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深宫-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不是,要是再晚一点,怕就见不到了呢”紫月笑道。
“嗯,咱们快下去吧!”
“哎!”
紫月和紫苏点头应是,就接连下来。
接着是夏如卿。
她穿着一身淡紫色锦绣常服,头上戴着京城最流行的蝴蝶缠丝簪,手腕上戴着玉镯,颈间绕着珠翠。
一副京城普通人家夫人的打扮。
猛地一看,就是哪位夫人过来串门子的。
夏如卿下来之后。
转过身要去抱辰儿。
辰儿忽然脸色涨红。
“母妃,不用抱,儿子自己可以!”
说着,就退后一步,轻轻一跃就下了马车。
夏如卿吓了一跳。
“哎别摔着!”
辰儿已经安稳落地了。
他笑道。
“母妃放心,儿臣心里有足够把握!”
夏如卿拍了拍胸口。
“好吧,我们进去吧”
……
紫苏已经进去通报。
温氏和倪氏以及夏廷风、夏采央等人听见消息。
以最快的速度出来迎接。
“恭迎贵妃……”
众人还没跪下就被夏如卿扶了起来。
“快起来,我是微服出来的,别叫人看见!”
众人闻言也不再行礼。
一行人簇拥着贵妃浩浩荡荡进去了。
温氏和倪氏很是拘谨,受宠若惊一般有些不知所措。
“不知娘娘和殿下要回来,臣妇这里什么都没准备,实在是……”
“不碍事!”夏如卿打断她。
“也是我来得突然!你们忙你们的就好!”
“大哥大嫂,二娘,二妹,咱们这儿也没别人!”
“都别拘谨了!”
说到底都是一家人呢!
“是!”倪氏先点了头,看向夏廷风。
夏廷风脸上倒没什么表情,不过他压根儿也不拘谨。
只用浑厚的嗓音说了一句。
“回来也好!”
说着又看向辰儿,招呼了一句。
“皇长子殿下!”
辰儿和他比较熟悉,在昭辰宫里经常见。
这会儿就规规矩矩抱拳。
“舅舅好!”
夏廷风心里惊了一下,面部肌肉抖了抖。
舅舅?这个称呼真是……
“不敢当!”夏廷风赶紧退后一步。
这是规矩。
第912章 不论君臣
赵启辰就赶紧上前。
“母妃说今日只认亲人,不论君臣!”
“启辰这里给外婆、舅舅舅母、姨母请安!”
说着就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众rén dà惊,连连后退说不敢。
夏如卿俏皮一笑。
“二娘,大哥大嫂,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他纵然出身高贵,也不能不孝!”
“你们要是不肯受,可就是不把我们娘儿俩当家人了!”
几句话说的众人都不好意思起来。
“娘娘,您……”
温氏眼眸湿润。
“臣妇……怎么会不把您当家人呢!”
“要不是有您这个姐姐在,采央怎么也不可能有这样好的亲事!”
“还有廷风……!”
夏如卿赶紧打断她。
“二娘,您对我有养育之恩,二妹也是我亲妹妹,这都是应该的!”
“再说大哥,这一切都是靠他自己!!”
如今这个三品的侯爵,可是大哥几次三番用命换来的啊!
怎么能说是因为她呢!
温氏抹着泪还想说什么。
倪氏赶紧打断她。
“娘,今儿个可是好日子,不能哭!”
“娘娘好容易来一趟,咱们赶紧进去弄点儿吃的吧!”
一大早就赶来,想必还没好好吃饭!
夏如卿也笑了。
“还是大嫂心疼我!二娘不疼我了!”
温氏破涕为笑。
“哪里哪里,二娘怎么不疼,都疼!”
“那我想吃二娘做的饼子了!”夏如卿半撒娇。
“好好好!”温氏连声应。
倪漫雪也笑了。
“走吧咱们进去!”
说笑间,四个女人就进屋了。
这边。
早已被‘抛弃’的夏廷风和辰儿,一大一小对视了一眼。
皆是无奈一摊手。
‘女人啊!’
“走,舅舅带你去前院!”
辰儿眼睛一亮。
“好啊,舅舅!”
说着就伸出小手,眼巴巴地期待。
“我能见见小表弟吗?”
早就听母妃说舅舅家里添了一个弟弟。
算起来应该一岁多了,他还没见过呢!
夏廷风笑了笑。
“当然可以!”
“走吧!”
“好!”
辰儿很高兴。
一大一小就往前院走去。
……
内院里。
因夏如卿说想吃温氏做的饼子。
温氏抹干眼泪撸起袖子就进厨房了。
只剩倪氏和采央二人。
夏如卿看了看采央,就说道。
“你和二娘此番回去,必然会受些委屈!”
“二娘忍耐惯了,你再不可忍让退缩!”
“明年就要出阁了,你得立起来!”
她知道夏采央看似柔弱,实则满腹才华、聪慧过人。
果然,采央红着脸点头。
“大姐放心!”
夏如卿满意点头,又从怀里掏出来一封信交给她。
“这是我给父亲的信!”
“也没别的事,就是想把我娘的嫁妆要过来!”
按着规矩。
当家主母都会把自己的嫁妆传给自己的嫡长女。
夏家原配夫人的嫁妆,应当归夏如卿所有。
可当年原主懦弱,被姚氏摆布。
想要嫁妆简直是天方夜谭。
如今可不一样了。
夏如卿冷冷一笑。
“吃进去的,我要让她尽数吐出来!”
“东西我也不要,就送给你添妆了!”
夏采央连忙拒绝。
“这怎么能行?这可是夫人的嫁妆!大姐万万不可……”
夏如卿赶紧挥手。
“不用拒绝!”
“二娘对我有养育之恩,我们就是亲姐妹!”
“宫里又能不带嫁妆”
“如果我娘还在世,想必也会这么做!”
夏采央这才接受。
“多谢大姐!”
夏如卿点点头。
半个时辰后。
一桌丰盛的早餐端了上来。
夏如卿赶紧起身道谢。
“二娘辛苦了,临走还要为我操劳!”
温氏受宠若惊。
“娘娘快别这样,臣妇受不起……”
夏如卿无奈笑了笑。
“好了好了,天刚刚亮,想必你们也没吃!”
“都坐下来,咱们就当吃个团圆饭了!”
众人都不好再推辞,应声坐下。
夏如卿看了看桌子上。
一锅稀米粥、一摞薄得透明的烙饼、一碟子老酱、几块煎咸鱼、一碟子葱花炒鸡蛋。
其余的就是正常丰盛的早膳了。
她目光落在油煎咸鱼上的时候。
心里头狠狠一酸,眼泪差点儿夺眶而出。
脑中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像潮水一样翻涌上来。
夏如卿皱眉捂着胸口,心里却难以压抑汹涌澎湃的感情。
情不自禁含着泪道。
“小时候,我们常常吃不饱!”
“大哥经常去河里抓鱼!二娘就用一双巧手,把大小不均匀的鱼腌起来存着!”
“等我们实在馋的不行的时候,就拿出来一小块,我、大哥和靖风,三个孩子分着吃!”
那个时候,真的太苦了。
姚氏一手遮天,恨不得逼死他们。
温氏凭着一股子韧劲儿,硬是把他们四个孩子拉扯大了。
原主是不必说了,面黄肌瘦,进宫不足一年就‘死’了。
靖风也同样瘦的跟豆芽菜似的。
大哥常年在外边晃荡,好一些,可也是面色蜡黄营养不良。
采央刚来的时候,也是瘦瘦弱弱,头发都跟枯草似的。
温氏更别提。
她才三十多岁,就开始有些佝偻,身子到现在都挺不直!
何尝不是年轻的时候缺乏营养。
再看看姚氏。
圆润发福,骂起人来中气十足,啧啧!天壤之别啊!
往事真特么不堪回首啊。
别说原主,就是夏如卿这个‘外人’都觉得无比残忍!
这么一回忆。
她越发觉得温氏好了,患难见真情么。
也越发觉得,姚氏不是个东西!
想了想,夏如卿就吩咐紫月。
“我带的那些礼都留给二娘吧!姚氏一根鸟毛都别想要!”
紫苏终于松了口气。
“娘娘,这才对呢!”
温氏一脸懵。
“什么礼?”
夏如卿就摆摆手。
“二娘你别管那么多了,我回头交待采央!”
温氏也不好再问,忐忑地点了点头。
倪氏在一旁催促。
“快吃吧,菜都要凉了!”
夏如卿就点点头。
“好!吃饭!”
……
早饭用毕,天色也大亮了。
夏如卿找了个机会把采央叫到一边。
“我带了两箱子礼物,都是上等的珠宝首饰,原本打算回去分一分!”
“现在我改主意了!”
“都留给二娘!”
“回去以后,自己戴也好,人情往来也好都行,就是别给姚氏!”
“她不配!”
采央咬了咬唇。
“是,大姐!”
第913章 乡下
交待妥当。
天色也不早了。
夏如卿也不好再耽搁。
和大哥大嫂一起,把二娘和采央的马车送走。
之后又闲话了片刻,看了看小侄子夏承泽,也告辞离开了。
……
赵君尧实在抽不出空。
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纵然有暗卫护着,也不便在宫外过夜。
因此,仅有一天的时间便越发珍贵!
出了侯府的门。
夏如卿的马车径直往城南去了。
一路上。
辰儿好奇地看着马车外,眼睛里全是好奇。
“母妃?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夏如卿揉着他的脑袋,温和道。
“你猜猜?”
辰儿四下看了看,摇头。
“儿臣不知!”
夏如卿就笑了。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说着,她搂着他的肩膀问。
“辰儿,你喜欢咱们大楚朝的老百姓吗?”
辰儿那一双酷似赵君尧的浓眉迅速一凛,严肃道。
“当然喜欢!”
“古书有云:为帝为王者,当爱民如子!”
“儿臣虽不是帝王,可也丝毫不敢懈怠!”
夏如卿本该严肃,可还是被他的小模样逗笑了。
强忍住笑问道。
“那……你见过老百姓吗?”
辰儿一愣,摇摇头低语。
“没见过!”
眼眸里渐渐升起些愧疚。
是啊。
书云、古语云、先生云……
他读了这么多书,都是在听别人云,他自己却从未亲眼见过。
那这和纸上谈兵,有什么分别?!
“那母妃今日就带你见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咱们就去寻常百姓家吃一顿饭,当做你四岁生辰礼如何?”
辰儿眼睛瞬间亮了。
“真的?”
“母妃,这是真的?!”
夏如卿淡笑问。
“你喜欢吗?”
“喜欢!”
“儿臣喜欢!”
辰儿几乎带着哭腔。
这份生辰礼,他太喜欢了。
夏如卿倒有些哭笑不得了。
心说:这孩子,怎么和他父皇一个样,简直为天下老百姓操碎了心!
如果将来当了皇帝……
呸呸呸!
夏如卿赶紧摇头。
她怎么乱想起来呢。
当皇帝又不是什么好差事,如果可以,还是不要了。
她唯一的希望。
就是她的孩子,都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
……
一个时辰后。
这辆素色马车停在了城郊的一条乡间小路上。
小路的尽头就是一块又一块的农田。
夏如卿把头上的珍宝钗环全部去掉,又换了一身白色棉布的外衫。
辰儿的也换了,镶着珠玉的帽子,换成了青布小圆帽。
衣裳也换成了普通老百姓家孩子穿的长裤短衫。
紫月她们也都换了棉布衣裳。
总的看起来。
这就是几个外乡人进京城路过这里的打扮。
更换完衣饰。
夏如卿这才带人下了马车出发,往农田走去。
已经十月底。
不是春耕也不是秋收。
农田里的人并不多。
沿路走下来。
地里边儿种的都是红薯、芋头这样的庄稼。
夏如卿自小在乡下长大,自然都认得。
辰儿却……一脸茫然。
“母妃……”
夏如卿打断他。
“现在要叫娘!”
“娘,这都是什么啊?您认得吗?”
辰儿立刻改口,一双大眼睛求知若饥。
“当然认得!”她笑。
“那个干枯枯的梗茎是红薯,它的果子都在地底下埋着呢,挖出来就能吃!”
她又指着另一块地。
“那几株白白绿绿的,是白菜,那个露出来半截儿红红的,是萝卜!”
“哦!”
赵启辰一边认真听,一边点头。
古代的农作物十分匮乏。
一条小路走下来,两边儿的农田种的几乎都是这几样。
偶尔地头有几株菠菜,就已经十分少见。
辰儿就有些不明白。
“娘,为什么他们种那么多红薯,却种这么少的萝卜白菜啊!”
夏如卿目光深远地看着儿子。
脑中想着这个深邃的问题。
不愧是皇帝老公的亲儿子,这智商……才四岁啊。
“因为,红薯是可以填饱肚子的!”
“而萝卜和白菜,就是不挡饿的菜,他们随便种一些够吃就行!”
“啊?”
赵启辰十分惊讶。
夏如卿神色不变点了点头。
心里却庆幸:
幸好带他来了,不然……他很有可能也问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惊天问句!
“那……就这么几棵菜,够吃吗?”
“应该……够的吧!”
穷苦人家的老百姓,不都是这样生活的吗?
她目光看向远处的那几株大白菜。
脑中回忆起在现代的时候。
姥姥家也种了好些萝卜白菜。
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姥姥都会准备两个大陶泥缸子。
一个腌咸萝卜疙瘩。
一个泡酸白菜。
两缸子咸菜,也足够她和姥姥两个人吃一年的!
所以……
应该是够的吧!
辰儿却摇摇头。
“他们为什么不多种一些呢?”
“是不是……种多了这个,就……填不饱肚子了!”
夏如卿点点头。
“是!”
“这些地应该就是农户家的!”
“还有另外一些人啊,连这些也没有,只能给地主当佃户,一年到头忙活,到头来还是吃不饱!”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
从古至今,何处无剥削?
辰儿的目光渐渐冷峻起来。
“娘!”
“我还是难以想象!”
“这么几棵菜,究竟怎么吃一年的!”
放在宫里,连他的一顿饭也不够啊!
见他说话的样子颇有些忧国忧民的既视感。
她就有些忍俊不禁。
“好了!”
“咱们待会儿找间农户吃个饭,你不就知道了?”
辰儿皱着眉点点头。
之前,他以为自己已经够节约了。
没想到还是太奢侈了啊!
一行人在地里转悠了一大圈。
终于找到一个正在地里刨红薯的老婆婆。
夏如卿正要上前。
辰儿却先行一步上前问好!
“婆婆好!”
那婆婆看着白发苍苍,身子骨却十分健朗。
想必常年在地里干活历练出来的。
她抬头一看。
见唤她的是个粉嘟嘟清爽爽的小男孩儿。
心里一喜欢,就笑了出来。
“哎!好!”
“这小娃娃,真懂事!”
再一抬头,就看见三个穿着棉布衣裳的年轻女子。
为首的那个,细皮白净的最是好看!
“这位夫人是?”
夏如卿一身妇人的打扮,所以才这么问。
第914章 历练
“这是我娘!这是两个姐姐!”
辰儿一句话把她们的身份安排的明明白白。
夏如卿简直哭笑不得。
一直跟在身后的紫月和紫苏却惊诧。
‘这身份,她们怎么敢呢!’
那婆婆却都丝毫不疑,又问道。
“那……你们是……?”
看着这几个人穿的这么好,都是纯棉布的。
怎么会来这种地方呢,她十分不解。
辰儿又继续道。
“我们是往京城去的,路过这里,腹中实在饥饿!”
“想在这里吃一顿饭再走!”
“不知婆婆可否行个方便?!”
辰儿说完看向夏如卿。
意思是:赶快掏银子!
夏如卿无奈一笑,从荷包里掏出二两碎银子。
“婆婆,这是我们的餐费,有劳婆婆了!”
那老婆婆本来还在犹豫。
看见银子,眼睛亮了一下,可再一看又不敢接了。
“哎哎!”
“用不了这么多!”
“夫人,实在用不了这么多啊!”
辰儿眼睛都瞪圆了。
“婆婆,这才二两碎银子呢!”
一顿饭,才二两银子,真的多吗?
“那……这样呢?”
辰儿从碎银子里挑出来一块约莫有五钱的银子,问道。
那婆婆看了看,犹犹豫豫地接了。
“还是多!”
“你们是大户人家的吧!”
一顿饭要吃掉一家人一年的嚼用,断然不是寻常百姓的!
“你们放心,待会儿用剩下,我老婆子再还给你们!”
给客人做饭,自然要出去买菜的。
人家娇贵的夫人和小公子,总不能给人吃粗粮不是?!
她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衣裳上的土。
把刚才刨出来的红薯一个个捡到篓子里,放到后背背起来。
她动作很吃力,颤颤巍巍的。
本来就驼的背被压的更弯了。
看得夏如卿心惊胆战的,赶紧上前。
“婆婆,我来帮你吧!”
说着就过去扶。
那老婆婆一把拒绝。
“夫人,您娇生惯养的,可别脏弄脏了衣裳!跟在后边儿走就行!”
“我家就住在附近,一会儿就到了!”
说着就继续往前走。
夏如卿无奈只得跟在后边。
辰儿看不下去,跑上前。
“婆婆,让我帮你吧!”
“为什么就您一个人啊,您家里人呢?”
那婆婆就笑了。
“你是个好孩子!”
“婆婆不用你帮,婆婆还能干的动!”
夏如卿看着眼前左右晃动且微微颤抖的背影。
眼泪夺眶而出。
姥姥当年也是这样啊,真像,真的好像啊!
那婆婆又缓缓说道。
“我家老头子走的早!也没生个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还命苦!”
“和女婿一块儿染了病,都死了!”
“只留下一个小孙女,和我老婆子相依为命!”
说着,眼眶里就流下浑浊的泪水。
夏如卿仰了仰头,把泪水逼回去,就笑着安慰。
“婆婆您有福,将来您外孙女一定会孝顺您的!”
一定!
那婆婆抹了眼泪就笑了。
“借贵人吉言,我的小孙女的确好!”
“乖巧又能干!又会逗我老婆子开心!”
“这就好!”
夏如卿松了口气。
你看,生活再苦,也总会给认真生活的人留一点甜。
老婆婆的家很快到了。
是一个简单的茅草屋。
院子里空荡荡的,几乎什么也没有。
不过……听见脚步声,一个扎着羊角辫,约有七八岁的小女孩儿跑了出来。
欢欣雀跃地唤了一声。
“姥姥!”声音脆生生的,朝气蓬勃。
夏如卿盯着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哎!”
“哇!姥姥又挖了这么多红薯啊,今天中午有好吃的喽!”
小姑娘拍拍手。
“咦?姥姥,她们是谁?!”
那老婆婆介绍了一遍,那小女孩儿笑嘻嘻地过来问好。
夏如卿尽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淡淡微笑,点了点头。
之后就是一行人进屋。
老婆婆很是拘谨,一直说:
“家里实在简陋,贵人们别嫌弃!”
夏如卿看了看周围,脸色很不好看:是心疼!
辰儿看了看几乎是家徒四壁的茅草屋。
一张小脸上更显沉重。
他这是心痛的!
把她们几个安顿在屋子里。
老婆婆就拿着五钱银子出去了。
不一会儿,白稻米,鸡蛋,熏肉干,就都买回来了。
也不多,看着顶多够一顿饭的!
就这,还是街坊邻居,东家拼西家凑出来的。
她笑道。
“夫人,这些东西才花了二百多文,连一半儿也没用完!”
“这是余下的铜板!”
二百多个铜板,两大串呢,这可是好容易才兑换到的。
“夫人您快收好!”
老婆婆递了过来。
两串铜钱在她手里,似乎是一笔巨款。
她用干枯的手捧着,还用帕子包了一层,生怕掉了,丢了,脏了!
夏如卿红着眼圈儿。
“婆婆,您也辛苦了大半晌了!”
“这是给您的辛苦费!”
那老婆婆很是惊讶,赶紧低头。
“不能,这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用不了!”
最后还是紫苏,一把接过铜钱,塞到了她衣裳侧边儿的衣兜里。
“夫人给的,您就收着吧!”
那老婆婆这才抹着眼泪收下。
心说:几百个铜板啊。
老婆子我,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这真是遇见贵人了!
中午的时候,
老婆婆做了两种饭。
一种是她们吃的,有大米、腌肉、鸡蛋!
一种是老婆婆和孙女吃的。
黑窝窝头,咸菜。
天壤之别。
辰儿看着对面饭桌上,黑乎乎的馒头就好奇。
“娘,那是什么啊!”
“窝窝头!”
“我也想尝尝!”
“那你去吧!”
辰儿就去尝了尝她们祖孙的饭。
然后……绿着脸回来了。
虽然没直说,但他的每个表情都在说一个词:难吃。
两个词:无法下咽!
她们这里的饭还好些。
至少咽的下去。
可辰儿还是觉得,难吃到无与伦比。
熏肉是什么,又硬又咸,菜也咸。
虽说比黑窝窝头好了一点,可也是难吃至极!
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在不停地刷新着他的世界观!
‘原来,老百姓里,还有人过着这样的生活!’
……
晚上回宫的时候。
辰儿趴在夏如卿怀里一直思考。
“娘!”
“老百姓的生活,真的这么苦吗?”
“眼见为实!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第915章 成长
辰儿就不说话了。
趴在夏如卿的怀里,一言不发。
马车晃悠悠的,最后他直接睡着了。
从城郊到宫里,总共花了一个半时辰。
到端凝宫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殿里灯火通明。
不用想,一定是皇上在。
黄嬷嬷等人出来迎接。
夏如卿叫她把辰儿抱下去,交代道。
“他中午吃的不多,给他做点儿宵夜!”
“哎!奴婢晓得了!”
目送睡着的辰儿被黄嬷嬷抱走,她这才放心地进去。
进门果然见赵君尧坐在炕上看书。
就上前行礼。
“皇上!”
赵君尧抬眼看她。
“回来了?”
她就笑着应。
“是!”
“过来坐!”赵君尧把手里的书本放下,指了指自己身边的座位。
夏如卿就笑着凑过去。
脱了鞋往炕上一坐,一双冰凉的脚丫循着热源往他身上凑过去。
赵君尧皱眉打趣。
“臭!”
夏如卿嘿嘿一笑。
“不臭!我又不是汗脚!”
就是真臭,也是老百姓的味道啊。
不过话是这么说,她捂了一会儿还是去洗了个热水澡。
出来后,见赵君尧依旧在拿着书本苦读。
她就上前撒娇。
“皇上,您饿不饿,要不要吃宵夜?”
其实她早就饿了。
见他一直在忙,就没敢打搅。
可没想到沐浴出来了,他还在忙!
额……饿得受不住了呀!
“朕不饿!”
“你饿了就吃!”
夏如卿想了想也没拒绝。
“那臣妾就一个人吃了,这来回一大天,就早上吃的好!”
“中午那个没怎么吃,晚上也没吃!”
赵君尧就忍俊不禁。
“你闹着要出去,朕拦都拦不住!”
意思就是:吃亏了吧,朕可不是没劝你!
夏如卿瞥了他一眼,心说:这是……笑话她狼狈呢!
她眼珠一转就顺着话说道。
“唉可不是!”
“臣妾也是为了孩子!”
“您是没看见今个辰儿的样子,像是一天成长了好几岁似的!”
“回来一路上一言不发!臣妾心里很是不安!”
“现在臣妾肠子都悔青了,不该带他去!”
赵君尧皱眉。
“为什么?”
夏如卿‘后悔’地道。
“臣妾觉得,他太小了,不应该看见这些!”
“小小年纪,好好读书就好了啊!”
“百姓的这些事,等他大了再去知道也不迟!”
“现在倒好,他小小年纪,那么老成,臣妾看的心疼!”
赵君尧直接无语。
“就为这个?”
“嗯!”
他凉凉地瞥了她一眼。
“果然慈母多败儿!男子汉就应该从小懂得百姓生活的不易!”
夏如卿在心里偷笑。
‘这就对了嘛!’
‘她儿子可以不辛苦,可以荣华富贵安稳一生,可绝对不能活成傻子!’
‘他要知天高、知地厚、知不易,活得通透明白!’
赵君尧看着她唇角一抹促狭,恍然明白。
“卿卿你这是……故意这么说的吧!”
夏如卿心道不好,赶紧上前撒娇。
“皇上,臣妾也就想让您知道,让他出去受一点点苦也没什么不好嘛!”
同时心里还暗暗嘀咕。
‘谁叫您一直不同意来着?!’
“慈母多败儿,这可是您说的!”
赵君尧:“……”
“真拿你没办法!”
夜宵端上来。
是夏如卿最爱的椒盐小羊排。
不过大冬天的也不能老吃这个。
小厨房又上了一碗炖鹿肉,一碗牛肉面,一碟子炒的香香脆脆的花生米。
东西也不多,可都是她爱吃的。
饭菜摆在小炕桌上。
夏如卿光着脚丫钻进热乎乎的炕头被窝。
洗了洗爪子就开始大快朵颐。
对面的赵君尧看着有点儿馋了。
可又放不下面子。
只凉凉地瞥了她一眼,淡淡劝她。
“慢着点儿!”
夏如卿一边吃一边含含糊糊道。
“皇上,这个小羊排酥酥脆脆,一定要拿在手里吃才过瘾!”
难不成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