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恩-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发一张三娘子簪的黄铜鱼形簪:
  顾家大母所赠(大母即祖母),黄铜制簪,簪身因着三娘子时常摩挲的缘故,显得亮锃锃的。

☆、第一章:初花锦绣色(之身世)

  顾府新宅大堂敞阔光亮,贵客带来的仆从们在堂上下一字摆开,便将原本高阔堂皇的大堂衬的颇显低小狭窄。三位顾家郎君侯在堂下,腰部微弓,面上忐忑,恭恭敬敬的伺候着。乌程县令周令德陪坐在一旁,今年四十余岁,长须美鬓,容貌颇有威势,此时正捋着长长的胡须笑道,“梁官人,如今咱们已经是在顾家了,不知先生可否将此次来意告知?”
  堂上上座此时正坐着的是一位绿袍少年,瞧着十分年轻,不过二十余岁,身长玉立,脚蹬着皂皮靴,面色颇白,容色清俊闲适,眉宇之间颇为从容。此时端起侍从奉上来的茶水,在唇上抿了一抿,轻轻放在一旁,抬头笑着道,“周明府客气了。此次奴婢在湖州之行尚应多谢周明府鼎力相助。”
  周令德朗声笑道,“好说,好说。”目光依旧注视着梁官人。
  梁官人叹了口气,向着北方拱了拱手道,“说来惭愧,奴婢此来是受了主家吩咐,寻找一位七年前丢失的贵女。”
  “哦?”周令德微微讶然,“原来竟有此事?不知当日那位贵女是哪家高门之女?走失时可留有什么线索?”
  梁官人微微一笑,“奴婢主家家业甚大,可谓权势煊赫。可终究心系骨肉至亲,这些年来一直惦记着寻找。却多年没有所获,本以为这辈子不能再见了,没想到前些日子忽然接到消息,说是在湖州得了这位小娘子的零星线索,主子便急急遣了我赶过来,瞧瞧究竟。若是真的,也好将小娘子接回去,让她和亲人团聚。”
  周天德微微沉吟,这位梁官人身份颇不简单,他虽对贵女身世避而不谈,但想来能够劳他亲自赶到湖州寻找,这位贵女身份当真尊贵至极,非同小可。梁官人今日拜访顾府,指名道姓求见顾家二房孤女三娘子,莫非这位顾家三娘子……便是他所找寻的贵女?思及此,忙转了头问堂下的顾大郎,“你家的三娘子还没有到么?”
  顾大郎正自擦着汗,闻得周明府追问,只得道,“快了,快了,”转头瞪着问妻子,“三娘子如今到哪儿了?”
  他的妻子崔氏立在一旁,抬头微微一笑,“大郎放心吧,三弟妹已经去接了,想来很快就到了。”声音平静从容。
  ************
  “顾四,你给我回房间去!”马氏打了四娘一巴掌,怒声斥道。
  顾四娘掩着左脸,跄踉退了一步,愕然看着马氏,眼圈渐渐红了。
  跟着过来的顾二娘也被这一巴掌惊的一跳,她毕竟年长一些,知道轻重,能够让疼女如命的三婶子狠下心打四娘,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发生了,忙拉住四娘劝道,“四妹妹,不过是一件春裳罢了,你先忍忍。三婶最疼你不过,过几天一定补做一件漂亮的春裳给你。”
  顾四娘被她拉的退了一步,心中委屈到了极致,将一腔怒火发泄到三娘子身上,忽的狠狠瞪向三娘子,向着三娘子方向扑过去,伸出指甲要抓挠三娘子,“顾三,都是你这个小蹄子,看我不抓花你的脸。”
  “反了,反了,”马氏气的浑身发抖,喝斥道,“还不把四娘子拉住。”
  园中使女婆子们连忙上前,拉扯顾四娘,顾四娘正在忿恨的劲头上,拼命挣扎,婆子们却不敢用劲道狠了。眼见的这里乱成了一团乱麻,一个声音忽的从身后传来,“真是好威风的小女娃啊!”
  马氏身子微微一僵,猛的回过头去,见一个素色棕红衣裳的女子立在园道中,大约四五十岁年纪,脑后挽着个一丝不苟的圆髻,朝着这边走过来,眼角可见道道皱纹深刻。声音淡淡,却透出一丝不容忽视的威严。
  她神情丕变,恭敬唤道,“罗姑姑。”顾四娘更是被吓的连眼泪都停了,躲在二娘身后,缩了缩身子,不敢抬头。
  罗姑姑轻轻哼了一声,目光扫过园中众人,最后落在婆子怀中的三娘子身上。少女身子纤弱,仿佛一片落叶,只要稍稍大些的风一吹,便被吹走了。但举手投足之间姿势娴雅,虽然容貌因着长期的饮食不良而有些暗黄,但依稀可见得五官秀美的底子。她的神情柔和起来,开口问道,“你便是顾家三娘子么?”
  三娘子复抬头看了罗姑姑一眼,见面前的姑姑看起来虽然严肃,目光却很慈爱,倒也不太怕,轻轻点了点头,“是。”
  “罗姑姑,”马氏讨好的赔笑从一旁传来,“小女性子淘,她不过是一时气恼,平日里可不是这样的!……”马氏尚迭迭的说着不少,罗姑姑却充耳不闻,目光凝视着三娘子一会儿,落在婆子抱在三娘子腰间的粗糙手掌上。
  婆子动了一动,微微不安。
  她心中不在意三娘子一个顾家孤女,一路上虽抱着三娘子过来,却极不经心,此时在罗姑姑审视的目光下渐渐不大自在起来,不自禁的将怀中的三娘子搂的紧了紧,三娘子眉宇微蹙,罗姑姑窥见了,眸子里闪过一丝怜惜神色,伸出手道,“将小娘子给我吧!”
  “这怎么敢?”婆子连忙推拒,却敌不过罗姑姑的强势。三娘子只觉得身子一轻,落入一个轻柔的怀抱,罗姑姑棕红锦袖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泽,触手柔软,看起来比前年大伯母崔氏祭祖时穿的越锦大袖衫还要好些,身上的熏香味道也很是清爽好闻,她情绪微微放松,绷起的背慢慢的软下去,忽的腹中传出一声咕噜噜的轻鸣。
  罗姑姑愣了一愣,问道,“娘子可用了朝食了?”
  三娘子今日饿的狠了,绿儿之前给的半个蒸饼不过在腹中略垫了垫,不仅没有填了饥火,反而引的更加剧烈,此时羞囧不已,“没有。”
  马氏的脸变的像一张调色盘,十分精彩,急急吩咐道,“还不快让厨房上一份饭食来。”狼狈非常,怒道,“春桃是怎么伺候三娘子的?都将近午时了,还没有把娘子的朝食送过去?让她滚到堂前跪着去。”
  园子中春风明媚,马小娥走到顾氏姐妹身边,望着前方罗姑姑怀中女孩的身影,好奇问道,“那位就是三娘姐姐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顾二娘茫然半响,“我也不知道呢!”
  今日顾家的事情似乎有些不寻常。
  马小娥眼圈儿咕噜噜转了一圈,拉着四娘子的手,嘻嘻笑道,“四妹妹,姑姑她们去前堂了,咱们跟过去悄悄看个究竟吧?”
  四娘子惊悸余消,想来想去终究觉得愤恨,跺了跺脚,拉着马小娥道,“跟我来。”
  二娘子“哎”了一声唤住她们,本能有些觉得不妥,但四娘子与马小娥都装作没有听到,径直向前去了,二娘子在原地静了静,终究抵不住心中好奇,迟疑片刻,也跟了上去。
  白粥盛在青瓷碗中,尚冒着腾腾热气。粥养脾胃,最适合久饿的人食用。三娘子用调羹挹了一口,送到口中。虽是极饿状态中,但她喝粥的动作还是有着一丝优雅的意味。
  小小的白瓷粥碗放在案几上,发出轻轻的“咄”的一声声响。三娘子道,“我吃好了。”语音很轻。
  “小娘子,可还要再来一碗?”罗姑姑笑着问道。
  “不用了。”三娘子摇了摇头。一双清冷的眸子在堂中扫视了一圈,复又垂眸凝定。
  乌程县令周令德候到此时,捋着胡子笑着问梁官人,“梁先生,这个便是顾家的三娘子了,你瞧着……” 
  梁官人眉头微微蹙起。行人司虽然查证到了一些消息,但说起来,那位贵女当年走失的时候不过一岁半,如今已经过了七年,小孩子容貌随着年岁变化很大,一时之间也拿不准,转头问立在一旁的罗姑姑道,“罗娘,你觉得顾娘子的容貌可像那位女主子?”
  罗姑姑眉目微抬,道,“我观之小娘子面容肖似家中六娘子,尤其这一双眼睛和唇儿,活脱脱的和六娘子一个模样。阿罗觉得倒有五六分是准的!”
  周令德大喜,转头问顾大郎,“顾大郎,这三娘子可当真是你顾家骨肉?”
  顾家一干人等侯在堂下,浑浑噩噩,听到现在才有几分明白:自家三娘子许并非是顾氏骨肉,另有尊贵身世。只是因着一些缘故才流落民间,被自家抚养长大。顾大郎只觉难以置信,开口道,“先生怕是弄错了吧!三娘是我二弟成勇的女儿,二弟去的早,我们顾家将她拉扯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他面色忽的一变,渐渐说不下去。
  说起来,当日顾二郎拼死赶回家中,将三娘子托付给老父,只是让老父照顾怀中的女婴,并从未明确说过这位女婴是自己骨血的字眼。只顾家上下按着常理认定,便将三娘子当做顾家的女儿养了下来。
  这么说起来,莫非三娘子竟真的不是顾家血脉?
  顾大郎的身子陡然瑟瑟发起抖来。若真是如此,那三娘子究竟是何人家的女儿?二弟和她是什么关系?又因着什么将那个女婴带回了自己老家?顾大郎思索二弟行径,竟发现脑海之中一片空白,竟没有任何答案。他和顾二郎本是兄弟,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对于少年离家的二郎他其实已经太不熟悉,根本说不出他的生平和行迹。
  宅子堂下人影重重,顾家姐妹与马小娥立在堂前一棵杨树下,望着堂上举动,贝齿微微咬着唇泽。顾家下人们纷纷簇拥在角落中,指点堂上,窃窃私语。两个男童出现在园子的来道上,朝着这边而来,四娘子一眼瞥见了,眼睛一亮,忙招手道,“大兄,二兄,你们也过来了啊。”
  顾家小一辈唯二的男丁:顾承祖和顾嗣宗远远看见她们,也走了过来,“二姐姐,四妹妹,我们听见这儿动静过来看看。这儿发生了什么事情?”
  顾二娘遥望着堂上三娘子纤细的眉眼,皱了皱眉头,慢慢道,“我们也不知道呢。今天家里有贵客来访,三婶婶就去老宅将三妹妹带了过来,如今正在堂上,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也不清楚。”
  “……六年前主家娘子及夫婿返回长安,途径关内道延州之时,小贵女不慎走失。”堂上,梁官人正述说着当年此事内情,“后来,主家也花了多般力气寻找,只是,最后在泗州找到拐走她的贼人的时候,那伙贼人已经全部死于非命,现场散落许多刀剑血迹,小贵女也不知所踪。一晃七年过去,当年留下的些许痕迹大多已经消亡,主家本已觉得没指望了,没承想却在今年初发现新的消息,当年主家娘子夫婿府上有一位侍卫顾成勇。”
  他说罢此话,目光往顾大郎方向看了一眼。顾大郎面色一惊,只觉得汗出如浆。
  梁官人娓娓的声音继续在堂上响起,“十二年前主家娘子经过洛南之时,见一人病重倒卧于路畔,娘子心善,出钱请人为他治伤,此人便是顾成勇。顾成勇伤好痊愈之后,为报娘子恩德,便入府为侍卫,他为人精干,习得一手好刀法,倒也颇得重用。延州之事前一个月,顾侍卫向娘子辞行,娘子赠了他百两银钱做盘缠。
  主子本以为顾侍卫与小贵女无干,所以之前查找小贵女下落,并没有涉及顾侍卫。今年年初,有人发现当年延州出事的时候,顾侍卫正在延州附近,此后他一路曲折向东南而行,泗州贼人死绝之时,现场有与人火拼的痕迹。顾侍卫再之后出现,便是回到老家乌程,带着一个女婴倒在顾宅门前。
  顾侍卫之前的行踪我们也曾经查过,此前一年有余,顾侍卫身边并无相熟*女子,想来这个女婴并非他的骨肉。”他言到此,望着三娘子,
  “主子猜想,这位他带回家的女婴,许便是主家寻找多时的那位小娘子。”
  转身望着顾大郎,“若我家小娘子当年为顾侍卫所救,待真相查明,主家上下蒙顾家恩情,定当厚报。”
  顾大郎勉强笑道,“贵人言重了,不敢当。”面上虽泛着笑意,额头冷汗涔涔而下。忍不住回头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崔氏,满嘴苦涩。
  三娘子坐在原处,心中一片茫然。
  从小到大,她一直以为自己是顾二郎的女儿,虽也曾为阿爷早亡留下自己孤苦伶仃的生活生过一些怨怼,但对着这个早逝的阿爷终究是抱着浓浓的孺慕之情。此时得知顾二郎竟非自己生父,自己另出生高门之家,父母另有其人,一时之间竟呆怔在原处,心思翻覆,不知道落定何地!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章:初花锦绣色(之翻转)

  年轻的梁官人弯下腰看着三娘子,怜惜问道,“小娘子今年多大了?”
  三娘子细细答道,“九岁了。”
  九岁。梁官人心中沉吟,那位贵女在建兴十年走失的时候正是一岁半年纪,如今已经是天册六年,算起来正当是九岁。于是直起身来,转头询问道,“不知小娘子当初到顾家的时候,身边可携有什么信物?” 
  堂上一片寂静,顾大郎双唇微翕,正犹豫着的时候,崔氏从他的身边上前一步,扬头朗声答道,“回这位官人的话,这个却是没有。”
  年轻的解氏发出了“啊”的一声声音,急急开口道,“大嫂,可能还是有什么信物的。你怕是一时忘了,你再好好想想看看。”
  崔氏微微一笑,转头望向解氏,朗朗道,“四弟妹,三娘子身上究竟有没有信物,我还不清楚么?二叔回来的时候,怀中抱着三娘,已经是说不出什么多的话。三娘当时除了裹着的襁褓,身上并没有其余饰物。”
  梁官人皱起眉头,“这样就不好办了。”
  虽然行人司勾连当年顾成勇出现的线索,推测小贵女为其所救带回老家,便是如今湖州顾家的孤女顾三娘,前因后果都十分妥帖。但说到底,这终究只是一种可能。若无可靠信物,终究不能确认三娘子的身份。
  “梁先生不必着急。”周令德抚须笑道,“咱们来顾家之前,已是命衙役前往乡间寻找顾家当年旧婢,此时当也有了结果。想来若是当时在三娘子身边伺候的旧仆,可能会知道的多一些。”
  崔氏闻言,面色顿时微微一变,听得梁官人转头询问道,“人可是寻到了?”
  一名县衙捕快上前,拱手禀道,“回明府,梁官人,已经是寻到了一个阿婆,如今待在门外正在等候召见。”
  “如此甚好,快带上来吧!”
  “是。”
  崔氏举目张望,见一个灰色布衣、头发花白的老婆子在衙役的牵引下带了上堂,在看不见的罗袖之下,指甲狠狠掐进自己的掌心,留下一道淤痕。
  “路阿婆,”三娘子面上闪过一丝惊喜,“你怎么今天来了?”
  路阿婆看着顾三娘,目光也透出了欢喜神色,“好囡囡,阿婆可惦记死你了。”
  路婆子是顾家从前的婆子,在顾家时极得顾颍夫妇信重,三娘子刚刚被接回顾家的时候,养在顾颍夫妇的院子中,便是由路婆子照看的。当日为顾三娘换下襁褓的便是这位路婆子,对三娘子的事情最是清楚。后来顾颍去世,顾大郎当了家,路阿婆因年纪老了不中用,被崔氏返还身契放了出去。
  “三娘子清瘦了。”路婆子看着顾三娘一会儿,叹气道,目光慢慢移到三娘子裙下的双腿上,露出怜悯神色,抱着顾三娘安慰道,“囡囡不怕,婆婆来看你了。有婆婆在,不会有人敢欺负你。”
  “路婆子,”崔氏忍不住昂高了头,声音尖锐,“顾家向来可待你不薄,你要有点良心。”
  “瞧崔娘子说的,”路阿婆回过头来,淡淡一笑,“崔娘子,你对老婆子的恩德,老婆子记得清清楚楚的。该怎么回话,我老婆子自然知道。”转身对着上座的梁官人和周令德拜下去,“顾家老奴路氏阿菊,见过周明府,见过这位先生。”
  梁官人道,“你便是这些年在顾家带着三娘子的路婆子?”
  “是的。”
  “那好。”梁官人问道,“当初顾娘子刚到顾家的情形,你可还记得?”
  路婆子道,“回官人的话,三娘子是我一手带大的,我怎么会不记得。”
  她微微扬起下颔,回忆当初顾家旧事,“那一天的阳光和今天一样好,二郎过了身,郎君和娘子十分难过,将还在啼哭的三娘子交给我,我抱着三娘子回了内室,替她换了衣裳。我记得,三娘子当日身上裹的襁褓是上好的素纹越罗,颈上挂了一个亮噌噌的长命锁。”
  “长命锁。”梁官人和罗姑姑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那枚长命锁呢?”
  路婆子顿了顿,“郎君过世前,将长命锁都留给三娘子了。”
  “我可没有动过三娘子的东西。”顾大郎急急辩道。
  众人闻言,一时间都看向顾大郎,目光有些古怪。
  梁官人转头望着三娘子,柔声问道,“三娘子,你可是曾经有过这样一枚长命锁?”
  三娘子抬头看了梁官人一眼,一双荔枝眸黑白分明,“是的。”
  梁官人急急追问道,“那娘子可否将这长命锁拿出来给我看看?”
  三娘子怔了片刻,目中露出凄然之色,“那枚锁已经不在了。”
  “不在了?”梁官人顿时愕然。
  “是的。”三娘子道,“三娘一介孤女,在顾家日子难熬。去年秋天的时候,将那枚长命锁给了女春桃,求她帮我将房中帐幔被衾换洗一次。”
  梁官人登时勃然大怒,喝道,“将春桃那个贱婢给我带上来。”
  春桃浑身抖索,被乌程衙役给勾着肩膀提上堂来。她吓的魂飞天外,不停的跪在堂上磕头道,“奴婢知错了,饶了奴婢吧。”
  “贱婢春桃,”梁官人冷声问道,“老实交待,当日顾娘子给你的那枚长命锁如今在什么地方?”
  “长命锁?”春桃怔忡,抬起头道,“什么长命锁?”
  梁官人如何肯相信春桃不知道自己问话,齿冷一笑,“顾娘子给了你的东西,你怎么可能不知道它的下落?还不说实话,难道是想要受刑么?”
  春桃全身颤的像是筛子一样,灵光一闪,终于想了起来长命锁所在,顿时摊萎在地上,泣道,“贵人息怒,贵人息怒,那枚锁……已经是被我阿娘当掉了。”
  “什么,”梁官人又惊又怒,“当了?”
  “是。”春桃战战兢兢道,“……一个月前奴婢家中阿兄娶亲,阿娘瞧着那枚长命锁看着虽然不打眼,质地却不错,像是值几个钱的,便将它当给了县城里的太和当铺,共得了五贯钱,操办了阿兄的婚事。”她伏在地上连连叩首,额头磕在堂上地面,不一会儿便渗出鲜血,肿的高高的,“奴婢知道错了,知道错了,大官人你饶了奴婢吧!”
  堂上一时之间静寂无声。一日之间,顾三娘身世大起大落。本以为是湖州顾家孤女,没想到却有贵客找上门来,指证她是身份尊贵的贵女;待到那位梁官人想要认亲,却并无信物可以证实她的身份;待到好容易问出有个长命锁,那长命锁却被身边的恶婢给当掉了。一瞬之间翻覆三次,到了这个时候,看起来是再也证明不了三娘子的身份了!
  崔氏低下头去,过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吁了一口气出来,伸手拭泪道,“三娘子也真是命苦啊。”上前一步,持起顾三娘的腕子,慈爱道,“我主持这一大家子的事物,难免有些地方看顾不到。这贱婢这般慢待我们顾家的小娘子,三娘,你怎么不和大伯娘说呢?”
  她笑的缓和,还想朝三娘子再说些什么,目光却忽的撞进三娘抬起的眸子里,只觉那眸子看着清冷,里面却烧着一把郁火,逼到自己眼前,竟有一种灼烫之感,心中咯噔一下,一时间不知怎的,竟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梁官人面色变的凝重起来。
  主子身份尊贵,为他办事的人多如皮毛,自己在其中虽还算有几分人才,但地位并不重要。这次只是因得了内侍少监叶三和的几分看重,方被派来做这件事情。来之前叶少监暗示过自己,若是自己能够将这件事情办好,便推荐他在主子跟前伺候。这个机会对他十分重要,因此他极希望能够抓住,自然对三娘子身世认定看重非常,皱起了眉头片刻,问三娘子道,“那小娘子可还记得那个长命锁模样?”
  顾三娘偏头想了想,“倒是记得的。”
  她伸手在空中描摹,比划着长命锁的模样,“那个长命锁颜色不太像金银,也不像铜,模样像铜牌一样,入手有些重,用一条细链子串起来挂在胸前,锁面雕琢着童子骑鲤纹,下面缀着五串小铃铛,背面刻着一行字,右下角也打着一个款识。”
  梁官人顿时身子前倾,追问三娘子,“娘子可知背面写的是什么字?”
  顾三娘面色有些羞惭,低下头去,“我认不全字。”
  梁官人诧然片刻,顿时了然。三娘子这般落魄,看起来从前在顾家过的日子便不很好,顾家又如何会教导三娘子认书识字。他凝眉思索片刻,转身吩咐道,“取纸笔来。”接过纸笔,在案上砚台中蘸了墨,挥笔写了几列字,将麻纸上的字迹吹干了,递到顾三娘面前,“娘子你看看,你可能指的出来长命锁上的字迹是上面的哪一行?”
  顾三娘接过纸来看。梁官人的字有几分古朴之意,笔锋却很陡峭。和记忆中的长命锁上的字迹风格有三分相似,她看了一眼,毫不犹豫的指着竖着的第二列道,“是这个。”
  梁官人看着她的指头指向的地方去看,见这一列字迹写的是“建兴九年十一月赠女甥留娘。”下面打的是“升隆曹款”。于是重重的吁了一口气。升隆记是帝都长安有名的首饰坊,坊中最知名的金银器大家叫曹老泉。大周皇帝后宫中的很多妃嫔的贵重首饰都是由曹老泉打造,当初那位贵女脖子上戴的长命锁,正是先帝神宗皇帝赐下,由升隆记的曹老泉用磨砂紫金亲手打造。
  他面上终于露出了释然笑容。站起身来,向着顾三娘深深的拜下去,“奴婢梁七变参见顾娘子,娘子,奴婢终于寻到你的下落了!”
  三娘子的身世疑案,便也随着梁七变的这一拜,尘埃落定!大堂上下观看顾家主仆随着梁官人的这一拜大哗变色。原来,顾家养了足足七年的三娘子,竟真的不是顾家子女,而是高门贵人家走失的贵女。
  周明府亦是识趣,见梁官人认下了三娘子,便也起身恭贺道,“本官恭喜顾娘子终于得认亲人,也恭喜梁官人完成使命。”
  梁官人站起身来,笑着对周令德点了点头,道,“此次多承周明府鼎力相助!”
  堂下杨树畔,马小娥觑了觑身旁的二娘、四娘,笑着道,“原来顾家的三娘姐姐竟不是顾家女儿啊。只是不知道,三娘姐姐的亲生阿爷是什么身份呢!”
  闻言二娘子面色狐重,没有说话,四娘子面上涨红一片,跺脚气咻咻道,“忘恩负义的小蹄子有什么了不起。”
  梁官人向三娘子行了礼后,便回过头来,矜持的对顾大郎道,“顾郎君。这些年来,多承顾家照顾小娘子。”轻轻拍掌,一个小厮奉上一个圆漆托盘,“小娘子这些年在顾家的花费,这儿有二百两银子,权当是谢礼,还请郎君收下。若顾家有旁的需求,官府亦会鼎力相助。”
  银锭摆在黄色衬袱之上,闪着铮铮亮的光芒,耀的顾四郎和解氏目光闪闪发亮。说起来,顾家不过是湖州一介普通乡绅,家资有限。这二百两银子,便是养十个三娘子也足够了。年轻的解氏上前一步,挽着崔氏笑的张扬快活,“大嫂,咱们实在没想到,三娘子竟然还有这样一番奇遇。这下好了,她如今终于能认回生身父母,我们顾家抚养她长大,总也对二伯有个交待了!”
  崔氏面上却殊无喜悦之意,狠狠的瞪了她一眼,转过头去,用余光看着坐在月牙凳上的顾三娘,抿了抿唇,上前握住顾三娘的手,慈和笑道,“哎呀呀,实在想不到,我家三娘子竟是这样的贵人命。看来我顾家是没福分有你这个侄女儿了。”
  三娘子抬头看了崔氏一眼。
  “三娘,”崔氏握着三娘子的手用了十分力气,“二叔将你带回顾家,你大父大母自小对你疼爱有加,便是大父死后,你大伯和我虽有些不是之处,总还是把你给养大了的。你要多记记好处,不要记那些不快的地方,这才是做人的道理。”
  她谆谆教诲,一派为人长辈的模样,看上去端庄信服。周明府摸了摸自己的长须,赞道,“崔氏这话说的很是有大道理。顾娘子,你应当听从崔氏的教诲呀!”
  三娘子遭受多年冷遇,如今一遭翻身,竟成了顾家人遥不可及的贵女,顾家众人却反过来成了她脚下的云泥。堂下的顾家主仆都看的不是滋味。二娘心中不悦,转头望向四娘子抱怨道,“三妹再咱么着,也是在咱们家长大的。阿娘是她的长辈,好声好气的和她说话,她却毫不理会,怎的这般无情?”四娘子也不知道怎么的,容色怔忡,面色发白,竟是不敢答话。
  顾家长孙顾承祖站在下头,看着母亲低声下气的情景,齿间咬在唇上,留下深深一道印痕,眸子盯着堂上的情景,色泽渐渐泛红,袖子下的拳头也慢慢攒紧。
  堂上,崔氏似乎是说着什么,唯唯诺诺,态度十分谦卑。顾三娘却抬起头来,轻轻摇头,面上神色颇是清淡。顾承祖再也忍耐不住,忽的冲了上去,推开仆妇的拦阻,挡在崔氏面前,赤着眼睛朝着顾三娘吼道,“顾三娘,你有什么事情就冲着我来好了,不要欺负我阿娘。”
  “承祖,”崔氏大惊喝道,“你来做什么?”抓住顾承祖的衣袖,将他往自己身后拉扯。顾大郎也急急斥道,“孽子,还不给我滚回去。”
  “阿娘,”顾承祖转过头来,瞧着母亲崔氏,硬声道,“我不准别人欺负你。”
  崔氏瞧着儿子涨的通红的小脸,心中又是焦灼又是感动,抱着顾承祖哭道,“承祖,”顾大郎也双目含泪。一时间,一家三口在堂上哭成一团。母慈子孝,看着动人非常。乌程县令周令德瞧着目中似有不忍之意,开口劝道,“顾娘子,顾家对你算是有养育之恩,我看着顾家长孙顾承祖对母孝顺,也是个可造之才,纵然这些年有些许薄待之处,也不过是小节,顾娘子又何妨放她们一马,也算是给自己积一点功德?”
  顾三娘垂下一双明净的眸,忽的低声笑起来,慢慢抬起头来,望着顾承祖。他今年已经是十二岁,是崔氏入门七年之后才生下来的儿子,为长房独子,极受父母宠爱,身体壮实,生的虎头虎脑的。反观顾三娘,今年虽算着满九岁了,身形却瘦弱的如同六七岁模样,露出深深的锁骨,一张雪白的瓜子脸蛋,唯有一双眸子像晶莹琉璃似的,黑沉沉的。扬着头望着被崔氏紧紧护在怀中的顾承祖,冷笑开口质问,“这时候你想到亲人情深了,当初你把我从假山上推下去的时候,怎么没有想想,我也是你嫡嫡亲的堂妹?——顾承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