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深宫-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也不打声招呼?”
  素来面色沉稳不苟言笑的总督大人,在见到自己长姐的时候,脸上难得露出温暖而关怀的笑意。
  夏如卿转头看了看赵君尧,嘿嘿一笑。
  “我们两个你也知道,现在就是到处游山玩水!”
  “这不是广南那边儿出了些事?”
  “夫君他就想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我们这不是路过江南了么!”
  夏如卿顿了顿继续道。
  “本来不打算打搅你!”
  “可是我想想,我还没见过弟妹呢!”
  “这不是……就来了么!”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蹭吃蹭喝蹭住。
  毕竟江南的行宫被辰儿以削繁化俭为由给砍了。
  以后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出行一律住驿馆(当然想住好点儿也不是不可以,自己掏腰包就行)。
  不过他们两人只在江南待几天,置办家当是来不及了。
  又不能住驿馆(需要官府的文牒证明身份,恰恰两人不便暴露身份)。
  他们也不想住客栈(都有点儿轻微洁癖,不愿意用别人用过的东西)。
  所以思来想去,夏靖风这里显然最合适啦。
  夏靖风不知长姐心里的想法,也就信了她的说辞。
  脸上的表情顿时有些不自在。
  “既然长姐这么说,那我这就叫人把浔儿接出来!”
  浔儿?接?啧啧啧!
  看不出来自己这个弟弟对女子还是蛮体贴的么。
  她还以为他会是那种直到不能再直的直男呢。
  心里微微高兴,面上却笑着摆了摆手。
  “还是算了,我待会儿去内院坐坐吧,别叫她出来了!”
  这种场合显然不适合女子见面谈心。
  夏靖风见她这么说也没再推辞,只是笑道。
  “那我就叫人过去传话,让浔儿待会过来接大姐!”
  夏如卿乐得开怀。
  “好呀!”


第1489章 胡思乱想
  唐浔嫁入夏府这几年,不但彻底摆脱了原生家庭,还跟着夏靖风习得满腹的诗书。
  以前她刚进门时做的那些被当众嘲笑、被夫君抛弃的噩梦,显然没有实现,也不可能有机会实现。
  如今的她早已从一个青涩的什么都不懂的商门庶女,蜕变成一个成熟优雅,温柔体贴,温婉贤淑,才华横溢的高门shǎo fù。
  她的明眸皓齿,她的一举一动,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举手投足,无不透着才华沁入骨子里的淑婉风雅。
  令人见之就移不开双目,只一眼就忘却凡俗。
  这几年。
  她不但饱读诗书,还为夏靖风生下一儿一女,连家里上上下下也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样的才华和成就,就连正经出身的大家闺秀都不一定做得好。
  她却能细致入微,做得仔仔细细,做得条理分明,处处清楚。
  本来都有些瞧不起她的金陵贵妇,如今已经打心眼儿里崇拜她,时不时都有人来请教问题,向她取经。
  就连府里的下人也对她交口称赞,说她带人温婉宽和,治下公平有数,这样的主子外边儿打着灯笼也难找。
  这样的盛誉,要搁旁人身上恐怕早已飘飘然忘乎所以。
  而她却每每闻之都摇头皱眉。
  “莫要乱说,这些本就是我应该做的,何须夸赞?”
  ……
  这日。
  唐浔刚把两个孩子送出去念书,自己伏在窗前练字。
  小川端了一碗补汤进来笑道。
  “夫人,刚才爷派人过来问夫人今儿的参汤喝了没?”
  唐浔脸一红。
  “他怎么每天都要问一遍?”
  “我身子明明好得很,每天浪费那些银子做什么?”
  自从她进门生了两个孩子后,夏靖风见她身体还是那么瘦弱,总也不见胖。
  因担心她过于羸弱,便叫人开了些补品方子给她喝。
  里面人参肉桂各种名贵补品自然不在话下,对身体自然也是大补。
  只是唐浔总是心疼银子,总觉得自己在浪费。
  小川把补药往她面前一放,叉腰道。
  “夫人啊!爷也是为了您好!”
  “您还是喝了吧,花了银子的总不能浪费!”
  小川这么说也是因为唐浔就吃这一套。
  果然她一听银子就心疼了起来。
  “好好!”
  “你别说了,我喝就是了!”
  既然银子回不来,那总不能真浪费吧。
  她放下纸笔端起药碗,一勺勺喝了起来,一碗药很快见底。
  “这样好了吧!”
  小川嘻嘻一笑。
  “行了!”
  说完端着空碗高高兴兴去复命!
  唐浔无奈地摇了摇头,重新起身练字。
  ……
  过了有一刻钟的时间,小川又回来了。
  “夫人夫人!“
  唐浔无奈一笑。
  “又怎么了?”
  “你这丫头怎么今儿一惊一乍的?”
  她记得最近府里没什么事儿啊?
  小川拍了拍胸口喘了口气道。
  “夫人,我刚才准备去学堂给小少爷和xiao jie送些东西,刚走到前院忽然就有人过来传话,说……”
  她一口气只能说这么多,说完就大口喘气。
  唐浔闻言这心瞬间就吊到了嗓子眼儿,一脸急切地望着小川,紧张地猜测。
  “可是学堂传了什么话?”
  “是孩子们有事儿?”
  提到孩子,天下的母亲恐怕没有不紧张的,唐浔也不例外。
  她忍不住胡乱猜测。
  “是不是孩子们受了伤,或者是……病了?”
  小川摇了摇头。
  “都……都不是!”
  她平稳了呼吸之后将缘故娓娓道来。
  “小少爷和xiao jie都好着呢,夫人别担心!是爷传话!”
  “说前院有位夫人来访,爷让夫人您过去接一下!”
  唐浔闻言整个人都愣住了。
  “夫人?”
  这答案貌似和自己想的有些大相径庭啊!
  她一心都扑在孩子们身上时,突然被告知来了个夫人?
  “什么夫人?”
  小川摇摇头。
  “奴婢也没见,不过……”
  她忽然凑在唐浔耳边,说出了自己听来的八卦。
  “有人说那夫人长得极美,还有人看见爷待那夫人态度很好,甚至连下台阶都亲自扶着,看起来很是亲密!”
  “还有……“
  “咱们爷素来不苟言笑,可在那夫人面前,咱们爷笑得那是阳光灿烂,前院儿好些人都看呆了,他们还说什么,爷在夫人面前都没这么笑过……”
  小川的话还没说完,唐浔的脸色就微微白了白。
  不是她不信任自己的夫君。
  实在是这场景,和几个闺中密友们说的有些像啊!
  她们管这场景叫做:外室进门,奉子成婚。
  官场上的爷们儿很少有像夏靖风这种不纳妾的。
  他们不但三妻四妾,甚至绝大多数还在外边儿养了外室。
  外室一般都是烟火场里认识的相好的,也有同僚官员互相赠送的歌姬舞姬,再有哪个下属送的,总之来历五花八门。
  但她们都有一种共同的属性,那就是地位低下。
  地位低就不能入府当妾室,那就只能随随便便当个外室,见不得光的那种。
  一般的当家主母也并不会理会这种女人,毕竟在他们眼中这些人就是玩意儿,比阿猫阿狗强不了多少。
  但凡官老爷们有那么一点点廉耻心,都不会让她们翻出浪花,大多数不过玩玩而已。
  但是……
  总有那么几个泯灭良心的,为了这些女子泯灭妻子,反而独宠外室,甚至不惜惹人笑柄。
  这些人不但会让外室怀孕,还会把他们迎入府内纳为正经的妾室,并且从此独宠,再不理会其他妻妾。
  其过程就和眼前这个差不多。
  ‘来了一位夫人,爷传话让她去迎接,还扶着下台阶……’
  脑海中拼拼凑凑,她眼前就立刻浮现出‘爷扶着一位大肚婆朝她走来,告诉她我喜欢这个女人,我要纳她为妾’的场景。
  她眼圈儿有些红。
  以前的恩爱,曾经的誓言,彼此间的和睦和谐,她全都忘了。
  一头扎进这个奇葩的牛角尖里再也出不来。
  果然有句话说的不错。
  再聪明的女子,陷入浓烈的爱情时,也会失去聪慧,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力。
  她抿了抿唇缓了缓情绪,逼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抬头道。
  “好!”
  “我这就去接!小川替我更衣!”


第1490章 你们喜欢吗?
  前院议事厅。
  三人一起出了院子,赵君尧和夏靖风结伴去了前院。
  夏如卿则跟着下人往后院走去。
  此时的她还不知道。
  就刚才一个不经意的下台阶的动作,通过下人的嘴已经翻了个花样,传到了唐浔的耳朵里。
  并且,还把人引导到八竿子打不着的离谱的歪路上。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下人。
  大户人家仆人之间本来就八卦多,今儿又新来的客人,他们自然好奇。
  只是爷将下人都遣散了他们才不得近前,只能远远看着。
  而夏如卿虽然年龄不年轻了,但保养得宜,生得又瘦,衣着也不老气,颜色朴素典雅。
  她一头乌发随性挽起,远远看过去,这身影可不就像一位妙龄shǎo fù?
  ……
  当盛装打扮明艳动人的唐浔准备出门迎接外室,顺便宣誓自己女主人的地位时。
  后院的门突然打开了。
  一位年龄约有四十来岁的朴**子出现在自己面前。
  她虽然衣着朴素淡雅,但周身的尊贵气质像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一样,让人移不开眼,让人想立刻下跪。
  看了看她身边服侍的丫鬟恭恭敬敬,再看看她身后还立着一位衣服制式陌生又复杂的姑姑。
  聪明的唐浔立刻反应过来,此人身份尊贵,且必定不是金陵人。
  这样的年龄不可能是外室。
  看衣着气质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
  看爷的态度……让她出来接?
  思虑片刻,唐浔立刻惶惶然下跪。
  “太后娘娘驾到,臣妇有失远迎,还望娘娘恕罪!”
  她这么一跪,身边的几个大丫鬟也反应过来,纷纷扑通通跪下请安。
  夏如卿看着底下突然跪了一片的人,有些不适应,但也见怪不怪地挥手。
  “起来吧!一家人不必多礼!”
  唐浔很窘迫地道谢起身,连忙将夏如卿迎了进去。
  心里却忍不住吐槽自己。
  ‘真是丢大人了,不但把太后娘娘想成外室,她居然还打量了半天,这可真是……’
  她脸色火辣辣的,头一次对夏靖风生了埋怨。
  ‘爷怎么也不派人来说清楚,怎么还叫她猜呢!’
  ……
  夏如卿却没想那么多,她走得很慢,一路走一路看。
  见这后院的装扮比前院精致了许多。
  亭台楼阁,山水花鸟,花草树木,应有尽有。
  虽然亭台楼阁造型普通,却胜在简单大方。
  虽然山水花鸟也没什么名贵的,但搭配起来还是多了些精致的意境。
  虽然花草树木也不过是常见的青竹和榆柳,甚至花园小路上连鹅卵石也没有,只以青石铺就。
  但这些东西搭配在一起,经过精心打理,还是令人移不开双目。
  她看了一路忍不住笑着夸赞。
  “弟妹好雅兴,这里既朴素又清幽,既精致又淡雅,搭配地很好!”
  唐浔正在跑神,听见这话连忙拉回思绪,颇为窘迫地回应。
  “多谢太后娘娘夸赞!”
  “这些都是爷的手笔,我只负责好好养护……”
  夏如卿呵呵一笑。
  “怪道我看着这么素气!”
  “果然是他!”
  唐浔定了定心神,点了头也笑道。
  “爷平时喜欢作画,喜欢绘竹,喜欢在竹林里抚琴,也喜欢听竹叶的沙沙声!”
  “我们原不在这院子住,只是爷看着这里实在是喜欢,我们这才搬了过来!”
  唐浔终于从震惊和惊愕中回过神来,并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到底也长了学识,到底也见过些世面。
  她到底还算伶俐透彻,怎么也不至于揪住下人的错误不放。
  眼前之人是当朝太后,是夫君的嫡亲姐姐。
  她千里迢迢从京城过来,自然是思念弟弟。
  自己这个弟媳理应过去迎接,理应好好招待,此乃天经地义,爷不曾有错。
  她长舒一口气,专心接待不再想其他。
  ……
  抵达后院时。
  唐浔的心态已经全然调整了过来。
  她亲自服侍夏如卿上座,又亲自煮茶制茶。
  半柱香后,将一杯烹制好的竹叶青递到夏如卿面前,她笑盈盈道。
  “不知太后娘娘喜欢什么,一时唐突,制了杯竹叶青请太后娘娘品尝!”
  夏如卿接过客气道。
  “无碍,我平时喝茶也不怎么讲究!”
  接过来喝了一口,夸了句不错,就放在了一边。
  唐浔又忙着张罗点心,又忙着叫人去学堂替孩子请假,最后又吩咐下人预备饭菜。
  期间还有下人因别的事过来回话,看起来也是事多繁杂。
  但她始终不急不躁,谨慎思考然后下达吩咐。
  忙忙碌碌却极具条理。
  似乎再乱的事到了她那里,都能很快梳理出思绪,变得井井有条。
  夏如卿捧着茶盏若有所思。
  “原来……靖风他喜欢这一类型啊!”
  看着是不错。
  温婉贤淑,不急不躁,恬淡静雅,美丽温婉,却又不是花瓶。
  大有种‘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感觉。
  是个可以白头偕老的女子。
  有娇羞,有慌乱,有醋意,也有小小的缺点。
  只是这样的缺点并不讨厌,反而还让人觉得十分真实,甚至小小的可爱。
  ……
  这天,夏如卿在后院坐了许久。
  唐浔招待她喝茶用点心之后,叫人把孩子接了过来。
  一男一女两只五六岁、三四岁的小包子,用软软萌萌的奶音甜甜地喊她姑姑。
  夏如卿的心都要化了。
  一边乐呵呵地左右抱着两个,一边赶紧叫人去准备见面礼。
  因也没有特意准备,紫月和紫宁等人只能捡着贵重的来。
  于是……
  五岁半的夏泽润小朋友得了一柄半尺长一寸厚的玉如意,通体碧绿,饱满翠润,水头十足,价值连城。
  三岁零八个月的夏泽雨小朋友得了一整套的玲珑金锁,沉甸甸黄橙橙,上边刻满了福字和长命百岁的图样,都是内造的样式,可遇不可求,同样价值万金。
  对于夏如卿的出手阔绰。
  唐浔有些惶恐和不知所措。
  “太后娘娘这……”
  夏如卿挥手制止了她说话,只抱着两个孩子笑着问。
  “你们喜欢吗?”
  夏泽润小朋友好奇地看着手里的玉如意,寻思着这玩具好像有点儿大个。


第1491章 离别
  不过既然是姑姑给的,那就勉为其难地喜欢一下吧。
  于是仰头一笑,眼里闪着小星星。
  “喜欢!”
  夏泽雨小朋友一只手摇晃着叮铃铃脆响的金锁,另一只手紧紧抓着黄澄澄的金镯子,高兴地咯咯直笑。
  “好玩,喜欢!”
  夏如卿忍不住想起了乐儿的小时候,她也这么皮呢!
  也不分什么贵重不贵重的,喜欢的就都抢过来,不喜欢的就摔走。
  导致最后她房间里连一点贵重的东西都不敢放,就怕被乐儿摔掉。
  看着两个孩子乐呵呵的模样,夏如卿很高兴。
  “你们喜欢就好!”
  “以后姑姑多送你们些礼物如何?”
  两只小包子异口同声。
  “好!”
  “多谢姑姑!”
  ……
  唐浔有些哭笑不得。
  “太后娘娘,您可别惯着他们,这两个孩子皮的很呢!”
  夏如卿挨个儿揉了揉他们的头发。
  “不值什么!”
  “她们还小呢,你别管太严!”
  唐浔转头看向两个孩子笑道。
  “还不快谢谢姑姑?!”
  两只小包子异口同声答‘谢谢姑姑’。
  “不用客气,你们喜欢就好!”她温和地回应。
  看着他们稚嫩的面庞,夏如卿回想起当年自己的孩子。
  他们曾经也这么可爱啊!
  可是他们却不快乐,因为生在皇家,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不允许他们这么轻松。
  他们从三岁启蒙就必须像海绵一样,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
  哪怕再辛苦再累也不能停歇。
  珩儿和晔儿还好一些,辰儿就……
  她心头感慨,低头吻了吻两个孩子的面颊,就叫人带下去了。
  “娘娘?”
  唐浔试探地问。
  “您饿了吧,臣妇叫人预备了晚膳,请娘娘移步……”
  夏如卿看着她摇了摇头。
  “不必客气!”
  “我们都是一家人!”
  “你和靖风一样叫我姐姐就行,不必那么生疏!”
  姐姐?
  唐浔心里仿佛炸开了一道天雷。
  自己只是个商门庶女啊!她何德何能喊太后姐姐?
  以前虽然也知道夏靖风的身份,可皇家毕竟远在天边,她并没有真切地见过。
  什么皇帝的舅母,太后的弟妹,国舅爷的夫人等等。
  那不过是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名号而已,渐渐的她几乎都忘了。
  可现在太后娘娘真真切切地立在她面前,让她喊姐姐。
  她还真是……
  平日再是敦厚优雅得体大方的女子,遇到这种绝对碾压的身份差距,恐怕也淡定不起来吧。
  思来想去,她还是战战兢兢地妥协,浅浅屈膝喊了一声大姐。
  夏如卿长舒了口气。
  “哎!”
  “走吧,时候不早,我也是饿了,咱们吃饭去吧!”
  “是!大姐!”
  两人携手往外饭厅走去。
  ……
  因许久未见。
  赵君尧和夏靖风有诸多话要说。
  两人就广南之事,以及未来江南的局势做了一番深入的探讨。
  夏如卿也和唐浔意趣相投,相谈甚欢,加上还有两个小侄子小侄女加成。
  他们足足在夏府耽搁了半个月才重新出发,启程往广南追赶辰儿的车队。
  当然,根本就追不上嘛!
  但他们彼此都不遗憾。
  一个见了亲人,了了诸多遗憾。
  另一个见了知己,讨论了诸多天下大事朝堂政务,得出了相对满意的结论。
  所以这半个月的时间住得很值。
  离府的时候。
  两只小包子哭得满脸鼻涕泡暂且不说。
  夏靖风一脸担忧,唐浔也满脸不舍。
  只是他们都知道拦不住,只好不停地往车里塞东西,不停地叮嘱。
  “大姐,广南气候潮湿,我叫人配了些祛湿的方子!”
  “大姐,我叫下人多做了几身衣裳,那边儿常常晾不干衣服……”
  “大姐,这一包是干果,这些是肉干,还有您喜欢的竹叶青,还有一大包贡菊……”
  东西不贵重,但一包包的都是心意。
  这种被人挂在心坎儿上的久违的家庭感觉,让夏如卿无比留恋。
  她感动不已。
  “你们快回去吧!再耽搁下去马车都要装不下了!”
  赵君尧看着车厢另一侧夏靖风给自己预备的,关于广南的详细资料,还有一包包的药材,有些哭笑不得。
  “行了,差不多了,你们的心意我们已经收到了!”
  他并不善言辞,也只能说出这么一句话。
  夏靖风和唐浔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出了不舍和担忧。
  正要再说什么,只见马车里的两人直接摆手。
  “好了,什么都不用说了!”
  “照看好润儿和雨儿,等我们回来还来串门子!”
  话音刚落,马车随即启动。
  他们也只好将嘴边的话咽进肚子里,认真告别。
  “大姐,一路小心!”
  “你们早些回来!”
  “知道了!”
  夏如卿远远应了最后一句,不舍地拉下车帘。
  ……
  马车走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夏如卿靠在车壁上,将头歪在赵君尧肩头。
  她有些惆怅地想。
  “早些回来?真不知道有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呢!赵君尧的身体……受得住吗?”
  赵君尧也暗暗地想。
  ‘一定要赶紧解决广南的事,好好陪她留在江南,过几年安稳日子!’
  两人彼此都为对方着想,却又都不说出来,气氛一片沉寂。
  ……
  离开江南以后,没了留恋,路程果然快了许多。
  不过越往南边儿去山路越多。
  一路颠簸,气候又潮湿,他们身体很是吃不消。
  快到广南的时候。
  赵君尧咳嗽忽然加重了许多,夏如卿也身体也突然虚了起来。
  夜里总不能入眠,且睡下后就一身一身地出虚汗。
  是夜。
  两人刚刚歇下不久,赵君尧就剧烈地咳嗽了起来。
  夏如卿发了一身虚汗后猛然被惊醒。
  “夫君?夫君你还好吧!”
  赵君尧白着脸,一把搂过慌乱的她,咬牙道。
  “没事,可能有些水土不服,过几天就好了,你别瞎担心!”
  话还没说完,摸到她身上的虚汗,他神色立刻严肃了起来。
  “怎么回事?”
  夏如卿心虚地迅速编了个理由。
  “天太潮湿了,我这有些适应不了!”
  两人于黑暗中彼此对视了良久,终于都别了过去。
  “好吧!”
  “好好歇着吧!”
  “好!”


第1492章 危险
  嘉辰三年十月底。
  经过两个多月的赶路,两人终于平安抵达了广南。
  而此时,赵启辰的队伍早已来了一个多月。
  听闻父皇和母后平安抵达。
  赵启辰高兴之余,连忙派人将他们安置在城郊一处别院里。
  这处临时租赁的院子并不大,但里边儿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只等着两人过来住。
  推开院门,见小小的院子里面麻雀虽缩小五脏俱全,一应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夏如卿就很高兴。
  不过她心里还是有些狐疑。
  “辰儿,现在广南城里是怎么个情况?”
  本来应该住在城里,现在却安排在城郊,想来应该是城里不方便吧。
  赵启辰犹豫了片刻还是答。
  “城中百姓尚好,儿子带足了粮草,搭了粥棚和药棚,每日施粥施药,目前情况稳定!”
  夏如卿闻言叹了口气。
  “稳定就好,希望天灾早日过去,我们的百姓也能少遭一些罪!”
  这话绝对出自百分之百的真心。
  古代不比现代,既有先进的科技,又有先进的医疗手段,更有相对优渥的经济基础。
  在古代,各个州县顾好自己的百姓衣食无忧就已经不容易(江南这种富庶的地方整个大楚也只有一处而已,算不得常态)。
  他们很难再有余粮去支持别人。
  所以一旦发生天灾,国力强盛的还好一些,国库充盈,尚有余粮。
  如果国力衰弱,百姓饿极了饿疯了,谋逆bào luàn也是常有的事。
  历史上多少改朝换代都是这么来的。
  好在目前大楚朝国力还算强盛,尤其是江南这个大粮仓。
  一连好几年大丰收,国库因此才有余粮,他们的帝王才能在这里安安心心地施粥施药,否则……
  灾民一旦bào luàn,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
  赵启辰安顿好他们就匆忙离开。
  留下两人对着空空如也的院子发呆。
  天色渐晚,赵君尧咳嗽又加重了几分。
  夏如卿忧心忡忡,叫人煮了祛湿的药膳,又亲自动手给他煮了上好的药。
  她小心翼翼将吹凉的药碗端到他的床榻前,一勺一勺喂给他。
  直到亲眼看着赵君尧将碗里的药喝了个干净,她才彻底放下心。
  “你这样子,行不行啊!”
  “实在不行咱们走吧!”
  “我看辰儿一个人可以的!你说你一大把年纪,过来凑什么热闹?”
  赵君尧搁下药碗。
  一边不紧不慢地翻着手里的资料,一边淡淡地瞥了她一眼。
  “你懂什么?”
  “广南大灾百年难遇,这里形势又向来复杂!”
  “如果只有本土百姓还算好,最主要的是这里临海……”
  临海就意味着会有外人趁机作乱,同时也意味着整个广南的百姓都陷入危机之中。
  一旦有心人挑起战火,最先倒霉的就是普通百姓。
  老百姓受了灾本就苦不堪言,有心人再一煽动,内外勾结,江南都将陷入危险,说不定连大楚朝都……
  当年南洋国和吕宋岛和赵钧其勾连意图谋反之事,他可还没忘呢!
  赵君尧眯了眯眼,他绝不会允许此等事件再次发生。
  夏如卿也想起了当年之事,就没再说什么,只是心里更加担忧他的身体。
  左右思量她也不能替他做什么。
  只能百无聊赖地拿起小剪刀,将眼前的灯烛挑地亮一些,好让他看书不那么伤眼。
  ……
  夜深人静,小小的别院里只有沙沙的风吹树叶声以及室内的翻书声。
  夏如卿一开始还托着脸等在一旁。
  最后实在困得不行,一歪头就睡了过去。
  赵君尧无奈地摇头,起身将她用毯子裹起来抱上来床榻。
  她又瘦了。
  自入广南以来她水土不服常常出汗,饮食也不佳。
  在江南的半个月好容易胖上去的一两斤恐怕又掉了下来,甚至掉的更厉害。
  他忧心忡忡,紧锁的眉头又深了几分。
  叹了口气,替她掖好被子又继续转头看资料去了。
  他要快些解决眼前之事,然后赶紧带她离开。
  希望自己能赶得上带她离开,希望……自己能多陪她些时日。
  ……
  赵君尧在这里忧心忡忡之时,赵启辰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住在城内。
  之所以将父皇母后安排在城外,是因为城内实在太过混乱。
  城外百姓受了灾。
  为了活命,为了讨口吃食,也为了能保证接下来不会被随时袭来的暴风骤雨再次攻击。
  他们只能离开原来住的小山村小渔村,一股脑地涌向城内。
  一来有朝廷供应粥食,二来还有药,何乐而不为?
  可是……
  灾民总归是灾民。
  他们徒手而来,一无所有,衣衫褴褛,怎么看都更像是流民。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也不怕闹事。
  进城之后,他们吃拿抢夺,原来城中的百姓但凡还有些余粮就被他们抢夺一空。
  赵启辰抵达广南城之时,这里已经惨象环生。
  刚开始为了半袋米他们会杀人。
  到最后城中粮食急剧减少,半块烧饼也能闹出人命。
  如果赵启辰晚来半个月,后果将不堪设想。
  即便后来朝廷开始施粥,城中流民也还是需要兵将来镇压。
  稍稍松懈他们就会闹出人命。
  对此,赵启辰万分无奈却又不得不为。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他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国家的士兵有朝一日,要用大刀长矛对着自己的百姓。
  可事实就是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