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犀利王女谋[榜推]-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聂青青呆了一呆,在脑袋转了两个回路之后,明白了张昭兰说的是“百合”!现在这个社会将其称之为“磨镜”!
  在明白之后后,聂青青顿时怒了,怒不可遏!
  真是太龌龊!太无耻了!怎么可以这样污蔑人!
  她跳起来,恨不得现在就去拿刀将姚玉成给剁了,然后喂狗!
  李猗先前已经停衣缥说过,早已生过气了,此时倒非常淡然,劝慰聂青青道:“犯得着么?凡是有脑子的都不会相信!这么蠢的谣言,根本没人会信!”
  看着李猗那么处变不惊,从容淡然的模样,林轩顿时又是满脸的赞叹和钦佩,这样的胸襟和气度他第一次在一个和他年岁差不多的小娘子身上看到。
  聂青青看着李猗那副“好脾气”的模样,忍不住愤然道:“难道你就不生气吗?”
  李猗缓缓道:“多少行不义必自毙!犯不着和这种人生气,你刚才不都说了吗?人渣而已!”
  聂青青才不相信李猗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大度宽容了,那太阳得从西边升起!她顿时明白李猗肯定已经在挖坑了,姚玉成那货铁定要悲催了!
  林轩已经忍不住赞叹道:“郡主真是好气度!我等望尘莫及!”
  李猗摇头一笑:“这种谣言没人会信的!”
  这是张昭兰也道:“没人信的谣言也就不成其为谣言了!确实不必在意!不说这事儿了!阿猗,轩表弟极爱习武,可惜苦于无人指点,你能让你府中的高手指点他一两手么?”
  “指点说不上,不过我手下的亲卫头领的武艺不说在扬州,就是在这京城之中,能够比他强的人也不多,轩小郎若是愿意,可以和他切磋一二。”
  林轩立刻直身拱手,大声称谢,脸上的兴奋已经溢了出来!
  张昭兰笑道:“那不如我们现在就去看看?我也想见识一下你那亲卫头领的身手!”
  张昭兰知道李猗自然也是想看林轩的身手和资质的。
  ………
  林轩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被对面那位汉子打倒在地了,但是他并不在意身上的疼痛和满身的灰土,心里满是兴奋和喜悦,因为他从来没有和人交手打得这么痛快的!
  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将自己所会所能全部施展出来,竭尽全力的去打去拼,而不用担心会伤到对方,因为对方的武功高出他许多。更开心的是,对方每次将他打倒,都会告诉他为什么会被打倒在地上。一开始,他只能在对方手下走个三招就会被打倒在地,现在摔了无数次后,他已经能够在他手下走过五六招了,这就是进步!
  张昭兰看着场中的林轩,轻声问道:“如何?我这位表弟还不错吧?”
  李猗点头笑道:“悟性很高,很有天分,可惜被耽误了这么些年,真不明白那林老头是怎么想的,一定要逼着所有的孙子都去读书,罔顾每个人的先天秉性!”
  张昭兰叹口气:“林老头其实还有两个哥哥,不过都战死了,他的父亲也是战死的!两代人的付出,从一介寒门,拼到三品将军,委实不容易!”
  他停了一会,又道:“这孩子心性不错,心思单纯,模样也不错,即便是招做郡马也不赖!反正你也不可能和世家大族的人联姻,到时这种地位不高,但也不算寒碜的比较合适!”
  李猗摇头:“家里人口太多!麻烦!”
  张昭兰噗嗤笑出声来:“这种小门小户,人口已经很少了!再要人口少,除非是孤儿寡母之类的了!”
  ……

  ☆、第168章 谁的桃花

  李猗神色淡淡,显然对张昭兰的建议没有想法,只是说了句:“你既然这么看重他,我会为他花点心思。”
  她又看了一会道:“他的底子很不错,看得出来平日是下了功夫的,能在家里长辈都反对的情况下练到这种程度,说明他心智很坚韧,有天分。只是没人指点,也没和人交手过,空有力气不会用,招式死板也不会活学活用,对敌完全没有经验,处处是漏洞。不过他悟性很高,若是让吴松亲自教他一段时间的话,相信进步神速,一日千里!”
  张昭兰摩挲着下巴道:“你这个亲卫头领,武功路数刚猛简洁,没有任何花哨,对敌讲究一招致命啊!我说呢,阿轩也没那么差劲,怎么老是一伸手就被制住了!”
  他又观察了一会儿道:“这个路数来教阿轩很好!”
  李猗道:“懂了至繁才能做到至简!”
  张昭兰嘿然一笑:“我的这位表弟,前程便落在你身上了咯!”
  “不过就是叫你提携了江飞一把,没过几天就来讨回去!”李猗哼了一声,“不过,招婿的那份心思,你可以歇歇了,那是不可能的!”
  张昭兰叹了口气:“你不着急我都替你着急了,不知道多少人盯你呢!谁家不希望把个王爵捞到手?而且还不用嫡长子去换!多两全的美事儿!这段时间,公主殿下也在留意京中各路少年的情况吧?嘿,连安乐郡主那种只管吃喝玩乐的千年闲人都跟着忙乎!”
  他说完之后看见李猗不出声,继续道:“我说,你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再过两三个月你都满十八岁了,不可能还不招婿的!再说了,我留心选出来的。不管怎么说,肯定是比别人给你选的要可心一些!”
  “嗯,我知道了!”李猗答道。
  张昭兰扶额长叹——他说了半天。等于没说!
  张昭兰叹完气之后,继续:“寿光公主‘梅花筵’的请柬你应该收到了吧?下月初。没几天了!”
  “收到了!”李猗笑了笑,“寿光是韦氏老婆子的亲女,你是说在赏梅会上,有人会出幺蛾么?”
  “自然会的,大好机会,韦氏怎么会放过?”
  李猗哂笑:“连连损兵折将,倒是愈挫愈勇!”
  “正因为损兵折将,所以才要拼命捞回本啊!把你弄到手。本钱不就赚回来了么?”张昭兰撇嘴,“不过韦家做事,向来没什么顾忌,不讲脸面,你还是小心点儿!”
  李猗依旧不以为然地应了。
  寿光公主是韦太后的亲女,现今皇帝陛下的亲妹妹,她的府中有一片梅林,其中百年老树都有好几株,每到深冬之季,便会择个好日子。办“梅花筵”,邀请京中各路皇亲国戚世家豪门前来聚会,赏花赋诗。每年都有几首关于梅花的佳作流传出来。
  与会人员是以夫人和小娘子为主,男宾稍少,则是以闲散王候以及各家小郎君为主。
  寿光公主的梅花筵之所以闻名,让一众贵夫人追捧,并不是因为这里“文化气氛浓郁,品味高雅”,而是这是一个相看女婿的好机会;至于平时出门很不容易的小娘子们更是欢喜至极,不说难得有机会和一大帮同伴玩耍聊天,而且更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品貌才学。还可以看到那些优秀的郎君与公子。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个梅花会更像一个相亲会。或许这也是寿光的本意之一,提高自己的影响不说。还让这种影响更加深刻。
  只是这些对于李猗来说,很是无聊,如非碍于身份和面子,她根本都懒得出席这种聚会。大长公主对李猗隐藏在“从容淡雅”之面目下的某些“恶劣品性”已有所了解,故此,早已委托了安乐郡主将她看着一点。
  在大长公主的眼里,安乐郡主的不靠谱只是表面上的,而广陵郡主李猗的不靠谱是骨子里的,这孩子没把自己当小娘子来着!唉,可怜的孩子,没娘的孩子就是可怜!
  ………
  寿光公主府中,梅林中。
  李猗手上闲闲拈着一枝腊梅,百无聊赖地嗅着,安乐郡主手中则抱着一团儿雪白可爱的小猫,拿着一只梅花,逗得那只小猫咪舞动着小爪子叫个不休。
  远处有贵女朝这边望望,却没人过来搭话。盖因“京城第一郡主”安乐的嘴毫无顾忌,好的时候倒罢了,能让人如沐春风,可是你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损你一句,能叫你三个月都没脸见人!
  除了皇宫中地位最高的那三位,几乎没人能让她的嘴顾忌!
  李猗伸手弹了一下猫咪头顶,惹得猫咪一声痛叫,安乐顿时心痛得啧啧直叫,瞪着她道:“要是换个人这样欺负小白,我立马就让小白把他的脸挠花了!”
  李猗灿然一笑,安乐立刻警惕地退开了两步,搂紧了自己的小猫咪,皱眉道:“坏丫头,你把父母两人最令人讨厌的地方都继承了个全!”。
  李猗对安乐郡主道:“姑姑,你不觉得你这样陪着我,你也没乐子了,我也没乐子了么?”
  安乐哼了一声:“没见过你这样唯恐不出乱子的小娘子!”
  李猗继续劝道:“姑姑,你是长辈,你应该去和那些夫人们聊天或者去看那些小郎君们赋诗,和我们一群黄毛丫头一起多没意思呢?”
  “黄毛丫头”是安乐称呼小一辈的小娘子的常用词语。
  安乐叹了口气,“你得保证不把乱子弄得太过稀奇!不然我会被姑姑骂的!”说到后半句,一张娇媚明艳的脸顿时换做了潸然欲泪的表情,甚是可怜巴巴的样子,安乐不仅彪悍是第一,同时也是李氏皇族第一美人。
  李猗点点头,“只要他们不乱来,我也会很有分寸的!”
  安乐嫣然一笑。“他们怎么做,你就怎么给他们还回去!叫他们吃不了兜着走!不要怕乱子弄大了!姑姑给你兜着!”说罢,抱着小猫咪风情万种地离开了。
  安乐已经想好借口了。如果她的姑姑太平公主骂她不看着李猗,她便说李猗拿祸害小白来威胁她。
  至于乱子么?当然是越大越好!这种无聊的宴会能出多大的乱子呢。左右不过是男女那回事儿!
  在安乐郡主离开,李猗便闲闲地走向了武惠儿那一群贵女,不一会儿,白素妍以及韦瑶晴等人也都聚了过来。
  安乐回头望了一眼,看着坐在一群小娘子中显足了从容优雅范儿的李猗,心中暗笑不已,这次会倒霉悲催的小郎君她敢肯定,就是韦家韦世子的三儿子。那个志大才疏的绣花枕头韦文昊,因为在韦家的嫡子中就韦文昊还没定亲,韦老侯爷就想拿这个最小的孙子来套住李猗,而其他的庶子又拿不出手。
  不知道,那个会倒霉悲催的小娘子是谁啊?李猗会拿谁来李代桃僵呢?真是令人期待啊!
  但是半个上午平平静静地过去了,没有任何特别动静发生,然后午宴也顺畅而又欢愉地结束了,午宴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没有什么小丫鬟失手打倒了汤弄脏了某位娘子的衣裙,从而使得某位娘子不得不去换衣裳的故事。
  午后。评出了几篇咏梅的佳作,隔着不算远的距离,小娘子们高兴而又羞涩地看到了梅林另一侧的那一群英俊潇洒的小郎君们。小郎君们也一样兴奋而又愉快地朝小娘子这边频频送目,期待发现各自心中的女神。而长辈夫人们就要自由自在多了,一个个拿了慈爱欣赏实则挑剔的目光打量那些少年郎君们。
  一切都如往年一样,甚至比往年还要平静!往年有时候还指不定有那么一个两个出点小幺蛾子的,可是,今年这气氛融洽得太特么不正常了!
  安乐郡主心中不耐,便去看李猗,李猗正优优雅雅地同身边几个贵女闲闲地说话儿,没有半分与众不同的地方。
  安乐郡主心中一动。走到了少年郎君们那边,装作去品赏他们的笔墨字迹。借口也是现成的,因为她的父亲英王爱好书法。她若是发现哪位少年郎的字儿好有风骨,便推荐给她的父亲瞧瞧。惹得一众少年都把自己的墨宝送上给她鉴赏。至于男女之别什么滴,在彪悍的安乐这里就是一句蠢话,所以没有人会拿这句“蠢话”来约束和指责她。
  然后安乐便发现韦文昊不在此中,看来,某种“私会”事件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
  安乐鉴赏完少年们的墨宝,又来到了贵女这边,试图找出是哪位贵女被走“桃花运”了,然而贵女太多,她又从来没有像注意少年郎君那样去注意过贵女们,所以她实在无法找出是哪位贵女此时缺席了。
  文艺作品鉴赏完毕后,梅花筵也到了尾声,没有看到任何乱子的安乐只好带着李猗告辞。
  安乐直接上了李猗的车驾,她手里抱着猫咪,心里就像有小猫咪在挠一样。
  “阿猗,今天没发生什么事情吧?”安乐语气柔和,尽显长辈关怀。
  李猗灿然一笑:“今天很顺利啊,没有任何乱子发生!难道姑姑希望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么?”
  安乐气结,磨了磨牙槽,沉声道:“阿猗,我回去要告诉姑姑你很不乖啊!”
  李猗悠悠道:“乱子没有,不过好事倒是有一桩!”
  安乐的眼睛立刻亮湛湛,笑道:“什么好事?”
  “寿光公主大概要和韦家亲上加亲了吧!”
  安乐眼珠一转:“寿光的女儿杨幼梅和韦文昊?”
  李猗点头,安乐立刻叫了一声好,旋即问道:“阿猗,你怎么做的?”
  ……

  ☆、第169章 一再吃瘪

  李猗无辜地看着安乐郡主道:“姑姑,那是在别人家里好不好,别人不来算计我就不错了,难道我还能对别人做什么!”
  安乐拧她掐她的心思都有了,只是知道要动手的话,绝对占不到便宜,又磨了磨牙,“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李猗叹口气:“我真的什么都没做,我只是见机不对,就走开了而已!”
  安乐无奈,只好又软言细语又哄了她一回,李猗才把这经过告诉了她:杨幼梅在午宴后便来邀他去看她珍藏的古画,据说都是她父亲杨驸马花了许多心思和重金给她收罗来的。走到半路便遇上了韦文昊和韦瑶晴,韦家兄妹立刻表示他早就想一睹先贤名作,心慕已久,杨幼梅便只好又带上韦文昊和韦瑶晴二人。
  来到杨幼梅平素作画的雪墨阁,杨幼梅便让三人坐着喝茶,自己个儿去取画,原因是古画珍贵,她从不让丫环过手的。韦瑶晴作为天真活泼的表妹,便闹着要跟着一起去,于是雪墨阁的小花厅中便只留下韦文昊和李猗二人。
  安乐嗤笑道:“果然是韦家的风格,总是这么直接,这么无耻!”
  李猗笑笑:“他们给我的茶水中是加了迷情的药物!”
  安乐咬了咬牙:“真不要脸!那你怎么做的?”
  李猗撇嘴:“杨幼梅和韦瑶晴借口去拿画儿自然是要等到估摸着药力发作,我已经上当的时候再出现,正好做见证的。可惜,我怎么会给她们这个机会?我只坐了一会便说头晕气闷,走出了门,韦文昊他便只好也跟出来。因为她们想做那不堪的事。所以画阁之中的下人都被打发走了,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我很容易就听着动静。找到了杨幼梅和韦瑶晴,于是我就说头晕。拉着韦瑶晴,要她陪我去找姑姑你。”
  “韦瑶晴嘴里答应的好好的,却扶着我去了画阁后面的一间屋子,让我躺在那儿休息一会,然后她便想离开,说是去帮我找你,其实是想去找他哥哥来。我又拉着她闲扯了几句才放她走。”
  说到这里,李猗眯起眼睛笑得像一只小狐狸:“可惜她自以为得计高高兴兴地去找她哥哥。却看见她哥哥和杨幼梅抱到了一起!她只好去拉他哥哥,想快点让他们分开,他们三人正在纠缠拉扯,姚家和韦家的几位夫人正好来了,估计着也是韦家故意让人引来的,时间倒是掐的很准,可惜,抓的却是自家人,倒是让我看了一场热闹!”
  安乐郡主却抓住了主要疑点:“她们在你的茶水中下了药,总不会也在韦文昊的茶水中下药吧?”
  李猗抿嘴一笑:“韦文昊的药当然是我下的!”
  安乐两眼亮晶晶。“你怎么下的?”
  “茶水吃食又不过我的手,我用的是迷情香,在开始杨幼梅和韦瑶晴借口拿画一离开。我就给他下了,等再找到杨幼梅时,那时间药力正好差不多发作,我却拉着韦瑶晴离开了。后来等到她们闹成一团时,我又转回花厅,将我的茶杯和韦文昊的茶杯换了,这样就算她们发现韦文昊是中了迷情药,也只当是拿错了茶杯!”
  “你这奸诈的小丫头!”安乐点了一下李猗的额头,笑得眼睛都没了。又抚了一把她的脸颊,“坏丫头!你怎么就这么可人疼呢!你要是姑姑的女儿该多好啊!”
  安乐的人生之一大遗憾就是没有女儿。只有一个儿子,而且偏偏儿子不够坏。不会欺负人!
  想必韦家和寿光公主现在已是气急难言,原本寿光公主是早就瞄好了崔家的五郎,她认为自家的女儿书画双绝,品貌绝佳,只有崔家那样的一流世家的嫡子才配得上,虽然韦家是她母亲的娘家,但是她并看不上韦文昊,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她们本身就是亲戚,没必要再亲上做亲,浪费两个对外联姻扩展势力的机会。
  而韦家,本已将“广陵侯”以及将来的“广陵王”的位置看做了囊中之物,而现在却没了!庶子是绝对不可能拿出来套李猗的,那将迎接李氏皇族的几大巨头的滔天怒火,即便他们做了,那结果也必然是那个庶子从世上消失!
  宫中太后娘娘的身体又不好了,但是皇帝陛下心情很不错,在得知寿光公主的掌上明珠要和韦家的九郎订亲,立刻让皇后赏赐了不少绸缎珠玉,让原本想低调订亲的两家,不得不打起精神,“喜气洋洋”地高调做亲。
  皇帝陛下说,这对人儿,一个是太后最疼爱的外孙女,一个是她最赞赏的娘侄孙,两人都是才貌俱佳,堪称一对璧人,实乃天作之和,他们两人订亲的喜事,一定会让太后娘娘凤心大慰,病都会好得快些。
  太后娘娘的心肝愈发痛了起来,可是,有皇帝这番话在前,她不能再以此为借口闹病了,只能揣着满肚子的怒火,凤体安康起来。
  但是,让人气闷的事情,这还不算完。
  韦家的姻亲忠勇侯姚家又出事儿了。
  东宫太子门下的一个小录事参军的十岁儿子丢失了很久,遍寻不见,后突然被人告诉,他的儿子被一群贼人掳了就藏在京城中的某条巷子的一处宅院中,而且是和一群被掳的小孩关在一起。
  那参军立刻去了京兆尹处,请求京兆尹立刻派人去搜查那处宅子。
  话说京城中这两年确实丢失了十来个小孩子,多是十一二岁,而且还都是富商或则小官宦家的子女,被掳的小孩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论男女都有长得极粉嫩可爱,都是千娇百宠着长大的。
  这群丢失了小孩的苦主并不好打发,虽然没什么势力,但是又都有那么一点点地位,还有财富,因此时常会请了有关系的贵人们来询问案件进展,让京兆尹大人很是头疼不已,还被皇帝陛下斥责过。
  此时忽然有了明确的线索,京兆尹大人立刻就派了一群衙役去把那宅子围了,冲进去搜,结果竟然搜出了正在和几个狐朋狗友淫/乐的姚四郎姚玉成,而被蹂/躏的对象就是那些丢失的小孩!
  这下子,京城上下哗然,皇帝陛下更是震怒,直接撸掉了忠勇侯的爵位以及官职,姚昭容被贬成了才人,至于涉案人员让京兆尹一律从重处罚!
  于是这一年的腊月底,忠勇侯姚家退出了京城权贵圈,成了普通百姓,惹祸的姚四郎姚玉成则被处以了绞刑。
  ……

  ☆、第170章 玉板之秘

  韦家和李猗从江南斗到京城,竟然无一次胜绩,每次都要折损掉自己的一处势力,京中的一些豪门贵族已经瞧出了许多端倪,已然明白这个李猗郡主果真是同传说的那样,是吴王当做继承人精心培养大的,尽数得了吴王殿下的亲传。
  当初皇帝陛下登位时得了吴王殿下的帮助,等登位后又因为这位堂弟的才智和能力而心生忌惮,以至于如鲠在喉,但是这个“鱼刺儿”又在吴王殿下为他祈福坐化后全然消失。
  至于李猗,她再怎么厉害,却是一个女孩子,不至于让皇帝陛下忌惮,而且吴王的势力范围也都已被收回,留给李猗的封地不及之前的三分之一,再怎么折腾都翻不出波浪来。何况在三皇子到江南后,证明吴王的私兵“精卫营”都不和她一条心了,皇帝陛下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在賀家、姚家以及寿光公主和韦家结亲的事情上,只要不是瞎子的都可以看出来皇帝陛下是乐于打击韦家的。
  故此,京城中的豪门世家都谨慎起来,一些目光卓越的人已经能预估到这场争斗会越演越烈,最后会同夺嫡之争化成一处,不死不休!
  不过就目前看来,太子殿下并为因为韦家受到任何波及,而且还圣眷正隆。
  太子殿下从宿远县带回来了一千多卷千年古卷不说,而且还有一块让人不明所以的玉板。
  这块古玉,上面一面是云纹,另一面是火焰纹,简单的花纹雕刻得十分有匠心,依着玉石本身有的纹理雕刻而成,若不细看。只当是那花纹本就是古玉天然生成。
  只是,这一块玉板究竟是作何用处皇帝陛下同几位学识渊博的亲近老臣研究了很久都不曾弄明白,甚至有人猜测这块玉板还关系着一处宝藏也说不定。
  直到某日。皇帝陛下又拿着这块玉板摩挲,话说就算这块玉板没有任何秘密。就其本身的玉质和工艺来说,拿在手里赏玩也是非常不错的感觉。正好,白昭仪来找皇帝陛下,见到那块玉板,便撒娇求皇帝陛下给她看一看。
  白昭仪那着那块玉板左看右看,自然也看不出来名堂,最后将其举起来对着阳光看,这一看倒是让她发现了一丝端倪。白昭仪感觉那玉板中似乎还影影绰绰地有细小的文字,立刻惊喜地叫皇帝陛下来窗前一同观看。
  皇帝陛下大喜,拿着玉板就走到殿外灿烂的阳光下,对着太阳细细地分辨,果然玉板中有一行行的小字儿,便唤来了宫中的老玉匠,让他弄明白这块玉是怎么回事,那字儿是怎样刻进去的。
  结果,那老玉匠发现这块玉板是两片薄的玉板拼合而成,因其雕工精湛。拼合得丝严密合,并且边缘处的花纹还很好地掩饰了那拼接处。
  于是这块玉板被老玉匠给拆开来成了两片,而其中一片的内面果然刻着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老玉匠自然是不敢看这些字的。立刻将其奉给了皇帝陛下。
  上面的字是千年前的篆体,上面的字,皇帝陛下还是能勉强认识一些的,这竟然是一篇丹方。
  这样处心积虑被藏起来的丹方,自然不会是普通的丹方,皇帝陛下立刻遣人去请了在终南山修行的得道高人玄机子进宫,让他来甄别这副丹方。
  此后,玄机子真人便留在了皇宫内,替皇帝陛下琢磨和研究这副丹方。
  而玄机子也果然是有真本事的。这副古丹方真叫他给研究明白了,而且还炼了出来!
  在让人试吃过之后。皇帝陛下发现这古丹方还真是效用极好,于是自个儿便开始服用这丹药。
  在亲身体会到年轻健旺的感觉后。皇帝陛下再看白昭仪和太子殿下,实在是越看越顺眼,自然宠爱多多!
  而三皇子盛王则沉寂了下来,行事愈发低调了。
  后/宫中白昭仪风头大盛,隐隐有超越张皇后和武淑妃之势头,原本就支持白昭仪的太后娘娘也对她愈发疼爱起来,似乎白昭仪才是她的正经媳妇一样。
  暗潮涌动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春天又来到了。
  早春刚过,天气才有些回暖的意思,李猗便收拾了行李带着丫鬟和一众侍卫去京郊庄子上去了。
  理由是城外春景更好,李猗自个儿原本在城郊有有一座大庄子,满坡遍植桃花,每到花开之季,绯云满山,如霞似锦,景色极佳。
  只是她前脚才到,后脚安乐郡主便跟了来。
  李猗无法,只得让人给她收拾一处大院子。
  但是,李猗发现安乐居然将张易之和张宗昌两兄弟也带在了身边,显然一副要长住的架势。
  李猗顿时脸都绿了。
  安乐笑吟吟地看着眉头拧得死紧的李猗,歪靠在隐囊上,毫无被人嫌弃的觉悟,娇声吩咐张易之烹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安乐悠悠然地念叨着茶诗,对李猗说道:“阿猗,易之的茶艺极好,香茶入喉,保证你的烦恼消解!你看你一个人在这里多孤闷,我特特来陪伴你,你怎么还不开心呢?”
  李猗闷闷地瞥了她一眼,“姑姑,如果你不这么多废话,我还是很喜欢你的!”
  安乐啐道:“也就是你了,我活了这么半辈子,没哪一个这么对我说话!”
  坐在李猗旁边的聂青青自然知道李猗为何不欢迎安乐郡主的到来,盖因这两个月,大长公主一直在忙活着给她择婿,让李猗很是无奈,偏偏又不好抗拒,所以稍一有借口便跑出城来躲避,而安乐这么急急地跟来,自然是奉了大长公主的命,追过来继续灌输大长公主的观点和理念,务求李猗尽快择出一个夫婿来。
  聂青青好奇地打量着张易之和张宗昌两兄弟,在这个时空的王朝里,没有则天女皇,这两兄弟没进过宫,没上过龙/床,更没有机会专权乱政,只是靠着祖辈的功勋得荫封了个小官,后又跟着安乐郡主,虽然被很多人瞧不起,但是轻易也没人敢得罪,因为安乐郡主是个不好得罪的人。
  按说这两位的年纪大概奔四了,但脸上依旧没有一丝皱纹,五官如画,唇红齿白,既俊逸潇洒,又因年纪的关系而颇有成熟男子的韵味,果然是一等一的美男子,据说这两个还精通音乐技艺,难怪安乐这么些年一直没有厌倦他们两个。
  安乐注意到聂青青的目光,笑道:“小姑娘,你很喜欢我身边的这位张郎君么?”
  ……

  ☆、第171章 心中之人

  安乐注意到聂青青的目光,笑道:“小姑娘,你很喜欢我身边的这位张郎君么?”
  聂青青忙不迭地摇头:“我只是觉得两位大叔本来就长得很好看,为什么还要傅粉?颇有画蛇添足之感!”
  “大叔”这个词儿一出来,顿时和谐美好的气氛为之一顿,张宗昌微笑的脸僵住了,张易之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也为之一滞!
  安乐微微一怔,侧头去看了下张宗昌,又看了下张易之,而一直闷着个脸的李猗绽嘴角弯弯,翘了起来。
  张易之滞了一滞之后,缓缓道:“蔡公曾曰: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
  原来傅粉还有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理由啊!难怪这年头连男人都流行傅粉。
  聂青青讪笑了两声,“是我见识鄙陋了!”
  李猗浅浅一笑:“我也认为男子傅粉施朱有损男儿气概!”
  其实人家郁闷的不是关于傅不傅粉的问题好不好,而是对“大叔”这个词表示郁闷好不好!
  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避过了这一点,而是讨论起傅粉来。
  心虚的聂青青总感觉张氏兄弟再看向她的目光有点凉意,她决定以后用词一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