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金为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样的环境,经历了多少事情,才能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可是不管她介不介意,自己却也不舍得她有半点委屈。
  不舍得她觉得自己把该给她的爱给了旁人。
  她伸手握住了明舒的手,仔细看了她一阵,就慢慢道:“舒儿,你是个镇定的性子,有些事情阿娘告诉你也无妨,这样你在外面走动之时也能多个心眼。”
  她回来了,怕是不知道多少人在观望着,明天宫里那边可能就会派人来宣了。
  她道,“阿娘不知道燕王世子已经找到你了,在得到消息之前就替夏明珠递了请封县主之位的折子。后来收到燕王妃的来信,就去寻了陛下,想撤了那道折子。”
  “可是那时你大伯父和大伯母,他们已经寻了太子和皇后,走了他们的路子。陛下应下阿娘,给她册封之后,等你回来之后,同样会给你册封,并且会赐你封地和其他一些东西以示恩赏。”
  “那些东西阿娘还没看在眼里,只是阿娘发现了一些事情,不想在你回来的这个节骨眼惹人侧目和生疑,生出事端对你不利。。。。。。可是没想到还是有人不愿放过你。”
  明舒心中一凛,抬头看她。
  就听到她慢慢道,“舒儿,阿娘怀疑当年你阿爹的死和你的失踪都有些问题,所以你被找到的消息传到京中,才会有人想要下手想要你的命。据我所知,你被找到的消息,京中也只有你大伯母收到了姚夫人的信,知道此事,可她想要在北疆,在燕王府的地方派杀手暗杀你,还能得手,她还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明舒抬头震惊地看着长公主。
  她父亲的死和当年她自己被人追杀的事有问题她前世就已经知道了,但那也是后来的事情。
  她万万没想到,她的母亲竟然在生前也知道一些端倪。
  因为前世的那些事,原本她虽然决定回京城,回长公主府,但其实对这个生母并没有多少期望。
  她只是想着,那是她的生母,生活在那样一堆所谓的亲人当中,还有一年多就要死了,就算她是真爱着夏明珠的,她也一定要回来。
  可是回来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崔氏说什么她母亲对夏明珠爱如珍宝,将所有她能给的,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夏明珠,她的疼爱,她的嫁妆和珠宝首饰,还有公主之女的县主之位,都给了夏明珠,甚至说她母亲还想让夏明珠嫁给太子,坐上什么女人最尊贵的那个位置,那一切不过都是崔氏骗自己的,或者说是崔氏的自欺欺人人之语而已。
  当年的事,只要是知道些内情的,就知道她父亲的战死是和当年的三皇子,现在的太子有些关联。
  只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那是救援的军队选择了太子,而放弃了她父亲,也不能算是太子的错,只是当时援军将领的选择而已。
  但如果她母亲认为她父亲的死有问题,又怎么会想要将夏明珠嫁给太子?
  崔氏杀了自己,为什么还要跟自己说那样恶毒的话?
  明舒以前不明白。
  现在却突然明白了,那是因为崔氏恨自己,夏明珠恨自己,不是一丁点的恨,恐怕是恨彻入骨的恨。
  因为她们一辈子都生活在了自己的阴影之中。
  她回来哪怕只是一天,也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她母亲根本就不爱夏明珠。
  如果她真的有多爱夏明珠,今日处理这件事的时候都不会是这种方式,这种态度。
  所以崔氏所说的,包括后面她说的,燕王没有别的女人,时日久了,必会把对自己的感情也全都转移到夏明珠身上,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全都双手捧上,送给夏明珠,把她放到心坎里疼,跟她娘亲一样,根本就是她们的幻想,她们发了疯地想要,却偏偏不能如意。
  所以就疯子一样地恨上了自己。
  她们一面偷着抢着她的东西,一面恨着她,恨着为什么那些东西是她的,而不是本来就是她们的。
  不,还不止这些。
  她记得她祖母说过,她母亲死前曾偶然得了当年孟家人的典当之物,就寻到了孟家。
  可恨孟家人先是想拿孟怜顶替她,不成之后又说自己已经死了。
  但自己没死之事,只要追查下去查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最后她母亲没找着她,反而“病逝”了。
  想到这里,明舒的脸色陡地转白,浑身的血液也都好像僵住了。
  如果她所猜测的是真的,那就是她母亲找到了她的线索,但有人想阻止她找到自己。
  杀自己不是重点。
  他们就直接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她母亲死了,她流落艺坊,大概杀不杀她也无所谓了,所以就留了她一条命?
  她像是终于把所有的事情都串了起来,但好像还有没揭开的一部分,大概是冲击太大,脑子一阵尖锐的疼痛。
  她喃喃道:“阿娘,你怀疑这背后是谁?”
  这时她的声音已经有些颤抖。
  长公主看见了明舒陡然变白的面色。
  她不知道明珠想到了些什么,只以为她这样是因为自己提起了她父亲的死和当年的旧事。
  她伸手按了按了明舒的手,然后就发现她的手也异常的冰冷。
  她一震,然后有些怜惜地握住了她的小手,柔声道:“舒儿,你知道些青州之战的旧事吗?”
  知道,明舒当然知道。
  前世她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还曾求了赵景烜特地调了青州之战的卷宗给她看,更寻过一些幸存的将士问过他们话,对那场战役的前前后后都再清楚不过。
  但这些她不好跟她说,便只低声道:“大致都是知道的,我求了燕王世子殿下,让他跟我说的。”
  这回她再顾不上去装什么天真可爱,没再说什么“景烜哥哥”了。
  又是赵景烜。
  长公主皱了皱眉,但她还是把这事先按下了,打算等说完她父亲的死和她的怀疑之后再跟女儿谈赵景烜的事。
  她道:“那舒儿你可觉得那其中可有什么可疑之处?”
  她这般问,也是想知道女儿到底知道了多少,女儿再懂事,也毕竟年纪还小,她也怕自己冒然把所有猜疑告诉她,万一她稳不住,露了行迹,岂不是害了她?
  明舒读懂了长公主的意思。
  就在刚刚那个成形的猜测之前,她还没有打算这么快把那些事情跟她说。
  但现在她却愿意去赌一赌。
  她垂下了眼,默了一会儿就道:“我听说当年父亲苦守青州城半个多月,原本太子殿下,那时候的三皇子殿下本来也在城中,但青州城失守,父亲战亡之后,他却出现在了距离青州城一日脚程的合州城,之后就率领了数万来救援的兵马杀回去,夺回了青州城。但那数万兵马,应该是在青州城失守,父亲战亡的三日前就已经到了合州,可他们却等到了父亲战亡之后才去救援。”
  “听说那场战役,三皇子因为夺回了青州城,立下赫赫战功,回到京城之后不久,陛下就力排众议,立了他为太子。”
  “可是,如果他们是在父亲战死,青州城失守之前就赶去救援,那么三皇子就立不了那样能记入史册的战功,也就不能以战功被立为太子,毕竟元后娘娘的嫡长子大皇子还在。”
  “所以这些年来皇帝和太子殿下都格外地恩宠英国公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掩饰当年那场战役的真相。就是父亲牺牲,也是他大义,自愿为太子殿下,为大周牺牲的,而太子是清白无辜的。”
  “舒儿!”
  长公主唤了明舒一声,声音震惊还带着些颤抖。
  青州城战役的事情她是知道的。
  但官方的说法是援军到达合州城之时,合州城也遭到了北鹘的偷袭,援军将领这才推迟了去青州城的时间,及至太子从青州城赶至合州城,退了合州城的北鹘军,这才率军去了青州城。
  可是那时候青州城却已经城破。
  这些事情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怕是只有当时参战和做出决策的将领才知道了。
  长公主一手握着女儿冰凉的手,一手摸了摸她的头发。
  她是当真不知道,她竟然承受着这么多东西。
  明舒看到了长公主眼中的泪光,也看到了她眼中的悲痛和愧疚。
  她心里也一阵阵的刺痛。
  可她的话还没有说完。
  她道:“阿娘应该已经听燕王妃娘娘来信说了我去育婴堂和武英堂去寻找父亲昔日部将遗孤之事,其实我不仅寻了父亲昔日部将的遗孤,还曾寻访了那场战役幸存的部将。我听父亲幸存的一个亲卫说,父亲自己的功夫很好,手下也有十数名功夫不错的亲卫,原本就算青州城失守,这些人护着父亲离开并不是难事,但父亲把这些人大半都给了太子殿下,护送他撤离青州城,剩下的几个就给了我,让他们带我离开。”
  “我猜,我寻访父亲旧部的事应该是惊动了一些人,这才让他们不惜在燕王府的地盘就想动手除了我。”
  还有一部分她没有说,也没法说。
  那就是当年北鹘人之所以突击围攻青州城,就是因为听说了大周皇帝最宠爱的皇子三皇子就在青州城中。
  她父亲派人分别护送三皇子和自己离开,北鹘人应该是得了什么风声,派人追杀三皇子,然后三皇子为了遮掩他的行踪,就故意让人暴露了她的行踪,这才让她遭到了北鹘人穷追不舍的追杀。
  ***
  且说回燕王世子赵景烜。
  赵景烜送了明舒回长公主府,就进了宫中。
  这还是他回京之后的第一次入宫。
  皇帝见到赵景烜很高兴。
  他笑道:“本来以为你年后出发,怎么样也要一个月之后才会到京城,没想到你得了朕要给你赐婚的消息,连年都不过,就直接奔回京城了,难道你还担心朕给你赐个歪瓜裂枣不成?”
  赵景烜笑道:“陛下当然不会,但这事关臣的终身大事,臣总想见上一见这心里才踏实。”
  你是不会赐我个歪瓜裂枣,但难保不会赐个表面光鲜,内里是个烂透了的。
  皇帝哈哈大笑,显得极为舒坦,道:“烜儿你回了北疆这两年果然沉稳了许多,还是战场磨炼人啊。两年前你回北疆的时候,朕说要给你赐婚,你还黑着脸死活不肯,现在竟然说要见上一见这心里才踏实了。”
  赵景烜嘴角抽了抽。
  他道:“那是陛下没听到我母妃的唠叨。反正早晚也都得娶,那娶就娶了,让她陪着我母妃也好。”
  皇帝笑道:“好,好,你有这份孝心就是好的。”
  又道,“你放心好了,这次朕是让皇后亲自替你挑选的,是皇后的侄女容家的二姑娘。她在京中素有美名,是个才貌双全的好姑娘。”
  说素有美名还是轻的,这位二姑娘在京中还有第一美人的称号。
  赵景烜虽然早就得了皇帝想把皇后的娘家侄女赐婚给自己的消息,但亲耳听到皇帝说出来还是有些难以自抑的戾气和烦躁。
  这容二姑娘可不是个美人嘛。
  容家素来都出美人,现在的皇后娘娘容后当年就是艳冠京城,把个皇帝迷得混混沌沌,硬生生逼死了元后,把她扶上了继后的位置,再不顾众大臣的反对,硬是不顾祖制,不管上面还有个元后嫡子,再把容后所出的三皇子扶上了太子之位。
  这中间还有为了给三皇子铺路,用满青州城将士和百姓的鲜血给他堆出来的“军功”。
  但容家心气很高,容二姑娘的心更高。
  出了第一个皇后还想出第二个皇后。
  只可惜太子比容二姑娘大了七八岁,太子选太子妃的时候容二姑娘没赶上趟。
  


第37章 第37章
  赵景烜心里暴躁, 面上却不显。
  皇帝还在夸着容二姑娘,道:“原本皇后还打算把她许配给五皇子的,听说朕愁着你的婚事, 才先紧了你,回头他还不定怎么跟朕怎么闹呢。你可知道,这京中爱慕容二姑娘的世家子弟可是不知凡几。”
  赵景烜:。。。。。。
  好在他一向是个面瘫脸,不然他还真怕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
  他忍着暴躁道:“君子有成人之美, 亦不夺人所好, 既然五皇子喜欢容二姑娘, 陛下还是将容二姑娘赐婚给五皇子为好。”
  “哈哈, ”
  也不知道赵景烜是哪句话取悦了皇帝, 皇帝哈哈大笑道, “景烜,朕说你长进了果然没错, 竟然都懂得礼让了, 可是其他时候礼让也就算了, 但喜欢的姑娘却是不应该让的。”
  赵景烜:。。。。。。
  我呸, 什么时候就成了他喜欢的姑娘了?
  是不是改天传出去,就是他求旨赐婚的了?
  他很是生出了一种想往皇帝脸上踹一脚的冲动。
  他喜欢的姑娘他自然不会让,可那是个什么东西, 也配说是他喜欢的姑娘?
  ***
  皇帝和赵景烜在乾元宫谈着他的婚事。
  长公主和明舒也在谈着他的婚事, 不过是在长公主府。
  “容二姑娘?”
  明舒有些吃惊得看向长公主, 道, “阿娘, 你有没有弄错,陛下他想将容二姑娘赐婚给燕王世子?”
  长公主看女儿听了自己的话之后明显有些不对劲,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又吃惊又激烈的反应皱了皱眉,难道她担心的没错,女儿真的对燕王世子有意?
  如果燕王妃和燕王世子都属意想要娶舒儿,而舒儿也对他有意,那自己再想拦恐怕就很难了。
  燕王世子可以说是在她母妃宫中长大的,不管他在外面装得再好,他那副霸王和花样繁多的性子她还不了解?
  不想要也就罢了,如果想要,就是毁了他也不会让给别人的。
  只希望她是多心。
  女儿毕竟还小,就算赵景烜有娶她的意思,也应该只是不想让皇帝掌控他的婚事。
  但好不容易找回的女儿,她实在舍不得她嫁去北疆。
  而且皇后和太子那边,本来女儿就牵扯到当年的那些旧事,有女儿替身在北疆被人暗杀的事在前。
  长公主毫不怀疑,他们是绝不会放任女儿嫁去北疆,嫁给燕王世子的。
  思及此,她有些紧张的握着明舒的手,道:“舒儿,你既然知道这些事,那阿娘也就不用瞒你,能在北疆让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暗杀你的替身,肯定不是寻常人,阿娘怀疑是不是跟东宫有关,因为你回京城,很可能会把很多旧事都给牵出来,尤其你还曾去寻访你父亲的旧部,这些肯定都让太子不安,这才让他想要在我知道你还活着之前动手除掉你。”
  “但你既然已经回来,还是燕王世子亲自送你回来,又有阿娘在,只要以后小心些,他顾忌多,便不敢再随便动你。但燕王世子虽然救了你,他人品家世也都不错,可是陛下他对燕王府一向忌惮颇深,太子又害怕那些旧事被翻出来,一定不会让你顺利嫁去燕王府的,舒儿,你好不容易才回来。。。。。。”
  说到这里她的眼圈又红了。
  明舒听了长公主的话就是一愣,随即就不由得失笑。
  她安抚地捏了捏长公主的手,道:“阿娘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才八岁,不,九岁,要议婚还早着呢。燕王世子他年纪已经这么大,陛下再怎么赐婚,也轮不到我的头上呀。”
  刚刚她听到长公主说皇帝想把皇后娘家容家的二姑娘赐婚给赵景烜,之所以会吃惊是因为她记得很清楚,前世这位容二姑娘明明就是嫁给了太子,做了太子的良娣,怎么会被赐婚给赵景烜呢?
  也是前世她到赵景烜身边太晚,已经是七年后的事情,之前又是一直住在北疆,所以虽然知道过去这些年皇帝给赵景烜赐了好几门婚事,但具体都是谁还真不是全部都清楚,只是听别人说过,赐婚给赵景烜的那些闺秀都比较惨,不是死了,就是跟人私奔了,却原来还有嫁给太子的?
  明舒又仔细想了想,她记得,那个容良娣还替太子生了一男一女。
  文和二十二年,也就是七年后,容良娣的长子好像就已经有六岁了。
  想到这里明舒的脑袋“嗡”一声,不,不能吧。。。。。。
  容良娣在还是赵景烜未婚妻的时候,怀了太子的孩子?
  难怪赵景烜也那般厌恶太子,原来还有这层缘由。。。。。。
  一时之间,她竟然有些同情起赵景烜起来了,真是滋味难言。
  长公主仔细看明舒的神情,见她眼神复杂,有不敢置信,不可思议,还有些同情。。。。。。有点古怪,但也的确不像是对燕王世子有情意的,这才放了一些心下来。
  她想,燕王世子毕竟救了舒儿,她对他关心些也是正常的。
  她捏了捏手上的那串黑白吊坠,道:“舒儿,你没有这个想法就好,陛下忌惮燕王府,但却又不得不靠燕王府抵御北鹘和西越,燕王世子的婚事牵扯很多东西,你可千万不要掺和进去,阿娘只希望你以后都能平平安安的。”
  明舒笑道:“我知道的,阿娘,我也希望自己平平安安的,阿娘你,还有身边的人都平平安安的。”
  本来是笑着的,说到后面鼻子却开始发酸。
  这个心愿说起来简单,但前世却是被打得支离破碎。
  “好。”
  长公主忍着心酸,摸了摸明舒的头发,正待再开口细问那白玉吊坠的事,门口就有打帘子的声音传来。
  长公主转头看过去,就见原先守着外面的心腹侍女碧浓走了进来,站在门口禀告道:“公主,国公府老夫人和世子夫人过来了,说是过来探望姑娘,现在正在花厅候着。”
  她们过来了啊?
  她低头看了明舒一眼,明舒便对她笑了笑。
  长公主心定了下来,这才转头对碧浓道:“好,你先下去吧,就说本宫稍后就带了姑娘过去。”
  碧浓退下,长公主就伸手就将那黑白吊坠又戴回到了明舒的脖子上,道:“舒儿,这吊坠你先戴着,只是记住,以后决不可将这东西露于人前,免得坏了你的闺誉,引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明舒应下,长公主又帮她理了理头发和衣襟,看着她簪在发髻上的冰玉梅花就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握了她的手去了花厅。
  ***
  福安长公主的母妃淑太妃曾是先帝最宠爱的妃子。
  福安长公主是先帝最宠爱的公主。
  而淑太妃的母族也是江南皇商起家的地方望族。
  可以想见福安长公主的身家有多富贵。
  此时汀雪院的花厅中,夏老夫人带了崔氏已经坐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
  夏老夫人礼佛静坐惯了,倒也罢了。
  可崔氏坐在这厅中,看着玲珑架上随意的玉器摆设,墙上的名画真迹,以前看着越尊贵越可望不可即心中就越激动。
  而现在看着那滋味可就截然不同了。
  因为以前她觉得那些东西早晚都会是他们家林儿和珠儿的。
  可现在,她太了解福安长公主,怕是能从她的手指缝中流出些东西给她的儿子和女儿就不错了。
  两人心思各异中,就听到门口传来了一阵珠帘撞击的清脆声音,两人不约而同都往往门口看去,就见到了一向素衣素服的长公主携着一个八…九岁大,身高到其高腰间的小姑娘走了进来。
  不过今日的她却不再是一身素衣宫裙,而是穿了一套浅紫色的宫装。
  往日的长公主美则美矣,但神色寡淡,又带着病容,那种美就不会给人带来什么冲击。
  今日她换了衣裳,虽则头上还是简单的白玉凤钗,但整个人却像是笼上了一层华光,乍看过去,竟是有了当初她初嫁时的神采,只是气质还要更为沉稳淡定些,也更让人觉得疏离和高高在上了些。
  她身旁还有一个小姑娘。
  穿着一身和长公主料子花纹皆是一样,但颜色却是鹅黄色的襦裙。
  肤色如白瓷般白皙透净,眉眼精致,隐约能从中看出长公主和淑太妃的影子来,就连那气质也是一般的矜贵沉静,虽则只是**岁的年纪,也已经可以看出待其长大,会是如何的绝色风华了。
  这哪里像是什么流落乡野,在民间长大的小姑娘?
  就是勋贵世家锦衣玉食养着,最好的教养嬷嬷教着,恐怕也难养出这样的人儿。
  夏老夫人看见这样的孙女自然大喜,但随即又想到早逝的儿子,又是大悲。
  长公主和儿子的女儿能这般出色,若是儿子在世,再诞下子嗣,又该是如何的出色啊?
  现在国公府虽得皇家恩宠,但其实长子的文才武功都远远不及次子,孙子那一辈更是没有哪个出色的。
  夏老夫人看到明舒神色激动,红了眼眶。
  而崔氏却是红了眼珠子。
  她想要看到的是个粗鲁,蛮横的野蛮丫头。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个,让人看上一眼都恨不得上前去抓烂她的这么一副。。。。。。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模样。
  长公主府有福安长公主这样的亲生女儿衬着,她的女儿还能得什么好?
  整个京城,谁还能看得见她的女儿?
  而且这样的气质,这样的眼神,就算是她想坏了她的名声,怕都是不容易。
  难怪小小年纪就勾得燕王世子那么个混世魔王为她扑心扑命!
  ***
  长公主入了厅中,走到了主位上坐下,明舒就站在了她的身边。
  夏老夫人带着崔氏起身给她行了简单的一礼之后,就看向了她身旁的明舒,有些激动道:“公主,这便是舒姐儿吗?”
  长公主笑道:“是的,母亲。”
  说完就转头对明舒柔声道:“过去见过你祖母吧。”
  明舒行礼应了一声“是”,就走到了夏老夫人前面两步远站定,给她行了一礼,道:“明舒见过祖母。”
  “好,好。”
  夏老夫人眼中闪过泪花,她让明舒上了前来,伸手拉过她,连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拉着明舒问了好一会儿话,就又唤过身后的大丫鬟翠竹,从她手上接过一个紫檀木的盒子,对明舒道,“舒姐儿,你年纪还小,祖母手上的东西老气得很,怕你一时用不上,就找了些东洋的海珠,你拿着回头随便镶在首饰或者衣服上玩玩吧。”
  “明舒谢过祖母。”
  夏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就拉着她看向一旁的崔氏,跟她介绍道:“舒姐儿,这是你的大伯母,虽则你平素都是住在长公主府,但回头祖母还是让你大伯母在国公府给你收拾个院子,你喜欢什么,想要怎么布置,要如何摆设,都可以跟你大伯母说。”
  明舒看着崔氏。
  刚刚她从进入大厅,一直到给夏老夫人行礼说话,都没有看过这个女人一眼。
  这个女人定格在她脑中的最后一眼,还是前世她临死前看到的,脸上挂着笑,但满眼却都是恶毒和得意的那么一张脸。
  “几个月”未见,这个女人还是那副模样,也还是挂着笑,但笑得要僵硬了些,眼中满满的也不是得意,而是极力在掩饰,却还是让她看得分明的恨意和嫉妒。
  嫉妒啊。
  明舒笑了出来,她道:“谢谢祖母的心意。但世子夫人安排的院子,还是算了。我在北疆的时候遇到过世子夫人的妹妹姚夫人和外甥女姚姑娘。姚姑娘抢夺我的侍女不果,就曾经跟我说,让我不要得意太久,说她姨母是不会允许我进京的,因为我母亲已经过继了她姨母的儿子和女儿,不会让我进京破坏抢夺他们的东西。”
  “当时我觉得又荒谬又可笑,但还是有一些担心的,所以就求了燕王世子殿下,让一个侍女假扮成了我,留在了一直住着的别院里,自己却提前进了京。年前的时候我就收到了消息,说那个侍女中了毒,到现在还昏迷不醒呢。所以,我怎么敢住世子夫人给我安排的院子?”
  夏老夫人:。。。。。。
  崔氏:。。。。。。
  夏老夫人是惊得嘴巴张大,像是不明白明舒说了什么,又像是听到了,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而崔氏更是瞪着明舒,眼前一阵阵地发黑。
  那一刹那她差点晕厥过去。
  她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叫嚣着,这是个什么疯子?这是从哪里来的疯子会在第一次见面,这种场合说这种话?
  不,不是疯子,简直就是个见人就咬的恶鬼!
  她今天受了这一连串的刺激,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疯了,现在面对的这一切是不是根本就不是真的,而只是一场噩梦。
  会有正常的大家闺秀是这个样子的吗?
  而明舒却在欣赏着崔氏的表情。
  她说过,就算她回到京城,进了长公主府,也是不会和崔氏母女虚与委蛇,逼着自己假笑着和她们一家亲的。
  她做不到,也没有必要恶心自己那么做。
  她为什么不能把这事捅开呢?
  在太子的算计之中,她本应该正在北疆“中了毒,昏迷不醒”的,现在自己突然回到京城,太子岂能不心惊胆战,对她和燕王府都心怀忌惮?
  她总要寻一个理由,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好端端地安排个替身在别院,自己却悄摸摸的回了京。
  虽说“为了防备崔氏害自己”这个理由太子不一定会全信,但总好过完全没有。
  若让太子认定自己和燕王府是因为知道当年的旧事,弄了替身一事来专门防备他,也已经知道暗杀的事情是他干的,那他是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的。
  太子需要一个背锅的。
  那她就帮他把这口锅先送给崔氏和夏成倧,想来太子知道了,也应该会逼着夏成倧和崔氏扛下这口锅的,说不定还会帮着她在京城造势,把这件事给坐实了。
  这样他可不就彻底清白了?
  夏成倧享受着太子的“信重”和“恩宠”,此时不就是应该给他排忧解难?
  如此她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敌视和防着崔氏和夏成倧,不必把他们当成长辈来对待,也可以理所当然地和她的那一对子女划清界限,不必时不时要演出兄妹,姐妹情深的戏码来恶心自己。
  简直是太完美了。
  “你,你血口喷人!”
  崔氏哆嗦着,终于破口大骂道。
  她转身就跪在了夏老夫人和长公主面前,哭道,“母亲,公主,我在京中,根本连她还在世,已经被找到的事情都不知道,又怎么会做出这。。。。。。这孩子口中所说的事情?而且我一深闺妇人,又如何能做到这种事情?”
  


第38章 第38章
  崔氏被打得完全措手不及。
  深宅大院的手段她从来都不缺, 却哪里想到对方就是个疯子,恶鬼。
  都还没有进战场,她就已经先扑过来直接咬住了你的咽喉?
  当然, 如果对方真的是一个疯子,她完全可以让人塞了她的口,把她拖下去,乱棍打死。
  可是她身后还站着个威压沉沉的福安长公主。
  崔氏跪着, 冷汗淋漓。
  这一刹那之间她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被多年的养尊处优, 被福安长公主的避世自我膨胀到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警戒心。
  当然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丈夫的离心让她把所有的心都扑在了几个儿女身上, 可偏偏为了她们的前程, 她听从了婆母的建议, 把幼子幼女都过继了出去, 心都被撕离开,每日的煎熬, 为的就是一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