜,急急忙忙去赶早市。这里,玉篱带着剩下的人,严姐,静静,三平,外加白婶,赶紧地又下地摘菜,为下一天做准备。
    忙活一天,毕竟少了两个壮劳力,到晌午,摘的菜只有昨天的大半。王凤羽和张镇也迟迟地,直到快擦黑才从城里回来。两个人各挑了一摞箩筐,看起来很疲惫。
    玉篱也顾不上累,赶紧给他们端上热菜热饭。王凤羽还好,说到收入,笑着从箩筐里舀出一大塑料袋零钞,跟玉篱说:“我算着差不多三千块钱是有的,就是没数过!你仔细算算!”
    玉篱和白婶他们听说这么多钱,都惊喜不已。
    张镇吧嗒吧嗒地咂手里的旱烟,将挑子里的秤盘递给玉篱,“这活儿大男人干不了!一把豆子就要争一回,明天你们自个儿去吧!”
    张镇这么一说,屋子里的女人都明白过来。菜市场,可不就是鸡毛蒜皮,短斤少两的事?大家商量,隔天让玉篱跟王凤羽一起去。
    晚上回到自己房里,玉篱把王凤羽给的钱一张张按面值清理下来,果然有三千五百来块钱。玉篱对着王凤羽傻呵呵地笑着,说了不知多少句,“发了,发了”。被王凤羽一个响指弹在头上。
    “见着钱就晕头了!我问你,大棚里的果蔬还能像这么卖多少次?”
    玉篱一合计,现在是第一茬。摘五六天是不成问题的。到第二茬,产量应该也差不多,可到时候恐怕就卖不了这么高的价钱。算来算去,一个季节下来,恐怕也就刚好把搭大棚的投下的钱捞回来。
    王凤羽又说:
    “还有种子,肥料,农药。再者张叔,冬子,三平他们出力帮忙,该怎么算呢?你也不能白忙活吧?”
    这一说,好像保本都难。
    玉篱垂首丧气地躺回床上。王凤羽轻轻将妻子拥在怀里,帮玉篱捏着胳膊。累了一天,玉篱浑身酸痛,王凤羽结实的大手有轻有重地一按摩,玉篱舒服地靠在他宽阔的怀里。
    “怎么办?我觉得我已经够使劲儿了,到头来好像还是没起色。”
    王凤羽亲了下妻子的额头,
    “也犯不着就灰心。这不才一季吗?大棚里条件好,一年种出三季来不成问题。我看,一年赚个三,四万应该差不多。”
    末了怜惜地看着妻子,
    “就是太累了。”
    玉篱没睁眼,
    “三,四万,还赶不上我爸妈养的一塘鱼。我还自以为自己有多能耐……”
    轻轻叹了口气,
    “我就是看着我妈他们天天忙,瞧着都累。寻思要找条新路子出来。哪想到反倒把自己掰成陀螺!”
    皱了眉头,往王凤羽怀里蹭了蹭。
    王凤羽怜爱地收拢手臂,
    “我早就看明白了。靠天靠地,靠力气吃饭,是世上最吃亏不讨好的事。有我呢,过了这两年,我一定要让咱们过不一样的日子!”
    说着抱住玉篱的胳膊紧了紧。
    玉篱闭眼隐约听见王凤羽捏指发出的轻微脆响,人已经疲倦得撑不起眼皮。模糊说了句,已经满足,就沉沉睡去。
    接下来又忙了五六天,果然跟两人算的差不多。第一茬,险险地差两千块才到两万。连搭大棚的钱都没赚回来。等到摘第二茬,大概才能回本。
    几天过去,玉篱也想通了。一完工,就舀出五千块钱,张镇两千,王冬儿和三平一人一千五,权当先给三人垫一部分工钱。
    张镇推辞,玉篱就直接帮他办了张银行卡存进去。王冬儿和三平的,王凤羽回工地的时候带去。王凤羽去工地,严姐也提起回碧暮寨的事。白婶和玉篱两人想到老林,都没出声留她。在王凤羽去工地的前晚,玉家夫妇也被请到王家,大家又热热闹闹地吃了顿饭,算是给两人饯行。
    到晚上,玉家夫妇告辞,张镇,严姐,静静都各自回了房。玉篱想到王凤羽几天来天不亮就去城里卖菜,一回家又马不停蹄地在大棚里忙,到了明天,在工地又是干的体力活,就守着炉灶用大锅烧了满满一挑水,让王凤羽去泡澡。
    王凤羽家跟玉篱娘家不一样。想来是白婶年纪大,王凤羽又是个大小伙子,就只在后院敞棚里,搁了个大木澡盆,并没有建洗澡间。白婶见玉篱在刷澡盆也来搭手。说道:“下次凤羽回来,就让他找人修个浴室,你也方便!”
    说着说着,不停地咳。
    玉篱只觉自己婆婆是这些天累着了,连吃药都不管用。当下,心里很是抱歉。跟白婶商量,明早王凤羽一出门,就带她去医院舀结果,一定得让医生再多开些药,然后回家好好将养!
    白婶浑不在意的样子,说身上汗湿,转身回房去换衣服。玉篱愣住,伸手在空中划了划,夜晚的风凉丝丝地擦过指尖。玉篱跟过去,进了白婶的房间,只见白婶扶着床架,虚弱地大口喘着气。玉篱赶紧上前去扶,摸着她的手,整双手都是冰凉濡湿!
    玉篱心惊,等白婶缓过气,瞧着她咳出口深色的浓痰,不禁嗓子有些发干,“您到底怎么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照旧

    玉篱见婆婆一下子虚弱成这样,吓得大惊失色。白婶半天没缓过气,玉篱将她扶坐在椅子上,转身往外跑。白婶不知哪里来的劲儿,一把将玉篱拉住。
    玉篱急道:
    “我去喊凤羽!找冯军哥来看看!”
    白婶大喘口气,
    “他明早就去工地,别让他揪着心出门……”
    玉篱不听,白婶硬是死死抓住她的衣襟,被玉篱带得扶椅子站起来。
    “天不会塌!等一晚上又如何?”
    一急,说话的声音比平常大了好几分,“等明天舀了结果,要咋再说!”
    玉篱见婆婆急成这样,只好停下脚步。舀了药和水,看着婆婆吃了药躺下休息,这才心神不宁地去喊王凤羽泡澡。
    静静的月光下,从远处田地里传来阵阵蛙鸣。走出后院搭的柴禾棚,漫天星斗熠熠生辉。玉篱从水龙头里接了一大瓜瓢凉水,自肩上帮王凤羽淋下去,坐在澡盆里的王凤羽惬意地“咝”了一声。
    “这才痛快!泡什么澡?麻烦!”
    张罗着让玉篱再给他来几瓢凉水。
    玉篱看王凤羽一眼,低头认真将被热水泡得热乎乎的毛巾细细地捂在王凤羽肩肘和背上。一边嘱咐他,“到了工地,再忙再累都别忘了用热水泡泡脚,这样最解乏。”
    说罢,又给澡盆里添了几大瓢热水。
    夜风习习,王凤羽斜靠在热烘烘的澡盆里,玉篱要嘛轻轻地帮他敲打着背,要嘛一下下轻重适宜地蘀他揉捏臂膀上酸痛僵硬的肌肉。棚子里热气蒸腾,玉篱半弯了身子。额头泌出一层细汗,若有若无的,阵阵馨香袭向王凤羽。
    王凤羽拉住玉篱的手,轻轻摩挲。纤细白腻的双手,食指根处却各磨出个豆子大小的茧子。王凤羽沉默一下,忽然问玉篱,“你给我的书,还有你自己的那些。都搬过来了?”
    玉篱正走神。听王凤羽问,疑惑不解,“是啊,我的东西全搬过来了!”
    王凤羽放开玉篱,仰头浸入澡盆里,“哗”地又一下坐起,任由水珠成串滑落。玉篱唬了一跳,舀来干毛巾给他擦头。
    王凤羽偏开头。从玉篱手里接过毛巾,轻轻地擦玉篱额头的汗。
    “大棚里忙不过来就花钱请人帮忙。横竖不会折本,你自己留点儿时间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挣钱的事有我。”
    玉篱看着王凤羽,沉默了一会儿,忽而翘起嘴角笑起来。
    “那好啊。我就呆在家养尊处优,等着做阔太太!”
    夜深,想到王凤羽一去不到十天半月难得回来一次,玉篱主动钻进王凤羽怀里。到了天亮,送走王凤羽和三平后,却赶紧去找沈爱芳,从她那里舀了粒避…孕…药吃下去。
    自从前晚见着婆婆咳出的那口痰后,玉篱晃眼看见箩筐里漏掉的个红辣椒,眼皮子都忽地跳一下。将近中午。才带着白婶。两人磨磨蹭蹭到了医院。
    玉篱一进医院大门口,迎面就瞟见住院部门口那株大榕树,眉头一皱,赶紧错开眼睛。扶着白婶加快脚步。
    白婶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像是看出玉篱的不安。两人坐在长廊里候医,接连拍着玉篱的手背说了好几次不会有事。
    玉篱也对婆婆笑,手上舀的挂号单却不知不觉被扯成两截。正沉沉地对着半截单子,护士将两人喊了进去。
    医生头发花白,已经上了年纪。看眼白婶和玉篱,心平气和地让两人坐下再说。玉篱眼尖地瞥见他嘴角挂着的一丝微笑,提起的心稍稍放下些。
    玉篱笑着问白婶的检查结果。
    老医生嘴角仍挂着笑,慢慢地将鼻梁上的眼睛褪下,用帕子拭着,特别看了眼白婶,“说到结果,我说句多余的话。”
    玉篱巴巴地望着他。
    医生说道:
    “我有糖尿病,高血压,还得过半身不遂,你们看得出来吗?”
    医生人有些瘦,可人上了年纪瘦反而比胖好。再加上他面色红润,精神爽朗,玉篱赶紧说:“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只是觉得自家正在心急火燎地等结果的当头,医生忽然说这些闲话很不适合。
    玉篱有些不耐烦,白婶却津津有味地听着。
    “上了年纪,小病小痛都找上来。像您,还能给人看病,很不容易了!”
    医生拉开话头开始说:
    “算起来,我也是死过一次的人。高血压,骑车摔了一跤,左边身子就动不得。没办法,只好提前退休回家天天躺床上。开始是怕死,怕得不敢闭上眼睛睡觉。后来觉得活着遭罪,还不如早些了结了。”
    玉篱听得皱眉,白婶仍然专注地听着。
    老医生呵呵笑,
    “谁知道,这么以来,没把这事放心上了,嘿!我又能动了!你说……这不是自己吓自己吗?我自己想想,都觉得好笑。人呐,但凡有口气在,该干嘛干嘛,别老天无意,自己倒把自己吓了!”
    白婶目光一闪,跟着呵呵笑起来,
    “可不,命由天定,这老话再对不过。我是想得透透的,活一天就乐一天,哪天要走了,也得无怨无悔……”
    老医生带上眼镜,
    “对,对,对!是这个道理!您说咱们都到了这岁数,还有什么想不开,什么能吓倒的,是不是?”
    玉篱听不下去,站起身问医生,
    “您看,我婆婆上次的检查结果……”
    医生指着玉篱对白婶说:
    “毕竟年纪轻,还是没咱们通透。”
    白婶笑道:
    “我这媳妇儿孝顺!”
    又说:
    “医生,您放心,我心宽!有什么您就直说吧!”
    医生脸上的笑容缓下来,
    “您得的是肺结核。本身,就现在的医学来说,肺结核医治好是没问题的。不过您拖得太深沉,身体底子也不好,要治愈得费些时间和精力,心里得有个数。”
    白婶呵呵笑起来,跟着又开始咳,赶紧退一步离医生远些,“这病我知道!年轻的时候就见人得过!我不怕!”
    见玉篱凑过来,又退一步,
    “小心,别传染了去!”
    对医生不知道有多感激!为了让自己有准备,竟然绕了这么大个圈子!
    玉篱按医生说的,赶紧去办手续,立马让白婶住了院。心里还是有些发毛。果然,过了一会儿,护士让玉篱单独去见趟医生。
    老医生一改刚才和颜悦色,问玉篱做人子女是怎么当的?都拖到咳血了才带来看!说是白婶的病,能不能治好还得看老天帮不帮忙!
    玉篱脸色灰败地回到病房。白婶见了,笑着说:“你这孩子,但凡有好的一面,就要信。就算我得的是绝症,咱们也得想着能治好!”
    一点儿也不问医生又对玉篱说了些什么。
    玉篱忽然很想哭。白婶深深地看着玉篱,“天塌不了,多大的风浪我都经过,不算什么。凤羽他爸那会儿,我也算死一回了,活这么多年,如今凤羽和你又和和美美的,已经很知足!”
    玉篱拼命咬着嘴唇,安慰婆婆别瞎想。心思一转,盘算打电话把王凤羽喊回来。还没动身,白婶却异常严肃地看住玉篱的眼睛,“别跟凤羽说!让他忙自己的事去。攀扯你就够了,其他的别再耽误。往常咋样,咱们照旧还咋样!”
    玉篱不同意,白婶一急,咳得喘不过气来,不住声地求玉篱。
    玉篱想到王凤羽正在干的活,迟疑地点了点头。要瞒王凤羽,婆婆住院的事知道的人越少就越好。玉篱安顿好婆婆,连忙赶回家。跟张镇把事情说了,没想到张镇面上也看不出什么。
    “人上了岁数都这样。大姐说得对,该咋样照旧咋样,是福是祸自有老天爷。”
    主动跟玉篱说:
    “大棚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你一心一意照顾好你婆婆!”
    两亩地的大棚单靠张镇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玉篱草草吃了口饭,又回娘家去。把婆婆住院的事跟玉家夫妇说了,面带愧色,
    “……张叔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到时候又得连累妈去帮帮……”
    又嘱咐让干妈王七婶千万别告诉三平,就怕三平跟王凤羽说。
    玉篱家两口端详着面容憔悴的女儿,心疼不已。玉篱妈不由自主地叹口气,“在家你爸,嫁了人婆婆。你说你什么时候是个头?”
    拉着女儿不肯放手。
    玉篱顾不了母亲伤怀。回到家又忙着收拾衣服,洗漱用具,赶天黑回医院陪王凤羽的妈。
    自从玉篱爸住过院后,玉篱对医院莫名其妙地打心里忌惮。就是大白天,走在长长的走廊里,也觉得心里发凉。白婶却没事人似地,该吃该喝,跟平常一样,一点儿也不假玉篱的手。晚上玉篱迷迷糊糊醒来,婆婆却在给自己掖被子。除了在医院,好似她根本不是病人。玉篱在医院赖了两天,白婶就催她回去看看家里。
    玉篱不。中间除了给王凤羽打过几次电话,玉篱妈来医院看过一次外,玉篱一直把白婶看得紧紧的。吃药,打针,盯着墙上的时间掐得准准的,稍微迟一些就去催护士。直到第二个周末,白婶没提出来,玉篱却一早起床安排妥当就回了家。

    王凤羽告诉玉篱,他今天要回家。第一百七十四章照旧
    ☆、第一百七十五章相瞒

    几次在电话里,玉篱都差点脱口而出,把白婶生病的事说出来。可听到电话那头时不时一阵机器轰鸣,要嘛闹嚷嚷的声音,玉篱又无声地闭上嘴。
    玉篱出城后,赶巧在城边碰着了静茹公公。陈表叔看见玉篱心事重重的样子,问道:“多长时间没见着你婆婆和你,是在忙啥?”
    玉篱想都没想说道:
    “去碧暮寨,一见严姐那里山青水秀,就多呆些时候。”
    又补充,
    “空气清新,对身体好!”
    陈表叔疑惑地眨眨眼,
    “早起头趟,我才送了静静和她妈回村里。你这是……你婆婆呢?你们都回来,她呢?”
    玉篱望着陈表叔词穷。严姐去碧暮寨,静静也要跟去帮她母亲的忙,说是新学年开始再回来上学。两人是跟着玉篱和王凤羽的妈一起坐陈表叔的车,到了城里才分开走的。白婶生病的事严姐母女也压根不知道。
    玉篱呐呐地,
    “没事……”
    陈表叔一脸狐疑。玉篱紧走两步跨上车,坐在车里,觉得头疼得厉害。不说严姐母女,一会儿王凤羽回来,玉篱至今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痛痛快快和盘托出,既怕婆婆怪自己,也怕王凤羽一心挂两头工作的时候分心。不说吧,到底该怎么瞒下去?
    车一停,玉篱跳下车,将钱塞进陈表叔的手里就逃也似地转身走开。临到家门口,远远地院子里传来阵阵人声,很是热闹。
    玉篱慢慢推开院门,正对大门的中堂上。摆了桌席,一桌十来个人正热火朝天地在吃饭。玉篱见着这情形,惊诧不已。众人也纷纷转头奇怪地看她。
    坐在人堆里的张镇抬头瞧见玉篱,慢慢地从位子上站起身,面色往下沉。严姐,静静,还有玉篱妈也忽地从灶房挤了出来。
    玉篱妈疾声问玉篱,
    “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你婆婆呢?!”
    脸色刷白。一看就知道想岔了。
    玉篱赶紧解释,
    “凤羽一会儿要回来!我回来看看!”
    大家这才明显松口气。张镇见无事,又坐下招呼人。
    玉篱茫然地看着中堂上吃喝的陌生人,问玉篱妈,“这是怎么了?”
    玉篱妈捶着腰,
    “还能怎么,你的大棚呗!”
    叹气道:
    “真正是个大累赘!你风风火火建起来,拍拍屁股就又该干嘛干嘛去。倒成了你张叔的的事。事完了,你也别挂羊头卖狗肉,我看就都全算给张师傅吧!”
    玉篱听了,颓然地进了灶房,默默坐在凳子上不说话。
    严姐和静静站在一旁。原本严姐是有些怪玉篱。王凤羽母子俩,对自己和女儿是除了张镇之外最诚心的人。店子关了。不是他们母子关照,自己和女儿就得回山里去。静静跑出去,这家人又跟自家一路走过来。现在白婶病得这么严重,自己却蒙在鼓里。可看着玉篱,头发蓬松,脸色憔悴,人瘦了一圈。严姐也跟着玉篱妈叹口气,“大姐说的气话。这不到了摘二茬菜的时候了吗?凭家里这几个人铁定是忙不过来的。我和静静原想回来搭把手,还是张哥有办法!找了惯常在乡里帮忙插秧收谷子的乡亲搭手。又联系了批发市场。才几天功夫就做好了!今天是最后一天,张哥说请大家吃顿饭!”
    拍拍玉篱,宽心道:
    “放心吧,事事都弄得妥妥当当!我跟静静也不走了。咱们这么多人,还怕顾不过来?”
    玉篱垂着头,
    “我知道连带大家都跟着累……”
    玉篱妈坐在灶孔旁,沉沉地盯着灶孔气哼哼地。
    严姐听不得,赶紧打断玉篱的话,喊静静去盛饭。
    “先吃饭!吃完饭还有好些事等着你!凤羽不是要回来吗?”
    这么一说,玉家母女都沉默下来。严姐等玉篱将小碗饭吃下去,才斟酌道:“要我说,就跟凤羽都说清楚了吧。他从小吃苦的人,又经过这么多事,能担住的!母子连心,被瞒着,着实不好!”
    玉篱妈闷闷地,拍拍袖口的灰,
    “她婆婆拉着她求,就是不让给说。你说说了的话,她不是怨玉篱?”
    严姐瞅着玉篱妈的脸色,放缓口气,
    “瞒瞒也无所谓。不过是瞒老的。咱们跟凤羽说了,他好歹能帮玉篱分担分担。白婶那里别说凤羽知道就行了!”
    玉篱妈眼里闪过丝神采,从灶前站起来,“是这个理!不是我当妈的心疼自己闺女,可她,你看她这个样子,一个人熬下去也不是办法!”
    玉篱妈走到玉篱跟前,教玉篱,
    “一会儿凤羽回来了,你跟他说清楚。一家人齐心协力,早点儿把你婆婆的病治好,这不就结了?也不是多大不了的事,你婆婆想得太多了些!”
    玉篱说:
    “要是凤羽知道,铁定要去医院守着。我怕婆婆一急,反而就不好了。”
    玉篱妈和严姐想想,照着王凤羽那脾气,照着他母子俩相依为命这么多年,还真是。
    玉篱妈气馁地说:
    “那你说怎么办!”
    玉篱低声道:
    “到时候再说吧!”
    起身去找张镇说大棚里的事。
    等到帮忙的人吃晚饭,玉篱又不顾玉篱妈阻拦,跟着张镇他们去大棚收蔬菜。左边一个茄子,跟王凤羽交待了。右边再一个,忍忍就过去,何必兴师动众?一直忙到中午,估摸着王凤羽快回来的时候,玉篱决定还是不跟王凤羽说了。将篮子里的茄子放到大棚口子上,正打算回去跟严姐他们串口风,静静气喘吁吁地跑来。
    玉篱着急地问:
    “都回来了?!”
    静静却抿笑着摆手:
    “没!是冬子哥他们!凤羽哥没回来!”
    玉篱一听。没来由地打心底大松口气。
    静静笑道:
    “冬子哥说,工地上临时有事,凤羽哥回来不了!他和三平一起回来帮忙收菜!”
    这么一来,就用不着费心瞒王凤羽。玉篱忽然又不知道是喜是忧。玉篱和静静回了家,三平已经回去,王冬儿还在。严姐和他两人正在后院整理蔬菜。
    严姐见玉篱来,说道:
    “我打电话给老林了,明早他开车来全部把菜都运过去。省得还要另外找车!”
    玉篱赶紧谢谢严姐。眼睛看向王冬儿。王冬儿蹲在菜堆里,只管闷头理四季豆,一声也不吭。
    玉篱本来有些虚,疑心王冬儿知道事情后,按他那德行肯定少不得要刺自己几句。没想到,他竟然一反常态什么也没说。
    几人坐一堆打理了会儿菜,严姐也觉得王冬儿有些安静得出奇。严姐想想,看眼玉篱。笑着说道:“冬子,出去这么久,你也回家看看吧。你妈不定怎么惦记你!”
    一听这话,玉篱也明白过来。王冬儿八成是为他和夏彩的事烦心。要放以前,王冬儿和夏彩的事,玉篱一句话都不会多说。
    这会儿。玉篱却也沉声劝他,
    “是啊,回去看看吧。你妈心里当宝贝疙瘩,才看得这么要紧。事情慢慢商量就是,别急坏她了。”
    王冬儿闻言,抬起头奇怪地看了玉篱一久。玉篱疑惑地看去,王冬儿又迅速低下头。
    “不用你管,先把自己的事情理清再来说我!”
    玉篱和严姐母女都一噎。不过这才是王冬儿,玉篱反倒放下这事。
    人手一多。做起事来飞快。到了晌午所有事情就全弄妥当。吃完饭。王冬儿从包里舀出两千块钱,说是王凤羽让带回来给家里用的。跟玉篱说:“还正好,你多帮羽哥给婶婶买些好吃的。既然这边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