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深宫-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君尧愣了愣,忽然笑了。
  “是了,就头一年带你去江南看了看,这么久了,还没再出过远门!”
  “等明年吧,明年把这帮小兔崽子都扔下,朕就带你去,只带你去!”
  “真的?”
  夏如卿眼睛里全是‘我当真了啊’的表情。
  赵君尧看得哭笑不得。
  “朕乃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夏如卿总算开了心。
  “这还差不多!明年我一定要好好出去玩玩!”
  “好!”
  赵君尧宠溺地看着她。
  不过一件小事,就能叫她高兴成这样。
  真好!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像她这样就好了。
  说了会儿话,天就黑了。
  夏如卿叫了一大桌的膳食。
  她怀着双身子,吃得多,有荤有素,有肉有菜。
  一碗面条下肚,还又吃了几只小窝窝头,这才满意地放下了碗筷。
  她这窝窝头和寻常百姓吃的都不一样,
  是用极细的磨把谷粒碾碎,又把粗颗粒筛掉,只留了细粮。
  最后兑些白面做出来的窝窝。
  不同于普通的窝窝头,这种小窝窝吃起来,不但没有拉喉咙的粗糙感,还有一丝只属于谷物的清香。
  夏如卿这一顿,就吃了三个。
  赵君尧尝了尝,也直点头。
  用过晚膳。
  夏如卿摸着和胸齐平的肚子,歪在榻上和赵君尧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皇上,臣妾可胖了不少了!”
  赵君尧也眯着眼,摸着她软乎乎的肚皮,笑道。
  “没胖,这样更讨人喜欢!”


第709章 选秀推迟
  夏如卿心里直想翻白眼儿。
  她一个大肚婆,哪里讨人喜欢了嘛!
  忽然想起今年要选秀的事儿,夏如卿就促狭道。
  “今年该大选,听说太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已经在张罗了,宫里很快就要来新妹妹了!”
  “到时候,皇上说不定就忘了清雅居的门儿朝那边儿开呢!”
  说完就促狭地看着他。
  赵君尧听得一怔。
  片刻也回过神来,他怎么把这茬事给忘了啊。
  选秀?母后真开始张罗了?
  他转头对着夏如卿邪魅一笑。
  “好啊卿卿,这么大的事儿不早说,看朕怎么收拾你!”
  夏如卿拖着肚子往一边儿翻转过去。
  不料被赵君尧捉了回来,一把按在怀里。
  “还说吗?”
  夏如卿被他紧紧箍着动弹不得。
  眼珠一转就委屈道:“不说了!臣妾可不敢了,谁叫您是皇帝呢!”
  然后就小声嘀咕。
  ‘选秀又不是臣妾说了算!人家心里不好受嘛!’
  看她这受伤的小模样,赵君尧心里立刻软了下来。
  把她抱起来搂在怀里,轻声问道。
  “你不好受?真的假的?”
  热热的气息在耳边喷洒下来,夏如卿脸蛋有些发烫。
  “当然是……”
  “假的了!”
  赵君尧一手箍着她,一手伸在她咯吱窝使劲儿抓!
  “啊!”
  “哈哈,皇上,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哈哈哈……!”
  夏如卿想动,可赵君尧的胳膊像有力的铁臂一样紧紧箍着她,哪儿也动不了。
  直到最后夏如卿落荒而逃地求饶。
  赵君尧才把她放开。
  “还敢不敢胡说了?”
  夏如卿眼睛湿润润的,表情有点儿小委屈。
  “不敢了!”
  赵君尧这才满意,他放开夏如卿,翻身平躺在炕上。
  夏如卿也有样学样,俩人就并排躺着。
  室内突然陷入了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赵君尧忽然开口。
  “卿卿……”
  “嗯?”
  “那些女人,都不是朕的意思,朕不喜欢她们,朕只喜欢你!”
  夏如卿心里很高兴,心道。
  ‘皇上,虽然您在忽悠我,可我还是很高兴!’
  其实夏如卿明白。
  于皇帝而言,女人不过是传宗接代,消解生理需求的存在。
  如果真有伺候的好的。
  能使他在繁忙的政务空闲里得到身心纾解的。
  他自然会多喜欢一些,也就是所有女人向往的“宠爱!”。
  可这样的喜欢和宠爱能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
  更不能等同于男女之间的爱情!
  不过夏如卿也不奢求那么多。
  在她来到古代的那一刻,就死了那条心。
  能得到帝王的喜欢,宠爱,好好活着,就足矣。
  就没辜负老天叫她多活的这一回。
  夏如卿心里一叹:
  ‘她这样想,也许将来失宠了,就不会那么难受了吧。’
  ……
  孕妇嗜睡,夏如卿竟然睡着了。
  赵君尧就叫人进来伺候洗漱,二人就歇下了。
  次日一早,赵君尧下了朝没回御书房,而是直奔宁寿宫。
  到了那儿,他果然看见太后和贵妃正在挑画像。
  一番见礼后,太后就笑着招手。
  “皇儿你来得正好,快来看看这些孩子有没有你喜欢的?”
  赵君尧立在原地不动,而是皱了眉。
  “母后,广南海战在即,朕身为天子,不能解救百姓倒也罢,还大肆选秀,传出去岂不叫百姓寒心?”
  太后却不以为然。
  “哎呀皇儿,皇帝选秀,这是先祖爷就定下来的规矩!”
  “三年一选,已经很少了,你膝下只有两个皇子,这怎么能行呢!”
  “还得多纳妃!”
  赵君尧听多了太后的老生常谈,就有些不耐烦。
  “朕意已决,母后无需多言!”
  哪有百姓深处水火,皇帝却在忙着娶小老婆的。
  反正这种事儿,他赵君尧可干不出来。
  太后更是着急。
  “皇儿!”
  “即便你不要,你也看看你弟弟!”
  “钧其那孩子到现在都没个正妃,天天就知道在外边儿野!”
  “还有小五,过了年都十六了,也要娶妃!不选秀怎么能行呢!”
  赵君尧则不以为然。
  “既这样,母后直接为他们选妃便是!”
  “至于选秀,朕又没说不选,总要等广南的事过了,百姓都安居乐业了,朕才有心思!”
  太后有些犹豫。
  看了看一旁恭敬立着的贵妃,心想:‘强扭的瓜不甜,也许,过了这段时候再进来也是好事!’
  她思索了一会儿就点了点头。
  “这样也好,这回的选秀暂且推迟,这回只选妃吧!”
  “钧其和小五那里着实耽误不得了!”
  施贵妃在一旁温顺地应和。
  心里莫名也松了口气。
  其实,她也不希望表哥有那么多女人。
  那些秀女最好永远都不要进来。
  后宫里的女人都死绝,只剩自己一个那才好呢!
  太后顾不上贵妃怎么想,看着赵君尧叮嘱道。
  “这事儿虽然一时拖着,只可也不宜太久!”
  “今年不选明年也要选的!”
  说完又咕哝道。
  “要不是钧其大了,实在耽误不得,哀家就叫他明年一起选了!”
  钧其钧其!
  太后三句话不离赵钧其,他真是听够了。
  赵君尧就扯了扯嘴角,故作镇定道。
  “燕王叔身子不好,燕王妃一心都在王叔身上,倒把钧其一直耽误了!”
  “既然母后挂念,那这件事就请母后替钧其做主吧!”
  太后竟有些巴不得的样子,当即笑呵呵。
  “这是自然!!”
  “当初你父皇走的时候就交待,要哀家好好照看钧其这孩子!”
  “凡事都张罗着……”
  太后念经一样念叨着,还没说完。
  一转身就见赵君尧已经大步往外走了。
  他背影决绝,步履如风。
  弄得太后有些下不来台。
  “这是……怎么了?”
  施贵妃赶紧劝。
  “母后,许是朝中有急事呢,这些日子不太平,咱们还是轻省些吧!”
  太后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唉!”
  ……
  回到御书房。
  折子只有薄薄的一份。
  朝中没什么事,广南那边儿的消息还没回来。
  暂时也不好做进一步的部署。
  所以一时间,赵君尧竟闲下来了。
  随意抽了一本书翻了两下,发现看不进去。
  索性把书一丢,带着李盛安等人出宫去了。


第710章 呛声
  皇上近日繁忙没怎么进后宫。
  皇后又不在宫里,大家连请安都不用了。
  有兴致的时候几个人约着出去逛一逛。
  没兴致的时候,大家各回各家,安生过日子。
  所以后宫里十分平静。
  很少再有哪两位妃嫔公然呛声闹别扭的情形了。
  清雅居
  用过早膳,小包子去上书房。
  夏如卿一个人觉得空落落的,就带了宫女太监出来遛弯儿。
  五月的天,已经有些热了。
  好在御花园里阴凉地儿多,她就搭着紫月的手,在路上慢慢儿地走着。
  孕妇怕热。
  没走一会儿夏如卿额头就有了细细密密的汗珠子。
  紫月就道。
  “娘娘前边拐个弯儿就是太液池了,那边儿凉快,咱们去坐坐吧!”
  夏如卿点了点头,主仆一行人前往。
  岂料,刚拐过弯儿。
  她就看见宁妃带着大公主正在湖畔的亭子里坐着。
  远远儿地看着母女俩像是在做绣活。
  夏如卿当即就止了脚步,随后又皱眉。
  “紫月,咱们回去吧!”
  谁知就要转身的时候。
  就见亭子里大公主忽然站了起来,往这边看过来了。
  见躲不过,夏如卿也只得前往。
  亭子里
  宁妃一边儿客气地笑,一边赶紧起身让座。
  “哎呀娴妃妹妹,你怎么来了就要走!”
  “这么大热的天,总得进来歇歇脚的!”
  “莫不是……妹妹嫌弃我们母女俩碍事?”
  夏如卿知她在计较什么,心里冷笑,可不就是嫌弃你们碍事么!
  不过表面还是客气道。
  “宁妃说哪里话,正是因为天热,我才想快些回去么!”
  现在大家都是妃位了,也没有谁压谁一头之说。
  虽然按着资历,夏如卿也理应喊一声姐姐。
  可她就是讨厌宁妃,就是不愿侮辱了姐姐妹妹的称呼。
  所以,直呼宁妃。
  以往宁妃或许还敢挑挑刺儿。
  可现在,人家同是妃位,又是皇长子的生母,肚子里还揣着两个。
  她拿什么和人家比呢。
  想着,宁妃心里就十分嫉妒。
  可她又不敢表现出来,只得酸溜溜地笑道。
  “也是,不知不觉,孩子月份就这么大了!天又热,正是辛苦的时候!”
  “不过说起来,我还没正经给妹妹道喜呢!”
  说完,就拉着大公主。
  “来,恭喜娴娘娘!”
  大公主已经大了,五官长开了些。
  可她依旧胆小。
  在宁妃拉着她上前的时候,她眼里的恐惧和慌乱一闪而过。
  大公主咬牙说恭喜。
  夏如卿就赶紧道。
  “多谢公主!”
  说完还不忘记吩咐紫月,回清雅居给公主备个谢礼过来。
  紫月不敢耽搁,亲自带人去了。
  这边儿,宁妃继续道。
  “妹妹果然不愧是双生,这才六个月,肚子就这么大了!”
  “我当年生宜明的时候,都快八个月了肚子才挺起来的!”
  夏如卿淡淡一笑,没什么好说的。
  就顺嘴把大公主夸了一顿。
  不想宁妃听完大喜。
  “哎呦,妹妹你可说对了,养女儿,那可不愧是小棉袄!我们宜明啊,可懂事了!”
  “妹妹你也别着急,说不定你这肚子里怀的就是两位小公主呢!”
  “到时候你就有两只小棉袄了!”
  这话……
  确定是好话吗?
  紫月拿着东西回来,一走进就刚好听见这句话,气得脸色铁青。
  女儿?
  你才生女儿,你全家都生女儿绝了后了吧!
  宁妃居然这么歹毒!
  这不明摆着咒娘娘么!
  夏如卿冷冷一笑。
  “我倒希望是两个女儿呢!”
  “倒是宁妃姐姐,皇上膝下子嗣稀薄,你也要加把劲儿啊!”
  宁妃脸上洋洋得意的表情瞬间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青一阵白一阵,脸色十分精彩。
  不等宁妃说什么,夏如卿又神补刀。
  “宁妃娘娘已经有个小棉袄了,下一回,该生皇子了吧!”
  夏如卿似笑非笑。
  说完,还气定神闲地喝了盏茶。
  宁妃倒是,快气糊涂了。
  “夏氏你……”
  皇子?老天爷,皇上两三年不进她的寝宫了,还皇子呢!
  再说了后宫里谁不知道。
  夏如卿已经盛宠多年,即便是怀孕,皇上都不往别处去。
  这等宠爱,连皇后娘娘在宫里的时候都讨不着什么好!
  又何况是她呢!
  宁妃刚要破口大骂。
  夏如卿就皱着眉捂着肚子,哎呦起来。
  紫月吓得赶紧上前。
  “娘娘您怎么了?!”
  夏如卿一边儿使眼色一边儿痛苦道。
  “孩子又踢我了,紫月快扶我回去!”
  “这两个小猴崽子,不会在里边儿打架吧!”
  紫月当即就笑了。
  “娘娘您说什么呢,两位小皇子可能在里边儿练拳脚呢!”
  “咱们赶紧回去吧!”
  夏如卿点了点头。
  紫月就赶紧招呼紫苏她们,主仆一行呼啦啦全离开了。
  自始至终,都没给宁妃半个字的说话机会。
  宁妃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夏如卿一行人扬长而去。
  “夏氏你……!”
  她气得当即摔了手中的绣活!
  “仗着自己得宠有孩子,就得了意了!”
  “哼!也不看看她自己是什么地位,也敢在本宫面前撒野!”
  一旁许久不吱声的小太监忽然道。
  “娘娘,娴妃娘娘和您一样,也是妃位呢!”
  宁妃心里更恼火,正欲发作。
  大公主忽然拉住了她的袖子。
  “母妃!”
  宁妃低头看了看公主,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最后只得愤然道。
  “走!不待了,我们回宫!”
  一旁的小太监赶紧应是,伺候着收拾东西,跟着主子回去了。
  倒是大公主始终有些疑惑。
  “母妃,您为何生气啊!”
  宁妃看着公主一脸好奇,就没好气道!
  “母妃生什么气,母妃没生气!”
  “走走走!”
  说完就强硬地牵起她的手往外走。
  大公主才八岁,个子还没长开。
  被这么一拉扯有些跟不上,踉跄了几步就摔倒了。
  “哎呦!”
  她胳膊磕在一处栏杆上,瞬间疼得她龇牙咧嘴!
  “叫什么叫,哪里就那么金贵了!”
  “你虽是公主,将来也要嫁做他人妇,要孝顺公婆,伺候夫君的!”
  “这么没用可不行!”
  “回去后把你的绣活好好做!”
  大公主疼得眼泪汪汪,宁妃的脚步反而越来越快!
  一旁的嬷嬷劝了句。
  “娘娘,公主还小!”
  宁妃则有些恨铁不成钢。
  ‘怎么就不是皇子呢!’


第711章 朕怎么样?
  后宫的事暂且不提。
  前边赵君尧派到广南打探军情的人很快回来了。
  这些人都是他的暗卫。
  别的不说,打探起消息来绝对无可挑剔。
  广南的军情不必多说。
  甚至连南洋国和吕宋岛的史志都弄了来。
  赵君尧把这些资料都翻了一遍,也就了解得差不多。
  事不宜迟,他当夜就召集兵部商议对策和调兵计划。
  御书房里。
  朝中大大小小的武将都在。
  了解了形势之后,众人便开始讨论。
  “皇上,此等蛮夷海寇,我们直接派兵剿杀便是,何需什么策略!”
  说这话的是驻守辽北的一个将领。
  一听语气就是个有勇无谋之辈。
  果然就有人反驳。
  “如何剿杀,对方又不是稻草桩子,那帮海贼狡猾得很!声东击西,打完就重新钻到海里去,找都找不到!”
  “是啊!”
  之前的辽北将领就不说话了,众人又开始重新讨论起来。
  御书房里像开大会似的,乱糟糟的。
  赵君尧左一句右一句听得心烦意乱。
  最后他忍无可忍,终于一拍桌子。
  “闭嘴!都给朕闭嘴!”
  一瞬间……
  吵得正脸红脖子粗的将领们就瞬间噤了声。
  数十双眼睛就大眼瞪小眼地盯着赵君尧。
  他登时就觉得有些不自在。
  轻咳两声掩饰尴尬后,赵君尧就把未经历过海战的将领全都赶走了。
  只留了十来个南方将领。
  这次讨论的效率显然高了很多。
  众人很快就合计出了对策。
  “这次海战,对方主要是冲着土地来的,因此海军和陆军各出一半方为上策!”
  海军是为了防止对方逃跑,围追堵截之用。
  陆军是为了把他们逼到地面上收拾的。
  总之无论海陆,这回绝不能让他们跑了!
  这一计策,很快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连赵君尧也十分满意。
  “西北不能动,西南的时杨那也不能动,从京城调五万兵马过去最合适!”
  离得也近,不然从边境横跨南北几千里调兵,等走到了,那人疲马乏,还能打仗么!
  肖总兵就点点头。
  “臣领旨!”
  赵君尧又继续道。
  “至于水军,就从江南调吧!”
  识水性就行,海上恶战尽量避免。
  尽量把他们往地面上引。
  大楚朝很少出海仗,海军实在欠缺。
  即便一时有这么多人,海船也不够啊!
  “五万人,不能再多了,原来的战船务必要好好修补!”
  现在造也来不及么,一切都太突然了。
  “是!”
  肖总兵和杨尚书齐声应道。
  作战的计策就这么定了下来。
  人也定的差不多了,用到谁的兵谁去带。
  现如今一切齐备,只差一名主将,总揽全局。
  肖总兵和杨尚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了主意。
  赵君尧淡定一笑,胸有成竹。
  “你们看……朕怎么样?”
  “啊?”肖总兵一脸惊恐。
  杨壑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皇上,你……您要御驾亲征?”
  赵君尧起身,缓缓走到墙边一把拿起父皇留给他的宝剑。
  宝剑缓缓出鞘,剑刃在月光下泛着幽幽寒光,锋利无比。
  “没错!”
  赵君尧淡然道。
  “这么多年的宝剑不出鞘,都快生锈了!”
  “朕很想亲手会会这些家伙!”
  有胆子漂洋过海来惹事儿的,应该不是孬种吧。
  海战他还没经历过呢,想想就兴奋。
  “皇上您要三思啊!”
  “是啊皇上!您不能去啊!”
  肖总兵二人立刻跪了下来恳求。
  可赵君尧哪里听得进,他一招手。
  “朕意已决,你们不必多说!”
  说完,赵君尧把宝剑回归原位,自己就背着手大步离开了!
  肖总兵等人无法,也只得离去。
  ……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君尧就开始安排朝政。
  底下文武大臣不同意,纷纷跪在地上鬼哭狼嚎。
  那些言官痛哭流涕,甚至以死相逼。
  然赵君尧已然不吃他们这一套。
  他淡淡一笑。
  “各位爱卿不必如此!”
  “朕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不能总是纸上谈兵!”
  “总要多出去看看!”
  底下的大臣还想再说什么,只可惜为时已晚。
  皇上已经离开了。
  “退朝!”
  李盛安喊了一声,跟在皇上后面也走了。
  大殿上那些老臣久久不离去。
  一个个急的团团转,仿佛天塌了一样。
  最后不知谁说了一句。
  “皇上又不是小孩子了,岂能连这点分寸都没有,我们还是听从皇上的安排吧!”
  说完那人就先离开了。
  有人一旦开了头当了第一个。
  那第二个第三个也都有了。
  最后,大臣们见无力回天,陆陆续续就都走了!
  御书房里,赵君尧听见汇报,果然松了口气。
  高兴道。
  “这帮顽固的老家伙,总算开明了一回!”
  李盛安在一旁点着头,也不敢多说什么。
  决策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晚,赵君尧去了夏如卿那里。
  ……
  赵君尧去的时候,清雅居里十分安静。
  夏如卿正陪着小包子写字。
  小包子很聪明,蒙学半年,常用字基本都认全会写了。
  这会他在练大字。
  只见他表情严肃,小手紧稳有力地捏着笔杆,在纸上一笔一画地写。
  写出来的字说不得好,但笔画十分工整。
  看得夏如卿很是激动。
  她简直不敢相信这么有才的娃是她生出来的。
  要知道,她自己两岁多的时候,说不定还在尿床呢!
  又一想。
  出生在皇室的孩子看似有才华,实则还不是勤学苦练才成的。
  赵君尧这样一出生就是天子命的,更了不得。
  得没日没夜地勤学苦练,什么都得学。
  这么一想,夏如卿就开始同情赵君尧。
  也开始心疼起小包子来。
  照这么下去,孩子连个童年都没有嘛!
  “皇上驾到!”
  一声高喊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夏如卿赶紧起身,小包子也放下了笔。
  一番见礼后才又重新坐下。
  赵君尧看了看小包子的字,就皱了眉。
  “和朕当年写得差的太远,还要多练!”
  “皇上,他才两岁多,这样已经很好了嘛!”
  夏如卿左看右看,怎么看都好看!
  小包子则按着师父教导的模样,虚心接受。
  “儿臣多谢父皇指点!”


第712章 点兵
  小身板行礼有模有样的,倒叫人多了几分心疼。
  赵君尧故作深沉地点头。
  “下去吧!”
  “是!”小包子依旧很规矩。
  夏如卿偷偷瞪了赵君尧一眼,就喊了黄嬷嬷等人进来,把小包子抱下了下去。
  赵君尧挑了挑眉,心情十分不错。
  临走了,难得的二人世界啊!
  用过晚膳,赵君尧就把自己要往南边去的事说了。
  夏如卿大惊。
  “皇上您要御驾亲征?”
  赵君尧点点头,漆黑的眸子里闪烁着难以形容的兴奋。
  “二十多年了,除了十年前跟着父皇出去打仗,朕还没出去带过兵!”
  这次怎么也要过过瘾了。
  父皇走后,他没有辜负父皇的期望。
  千里江山,他一守就是七年。
  这七年,他从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成长为现在沉稳老练,顶天立地的真龙天子。
  朝堂上他早已不惧任何风浪。
  他像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连那些令所有历代帝王都头疼的,最喜欢倚老卖老的古板老臣,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这其中经历了多少权谋算计,只有他一人知道。
  可他到底才二十出头,正是热血奋勇的时候。
  叫他一直压抑着自己,和那帮老臣斗弄权谋。
  他怎么甘心?!
  他也想和那些热血男儿一样,为自己的百姓,家国,抛头颅洒热血!
  上战杀敌,冲锋陷阵,方不负韶华!
  以前是时机不到。
  可现在,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他怎能错过?!
  夏如卿见他意已决,也不好说什么。
  愣了片刻,有点儿不舍地咕哝道。
  “那……年前能回来不?”
  “孩子……快出生了啊!”
  说完就低着头,一言不发。
  她不能不让他去,可舍不得他也是真的。
  皇帝老公走了,谁护着她啊!
  赵君尧见她这样子,心里顿时有些不是滋味。
  “卿卿……”
  他忍着心疼,把她抱在怀里。
  “你别怕,朕很快就回来!”
  “朕会把一切都安排好,你这里的所有吃的用的,甚至连要用的人朕都给你找好了!”
  “你只要安安心心养着身子,好好等朕回来就行!!”
  夏如卿扬起小脸,有些狐疑地问。
  “真的吗?!”
  赵君尧郑重地点了点头。
  脑子里不禁又过滤了一遍,再一次确认卿卿这里已经被他收拾成铁桶了。
  他这才安心。
  ……
  这一夜早早歇下。
  次日一早,赵君尧又早早离开。
  临走,还专门嘱咐紫月她们。
  不要吵醒,叫她接着睡,紫月等人自然无话。
  所以,夏如卿就这么足足睡到了日上三竿。
  而前边。
  赵君尧连早朝都免了。
  骑马出宫一路直奔京郊外的三大营。
  按照惯例。
  作为主帅,他要点将出征。
  站在三大营前边儿的高台上,听着底下成千上万士兵高呼万岁。
  赵君尧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
  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他,这会儿居然兴奋得有些不知所措。
  山崩地裂般的喊声足足过了一炷香才停下。
  赵君尧的心情也渐渐平复。
  他看了看肖总兵。
  就按照之前的决策,先点了肖总兵为左督军,率领五万步兵支援前线。
  又点了江南的一个梁总兵为右督军,率领五万水军出战。
  战鼓雷鸣,高台下的十万兵马,蓄势待发!
  最后。
  赵君尧又点了夏廷风,杨沉毅等等这些朝中优秀的年轻后生一同前往。
  连宫里的小七王爷都被点名要带过去。
  众将士一听,士气更佳,场上万鼓齐鸣,如夏季暴风雨前的闪电轰鸣般叫人心神振奋。
  赵君尧看着下边儿的一片大好形势,心中不由感慨。
  ‘这才是男儿本色!’
  ‘只可惜他被困于深宫,不能和他们一起冲锋陷阵!’
  赵君尧的遗憾不无道理。
  因为,即便他御驾亲征,也是待在队伍的大后方。
  上前线?不存在的!
  他是皇帝,经不得一丝一毫的闪失,勉强挂了个主帅的名头跟来,已经是极限。
  其余的,基本不再有可能!
  ……
  从三大营出来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
  赵君尧又骑马回宫。
  晚膳,在昭宸宫设宴,把大大小小的将士们都召集起来,为大军践行。
  席间,赵君尧兴致高昂,喝了不少酒。
  最后结束的时候,他走路都有些站不稳,但心里依旧是高兴。
  等众人散去,李盛安吩咐人扶皇上回寝殿。
  又进言道。
  “皇上,明儿一大早就要出征,今儿个,是不是得去看看贵妃娘娘?”
  这也算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了。
  不光宫里有,宫外也有。
  家里的爷要出远门,不管得不得宠,头一晚都得歇在大老婆那里。
  一来交待事情,二来也替大老婆伸张一下权威。
  意思就是:
  我走了后,有事儿全听大老婆的,谁都不能逾矩。
  有了这一晚的恩宠。
  男主人不在家的日子,大老婆才能挺起腰杆儿。
  说话管事才能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