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村姑玉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利娟停下来,转过身直直站着。用眼斜斜瞟去,见玉篱提着个破塑料袋局促地站在那里。本来来时心里还有些发虚,这会儿子一股优越感陡然而生。
    “找我什么事?”
    王利娟故意压低了声音,语气冷淡至极。
    玉篱厚着脸皮求了门卫很久才把王利娟喊出来。这点冷脸子算什么?玉篱笑笑,声音很是亲热。
    “娟子,好久不见,最近好吧?”
    总归是求人,就算热脸贴着背心,也得当着没看见。这点,玉篱心里明白。
    王利娟见玉篱一副不介意的样子,心里更加鄙视。
    “你到底找我什么事?我得上课呢!”
    玉篱仍旧脸上挂着笑。
    “娟子,咱们从小一处长大,既然你这么问,我也就不藏着掖着,索性敞开来说吧。我记得我家挖鱼塘那年,爸妈都忙得有些顾不上我。好不容易盼到星期五,回了家还是一个人呆着。到了星期天又是自己回学校。那些日子我爸妈真地很苦!”
    “记得那时常在路上碰到德叔送你们回城里,不知道有多羡慕!有回,德叔蹬了辆三轮,还搭过我一程。记得不?!”
    玉篱又笑着问王利娟。
    王利娟翻了个白眼,冷笑道:
    “我记性没你好!我还得忙着考试呢,可不想也被学校撵回家!先走了!”
    说着就要拔腿离开。凭什么跟她在这里墨迹?放着正事不做说这些莫名其妙的话!
    玉篱眼疾手快,一把拉住王利娟的手。对方反手一挥,厌恶地甩开来。
    “有话说话,动手动脚干什么?”
    玉篱讪讪地收了手。脸上就算强装,也不再有半点儿笑意。
    “利娟,我为什么找你,大家都心知肚明。你既然知道我被学校撵回家,就应该更清楚我家鱼塘的事。我来这里,是想让你给德叔带个话。王泉儿家许了你家什么,我家也一样。而且,我保证,绝对不会有流言蜚语传出去!”
    王利娟白生生的小尖脸,一下子变得紫红。狠狠地盯着玉篱,声音即便压抑着,听着却恶狠狠地。
    “你威胁谁?!再说一遍?!我告诉你,随便污蔑人可是犯法的!”
    王利娟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温顺柔和的女孩子,竟然敢说出这样明目张胆的话。没错,她是猜着了玉篱找自己是为求情。这点,王德友嘱咐过,让不要理玉家的人。就没想到,玉篱竟然是代表玉家来跟自己父亲谈条件!这死丫头,也才比自己大了一岁!
    玉篱面对王利娟凌冽的目光毫不退避,清楚冷静地继续说。
    “随便污蔑人是诽谤罪;要是随便舀了别人东西,那就是贪污罪。贪污罪可比污蔑罪严重得多!娟子,你我都上过学,应该清楚。承包鱼塘有合同在那里,如果我家不情愿,去打官司,这可是证据!舀了王泉儿家的,得忧心我家闹起来。舀了我家的,却没有顾虑。我爸妈都商量好了,如果你家同意,我们每年收了鱼,都从收入里舀出一部分来。这可是每年,不是一次就没了的!你把我的全话说给德叔,他能分清!”
    王利娟睁大了眼睛瞪着玉篱。嘴唇气得直打哆嗦。一个跨步上前,举起手,狠狠地挥过去。玉篱躲闪不及,“啪”地一声,脸上被结结实实扇了一耳光。
    一时,巷子里寂静无声。王利娟盯着自己的手,又看看玉篱,声音颤抖。
    “不许你说我爸坏话!”
    玉篱扶着火辣辣的左脸。目光复杂。惊愕,愤怒,屈辱,伤心,又有一丝不忍。只看得王利娟煞白的脸,被白色的羽绒服一衬,瞧着更是没有一丝血色。声音也软了下去,惊慌失措。
    “都是你乱说!谁叫你乱说的?!要是让人听去,我爸就要遭殃!”
    好一会儿,玉篱才平息心中的震怒。
    “娟子,我也想像你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我没你那福气!你有你爸争风挡雨,我得想办法照顾好我爸。很多事,如果你遇到了,你或许比我还想得多,做得多。我这也是逼出来的!”
    玉篱说得推心置腹,真诚无比。
    “娟子,你知道心疼你爸。我也有爸。我爸他不能走了,我更心疼。如果我家没了鱼塘,对我爸来说,比被人污蔑还难受!……”
    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开始哽咽。
    王利娟听着却无比刺耳。王德友和王泉儿的事,尽管王德友不让家里人多问,向来心性敏锐的王利娟也有所觉察。不过这样做,还不是为了自己和弟弟王利海?在王利娟心里,即便是错,也是没错。不等玉篱说完,王利娟烦躁地嚷起来。
    “够了!你以为就你什么都懂!你算什么!你跟我说这些,说得上吗?!”
    话完,不给玉篱开口的机会,快步跑开去。跑了一截,又转头喊道:“你那些话最好别乱说!要不然,有你好受!”
    看过来的目光,满是威胁和愤恨。
    玉篱茫然地看着寂静的巷子。来时设想了如数个可能,最终还是如意料般不欢而散。玉篱抚了抚还在火辣辣的左颊,深深吸了口气。
    这还只是个开始。要知道,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人,唯一出路就只剩无所畏惧。这点,自己也是刚刚才明白。就在王利娟扇了自己响亮的一耳光之后!

    第三十三章传话
    ☆、第三十四章倒下

    玉篱妈做好了晌午饭,就到村口等着玉篱。
    脖子都望断,才看见玉篱的影子。玉篱妈叹口气,迎了上去。
    玉篱老远看见玉篱妈走过来,慌忙把塑料口袋里的药膏搜罗出来藏进外衣里,再把装药的塑料袋顺手扔进路边的田里。这才快步走过去。
    “事情怎么样?”
    玉篱妈望着女儿,声音很轻。这事前十天还单独压在自己头上,为人父母,理所应当。没想到这才几天,就轮到女儿来操心。玉篱妈只觉得很对不起女儿。
    “你出了门,你爸才跟我说……再怎么,也该我和你一起去……”
    玉篱打起精神一笑:
    “娟子和我是同辈,我们又是一起长大,好说话。您要去了,很多话还不好说出口。”
    玉篱妈只得跟着点头,不再言语。见女儿疲惫的样子,伸手去扶了玉篱的一条胳膊。玉篱疼得吸了口气。
    玉篱妈一阵诧异。玉篱赶忙笑道:
    “石子!崴了一下脚。”
    这才把玉篱妈打岔过去。
    玉篱妈一把捏住的地方,今天中午医生才仔细清理过。把脓肿的地方都去掉,洗净,重新包扎过。又开了些擦抹的外用药和内服的消炎药。玉篱积攒了好一阵子的零用钱差点就不够。
    不过一根小铆钉,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玉篱却是不敢跟爸妈说。一说,这不又提起回学校那茬?
    母女俩儿相携回了村子。一进村口,就有人主动打招呼。有些竟然撇开了玉篱妈直接和玉篱说话。
    “玉篱,回来啦?”
    “玉篱,上城里去啦?”
    玉篱妈和玉篱有些摸不清楚。这些人竟是和往日截然不同,看着再亲热不过。这才过一夜,风向怎么就变了?玉篱更是疑心,难道前脚才和王利娟谈完,后脚消息就传回来了?也太快了些……还是找王利娟被什么人看见了?
    母女俩儿满腹疑惑地回到家。把一路上所见跟玉篱爸说了,玉篱爸也百思不得其解。一家人只得丢下。饭菜上了桌,一边吃饭,一边这才问起玉篱去城里的事。
    玉篱直接隐去王利娟那一巴掌,把经过简单说了一遍。又说:“娟子历来眼光高,我说得也不算好听。她听了生气再自然不过。不过想来她还是会把话传给王德友。她不是个没脑子的人。我先等两天,他不来找又再说。”
    玉篱爸沉默不语。玉篱妈迟疑了一阵子,说道:“要不,我今晚去会会娟子她妈?”
    “不用!娟子一定会传话!”玉篱想也没想就一口否定。玉篱暗嗤。被王利娟扇了一耳光,倒是明白了很多事。这王利娟的妈,性子更是高傲至极。因为自己是城里人,从不把村人看在眼里。罗冯军的老师沈爱芳是挑人,她却是彻头彻尾地觉得自己高过其他人。自己先前觉得王德友定然要听老婆的话,这会儿才觉得让母亲去,实在愚蠢。搞不好,也跟自己一样吃一耳光?!这王利娟的妈要会,也要自己去才行。至于怎么说,倒是现成地!
    玉家夫妇俩对玉篱过激地反应很是诧异。双双抬头看过去。玉篱妈就坐在玉篱旁边的椅子上。一眼看见女儿左脸有块淡淡的潮红,细细看来,还有几条细细的划痕。
    “这是怎么了?”玉篱妈说着就要伸手过去摸。
    玉篱赶紧躲开。
    “没什么!路上人多,蹭了一下。”
    蹭人能蹭出血痕来?玉家夫妇俩虽然不信,也问不出所以然来,只得放下。
    到了晚上,玉篱等玉家夫妇都歇下,偷偷地打了盆温水,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里。玉篱要求再三,医生才把伤处包得薄薄的。这样倒是看不出来了,可惜白天动得多,又被玉篱妈一捏,血水浸出来,和单衣粘在了一起。玉篱小心地用温水沾了帕子把干了的血痕润湿,这才把脏了的单衣换下来。只是才刚包扎好的伤口又得重新清理一遍。待到弄完,收拾好,浑身已经散了架。
    这次,玉篱却是不敢像昨天晚上,和衣躺下就睡。特意穿上了条厚秋裤,又倒了大杯热开水把消炎药吃下,这才钻进被窝发汗。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一整天都是头重脚轻,昏昏沉沉。这是感冒的症状。再不注。意,自己就要倒下!现在是十一月底,可千万千万不能出茬子。
    &n
    bsp;  饶是这样,到了第二天早上,玉篱还是起不来了。不发烧,不流鼻涕,只是一起床就天旋地转,满目眩晕。玉篱妈一着急上火,嗓子也开始发哑。
    “你这是咋啦?哪里不舒服可要说出来!”
    玉篱想着毛病可能是出在手上的伤口,可这话当然不能说出来。只能安慰玉篱妈,躺躺就好。
    还是闻讯赶来的王七婶脑子转得快。喊王七去把罗冯军找来看看。
    罗冯军很快就跟着王七到了玉篱家。同来的还有罗冯军的老婆沈爱芳。玉篱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一下子挤满人。一双双关切的眼睛看得玉篱眼睛发热。赶紧把头转向里去。
    冯爱芳对玉篱妈说:
    “冯军说,玉篱是女孩子,还是我来看更方便。”
    玉篱妈赶紧又谢沈爱芳。留下沈爱芳给玉篱看病,领了其他人去堂屋里坐。
    屋里只剩两人,玉篱吸了吸鼻子,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快些。
    “沈医生,真是麻烦你。你和罗医生都走开,诊所怎么办?”
    沈爱芳倒不关心诊所。这会儿早,也没什么人去。不过玉篱对自己和自己丈夫的称呼让沈爱芳看玉篱的眼神深起来。
    前天周礼书可是拉着这妮子的手,左一口“你师兄”,又一口“你嫂子”地教着。沈爱芳本来还对周礼书很是尊敬,到了最后心里不免也有些疙瘩。玉家的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这要拉帮手找人情,也不用这么急不是?沈爱芳当时就决定,下来要跟丈夫好好说道说道。今天早上过来,本也有些不情愿。这会儿,听了玉篱这番话,又刻意拉远了距离,心里反倒有几丝好感。
    沈爱芳放软了声音让玉篱把袖子拉起来,先量量血压。
    玉篱平躺在床上。左腕子刚好在外侧。可这样一来,那处伤口就会露出来。玉篱吃力地要爬起来想伸右手过去。
    沈爱芳自然是不明白玉篱的意图。顺手就把玉篱按回去,又去挽玉篱的袖子。玉篱没来得及阻拦,伤口已经露了出来。
    寸许的口子,经过昨天处理,瞧着已经不那么恐怖。沈爱芳也没注意,检查来检查去,玉篱头晕乏力,竟是因为血糖过低。玉篱有些哭笑不得。回想起来也是,这一阵吃不好睡不好,恐怕这毛病不止自己,就是玉篱爸玉篱妈都要防着点。就问沈爱芳要了些常用的方子。言语间掩饰不住地如释重负。话毕又一副欲言又止的为难模样。
    沈爱芳旁边看着,只觉得平常怎没觉得玉家这闺女这样有趣。也不着急,不紧不慢地收拾着东西,也不喊人进来。待到快要出房门,小妮子才吞吞吐吐地开了口。
    “沈医生,我手上的口子我妈他们不知道……”
    沈爱芳先是一愣,随即缓缓地点了点头。

    ☆、第三十五章拥有

    日上三騀,罗冯军和沈爱芳从玉篱家告辞出来。罗冯军见沈爱芳仍旧和来时一样沉默不语,又想到前天周老师走后妻子就对自己爱理不理,不得不放软声音说道:“生气了?一大早把你也拽起来我也不乐意。不过玉叔一家正在难的时候,周老师又拜托过。再说想来你也明白,玉家就这么个命根子,要是有点什么闪失,那还让玉家两口有什么盼头?你比我有经验,又是我老婆,不找你找谁!”
    沈爱芳斜眼过去,挑挑眉。
    “前天才认了妹妹,今天就摆起当哥的架势来?只可惜,人家未必领你的情。”
    罗冯军不解,以为沈爱芳和玉篱一起的时候,两人起了什么龌龊。笑道:“刚跨出校门的小孩子,懂什么。她不懂事,咱们还能和她计较?什么事该做,咱们只求心安就好。媳妇,你说是不是?”
    沈爱芳撇了撇嘴,
    “我说什么了?瞧你就急着帮人家开脱。就你是明白人。”
    罗冯军“嘿嘿”一笑,赶忙闭了嘴。
    沈爱芳嘴角一弯,反倒笑起来。当初看上他的,不也是这点?心软,瞧不得人作难,流泪。
    沈爱芳想着,收了笑容。把对玉篱的所见所想告诉丈夫,又说:“其他人我不知道。就这小妮子,瞧着倒是有骨气。不说借着周老师搭的梯子往上爬,却是个知道分寸的。也知道心疼父母……,瞧着还怪让人难受。”
    罗冯军也沉默下来。妻子出身城市,有些事跟她解释,也未必能体会。想了想,正色道:“所以说,有些事只要能帮着别人,不伤天害理,于咱们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又何乐而不为?”
    沈爱芳不搭罗冯军的茬,却有些忧心:“‘县官不如现管’,别忘记咱们在谁地盘上讨生活。小心帮不了人,把自己搭进去。”
    罗冯军却了解妻子。刀子嘴,豆腐心。这算是同意了。笑道:“放心吧!哪有那么严重?”
    说着要去牵妻子的手,却被沈爱芳一把拍开。却也不恼,嘻嘻笑着。
    罗家夫妻俩走后。玉篱妈赶忙到鸡棚搜罗出五六个新鲜鸡蛋,又到厨房一找,只剩了小半袋红糖。赶紧地,跑到小卖部去买红糖。小卖部是王德友叔家堂弟王德义开的。王德义家平日和王德友家不很亲近,并不算是讨人嫌的人家。王德义媳妇,人称“阿庆嫂”的,笑眯眯地问慌里慌张的玉篱妈的时候,玉篱妈也就实话实说。
    “这不,这阵子事事闹心,连带我闺女也病倒了!沈医生说得给闺女补补身子。我想着给做碗荷包蛋吧!”
    阿庆嫂连声附和,
    “可不是!红糖加鸡蛋,最补不过!就不说病倒,这么懂事乖巧的孩子,上哪里找去?我要是摊上这么个好闺女,睡着也笑醒!就是天天补着,也欢喜!”
    说着又多加上一块。
    “让侄女好好养身子!”
    玉篱妈手捧着几块砖糖,有些反应不过来。自从玉篱考砸后,人前人后就没少受冷嘲热讽。这阿庆嫂做人老道,面上却是没显。可也不至于热情成这样吧?再说,这“我要是摊上这么个好闺女,睡着也笑醒”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玉篱妈一路埋头寻思到家。王七嫂已经在帮玉篱妈烧水煮蛋。两人凑在一起,玉篱妈不免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王七婶听完,一拍大腿哈哈笑起来。
    “传得还真快!”
    玉篱妈不解地看向王七婶。王七婶挤挤眉,“你是忙糊涂了。前天我为啥要喊周老师去村委会坐坐?合着就是去看风景?”
    玉篱妈恍然大悟,指着王七婶说不出话来。
    “……你都传了些什么出去?”
    王七婶笑言:
    “也没什么。就是有人问,那才刚和你们一起进来的人是谁?我就说是玉篱的班主任;又有人问,玉篱班主任干啥来啦?我又说,玉篱体谅父母辛苦,不愿意花钱读书,要回来供养她爸。班主任是来劝她回去。就这么几句!他们问什么,我答什么,说的可都是真话!”
    王七婶说完,却见玉篱妈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赶紧不再言语。
    ?p》啊·····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无能!?p》
    良久,玉篱妈出声说道。
    王七婶早已把玉篱妈当作过命知交。根本不会扭扭捏捏。
    “你不是无能,你是傻!要我说,阿庆嫂这话真对!闺女心里把你们看得最重,才会这样做。我也想她走条好路,可人不服命不行啊。我就是条贱命,摊上个不管事的男人,可也得服不是?咬咬牙,不也过来了?”
    玉篱妈听着这话,却是一副要哭的样子。王七婶叹口气,“知道你和我不一样,心气高。慢慢来吧,兴许哪天她自己想通也不一定。那我也支持她。总归不能硬逼!”
    玉篱妈想着躺在床上起不来的闺女,点了点头。
    两个老姊妹说着做着,很快就让玉篱喝上了热腾腾的一大碗荷包蛋。
    新鲜滑腻的蛋黄和着甜丝丝的红糖浓汤入了口。只觉得一丝暖气流进五脏六腑,顿时通体舒坦。玉篱惬意地眯了眯眼,又在众人催促下,结结实实灌进第二碗,才重新躺下。玉篱爸又张罗着让玉篱妈去杀鸡炖汤。
    玉篱这一躺,就在床上躺了两天。玉篱妈好吃好喝地供着,身体恢复得很快。看着手肘子上渐渐愈合的伤口,玉篱更觉除了一个隐患。两天来王德友没有任何消息。既不上门,也没带信。即使这样,看着这和煦的阳光,玉篱无论精神还是心情都如同窗外的朝阳般灿烂起来。
    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十二月一过,很快就到春节。按村里的要求,在春节前家家都得把塘子清完。
    玉篱翻身下床,套上外衣出了屋子。玉篱妈还在鸡棚里喂鸡,几只腿脚快的窜出来,扑腾得到处是羽毛。玉篱舀了跟棍子,弯身下来,把鸡全赶回去。
    玉篱妈见玉篱脸色红润,眼里带笑,也笑着问道:“我喂完鸡去菜地,你和我去逛逛?”
    这两天,玉篱妈正忙着在菜地排蒜。玉篱正有此意。
    安顿好玉篱爸,母女俩一个挑担,一个扛锄头出门往村外去。
    玉篱妈一路走,一路说着话。玉篱偷眼看去,见玉篱妈言行间倒比自己生病前多份坦然。心里暗暗纳闷,又觉得这病生得值得。也许人就是这样,体会过失去,才更明白拥有多么可贵。
    想到这里,玉篱眉头微皱。最迟明后天,不能再拖,一定得去会会娟子她妈。不然,就直接找王德友,就算不能多留些余地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总之,自己的家失去的已经够多,不能再失去,一点也不能!

    第三十五章拥有
    ☆、第三十六章王凤羽

    玉篱和玉篱妈,母女俩一路说着话就到了菜地。玉篱妈锄沟,玉篱排蒜。不一会儿,玉篱妈的沟都锄了出来,就接过玉篱手里的蒜篮子。
    “弯腰爬背地,你才好起来,可不敢太累。要去塘子里,或者去田里逛逛,随便你。”
    玉篱妈说的是大实话。玉篱经过父亲的事,也心有余悸。玉篱就跟玉篱妈说:“中午我去喂鱼。”
    然后顺着弯弯曲曲的田埂往自家大田里走去。
    上周日,因为周礼书的到来,玉家大田里的活儿只干了一半。这两天又只剩玉篱妈一个人忙里忙外。昨天才把大田里的杂草和稻茬烧尽。现在只等过两天地再干点,小的那块就开沟点蚕豆,大的一块则要请了人来犁地翻土,再精耕细作,好播撒上小麦种。
    从菜地到大田,不过五六分钟就到。里路走来,庄稼已经收割干净。放眼去,光秃秃的一望无际,一直延伸到天边。近处,远处,无数人家都在自家田里忙活。斑斑点点,如同忙碌的工蚁。
    玉篱到了大田里,也没有歇下来。来前并没有想到要带工具,就顺手抽了田埂旁边当稻草人用的竹騀,用竹騀把田里堆拢在一起的草木灰都均匀地拨撒在田里。
    撒完草木灰,玉篱又蹲下来,把那些落在角落的杂草也扯干净。正全神贯注地扯着草,忽觉眼前一暗,恍惚一条长长的黑影就在身后晃动。玉篱惊得低呼一声向前蹿起,却被田埂一绊,单手撑在田埂旁的小泥沟里。
    玉篱惊魂未定地回头看过去。迎着阳光,只看见对方高瘦精壮的个子,还有那满头刺猬一样的头发。不是村里的王凤羽又是谁?
    玉篱有些恼怒地撑着站起来。幸而这几日并没下雨,沟里只有些稀泥,不过一只袖口并左边的膝盖弄污了点儿,也不至于太狼狈。
    “你是人还是鬼?走路都不带声儿的?”
    玉篱说出的话不是好话,不过还是努力压下了火气。眉头虽然皱得死紧,语气听起来也只不过淡了点。
    村里人都怕王家这个二流子。玉篱虽然在小学和王凤羽前后桌,知道这男孩子虽皮了点其实心眼并不坏,可架不住这么多年没怎么接触,,谁知道还是不是当初那个小男生?
    迎着太阳光,玉篱眯了眼看过去,发觉对方竟然在笑?
    玉篱气得一个转身,自顾从包里掏出纸巾细细地擦起手和裤子来,不再理会王凤羽。
    站在玉篱身后的王凤羽,和玉篱一般,二十上下年纪。跟那天在村委会一样,上身是一件白色t恤,下边仍旧是那条挖了个洞的牛仔裤,脚上的拖鞋则提在手里,胳膊上还挂着个鱼篓子。
    王凤羽此时见玉篱这个样子,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用提着拖鞋的手挠了挠头,突兀地问道:“你真不去上学了?!”
    声音听起来有些气势汹汹。
    不去上学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家的事!干别人什么事?又干你何事?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人,怎么就这么见不得别人清静两天?!玉篱才按压下去的火气腾地又浮上来。
    “关你什么事!”
    玉篱狠狠地瞪向王凤羽,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从来,王凤羽就一直笑着。这会儿见玉篱突然变了样子,明显一愣。立马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漆黑的眸子和锋利的眉峰看着就有些渗人。
    玉篱也不管了!横竖已打定主意,这辈子就在这巴掌大的村子里过。早早晚晚总要和这些人掰扯上,光知道退让,以后能有好日子过吗?当下,攥紧了拳头,死死盯着王凤羽的眼睛,一眨不眨。
    王凤羽却有些失措。这阵仗不就是那天对付王大富的?想着不由自主退了一步。愣神间,见玉篱弯身去捡竹騀,慌得一个箭步窜出去,连喊道:“我走了!”
    跑出去半亩田,又折回来。原是拖鞋掉在了路上。
    玉篱高高地挑起眉梢,目送王凤羽捡了自己的拖鞋又愤愤地走掉,才憋不住笑出来。自己不过嫌竹騀扎了自己的脚,去顺顺,就被吓成这样!村里的恶人,不过如此啊。一下子,心境更是开阔起来。
    大田里本也没什么活要干。玉篱随便动动手拾掇完就往鱼塘去。
    鱼塘棚子里有现成的鱼饲料。自从玉篱爸腿受伤后,玉家的鱼饲料都是由王七帮忙从代理商那里运回来,又帮着送到塘子里。玉篱喂完自家的,又走过去打开王七婶家的棚子,把饲料舀出来撒给鱼。
    所有事情都弄妥当,才又沿着鱼塘边的河坎顺着往回走,去找玉篱妈一起回家。刚上河坎,却见王凤羽蹲在坎边上看着河里。玉篱忍了一下,就故意装着没看见,从王凤羽身后的小路径直走过去。走了几步远,就听见王凤羽的声音在后边响起。
    “真是好心当作驴肝肺!”
    恨恨地,很是不甘。
    玉篱翻了个白眼,并不打算理他。那边的声音却更高起来,好像怕她听不见。
    “听人说王泉儿老婆的舅姥爷是县里的头头!”
    小河水哗哗地流着,玉篱却听得再清楚不过。一下子转身顿在那里。坐在坎边的王凤羽并没有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看着玉篱的眼神静静的,如同初冬里这顺流而下的河水,让玉篱乱哄哄的脑子一下子清静不少。
    “你怎么知道的?!”
    等缓过神来,玉篱立刻问道。
    “这个你别管。反正你相信我就好了。骗你是王八!”
    王凤羽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亮亮的,清澈得如同一团泉水。玉篱不由自主点点头。
    王凤羽挠挠头,却不知道再说什么好。放着玉篱在一旁发呆,伸手从草丛里扯起一根绳子,一拉,把先前挂在肩上的鱼篓子从河里捞起来,穿上拖鞋就准备离开。见玉篱还站着一动不动,又讪讪道:“还不走啊?”
    玉篱被王凤羽一问,醒过神来。努力拉回失控的情绪,语气很是真诚地跟王凤羽道谢,“谢谢你,凤羽。”
    王凤羽已经走出几步远,听了玉篱的话一顿。收住跨出去的脚步,停了片刻,又对玉篱说道:“玉篱,读书挺好的。干嘛就不去了呀?不就是个鱼塘吗?那些人横竖都会指指点点,等到将来这些算什么?”
    玉篱听了王凤羽的话,并不言语。只嘴角努力挤出一丝笑,淡淡的,就像天上风吹散了的一缕云。王凤羽心里一紧,赶紧收回目光,喊了声“先走了”,就一个箭步窜了出去。
    玉篱望着王凤羽离去的背影,心里充满歉意。可这时候,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想这些。王凤羽传给自己的消息很重要。原来,自己以前想得太天真!

    第三十六章王凤羽
    ☆、第三十七章落空

    玉篱顺着小河往上游走,到了玉家的菜地。玉篱妈还没把头块地排好,见玉篱已经回来,就要收手回去做晌午饭。说是等吃完晌午饭再来打整另外一块。玉篱灵机一动,赶忙说:“要不我先回去随便做点,您排完蒜估摸着时间再回来吃饭就是。”
    玉篱妈想想,也对。
    “接着大晴了这么几天,早点把地种上是要紧。就怕赶明儿就来了雨水,又要耽搁几天!”
    玉篱连声说是。玉篱妈又嘱咐玉篱,碗柜里有现成的菜,热热就可以吃。就是自己回去晚也不用等,和玉篱爸先吃就是……玉篱嘴里应着,脚下也没停,就朝村里走去。
    玉篱妈只当玉篱懂事,给自己腾时间,并不当回事。埋下头手下更快地忙活起来。
    玉篱进了村子,也不回家。往左转过个小巷口,就是沿着村边直通到村子北头的一条老土路。老土路的尽头,就是王德友家。玉篱上了土路,越走越急,最后跑起来。
    王德友家不偏不斜,正正地坐东向西。门开在僻静的老土路上,除四面的墙高一些,不过是个普通的双层洋楼四合院。就是院门上的兽首铜环,比王七婶家的还小上一圈。玉篱一路跑来,到了王德友家大门口,又迟疑了片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